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课程整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它旨在优化学科知识组织、强化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模式两个方面,对课程整合进行深入探讨。
一、理论基础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地构建知识结构和意义的过程。
课程整合通过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个体差异化和社会交往的过程。
课程整合通过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整合,提供学生与自己、他人和环境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与学。
课程整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智能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模式述评1.学科整合模式:学科整合模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构建出更贴合实际且更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可以结合数学、语言、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设计相关实验、调查和创作活动。
2.项目整合模式:项目整合模式通过开展综合性的项目学习,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主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3. 与现实生活整合模式:与现实生活整合模式将课程内容和学生所在的实际环境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语言课程时,可以引入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表达。
4.技术整合模式:技术整合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结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这些理论支持和模式实践的结合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整合型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L概念整合理论是心智空间理论的进展,心智理论是两个或多个空间合并而产生的层创(novel)推理。
映射(mapping)被用来建立和开发概念整合的处理过程,对背景学问的激活。
概念整合过程可以把真实的东西、虚构的东西、意像中的东西概念化;概念整合模型中生成的推理经常可以引导概念化者的学问基础和推理力量产生变化。
概念整合理论是建构混合认知模型的理论。
(前言)2 .概念的体验性:人类生存在客观世界中,当人们把客观世界的对象范畴化、概念化时才形成了概念,概念公开于人的思维中,通过认知过程概念可以被符号而形成语言系统。
概念是人熟悉世界的产物,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
(赵艳芳2001:81)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J (物色)“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句,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情采)“故形立则章成矣,发声则文生矣。
”(原道)“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诠赋)“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体性)这段文字说明客观世界作用于心,心生言、言生文。
概念是体验的,是经过心智加工的,体验越深,概念的印象也就越深。
(例如:911)概念来源于学问。
不同的学问范畴可归结为不同的概念。
人的心智会将详细的、体验的学问提升为概括的、抽象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的、凝练的表达,心智的体验加工是心智的体验加工是概念的终端产品,概念被视为熟悉科学的中心。
(Robert.A. Wilson z Frank.C. Keil, 2000:177)概念是通过阅历,特殊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力量而得到的。
(Lakoff& Johnson 1999:497)海德格尔坚持认为:“人类离不开概念,概念是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部的阅历都是概念性的,是已阅历的概念。
"([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2004:68)“社会实践的连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人们在头脑里生成了一个熟悉过程中的突变(飞跃),产生了概念。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概念整合理论被认为是一种解释个体学习过程的有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主要
用于探索人们识别、理解以及储存和记忆信息的过程与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发展,
许多新的概念出现,人们对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的整合注意程度也在增加。
作为一种复杂
的心理现象,概念整合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人们通过找到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的
关系,来建构一种完整的认知结构。
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来解释人们如何整合不同的概念,使过程更加可操作。
概念整合理论指出,个体接受新概念时,会根据现有的认知结构来组织和理解新概念,有
时会出现抵抗感,新认知结构和被替代的认知结构之间会有一定的冲突,如此一来,新概
念将不能很好地被理解和整合。
因此,有效的整合概念需要介入过程,使个体可以将新概
念转变为可理解的概念,概念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完成认知工作,充分理解概念之
间的关系。
概念整合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建立情境下
的认知结构,整合知识要素,用以辅助学生开展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清晰
的认知架构来辅导学生,以确定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并使他们熟悉现有知识体系
中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课程的有效整合。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在日常学习中被广泛使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发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的能力,解决概念混乱的问题,进而加快整体学习速度,促进学生较好的学习进步。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1.概念整合理论是心智空间理论的发展,心智理论是两个或多个空间合并而产生的层创(novel)推理。
映射(mapping)被用来建立和开发概念整合的处理过程,对背景知识的激活。
概念整合过程可以把真实的东西、虚构的东西、意像中的东西概念化;概念整合模型中生成的推理常常可以引导概念化者的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产生变化。
概念整合理论是建构混合认知模型的理论。
(前言)2.概念的体验性:人类生存在客观世界中,当人们把客观世界的对象范畴化、概念化时才形成了概念,概念藏匿于人的思维中,通过认知过程概念可以被符号而形成语言系统。
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
(赵艳芳2001:81)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物色)“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句,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情采)“故形立则章成矣,发声则文生矣。
”(原道)“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诠赋)“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体性)这段文字说明客观世界作用于心,心生言、言生文。
概念是体验的,是经过心智加工的,体验越深,概念的印象也就越深。
(例如:911)概念来源于知识。
不同的知识范畴可归结为不同的概念。
人的心智会将具体的、体验的知识上升为概括的、抽象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的、凝练的表达,心智的体验加工是心智的体验加工是概念的终端产品,概念被视为认识科学的中心。
(Robert.A. Wilson, Frank.C. Keil, 2000:177)概念是通过经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Lakoff& Johnson 1999:497)海德格尔坚持认为:“人类离不开概念,概念是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的经验都是概念性的,是已经验的概念。
