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复习 大题精做:08 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传记阅读复习

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传记阅读复习

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传记阅读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的阅读要求。

2.归纳人物传记阅读试题的常见类型。

3.掌握解答人物传记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点:1.归纳人物传记阅读试题的常见类型。

2.掌握解答人物传记试题的必备技能。

一、考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考点考查方向: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③对传记传主的形象特征的概括;④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⑤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⑥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高考设题:客观题:(1)小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5分)主观题:(2)(3)两小题考查筛选,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

(6分)二、真题再现1.(2016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

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

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

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ppt (3)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ppt (3)
第1讲
传记理解类题目怎样准又透
传记理解类题目包含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重要句子 含意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通常设置理解句子含意 题目来考查。考生解答理解类题目时,常常缺乏语境意识、 主旨意识、关键词意识和技巧意识,造成理解停留在表层, 理解得不全不准。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与小说和散文理解类 题目相同,这里仅以理解句子含意为例进行讲述。
②文中画线句有何深层意义?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阐 释。 ①从主旨入手:在把握情感主旨的基础上理解语句。 ②从关键词入手:抓住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理解语句。 ③从修辞入手:分析所用修辞,结合语境理解语句。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根据表达方式的功能理解语句。
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 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2 分) 答:
(2)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 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2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理解……含意”可知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2)审隐含 一个句子由多个词语组成,其中只有几个词起关键作用;因此, 分析句子含意要着重抓关键词。 如: 句(1)“肖邦、 巴赫、 莫扎特”“地 球另外一边”“迷住了”“征服了”;句 (2)“音乐迷”“庄严意 义”“收获”“自限”“庄严持久的跋涉” 。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 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 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 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 认以外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 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 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 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 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 ,有删改) [注 ] 定和, 即张定和, 著名作曲家,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2传记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2传记阅读

专题二传记阅读
传记属于写人记事文本,类似于小说文本,有专家认为传记就是“真实的小说”,因此本专题重点突破传记不同于小说的地方。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依据文体特点,从明事、知人、辨法、察情以及选择题等五个方面突破,至于“语句赏析”和“句段作用”两个考点同小说的“理解赏析语句”与“分析情节作用”类似,不再涉及。

每一考点在突破时都紧扣传记文本特征,采用“试一试”——“讲一讲”——“考点对点练”的顺序进行,这样通过“试一试”,明确高考或典题怎么考,“讲一讲”掌握解题技巧;“考点对点练”形成解题能力。

一、研究考情明考点
近三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2018届高三高考语文传记阅读复习学案(6课时)含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语文传记阅读复习学案(6课时)含答案

传记阅读学案姓名:班级:学号:第一课时目标引领一、传记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分析、概括和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②对概括传主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的能力及细节描写作用的考查;③对传记文章结构、选材等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的考查;④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观点态度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二、传记有关知识(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创作方法上可分:文学性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和史学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方法和要求1.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之后的“相关链接”,也是表现传主的有效信息。

理清作品叙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或人生轨迹。

3.理清行文思路结构,明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传主的;抓住表现传主的典型事件,从中理解和概括传主的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

2018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新课标卷)

2018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新课标卷)

人生价值、时代精神 作者经历、时代背景、 作品影响 质疑精神、科学合理
1.题目形式:课标全国卷为 4 小题(1 个多选题,3 个简答题)。 2.考频分值:近年来课标全国卷一直考查传记,总分值 25 分, 高考 其中选择题 5 分,探究题 8 分,中间两题 6 分。 概况 3.命题热点:文本记述的人物多为潜心钻研的学者,有远见卓识 的教育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体现时代精神、充满爱国情怀的 重要人物或集体。 命题 ①探究题仍将是命题的重点;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 趋势 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仍将是重中之重。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 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 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 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 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下笔不觉师造化( 2011年新课标)
历年真题同步精讲
“飞虎将军”陈纳德 ( 2013年新课标I卷)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13年新课标I卷) 陈纳德|抗战将领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13年新课标I卷) 陈纳德|抗战将领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13年新课标I卷) 陈纳德|抗战将领
①功劳卓著: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 统,率领飞虎队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 ②远见卓识: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著有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 用》,并有了用武之地。
本题的本质是考查人物形象
谢希德的诚与真( 2012年新课标卷)
谢希德|物理科学家
谢希德的诚与真( 2012年新课标卷) 谢希德|物理科学家

