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产科超声管理制度
![产科超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4509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1.png)
产科超声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产科超声检查流程,减少误诊、漏诊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产科超声检查工作中的全体医技人员和临床医生。
三、产科超声检查的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超声检查的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超声探头的洁净、无菌。
2. 孕产妇进行超声检查前,需了解其孕周、病史等信息,并严格执行孕妇超声检查适应症的规定,严禁无医疗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超声检查。
3. 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前,应经过医生的解释和同意,超声医师需向孕妇解释超声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让其了解超声检查的过程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对于特殊情况下(例如:孕妇体内有金属异物、孕妇备有心脏起搏器等),需提前告知超声医生,以免超声检查过程中对孕妇产生不利影响。
5. 超声医生在进行检查时,需结合孕妇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和参数,避免超声检查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伤害。
四、产科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1. 超声医生需严格执行超声检查的操作规范,按照超声检查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 超声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前,需对超声设备进行功能检查,确保超声设备正常工作。
3. 超声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孕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4. 超声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全程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并保存相关资料。
五、孕产妇超声检查结果的解读及报告1. 超声医生需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解读,并及时编写超声检查报告。
2. 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孕妇的基本信息、孕周、超声检查结果、异常发现及建议处理方案等内容。
3. 超声医生需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超声检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4. 超声医生在编写检查报告时,需表述积极、严谨,并尽可能减少遗漏和错漏,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质量管理1. 医院设备科应定期对超声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超声设备的正常使用。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e42b23d5bbfd0a78567306.png)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第一节正常子宫及其附件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
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
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纵径 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宫颈长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二、卵巢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
子宫和卵巢的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第二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1.先天性无子宫: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
本病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2.始基子宫: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内膜回声。
3.幼稚子宫):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
子宫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双子宫:盆腔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1a8b97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1.png)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妇科检查妇科检查(盆腔检查)的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子宫附件及其他官旁组织。
其检查方法主要借助于阴道窥器、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一腹部诊行女性生殖器官的视诊、触诊检查。
【适应证】疑为妇产科疾病或须排除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及体检中妇科盆腔检查者。
【禁忌证】1.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双合诊、三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若病情需要必须施行者,须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2.危重患者若非必须立即行妇科检查者,可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
【操作方法及程序】1.器械准备一次性臀部垫单、无菌手套、阴道窥器、鼠齿钳、长镊、子宫探针、宫颈刮板、玻片、棉拭子、棉球、消毒液、液状石蜡或肥皂水、生理盐水、涂片固定液等。
2.基本要求(1)应关心体贴患者,态度严肃、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更要耐心指导,使其配合。
还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室温和器械温度适宜。
(2)男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有其他医护人员在场,以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3)除尿失禁患者外,检查前应排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若须行尿液检查者应先留尿标本送检。
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
(4)每检查完一人后应更换置于臀都下面的垫单或纸单,以防交叉感染口(5)检查时常取膀胱截石位。
患者臀部置于台缘,头部略抬高,两手平放于身旁,以使腹肌松弛。
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巳尿屡患者有时须取膝胸位。
危重患者不宜搬动时可在病床上检查。
(6)尽量避免在经期做盆腔检企。
但若为异常出血者则必须检查。
为防止感染,检查前应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
(7)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般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用示指放人直肠内行直肠一腹部诊。
菪确有检企必要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可以示指缓慢放入阴道扪诊或行前述检查。
(8)对疑有盆腔内病变的腹壁肥厚、高度紧张不合作或未婚患者,若盆腔检查不满意时,可在肌内注射哌替啶后,甚至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彻底的盆腔检查,以期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5f15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7.png)
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itle: 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第一部分:简介。
B超检查操作规程
