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4课_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合集下载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与学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②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

相信你是最棒的!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与学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②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

相信你是最棒的!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2、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扞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

“钓鱼岛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

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

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了解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大体信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了解《马关条约》的要紧内容及其阻碍。

了解台湾人民招架日本统治的英雄事迹。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缘故: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妥协和军备废除。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形和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缘故和《马关条约》的影现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流程:温习旧课:一、19世纪60-70年代,觊觎新疆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二、1865年,入侵新疆,清政府派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1878年,收复了除外的全数新疆地域。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导入新课前面咱们了解了两次鸦片战争,这是两次来自西方强国的入侵。

今天咱们要学习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入侵战争,这次入侵中国的国家,是一个亚洲国家,它曾经是中国的附庸,曾经派人远涉重洋到中国来学习,至今在他们的生活中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某些风尚。

这确实是日本。

今天咱们来学些《甲午中日战争》学习目标新课学习一、提问:甲午中日战争中有那几回要紧的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二、试探:在这几回战役中,显现了一支中国军队的名字,是什么?(北洋舰队)3、过渡:北洋舰队是在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筹建的新式军队,完全仿照西方的军制和练兵方式,各舰管带大部份从那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学校毕业。

(投影:北洋舰队组成)4、投影:材料一: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进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一年从自己的宫庭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昂贵,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预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在和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进程中,清政府意识到西方人并无心兼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沾些廉价罢了,于是放松了军备意识。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是建军后,就再没有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因为钱被慈禧拿去修建颐和园。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Array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率兵侵入新疆,攻占天山南路,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并自立为汗,建立汗国的人是()A.华尔 B.左宗棠 C.李鸿章 D.阿古柏2.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采取的战略是()A.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B.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C.先南后北,急进缓战 C.速战束决3.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是哪个历史人物提出的建议()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曾国藩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歌颂了晚清名将左宗棠,主要是因为()A.领导虎门销烟 B.镇压太平天国 C.举办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领土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为收复新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曾国藩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2.识记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本课重点与难点:重点:1.黄海大战 2.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早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粗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Array第一板块:黄海大战在学生阅读完成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指导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目录: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首先出兵哪一个国家?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甲午中日战争?答案提示: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原因: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杀敌的民族英雄是谁?他是哪只军舰的管带?答案提示:民族英雄:邓世昌军舰名称:致远舰第二板块:中日《马关条约》1.在威海卫战役中,清政府的哪一支海军部队全军覆没?受命同日本议和的清朝大臣是谁?答案提示:海军名称:北洋舰队议和大臣:李鸿章2.《马关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中日双方的代表是谁?中日双方代表: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3.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A.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马关条约》的主要主要危害(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提醒学生注意:关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要突出几个中心词:《南京条约》签定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心词:开始)《马关条约》签定以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心词:大大)探究与交流一:1.动脑筋: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28)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甲午中日战争》word教案(28)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教材内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八年级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知识面也有所扩展,个性较突出。

因此,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但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优化课程资源,提供相应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二)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学生分组探究《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等问题,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和合作学习的精神等。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再次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关条约》及其产生的影响。

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难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分析《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方法(一)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情境式、比较法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结果。

知道《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歌曲《毕业歌》回忆学过内容,然后提问:1、有哪些国土的沦丧?(1)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2)俄国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阿古柏占领新疆。

2、掀起了哪些民族自救的巨浪?(1)左宗棠收复新疆。

(2)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学习新课(一)战前篇:战争起因。

1、根本原因:(1)地理位置岛国,领土少,资源缺乏。

(2)明治维新国力日强。

(3)用材料了解当时的日本。

材料一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日本明治天皇材料二20年内建造100艘军舰,增加海军__人;40年内建立起完成的纺织、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

——明治维新之“殖产兴业”目标由材料引出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结合课本):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由直接原因中的哪个词可以得出本次战争的性质。

(侵略)师:甲午战争是一次侵略战争。

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简述其过程)(二)战中篇1、战争经过: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陆)、黄海战役(海)、辽东战役(陆)、威海战役(海)。

(看图了解)(1)平壤战役:清军执行李鸿章“先守定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使日军占领了平壤。

(2)黄海战役:北洋舰队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

但当时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海内,不许巡海迎敌,使得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3)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能力目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方法】:自主互助法,探究法,比较法等。

【学习过程】:一、复习自测:你是最棒的!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次列强的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战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三、请你把课文阅读一遍,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靠自觉,相信你能行!㈠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称霸()的梦想。

2、时间:()年至()年。

3、战役:①黄海大战:时间:()年9月。

经过:中国()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沉着应战,最终壮烈牺牲。

②辽东战役:日军侵占了()半岛。

()陷落,日军进行了疯狂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日军夹攻威海卫,()全军覆没。

4、结果: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㈡、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年4月。

2、代表:中方:();日方:()。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8910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用心爱心专心1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教材内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八年级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扩展,个性较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积极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二)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再次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五、教学难点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六、中考命题分析中考关于本课命题知识点集中在黄海大战、邓世昌、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对课后材料解析题的回答,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一、看看书、想一想(课前预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年2、交战双方是和,3、原因是:日本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因而发动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因此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经过:①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英勇地向日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他无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②在威海卫战役里,舰队全军覆灭,太后急忙命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③日本屠杀居民,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二)《马关条约》1、时间:。

八年级历史教案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比较●三、三个臭皮匠(课堂讨论)1、台湾与祖国母亲的联系:①与祖国最早的联系:东汉时,孙权派卫温到(台湾)。

