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无色无味,虽然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但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调节作用。

首先,一氧化氮可以扩张和软化血管,使末梢循环更顺畅,使血液更有效地滋养心脏和其它组织。

这对于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头疼、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提升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从而加快体内血糖的代谢。

此外,一氧化氮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因糖质代谢而引发的血管、神经病变。

此外,一氧化氮还有抗氧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它还可以刺激血管增生,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和四肢坏死有好的治疗作用。

虽然一氧化氮的疗效广泛,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对花粉和海产品过敏的人应慎用。

一氧化氮的六大作用

一氧化氮的六大作用

一氧化氮的六大作用一氧化氮主要是由位于血管内膜的内皮生成,当内皮组织由于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疾病、有害环境或遗传因素受到损伤时,会加重一氧化氮生成的不足,无法传递出特定的信息来指导机体完成某种特定功能,机体对各种严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引发血管平滑肌的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衰和脑中风等疾病。

一氧化氮前体精氨酸胶囊是以鱼精蛋白中提取的L-精氨酸、L-瓜氨酸为主方,复配以由多种水果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叶酸、VC、VE等成分精制而成,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可降血压,营养血管,恢复血管壁弹性,提高血液输氧能力,增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脑系统供血,缓解心绞痛;降血脂,降血黏、降低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患者改善预防血压升高的首先。

1、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精氨酸在体内转化为一氧化氮(NO),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防止脂肪等粘附于血管壁,抑制其增厚,防堵塞保护血管,同时降血压和胆固醇,缓解动脉硬化。

2、预防心脏病精氨酸在体内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方面松弛血管以确保心脏足够血供,另一方面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卒中和心脏病发病率,同时调节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脏病。

3、调节血压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NO能更好的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使血流更易通过,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稳定血压,使人体各个脏器受到更好的营养供应。

4、改善微循环,预防脑卒中和脏器衰竭一氧化氮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和避免动脉斑块附着,对预防卒中有良好效果。

精氨酸作为NO前提物质,提供充足NO松弛微小血管,全面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脏器衰竭。

5、调节血糖精氨酸作为人体代谢生物因子的载体,能诱导、刺激肾上腺素的生成,具有平缓降血糖、减少脂肪酸生成的作用。

有效调节血糖过高,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6、抗疲劳、防衰老精氨酸可刺激生长激素生成,消除脂肪、强健肌肉,有效防衰老。

同时,精氨酸是精子蛋白主要成分,可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运动能量,使人精力旺盛,抗疲劳。

一氧化氮的作用

一氧化氮的作用

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气体,液态、固态呈蓝色少见,必须是由海洋生物尖海龙、牡蛎、鱼精蛋白等海洋珍贵物种才能提取产生出来。

酶生性一氧化氮的合成公式是 L-精氨酸 + NOS + O2 = NO + L-瓜氨酸,瓜氨酸又可以通过一些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精氨酸。

具体可以看下图分析:一氧化氮合成机制[1]精氨酸转化机制在血管内皮细胞里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由于它是脂溶性的,所以很快渗透出细胞膜向下扩散进入平滑肌细胞,从而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使其松弛,扩张血管,最终导致血压的下降!同时也会很快渗透出细胞膜向上扩散进入血液,进入血小板细胞,使血小板活性降低,抑制其凝集和向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从生化角度来讲,一氧化氮是一自由基气体,携带一个未配对电子,在体内极不稳定,这一特性恰好和其它游离自由基一样。

这样两者就非常容易结合产生反应。

从而使体内自由基数量大大减少。

由于一氧化氮本身的合成需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参与,但是正常情况下NOS的活性很低,需要硝基类药物或者皂甙类活性物质的激活。

因此一氧化氮最佳的产生效果是和人参皂甙类物质一起协同作用。

编辑本段一氧化氮与核酸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建立了“传递生命信息3个信使”的学说,即生命体的各种活动都是在3个信使体系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但不是生命本身。

生命的本质是这些生物大分子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有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是信息传递研究的基本任务。

生命信息传递的真谛,就是细胞间通讯的细胞外第一信使以及外界环境因子作用与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后,通过跨膜传递形成胞内第二信使的级联传递,以及其后的核内第三信使诱导基因表达和引起生理反应的过程。

生命信息传递在应答环境刺激和调节基因表达、生理反应的同时,不仅维持着细胞正常代谢,而且最终决定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的基本现象。

一氧化氮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摘要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信使参与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免疫调节及血管舒张等多种功能调节,在许多因素刺激下巨噬细胞产生NO已早为人知,而本文主要简述了淋巴细胞NO的产生,以及NO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淋巴细胞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可以影响自身及巨噬细胞NO的产生,而NO又反过来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不同免疫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交互调节影响Th1 细胞/Th2 细胞间的平衡状态,从而介导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一氧化氮;细胞因子;淋巴细胞;增殖学科分类号R392.1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物质,虽然早期发现人体内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NO-2/NO-3)生成,但直接导致体内NO生物信使作用的发现却是关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的研究。

