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树与鸟,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和谐美,产生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流程一、说天堂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⑴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思考: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2、交流:第一次: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5~9自然段。
)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4、交流:⑴树: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先从个性化的词语入手,你为什么想到这个词语?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去概括。
语文课件《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语文课件《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表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体会大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景象。
2、体会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之美。
三、教学过程1、题解:天堂(人们通常把幸福美好的生活比喻为天堂)出示幻灯片1师:这节语文课,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去游览那鸟的天堂,让学生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悟。
生读:鸟的天堂师:评价学生突出(强调)的是“鸟”还是“天堂”让学生一起读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生答:什么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在哪儿?……师:你们带着问题初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呢?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是一棵大榕树。
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在广东省生答:我想鸟的天堂一定很美好,鸟儿在那里生活一定很快乐……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生答: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的印象最深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的印象最深的是鸟,(出示幻灯片2)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那株不平凡的大榕树,请同学们把作者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也可以小组分工读。
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分小组读(按作者由远及近的观查顺序不同,远处看到的是……,渐渐的……,近处看到的是……,按感受的不同:远看有很多株,)师:怎样理解体会大榕树的茂盛?生:(第8自然段的句子都可说明)出示幻灯片3师:在理解大榕树的茂盛这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要探究的问题?生: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说大榕树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为什么说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我在读这一段话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来看(出示幻灯片4、5、6)当我看到了大榕树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组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写景名作。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
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
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
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设计理念】1、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写到: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暂的可怜的寿命。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整体,联系上下文,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贯穿全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词句。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走近“天堂”1、师板书“天堂”。
2、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是天堂?3、是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4、师补充课题,简介作者巴金。
生读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说这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二、整体感知走进“天堂”过渡:带着你的这些疑惑,让我们走进“天堂”2、把你认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给你的同桌提个醒。
3、反馈: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你从文章中感受到了什么?三、研读体悟品味“天堂”1、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大榕树的高大和美,感受到鸟儿的快活和欢腾,你是具体从哪些句子中品味到的?把这样的句子去读一读、划一划、品一品、再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去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把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四、引导实践创造“天堂”《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为动物们,更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天堂”吧!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14个生字。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优质课教案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4.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交流合作课前准备教师制作教学PPT课件学生搜集鸟的天堂的资料及作者巴金的资料,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
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2.(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介绍鸟的天堂。
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
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内容?4.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一)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朗读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对比,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⑵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2、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鸟的天堂提问:“天堂”用来比喻什么?2、板书:鸟的天堂提问:“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3、(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看,鸟儿们飞啊,叫啊,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我国的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4、汇报,交流。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设计理念《鸟的天堂》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优美,层次清晰,感情强烈。
我抓住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而有感而发的不同感慨反常规组织教学。
朗读、思考、想象、感悟形成教学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中轻松的穿插介绍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直接抒发感情与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相结合等表达方法。
迁移教育,由“鸟的天堂”自然地引出人间天堂,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真正地做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学习目标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关键1、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精品教案《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块四作业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学习课文1、2两段,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方法,了解静态描写。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方法,了解静态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体会榕树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在1933年去广东新会访友时写的一篇文章《鸟的天堂》2、板书鸟的天堂(1)、“天堂”指的是什么?(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
)课文中“鸟的天堂”是指什么?(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2)、过渡: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现在,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二、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生字掌握情况1、师出示生字课件,生读2、哪位同学愿意试试个人读其他学生认真听,指正3、请同学们一起读三、请同学们快速读文,边读边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2、所见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感受?作者曾(两次)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傍晚)经过;第二次是(早晨)经过。
因为经过的(时间)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第一次看到(大榕树),却没看到(鸟)。
第二次去听到了(鸟声),又看见了(鸟)。
这使作者信服那枝叶繁茂的(大榕树)真是(鸟的天堂)。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独立填空。
②指名反馈答案。
(个人读齐读)③教师引导小结板书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大榕树。
(板书:第一次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下面我们来观赏这棵大榕树,看看这棵大榕树长得怎样?(高大巨大庞大茂盛繁茂美丽)师板书:高大繁茂。
(师简介:这棵大榕树独木成林,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的一条河上,树高15米,占地约20多亩土地。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
⑵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力目标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
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或投影片)、学生搜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广州见到的最多的树是什么树?(榕树)2、师:1933年,著名文学家巴金到广东新会访友,见到了一株有500年历史的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并把这个奇迹付诸文字,奉献给了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
3、生齐读——鸟的天堂。
二、品读欣赏榕树的奇特美(一)、检查预习1、过渡:我们要去欣赏这被称为“梦境般美丽的地方”,先要过两道关。
2、师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做巢/树梢/应接不暇3、提问题:A、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B、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C、第二次呢?看到了什么?(二)、感知榕树的特点1、师:障碍扫除了,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老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3、学生闭眼听。
4、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三)、品读文字,具体感受榕树的奇特美。
1、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找出描写榕树的自然段快速默读(5~~9),作好批注,把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