![B超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db19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0.png)
B超检查操作规程B超(B-mode ultrasonography)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影像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产生图像,用于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疾病。
B超检查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包括妇科、泌尿科、消化科等。
本文将介绍B超检查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1.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2.了解患者病史和主诉,根据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B超检查部位和方式。
3.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检查说明,包括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4.协助患者准备好相应的检查服装,如需脱衣检查的话,应提供换洗衣物。
5.确保检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探头和设备线缆是否完好无损。
6.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透明薄膜或消毒袋等消毒器材。
二、操作流程1.接待患者进入检查室,让患者躺在检查台上,调整好体位。
2.为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并告知患者需要配合保持稳定的呼吸。
3.在患者体表涂抹适量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4.调整B超探头的位置和角度,开始扫描检查部位,逐步观察和记录图像。
5.根据需要调整超声波的频率、增益和深度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6.完成检查后,将探头和设备消毒清洁,为下一位患者做好准备。
7.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诊断。
三、注意事项1.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过多的外人观看。
2.对于妇科和泌尿科等敏感部位的检查,应尊重患者的意愿,由女性医生或技师进行检查。
3.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检查,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4.在消毒和清洁B超设备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在检查结果存档和报告时,应仔细核对信息的准确性,确保诊断的可靠性。
总之,B超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影像检查方法,准确的操作规程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医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5892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d.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守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正确的B超操作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操作规程的五个部份。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与患者本人或者病历上的信息一致。
1.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要解除腹部衣物,并保持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观察腹部器官。
同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和药物方面的禁忌。
1.3 设备准备:检查前需要检查B超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准备好必要的探头和适当的凝胶。
二、操作流程2.1 定位检查部位:根据医生的指示,确定需要检查的部位,并告知患者需要改变体位或者调整姿式。
2.2 调整设备参数: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包括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2.3 进行B超检查:医务人员使用适当的探头,涂抹适量的凝胶,将探头轻轻贴近患者的皮肤,进行B超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保持稳定的手法和适当的压力,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三、图象采集与保存3.1 采集静止图象: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采集一系列静止图象,以展示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器官结构,确保全面的检查结果。
3.2 动态观察:对于需要观察运动的器官,如心脏等,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动态观察,记录相关的图象和视频。
3.3 图象保存与命名:完成检查后,医务人员需要将采集到的图象进行保存,并按照规定的命名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续的诊断和病历记录。
四、操作注意事项4.1 遵循无创原则: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
4.2 注意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B超设备时,需要佩戴洁净的手套和口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3 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B超检查操作规程
![B超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7f4d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5.png)
B超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对人体进行内部器官的检查和评估。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B超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检查效率,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B超检查科室,包括但不限于腹部B超、妇科B 超、乳腺B超等。
三、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探头、显示屏等。
2. 检查前进行设备校准,确保图像质量和参数准确。
3. 准备消毒液、消毒纸巾、透明膜等消毒物品。
四、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根据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检查目的和要求。
b.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c. 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号等相关信息。
d. 根据检查部位,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如仰卧、俯卧等。
2. 设备操作a. 打开B超设备,选择相应的检查模式和参数设置。
b. 将适当的消毒液涂抹于探头表面,并用消毒纸巾擦拭干净。
c. 将探头与B超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d. 根据检查部位,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e. 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增益、频率、聚焦等参数,以优化图像质量。
3. 患者操作a.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并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
b. 根据需要,要求患者进行呼吸、压腹等操作,以便观察器官的移动和变化。
4. 图像获取a. 将探头轻轻按压在患者皮肤上,以适当的角度进行扫描。
b. 在扫描过程中,保持探头与皮肤的接触,避免空气和液体的干扰。
c. 通过B超设备的显示屏,观察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像。
d. 根据需要,采集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以便更好地评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 结束操作a. 检查结束后,关闭B超设备,断开探头与设备的连接。
