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题探究法3. 史料分析法4.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邓世昌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从而引出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战争背景(7 分钟)展示 19 世纪末日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中国在清朝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2. 战争经过(10 分钟)结合地图,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重点介绍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马关条约》(8 分钟)展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 战争失败原因(5 分钟)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日本、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邓进星课程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1、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法指导1、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2、掌握本课知识点:一、来自日本的挑战(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19世纪中叶,日本明治维新后,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迅速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把作为基本国策,其侵略矛头直指邻近的。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日本趁机进攻。
7月,日本舰队在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爆发。
二、黄海大战(本课重点)(1)1894年9月,中国军舰在遭到日本军舰袭击,北洋水师提督奋勇迎击敌舰。
“致远”号管带开足马力,向“吉野”号冲去,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河北平山回舍中学杜霞霞【课程标准】(实验版)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011版)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黄海大战与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述邓世昌的故事和为邓世昌做颁奖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使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海大战与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本课授课对象是农村初二学生,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处在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所以宜采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大量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们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中,对历史事件有一定分析能力,所以,课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堂上可采用合作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材料学习法等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初二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灵活应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等,以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教法和学法有机统一。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Array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率兵侵入新疆,攻占天山南路,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并自立为汗,建立汗国的人是()A.华尔 B.左宗棠 C.李鸿章 D.阿古柏2.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采取的战略是()A.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B.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C.先南后北,急进缓战 C.速战束决3.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是哪个历史人物提出的建议()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曾国藩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歌颂了晚清名将左宗棠,主要是因为()A.领导虎门销烟 B.镇压太平天国 C.举办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领土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为收复新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曾国藩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2.识记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本课重点与难点:重点:1.黄海大战 2.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早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粗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Array第一板块:黄海大战在学生阅读完成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指导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目录: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首先出兵哪一个国家?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甲午中日战争?答案提示: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原因: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杀敌的民族英雄是谁?他是哪只军舰的管带?答案提示:民族英雄:邓世昌军舰名称:致远舰第二板块:中日《马关条约》1.在威海卫战役中,清政府的哪一支海军部队全军覆没?受命同日本议和的清朝大臣是谁?答案提示:海军名称:北洋舰队议和大臣:李鸿章2.《马关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中日双方的代表是谁?中日双方代表: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3.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A.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马关条约》的主要主要危害(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提醒学生注意:关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要突出几个中心词:《南京条约》签定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心词:开始)《马关条约》签定以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心词:大大)探究与交流一:1.动脑筋: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能力目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方法】:自主互助法,探究法,比较法等。
【学习过程】:一、复习自测:你是最棒的!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次列强的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战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三、请你把课文阅读一遍,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靠自觉,相信你能行!㈠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称霸()的梦想。
2、时间:()年至()年。
3、战役:①黄海大战:时间:()年9月。
经过:中国()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沉着应战,最终壮烈牺牲。
②辽东战役:日军侵占了()半岛。
()陷落,日军进行了疯狂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日军夹攻威海卫,()全军覆没。
4、结果: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㈡、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年4月。
2、代表:中方:();日方:()。
甲午中日战争板书教案
答案: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在1894年发动的发动战争的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叫甲午战争。
3、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1)A 黄海大战: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受着列强侵略的中国,国破山河在,面对列强的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林则徐、关天培、太平天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也同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勇杀敌甚至为国捐躯的爱国官兵,邓世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下面同学们阅读下黄海大战的内容,谈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时间为2分钟)B 先讲过程:北洋水师从威海出发,到达大连,再到达大东沟。
日本从本土出发到达大东沟,双方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争。
C黄海大战的结果: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损失差不多,黄海海战以后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D邓世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提问E 名人面对面:比如他现在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对他说?提问(2)辽东战役:日制造了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学习丁汝昌(4)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时间为2分钟)提问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主要原因)B: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C: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D: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4、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一味妥协、腐败无能,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首先,请同学们把《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签订条约的中日双方代表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在书本上画出来。
(时间为2分钟)提问重点答案:1895年4月中国代表李鸿章,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顺口溜: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8910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用心爱心专心1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课题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授课班级初二1-4班教学用时1课时授课时间9月11 日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丰岛海战、牙山战役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三国干涉还辽。
二、思想教育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认识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吞并朝鲜和侵略中国而蓄意发动的不义战争,是日本资产阶级政府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步骤。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过程,认识清政府在战争中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的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和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4、分析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能力培养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突破措施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归纳法学习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回忆国产优秀故事影片《甲午风云》,教师板书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师生依据构成历史事件要素,归纳学习线索。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部分,教师提示学生回忆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回忆世界近代史所学的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等内容,思考并初步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教师挂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等,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等,回忆初中所学有关内容,自学课文,整理自学笔记,要求标明事件、时间、人物,形式不拘,可用提纲式,也可用图表式。
1.4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1.4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2、介绍邓世昌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提高复述能力。
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比较的教学,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认识甲午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及《马关条约》的影响3. 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走进历史,导入新课投影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
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1、利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质疑释疑。
三、走进黄海,感受悲壮1、播放影片《黄海大战》片段。
2、设计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为邓世昌写出颁奖词。
3、出示光绪帝为邓世昌题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战争的起因介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发展强大,它的野心是“开拓万里波涛”“步国威与四方”,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运用课本上的语言进行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5、战争的经过(1)、提问:中日的这场战争一共达了8个月,比较重要的战役课本中涉及了哪几次?(2)、了解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出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3)、出示《中日双方战舰实力对比表》,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重炮超过日本,但陈旧,平均舰龄小于日本2年体轻,速度快,中小口径速射火炮占优势(4)、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5)、出示《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能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束于1895年。
这次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而展开的一次战争。
背景是在清朝衰败时期,列强们相继入侵中国,瓜分中国领土;起因是朝鲜发生动乱,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出兵进攻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两个阶段。
在海战阶段,日本以其优势的海军,击败了中国海军,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在陆战阶段,日本进攻中国东北,迅速占领了辽东半岛等地。
