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作业 工序能力表

合集下载

如何建立标准作业

如何建立标准作业

浅谈如何建立标准作业摘要: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方式,是优化生产流程,解决企业目前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

标准作业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第一步,文章从标准作业的概念、标准作业的前提、实施标准作业的步骤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标准作业建立的全过程,为企业标准作业的建立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标准作业;标准作业书;精益生产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32-02一、引言标准作业目的是为了消除生产中的浪费、不均衡,通过对浪费、不均衡点的改善,实现生产周期的缩短、人机效率的提高等等,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标准作业在丰田生产方式中是实现高效生产的主要基础方法之一,是现场管理者判断现场作业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更是改善的基础工具。

二、标准作业简介标准作业是生产制造现场加工产品时的基准,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将人、物料、设备、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最有效地组合,按照毫无浪费的作业顺序、标准作业节拍时间、标准手持数量,高效加工生产的方法。

在标准作业中,可以顺利地实现高效生产,有效的运用诸多生产要素,把必要数量的物料与制造产品的设备、人、场地等要素经济有效组合起来,这个组合的过程叫“作业组合”。

这种组合即人、机、物料、环境科学组合的产物就是标准作业。

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分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作业标准,是作业者进行作业所依据的准绳。

狭义上就是对作业步骤、内容、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标准进行设定的管理标准。

3.标准作业,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

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做适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4.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取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

最佳的理想状态为循环时间等于作业节拍 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作业标准化
要素之二----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是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的生产作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 的重要保证。
作业顺序有好坏之分,好的作业顺序是没有多余的无用动作的作业顺序,也是效率 最高的作业顺序。只有深入生产现场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作业者的每一个动作, 画出作业者的手、足运动路线,努力使其做到最短才是制定好的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并非物流顺序,必须符合生产线运行的规律,避免因操作者不遵守作业 顺序而造成事故,如:误把未加工完毕的工件传入后工序而导致机械损坏或停线 等。
管理标准化的目的
让人人知道应该做什么及如何正确地做 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工作差错
快速培养新人上手
员工自主化工作
管理标准化
管理标准化实现—以成立小柜流水线为例
在未改线之前,小柜线现场非常混乱,生产效率低下,自2015年底我们开始计 划把小柜线调整设计成一条流水线。
如何调整设计小柜线? 成立一条新的流水线需要经过那些历程?
标准手持数:为生产线流动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工件数
作业标准化
如果A作业人员到B作业人员接受的场所没有设定标准手持时。
作者者
作业者
作业者
C 如果B到C作业人员 接收的场所标准手 持设定过多时。
B
A
B作业者作业中时A作业者必须完了 A、B的速度不同,使部件的流动速度也 产生了变化,按慢的方向流动。
C不可能同时流动两台,不必要经常剩余 一台流动。
作业标准化
作业标准化目的 明确安全地、低成本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方法 ------精益思想的体现 用作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用眼睛来管理 用作改善的工具 -----现场改善的锐器之一 彻底实施作业标准化 是企业日常管理是否 成熟的标志。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
较好的例子:装焊车间(二、三廂)在没有要人的情况 下,为了满足生产和前、后工程的需要02年3月由二班制 变成三班制,03年1月由三班制变成四班制。并输出30余 人支援其它工程。但后期的培训工作、管理及分配政策 没有到位,使品质出现了一些波动。
作业改善:
精益生产方式
等待、中间 环节的堆垒 码放、二次
二、什么是标准作业?
1、标准作业是运用较少的工位、人员, 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一种工作手法。
2、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排除在作业动作中的浪费( MUDA )。
总之:标准作业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物、 设备有效地组合,把管理要求(品质Q、成本 C、生产物流的时机D、安全等)按目标设定 最有效的全员必须遵守的作业规则,严格实 施不断改善。
精益生产方式
在TOYOTA制定标准作业的人是现场监督人员(组长),同时也负 责标准作业的更正。
标准作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
1. 作业的改善。
2. 设备的更改 、生产线的调整。
3. 生产量的变化 、节拍( T·T )变化,而随之变化。
精益生产方式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基础:
1.标准作业是完全以人的动作做为基础,进行合理的作业研究而得出来的。 2.如果生产过程中每一次作业程序都不相同的话,或是作业动作有偏差时, 这就表示,该项作业并没有标准化。 3.如果一项工作流程没有制定标准化,即使人们努力改善作业,但他的改 善效果也不容易明显化(维持不住)。 4.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没有作业标准化的生产工程里,即使进行改 善也是丝毫没有意义的,所以作业标准化是改善第一个首要步骤和基础。
上述三个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还特别需要政策的 支撑,措施的保证。
精益生产方式
四、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制作管理改善流程与方法