b. 清洁和消毒探头,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c. 整理记录和图像,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d. 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根据需要提供进一步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f62d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c.png)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影像。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B超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B超设备正常工作,包括超声探头、显示屏、控制面板等。
2. 环境准备:确保检查室的温度适宜,保持室内整洁,并消毒B超设备和探头。
三、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接待患者: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
b. 问询患者症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主要症状和体征。
c. 说明检查目的和过程:向患者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d. 患者准备:要求患者脱掉上身衣物,保持腹部暴露,尽量排空膀胱。
2. 检查准备a. 检查区域消毒:使用无菌消毒剂对待检查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b. 准备超声凝胶: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超声凝胶,以便提供良好的声音传导介质。
c. 调整设备参数: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如频率、增益和深度等。
3. 操作步骤a. 定位扫描:将探头放置在待检区域上,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b. 扫描过程: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或者旋钮,进行扫描,保持探头与患者皮肤的贴合。
c. 录制图象:在扫描过程中,根据需要录制静态图象或者动态视频,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
d. 数据保存:将检查数据保存在设备或者计算机中,以备后续的查看和分析。
四、安全注意事项1.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误操作或者损坏设备。
2. 患者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过度压迫或者不适感。
3. 消毒措施:每次检查后,要对探头进行彻底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 辐射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辐射防护装备,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五、结果评估与报告1. 结果评估:对B超检查的图象和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异常情况,并与患者的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2. 报告撰写: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详细的B超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目的、检查部位、影像描述、异常发现等内容。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8740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9.png)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检查步骤、仪器设备、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检查室环境整洁、温暖,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确保医生和护士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妇科检查的操作流程。
3. 检查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4. 确保妇科检查所需的仪器设备齐全、无损坏,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三、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a. 患者脱掉下身的衣物,保持躺下或半躺半坐的姿势。
b. 提供一条遮盖物,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2. 外阴检查:a. 医生佩戴无菌手套,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并进行消毒。
b. 医生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外阴区域,检查有无异常病变、炎症或肿块。
c. 医生用无菌棉签取外阴分泌物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 阴道检查:a. 医生戴上无菌手套,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b. 医生用一根无菌的宫颈扩张器轻轻打开阴道,观察阴道壁、宫颈和阴道分泌物的情况。
c. 医生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分泌物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 宫颈检查:a. 医生用无菌镊子夹取宫颈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筛查宫颈癌等疾病。
b. 医生观察宫颈的大小、形态和颜色,检查有无异常病变。
5. 子宫附件检查:a. 医生用双手进行腹部检查,触诊子宫和附件区域,检查有无肿块、囊肿等异常。
b. 医生可能会进行B超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子宫和附件结构信息。
6. 结束检查:a. 检查结束后,医生和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b. 清洁和消毒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四、仪器设备1. 无菌手套:用于医生和护士的手部消毒和保护。
2. 放大镜:用于观察外阴区域的细微病变。
3. 无菌棉签:用于取样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妇科b超操作标准
![妇科b超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eec7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妇科b超操作标准
妇科B超操作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妇科B超检查前,受检者需要排空膀胱,并根据检查需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例如,如果是进行腹部B超,受检者需要平躺,脱掉腹部遮挡物;如果是进行阴道B超,受检者需要在探头上套上避孕套,并排空膀胱。
2. 涂抹耦合剂:在使用B超探头进行检查时,需要在受检者的腹部或阴道部位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以确保探头与皮肤表面紧密接触,便于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3. 放置探头:将B超探头放置在相应的部位,如腹部或阴道内部,并进行适度的按压,以确保探头与皮肤表面的紧密接触。
4. 调整角度:在放置探头后,医生会通过控制B超设备上的按钮来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便获取所需的图像。
5. 观察图像:在调整探头角度和位置后,医生会观察B超设备上显示的图像,并进行分析。
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受检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或改变体位,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评估。
6. 记录结果:在进行检查后,医生会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报告中,并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诊断。
在进行妇科B超操作时,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受检者也需要注意配合医生的指示,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af6d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c.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前,医生需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避免混淆或者错误。
