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第五章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之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作《师说》以贻之.。
(代人,指李蟠,作宾语)(《师说》)②輮使之.然也。
(代物,指木,作兼语)(《劝学》)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事理,作宾语)(《师说》)(2)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①之.二虫又何知。
(这)(《逍遥游》)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的”。
定语的标志,有时可不译。
例: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可不译③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可不译)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可不译)(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可译为“得”。
例: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即“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4)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5)结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劝学》)(6)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①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3.动词:往,到......去。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翻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翻译。
例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如:“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翻译。
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
例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
例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表示“你的,你”。
例如:“妪每谓XXX:‘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相当于“好像,如同”。
例如:“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何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例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
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相当于“什么,哪”。
例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相当于“为什么,怎么”。
例如:“XXX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怎么,多么”。
例如:“怎么这样衰啊!”(《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8个文言虚词,有详细的解释
18个文言虚词(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一)以(1)介词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a.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2)连词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来,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⑤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3)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4)同“已”,已经前以.降及物故。
(《苏武传》)(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见放。
(《屈原列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二)之(1)代词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⑤音节助词,可不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2017高考语文必备18个虚词知识点汇总.doc
2017高考语文必备18个虚词知识点汇总高考语文复习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了,只有认真的进行语文复习才能在考试中轻松取得好成绩,为了帮助大家做好高考语文复习,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高考语文必备18个虚词知识点汇总,希望高考生能够认真阅读。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
用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与【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虚词是文言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虚词的用法对于高考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帮助同学们提升文言文的解题能力。
一、文案:表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颇为”。
例句:此人文案宽大。
二、然则: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然而”。
例句:虽有美事,然则常有厄。
三、盖: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也许”。
例句:是以言者必盖有失之。
四、莫:表示禁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
例句:常将过然有之,莫能于是乎。
五、乎: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句:乎乎然,似朕心言。
六、者: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事物”。
例句:戾止者死于非命也。
七、耳: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可是”。
例句:是以金乃尚贵而玉乃尚贱耳。
八、焉: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处所”。
例句:千金之家,诗书焉云乎?九、若: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例句:若见圣君舍弃爱子,行仁义之事。
十、乃:表示前后的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例句:其所乘舆乃北风也。
十一、与:表示同样的动作、状态或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
例句:与其三驾也,宁吾食无粱。
十二、也:表示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例句:斯无所与也,将焉用之?十三、之:表示动作的目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例句:夫齐人之佚,于中国之士若命之。
十四、与: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
例句:与其在浮梁之上,不如入于九泉之下。
十五、乐:表示心情或情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喜欢”。
例句:听之楼台乐,夜度吴宫花。
十六、固:表示肯定和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
例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十七、曰: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
例句:曰:“何为而更有此理?”十八、云:表示言论或引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
2017年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和实例
礼遇天下的奇才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译文: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译文:(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宾语前置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宾语前置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4.结构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
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
5.音节助词,无义,译时应省去。
用在形容词、副词(包括时间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咚咚地敲起战鼓(填:象声词,形容鼓声),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译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二、文言虚词“乃”(一)用作副词。
(三)复音虚词。
1.【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译文:再说,秦朝的势力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险固地势,仍然和从前一样。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细讲解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 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 的词。
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来修 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 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
P返age回 10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 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师说》)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劝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师说》)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幸
等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 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 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十二、矣[yǐ] ⑴助词。句末语助词。1、表已然。相当于“了”。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
2、表将然。相当于“了”。例: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 3、表必然。相当于“了”。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4、表命令或祈使。相当于“吧”。例: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某所,而母立于兹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父去(离开)里所,复还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 勿复再言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二)用作副词 1、将近,将要,快要 2、暂且,姑且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示赵弱且怯也 又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为什么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无何,宰以卓异闻, “不久”“没多久”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吗”“呢”;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等; 5、表示句中停顿,不译 (二)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副词的词尾,译为 “……的样子”“……地” 或不译 (三)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 翻译 (于,在,对,比)
高考18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释例№1.【以】(1)用作介词。
①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同刻舟求剑的情况一样。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要求换宝玉。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进去拜见。
问道:“凭借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其余的战船按照顺序一起进发。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时凭大中丞的职衔做应天巡抚的是魏忠贤的私党……)补:▲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②把。
起提宾作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也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宝玉。
)▲古人以问当作一种美德。
(《问说》古人把问当作一种美德。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病梅馆记》有人把文人画士喜欢把梅弄成奇形异状的病态的癖性公开告诉给卖梅的人。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付乡党——送还乡里(的朋辈中)③因,由于。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况且因一块宝玉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国的感情,不太好。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这时曹操的军队打了败仗加上由于饥饿疾病,死去了大半。