2018年高考语文:(第13周)语言文字应用+传记类文本阅读(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第13周)语言文字应用+传记类文本阅读(B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语言文字应用+传记类文本阅读(B卷)(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些直播平台,以猎奇低俗内容取悦观众、吸引眼球,从长远看,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错误路径,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益。

②《人民的名义》中戏骨级演员获得观众认可,无独有偶....,老演员惠英红击败周冬雨,获得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③如果以破坏文物遗址为代价架桥造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就成了空头支票....,有关决策人员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④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的心态去奋斗。

⑤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暇饱....,只好饿着肚子上学去。

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继续念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⑤【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

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

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B.作为有着近50年左右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张应花了几十年时间和十几万资金完成了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成都·龙池坊》。

C.有的小区为业主在楼道、走廊、车库等公共空间安装摄像头,可是,公共空间不是自家的“后花园”,这种做法难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总的来说,一款电饭煲是否好用,外型美观、操作简便和做饭好吃都是标准,无论是上千过万元的智能电饭煲还是几十块的传统电饭锅都得遵守。

【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吴晗的文章和诗吴晗早慧,有“神童”的美誉。

一个证明,是他六岁就写出一首《无题》——厨中无菜市上有,饮酒何必杏花村。

人人谓我读好书,吾谓耕者比我高。

文采之外,末句里表达的对农事内涵、平民本色的体认与尊重,为不少成人所不及。

他后来成为学界一流的历史学家、内战时曾与闻一多齐名的民主斗士,其来有自。

本是书生,遭遇放不下书桌的时代,为争取继续读书、写书、教书的机会,只有走出书房,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希望合力制止内乱。

内乱一日不除,就一日看不成书。

时代如此,正派、有骨气的文人实在难有更好的选择。

1946年12月4日,吴晗写信给黄裳说:“写文章是愿意的,困难的是别人不把你当作可以写文章的人,被安排做太多自己才力所不愿作的事,于是一方面疲精劳神做牛马,吃力不讨好;一方面又颇想偷闲动动笔墨,成天要接见许多生疏然而是热诚可爱的面孔,说太多自己也记不起来的话;有时还得被牵上讲台,被挤上游行队伍前排,如此如此,就永远写不出自己想写的东西,不能读自己该读的书,然而,又能怨谁,只怪自己是生在如此一个时代。

”当时是黄裳写信约稿,吴晗遇到了知音,有了写文章的机会,自然高兴。

他表示情愿写《旧史新谈》,写短文章,几百字就是一小篇。

每天写半个小时,每个月写一两万字。

他很快就写出了四篇,寄给了黄裳。

大苦闷中,有了些小快乐。

小快乐抵消不了大苦闷。

吴晗写给郑振铎的信中曾有一句:“世界整个变了,我们也已经变了。

”当时的吴晗,用不少精力参与《民主》周刊,学术渐远,政治日近,乃至置身其中,奋力其间,欲罢不能。

”1947年6月30日,吴晗写信给黄裳说:“我极喜欢你的趣味情调,二十年前我们相熟,你的现在也许就是我的过去。

那时代,我还喜欢写旧律呢。

现在都是梦了,想一想,成天是政治,说的,看的,写的,谈的,连做梦都是,就是剁烂了也分析不出一丝丝趣味,情调澈头澈尾的俗。

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倒立的马云,一切皆有可能苗向东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而马云也很配合这个角色。

马云有一个绝活:单手倒立。

他能够一只手撑,倒立数分钟而面不改色。

他不仅自己练倒立,还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练倒立。

他说:“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马云有句口头禅: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马云儿时的偶像是小鹿纯子。

