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作为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合作。
这种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提高参与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而对分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提高合作能力:对分课堂要求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习效果:对分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加活跃和灵活,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地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创新思维:对分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5. 个性化教学:对分课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
对分课堂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分组:学生分组是对分课堂模式的基础,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合理分组,避免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大,影响学习效果。
2. 小组活动的设计:小组活动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还要注重任务的分配和时间的安排,确保每个学生有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3. 教师的角色: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评价方式:对分课堂模式下,评价方式也需要相应地调整。
“对分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是高 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课 程 ,在提升学 生人文素养 、传承 传统 文化 等方 面有 着 重要 作用 。但是 ,传 统 的“满堂灌”教学并 不利于提 升《大学语 文》的课 堂教学效 果 。在 国家大力倡导 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笔者将 “对分课 堂 ” 教学模式应 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 ,并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
堂模 式的具体操作及要求 。第二 ,确定该学期《大学语文 》要 讲授 的篇章。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三版 )分 为四部 分 , 一四为 西文汉译 。 由于各 部 分 包 含 的 内容 较 多 ,而 在 课 时 有 限 的 情 况 下 ,不 可 能 对 其 进行一 一讲 授 ,只能根据课程 标准 、课程 大纲等要 求 ,有选择 地选取具有代表性 的文章进行 讲授 。在 现代文 部分 ,选取 了 余 光中《我 的四个假想敌 》、王小 波《一只特立 独行 的猪》、张 爱玲《天才梦》、汪 曾祺《金岳 霖先 生》;古代 文部 分 ,选取 了王 羲之《兰亭 集序》、屈原 《楚辞 ·渔 父》、张岱 《西湖七 月半 》、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袁宏道《徐 文长传》;诗歌部分 ,选 取了罗大 佑 《现 象 七 十二 变 》、艾 青 《北 方 》、白 居 易 《长恨 歌》、苏轼《临江仙 》、纳 兰性德 《金缕 曲》;西文 汉译 部分 ,选 取了马丁 ·路德 ·金《我有 一个 梦想 》。第 三 ,根据 班级人数 进行科学合理 的分组 。2017级英 语本科 班共 有 58人 ,将 其 分为 5组 ,每组指 定一 名组 长 ,并要 求各 小组 建一 个微 信群 或 QQ群 ,以便 本组 人 员在 学 习过程 中开展 内部 交 流讨 论 。 第 2课时 ,任课 教师充分发 挥 “引 导者 ”的作 用 ,开始 讲授 第 一 课 。在新课讲完 之后 ,安 排课 后作 业 ,要求 同学 们在 接 下 来的一周 内,通 过 网络 、书籍等 多渠 道获 取与 本课 有关 的 知 识 ,以达巩 固课 堂知 识 和更 好 完成 作 业 的 目的。在此 过 程 中,同学们 必须 写好读 书笔 记 ,并将 存 在 的疑 问或 发 现的 问 题在本小组微 信群 或 QQ群里展 开 讨论 。如果 经 过讨 论 之 后 ,还 有小组成员不 能解决 的 问题 ,那 么本组 组 长需 要将 问 题汇总 ,以便下节课在课堂上讨论 。如果小 组成员 解决 了所 有问题 ,那 么本组成员 也要 发挥 集体 智 慧 ,至少想 一个 与课 堂知识相关 的问题 ,用于下节课 的课堂讨论 。
浅析对分课堂在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
170陈婷婷,李少波:浅析对分课堂在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大学教育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如何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深入,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将教师讲授过程和学生讨论过程错开,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文着重分析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对分课堂产生的原因以及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提升对分课堂在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效率。
一、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获取多样的信息,课堂已经不是知识传播的唯一途径。
很多学生都会通过国内外高校的公开课获得更多的知识。
另外,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法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互动不足,多停留在表面上。
在语文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向的互动,而我们倡导的课堂学习模式是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模式。
整体来说,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比较差,很难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对分课堂理念及内涵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的,他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将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讨论环节区分开来,二者之间设置一定的时间差,给予学生更高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成绩评估机制。
实践证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用于我国国情的。
对分课堂的关键核心就是“隔堂讨论”,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不再是同时或穿插进行,而是独立区分开来,教师本堂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学生要经过消化思考之后,在下堂课程中展开讨论,也可以说独立思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学生的讨论不再是匆匆展开,而是有一个充分思考的阶段,避免讨论流于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讨论的质量,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也更加积极主动。
“对分课堂”在实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年第02期作者简介:徐加新(1981-),男,江苏新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20年1月12日。
在国家大力倡导“金课”建设的背景下,笔者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用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大大提高了学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全面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能力等,促进了学员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将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从而增强了教员的教学热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201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了“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教员授课和学员自主讨论各占一半时间。
在具体运用中可以分为教员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环节。
“对分课堂”是中国原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员讲授,一半留给学员进行讨论,实质上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环节,让学员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英文名称PAD )。
这三个阶段又细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这些环节都是日常教学中的基本元素。
对分课堂是一个模式变革,通过整合创新,以严整的结构和严格的要求把已有的教学元素重新组合,重构了课堂教学。
对分课堂之所以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小学内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色:其一,简明易懂、流程清晰、好学易用、即学即用,不需要额外花钱或购买专用设备。
各类教学单位的教师均可使用,无论是理工人文医学,抑或大班、小班,或大中小学一样用。
其二,深度融合讲授法和讨论法,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得到贯彻落实,有效培养情商等社会性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学员的心理抗压能力。
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者:曾葵芬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22期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它充分体现了讲授法、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学习四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引用对分课堂模式,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同时,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事业的合作者,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融洽相处,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教与学的体验,给传统课堂带来实质性的变革。
关键词:对分课堂;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的教学质量普遍降低,学生学习动机下降,课堂缺课率高,学习功利化,上课玩手机、看电脑,不认真听课的情况相当普遍。
究其根本,多数课堂仍然采用基于灌输模式的传统讲授法,学生被动跟随,缺乏参与,学习积极性很难提升。
