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常处于蛰伏状态,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进行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通过趣味性十足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或数学竞赛等方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才会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入手。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学习方式上的传统线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变,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空间想象能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视野,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初中数学学科内容相对较多,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
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数学知识梳理和归纳,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梳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漏洞,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拓展性教学、巩固性练习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扫清数学学习的障碍,确保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几点思考
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 ,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 的应用 ,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 实际” 知识” 把“ 与“ 联系起 来, 并运用“ 知识” 解决“ 实际” 才是培 养应用意识 的最终 目的 , ,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 数学应用 意识的培养 、 提高和发展 , 并非一朝 一夕的事 , 不 要期望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 、 一两次的解决问题就能奏效 , 它 需要经历 渗透 、 交叉 、 反复 、 螺旋上升 、 逐级递 进 、 不断深化的过 程, 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 由不 自觉 、 目的状态 , 无 进而发展成 为有意识 、 目的的应用 。 有 为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 实际问题 中的作用 ,培养
一
学生的“ 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把握这样 几个原则 : ,
1、 味 性 : 趣
要创造情境 , 因势利导 , 使学生保持 良好 的兴趣 , 乐于实践 , 寓学于乐 , 容乐于学 ,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用“ 之地 。 武”
2、 应 性 : 适
、
树 立“ 学 素 质 教 育” 观 念 数 的
数学活动课程 已列入《 课程 计划》 这标志着我国课程建设 , 的质的飞跃 , 首先 , 明确 数学活动已作为课程规定下来 , 应 要重 视它 ; 其次 , 要注意区分数学活动课与课外活动, 二者虽有联系 , 但有着本质的区别 ; 同时 , 要多形式 、 多内容 , 积极组织 开设并要
搞好活动教学 的研究及评价。
4 科 学性 : 、
数学的发展规律是来源 于实践 , 又最终服务于实践 。 如学 习 黄金分割后 , 应该让学生知道 O 1 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 .8 6 当外界环境温度 为人体温度 的 O 1 倍时, .8 6 人会感到最舒服 ; - i f 希腊的帕提依神庙 由于高和宽的比是 O 1, . 8成了举世 闻名 的完 6 美之作 ; 画人像时腿长与身高的比是 O 1 的人体最美 ; .8 6 二胡 的 二 、 成“ 形 数学 是 有 用 的 ” 的思 想 数学以实践为源头 , 以实践 为终结 , 人认 为 , 又 有 未来的工 “ 千金” 分弦的 比为 O 1 . 8时奏 出的音调最和谐 ; 6 华罗庚的“ 优选 作岗位是 为已做好了数学准备的人提供 的。 这里所说的“ 已做好 法” 也采用了 06 8等等。 .1 了数学 准备” 决不仅指懂得 了数学知识理论 , 更重要 的是要学会 5、 用性 : 实 数学思考 , 会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 于解决现实问题 中 、 学 在我们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所学 的知识应 发展能力 , 长才干 , 增 学以致用 , 的内容要 数学 的数学教学中 ,要让孩子们认识到现实 生活 中蕴含着大量的数 用于实际生活 中,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归纳、推理和抽象等思维过程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而不仅仅
是告诉学生结论或定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数学概
念往往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很难直接理解和感知。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
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感受和直觉。
可以通过具体的物理模型、图形、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概念。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概念的层
次性和发展性,注重概念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和直觉。
通
过这些思考和实践,可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数
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习惯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二、培养学习数学意识的方法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始。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就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
在学生接触数学的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学生多接触数学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培养学生的学习计划培养学习数学习惯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计划。
学习数学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师和家长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来进行教学。
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
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与学科无关的话题,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趣闻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通过增加趣味性、结合实际、引入生活、活跃课堂氛围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问题或者数学发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思维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数学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学习解决一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意义的问题,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多种手段相结合,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及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数学的世界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所有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适用。