标准作业制作管理改善流程与方法

标准作业的制作、管理及改善流程与方法编制审核批准一、标准作业的制作流程(制作方法见附表)“标准化”对提高效率、实现准时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标准化’不仅包括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质量标准化,还包括作业的标准化、在库的标准化。

所谓标准作业,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作最适当的组合,以低廉的成本按照“节拍”为根本,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个作业基准,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它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

为了提高效率、消除浪费,需要不断的改善标准作业,通过提高效率实现少人化生产。

因此标准作业是现场管理的依据,也是改善生产现场的基础。

标准作业编制流程:1①以人为本②反复修正③现场编制2、标准作业的三要素①生产节拍②生产顺序③标准在制品数量3、标准作业的目的①明确生产制造的方法,将现场积累的经验标准化②作业改善的工具,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③发现浪费二、标准作业的管理流程三、标准作业的改善流程及方法完美无缺的标准作业是没有的,标准作业只是相对于目前情况下最有效的作业方法。

改善标准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即提高每人每小时的产量,但这些产量必须是可销售量。

1、标准作业改善的改善流程:2、现场程序分析改善:3、现场改善着眼点工位改善①现场寻找问题点,减少单个工位的操作浪费②动作的数量能否再减少?③重复的动作(操作)是否同时在进行?④动作(操作)的距离能否再缩短,搬运是否过多、浪费?⑤动作(操作)能否更轻松?4、作业改善在进行程序分析改善时,通常采取5W1H工作法和ECRS分析法。

㈠、5W1H分析法:①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②What——怎么回事?(对象)。

③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④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⑤Who——由谁执行?(人员)。

⑥How——怎样执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方法)。

生产组长的标准化作业

生产组长的标准化作业

1
0.5
0.5
0
一工位
1.5
二工位
1
三工位
1
四工位
1.5
五工位
走动时间 等待时间 T.工T=作3.时5 间
图例 节拍线
工作量
生产班组长应知培训读本
有效利用山积图
虽然五个人工作量很平均也 同时在节拍内完成作业,但 并不是标准作业真正想达到
的目的
固定装配台山积表
3.5 3
2.5 2
1.5 1
0.5 0 一工位 二工位 三工位 四工位 五工位
开始 取用工件 结束 2 序完成品搬运
节拍时间 200 秒
循环时间 162 秒
品质检查 ◆
安全提示 ╋
标准手持 ●
标准手持数 5
生产班组长应知培训读本
W 二厢前地板本体总成
辅助时间统计表
车间 二厢装焊
班组
前地板
工 位 前地板本体总成(右) 工 序 号
129—①②
工作
取件
内容
种类及 个数
次数
时间/次
生产班组长应知培训读本
产品型号 工位
TJ7131 系列 二氧焊接工位
标准作业 组合表
制作日期 2003.7 循环时间
部门
车身车间
节拍
180 (秒)
180 (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合计 总计
作业名称
前柱与仪表板外侧 (左、右) :4点
前柱下部外侧 (左、右) :2点
顶盖前横梁 (左、右) :1点 前柱与仪表板内侧 (左、右):3点
6
162
生产班组长应知培训读本
手工作业:
机器加工:

06-Standard Work

06-Standard Work
32
标准化作业的目的之二: 制造出100%合格的产品
POKAYOKE
Errors
差错预防(防错技术)
为了在生产工序中 生产出100%的合 格品,通过对工装、 夹具的改善,防止 产生不良品于未然 的措施。
Can be made by: 1. a person 2. a machine 3. a process
某德国公司作业指导书(SOP)讲解
16
标准作业的制定顺序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动作分析和时间观测 制作工序能力表 制作标准作业组合票 制作标准作业票
17
第一步: 动作分析和观测时间
作业时间测定、归纳方法:
*决定作业项目并记入观测表。 *确定观测位置和观测点。
*观测记录时间。
6
从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1.节奏快,节奏感强,效率高--- TT 和 CT的概念
2.人员浪费少---无等待
3.自働化---人机分离
4.空间小---减少搬运
5.物料摆放人性化—料箱45°便于拿取物料
6.工位是U型单元化布局,减少人员走动的浪费
7. 支持新员工- TWI- JI
7
标准作业的3个基本要素 1.根据需要产量确定生产节拍(T/T)
8
标准作业的3个基本要素
作业顺序 2.根据工艺确定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
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高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
操作顺序。 好的作业顺序是作业者没有返回步行且空步 行最短的循环作业。--浪费最少原则
9
标准作业的3个基本要素 3.根据各工序产能确定工序间的标准库存
A
10,000
B
11,000
C
9,000

