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史部分(答案版)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历史
九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历史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的重要学科。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史展开,涉及了大量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九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古代中国的时代划分中国古代历史可以按照时代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等时期。
夏、商、周三代为封建王朝,彼此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多个国家并立的时期。
二、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传说中的黄帝之后的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夏朝的历史文化遗产有颇多,如传说中的夏书、夏禹以及夏禹的治水等。
三、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商朝的社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此时期炼铜技术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发达。
同时,商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时期。
四、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使用封建制度,实行分封制,而周天子则是维持土地封建制度的核心力量。
五、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
六、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最著名的是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以及统一文字等。
七、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始皇统治下的暴政和苛捐杂税等原因导致的。
随后,刘邦建立了西汉朝,西汉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繁荣。
八、董卓与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期。
董卓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一手扶持汉献帝,另一方面又野心勃勃,自作主张。
三国时期以三国鼎立为特点,即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争夺中央政权。
综上所述,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复习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各个时代的划分、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遗产,以及秦朝、西汉和三国时期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期:研究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分析两个朝代的
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 隋唐时期:研究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
业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 宋辽金元时期:了解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兴衰变迁,
以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明清时期:研究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
点和历史事件。
2. 世界古代文明
- 埃及古文明:了解埃及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 希腊罗马古文明: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哲学、
艺术、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印度古文明:了解印度古文明的政治制度、宗教、社会阶级
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中国古代与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研究中国古代与埃及、希
腊罗马、印度等古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3. 现代史
- 近代中国的变革:研究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的变革,探讨晚清时期的改革与变革运动。
- 世界两次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冷战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主要冲突、国际组织的建立等内容。
以上是初三历史的核心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古
代历史、世界古代文明和现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02期)(解析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41 鸦片战争1.(2022年湖北恩施)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林则徐虎门销烟B.陈化成吴淞抗英C.左宗棠收复新疆D.左宝贵平壤御敌【答案】A【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关,A项正确;陈化成吴淞抗英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左宝贵平壤御敌,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2年辽宁营口)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
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A.关天培B.陈化成C.赵登禹D.林则徐【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关天培和陈化成都是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排除AB项;赵登禹是1937年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C项。
故选D项。
3.(2022年辽宁营口)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谋求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B项正确;《虎门条约》提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黄埔条约》是与法国签订的,《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排除CD 项。
故选B项。
4.(2022年广西百色)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九年级下期末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期末历史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历史1. 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统治者祭祀活动中的"问卜"和"占卜"形式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西周时期,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封建领主与中央政权共同维持封建制度的稳定。
-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奏,公元前771年后期周王室国家逐渐衰弱,周边诸侯国力量崛起。
2.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时期,七雄争霸形成。
-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强大崛起,改革内容包括轻徭薄赋、废除封建制度等。
- 孟子、荀子等众多思想家的思想为后世各种思想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严密的封建帝国,实行县制和郡县制,修建了万里长城,始终坚持法家思想统治。
- 随着秦朝的灭亡,刘邦建立的西汉开始执政。
西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在东汉时期,王莽的新莽政权上台,而后由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建立了东汉。
4.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割据、战乱不断的时期,魏、蜀、吴三方割据分立。
- 曹操集权统治,蜀汉刘备携手孙权合作,使得后来的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5. 隋唐时期:-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国,简化文字,推行"科举"制度。
-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6.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唐末宋初的时间段,中国政权割据、战争不断。
7. 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李时中的制度改革、苏轼等文化名人的活动,宋朝的内外政策等。
8. 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中国面临金国的侵略,英勇抵抗的义勇军官则是宋朝历史上的英雄。
9. 元朝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牧民建立的第一个外族王朝,实行民族分割和统治,而后推行五司制度,产生了许多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考历史大题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大题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起源,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1.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和演变。
2. 西周建立后的分封政策和封建制度。
3. 周公制定的宗法制度。
4. 周宣王和周幽王时期的内乱和典章制度的建立。
5. 春秋五霸的兴起和周幽王的失政,导致分封制度的瓦解。
6. 清除废立,导致东周的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各国的分立和并吞。
2. 吴楚争霸和齐晋争霸。
3. 孟子的道德主义思想。
4. 墨子的兼爱思想。
5. 战国时期的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势力对立。
6. 孔子的仁礼思想和孟子的性恶论。
7.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荀子的阳明心学。
8. 秦国统一六国的背景和秦始皇的社会政策。
秦汉时期:1. 秦始皇的统一战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2. 秦朝的四方政策及其后果。
3. 秦始皇的文化统一政策及其负面影响。
4. 汉朝的兴起和文景之治、武帝的统一战争、后期的王莽之乱。
5. 汉武帝的西域探险、张骞的出使大月氏等外交活动。
6. 汉朝的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
7. 唐蕃史册《天祚宏辞》的撰写和《梁启言记》的记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鼎立,各国的内乱和外患。
2. 三国的兴亡。
3. 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二、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指从清代封建社会到20世纪初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清朝的兴起和衰落、辛亥革命、中国革命、抗战时期和新中国的成立。
清朝的兴起和衰落:1. 阳明心学的思想内容、影响和背景、发展。
2. 明朝的经济政策和国际政策,金银运输和材料经济。
3. 明朝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
4. 明朝的封建经济和社会禁令。
5. 明朝的军事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
辛亥革命:1.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导火索。
2.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3.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和经济政策。
中国革命:1. 孙中山领导中国国民党革命的思想和行动。
初中历史复习材料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复习材料及答案解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1.1 夏商西周- 夏朝的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西周的分封制是什么?1.2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1.3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什么?1.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局面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谁?2.3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4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是哪里?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年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是什么?3.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我国何时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我国何时进行了“三大改造”?3.3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3.4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起步时间是哪一年?-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此处列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及解析)通过以上复材料及答案解析,相信同学们对初中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不断巩固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祝大家历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中考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1.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衰落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与衰落,了解每个朝代的特点以及变迁原因。