1.2 准备设备: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探头是否清洁,并调整好图象清晰度和亮度。
1.3 准备患者:让患者脱掉上衣,暴露需要检查的部位,保持舒适和放松的状态。
二、操作步骤2.1 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需要检查的器官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探头,不同探头适合于不同部位的检查。
2.2 调整探头位置:将探头涂抹适量凝胶,并轻轻按压在患者身体上,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准确传达到需要检查的部位。
2.3 进行检查:在屏幕上观察图象,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检查,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记录需要的图象和数据。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压迫: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避免过度压迫患者的身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者损伤。
3.2 注意卫生防护:医生在操作B超设备时,应注意卫生防护,使用消毒液清洁探头和设备表面,避免交叉感染。
3.3 保护患者隐私: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在公共场合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确保检查环境的私密性。
四、结果记录4.1 记录数据:在完成B超检查后,医生需要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和数据,包括图象、测量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
4.2 与患者沟通:将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及时告知患者,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4.3 存档备份:将B超检查结果存档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备日后查阅和比对。
五、操作规程的改进5.1 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B超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5.2 持续监测:建立B超操作规程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d103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1.png)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
一、B超前准备
1.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相关病史。
2. 准备好B超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 准备好B超探头和适当的凝胶。
二、B超操作步骤
1. 让患者脱去上衣并躺在B超床上。
2. 用适量凝胶覆盖B超探头。
3. 用B超探头在患者身体表面来回滑动,找到要检查的部位。
4. 调整B超设备,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调节B超探头的深度和角度,以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三、B超操作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放松并配合操作。
2.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在不需要的情况下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
3. 操作人员需要在B超操作过程中穿戴好手套,以减少感染
风险。
4. 操作结束后,对B超设备和探头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B超操作结束
1. 记录检查所得结果,并向患者进行说明。
2. 将B超设备和探头清洁消毒并妥善保存。
以上即是关于B超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为B超检查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fddf1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b.png)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妇科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
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操作,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以下是妇科超声检查的规范操作要点:1. 术前准备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前,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患者应该脱下下身衣物,空腹前来检查。
医务人员应穿着规范的手术服,保持个人卫生,准备好所需的检查设备和器械。
2. 检查位置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采取特定的检查姿势,以便更好地展示盆腔结构。
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身体姿势,保持舒适和放松。
同时,在检查中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3. 超声探头选择妇科超声检查一般采用阴道探头进行检查。
医务人员在选择超声探头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检查要求来决定探头的型号和尺寸。
在使用探头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4. 操作流程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先进行外阴观察,然后缓慢插入阴道探头,调节超声仪器的参数,进行盆腔器官的扫描。
医务人员应根据检查目的,逐一观察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5. 注意事项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适,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检查完成后,及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治疗建议。
通过遵循上述妇科超声检查的规范操作要点,可以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准确和有效。
妇科超声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妇科诊断方法,对于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务人员在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要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妇产科超声科规章制度
![妇产科超声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fe68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5.png)
妇产科超声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妇产科超声科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妇产科超声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妇科超声检查及产前超声检查等工作。
第三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医疗制度和操作规范执行工作。
第四条妇产科超声科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
第五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第六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保护患者隐私,保密患者信息。
第七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遵循医院的各项制度和规章,服从领导安排,不得违抗。
第八条妇产科超声科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九条妇产科超声科接诊患者后,必须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按照医嘱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查方法。
第十一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按照检查操作规范,准确执行超声检查程序。