NO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经多步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S是NO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目前已知有三种异构体,神经型(nNOS)和内皮型(eNOS)又称为原生型,为Ca2+依赖型,在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被激活,产生生理浓度的NO介导一系列生理功能。

诱导型NOS(iNOS)为Ca2+非依赖型,其激活不需要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肝细胞、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在受到多种刺激因素如外来抗原、脂多糖(LPS)或细胞因子等刺激时,通过启动基因转录合成iNOS,一经表达即具催化活性,且其催化活性及活性持续时间均远超过另两种NOS异构体,因而体内高出生理浓度的NO一般是iNOS被激活的结果。

NO有许多生理功能如:血管舒张、抗血小板聚集、作为神经元活动的重要介质,并参与杀灭微生物、杀伤瘤细胞作用,介导一系列免疫病理过程,近来关于NO在免疫细胞相互调节中的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产生NO的免疫细胞近年在活化巨噬细胞中发现NO是一个主要的细胞毒分子,进而引起了关于NO在炎症中及免疫疾病中作用的广泛研究,除巨噬细胞外其它许多细胞如:T 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在受到刺激时均可产生NO。

一氧化氮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赖C a或钙 调 素而 激活 , 成 p o 合 m 1水平 的 N 其 作 O,
用 时间 短 , 在 生理情 况下 起作 用 。N S则 为 C 非 仅 iO a
N 是一 种 小分 子 自由基 物 质 ,在体 内它 也是 O

种 重要 的信 号分 子 ,能够调 节许 多 不 同的 生理 和
维普资讯

1 8・ 7
口腔 颌 面 外 科 杂 志 2 0 0 7年 6月 第 1 7卷 第 2期 Junl f a dMaioai ugr 17No2Jn ,0 7 o ra o Orln xl f a SreyVo. . u e2 0 a l cl 1
f d c l N S i O 1神 经 型 (e rl O ,N S及 i u i e O , S、 n h N nua S n O ) N 内皮 型(n ohl l O e O 1 n O e d te a S,N S。 N S与 e O i N N S统 称 为结 构 型一 氧化 氮 合 酶 (N S 。c O c O ) N S主要 存在 于
(yloy e ae2C X 2 , 氧诱 导 因子 lt y o i C c xg ns一,O 一)乏 o ( pxa oh
id c l c rl , I —o n u i ef t —o H F l 1等 参与 肿瘤 淋 巴管生 成 b ao t t
及 淋 巴转移 的 因子与 N O也关 系密 切 。 1 一氧 化氮 的生 物学特 性
依 赖性 , 主要 存 在 于 巨噬 细 胞 、 中性 粒 细胞 、 巴 细 淋
胞、 肝细 胞 、 管 内 皮 细胞 和平 滑 肌 细 胞 中. 生理 血 在 情 况下 , O i S基 因 不表 达 ,只 在病 理状 态 细胞 因子 N 及 其他 细胞毒性 物 质 的作用 下 iO N S基 因才转 录 、 表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导机制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导机制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导机制一氧化氮,常简写为NO,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气体。

虽然它的毒性很强,但在合适的浓度下,一氧化氮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在医学领域,一氧化氮已经被证明具有很多生物学效应。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阐述。

一、一氧化氮的产生和功能一氧化氮的产生和功能在人体内是很重要的。

它是由一种叫做NO合酶的酶催化反应生成的。

当我们需要一氧化氮时,NO合酶会将精氨酸转化为亚精氨酸,然后亚精氨酸会被另一个酶催化,生成一氧化氮。

在人体内,一氧化氮具有很多生物学效应。

首先,它可以帮助放松血管,使得血流更顺畅,从而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它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最后,一氧化氮还可以帮助抵抗病毒和癌细胞的侵袭。

二、一氧化氮的诱导机制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导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呢?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活性氧,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和其它分子进行反应进而影响生物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最经典的一种诱导机制就是NO- cyclic GMP Pathway机制。

在这种机制中,一氧化氮会作用于细胞表面上的激活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环磷酸鸟苷(cyclic GMP)。

环磷酸鸟苷对于细胞的代谢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

三、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进展在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一氧化氮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治疗和疾病研究,一氧化氮不但安全而且有出色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有着巨大的医学潜力。

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疾病、瘢痕疙瘩等治疗上都有应用。

从这些研究来看,一氧化氮在医学领域的前景非常广泛。

四、结论总之,一氧化氮是一种既有益又有害的化合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合理利用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导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它的益处作用。

在未来,可以预期一氧化氮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它的作用和机制的了解会越来越多,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氧化氮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一氧化氮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一氧化氮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作用1.血管扩张: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的舒缩来影响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从而调节血压和血流。

它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产生cGMP,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松弛,血管扩张。

2.抗炎作用:一氧化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它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从而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

