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和意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和问题•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措施•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和意义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深化,我国面临着更多外部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国内外形势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等,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特点背景介绍意义阐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巩固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02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和问题1现状分析23大部分高校已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纳入必修课,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03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探讨01课程设置不够丰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0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对策
摘要: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积极探讨其有效的方式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需要。
本文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高校来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高校应立足以人为本,使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对象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1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所谓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利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解决中国特殊国度的问题。
所谓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融合时代特征,通过吸收时代内容,进一步使得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的问题,进一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大众化就是为了使人民大众便于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将其通俗化、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互结合,进一步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为群众所掌握,以及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
2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点所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又是青年中的骨干力量,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要抓好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境界。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
科学的理论总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前提,并依据实践发展不断拓展其理论内容和理论形态。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其间实现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精细考察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
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有效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异常活跃,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
围绕如何看待社会贫富分化、改革的成就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等问题,一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争论从思想界、学术界向普通群众扩散,给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大限度地统一各方思想、形成社会共识、打牢思想基础带来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概括提炼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回应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作者:张博颖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04期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及其关系,以及“三化”中的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此,对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过程,也包含这个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实践、为了应用、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自由、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邓小平在谈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时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这也是强调要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根据具体实际和实践,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情下的中国风格和特色,那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则鲜明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过程中的世界眼光、时代视野。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作者:李昕泽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4期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便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科学理论走向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面对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的局面,一定要大力增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者:侯名芬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7期侯名芬今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
不朽的名字源于不朽的思想,最终归结于马克思主义不竭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明了方向。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一个基本命题。
在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序言中,不断向世人传达着这样一个重要观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艺创作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艺创作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艺创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文艺创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艺创作所带来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的立场和价值,这对于文艺创作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力量的源泉,因此,文艺创作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在文艺创作中,艺术家应该关注人民的需求和愿望,通过作品反映出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获得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这对于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题材和创作空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也在不断地演进。
在文艺创作中,艺术家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来展现人民的奋斗和进步。
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艺术家可以为人民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引导人们认识社会现实,促使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改造,这对于文艺创作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该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呼吁人们对社会进行批判和改造。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艺术家可以唤起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艺术的人民性和大众性,这对于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人民的艺术,艺术家应该创作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需要的作品。
在文艺创作中,艺术家应该注重表现形式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使作品能够被广大人民接受和理解。
同时,艺术家也应该关注人民的文化需求,创造出有益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品。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要求艺术家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命运;通过揭示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展现人民的奋斗和进步;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改造,促使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注重艺术的人民性和大众性,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切入点。
我们知道,“大众化”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精英化、抽象化、思辨化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本身具有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
要使这种理论化、抽象化的东西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就必须使这一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少数知识分子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之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通俗化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普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思想武器。