针对这种情况,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先发起和推广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2014 年3月,张学新与何玲在不同学校不同课堂上分别应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实践一学期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个班均是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
随着张教授的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各本科院校得以广泛而有效地应用。
“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
通过对内化吸收过程的强调,对分课堂实现了讲授法和讨论法两大范式的整合:讲授是为了基于独立思考的内化,而内化的成果通过社会化学习在讨论中得到展示、交流和完善,既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中,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但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兴趣,究其原因有三。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接着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指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同时也提出了该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改进空间。
最后总结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效果、改进、教学价值、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面临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界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将课堂分为“对”,即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激发彼此的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比较,深入剖析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对分课堂模式的实践运用和效果评价,深入探讨该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并寻找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拓展思维视野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的潜在作用。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多方参与、强化合作、师生互动的全新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优先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在“对分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辅助。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方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3.强调学生的交流合作。
学生在“对分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积极交流、相互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以及缺乏主动阅读的习惯。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内涵,以及难以获得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的角色过于主导和支配。
教学资源和手段相对单一,很多学校和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学习资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分析。
4. 创新教学资源和手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比如利用数字化阅读平台、文学分享会、读书笔记制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又称为“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在线教学视频等形式,将传统的课堂授课环节转移到家庭学习环节,把原先的课堂作业和练习环节转移到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教师引导或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
这样,学生在家庭自学环节中消化和理解学习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深入交流,开展针对性、深入性的讨论,辅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方面,语文是一门需要大量阅读和写作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只强调课堂讲解,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来得到缓解。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讲解的重点提前制成视频或ppt等形式,在家庭环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与反复回顾,从而得到更好的消化和理解。
而在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需求,组织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开展阅读或写作指导,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首先,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只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复制和背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而对分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打造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往往受制于时间和教师能力等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
而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调整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并且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当前大学语文课堂中,更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探讨其概念、特点、实际运用、优势、挑战以及改进方法,从而全面了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在大学语文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一步探讨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该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为改进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教师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 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3. 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提高教学效率。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分为两组,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与应用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对分课堂的实践应该考虑到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对分课堂适合进行一些有较高参与度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
此外,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设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以保证教学效果。
其次,对分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角色转换。
在对分课堂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安排来交替扮演讲解者和聆听者的角色,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建立公正、平等、尊重个体差异的环境,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批判性思考。
再次,对分课堂实践中应该重视完善课堂管理。
在对分课堂中,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这意味着课堂管理方面要更加注意,避免出现混乱和无序的情况。
教师需要明确课堂纪律和规范,鼓励互相尊重,及时进行课堂管理等。
最后,对分课堂应该关注教学评价。
对分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量化的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小组作业等来获得学生的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的实践和应用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课程设计、学生角色转换、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对分课堂的良好效果。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其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能力。
本文将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担任引导和辅助的角色,学生则扮演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分组合作、思维碰撞、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学生对古诗词、文章等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合作活动,如分角色朗读古诗词、小组合作赏析文章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进行分组,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经验,发掘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在碰撞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理解,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获得不同的见解,从而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澎湃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引言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由迈克尔·弗尔(Michael Fullan)提出的教学创新方式,它的出发点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从单一的教育者变为学习伙伴,并以此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关注。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能够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鉴于其特点,该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前景。