3.神经传递调节: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此外,一氧化氮还可以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

4.抗菌作用:一氧化氮可以直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功能主治1.降低高血压:一氧化氮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可以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这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改善勃起功能:一氧化氮在勃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增加海绵体的血流,从而改善勃起功能。

4.促进运动性能:一氧化氮可以增加肌肉的血流量,提供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运动性能。

5.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杀菌作用等,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改善认知功能:一氧化氮可以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从而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辅助治疗肿瘤: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肿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人体内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它不仅能够调节血管的舒缩,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勃起功能,促进运动性能,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杀菌作用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氮的浓度和平衡十分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相关药物或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调节分子,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一氧化氮的作用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热门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一氧化氮在生物学中的功能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一氧化氮的生物学功能1. 血管扩张一氧化氮可以通过活化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来生成,进而促进平滑肌松弛并导致血管扩张。

这个过程在心血管系统中特别重要,可以帮助调节血压和保持健康的心血管功能。

2. 免疫调节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在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研究显示,一氧化氮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运动和生物活性,从而对炎症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一氧化氮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中的细胞因子分泌和活性,而增加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3. 神经调节一氧化氮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影响脑内的信号传递并帮助调节大脑中的各种生理活动。

它的释放可以刺激神经元产生长时程的电位变化,并参与注意力、情感、认知和运动等神经功能的调节。

4. 细胞信号传导生物学中,一氧化氮可以通过与其他化合物反应进而调节细胞信号传导。

通常来说,一氧化氮会与金属离子(如铁或铜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影响细胞内的过程。

二、一氧化氮的应用1. 治疗心血管疾病由于一氧化氮在血管扩张和心血管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氧化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治疗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时,一氧化氮供体可能会被用于调节心血管功能。

2. 改善性功能障碍一氧化氮可以促进平滑肌松弛,从而在改善性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潜在作用。

正因如此,一氧化氮供体被广泛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阴茎曲度和女性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3. 多种疾病的治疗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一氧化氮作为治疗平台的辅助工具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一氧化氮供体可能被使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肝炎、多发性硬化症和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等疾病,但在这些方面的临床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一氧化氮生化作用

一氧化氮生化作用

一氧化氮生化作用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化作用。

1. 心血管系统调节:NO 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以迅速传递至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平滑肌松弛、动脉血管扩张,从而调节血压和血流分布。

2. 免疫调节:NO可以作用于免疫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3. 神经递质:NO作为新型的神经元信使,介导兴奋性氨基酸和突触传递可逆性,参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4. 细胞信号转导:NO与受体结合后,激活靶细胞膜上的鸟苷酸环化酶(GC),进而使cGMP合成增加并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如降低胞内游离钙、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松驰气道平滑肌等。

5. 能量代谢调节:过量的NO可灭活三羧循环的乌头酸酶及线粒体逆电子
体系中的NADPH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从而抑制能量合成。

6. DNA复制影响:过量NO还抑制核糖核苷还原酶而影响DNA复制。

请注意,虽然NO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过量的NO也可能会
对机体造成损伤。

因此,保持NO的平衡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氧化氮作用

一氧化氮作用

一氧化氮作用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的含量较少,但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下面将以人体内一氧化氮的作用为主题,探讨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一氧化氮在血管中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当一氧化氮被产生并释放到血管内时,它能够刺激血管内壁细胞,使其释放出一种叫做环磷酸鸟苷(cGMP)的物质,这就会导致血管的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

这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

其次,一氧化氮在免疫系统中起到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一氧化氮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作用,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另外,一氧化氮还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脑部,一氧化氮被合成并释放到突触间隙,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调控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影响学习记忆、情绪等神经功能。

一氧化氮的缺乏或异常释放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最后,一氧化氮还在心脏中起到保护作用。

一氧化氮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氧化氮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总之,一氧化氮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具有舒张血管、调节免疫反应、调控神经传导等功能,对身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以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和合理利用,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针对不同疾病和健康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一氧化氮的作用来进行治疗和预防。

然而,一氧化氮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影响和毒副作用的产生。

一氧化氮在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

一氧化氮在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

一氧化氮在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分子,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尤其在调节血管、免疫、神经和消化系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NO在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应用。

NO的生成与生物学作用NO的生物合成主要通过内源性NO合酶(NOS)的作用产生,上述反应需要和摄取L-精氨酸等基础氨基酸的协同作用,根据酶的结构和催化方式不同,NOS可分为内皮型(eNOS)、神经型(nNOS)和诱导型(iNOS)三种。

eNOS主要在内皮细胞内合成NO,调节血管张力、抗凝血和降低血压;nNOS则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调节神经传递和兴奋性;iNOS主要在炎症、感染等情况下被激活,持续大量合成NO,参与免疫调节和细胞凋亡等过程。