而纯子最吸引他的就是遇到困难时就倒立,于是马云认为这个倒立一定是一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法宝”。

所以马云把倒立练得炉火纯青,甚至学会单手倒立的绝技。

后来他创立了公司,在面临“非典”的困难时期,公司如何走出困境呢?一次,马云看到一幅画,上面画了许多鱼,但除了一条之外都往一个方向游,只有这条鱼是往相反的方向走,这幅画的题目叫《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

于是马云悟到:淘宝网换一个方向,也许我就是最先到达终点线的人。

于是他想到了通过练倒立,来让大家学会倒立着看世界。

为此马云自2003年以来做了一个特殊规定:每个进入淘宝网工作的人员,无论胖瘦、高矮,都必须在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

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30秒才算过关,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10秒即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

为什么要练习“倒立”呢?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不用任何器械,训练很方便;二是通过练习倒立,促使大家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养成“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多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自此,“倒立”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此后马云无时无刻在鼓励这种“倒立”视角。

2008年8月的一天,马云突然找到秘书,神秘兮兮地说:“走,跟我去淘宝!我今天要临时抽查,要所有高管都给我倒立,看看他们会不会。

”在淘宝专门的倒立室里,每一个高管轮流在马云面前演示倒立。

果然,有几个高管没能完成。

马云甩下一句话:“限期整改,过段时间复查。

”几位没有过关的高管人员,通过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倒立的技巧。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08 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08 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传记类文本阅读【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传记阅读2018

传记阅读2018
主观原因:先天禀赋、后天努力、个人修养、精神、追求等等 客观原因: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他人的帮助等等
一、《灵性鬼才黄永玉》
-18-
3.黄永玉独特画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①其天真、顽皮、倔强、爱憎分明 等独特性格是他绘画选材、色彩、构图不拘一 格的原因;②受《阿诗玛》版画成功创作的启 发,形成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 ③善于借鉴,借助了西方绘画的冷暖色对比, 造型、色彩与风韵中西相融。
8.[强化选做题]结合文本内容,请概括曹景行有哪些 不安分的表现。(6分)
参考答案:①学习了大量专业以外的科目,读大学时, 选学了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新闻等课程;②到新的 地方工作,毅然放弃上海社科院的稳定工作,去香港寻 找新的事业;③寻找新的发展领域,离开熟悉的平面媒 体,改行做电视人;④创办新的栏目,在《中国人今天 说不》基础上开播《时事开讲》栏目;⑤适应新的潮流, 为适应网络的发展,推出曹景行手机报。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 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文体特征 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 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作者通过选择、剪辑、 组接,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它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达,以 达到传神的效果。
2.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 写的,如《朱自清传》《鲁迅自传》《老舍自传》《沈从文自传》《富 兰克林自传》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 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 论,这种传记被称为“评传”,如《孔子评传》等。 从篇幅的长短来看,传记又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等等,但由 于考试的需要,高考文本的选取,多以篇幅短小的文本(或摘选较 长篇幅的文本)为主。