第十二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对检查结果进行认真记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及时向主治医师做出报告。
第十四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妥善保存患者检查结果,确保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配合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六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积极参加临床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第十七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对医疗事故负责,及时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
第三章工作标准第十八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严格执行超声检查操作规范,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九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保证设备清洁卫生,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第二十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保证工作环境整洁、安全,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保持专注、细心、耐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二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及时报告医疗质量问题,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改进工作。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妇产科超声科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3801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2.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准确的操作规程对于获得清晰的影像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的操作规程,匡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B超设备,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前,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与医嘱单上的信息一致。
1.2 准备设备:检查前需要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探头、显示屏等,确保设备无故障。
1.3 准备耦合剂:在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使用适量的耦合剂来保证探头与患者皮肤的良好接触,提高影像质量。
二、操作步骤2.1 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如线性探头、凸透探头等,确保能够获得清晰的影像。
2.2 调节探头:在使用探头前,需要调节探头的频率、深度等参数,根据具体检查部位和深度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影像效果。
2.3 扫描操作: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护人员需要按照预设的扫描路径进行操作,确保覆盖到所有需要检查的部位,并注意避免空白区域。
三、注意事项3.1 保持患者舒适:在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过度挪移或者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2 避免干扰:在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避免外部干扰,如强光、电磁干扰等,以确保影像质量。
3.3 注意卫生:在B超检查结束后,需要及时清洁和消毒探头,保持设备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影像质量差: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影像质量差,可以尝试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或者调整设备的参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影像。
4.2 无法获取完整影像: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无法获取完整的影像,可以尝试调整扫描路径,确保覆盖到所有需要检查的部位。
4.3 设备故障:如果在使用B超设备时浮现故障,需要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检查的进行。
五、结束工作5.1 记录结果:在完成B超检查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报告给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8e61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0.png)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指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的一种医学操作。
本文旨在规范妇科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妇科检查时能够准确、安全地完成任务。
二、检查准备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a. 确保检查室环境整洁、安静,保持良好的通风。
b. 检查器械要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c.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换洗衣物和私人空间,保护患者隐私。
d.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患者信息收集a. 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婚姻状况等。
b. 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三、检查流程1. 患者体位a. 妇科检查通常采用仰卧位,患者双膝弯曲,双脚平放于检查床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b.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他体位,如盆腔检查时的俯卧位。
2. 外阴检查a. 先进行外阴的外观检查,观察有无红肿、溃疡、瘙痒等异常情况。
b. 使用无菌手套,轻轻分开外阴,检查阴道口、尿道口、肛门周围皮肤等部位。
3. 阴道检查a. 按需选择合适的器械,如宫颈镜、阴道扩张器等。
b. 先进行宫颈外观检查,观察宫颈颜色、形态、分泌物等情况。
c. 使用宫颈镜检查宫颈内腔,观察宫颈道、宫颈管等部位。
d. 使用阴道扩张器检查阴道壁、子宫颈等部位。
4. 子宫附件检查a. 使用双手按压腹部,进行子宫大小和位置的初步判断。
b. 使用B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一步观察子宫、卵巢等附件的形态和结构。
5. 盆腔检查a. 按需进行盆腔检查,如病灶活检、卵巢囊肿穿刺等。
b. 在进行盆腔检查时,应注意细致触诊,以发现异常肿块或疼痛点。
四、检查结束及后续处理1. 检查结束a. 完成检查后,告知患者检查已结束,帮助患者整理衣物。
b. 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如有必要,安排后续的治疗或随访。
2. 检查记录a. 将检查过程、结果和医生的建议等详细记录在病历中,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3. 设备和器械处理a. 检查结束后,对使用的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28a7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6.png)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旨在详细描述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步骤、仪器设备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检查前准备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在进行妇科检查之前,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2. 隐私保护:提供私密的检查环境,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充分尊重。