在生物体内,NO的生物学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 调节血管张力。

NO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合成环磷酸鸟苷(cGMP),进而下调平滑肌细胞Ca2+浓度,使血管松弛,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同时提高血流灌注和氧输送。

2. 抗菌和免疫调节。

NO能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如肺炎球菌、副结核杆菌等常见细菌和病毒等。

此外,NO也能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激活和细胞因子的生成,对细胞凋亡和癌细胞的清除等方面发挥作用。

3. 神经调节和学习记忆。

NO在脑内分布广泛,可调节神经传递和神经元兴奋性,对大脑内的学习、记忆和情感等功能产生影响,此外还能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4. 消化调节和细胞增殖。

NO也参与胃肠道的平滑肌收缩和松弛,调节消化和排便功能,同时在内分泌、外分泌和免疫细胞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NO还能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促进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

NO在临床中的应用NO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其中包括如下几点。

1. 低血压和休克。

NO能扩张血管,增加外周血流灌注和氧输送,对低血压和休克等危重病患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但需要控制剂量和副作用。

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

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

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近来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特别是神经组织中。

它是一种新型生物信使分子,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

NO 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分子小,结构简单,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生物半衰期只有3-5s,其生成依赖于一氧化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并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NO生物活性的发现医学知识告诉我们,有两种重要的物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它们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而使其收缩。

对于乙酰胆碱是如何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舒张,其途径尚不清楚,医学界一起在致力于研究。

1980年,美国科学家Furchaout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小分子物质,具有使血管平滑肌松驰的作用,后来被命名为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是一种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

EDRF被确认为是NO。

众所周知,硝酸甘油是治疗心胶痛的药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从分子水平上降,肌细胞膜上K+通道活性也下降,从而导致血管舒张。

(2)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O可以产生于人体内多种细胞。

如当体内内毒素或T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时,能产生大量的诱导型NOS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从而合成大量的NO和H2O2,这在杀伤入侵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肿瘤细胞、有机异物及在炎症损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经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的NO可以通过抑制靶细胞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DNA合成等途径,发挥杀伤靶细胞的效应。

免疫反应所产生的NO对邻近组织和能够产生NOS的细胞也有毒性作用。

一氧化氮在休克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一氧化氮在休克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一氧化氮在休克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组织灌注不足和血管张力下降,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在休克的发展过程中,肠道是最先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

肠道瘀血和黏膜水肿是休克大肠淋巴液的典型特征,这些都可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并引起肠道细菌移位,从而引发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

此外,休克大肠淋巴液还能导致多器官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管低反应性,因此研究休克大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休克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学基础。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分子信使,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前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许多休克模型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一氧化氮的产生过程和合成酶的活性也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如血红蛋白、细胞外cGMP或游离Ca2+等。

然而一氧化氮在休克大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一氧化氮在休克大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深入了解休克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学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科学指导。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制备动物模型通过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休克组,给予休克模型大鼠0.9%氯化钠液的灌胃法,以制造休克模型。

2.测定血管反应性使用光谱分析法对外套膜下动脉进行收缩实验,以测定血管反应性。

3.测定一氧化氮含量使用环酵素法测定休克大肠淋巴液和空白大鼠肠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4.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使用还原试剂显色法检测肠液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

5.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进一步揭示一氧化氮在休克大肠淋巴液致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深入研究休克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学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科学指导。

一氧化氮生物系统及其药理作用NO供体药物及功能

一氧化氮生物系统及其药理作用NO供体药物及功能

FAD/FMN还原,在Ca2+/(钙调
蛋白反激应酶中等起作递用氢,体使的靶作酶用构,象 发生具变有化重(要C的a2意+作义用。结果)而
蛋白)和O2的协助下,使L-精氨酸末端 活化,从而对代谢过程起调控
胍氨基的氮原子羟化,形成中间产物 N-ω-羟基-L-精氨酸(NHA)。
作用。 与钙结合后,CaM发生 构型黄上素的单变核化苷,酸成(F为M一N些)或酶黄的素 激活腺物嘌。呤再二与核酶苷结酸合(F时AD,)又. 其引中
nNOS=eNOS=iNOS
N-δ亚氨乙基-L-鸟氨酸 iNOS>eNOS=nNOS (N-δiminoethyl-Lornithine,L-NIO)一氧化氮生物系统及其药理作用NO供体
药物和功能
表9-3常用NOS抑制剂与NOsGC汇抑制剂(续)
名称
作用性质特点
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LNω-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一、NO的生物学特性
(一)NO的生成
钙调蛋白只有在与Ca2+结合后
才有N活AD性P。H是活一性种Ca辅2+酶·C,aM叫复
①第一步反应,NOS(NO合成酶)接合 调物 控还 酰可 代原 胺以 谢型腺通过辅嘌过程呤酶与。二Ⅱ靶即核,酶C苷学a作2磷名+用·酸烟C方a。M式
受NADPH提供的电子,使酶分子中的 复合在物很与多靶生酶物,体如内磷的酸化二学酯酶、
nNOS=eNOS>>iNOS
一氧化氮生物系统及其药理作用NO供体 药物和功能
表9-3常用NOS抑制剂与NOsGC汇抑制剂(续)
名称
作用性质特点
Nω-氨基-L-精氨酸(Nωamino-L-arginine,LNAA)