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我认为,关键是要认真把握以下六个体现时代要求的基本路径。
通过“人生化”让大众感到朴实亲近。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使人民大众真实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实对自己的人生有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马克思主义的“朴实”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主要体现在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人生现实问题上。
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现实问题、与人生问题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理论上真正解决诸如人生本质、人生道路、人生规律等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科学理论的真实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
通过“方法化”让大众感到切实受益。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
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缺乏深入浅出的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繁多,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对一般大众来说比较晦涩难懂。
目前大多数传播渠道更倾向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专业性阐释,缺乏深入浅出的普及性传播方式。
这就导致了普通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刻理解其核心思想。
2. 存在基础知识缺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虽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广大民众中却缺乏基础知识的普及。
很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了解,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推广和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 阶级和利益因素影响在当前社会中,阶级和利益因素往往会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理解。
一些社会上的精英阶层由于自身的利益需求,并不愿意让普通民众真正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导致了对于这一理论的误解和偏见。
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建立更多深入浅出的传播渠道,如大众读物、电视节目、网络平台等,来向广大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这些传播渠道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呈现给普通大众,激发他们对于这一思想的浓厚兴趣。
2. 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概念、原理、历史发展等方面的普及。
这些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大众教育、社区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使广大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3. 推动全民参与的方式我们需要鼓励和推动全民参与的方式来推广马克思主义,例如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让广大民众通过参与来深入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对于这一思想的浓厚兴趣和深远影响。
4.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应用我们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应用,让这一理论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词 的概念非常的丰富 , “ 文化作 为 ‘ 文治教化 ’ 的
缩写, 在 中国人 的 固有观 念 中 , 是德 行 、 智慧 、 绝 地通
天的总称 , 因而古人每以‘ 文’ 追贤明先王 : ‘ 道德博 厚日文 , 学勤好问 日文, 慈惠爱民日文 , 锡 民爵位 日 文, 憨民惠礼 日文 , 经纬天地 日文 ’ , 又以‘ 文’ 作 为
对 同一 种或 者多 元文 化 的认 可和 宽容 。古 今 中外学 者从 不 同的角度 都有 倾 向性 的解 释 。有学 者把 文化 认 同 的解 释为一 种 肯 定 的 文 化 价值 判 断 , 即 指 文化 群 体或 文 化成 员承认 群 内新 文化 或群 外 异文 化 因素
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
络思 想政 治教 育滞 后 的 矛 盾 , 信息 化 时代 传 播 速度 迅猛 的各 种社会 思 潮 对 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 的 冲击 , 理
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之间不对接等等 , 都会使部分人
性 与必 然性 。 马 克思 主义 大众 化实 质就 是 马克思 主义 理论 为
人 民群 众所 掌握 , 被 广大 人 民群 众 普遍 学 习 、 普遍 理 解 和普 遍 运 用 的过 程 。而 要 真 正 为 人 民群 众 所 掌
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
式 。经 过认 同后 的新 文 化 或 异 文 化 因 素将 被 接受 、
成 果
作者简介 : 张春枝 ( 1 9 8 2一 ) , 女, 河南焦作人 ,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 治教 育专业 2 0 1 0级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思想政 治教 育理
论与 方法。
・
1 3・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62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杨赠卉/西安科技大学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也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为了更好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将会对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概念做出界定,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期望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概念 关系 必要性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我国的发展实际相互结合。
而具体来说,中国的实际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社会进步的历史实际;第二,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实际;第三,我国发展面对的国际环境实际;第四,我国社会发展未来面临的实际。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等内容的提炼,将其与中国不同阶段的改革实际结合在一起,来探索其未来改革的规律,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当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与时代的背景相互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其应用的价值,因此,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根据国内外发展的实际,打破传统与时代背景不相符的观念,解脱形而上学的桎梏,解决当前科学时代背景下的难题,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离不开大众对其的渗入理解,因此,必须通过通俗化的语义解释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精神实质的体现,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的通过马克思主义来对世界形成新的认知并不断改造世界,形成更为系统且具有条理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大众化的一个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之间的联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核心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才能让其在时代化与大众化的过程中更具实践性。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用离不开对中国国情以及其革命历史实践过程的深入剖析,这样才能将其内里的实质在现实的时间中得到更好的转化。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者:李青曼来源:《决策探索》2011年第08期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引领中国社会主义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是西欧,西欧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要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国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和任务。
此后,我们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的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只要共产主义还未完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不会过时,就仍然是普遍真理。
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各门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时代化既包括内容的时代化、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话语体系的时代化,特别是要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众 化共 同发 展 的对 策 。要 坚持 以马 克 思 主 义 大众 化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的 繁 荣 发 展 ; 坚持 在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中 大 力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化 。
【 关键词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意识 形态; 共 同发展
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 推进马 克思主 义大众化
马 克思 主 义 与 科 学 发 展 观
论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与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尹从 国
(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 1 0 0 6 8 )
【 摘
要 】 本文论述 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与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辩证 关系, 提 出大力推 动社会主 义先进 文化与 马克思主义 大
l 、 推 进 马克 思 主 义 大众 化 是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先进 文 化 的 应 有
之 义
二、 发展社 会 主义先 进 文化是 推进 马克 思主 义大 众化 的重 要途 径和 有效 方式