1. 以学生为中心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
教师通过讲解文本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理解老师的解释来理解文章。
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的阅读活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无法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
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思考、自主分析。
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在阅读中的自主思考和文本理解能力的培养。
2. 以问题为导向当教师讲解一篇课文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手法来表现主题?”,“你觉得这篇文章给你的感悟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
3. 以合作为基础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单独进行阅读和理解,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较有限。
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在小组中让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意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及具体应用案例。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分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结论部分讨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该教学模式有望成为未来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对分课堂、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优势、应用案例、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兴趣、发展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对分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整体教学过程分解为两个部分:教师导控环节和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在教师导控环节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则面对任务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等方式深入学习。
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终身学习者。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研究背景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如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与思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应用。
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探。
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往往较低,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分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分享。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或问题,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写作、口语等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而在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积极探索和学习,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分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一些学生可能会依赖其他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分组,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互相协作,同时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
只有这样,分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概述、特点、具体应用实例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接着对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探讨了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推广前景。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对分课堂”、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应用分析、阅读能力、优势、不足、推广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受到了限制。
探讨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对分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挖掘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具体实例和案例研究,分析该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兴趣方面的效果。
通过研究比较“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之处,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揭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潜在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和改进该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有效推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引言本文将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开始,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接着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探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具体探讨“对分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效果;还将重点关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具体阐述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作用和不足。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为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对分课堂”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学习、互助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达到知识的共同掌握和分享。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参与性和合作性中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环境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词汇量较少,造成阅读效果不佳。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在课堂上被passively instructed,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被passively listening and taking notes from the teacher。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缺乏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有必要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效、学习态度和教学质量的影响。
通过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旨在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和分析,旨在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通过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促使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研究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语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转变为学生参与式教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大学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而其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一种比较新型、实用和积极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激发语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对分课堂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及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对分课堂的概念对分课堂,即是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进行分组,采用氛围浓厚、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是单向的授课,而是师生互动配合,让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开展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
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特点如下:(1)区别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让学生有一个逐渐情况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环境。