”([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2004:68)“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人们在头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飞跃),产生了概念。
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
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有关社会整合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从某种角度上说,社会整合的研究就是为了因应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断裂”问题。
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国外的研究者遵循着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条研究路线,分别形成了宏观的系统整合理论和微观的个体整合理论。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社会整合的研究背景、阶段与代表性理论,分类归纳了社会整合的检验指标与实现机制,力图展现该论题的整体研究图式。
结合文献梳理的成果,本文在总结国外社会整合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内同类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启示。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
现实世界的长久分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分化的强劲步伐。
但是,社会分化并非解释社会发展的唯一模型,“分之必合”、“分合均衡”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铁律。
与具有自然驱动力的“分化模式”相比,社会整合更需要人们及时的经验总结与主观构想。
在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瓦尔德(Lester Frank Ward)眼里,“人类分化的历史已经有差不多15万年了,整合也有差不多5万年了”①。
换言之,社会整合在时间上晚于社会分化,社会整合理论建构的时间则更晚。
直至19世纪末,社会整合才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廓清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整合的研究脉络及其理论发展,对于审视客观世界和厘清理论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整合的理论起点与范式集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业化的扩展,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分迅速从传统社会中分化出来,社会秩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整合的理论需求尤其迫切。
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的“断裂”在催生社会学学科的同时,也将整合的主题植入到社会学理论的母体当中。
西方社会学的创始者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整合”的概念,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触碰了这个主题。
孔德的“社会内聚力”思想、马克思的“阶级社会理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都内含着这种理论关怀,但是只有在涂尔干这里,社会整合的概念才得以形成;到了帕森斯这里,社会整合才成为解释社会变迁的重要范式。
珠心算理论知识:整合理念融入幼儿珠心算教学 - 幼儿珠心算教育
珠心算理论知识:整合理念融入幼儿珠心算教学 - 幼儿珠心算教育整合理念融入幼儿珠心算教学幼儿园珠心算教学,针对的是4-6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珠心算教育不能孤立地存在,而应该把幼儿的珠心算学习看成整合系统,与幼儿园教育各领域之间相互联系与结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各方面的整合。
珠心算教学要向前发展,就要融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吸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内容,并且与新教材相融合,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使珠心算教学长盛不衰。
长期以来,珠心算作为特色教学在幼儿园里开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几年过去了,随着幼教观念、思想不断改革,看着幼儿园里其它教学都在发生"历史性变化",而珠心算却还处于"半封闭"状态,其原因是缺乏珠心算领域相关学习、参考的资料,获得的信息较少,导致幼儿园珠心算发展缓慢、缺乏创意,虽然有不同的教材书籍,但也是大同小异,我们在借鉴外来经验的时候,同时也避免不了"走回头路",发现有许多看似主题背景下的珠心算活动,但实质是戴着主题的"帽子",行专门的珠心算教育之路,只是借用主题中某些"道具"进行珠心算教育,仍然保持着与分科教育相同的独立内容体系,与专门的珠心算活动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缺乏与主题的紧密勾连,对推进和深化主题毫无作用,给人牵强之感。
那么,在强调"以整合的思想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怎样对幼儿进行珠心算教育已成为当前课改中珠心算教育问题争论的焦点。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对幼儿园珠心算教学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幼儿珠心算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一、幼儿珠心算教学的原则(一)整合性原则利用和发挥新课程及单科的珠心算教育的不同功能,将珠心算主流活动与融合性活动作为完成珠心算教育任务的一个整体来思考,使两者的学习活动内容上下呼应有联系。
概念整合理论_浅析概念整合理论.doc
概念整合理论_浅析概念整合理论【摘要】概念整合理论遵循人类认知和把语义作为认知手段的普遍原则,这使它具有了描述形式多样的认知现象的能力。
文章分析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优化原则。
该理论从篇章在线的角度分析意义构建,克服了隐喻认知机制中的不足,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多构性及语言的经济、灵活原则。
【关键词】概念整合;心理空间;意义构建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理论,遵循人类认知的普遍原则,从新的角度研究意义构建的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涉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一、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4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以及一个共有空间。
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共有空间(generic space)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blended mental space)。
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the emergent structure)。
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一般说来,概念整合网络共有四种类型:(1)单一框架网络。
这是最简单的概念整合网络。
这种网络里有两个输入空间,里面包含要整合的信息,还有一个合成空间。
两个输入空间的其中之一包含了一个抽象的空的框架,而另一个输入空间里则没有框架,只有用来填充的成份。
(2)框架网络。
在框架网络里,概念整合就较为复杂一些。
框架网络里一般都有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包含输入空间里共有抽象信息的共有空间。
(3)单向网络。
这其中有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但到了合成空间里就剩下一个组织框架了。
概念整合理论
把认知的两个或多个事件整合在一个线性序列里
二 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
1、幕后运作,不够敏感; 2、基本思维方式; 3、整合空间是多维的,过程是有序的; 4、是心智的加工,不是物质形式的操作; 5、研究对象是心智空间网络动态认知模型的 合成原则,对类推、隐喻、双关语、幽默 等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三 整合的认知机制
1、表征 2、映射 3、投射 4、类推 5、象似性
四 概念整合的基本类型
糅合型整合:隐喻 那个外科医生是个屠夫。 截搭型整合:转喻 他被后面的司机按了一下喇叭。
五 词语整合的层级分布
(一)整合度的差异 1、概念整合层级性高的述宾结构具有不可类 推性。 吃大碗 写毛笔 抽烟斗 2、概念整合层级性高的动宾结构其宾语受事 性比较弱。受事性强弱检验标准: (1)动词前可否加描摹性状语; (2)名词前可否加数量定语 (3)可否换成把字句
吃饭
慢吞吞地吃饭 吃了一顿饭 把饭吃了
吃大碗
*慢吞吞地吃大碗 *吃了一只大碗 *把大碗吃了