任何 思想 或理 论的传 播 , 都 要有 一 定的途 径 。马克 思主 义也 必 须通 过有 效 的传播 途径 , 才会 被人 民群 众 了解并 接受 。社会 主义 先 第一, 推 进马 克思 主义大 众化 是发 展社 会主 义先进 文化 的 重要 进文 化蕴 含着 群众 喜 闻乐见 的丰 富载体 形 式 , 能将 娱乐 功 能和意 识 使 命 。推进马 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是 社会 主义 先进 文 化应 有 的 责任 担 形态 功能 有机 结合 起来 , 使人 民群众 在 心情 愉悦和 潜移 默化 中接 受 当 。我们 党 自诞 生那天 起 , 就 在坚 持用马 克思 主义 引领文 化 发展 的 马克 思主义 , 对 推进 马克 思主义 大众 化 具有独 特 的功能 和作 用 。 l 、 社会 主义 先 进 文 化 是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化 的 重 要 实践 同时, 赋 予文 化工作 推进 马克 思主 义大众 化 的责任 和使命 。在新 民 主 主义 革命 时期 、 社会 主义 建设 和 改 革开 放 新 的历 史 时 期 , 文化 工 载 体 作 始终担 负着 推进 马克 思主 义大众 化 的责任 和使 命 。当前 和今 后 , 推进 马克 思主 义大 众化 , 必须 实现 马克 思主义 的 具体化 和 通俗 推 进马 克思主 义大 众化 , 坚持 用科 学理论 武装 头脑 、 指导 实践 , 仍 然 化 。社会 主义先 进 文化与 人 民群众 的生 活紧 密联 系 , 能 充分 运用 群 身边 的事 例 、 喜 闻乐 见的 形式 , 通过 丰富 多彩 的文 化 是 社会 主义文 化建 设义不 容 辞的 责任和 使命 。第 二 , 推进 马 克思 主 众鲜 活的语 言 、 义 大众 化是发 展 社会 主义 先进 文 化 的重 要 体现 。面 对 当 前 各种 文 实践 活动 , 实现 马克 思主 义 的 具体 化 和 通俗 化 。形 式 多 样 的文 学 、 艺术 等文 化形 态 , 可借 助典 型事 例 和人 物 , 寓理于事, 寓教 于 化 相互 激荡 的文 化发展 态势 , 建 设 社 会 主义 先 进文 化 , 就 要 把马 克 音像 、 使 马克 思主 义理 论变 得具体 、 生动 、 鲜活 起来 。生动 活泼 的群 众 思 主义 理论与 社会 主义 先进 文化 建设 的目标 要求 紧密 结合 起来 , 积 乐 , 极 推进 马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 为 全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 、 实现 中 华 民族 伟 性文 化活动 , 可 把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 教 育蕴 含 其 中 , 将 深 奥 的 理论 化 增强理 论传 播 的趣味 性和 实效 性 。飞速 发 大 复兴 提供思 想保 证 、 精 神动 力和价 值 引导 。这是 保持社 会 主义 先 作通俗 易懂 的群 众语 言 , 进 文化 先进 性的重 要举 措 , 也 是社 会 主义先进 文 化鲜 明特征 的重 要 展的文 化产 业 , 也可 以通俗 化 、 生 活 化 的形 式 让 人 民群 众 在文 化 消 体现。第三 ,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检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费中 逐步认 同其 产 品中 蕴含 的 马 克思 主 义 价值 观 念 。 实践 证 明 , 成 效 的重要标 准 。社 会 主 义 先 进文 化 能 否 发 挥 引 导 社 会 、 教 育 人 文化 活动 具有极 强 的实 践性与 感 染性 , 比抽 象的理 论教 育更 容易 推 是 推进马 克思 主义 大众 化 民、 推动 发展 的功 能 , 关键 在 于 能否 推 进 当代 中 国马 克 思 主 义大 众 动人 民群众 对 马克 思主 义的理 解和 认 同 , 的重 要实践 载体 。 化, 用马 克思 主义 引领和 整合 社 会 文化 , 在 全党 全社 会 形 成 统一 指 导 思想 、 共 同理想 信念 。这是 衡量 社会 主义先 进文 化发 展成 效 的一 2 、 社 会 主义 先 进 文 化 是 推 进 马 克 恩 主 义 大 众化的有效教 育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论文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论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内在基础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利益代表性、现实性与信仰性等品质。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全文如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分化,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允许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江泽民在中共建党八十周年时就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阶层一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先进分子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1]。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江泽民从理论上给这个问题作了更加详细和完整的论述。
强调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在2021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新社会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党90周年的重要历史经验时间:2011年06月16日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本刊文化编辑部课题组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9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的面貌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其中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旗帜是一个政党的指导理论、政治目标、政治纲领和政治理想,它指引方向、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始终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所有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从指导思想上说都要归功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解决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真理掌握人民群众、指导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群众,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只有搞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本质要求、根本动力、现实路经、重要使命、目的和归宿等基本方面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坚持马克恩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就是坚持马克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的变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丧失其真理性和指导性。
马克思主义可以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结论,进行创新和发展,但其基本要义,即其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决不会因时因地变化而变化.它始终是各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创造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和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及意义探究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及意义探究引言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理论和思想之一,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并不总是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及其意义。
1.教育缺失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需要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来进行理解和运用。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在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只是片面地灌输知识,缺乏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真正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2.社会知识结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往往偏向于科技、商业等具体实用的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少。
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局限性,难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内涵。
3.传统思维模式问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一些人的思维中,马克思主义被视为一种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或者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学习存在抵触情绪。
这就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一部分人士中的“异化”。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思想灵魂,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加深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贯彻实施起来。
2.助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变革的指导原则,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使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
当代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离开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课题、离开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而孤立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总是与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相联系,总是通过回答时代课题获得新认识,总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
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
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必须站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敏锐把握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给经济社会乃至人们思维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素材拓宽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第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研究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与中华文化交汇的过程,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必须认真汲取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养分,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
第三,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实际。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当前,特别要紧密联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工作大局和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基本态势、演变过程和长期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全面把握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第四,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
文艺作品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以经典歌剧《白毛女》为例