2018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2018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2018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一(2018广东卷)ASamuel Osmond is a 19-year-old law student from Cornwall, England. He never studied the piano. However, he can play very difficult musical pieces by musicians such as Chopin and Beethoven just a few minutes after he hears them. He learns a piece of music by listening to it in parts. Then he thinks about the notes in his head. Two years ago, he played his first piece Moonlight Sonata(奏鸣曲)by Beethoven. He surprised everyone around him.Amazed that he remembered this long and difficult piece of music and played it perfectly, his teachers say Samuel is unbelievable .They say his ability is very rare, but Samuel doesn’t even realize that what he can do is special. Samuel wanted to become a lawyer as it was the wish of his parents, but music teachers told him he should study music instead. Now, he studies law and music.Samuel can’t understand why everyone is so surprised. “I grew up with music. My mother played the piano and my father played the guitar. About two years ago, I suddenly decided to start playing the piano, without being able to read music and without having any lessons. It comes easily to me ---I hear the notes and can bear them in mind---each and every note,” says Samuel.Recently, Samuel performed a piece during a special event at his college. The piece had more than a thousand notes. The audience was impressed by his amazing performance. He is now learning a piece that is so difficult that many professional pianists can’t play it. Samuel s ays confidently,” It’s all about super memory---I guess I have that gift.”However, Samuel’s ability to remember things doesn’t stop with music. His family says that even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Samuel heard someone read a story, and then he could retell the story word for word.Samuel is still only a teenager. He doesn’t know what he wants to do in the future. For now, he is just happy to play beautiful music and continue his studies.26.What is special about Samuel Osmond?A. He has a gift for writing music.B. He can write down the note he hears.C. He is a top student at the law school.D. He can play the musical piece he hears.27.What can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2?A. Samuel chose law against the wish of his parents.B. Samuel planned to be a lawyer rather than a musician.C. Samuel thinks of himself as a man of great musical ability.D. Samuel studies law and music on the advice of his teachers.28.Everyone around Samuel was surprised because he _________.A.received a good early education in musicB.played the guitar and the piano perfectlyC.could play the piano without reading musicD.could play the guitar better than his father29.What can we infer about Samuel in Paragraph 4?A.He became famous during a special event at his college.B.He is proud of his ability to remember things accurately.C.He plays the piano better than many professional pianists.D.He impressed the audience by playing all the musical pieces.3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A.The Qualities of a MusicianB.The Story of a Musical TalentC.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ducatio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ory and Music.【考点】察看人物传记类阅读【文章马虎】本文主要表达了一位音乐天才的事情,在不懂乐谱,也向来没有上过钢琴课的情况下便能够演奏很难的乐曲。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 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 含答案

专题入门 传记的高考命题点和读文关注点——由文体特点知高考考点传记的种类很多。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

从表达方式看,传记分为以记叙为主的“叙传”和叙述结合评论的“评传”。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无论哪一类传记,都是通过运用文学化手法来真实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体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这也就是说传记必须具有选材的真实性、行文的文学性和人物的时代性。

传记的这三种文体特点决定了传记高考的考点,二者具体关系表解如下:新课标全国卷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近几年来一直以人物传记为主,从选材到命题设置,都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1)人物特点鲜明。

从人物传记涉及的人物来看,主要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有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家、探索求新的科学家、为国为民的政治家、骁勇善战的军事家等,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传主是文学家陈忠实,全国卷Ⅱ《吴文俊的数学世界》的传主是数学家吴文俊,全国卷Ⅲ《一代通儒顾炎武》的传主是思想家顾炎武,2015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有文学家朱东润、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

这些人物有思想,有品德,有成就,值得学习,能够引导考生积极向上。

(2)材料选择突出时代性。

从2016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材料侧重选择近现代以及当代人物,突出所选材料的时代性和及时性。

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选择的是当时过世不久的文学家陈忠实,全国卷Ⅱ选择的是当代数学家吴文俊。

(3)结构基本固定。

材料由传记文本和相关链接两部分组成,相关链接一般为2~3个,突出人物的时代延续性和影响力,帮助考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4)命题稳中有变。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新增了两个考点,分别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是一个新的动向,考生应在高考备考中加以重视。

从命题方向来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设题:①对文本中重要信息的理解和筛选;②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③对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④对传记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⑤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8高考语文传记阅读

2018高考语文传记阅读

2018高考语文传记训练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桥梁大师李国豪2013年4月13日是中国“桥梁大师”、同济大学老校长李国豪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的同事、学生追忆李国豪的人生故事时,感触最深的是李国豪生前说过的一句名言:“你看那大桥,多么雄伟,多么坚强!而请记住,大桥是由桥墩举起来的。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不也是在打基础、筑桥墩吗?”爱想象研究“木牛流马”李国豪出生在中国的“足球之乡”广东梅县,自小喜欢运动,也渴望读书。