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老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比如通过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几点思考
1趣 昧 性 . 刨 造 情境 , . 要 因势 利 导 , 学 生 保 持 良好 的兴 使 趣 , 于 实 践 , 学 于 乐 , 乐 于 学 , 每 一 名 学 生 都 有 用 乐 寓 融 使 武 ” 地 . 如 , 讲 授 圆 的 有 关 性 质前 , 出 问 题 : 轮 为 之 例 在 提 车 什 么是 圆 的 ?电 脑分 别 模 拟 安 装 有 三角 形 轮 子 、 方 形 轮 子 、 正
了 圆具 有 一 些 特 殊 的 性 质 。 后 把 这 些 特 殊 性 质 运 用 到 运 输 然
数 学学 习与 研 究 2 1 .4 0 01
训 练 学 生 思 维 、 养数 学 意识 的重 要 素材 . 培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要 坚 持 贯 彻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的原 则 。
椭 圆形 轮 子 和 圆形 轮 子 的汽 车 行 驶 的 状 态 , 分 别 配 各 种 颠 并
的 产 生 和 发展 ,把 握 数 学 与 生 产 生 活 实 际 密 不 可分 的关 系 ,
另 一方 面通 过 了解 我 国在 数 学 上 的重 大成 就 , 发 学 生 的 爱 激
国热 情. 巧用 材 料 ~完 美 的正 方 形 ”黄 金 分 割 ”求 平 均 数 ” “ “ “ 等 内 容起 着 对 课 本 知 识 引 申拓 广 、消 化 应 用 等 重 要 作 用 , 是
的今 天 , 学 广 泛 的应 用 性 日益 显 示 出其 特 有 的魅 力 . 数 因此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要 遵循 学 生 的认 知规 律 , 知 识 性 、 用 性 、 将 应 趣 味性 和 谐 地 结 合 起 来 , 分 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 极 性 , 小 就 充 从 培 养 学 生 的 应 用 意识 ,提 高学 生 的数 学 应 用 能 力 . 视 数 学 重 应 用 , 标 志 着 我们 的数 学 教 育进 一 步 走 向 未 来 、 向世 界. 将 走
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 直觉思维能力; 探索; 创新; 验证; 总结 中图分类号 : 4 4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 2( 0 90 - 0 4 0 1 7 — 5 )( 0 )3 0 9 - 2 2
对 于 ()( ) 问 , 2 、3 两 如 果能 ,请你简 述画法步 骤 , 如果 不能 , 请你说 明理 由。 答 : 示 : 只连续 使 提 若 用模 板 ,则 得 到 的是 一个 l。( 1。 或 2 。 ) 9 或 7 1 的整 数倍 的角 , 实 , 其 解题 的关 键是 在于能否找到 1。( l。或 2 。) 9 或 7 1 的一个倍数 与某个特 殊角的某个倍 数相差 1 设 “ 。, 模板” 角度 为 a假设 可由 k个 a , 角与 t 10 个 8 。角 画出 1 。的角来 , k t 则 ,满足 k一 8tl a 10= ( ) a 1。时 , k 1 , 2 即用模 板连 续 画出 1 1当 =9 取 = 9t , = 9个 1 。的角 , 9 得到 3 1 6 。的角 , 去掉 30 6 。的周角 , 即得 1 的角 。 。 ( ) a 1 。时 , 1k 10= , k 5 , 5是一 组解 , 2 当 =7 即 7 一 8tl 得 = 3 t = 即用模板 连续 画 5 个 1。的角 , 3 7 得到 9 1 的角 , 0。 除去两个 周角和一个平角 , 即得 1 。的角 。 ( ) a 2 。时 , 2 k 10= 3 当 =1 即 1 一 8tl无整 数解 , 不能 用 2 。 1 的模板与铅笔画 出 1 。的角。
收 稿 日期 : 0 9 0 — 8 2 0 — 6 1
 ̄ 10 + 0 2 称为第三次操作 , 0 1 20 一 照此下去 , 那么经过 I 次操 1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着手。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践等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例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进行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价值和成就。
老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都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活动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方面。
目前很多数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应试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数学题目都是按部就班的套路应对,而缺乏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深度理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创设一些多样化、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跳跃和创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和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甚至有恐惧心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需要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兴趣,让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成为他们的乐趣和追求。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对数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实用的数学方法和工具,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创新实践,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数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够真正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更新和改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为有效的成长和发展。
希望广大数学教师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思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策略思考
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思考编者按: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本期特征集了各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与读者共享。
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1.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生活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做法:(1)章前序言用实际例子引入。
作为每一章的序言,对本章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编排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