最终,中日双方通过调停会议,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赔款两亿两白银,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缩影。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列出自己的观点。
4.总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并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全班的总结。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社会变革。
这次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国家的危机,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奠定了基础。
六、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的论文。
要求论述清楚影响的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课堂反馈: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观点,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
同时,教师给学生进行评分,以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读历史事件和书写历史议论文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珍视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设计一个短视频或图片,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兴趣;2.通过一个小游戏,测试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步骤二:学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挑选相关资料深入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每个小组通过PPT或海报的形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探讨意见。
步骤三:讲解与总结(30分钟)1.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教师向学生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并引导学生对战争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3.教师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珍视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步骤四:课堂讨论和互动(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展开思辨性的讨论;2.让学生分成两个阵营,进行模拟辩论,一个阵营代表日本,一个阵营代表中国,就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败原因进行辩论。
步骤五:拓展与应用(20分钟)1.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议论文;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但需要结合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呈现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研究能力;2.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历史议论文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文书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2016年11月29日[海南师范大学]文院14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课]姓名: [刘景行]学号: [201402050123]班级: [文学院14历史]一、【目标阐释】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这几场战争中的爱国名将。
②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了解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③通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锻炼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观看电影片段,了解甲午战争的有关史实。
②讨论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②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是清政府腐败造成的③增强爱国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①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②通过学习黄海大战,学习邓世昌的爱国壮举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三、【教学方法】教授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影视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段,这个片段那个镜头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播放《甲午风云》片段并课题板书。
在听完后,学生能够回答出歌曲为片段中致远舰沉没、日本海军入侵等镜头。
为什么致远舰会沉没?日本为什么要入侵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2、新授呈现①黄海大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命名由来,播放影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黄海大战的战况。
②马关条约黄海大战过后,清政府一味地妥协,使得日军气焰嚣张。
清军节节败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只能委曲求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找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设厂,增辟口岸。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对课后材料解析题的回答,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一、看看书、想一想(课前预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年2、交战双方是和,3、原因是:日本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因而发动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因此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经过:①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英勇地向日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他无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②在威海卫战役里,舰队全军覆灭,太后急忙命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③日本屠杀居民,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二)《马关条约》1、时间:。
八年级历史教案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比较●三、三个臭皮匠(课堂讨论)1、台湾与祖国母亲的联系:①与祖国最早的联系:东汉时,孙权派卫温到(台湾)。
② 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从此台湾正式规中央政府管辖。
③____年,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____年,收复台湾。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导入新课。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历史背景,分析战争原因。
3.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
(2)讲述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如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
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5.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7.作业布置(1)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注重挖掘英勇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1.讲解战争原因时,要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讲解原因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吗?”讲解过程时:“现在我们来到了甲午海战,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新课学习(一)甲午海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同中国一样受到欧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逐渐强盛。
虽然强盛但日本还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需要通过侵略扩张来寻求出路,日本于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多媒体展示明治维新前后对比图教师: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学生: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
初中历史教案甲午中日
初中历史教案甲午中日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难点: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弱国状态,引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
二、讲授(20分钟)
1.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包括海战、陆战等。
3.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等。
三、讨论(15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总结,并强调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战争中主要的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无法抵御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清政府失败的根源所在。
(2))通过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等优良传统。
(3))通过畅谈甲午战争的启示,使学生认识到“落后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
中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材重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启发诱导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4 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业纸
备课教师:主备人:教研组:使用时间: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与学的重点
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与学的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2.教师: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①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②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③《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
相信你是最棒的!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
师生合作:
1.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
2.教师精讲点拨:
一、黄海大战:
【引导】
1.根据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经过、黄海大战的结果、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
2.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4.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引导】
1.讲明《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
(要求学生记忆)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画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
3.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
4.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三、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引导】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总结。
四、《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投资设厂不同,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引导】
从目的上看,前者是外国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资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从方式上看,前者清政府是被迫的,后者我国是主动的;从影响上看,前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后者发展了民族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五、《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引导】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兴办北洋海军,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与此同时,他还加紧了旅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海防。
应客观公正的评价李鸿章。
《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人造成的,而是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不足、科技落后造成的。
同时,他对北洋舰队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旗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材料三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
材料四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
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
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
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
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
(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割地”具体是什么地方?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
分析:此类综合题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考查分析史料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多阅读几遍史料,注意先把提供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关键词句找出;第二,注意史料中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评价或态度;第三,仔细审题,归纳概括,答其所问。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黄海海战 1894年
(2)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后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
他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舰撞去,不幸被击沉,邓世昌与舰上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3)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地指的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只顾个人、不顾国家,腐朽堕落,制度不完备,管理松懈等等。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强化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被动
挨打的主要原因。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精挑细选
1.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刘步蟾C.林永升 D.丁汝昌
2.北洋舰队的基地是()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马尾
3.《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线
4. 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 D
二、1.1896年。
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日本;《马关条约》。
3.三国时,曾派卫温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