(二)整合度的层级 A级:低整合度 说话——说的话 写信——写的信 B级:次低整合度 洗菜——洗牌 价格——杀价 C级:次高整合度 整体隐喻:吃醋、插足 整体转喻:挂拍、红娘 抽象融合:写生、吃惊 D级:高整合度 提包 画像 插图 理论也叫概念融合理论,“整合”强调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对长期以来科学研
究中的“分析”理念的一种反思。
上了一次中岳嵩山。这里运载石料的交通工具 主要是用人力拉的排子车,特别处是在车上装 了一面帆,布帆受风,拉起来轻快得多。帆布 是船上用的,这里却施之陆行的板车上,给我 十分新鲜的印象。(汪曾祺《随遇而安》)
概念整合理论和双关修辞格
概念整合理论和双关修辞格概念整合理论和双关修辞格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语言学领域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历史发展、应用以及最近的研究发现。
1.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简称CIT)的定义和历史发展概念整合理论,也称融合理论,是语言学家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Laird)和马克·特纳(Mark Turner)在198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认知科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类处理语言和思维的方式。
该理论提出,人类处理语言和思维时会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概念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就像一条河流”时,我们将时间和河流这两个领域中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时间是河流。
这样的概念整合既能够解释语言现象,又能够解释人类的思维方式。
在CIT中,概念整合称为“融合”(blending),指的是将来自不同概念空间的元素合并在一起。
概念空间是指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为特定概念而建立的观念,它包括我们对概念的知识、经验、感知和情感。
融合是建立在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的基础上的。
概念映射是指将来自一个概念空间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空间,这个过程涉及到相似性、隐喻和类比等认知机制,能够生成新的概念和语言表现形式。
CIT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语言的研究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揭示出语言是如何反映我们的思维世界和如何促进我们的认知发展的。
2.双关修辞格(Pun)的定义和历史发展双关修辞格,也称双关语或双关语言,是一种语言技巧,用于创造出一个句子或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解释。
它是由语音、语法、语义、上下文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可能会产生荒谬或滑稽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说“如果你喜欢足球,我可以对你来个倒钩”,我们应该理解为我们可以给他介绍一个足球鞋的品牌;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理解这个语境,而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会觉得这句话很奇怪。
心理学的整合理论
・中、短篇论文・心理学的整合理论郑荣双Ξ 车文博(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长春,130012)1 心理学不统一或分裂的原因 一是笛卡尔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
这种二元论将学术理论观点分为客观与主观以及质化与量化等等。
这样对立的区分模式在心理学中已成为一种思维和研究定势;二是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
金布尔发现心理学中存在五个与之相关的对立范畴。
沃特森则认为有18个,黑特认为有12个。
我国的研究者指出这些对立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和价值中立对价值负荷说等方面的对立。
表层研究与深层研究的对立以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研究等方面的对立;三是方法论的对立。
实证主义和现象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两大对比基础”。
实证主义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方法中心、原子观、定量研究和还原论等;现象主义则主张以直接经验为对象,以问题为中心,坚持整体观、定性研究和非还原论。
四是科学文化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处于支配和霸权地位,对人文文化采取排斥、轻视的态度,以它严格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将人文文化置于心理科学的领域之外,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局面。
2 心理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中存在的分裂和矛盾是心理学中的一大难题。
只有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才能克服分裂与对抗的巨大阻力,使心理学健康发展。
有的论者指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之抗争的后果之一是心理学存在着分裂的危机,后果之二是使得心理学的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最后使心理学的科学性受到动摇。
另一种观点是,两种研究取向和方法论互有不足和优势。
科学主义取向的优势是可以获得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较为深入的认识;人文主义取向的优势是使人的心理学成为真正的“人”的心理学。
在探索心理现象规律时,两种认知取向都是必要的,也是互补的。
3 整合的可能性和动力 整合的可能性。
从科学和社会发展来看,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必将整合。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将成为人文科学的基础,两者将相互包含成为一门科学。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
1、提高效率
通过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减少中间环节和浪费,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2、降低成本
通过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降 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升竞争力
通过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信 息共享,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项目式学习:通过一个实际项目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使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适用于实际问题 解决能力的培养,但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项目设计和组织能力。
4、主题式学习: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但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主题设计和协调能力。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 评
01 一、理论基础目录02 Nhomakorabea、模式述评
03 三、实践案例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课程 整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次演示将 就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六、产业链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产业链整合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1、数字化整合
数字化技术将会成为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信息 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协同效应。
2、智能化整合
智能化技术将会成为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方向,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 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一、概述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视为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重新整合的过程,这反映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科层化和制度化的过程,这导致课程与教学逐渐分离。