3. 记录病史: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检查步骤1. 患者体位:患者应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脚放平,臀部稍微抬起,以便医生进行检查。
2. 外阴检查:医生应先进行外阴检查,包括外阴皮肤、阴道口、尿道口和肛门等部位的观察和触诊。
3. 阴道检查:医生应戴上无菌手套,涂抹适量润滑剂,轻轻插入指套或妇科检查器具进行阴道检查,包括宫颈、阴道壁和子宫附件等的触诊和观察。
4. 宫颈涂片:如有需要,医生可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进行涂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病变和癌变。
5. 子宫附件B超检查:如有必要,医生可使用B超仪器对子宫附件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卵巢和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
四、仪器设备使用1. 妇科检查器具:医生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妇科检查器具,如阴道镜、宫颈镊、宫颈扩张器等,确保其无菌、完好和适切。
2. 润滑剂:医生应使用无菌的润滑剂,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舒适感。
五、注意事项1. 尊重患者意愿: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充分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在检查过程中不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检查器具和润滑剂的无菌性,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 检查过程轻柔细致:医生应在检查过程中采用轻柔细致的手法,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并避免损伤生殖器官。
4. 检查结果解读和告知:医生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并及时告知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跟进计划。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4259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9.png)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成像。
为了保证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B超检查的流程和操作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的B超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腹部B超、妇科B超、乳腺B超等。
三、术前准备1. 设备准备:a.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连接线缆完好。
b. 校准B超设备,确保成像质量符合要求。
c.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手套、探头套等消耗品。
2. 环境准备:a. 确保检查室内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
b. 检查床面干净整洁,准备好床单、枕巾等。
c. 确保检查室内的光线充足,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成像。
3. 病人准备:a.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告知其需要做B超检查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b. 确保病人解除腹部、盆腔等相关部位的衣物,以便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检查。
c. 协助病人排尿,以避免膀胱充盈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四、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准备:a. 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和帽子,戴好手套。
b. 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2. 操作步骤:a. 将B超设备移至检查室,确保设备与电源连接稳定。
b.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并在探头上套上消毒套。
c. 将B超凝胶涂抹于探头与病人皮肤接触的部位,以减少空气的存在,提高成像质量。
d. 根据医嘱或病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参数设置。
e. 将探头轻轻贴近病人的皮肤,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开始进行扫描。
3. 扫描操作:a. 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确保能够准确地进行扫描。
b.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屏幕上的成像情况,及时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c.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协助病人配合完成检查。
4. 操作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b超规章制度
![b超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13e9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b超规章制度B超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为了确保B超检查的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制定了B超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B超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一、B超检查的目的和范围B超检查主要用于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B超检查包括腹部B超、妇科B超、乳腺B超等。
B超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B超检查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保证患者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B超检查前的准备B超规章制度要求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禁食禁饮,特别是对于需要腹部B超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应空腹4至6小时。
同时,还需要患者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情况,以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三、B超检查的操作规范B超规章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B超检查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这包括严格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检查仪器的清洁和安全。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如避免施加过多压力、调整合适的探头频率等,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 B超结果的解读和报告书写B超规章制度要求医生对B超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解读,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写入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部位、异常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医生需要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确保报告的详尽和准确性。
五、信息保密和知情同意B超规章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严格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不得私自泄露。
同时,在进行B超检查前,患者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知晓检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并同意进行检查。