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前,我创设如下情景: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学习本章所介绍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2)学习新课时创设应用的问题情景。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一些课的开始可创设“生活故事”,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不仅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感到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讲乘方运算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现有一张矩形纸片,将这张纸片对折后,再对折…,这样对折10次后,可以得到几个矩形?”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概念。
数学是大量概念的集合,而概念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概括。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生活中平时常见的事物开始,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建立概念。
如:八年级(第一学期)“平移”一课,在教学中就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滑滑梯、地砖的铺设、电梯的上下运动等引出平移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得出平移的性质,进而运用它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装饰图案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几点认识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几点认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够最佳地接受和处理教学信息。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对创造性思维结构的认识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他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
实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取舍活动的过程。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就创造性思维的结构问题分别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划分思想。
我认为,创造性活动过程与科学创造活动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情境与选题准备阶段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趋向目标的强烈的创造欲望;其次要选准课题,然后围绕选题做好知识、资料的准备,了解前人在同一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等。
准备得越充分,思路越开阔,就越容易获得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起主要作用。
2.酝酿与构思阶段一切教学都可以说是在指引学生的注意力。
思维教学可以说差不多完全是注意力的取向问题,因为他不传授新知识和内容。
认识主体面对困惑的问题情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定向分析导致矛盾或问题的关键,确定其实质性问题。
3.领悟与突破阶段经过充分酝酿之后,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思想十分活跃,在头脑中于某一瞬间突然产生顿悟,形成新的构想和数学猜想,从而实现思维的突破与创新,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数学美感起着突破口与领悟本质的关键作用。
4.成果完善阶段这是对顿悟式所形成的数学猜想等结果进行检验、论证,并不断接受实践的再检验及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这一时期是数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完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运用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创造性思维过程,又可以说是发散与集中思维互相作用的过程。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几点看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几点看法江西省永丰县藤田中学李宗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智力。
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课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引入能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便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几分钟的引入切不可轻视,它关系到四十五分种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
那么引入要怎样做才能做到引人入胜呢?这是没有定论的,它要根据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2.11有理数的平方时,故事引入:从前,有一个国王为了奖励发明国际象棋游戏的人,承诺要满足这个人的一个要求。
这个人提出,只要在这个国际象棋棋盘里的64个格子中,依次放上2颗、4颗、8颗、16颗,…,后一个格子里的数量是前一格子的数量的2倍的粮食就可以了。
国王高兴的答应了。
但随后令国王惊讶的是,国王并没有办法满足这个人的要求。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了力吸引过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如何用式子把每一格的数量表达出来呢?)第一格:2 第四格:2 ×2×2×2=16第二格:2×2=4 第五格:2×2×2×2×2=32第三格:2×2×2=8 ……我们发现第十格也能象上面一样列出数学式子进行计算,但显然用这样的式子在表达上很不方便的,那我们能否找到简便的表达方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方。
小学时,我们学过2个a相乘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3个a相乘记作a3 ,读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那n个a呢?象这样n 个a相乘,记作a n,既简单又明确。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数感是指对数学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点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一、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
例如,引入游戏化元素,设计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
通过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的框架。
三、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推理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证明;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探索性问题,让他们通过实践和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和结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讨论和合作解题,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数学应用的体验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还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测量、统计和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和应用,并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和水平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指导。
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高难度的数学题目和挑战,提供更深入的探究机会。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环境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