一氧化氮的医学性质

一氧化氮的医学性质

一氧化氮(NO) 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调节因子, 生理条件下在体内发挥宿主防御、调节纤毛运动、抗炎、舒张气道和血管平滑肌、信使分子等作用。

气道内NO主要包括上气道和下气道产生的NO, 上气道NO主要由鼻窦和鼻黏膜产生(以鼻窦为主) , 可检测鼻腔NO ( nNO) ;下气道NO主要由支气管及肺泡产生(以支气管为主) , 可检测口呼出气NO (FeNO) , 正常人上气道NO浓度远远高于下气道NO[1]。

正常人的气道NO具有微弱的舒张平滑肌作用, 可以抑制气道高反应, 但过高浓度NO会引起组织损伤,作为炎症介质使个体容易发生气道高反应, 因此在过敏性鼻炎慢性炎症阶段及哮喘等炎症性疾病中, NO主要促进疾病的进展[2,3]。

气道NO主要反映嗜酸细胞性炎症, 当气道炎症反应使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时可诱导iNOS合成增多, 从而使NO产生增多, 因此FeNO已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中。

ICAM-1对变应性炎症中嗜酸细胞的聚集有重要的作用, 嗜酸粒细胞表面的LFA-1受到刺激后迅速上调, 与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相互作用, 有助于嗜酸粒细胞黏附, 在嗜酸粒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时起关键作用。

在嗜酸粒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时起关键作用。

在上皮细胞层, 嗜酸粒细胞的黏附与转移亦受LFA-1与ICAM-1的调节。

ES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只表达于损伤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参与白细胞的黏附和聚集,在炎症、免疫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b细胞转变为浆细胞的过程。

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

546.一氧化氮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

546.一氧化氮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秦立鹏 牛春雨 赵自刚(河北北方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张家口075000)摘要 淋巴管收缩是淋巴循环的动力学基础,对于维持循环系统稳态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O)的周期性变化参与了淋巴管生理状态下的收缩、舒张以及张力调节。

NO通过提高c AM P、c G M P水平激活PKA和PKG,既可引起淋巴管平滑肌细胞(LS M C)膜超极化、降低肌浆网IP3活性,从而降低LS MC细胞内Ca2+浓度;亦可通过活化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降低LS M C的钙敏感性,最终降低淋巴管收缩性。

通过调控淋巴管收缩过程中NO的生成与释放,有可能成为治疗或干预淋巴障碍性疾病的新靶点之一。

关键词 淋巴管;收缩性;一氧化氮;调节中图分类号 R331.4;R322.2淋巴循环将组织间隙的组织液及其内容物逆压力梯度通过淋巴液回流主动转运到大静脉,在体液平衡、脂类吸收、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管收缩是淋巴循环的动力学基础,受神经、体液因子以及自身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氧化氮(NO)与淋巴管收缩相互依赖、影响,本文综述NO 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一、淋巴管收缩与NO的产生淋巴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淋巴液,该过程主要依靠淋巴泵的主动力量以及心跳、脉搏、呼吸等被动力量的驱使。

淋巴泵通过淋巴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推动淋巴液的流动,淋巴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有紧张性收缩和时相性收缩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时相性收缩[1,2]。

研究表明,在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存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 OS)(M archetti等.1997)。

生理状态下,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表达e NOS,其表达水平依赖于细胞内钙离子。

在淋巴管收缩引起淋巴流的同时,产生剪切力,激活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e NOS产生并释放NO[3],瓣膜和管壁都会出现快速、短暂的NO增加,引起淋巴管舒张;随着淋巴管舒张,NO含量减少,引起淋巴管下一步的收缩。

六个一氧化氮分子

六个一氧化氮分子

六个一氧化氮分子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分子,它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广泛影响。

事实上,六个一氧化氮分子包含着许多关于这种分子的研究成果。

首先,一氧化氮分子可以放松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这是一项重要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其次,一氧化氮分子还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抵御疾病。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很多研究都对此进行了探究。

此外,一氧化氮分子也可以在神经系统中作为传递剂发挥作用。

它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有助于提高思维力和注意力。

此外,一氧化氮分子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参与快速肌肉收缩、调节血糖、保护心脏、抑制炎症反应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氮分子的多样化作用并不意味着所取得的效果都是可靠的。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过量的一氧化氮分子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导致疾病。

因此,尽管一氧化氮分子有许多益处,我们也需要在使用和摄入一氧化氮的时候保持科学和谨慎的态度。

只有在合理用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一氧化氮对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对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