055文化纵横文艺作品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文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对政治和经济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是延安时期的文艺代表作之一,它以现实性的取材和通俗化的表现形式,在当时取得了比较直接的思想政治宣传效果,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战杀敌的斗志,也积极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当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坚持共产党领导、实现农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群众掌握、被群众接受、被群众运用,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歌剧《白毛女》经久不衰,多年来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认可,它展现出的时代价值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1942年5月2日,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一起,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1](P.848)当时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认识到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决定创造出一个反映人民现实、反映共产党思想的崭新的文艺作品,并能够获得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的认同。
1944年,国外方面苏联红军从欧洲战场返回攻打日本,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到来;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在即,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共七大的召开。
为了向中共七大献礼,当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院长周扬带领艺术家们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经过加工改编创作出了新型歌剧《白毛女》。
[2]1930年末“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流传于晋察冀边区,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版本。
《晋察冀日报》的记者李满天在写给周扬的信中讲述了这个故事:在河北省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钱雅蕾(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摘 要:经典歌剧《白毛女》作为中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新型文艺作品,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政法研究I
论文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文/丰琳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体现与内在要求,并通过文艺形式进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普及化,更好的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艺文艺工作者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它本身的实践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需要使其理论被 广大人民所接受。
文艺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理论与群众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
―、文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群众理解、接受并最终实现掌握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理论深度和丰富内涵并不是普通群众
可以理解的,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具有浓厚的兴趣。
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最高 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
”①也就是 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简单通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首要问题。
文艺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鮮明的特点就是以真挚 的情感打动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人,文艺用生动的形象 和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人民群众传播理论,运用文艺形 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有效方式。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对文艺载体的利用,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中国早期的传播开始到 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文艺形式都被证明是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手段。
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早在中国 传播是在《劳动者》、《新青年》、《劳动音》等工人刊物,以易懂 的书面语言进行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时复杂的思潮 中脱颖而出,深入普通群众的生活中。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迅猛 发展,政策环境和宣传环境都十分良好,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发展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利用各种文 艺形式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特别是 在对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并且思维非常活跃的广大青年一代中,通过通俗健康的文艺作品来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马克思主义思想,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发展。
故此,利用文艺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载体,在理论与群众中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寓教于乐,能够 广泛引起社会共鸣。
二、文艺工作者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文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 作用,要充分发挥文艺的推进作用,文艺工作者不可忽视。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 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②将文艺工作者看作是文艺铸造工程的 工程师,可见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文艺作品与马 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国情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联系,通过 文艺作品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当时传唱的的红色歌曲,每 每唱起宛如吹起战斗的号角,呼唤着人们民族意识觉醒,激励
116祖国2016.11.上人们的抗战意志,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的宣传、教育、鼓舞人 民的作用。
这再次证明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文艺 工作者要创作出“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 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优秀文艺作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思 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反映在文艺创作上主要有:形式上,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千 篇一律,机械化生产等问题;内容上,有的调侃崇高,颠覆历 史,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有的搜奇猎艳,低级趣味,的过 度包装,形式主义,还有的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过多的文艺创作 经济效益至上,那些真正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少之又少 且无人问津,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价值导向出现 了严重问题。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给文 艺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繁荣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③文艺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这一职责,真正担负起这一职 责,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多创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品。
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人民群众的 日常生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 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④习近平提出文艺创作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 魂的躯壳。
”⑤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深入到群众的现实生活 中去,了解群众当前真正迫切的需要,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当中 切实发生的事情。
在情感上与人民群众产生共鸣,在真实的故 事情节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消除群众与理论和政治之间的 距离,融合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
其次要熟悉并 掌握群众的语言,尊重他们的审美需求,在文艺作品中更好地
反映人民心声,以人民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社会问题,创作能 够引起社会共鸣的好作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
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从内心真正认
同党的领导,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深
入到群众生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结语
总之,文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新时期 应继续发挥文艺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避®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7-468页。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
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③ 同2。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⑤ 同2。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