在中学里,他偏爱数学和外语。

他有个特点,就是绝不死啃课本,而喜欢独立思考。

同样读一本书,他的注意点就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三国演义》,人家只看到攻城夺池、刀光剑影,他却在琢磨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真怪,为啥机关一开动,它们就能运走如飞呢?李国豪青年时就有一双幻想的翅膀,他崇拜过欧几里得和牛顿,后来又想当一个爱迪生那样的大发明家。

不过,他最钦佩的却还是中国古代的大禹。

他曾立志要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去驾驭那奔腾不羁的黄河。

留学德国1938年,这位来自广东梅县的年轻人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深造。

第二年,战争开始了,那段日子令他终身难忘。

他回忆说,1941年,汪伪政权在德国搞了个“大使馆”,他不与他们联系,护照期满了,寄到瑞士去。

当时,他们有100多人,人心齐,便有一种“撼山易”的味道了。

1940年,李国豪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

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时年仅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他在针对汉堡拟建的悬索桥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的体系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三十年后,这种体系终于在70年美国修建的一座斜拉桥工程中被成功采用。

至于他对火车在悬索桥上的动力作用的精湛分析,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都填补了当时的空白。

1942年,这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又参加了由克雷伯尔和赫瓦拉主持的德国钢结构稳定规范的修订工作,由他提出的《弹性平衡分支的充分辩别准则》,建立了结构稳定的一个基本准则。

2018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训练(精选10篇含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训练(精选10篇含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训练(精选10篇含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范立欣:在纪录片里寻找“归途”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20年前开始在广东打工,希望用微薄的收入抚育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可失去双亲陪伴、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打工妹,让父母的梦想破灭。

“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失职。

”范立欣,一位30岁出头的中国导演,撸了撸袖子,猛吸一口气,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表面上看,影片《归途列车》讲的是张昌华夫妇回家的路途,他们和所有农民工一样,在售票窗口前失望,在绿皮车厢里挣扎,在村口小路上放下又一年沉重的包裹。

但范立欣没有把镜头停止在旅途的终点,而是对准了空巢的老人,对准了1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张琴。

范立欣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如果是这样的“现代化”会破坏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构成——家庭。

“从更深的层次看,影片要问的就是‘归途’在哪里?”他说,选择春运这个题材,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矛盾,都能在这里找到观察点。

影片与其说是在讲春运,不如说“展现了一个困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

成为“范导”之前,范立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摄影师。

时常下乡的他,往往前一刻还在家徒四壁的乡村工作,后一刻就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聚会。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这个“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人”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

他曾经纠结和疑惑:也许,对这个国家而言,春运所折射的种种社会阵痛,都是难以逾越的阶段。

而他又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和追问:那些苦苦追求最后一班列车的农民工,会不会被高速前进的社会列车抛到身后?有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蓬勃发展的中国背后那些小人物的辛酸,他们是社会的主流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范立欣放下杯子,向本刊记者一字一句地说:这是中国2.4亿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

2009年,在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北京一所中学的访问团被安排观看《归途列车》。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传记类阅读题》专题检测卷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传记类阅读题》专题检测卷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传记类阅读题》专题检测卷“传记类阅读题”专题检测(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当架几座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10岁那年,叔叔送我一本地图。

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

我问:‘为什么台湾要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了。

’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抢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

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

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

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

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

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

1940年,茅以升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

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

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

”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

1933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叫作“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

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

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

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冲刷走。

江底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

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

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

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

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

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也同样能渡过难关。

”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

高考语文中“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类型分析附答案

高考语文中“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类型分析附答案

高考语文中“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类型分析附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德鸿:“学者”的意义吴春燕季轩(一)学者报国“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月时种下的一颗种子,后来成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

梁同寅在讲解曹丕《典论·论文》时一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

毕业后,他考上了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回到学校任教,先后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

黄德鸿曾以黄远之、黄乙平等笔名,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

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

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那都是我人生转折的好机会。

但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

于是,黄德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中国。

(二)把脉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着如梦似幻的经济风云,黄德鸿挥手拨开迷雾,探索广东经济发展方向。

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之外。

论文一篇篇分量十足,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

80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记类文本阅读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臵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
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臵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臶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