一氧化氮对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关键词】NO;脑血管;心血管一氧化氮(N0)在体内的许多细胞中均能合成,其中血管内皮是体内合成NO 最主要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受多种受体依赖性激动剂的调节。

如乙酰胆碱(Ach)、组织胺、5一羟色胺(5-HT)等。

他们能激活NOS,促进内皮细胞迅速合成NO和释放NO,NO透过细胞膜扩散到邻近的平滑肌细胞。

在平滑肌细胞中,NO作用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GMP水平升高,随即调节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酸和离子通道,导致平滑肌松弛和血管舒张,在这一过程中NO起着第二信息的作用。

NO的这种舒张血管作用可被NOS抑制剂阻断。

现就NO如何调节脑血管和心血管循环系统讨论如下:1 NO对脑血管的调节1.1 NOS抑制剂在离体情况下,NOS抑制剂NG-甲基-乙-精氨酸(L -NMMA)和NG-硝基-L-精氨酸(L-NNA)能抑制Ach引起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L-NMMA抑制Ach引起的基底动脉和软脑膜动脉的舒张反应,但不抑制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剂硝酸甘油和硝酸钠引起的舒张反应,因为硝酸甘油和硝酸钠在体内自行分解产生NO舒张脑血管,并不依赖于内皮细胞产生NO。

在体内的脑循环中也观察到NO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

局部应用Ach能引起软脑膜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舒张,这种舒血管作用可被NOS抑制剂抑制。

1.2 NO的机理在脑血管系统中,NO除了参予内皮细胞激动剂引起的血管舒张外,还参予了基态下脑血管张力的维持。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内皮细胞不宜合成、释放NO使血管处于持续的舒张状态,而NOS抑制剂L-NNA和L-NMMA能引起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收缩,使颈动脉、基底动脉和软脑膜动脉的直径变小。

这就提示NO的基态释放可通过调节脑血管的紧张性维持脑灌流量。

在脑血管系统中,NOS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支配脑动脉的神经中,对离体脑动脉进行电刺激引起的血管扩张可被NO生成抑制所抑制。

NO功能及作用机制

NO功能及作用机制

NO功能及作⽤机制2019-10-29引⾔⼀氧化氮(nitric oxide,NO) 是第⼀个被发现的参与体内信号转导的⽓体信号分⼦,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管系统等都发挥着重要作⽤。

相⽐于 NO 功能的多样性,其作⽤机制也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

NO 的作⽤可能是多靶点、多机制同时作⽤的⽹络调控。

NO及其相关的氮氧化物衍⽣物可以修饰各种⽣物⼤分⼦,包括蛋⽩质、脂类和核酸等。

这些修饰为 NO 提供了丰富的特异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式。

其中,⽐较重要的可逆修饰包括对蛋⽩质半胱氨酸巯基的修饰———蛋⽩质巯基亚硝基化,本⽂主要对蛋⽩质巯基亚硝基化进⾏介绍。

NO作⽤的分⼦机制经典的 cGMP 依赖的信号通路NO 可以结合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中⾎红素的亚铁离⼦,促进鸟苷酸环化酶将 GTP 转化为cGMP,激活 cGMP 依赖的蛋⽩激酶 G (protein kinase G,PKG),这介导了内⽪型⼀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 产⽣ NO 的⽣物活性,并⾏使了 NO在细胞内的⼤部分功能。