精选中文TB生产方式2yu

精选中文TB生产方式2yu

品 名:ADJ S/A前排座椅
60″
60″
1/1
从 取工件
完成品を置く
手送工序的场合
11
(標)準作業票の例題
表准作业票的例题(2)
1/1
从 取工件
到 放置完成品
涂布机
作业台
工件暂时放置场












73
78.5
排序品

完成品置场
螺丝安装机
能直接向旁边移动进入下一道工序
18-4
(例3)
能做到改善作业,但花费了大金额费用而且做的设备改善,即使被说成改善手法错误也没办法。
改善有试行错误的要素,有在计划阶段觉得完善可实际却失败了的事例,失败了的时候,用于设备改善的投资费用也全部损失了。
不能完善地进行标准作业的话,将屡次发生每次作业顺序或标准手持混乱,技能员的动作有很多浪费等、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点。
加工能力=
(小数点以后忽略不记)
图1.加工工序的顺序
工顺






完成品
表1.分工序能力表的示例
工顺
工序名称
机番
基 本 時 間
ロアレ-ルS/Aカシメ
ロアレ-ルS/Aカシメ
交换个数
交换时间
刃 具
备注
溶 接
下滑道 BKT
S1
S2
S3
S4
S5
S6






39

10
15
200
30”

【推选】知识点三:标准化作业文件PPT资料

【推选】知识点三:标准化作业文件PPT资料
2.标准作业组合票 标准作业组合票(见表2-9)是为了作业分配,即:决定作业程序所
使用的一种工具,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时间、步行时间,及机械作 业的经过时间。并研究在生产节拍内一个作业人员能负责多大范围最 有效的作业。另外,还要记入自动进给时间(包括传送时间),看人和 机器能不能进行更有效的组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4.标准作业的制定程序 首要先到现场观测生产节拍,然后制作工序能力表和标准作业
组合表,最后完成标准作业票。 ⑴ 在现场进行生产节拍观测 ⑵ 制作工序能力表 ⑶ 制作标准作业组合票 ⑷ 制作标准作业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⑴ 在现场进行生产节拍观测 基本的生产节拍由生产量决定, 但生产实际过程中的节拍还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具体观测后确 定。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3.标准作业票 标准作业票是为了了解全体作业人员的作业状态,记录每一个人的作
业范围,公布在生产线现场。将每个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明示出来、 除标准作业三要素以外,还要记录质量确认、安全及注意事项等。标 准作业票在现场公示出来(目视化),利于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是 管理者现场管理的工具之一,监督者发现工位问题点和指导作业人员 的依据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汽车生产现场管理
第四章第六节知识点三
标准化作业文件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标准化作业文件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票(表)、标 准作业票(卡)、标准作业要领书等。标准化作业的制订顺序是:确 定标准节拍时间;观测时间(人的手动作业时间,机器加工时间);制 定各工序能力表;制定标准作业组合票;确定标准手持量;制定标准 作业票。
它的作用是:各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的作业准则;
间的关系
用用线线图 图记记录录手手作作业业时时间间、、自自4动动传传质(送送量螺时时检纹间间和和查直完完径(成成1测/时时定间间1)的的) 关关系系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SOP)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SOP)
③ 作业顺序与工序顺序的区别: ¾ 如果作业顺序简单,可以从《工序能力表》直接确定,这时工序顺序实 际上和作业顺序相同; ¾ 如果作业顺序复杂,不容易确定某台设备的自动运行时间在作业人员于 下一个节拍里操作这台设备之前能不能结束,因而在确定正确的作业顺序 时,要使用《标准作业组合票》
13
步骤三:确定标准作业顺序--《标准作业组合票》
② T.T 、ATT(Actual Tact Time)、C.T (Cycle Time)的定义: ¾ T.T:每班工作时间(固定)÷需求量(每班的生产数量)。
注:T.T可以写成Tact Time,也可以写成Takt time。主要是由于有许多 非英语国家,尤其德国人,经常把c写成k,因为发音相同,而且德语里面c经 常就是k
GPS(丰田生产方式) 标准化作业
2009年3月
0
标准作业概述
1 标准作业: ① 以最少浪费的程序,来实现安全、高质量、高效率作业的方法; ② 由功能组织同意并制定、遵守和维护的,文件化的,顺序可重复的
作业内容。
2 标准作业目的: ① 通过必要的、最少数量的作业
人员进行生产。通过排除无效动作的有 效率的劳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
3 动作图线复杂的地方是改善的突破口;
21
标准作业票
步骤五:编制《标准作业票》
② 《标准作业票》的要素:
1 循环时间T.T
2 作业顺序
标准作业“三要素”
3 标准持有量
4 纯作业时间
5 “质量确认”的位置
6 “安全注意”的位置
22
步骤五:编制《标准作业票》
③ 《标准作业票》的用途: ¾ 为了让作业人员全面理解标准作业,丰田公司的分别编写两份文件,发 放给现场作业人员: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计算