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声读一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1)榕树“大”的特点4、展示课件,介绍理解榕树之大,气根之多,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个会场。
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12、13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3.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鸟的天堂”,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说说想到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哪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翠绿的颜色……”一句。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赏读课文,质疑问难。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分辨课文中写的是具体事物还是作者的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作者标点的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出示“天堂”,教师问:“天堂”是什么意思?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
它们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就像乐园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和他的朋友一起欣赏了这鸟的天堂,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巴老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流利。
2、拼读生字,理解词语。
3、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三、检查反馈1、指名读词语,提出有否不理解的词语,齐读。
2、作者和朋友几次去鸟的天堂?哪些章节写了第一次,哪些章节写了第二次?3、分段。
四、再读课文,品析有关段落及句子1、快速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第二次游览了鸟的天堂后的感受。
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后,有怎样的感受呢?找出作者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感受的句子。
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语文课件《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题、创设情境。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
3、通过朗读,想象,同作者一起感受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1、板书:鸟的天堂学生齐读题,再个别读题。
说一说: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个课题的,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读课题。
因为天堂里很美,小鸟生活在天堂里很幸福……)2、通过课前自学收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天堂的美或是小鸟的幸福生活。
3、个别质疑,相机引出下环节。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通课文,读完后,针对疑惑同桌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同学间解决。
2、建议由几名同学读课文。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可以多样。
最后共同确定,因为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以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3、带问题,听朗读:⑴同学读的句子是否通顺,每个字的字音是否标准。
⑵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何不同?4、生字词巩固,针对问题,重点指导。
如:“枝干”“不可计数”“应接不暇”“拨”等。
5、解决问题:第一次: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二次: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板书设计。
推荐2019最新(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鸟的天堂1-优质教案
鸟的天堂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
为了体现鸟的天堂的生命力之美,作者运用了许多的笔墨,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表现中心。
学生可以在理解文字的过程中学会体会句子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这一组课文描写的都是美丽景色,语句优美,情感深挚,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生命力之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以往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但是在表达和分析上还不甚完整,对于本课中天马河上的榕树没有直观的认识,在学习上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成为教学的关键。
(三)教学环境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兴趣是优化学习的前提。
所以,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为学生创设如临其境的境界,激发学习的兴趣与表达的欲望,感受榕树的静态与动态的生命力之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是最好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7、8自然段。
感受大榕树的生命力之美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 .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练的朗读课文,感受大榕树的生命力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2.通过词语的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难点: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1. 入情入境,激发兴趣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 细读课文,品词析句4. 蓄积感情,知识拓展(二)教学过程设计六、板书设计:大奇榕树不可计数繁茂生命力鸟的天堂颜色多赞美群鸟纷飞多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
《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暇:空间。
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
3.理清课文的脉络。
(2)学生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想:(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4鸟的天堂_鲁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4鸟的天堂_鲁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15个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背诵积存美词佳句。
3.课前学生结合课文,搜集资料,扩大知识面,增长知识。
4.课堂中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感悟美的能力。
5.课后通过开展给鸟儿们制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空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抓住景物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鸟的天堂及一些自然爱护区的材料,通过阅读及明白得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回家后把要对禁闭的小鸟们、鸟市上的人们想做的、想说的写出来,进行宣传活动,激发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三、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做爱护自然的小卫士。
课前预备:阅读《鸟的天堂》课文。
利用广泛的资源收集大榕树和它的“居民”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示课题。
小孩们,闭上你们的眼睛,跟我一起去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吧!(课件:鸟叫声)你听到什么?看起来看到什么?透过鸟儿愉悦的歌声我们看起来看到了鸟儿自由欢乐的生活。
在神话故事中,把优美舒服的生活环境叫做天堂(板书:天堂)下面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看一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提出要求;划出生字新词和不明白得的词语查字典小组交流2.归纳需把握的字词义丫枝:枝杈。
漏:遗漏流连:不忍舍弃或离开。
目不暇接:形容多,接待应对只是来。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摸索: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一棵古老的大榕树默读课文,看作者几次通过鸟的天堂?各看到如何样的景象?文章能够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第二部分: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第三部分:作者的感叹四、作业用自己适应的方法把握生字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4.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小组交流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
制作教学PPT课件
学生
搜集鸟的天堂的资料及作者巴金的资料,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
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2.(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介绍鸟的天堂。
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
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内容?
4.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
(一)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
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5.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景色既美又多,令人眼睛顾不及全看。
后来,多用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
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看都看不过来。
注意:“不禁”的“禁”读jīn;“颤动”中的“颤”读ch àn,“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
(二)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
(提示:“天堂”本意是某些宗教教义中,认为正直的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泛指美好的生活环境。
)
2.作者和他的朋友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提示:两次)
(三)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写“我”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四)学习第一段(1-4)
1.师:这四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去“鸟的天堂”的背景。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傍晚
2.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
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师:作者在这四段里,主要写了哪些事物?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太阳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平静的船优美的桨声——
宁静的黄昏
师:作者描写景物,既描写了它们的颜色,如:红霞、白水,又描写了它们的声音,如:桨声很有规律像是音乐,既有静态描
写,如:天边的红霞,又有动态描写,如:船在水面上移动,桨
在水中划。
在宁静的氛围里,这些动态的描写更令人觉得环境是
多么的宁静。
三、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guīlǜ fâng xì jìng jì yìng jiē b
ù xiá róng shù
()()()()()
chì bǎng shù shāo zhào yào chàn dòng mào shâng càn làn
()()()()()()
2.多音字组词。
shǔ() chǔ() fãng() b ó()
数处缝泊shù() chù() fâng() p ō()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究竟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大榕树和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小鸟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重点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2.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有关材料,当一回小导游写一篇解说词,介绍小鸟天堂的奇观。
完成后,利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老师、同学交流。
六、板书
鸟的天堂
巴金
天堂大榕树
第一段(1——4)
第二段(5——9)
第三段(10——13)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