cGMP 刺激平滑肌细胞舒张有两种机制:降低胞内钙的浓度[Ca2+]i和降低收缩系统对钙的敏感度。

前者是由于激活的 PKG 可以磷酸化⼏种关键的⽬标蛋⽩质,⽽这些蛋⽩质最终的作⽤是导致[Ca2+]i降低。

特别是 PKG 可以激活钙激活钾离⼦通道(KCa2+),抑制膜上钙通道的活性,激活质膜和肌质⽹上钙 -ATPase 泵的活⼒,抑制IP3及其受体的产⽣。

cGMP 诱导的钙去敏化主要是通过抑制 RhoA 依赖的通路和激活肌球蛋⽩轻链磷酸酶的活⼒来实现的。

⾦属中⼼反应除了⾎红素的亚铁离⼦,NO也可以结合很多酶的⾮⾎红素铁,⽐如 NADH- 泛醌氧化还原酶、NADH- 琥珀酸氧化还原酶、顺乌头酸酶和所有铁硫酶类。

NO 可以结合铁储存蛋⽩ - 转铁蛋⽩,释放铁并导致脂质过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hoshi等的研究也发现, 迁移到淋巴管中的巨 噬细胞被脂多糖激活后产生 和释放大量 NO, 作用 于 LSMC, 可引起淋巴管过度扩张, 导致淋巴管的自 发性舒缩能力降低, 淋巴管张力和泵活性减弱。课 题组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发现随着休克进程 的延续, 离体淋巴管的收 缩性呈双相变化 ( 即休克 0. 5小时升高、休克 2小时后降低 ); 淋巴管组织 iN OS蛋白表达逐渐增加; 使用工具药与休克离体淋巴 管共孵育后, 发现 L A rg 可降低休克 0. 5小时淋巴 管的高收缩性, L NAME 可提高休克 2 小时淋巴管 的已降低的收缩性。这些研究均提示病理情况下由
leve ls are increased in obes ity and are independently asso c iated w ith the m etabo lic syndrom e in hum ans. D iabe tes, 2008, 57: 1246~ 1253.
238
2010, 53: 934~ 940. 9 Eto K, Tumenbayar B, N agashim a S, et a .l D istinct assoc i
a tion o f serum FGF21 o r ad iponectin levels w ith clin ica l pa ram eters in patients w ith type 2 d iabe tes. D iabe tes R es C lin P ract. 2010, 89: 52~ 57. 10 Zhang X, Y eung DC, K arp isek M, et a.l Serum FGF21
的收缩 频 率、收 缩强 度、喷 射分 数 和每 分 泵流 量 ( G ashev 等. 2002 )。 F errusi 等 [ 5 ] 和 von der W eid[ 6, 7] 报道, L NAME 可增加基础 流量下大 鼠离 体淋巴管的收缩频率, 且阻断高流量引起淋巴管收 缩频率的降低。此外, NO 也 能使离体狗的 胸导管 ( Ohhashi等. 1991)和猪的支气管淋巴管 ( F erguson 等. 1994) 平滑肌松弛。总之, 生理状态下, NO 是淋 巴管时相性收缩引起流量依赖性舒张的重要分子; 多种药物制剂引起的 NO增高均可降低淋巴管的收 缩频率、幅度和淋巴泵流量, 舒张淋巴管平滑肌, 抑 制 NO生成则提高淋巴管的收缩性。
8 L iH, F ang Q, G ao F, e t a .l F ibrob last grow increased in nona lcoholic fatty liver d isease patients and are corre lated w ith hepatic trig lycer ide. J H epato,l
淋巴循环将组织间隙的组织液及其内容物逆压 力梯度通过淋巴液回流主动转运到大静脉, 在体液 平衡、脂类吸收、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 对于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 管收缩是淋巴循环的动力学基础, 受神经、体液因子 以及自身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一氧化氮 ( NO ) 与淋巴管收 缩相互依赖、影响, 本文综述 NO 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二 、N O 对 淋巴 管收 缩的 调节 作用 由于在淋巴管收缩与舒张过程中, 存在 NO 含 量的周期性变化, 故众多学者应用在体实验、离体淋 巴管技术观察了 NO 对淋巴管收缩的调节作用, 为 以 NO 为靶点, 调控淋巴管收缩提供了实验依据。 在体实验发现, 用 NOS 抑制剂 L 硝基 精氨酸 甲酯 ( L NAM E, 30 M ) 对正常大鼠的 M L 进 行 15 分钟表面灌流, 可增加淋巴管收缩频率和淋巴泵流 指数, 降低舒张末期管径和收缩末期管径; 同时应用 NO 供体 L 精氨酸 ( L A rg, 1 mM ) 进行表面灌流, 可 逆转 L NAME 介导的 频率增加和收 缩末期管径减 小 ( Sh irasaw a 等. 2000 ) 。 Ga lanzha 等 报 道, L NAME 能加强微淋巴管运动, 调节时相性收缩活动, 增加淋巴液流速; 而局部应 用硝普钠 ( SNP ) , 促进 NO 产生, 可引起大多数淋巴管扩张, 降低管壁和瓣 膜的起搏点活性; 乙酰胆碱刺激内皮 细胞释放 NO 后, 也可抑制豚鼠 ML 的自主时相性收缩 ( G alanzha 等. 2002)。可见, NO 对 ML 的泵功能具有重要的 调节作用, 可舒张淋巴管口径, 降低收缩频率。而单 纯应用 100 M 的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进行 M L 表面灌流, 其收缩频率、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管 径没有明显变化 ( Sh irasaw a 等. 2000) , 也提示生理 状态下 NO 的产生和释放由 eNOS介导的。 同样, 应用 离 体淋 巴 管技 术, 发 现 10 M 的 SNP 与离体大鼠 ML 孵育后, 能够抑制离体淋巴管