工序能力指数(CPK )一)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也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的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 (即时 )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为=6 。

若用符号P 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 (其中的 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之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说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σσμ3±σ工序能力技术要求工序能力指数=σσ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二)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作以下判断和处理,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理对于CPK也同样运用。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三)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1、在介绍工序能力指数计算以前,先介绍一下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计算:平均值的数学表达式:标准偏差的数学表达式:在实际过程中,因为所取的数据一般较多(100个左右),这样用数学表达式来计算标准偏差十分麻烦,所以,在生产现场常得用作直方图过程中的频数表,采用两种简化的办法来求解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这里不一一作介绍。

LEAN-精益生产基础与工具

LEAN-精益生产基础与工具
标准作业
确定标准作业的5个程序 1、确定节拍
节拍=
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 一天必要的生产数量
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 不要扣除设备故障、等待材料、修正时间 不要扣除作业人员的疲劳、休息时间 不要扣除不合格品的富裕量
8
6 Sigma with Lean
标准作业
确定标准作业的5个程序 2、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
不良为零的结构
• 防误 • TPM
设备 人
• 单品流动 • 标准作业
方法
可视化管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信息
• 基础教育 • 多能工

不生产不良 的检查
27
6 Sigma with Lean
质量保证
防止失误 肯定人的作业有失误 发生率10-100ppm
程度
0 Ⅰ Ⅱ Ⅲ Ⅳ
意识状态
生理状态
无意识、失神 兴奋
9
6 Sigma with Lean
标准作业
确定标准作业的5个程序 3、确定标准作业顺序
10
6 Sigma with Lean
标准作业
确定标准作业的5个程序 4、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 如果作业按工序的流转顺序进行,在制品只是设备上
加工的部分 如果作业与工序顺序相反,设备间至少保持一个在制
从原材料到成品
4
6 Sigma with Lean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是: 工作的基础 改善的基础 培养人才的基础 对新员工的指导书
5
6 Sigma with Lean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三要素: 1、节拍时间—制造1件成品(半成品)所必需的时间
这个时间不是由设备或人员的能力计算出的,而应该是由客户 (后工序)所需的数及工作时间决定的。 2、作业顺序—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进度不断推进的工程中,作业 者的动作顺序。

工务段防护员对标管理作业精细化考核表范本

工务段防护员对标管理作业精细化考核表范本

工务段防护员对标管理作业精细化考核表范本一、工作态度1. 工作积极主动,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工作安全稳定。

2. 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3. 对工作中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措施。

二、工作技能1. 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防护员操作规程。

2. 能够熟练操作防护设备,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顺畅。

三、作业执行1. 能够按照作业计划和标准操作要求,准确执行作业。

2. 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并指导其正确操作。

3. 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四、安全管理1. 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能够熟悉掌握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3. 能够主动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团队合作1. 能够积极主动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2. 能够正确对待意见和建议,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3. 能够与其他部门和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六、工作效率1. 能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 能够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进度不拖延。

3. 在工作中能够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七、自我学习1. 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2. 能够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3. 能够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CPK是什么意思

CPK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9个月前选出Cpk——过程能力指数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Cpk应用讲议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Ca: 制程准确度。

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8. 依据公式:,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9. 依据公式:Cp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10. 依据公式:Cpk=Cp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A++级 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A+ 级 2.0 >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A 级 1.67 >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C 级 1.0 >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钢构件集中加工1.机构设置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钢构件加工厂。

钢构件加工厂按照“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的原则进行工作分工。

以项目经理部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内部职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为作业人员。

加工厂作业层设型钢拱架加工班、格栅拱架及网片加工班、小导管加工班、运输班班等。

钢构件加工厂组织机构见下图。

2.人员配置要求钢构件加工厂编制与定员设置的原则是精干、高效,满足施工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工厂编制与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钢构件加工厂人员配备参照架子队管理有关办法规定要求,人员配置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序工种情况确定。