(2)自主性: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管理、协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交互性: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加熟悉并灵活使用电脑等媒体设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竞争、互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促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4)活跃性:通过实现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素养和多样化的特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如下优势:(1)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风格和效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运用其潜力,发现好的学生,引导不好的提高,更好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优点,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便于个性化教学: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抓住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时间课程的有效组合,以迎合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了解、体验、生活、娱乐、游戏等多种需要,从而抵制重复单调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浅探一、引言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两部分:预习部分和课堂互动部分。
在预习部分,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然后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
在课堂互动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探究课文的细节和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主动去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预习,因此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
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困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促进师生互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任务,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进行预习。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教师互动能力有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和讨论,然而一些教师的互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互动能力,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 课堂管理困难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训和指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学习指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和问题。
3. 设计合理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预习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为提升知识讲授效率,大学语 文教师在具体的知识讲解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语言也极为凝练,对相关知 识内容的讲解也极为精准到位。正因如此,亦在限定时间内高效率实现 了知识讲授。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如若知识讲授阶段的内容较多,语文教师可尝试 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如若知识讲授阶段的内容相对较少,则可增加提问、 互动环节,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
总而言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极为适用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可有效 促进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整个对分课堂中,知识讲授阶段 仅为引导,学生讨论方为重点。因此,建议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讨和践 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主流教 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艳花,姚宏“. 对分课堂”在《旅游市场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 2016(04) [2]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 2014(05) [3] 田艳“. 对分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7)
一尧有效新课导入袁促进对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离不开有效的新课导 入。新课导入为对分课堂的开始,更是促进对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 键所在。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分课堂教学伊始,应在新课导入方面采 取有效策略。
例如,执教《诗经》中的古诗“静女”时,大学语文教师是如此实现新课 导入的: “同学们,看到‘静女’这一诗歌标题你们最初的感悟是什么呢?” 听到语文教师如此说,同学们略经思考便有人答道:“第一眼看到‘静女’ 这一诗歌标题,我认为这首古诗应该描述的是一个非常文静、非常安静的 女子。她小家碧玉,文静异常,定会引来无数男子的爱慕。”还有学生答 道: “看到‘静女’让我联想到‘淑女’一词。我想在这里‘静女’应该和‘淑 女’词义相近吧。”……同学们涛涛不觉的诉说自身对“静女”标题的看法, 由此大学语文教师也顺利实现新课导入。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将一半课堂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课堂时 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近年来,为提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很多 大学语文教师均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为 大学语文课堂增光添彩。在众多新型教学模式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无 疑尤为引人关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 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了积极探索与研究,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 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对分课堂中的话题设计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 做到难易适中。过难或过易的话题均不适合在对分课堂中呈现。难易适 中的话题设计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讨论参与积极性,更利于促进对分课 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尧有效课堂总结袁对学生实施科学教学评价
在对分课堂的结尾阶段,大学语文教师不应直接宣布教学结束。而 是应对本次对分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总结。诸如,可采取向学生 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可采取多媒体呈现的方式对相 关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实施完课堂总结后,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对学生在 整个对分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点评,实施科学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李超(1986—),女,汉族,辽宁阜新人,任职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404·
在对分课堂中,大学语文教师可采取多元有效新课导入策略,通过有 效新课导入策略的应用切实激发大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为留出更多时 间用于教师知识讲授和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建议新课导入应尽可能简单、 直接,无需占用过多课堂教学时间。
二尧抓住教学精髓袁科学有效实现课堂知识讲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最大不同即是:留给教师 的知识讲授时间并不多。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抓住有限教学时间,高 效率实现知识讲授。
三尧积极引导讨论袁大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在对分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即是学生讨论环节。在学 生讨论环节中,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问题进行 讨论。讨论环节事实上即是知识讲授环节的有效延伸。通过积极引导学 生讨论,可进一步促进对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执教《诗经》中的古诗“静女”时,在课堂讨论环节,大学语文教 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 的两件礼物的赞美?(2)关于静女之“静”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你是如何 看的?(3)这篇古诗作品内容大致发生在哪个季节呢?讨论话题用多媒体 呈现后,同学们立即分组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为深化讨论,进一步 调动学生的讨论参与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 起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科教
2019 年第 7 期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 应用浅探
姻 李超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琼海 571400)
【摘 要】 主要针对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进行探讨,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策略为:有效新课导入,促进对 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抓住教学精髓,科学有效实现课堂知识讲授;积极 引导讨论,大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有效课堂总结,对学生实施科学 教学评价。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讨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