六、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B超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B超检查相关的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护患者的权益。
七、定期质控和培训B超规章制度强调医疗机构对B超检查进行定期质控和培训。
定期质控可通过对检查结果和报告的审核,以及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高B超检查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正常子宫及其附件
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
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
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
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宫颈长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二、卵巢的检查及测量方法:
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
子宫和卵巢的血
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第二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1.先天性无子宫: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
本病常合并先天
性无阴道。
2.始基子宫: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
内膜回声。
3.幼稚子宫):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
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
子宫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双子宫:盆腔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
横切面见两个子
宫之间有凹陷。
并可见双宫颈及双阴道。
5.双角子宫:子宫横切面见子宫底部增宽,中间有一切迹,呈“马鞍形”,形
成左右双角,近宫底处可见两个宫腔,而宫体、宫颈仅一个。
6.残角子宫:即子宫一侧发育正常,另一侧为残角,超声所见:主子宫之一侧
上方见一圆形小子宫,与子宫以一蒂相连;主子宫内膜可见;小子宫壁均匀而薄;小子宫内可见积血。
注意无宫腔的残角子宫容易与浆膜下子宫肌瘤相混淆。
7.纵隔子宫:横切面上子宫横径增宽,其内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
若两部分
内膜均延续到宫颈,为完全性纵隔子宫;若双侧内膜回声汇合,则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
偶有一侧宫腔妊娠或有积液时,则更易于识别。
8.处女膜闭锁:青春期妇女,宫颈下方阴道内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
圆形,如阴道内经血积聚增多时,宫颈管、宫腔内、输卵管甚至腹腔内也可
见积血无回声区,内有细点状回声为粘稠血液所致。
9.阴道闭锁:阴道闭锁多位于阴道下段,超声可显示阴道中上段结构,内有气
体线状强回声,当有经血积聚时,中上段阴道、宫颈、宫腔及输卵管内均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
10.注意事项:疑为该类疾病,超声检查应选择在月经前期,因此期对宫腔内膜
有否改变,易于观察。
第三节子宫肌瘤
1.检查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大小。
单发的小肌瘤位于肌壁层内,子宫形态和大
小可正常,若小肌瘤位于子宫表面或有多个肌瘤时,子宫形态失常,且宫体增大。
2.宫腔线清晰度,宫腔是否分离,位置有无偏移。
宫腔线可因肌瘤的压迫变形、
移位,黏膜下肌瘤宫腔线可不规则甚至分离,宫腔内见中等或低回声病灶。
3.观察子宫肌壁间及腔内病灶的个数、具体部位、大小或回声特征。
子宫肌瘤
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根据肌瘤细胞及纤维组织的排列,其回声分布各异。
较大的肌瘤内呈漩涡状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直径>4cm的肌瘤,发生变性或坏死时,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
若肌瘤有钙化时,可见肌瘤周围钙化部分呈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
子宫前壁较大的肌瘤,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膀胱变形移位和尿潴留。
子宫后壁较大的肌瘤向后突起可压迫肠管。
4.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血供,富血管型肌瘤外周或(和)内部有较丰
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且多分布至肌瘤病灶的周围,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特征。
第四节子宫腺肌症
1.子宫增大,外型尚规则。
2.子宫病变区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伴有散在的小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积血小囊)
似“蜂窝状”。
月经期无回声区可增大。
3.若为腺肌瘤,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局部出现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楚,以后
壁居多。
4.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子宫腺肌瘤病变肌层内见较正常宫壁丰富的
点、条状动脉血流信号,腺肌瘤周边无明显环状血流包绕。
第五节子宫内膜增生症
1.内膜增厚呈梭形高回声;
2.内膜内可见散在的点状高回声区及小的无回声区;
3.内膜边缘不光整,但与肌层分界清楚。
第六节子宫内膜息肉
1.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回声或高回声。
有的蒂较长,可脱出至宫颈外
口。
2.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血流信号自息肉底部进入。
第七节子宫内膜癌
仔细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子宫大小、外形。
癌肿浸润肌层时,增厚的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回声不均匀。
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
彩色多普勒显示癌块的周边及内部有较多的斑点状或(和)迂曲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呈低阻型。
晚期子宫内膜癌,常可于子宫的一侧或双侧探及肿块、腹水或远处转移病灶等现象。
第八节卵巢疾病
1.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2.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3.双侧卵巢大小及其内卵泡大小。
正常月经周期,两侧卵巢大小有差异,静止
卵巢比活动卵巢小。
4.观察肿块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囊肿者注意囊壁光滑度、乳头等。
5.声像图分三大类:1)卵巢囊性肿块。
肿块形态往往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差异可很大,边缘清晰、光滑,内部无回声,内壁光滑,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2)卵巢囊实性肿块。
即混合性肿块。
边缘可清晰、囊壁稍厚,其内部分为无回声区,部分为低回声、等回声或强回声,附着于囊壁。
3)卵巢实质性肿块。
呈均匀性或非均匀性团块状低(高)回声。
第九节输卵管疾病
1.正常情况,超声检查输卵管并不显示,但在盆腔内有适量液体(腹水)衬托
下,在子宫底两侧及阔韧带上缘超声检查才能探及铅笔芯状的实质性条索状回声,伞端稍粗,无明显特征性。
2.当炎症时,可见双侧卵巢外另见肿块,官腔内有积液。
如伞端阻塞,输卵管
腔扩张明显,内有积液或积脓。
急性期盆腔内也有积液或积脓。
盆腔包裹性积液,多见于盆腹腔手术后,也可见于炎症、盆腔结核,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其形态按盆腔周围器官而变,张力往往偏低,无回声区内常可探及卵巢。
3.如输卵管内有癌肿时,管腔内肿瘤分泌液体,形成混合性肿块,实质部分内
见彩色血流,呈动脉频谱且阻力指数低。
第十节宫内节育器
1.首先检查子宫纵轴切面,观察节育器回声在宫内的具体位置。
不同节育器的
类型其回声亦各异,但其回声强度均高于宫腔内膜线回声且常伴有“彗星尾”
征。
2.节育器位置下移其声像图表现为节育器上缘远离宫腔底部,下缘达宫颈内
口,或其上缘距离宫底>2cm者。
3.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内,声像图显示节育器强回声脱离宫腔中心部位,偏于
一侧低回声子宫肌层内。
4.子宫穿孔而致节育器异位,宫腔内未见节育器回声,而在子宫旁或腹腔内可
见节育器强回声。
5.节育器脱落,于子宫部经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宫内均未探及节育器回声。
6.注意事项:带有节育器而有早孕表现者,需注意鉴别有否带器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