)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阉党)突然遭我们郡的乡亲这样猛烈的一次抗击,就不敢再株连(治罪)无辜了。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楚怀王不辨忠奸,外事被张仪所欺骗,内帷被郑袖所迷惑。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一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一一、而【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 【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
刚得到又失去了。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考文言18个虚词整理详解,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全面整理一、而1.连词①表示并列关系。
可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可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谓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⑦表示假设关系。
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2.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
余知而无罪也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2)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三、以(一)介词1.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 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 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 书》)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 意似良(《促织》) ②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而(1)表并列。
一般不译,或可译为“又”。
(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承接。
可译为“就”或“接着”。
(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或“却”。
(5)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修饰。
可不译。
(7)表因果。
(8)表目的。
(9)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0)通“如”,“好像”“如同”。
何(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3)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4)用作疑问副词,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5)用作疑问副词,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6)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乎(1)表疑问。
可译为“吗““呢”。
(2)表反问。
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
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6)介词,相当于“于”。
(7)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乃(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用作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用作副词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4)用作副词,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5)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6)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7)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其(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完整版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完整版一一、而【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
刚得到又失去了。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
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第五章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第五章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2017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目录第一章、常用常考成语第二章、《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四章、常见文言实词120例第五章、常见文言虚词第五章、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一、而(1)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谏太宗十思疏》)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⑥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项羽本纪》)(2)用作代词。
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二、何(1)用作疑问代词。
①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2)用作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①“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2017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目录第一章、常用常考成语第二章、《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四章、常见文言实词120例第五章、常见文言虚词第五章、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一、而(1)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谏太宗十思疏》)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⑥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项羽本纪》)(2)用作代词。
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二、何(1)用作疑问代词。
①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2)用作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①“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乎(1)助词。
①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②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⑤用在句中,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⑥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2)介词,相当于“于”①表示动作的对象。
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
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③表比较。
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四、乃(1)用作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②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a.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刺客列传》)五、其(1)用作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a.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刺客列传》)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的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闻道”作主语)(《师说》)b.秦王恐其.破璧。
(“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方其……而东也”作状语)(《赤壁赋》)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a.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里”“那样”。
a.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屈原列传》)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a.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庄子·山木》)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测度)(《李将军列传》)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③其.可忽乎?(表反诘)(《谏太宗十思疏》)④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⑤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期望)(《唐雎不辱使命》)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期望)(《伶官传序》)(3)用作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①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孟子见梁襄王》)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逍遥游》)(4)句中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六、且(1)用作连词。
①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况且”“再说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c.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廉颇蔺相如列传》)d.且.臣少仕伪朝。
(《陈情表》)e.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②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b.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将”“将要”)(《逍遥游》)②吾攻赵,旦暮且.下。
(“将要”)(《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暂且”)(《报任安书》)七、若(1)用作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你”)(《鸿门宴》)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鸿门宴》)c.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你的”)(《捕蛇者说》)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a.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b.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齐桓晋文之事》)(2)用作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
(《刺客列传》)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
(《史记·吴王濞传》)(3)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4)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氓》)八、所(1)用作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a.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魏公子列传》)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c.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魏公子列传》)(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为所”结构,表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3)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手段或凭借。
①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表原因)(《高祖本纪》)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凭借)(《师说》)九、为(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a.如姬为.公子泣。
(《魏公子列传》)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草木为.之含悲。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⑥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诘问,用如“乎”,可译为“呢”。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十、焉(1)用作兼词,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或句末,相当于“于之”“于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2)用作代词,用于及物动词之后,作宾语,相当于“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3)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可不译出。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