2. 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的建立我们将重点学习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焚书坑儒以及修建万里长城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秦朝的特点和意义。
3. 汉朝与三国时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西汉与东汉的兴衰,加深对于汉朝统治时期的历史了解。
同时,我们也会了解到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文化成就。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
二、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 科技发展与农业文明我们将了解古代中国在农业、冶炼、纺织、造纸等方面的技术成就,以及这些技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古代思想家与学派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派,如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家思想等。
三、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1. 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我们将了解近代科技的发展,包括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等。
2. 西方近代政治变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各国宪政制度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3.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与艺术我们将重点了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以及文艺复兴等思潮,探讨西方文化对于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现代中国的崛起与发展1. 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我们将学习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以及五四运动等。
2. 中共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中共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以及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我们将学习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主题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命题点1文字演变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命题点2百家争鸣2.(2021·安徽)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二者都主张( D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为本3.(2019·安徽)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4.(2018·安徽)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D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1.夏朝后期,牙璋(礼仪玉器之一)向周围辐射,东达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西至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北抵黄河中游的河套地区、南到华南地区甚至越南北部都有出土。
这反映了当时( A )A.中原文化的传播B.长途交通的发达C.玉雕技术的发展D.统治中心的转移2.[跨学科·地理](2022·北京)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
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
(见下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C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3.[时空观念](2022·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A )A.司母戊鼎的铸造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郡县制度的确立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4.(2022·福建)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B )马犬牛A.土地制度B.农耕生活C.分封制度D.天文历法5.(2022·湖北孝感)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下图)。
中国历史第一册复习资料(答卷)
1九年级历史上岳麓版总复习资料中国 历 史 (第一册)一、识记1元谋人生活在170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2.河姆渡人生活在6000-7000年前 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生活在4000-5000年前主要农作物是年前主要农作物是粟 3.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禅让制涉及的古代人物是尧、舜、禹 4.前210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 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5.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指的是秦、楚、齐、燕、赵、魏、韩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建立时间前221年都城是咸阳7.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前209年地点是大泽乡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正统思想 汉朝兴办的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公元8年王莽改汉为新9.张骞出使西域出使西域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出使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出发 经河西走廊 到达新疆 经中亚到达欧洲大秦10.官渡之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结果是曹胜袁败 赤壁之战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结局是曹操败 魏建立于220年 建立者是曹丕 都城是洛阳 蜀建立于221年建立者刘备 都城是成都 吴建立于222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是建康 蜀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今台湾)11.北方各族大量南迁和江南相对稳定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1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一脉相承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一脉相承 13.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1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儒家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兵家代表人物是孙子、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15.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著名的水利工程,秦始皇时期派蒙恬北击匈奴,修建了东起辽东西止临洮的长城的长城 1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17.“医圣”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作是《伤寒杂病论》,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品是麻沸散,作者是三国时期的华佗,他的另外一成就是“五禽戏” 18.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19.“书圣”是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著名画家是顾恺之,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南北朝时著名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20.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另外著有《缀术》,东汉时期,数学成就是《九章算术》21.郦道元著有《水经注》,该书属于地理书,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该书属于农书 二、填图题二、填图题1.下图1人物是孔子人物是孔子2.下图2是《战国七雄图》填注国名是《战国七雄图》填注国名A 秦B 楚C 齐D 燕E 赵F 魏G 韩4.下图3是《秦朝疆域图》填写长城东起A 辽东西止B 临洮都城C 咸阳运河D 灵渠灵渠5.上图4是《三国鼎立图》请填注国名是《三国鼎立图》请填注国名 国名:A 魏B 蜀C 吴都城:D 洛阳E 成都F 建康 战役:G 官渡之战H 赤壁之战三、分析三、分析1.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主要内容:①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军功功,③奖励耕战④建立县制。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主要可以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王朝制、分封制、科举制、皇帝制等。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船术、农耕技术等。
4.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诸子百家、古代学校制度等。
二、近代史1. 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2.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
3.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
4. 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学运动、新教育运动等。
三、世界史1. 世界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世界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现代等。
2. 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社会主义制等。
3. 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等。
4. 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族主义运动、自由主义运动等。
四、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2.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等。
3. 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
初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回顾
初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回顾本文档旨在回顾初三历史必修三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并为考试做好准备。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上古时期- 原始社会的演变: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
- 夏、商、西周:建立与灭亡。
-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国七雄。
1.2 秦汉时期-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西汉、东汉。
- 两汉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
-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西晋、东晋、南北朝。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2.1 鸦片战争与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
-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2.2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影响。
- 北洋政府时期。
- 国民革命与国共合作。
