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件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化什么和怎样化
孙建昌 徐艳玲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250100,2010年 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
一、关于化什么
首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 一、关于������ 化什么������ 体, 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众化, 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 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
究竟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 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 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内涵的多 维解读 • 第一,从过程论的角度进行论述。多数学者 都赞同对“大众化”的过程论阐释。有学者 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 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由 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理论,由被少 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 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第二部分阐述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 要和重要的
1.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决定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必要性。 2.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阐述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1.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众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3.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师队伍建设。 4.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
浅谈如何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表时间:2012-6-14 张艳明 孟娟娟 来源:《赤子》2012年第8期 作者:王丽娜
• 文章主题也分三个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 2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要 和重要的 3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在第一部分阐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进 行阐述。一些学者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 ,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 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三,从内容涉及的范围进行界定。有学者 从泛指和特指两个层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 仅仅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应 该有更丰富的内涵。“从前者来说,它特指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 这一重大命题的直接语境相吻合。“从后者 来说,它泛指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 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大众化。
人物简介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 冲人,蒙古族后裔。1910年生于云南腾冲和顺李 家大院。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 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积极与 各种唯心主义哲学论战,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他在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亦有 一定成就。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 活》、《艾思奇文集》,主编有《辩证唯克思主义大众化,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 实践问题。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什么、 为什么、 化什么、 怎样化、 谁来化、 要化谁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回 答。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
何怀远2008年第3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24卷(总第139期)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第二部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 第三部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他列举的途径是: 1.一是进入学科 2.二是进入教材 3.三是进入课堂 4.四是进人大众文化形式 5.五是进入大众传媒阵地 6.六是进入思想
• 第四,从“质”和“量”规定性角度把握。有学 者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 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 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 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升华、 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和广度。
• 第五,从大众化学理的角度分析。有学者认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三个词组组 成的。我们可以解读出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第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第三,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 层含义强调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能只 掌握在精英阶层手里,更主要的是“化大众”。 第二层含义强调的是应该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 的语言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层 含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性,即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出自《大众哲学》这本书,也就是说,用通 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什么是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 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是指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 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 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 民大众丰富完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什么是大众化?
• 定义一,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 • 定义二,一切来自广场而非庙堂的民间的文化 • 定义三,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普及的、面向工农兵的大 众文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端
我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以 “哲学大众化”运动为发端的。哲学的大众化, 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提出 的一个口号。被称为“哲学大众化之第一人”的 艾思奇首先做了尝试,而且贡献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