教师和家长可以合作,引导孩子们在日常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比如简单的家庭日常问题、小游戏中的数学问题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们,让他们了解问题的本质、方法和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意愿。
二、设立实际问题
三、引导探究
四、注重实践应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更需要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在购物时计算价格、在做家务时测量距离、在游戏中设计规则等。
通过实践应用,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五、注重培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对数学问题感兴趣,才能更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数学的应用和发展,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
谈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谈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应从两个方面评价:一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严谨周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二要有“用数学”的意识,即能自觉运用数学理论、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下面仅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浅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一、教师若能让“应用数学意识”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则学生的应用能力就节节高。
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重在教学过程,而不在学生解了多少道应用题。
新数学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要使新课程的标准落到实处,就应该把“应用数学意识”的种子广泛地播洒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怎样才能把应用意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呢?1、实现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真正互译,才能使学生与数学真正对话。
数学概念是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双向转化的产物。
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应运而生,从实际中来”,把背景材料中的共性抽象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形成数学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
若突入其来地下个定义,如: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个x,若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f(x+t)=f(x),就称f(x)为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学生必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若从实际中来,则教学效果良好,先让学生列举现实中周而复始的例子,如:昼夜交替,星期变更等,再来分析“周而复始”的实质:每隔相同的时间,事物现象重复出现一次。
比如:现在是上午10点,则24小时后仍为上午10点,称24为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
此时再给出定义,学生不但会理性地接受这一概念,而且会感到数学是客观世界的一种语言和声音。
2、注重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的揭示,使学生弄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雾里看花”。
法则公式等要讲推导过程,并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推证;对定理、性质的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归纳等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神经与问题的最原始过程接触,从内心深处碰撞出“不知”到“知”的火花,相信这样获得的是“能力化”了的知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数学,培养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我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一点是培养问题意识。
在解决数学问题之前,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让他们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和洞察力。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梳理出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二点是加强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是一个渐进的学科,学生需要从基本概念和技能开始学习。
只有对这些基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
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和运算法则,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操作技巧。
第三点是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例如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推理等。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点是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先理解问题所描述的实际情境,然后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数学推理和计算。
通过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五点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有时需要多人协作和讨论。
通过合作解题,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路和方法,相互启发和补充。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需要培养问题意识、加强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要点,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思考
刘 立 功
( 滨 海 县 正 红 镇 第 二 中心 小 学 , 江 苏 滨海 摘 要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 就 是要把 所 学的数学知 识应 用 到 实 际社 会 生 活 中 。 培 养 学 生对 数 学 的应 用意 识 , 要 从 社 会 生 活 引入 新 知 , 渗透应 用意识 ; 教 学 中呈 现 数 学应 用 事 例 . 加 深 学 生 对数 学应 用 的理 解 ; 从 解 决 实 际 问题 入 手 . 强 化 学 生 的 应
生 : 买 了8 个。