2.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胜利。
-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第三章:世界古代史3.1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 埃及古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巴比伦的汉摩拉比法典。
- 印度的孔雀王朝。
3.2 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的城邦时期。
- 罗马的兴起与衰落。
3.3 古代其他文明- 波斯帝国。
-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
第四章:世界近现代史4.1 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运动与影响。
- 宗教改革的爆发与影响。
4.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农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影响。
4.3 世界大战与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 冷战的对峙与影响。
第五章:世界现代史5.1 联合国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 联合国的成立与作用。
- 冷战格局下的局部冲突。
5.2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科技革命的影响。
-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5.3 当代世界的问题与挑战- 恐怖主义的威胁。
- 环境问题的挑战。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回顾,希望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鲁教版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古代人类知识点:(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2)人类进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3)人类进化中重要的一步:学会使用火。
(4)使用火的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一.元谋人地点:山西省元谋县。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技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史 陈诺\编中国古代史二.北京人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
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特征:①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②能够制造可使用工具,可以使用火,并且会保存火种。
③过群居生活,组成早期原始社会。
三.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距今:三万年。
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技能: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采集、狩猎、捕鱼。
④用骨针缝制衣服。
⑤死后要埋葬。
⑥过氏族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氏族:距今:七千年。
地域: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房屋:干栏式房屋。
粮食:水稻。
能力: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二.半坡氏族:距今:五六千年。
地域:黄河流域。
工具:普遍适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粮食:主食:粟;副食:鱼、肉、蔬菜。
能力:打猎、捕鱼、纺线、织布、制衣、烧制彩陶。
三.大汶口氏族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山东大汶口。
主要成就与特色:①磨制石镰、石锄。
②黑陶、白陶。
③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导致原始社会最终解体,奴隶社会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贫富分化出现的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人物:黄帝(轩辕)、炎帝、蚩尤。
战役:涿鹿之战。
族群:华夏族(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共同组成并经过长期发展)。
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本文档旨在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以便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周朝的建立与灭亡- 青铜器的发展与影响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孙武与《孙子兵法》3.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建立- 汉武帝与西汉盛世-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晋朝的建立与衰落- 南北朝的更替与文化交流5. 隋唐- 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6.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与特点-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与经济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 北洋政府与国民党- 北洋政府的成立与衰落- 国民党的成立与北伐战争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结束- 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成就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罗马帝国的建立与灭亡2. 中世纪欧洲-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衰落- 十字军东征3. 近现代欧洲- 文艺复兴的运动与影响-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4. 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 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影响- 帝国主义时代的政治与经济5.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6. 冷战与当今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以上为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选初三历史知识点
精选初三历史知识点一、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发展。
-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的王朝制度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前身。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时期出现了多个国家割据的局面。
二、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东汉时期出现了黄巾起义和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
-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
- 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统一王朝,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三、中国历史上的外来政权- 北方民族的入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匈奴、蒙古、辽金等政权。
-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来政权,统治者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
- 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时期进行了海外航行和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
四、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崛起-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清朝后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变革和起义。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宣告了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结束。
-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时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崛起。
五、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
-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推翻了封建制度,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时代。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 冷战时期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美苏两个大国的对立及其周边国家的分裂成为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
中考历史听写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听写知识点总结一、中华文明古代史1. 仰韶文化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我国黄河中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
夏朝是由夏禹建立的。
夏禹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封建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3. 商朝商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
它是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存在的国家。
商朝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复杂多样,社会力量至今所知还不全面。
4.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它是由周武王建立的。
周武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6.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周朝的国家分裂成了很多小国。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家比较分裂的时期。
7.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秦朝是一个非常有名朝代,因为这个朝代的末代皇帝是始皇帝。
8. 汉朝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是由汉高祖刘邦建立的。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帝王,史称汉高祖。
9.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历史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由东吴、蜀汉和魏三国对峙。
10. 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发展。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11. 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明。
它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文明之一。
在华夏文明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传统。
二、中华文明现代史1. 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它是由赵构建立的,后来被辽国的攻陷,迁都南宋。
2. 南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它是由宋高宗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朝代。
3. 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一、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1、了解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文字的起源和特点。
3、了解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春秋战国时期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包括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等。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如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等。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百家争鸣、经典著作等。
三、秦汉时期1、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郡县制、文景之治、《史记》等。
3、了解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南亚的交往等。
四、三国到唐朝时期1、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科举制、唐诗等。
3、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如与吐蕃的交往、玄奘西行等。