及周围的壶腹区明显高于管状区, 因此 NO 在淋巴 管节的不同部位 含量有所差异 ( No jiri等. 1999) 。 生理状态下, 用微电极测定大鼠 ML 时相性收缩期 的 NO 浓度, 发现淋巴管节的管状部位 NO 浓度为 200~ 250 nM, 略高于周围脂肪组织的微脉管系统, 而在包绕瓣膜的壶腹表面 NO 浓度为 400 nM, 常常 高于瓣膜周围的脂肪组织 [ 4] ; 瓣膜 NO 浓度高的原 因, 可能是瓣膜处管壁 eNOS 的含量较高并且瓣叶 上有内皮细胞包被, 也可能是淋巴流在通过开放的 瓣叶时产生的剪切力, 成为邻近瓣膜 NO 升高的促 进因素。即使管状区 NO 的基础水平低于瓣膜区, 但在淋巴管的每次收缩过程中, 管状区 NO 增加量 均高于瓣膜区, 使淋巴管管状区舒张程度高于瓣膜 区, 有利于淋巴液的充盈, 提高运输淋巴液的能力。
生理科学进展 2011年第 42 卷第 3期
平滑肌细胞 ( lym phatic sm oothmuscle cel,l LSMC ) 也 可产生 iNOS, 这些因素成为 NO 升高的主要原因, 也成为淋巴管收缩性降低的主要机制。
研究显示, 离体大鼠肠系膜淋巴管 ( M L ) eNOS 表达在淋巴管结构和功能单位 淋巴管节的瓣膜
内皮细胞仅表达 eNOS, 其表达水平依赖于细胞内钙 离子。在淋巴管收缩引起淋巴流的同时, 产生剪切 力, 激 活淋 巴管 内皮 细胞 中的 eNOS 产生 并释 放 NO[ 3] , 瓣膜和管壁都会出现快速、短暂的 NO 增加, 引起淋巴管舒张; 随着淋巴管舒张, NO 含量减 少, 引起淋巴管下一步的收缩。在淋巴管收缩过程中, NO几乎随收缩频率的增 快呈比例增多; 当 淋巴管 收缩减弱时, NO 开始减少 [ 4] ; 可 见, 在淋巴 管周期 性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中, 伴随着 NO 生成量的变化。 而在炎症、感染、休克、创伤等病理过程中, 受细胞因 子和脂多糖诱导, 淋巴管内皮细胞 iNOS表 达显著 增加, 且不依赖细胞内 Ca2+ 浓度变化; 此外, 淋巴管
一、淋巴管收缩与 NO 的产生 淋巴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淋巴液, 该过程主要 依靠淋巴泵的主动力量以及心跳、脉搏、呼吸等被动 力量的驱使。淋巴泵通过淋巴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收 缩推动淋巴液的流动, 淋巴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 有紧张性收缩和时相性收缩两种形式, 主要表现为 时相性收缩 [ 1, 2] 。 研究表明, 在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存在内 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eNOS)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NOS) ( M archetti等. 1997)。生理状态下, 淋巴管
7 L iX, G e H, W e iszm ann J, e t a.l Inhib ition o f lipo ly sis m ay contribute to the acute regu la tion o f p lasm a FFA and g lucose by FGF 21 in ob / ob m ice. FEBS L ett, 2009, 583: 3230 ~ 3 234.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30370561, 30770845, 30971203); 河北 省自然科学 基金 ( C2004000649, C2008000503 ); 河北 省教 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 ( ZH2007101, ZD 20100201) 资助项 目 通讯作者
6 D ushay J, Chu i PC, G opalakrishnan GS, et a.l Increased fi broblast g row th facto r 21 in obesity and nona lcoho lic fa tty liver disease. G astroentero logy, 2010, 139: 456~ 463.
iNOS引起的 NO 增高是导致淋巴管收缩性低下的 主要因素; 而 NO 是通过哪一条通路参与病理情况 下淋巴 管收 缩性的 调节, 还 有待 进一步 研究。以 NO为切入点, 应用相关工具药调节淋巴管收缩性, 可为淋巴障碍性疾病 ( 诸如某些淋巴水肿 ) 的临床 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三、NO 调节淋巴管收缩的机制 L SMC 内的 Ca2+ 浓度与淋巴管收缩密切相关, 其来源主要为胞外 Ca2 + 流入和细胞内钙库 Ca2+ 释 放, 升高的 C a2+ 与钙调蛋白 ( CaM ) 结合形成 C a2+ C aM 复合物, 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 MLCK) , 使肌 球蛋白轻链 ( MLC20 ) 磷 酸化, 磷酸 化的 MLC20 活化 粗肌丝横桥上的 ATP 酶, 启动横桥摆动, 导致 LSMC 收缩; 当细胞内 C a2+ 浓度下降、M LCK 失活后, 肌球 蛋白轻链磷酸酶 ( M LCP ) 使磷酸化的 MLC20去磷酸 化, 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脱离, 平滑肌松弛 [ 1] ; 此为 L SMC 收缩的钙依赖性调节途径。同时, 一 些蛋白 激酶分子如 R ho激酶 [ 8~ 10] 、蛋白激酶 C ( PKC ) 、PKG 等, 抑制 M LCP 活性, 削弱 M LC20去磷酸化作用, 相 对增加 MLC20的磷酸化程度, 增强 LSMC 收缩性, 该 作用与细胞内 Ca2+ 浓度无关, 为 LSMC 收缩的钙敏 感性调节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