师 : 这 些 就 是 我 们 今 天要 学 习 的求 被 减 数 的 实 际 问 题 。 学 生 结 合 自己 的 日常 生 活 经 验 .轻 而 易 举 地 解 决 了 问 题 , 兴趣盎 然地进 入到 了新知识 的学 习 中 。 教 学 效 果 可 谓 事 半 功倍 , 并 且 学 生 获 得 了 生 动 鲜 活 的 知 识 。因此 , 教 师 要 经 常 运 用生活实 际引入新知 , 让 学 生 不 断 体 会 数 学 知 识 的 应 用 价 值 , 让他们 积极 主动地 开展数 学学 习 , 学 会 运 用 数 学 知 识 解 决 问题 。 二、 呈现数学应用事例 。 加 强 学 生 对 数 学应 用 的理 解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 引 导学 生 了解 数 学 在 和 会 实 际 中 的 广 泛 应用 , 由此 可 以 帮 助 学 生 了解 数 学 的发 展 . 体 会 数 学 的 应 用 价 值 , 增 强 学 生 学 好 数 学 的 信 心 。教 师 在 实 际 教 学 过 程 中 . 一 方 面, 自 己搜 集 有 关 教 学 资 料 并 介 绍 给 学 生 . 让 学 生 感 受 数 学 知 识 不 是 枯 燥 抽 象 的数 字 和符 号 ,而 是 与 我 们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的 真 实 的知 识 。例 如 , 三 年 级 下 册 中质 量 单 位 吨 的 产生 与用 途 , 小 数 的产 生 与 发 展 都 和 数 学 有 密 切 联 系 。 教师在教学中 . 引 导 学 生 体 会 感 悟 ,能 够 有 效 增 强 学 生 对 数 学 的 亲 切 感 。 另 一 方 维空间 , 是 学生 取得 信 息 的 资 源 库 。在 教 学 中 . 我 们 可 以 结 合 课 堂 教 学 提 出一 些 相 应 的拓 展 性 问题 , 拓 宽 学 生 的知 识 面 . 引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数学化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
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然而,在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例如,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5=9、7-3=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二、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函数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地学习数学意识的几点思考
个.
多从 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师常对学生说 : 老 我们
不 能控 制别 人 , 我们 可 以控 制 自己. 但 把这 句话
对 自己 说说 , 自己听听, 当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出
前 缴 了枪 对 自信 心打 击很 大. 在进入 第 二个班 级后 , 我对本 题作 了修 改 :
1当 , ≥2时,  ̄s =口 + , 2 由2/ 1知 √s = s 一 s 一 1+ 1 移 项 得 (/ , 1 。= ,  ̄s 一 ) (,  ̄ / ), 口 } 由{ 为正数数列及 n =l s 知
领悟的成份这一背景, 了高 中如何帮助学生 到
加 强对概 念 的学 习, 如何 帮助学 生理 解概念 、 领
悟概念, 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突 出概念 的本质特 性, 抓住概念中最能体现本质特征的关键词语, 努力培养 学生揭示概念本质的意识 , 以此帮助 学生强化基础. 例如在 函数概念教学中, 首先指 导学生从一些不同情境 的实际问题中概括出这
2
.
厂c, ( )请你 写 出 一个 这 样 的 映 射 . 最 多能 写 你 出几个这样 的映射?
站 在 更 高 的 高 度 认 识 n =
f , = 】 .
s 一 l > 1 可 以灵活地把握解题方 , 一 ” 一 … 一 ~ ~ “
.
稍等片刻, 即有许多学生写 了出来 , 同学之 间互相讨论 , 互相启发 , 互通有无, 在得 出一定
n 为S , 化 它表达 的是 。 与 S 的关 系 , 什 为
对 学 生 的打 击 却是 沉 重 的. 些 学 生根 本就 无 一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理解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数学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教师应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等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以理解为导向,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教师应通过解释定理的来由和应用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可以运用板书、教学PPT、数学软件等多种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把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数学模型建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策略长春市七十二中小学部潘英爱《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数学拥有极大的潜力来帮助人们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能力。
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已是明显的事实。
因此,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教育目标。
一、什么是用数学意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用数学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只有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
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学生只有主动地寻求数学的实际背景,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低,用数学意识薄弱。
学生擅长的是解决书本中的问题,擅长的是答卷,擅长的是纸上谈兵,喜欢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
一些所谓的数学尖子,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但在考验其生存能力及创造力的训练营中,却屡显败绩。
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究其原因:1.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数学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不全面。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一定程度,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在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而且在教学的实际当中努力去做到这一点。
但是,几十年传承下来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养”经验与习惯,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对我们的教学实际产生影响,这是必然的。
课程改革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2.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社会生活相脱节,教学中忽视数学与日常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背景的关联,只关注学生会不会做课本上的题目,做的熟练程度如何,准确率如何,很少去思考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以至于学生学了十几年数学却不知道数学是什么,学数学的价值在哪?3.从教师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许多数学教师本身用数学的意识就很薄弱,每天按步就班的教授课本上的内容,他的思想深处缺乏对用数学的认识,当然更缺乏实际的教学行为,长期影响之下,学生的用数学意识怎么能提高呢?三、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1.提高教师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有很强的用数学的意识。
用自己的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来带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所谓“精神需要精神的陶冶,人格需要人格的塑造”,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出“意识需要意识的熏陶”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像斯宾塞说的那样:“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应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用数学意识,自己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用数学意识。