② 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从此台湾正式规中央政府管辖。

③____年,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____年,收复台湾。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教与学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②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

相信你是最棒的!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导入新课。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历史背景,分析战争原因。

3.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

(2)讲述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如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

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5.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7.作业布置(1)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注重挖掘英勇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1.讲解战争原因时,要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讲解原因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吗?”讲解过程时:“现在我们来到了甲午海战,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新课学习(一)甲午海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同中国一样受到欧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逐渐强盛。

虽然强盛但日本还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需要通过侵略扩张来寻求出路,日本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多媒体展示明治维新前后对比图教师: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学生: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甲午中日战争》这是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一、教材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定新课和标准就是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课堂,创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这节课我采用了“了解——感受——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运用电教媒体,能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导入新课,提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导入课题燕释题“为什么称甲午中日战争”。

接着简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再投影《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观察朝鲜与中国地理位置上唇齿相依的关系,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整体把握战争经过。

这一部分的学习我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在听、说中感受这段历史。

具体做法:1、从每个小组中各选一名学生利用《战争示意图》向大家讲述战争的主要经过,看谁讲得具体、生动,同时放《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让学生目睹邓世昌为车捐躯的悲壮一幕。

2、组织学生把课前预习时收集的有关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民族英雄的故事和日本的残酷暴行的资料进行交流,揭露日本的的罪行,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国家献身的情感。

(三)引导探究,突破难点。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邓进星课程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1、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法指导1、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2、掌握本课知识点:一、来自日本的挑战(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19世纪中叶,日本明治维新后,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迅速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把作为基本国策,其侵略矛头直指邻近的。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日本趁机进攻。

7月,日本舰队在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爆发。

二、黄海大战(本课重点)(1)1894年9月,中国军舰在遭到日本军舰袭击,北洋水师提督奋勇迎击敌舰。

“致远”号管带开足马力,向“吉野”号冲去,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

3.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

4.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

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示例1(投影展示):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是光绪皇帝为哀悼哪位民族英雄撰写的?生答:邓世昌投影展示:邓世昌像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带领我们回忆这们民族英雄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故事?生讲述邓世昌故事,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总结:同学们,这是甲午中日海战中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它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心里,激励着他们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不息。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它的过程和影响怎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导入示例2: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一段(时间)教师提问:影视片段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生答:甲午战争或黄海大战教师总结:是的,这部影片的名字叫《甲午风云》,它反映的是1894~1895年间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退让,中国方面节节失利。

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马关条约》的内容又有哪些?这些,全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导入语例示3(投影展示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选自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教师提问:“夏日”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板书]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黄海大战:师:请大家看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称:甲午中日战争?生:回答: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

师补充讲述:同学们的回答正确。

日本的对外侵略梦想要追溯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封建残余势力的保留,市场的狭小,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日本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这一政策分为五步:一、侵占中国的台湾;二、征服朝鲜;三、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四、征服全中国;五、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否征服中国是它大陆政策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为了实现其野心勃勃的战争狂想,日本为侵略中国作了蓄谋已久的战争准备,这就构成了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本就象一条潜伏已久的恶狼,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为日本制造中日冲突创造了绝好的平台,所以已控制大半朝鲜的日本竭力怂恿清政府应朝鲜请求派兵朝鲜,而从清政府决定派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日本人精心设计的圈套。

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丰岛海面清军,战争爆发。

(投影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教师提问]下面请大家从形势示意图上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投影]1.时间、地点[学生回答]时间:1894年7月地点:朝鲜丰岛海面[教师提问]从以上我们的学习可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投影]2.战争的性质[学生回答]日本发动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

[教师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掌握了战争的性质,下面咱们来了解战争的经过。

[投影]3.战争的经过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陆军望风而逃、一溃千里。

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却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异常惨烈的黄海大战。

哪个同学能将搜集到的有关海战的情况简要的讲给大家听?学生讲述:略(以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师总结: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提问思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邓世昌的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

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看课本P17第二自然段,总结回答)[投影]4.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政府在甲午战争的残败。

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

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联系课本P17动脑筋题目:[教师过渡]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后,日本又向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板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地点及双方代表各是什么?[板书]1.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学生回答]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板书]2.《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师提问]为了便于同学们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大家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要点包括几个方面?[学生回答]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教师总结]两个条约相比,可以看出前三项要点相同,第四项不一样,那么《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投影显示]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师分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比,只有第四项,《南京条约》是协定关税,而《马关条约》是关于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免交内地税。

这是日本对中国进行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方式——资本输出,这比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利润高得多。

什么是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教师过渡]以上咱们通过比较法,学习了《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咱们来分析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板书]3.《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师讲述]在讲这个问时为了强化大家理解,我们仍采用比较法。

大家可参照《南京条约》的影响来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学生回答]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赔款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3.开放口岸便利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入侵;4.开设工厂掠夺了中国廉价劳动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师总结]大家分析得还可以,下面咱们具体分析教材。

(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

它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赔款:数额高达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进一步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即使人民被榨干,清政府倾空国库也无力偿还,只好向列强贷款,这样就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放口岸:新增口岸的开放,可知口岸从沿海开到内地,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得了同样的权利。

(4)开设工厂:工厂的设立,使日本通过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而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使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的矛盾和斗争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课堂总结]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

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堂小练]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惧怕与敌“失和”,迟迟不敢宣战B.清军水师惨遭败绩C.清军爱国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D.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答案:A2。

《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B.赔款白银2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