五、宋元时期1、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宋朝的市井文化、科技成就等。
3、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对外关系等。
4、掌握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理学、宋词等。
六、明清时期1、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康乾盛世、《四库全书》等。
3、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与荷兰的交往、郑和下西洋等。
正确答案是:D.发明计算机。
计算机是由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不是中国古人类的发明创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统一货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A.圆形方孔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包括统一货币。
他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要以这个标准进行兑换。
因此,正确答案是A。
D.交通运输业正确答案是:C.金融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包括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而金融业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范畴。
_____朝时,制瓷业得到发展,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繁多,远销海内外。
部编人教版初三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
• "民族"一词的现代意义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 民族危机加深,在“保国”“保种”的呼声中,严复在《天 演论》传递了世界民族之间互相竞争的族群理念。 • 而"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提出,他 说到“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 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 • 由"保种""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和"中华民族", 梁启超基本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这是关于"中华 民族"的最早词汇,一直沿用。
古代史(秦朝-清朝)
自在发展阶段
中 华 民 族
近代史(1840-1949年)
自觉发展阶段
现代史(1949-至今)
民族复兴新阶段
感 谢 观 看!
魏晋南北朝:各民族不断迁徙、相互融合 隋唐时期: 各民族大融合进一步深化
辽宋夏金时期: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征战状态 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各民族大融合 3、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 趋稳定
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汉:形成人口众多的稳定共同体——汉族
西域都护府 的设立,标 志着西域正 式纳入汉朝 的版图,中 央政权在这 里开始行使 主权。为统 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各民族大融合
“中华民族”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
-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流派
- 秦朝的统一和法家思想
- 汉朝的兴起和丝绸之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传入
-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和科举制度
-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
- 元朝的统一和蒙古文化影响
- 明朝的海外航海和明万历革命
- 清朝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
2. 世界古代史
- 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
- 古希腊城邦和民主制度
- 古罗马帝国和法律体系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
- 古巴比伦帝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 古代阿拉伯帝国和
-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
-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
3. 现代中国史
- 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兴起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中国的成立和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 世界现代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兴起
- 联合国的建立和国际组织
-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形成
-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霸权主义
- 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和非同盟运动
- 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默写练习(答案版)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他的思想是对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它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太平军不仅打击清军,还痛打外国侵略军“洋枪队”,在浙江慈溪击毙其头目华尔。
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中的“大将”指的是左宗棠,他于19世纪70年代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他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邓世昌。
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作为致远舰的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9、1895年,中日双方代表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台湾等地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0、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900年,八国联军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等等。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奕䜣,地方代表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主要活动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如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主要活动是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洋务运动的评价是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②它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3、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它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是孙中山。
孙中山明确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
5、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1年,爆发的标志是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他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临时约法》。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结束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7、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主要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
8、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9、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严复,他译述的《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京师大堂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10、填表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地点是北京,代表性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前期的重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的重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因此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1921年,地点是上海;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有毛泽东等13人。
中共一大确定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中共一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局书记是陈独秀。
3、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军校总理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军事学校,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4、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北伐先头部队是叶挺独立团。
北伐军先后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拉接连攻克武昌等地。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5、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革命军发动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因此,8月1日被定为建军节。
7、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毛泽东的队伍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9、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即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体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1、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于敌手。
2、为了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前去调停。
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二战中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的名称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4、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5、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后6周内,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6、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的指挥官是李宗仁;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指挥者是彭德怀。
7、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被誉为不朽的民族战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科学家候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中共七大,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9、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标志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9月2日,标志是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0、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10月10日,国民党最终与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1947年,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在彭德怀等指挥下,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其中,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是在辽沈战役后;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的战役是淮海战役;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
国民党政权覆灭的时间是1949年4月,标志是南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