其他岗位人员根据工厂管理及生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配置。

管理人员均为单位正式职工。

3.人员任职条件(1)厂长任职条件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掌握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钢构件加工工艺流程。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有5年以上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有2年以上钢构件加工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3)安全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管理及钢构件加工厂安全专业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钢构件加工生产及加工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质检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及质量管理工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工地质量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试验员任职条件熟悉专业知识,掌握检验与试验知识和技术。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标准化作业试题

标准化作业试题

标准化作业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标准化作业试题一、填空题。

1、标准化的四大目的有,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2、作业标准指导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基础。

是每个作业者行动的最高准则,保证质量、(成本)和(安全)等个公诉作业的标准。

3、标准作业三要素:(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

4、标准在制品是指维持正常工作进行的必要的(库存量)。

5、标准文件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表)。

6、(作业标准)是为了进行标准化作业而规定的各种标准。

7、管理者标准作业是管理者对(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的流程和内容。

8、标准作业前提(以人为中心),标准作业是根据人的活动而不是机械运转而定的,不能受设备条件限制,无视人的动作。

9、代表性的作业标准书有:(作业指导书)、作业要领书、(操作要领书)、换产要领书、搬运作业指导书、检查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要领书等。

10、3W是指(What想要的结果)、(Where获得结果的渠道)、Way相对应的方法。

二、选择题。

1、节拍决定的三种方法(ABC)A、依照客户的需求来决定节拍B、根据设备能合理确定生产节拍C、根据人员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节拍2、标准作业法步骤包括设定改善目标、(A)、作业改善、作业标准化、巩固标准化。

A、作业观察B、现状标准C、作业改善3、如何进行巩固标准化(ABC)A、作业指导书B、培训员工C、持续改善4、作业标准的要求有(ABCD)A、明确的工艺流程与布局B、各种材料按时、按质、按量到位C、明确的人员配置要求D、明确的工作程序与作业步骤5、(A)是指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作业顺序。

A、作业顺序B、节拍时间C、工序能力6、(B)衡量事物的准则。

A、作业B、标准C、标准化7、工序能力表的内容是(ABCD)A、确定和记录每一工序的每件产品加工的周期时间B、确定机器或流程的能力C、识别最大流程能力D、识别通过减少作业周期时间或切换时间来增加生产能力8、组员标准作业的实施频率(C)A、班次B、日间C、每个工作循环9、作业顺序的内容是(ABC)A、可重复性的作业系列B、定义需完成的事项C、分离由于无序或安排不当造成变异10、标准作业的注意事项(ABCD)A、在工作区域或作业单元张贴标准工作文件B、将作业分成小的操作要素C、使用标准作业为员工的培训工具D、每次在改进后,重新记录标准工作并张贴新的表格三、简答题。

精益化班组竞赛笔试复习题

精益化班组竞赛笔试复习题

精益化班组竞赛笔试复习题1.精益生产的根底和保障是:5s和标准化作业。

2.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3.三化分别指: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合理化建议。

4.标准作业三种工具: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票、标准作业票。

5.人才培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6.“三位一体〞点检指的是:岗位操作人员日常点检、专业维修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细点检。

7.标准化的四要素是:5s、单件工时管理、标准化工作、目视化管理。

8.TPM活动的目的是因人和设备的体质改善而使企业的体质改善。

9.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管理工作最基层的单元。

10.定量数据可以分为:计量值数据、计数值数据。

11.TPM活动的两大基石:5s活动、和重复的小集团活动。

12.TPM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表达在:产品本钱、质量、生产率、平安环保、库存周转、员工的工作热情等方面。

13.班组两长三大员指的是:班组长、工会小组长、现场管理员、设备平安员、质量核算员。

1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的平安设施必须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和生产。

15.事故应急的四个步骤:预防、预备、响应、回复。

16.线平衡墙的目的是:消除步行和非增值的操作浪费、平衡工位间的工作量。

17.班组长的五个角色是:助手、同事、责任者、带头人、桥梁。

18.TPM活动的八大支柱:个别改善、质量改善、环境改善、自主保全、专业保全、事物改善、人才培养。

19.构造生产现场的要素是:人、机、料、法、环、能、测。

20.TPM的开展主要经历了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五个阶段。

21.物品摆放的三要素:工序管理、物流管理、环境管理。

22.一个较长的制造周期对企业而言意味着:较高的本钱。

23.精益生产的三要素是:按节拍生产、单件流、拉动式生产。

24.沟通的根本原则:第一是高度的目标关注、第二是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25.TPM以现岗位为单位重复性小集团活动和5s为活动根底,以实现零故障、零缺陷、零不良、零事故为终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