很难想象在一个根本不知道数学有什么用处的教师的教育下,学生用数学意识如何的强烈、能力如何的高明。
用数学意识是潜伏在学生头脑中的,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它需要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具有随时随地可以把身边任何事情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师的眼里,应该处处是数学,时时是数学,对数学的应用应该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对学生的影响也应该做到时时、处处,而不只局限于数学课堂。
每天早晨到校,可以计算出席率、缺席率;收作业时,可以统计交作业的人数,没交的人数;总结作业时,可以公布优秀率,错误率;课间值日留几个值日生;竞选班组干部,有几个人参加竞选,每个人得了多少票,谁的票数最多;队列比赛,如何排队形……只要教师做到时时、处处地留心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知道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用数学的意识会逐渐培养起来。
2.挖掘教材内涵,深刻理解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教材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材中多是生动鲜活的情境图,图中的场景大多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
在情境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及数学问题。
“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改变了以往“计算”与“应用题”分家的状态,付予计算以现实情境,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学习计算方法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应用题的出现不再是几行枯燥的文字,不再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内容,而是学生喜欢的,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以图画的形式再现,从形式到内容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
由于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材中还增加了许多估算内容,学生在使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估算意识与估算技能得到培养。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中,把所要学习的抽象的几何形体以生活中具体的实物出现,如学习四边形时,出示了一幅校园图,学校门口的电控拉门里有平行四边形,操场地面铺着菱形的砖,篮球场是长方形的,其中篮板下面还有梯形等,让学生从具体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又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如电控拉门的形状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车轮为什么是圆形?不是方的?(从圆心到圆等距,即从车轴到地面等距)“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大多是统计学生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一些事情,有很强的实用性。
如统计学生喜欢体育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统计竞选班级干部票数情况,统计某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某商场某月各种商品销售情况等。
在学生亲身参与统计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一些合理推断和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如三年级设计了“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一二年级的“我长高了”等,这些实践活动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现实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现实素材,才有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现实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出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析、比较、推理和交流、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用数学的能力,尝试着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如《平均数》的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班级举行篮球赛,哪个小组学生的身高占优势?”的问题。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有的说一对一的比较,有的说算小组的总身高……。
后来,学生发现每个小组的人数不都一样,这该怎么比呢?由此引出了比每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方法。
怎样计算平均身高呢?同学们又展开了新一轮讨论,最后得到了答案。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体会到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4.加强课内外实践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孩子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积累。
激发孩子热爱生活,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意地把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
(1)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跟它相比,社会这个大课堂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阵地。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寻找、发现其可应用的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孩子到社会中去观察社会、学习数学,增长见识。
如结合“百分数——利率的问题”的课堂教学,教师可带领孩子到社会中去进行调查感受收集,自己去储蓄所存、取,计算一下利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数学陪伴。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设都是离不开数学应用的。
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大有好处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
如家里要装修,学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计算需要买多少瓷砖,粉刷墙壁应该买多少涂料等。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只靠课堂中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几次实践活动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在生活与学习的每时每刻,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头脑不断地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去解决,当学生已经能够把寻找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当做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去做的时候,用数学的意识已经初步形成。
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几点思考长春市宽城区72中小学部潘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