这种分离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
课程被视为一系列预设的知识体系,而教学则被视为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这种分离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的同质化、教学方法的单一化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逐渐兴起。
这种理念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认为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而教学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这种整合的理念旨在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涉及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深层次问题,也涉及到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现实问题。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背景与意义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
传统教育模式中,课程和教学往往被视为相互独立的实体,课程设计者制定课程内容,而教师则负责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
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脱节,以及学生学习体验的碎片化。
这些问题促使教育界重新审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寻求更加高效和全面的教育模式。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以及整体教育观念。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如何主动构建知识,而社会建构主义则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认知心理学家们从人类思维的角度,提出了人的知识是以一定的形式贮存于大脑皮层上的经验组块或特征整合,进而产生和保持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这一特征,它被誉为继“演绎”之后的第二种推理方式。
人类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中,就逐渐形成了把现实的各种事物与属性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加以整合、归纳,最终形成知识体系的认识方式。
思维中的特征整合是建立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的,是认知主体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逻辑活动的表现。
整个过程主要包括3个环节:词语与句子的选择、思维内容的组织和表达形式的运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或思想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内容及结果。
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推理活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特征整合推理。
思维推理的全过程都有特征整合参与。
由此可见,特征整合是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因此特征整合也称逻辑思维的实践活动。
思维的特征表现为对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综合与归纳。
特征整合推理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特征整合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
其次,作为特征整合活动的中介环节,大脑皮层不仅起着连接特征与概念的桥梁作用,而且还决定着思维中认知结构的功能特点。
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在特征整合过程中,功能状态不尽相同,如大脑左半球对事物的属性和概念进行特征整合,有较强的执行功能;而右半球更多地倾向于推理判断,故右半球有较强的整合功能。
另外,不同特征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特定的优势兴奋灶,也影响着特征整合的质量和速度。
当大脑皮层受到外界刺激时,其优势兴奋灶首先被激活,并沿传入通路传至大脑左半球,然后再进行特征整合。
通过特征整合,大脑皮层左半球就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库,但同时右半球仍继续完善已有的知识经验库。
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会自动把外界输入的信息联系起来,并按照某种结构进行排列组合,建立新的意义,获得新的概念。
由此看来,特征整合活动离不开大脑皮层,否则,即使人们掌握了大量知识,也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毕业论文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它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其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评估。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如何有效地整合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而实践则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标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在毕业论文中,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那么,如何在毕业论文中有效地整合理论与实践呢?第一步,要做好充分的文献研究。
在确定论文选题后,广泛阅读相关的理论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明确已有理论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切入点。
同时,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其他学者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步,深入进行实践调研。
根据论文的选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进行调研。
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第一手的实践数据。
在实践调研中,要注重观察和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与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罗列理论和实践的内容,而是要通过分析和论证,将二者融为一体。
比如,可以运用理论来解释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可以通过实践数据来验证和完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在整合理论与实践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逻辑线索。
论文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逐步展开。
在每个部分,都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实践又是如何反哺理论的。
二是要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
实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是支撑论文观点的重要依据,要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三是要保持客观和严谨的态度。
特征整合理论名词解释和论述
一、名解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言语系统:指构成语言的各个层次的单位,及其互相对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网络。
整个语言形成由各个分支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系统”,语言单位处于语言系统之中才具有自身的价值。
短时记忆: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储存少量信息的记忆系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阶段。
特征(特征匹配说中的):是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以及关系。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记忆系统的一种,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通常是指1秒钟左右的时间,即刚刚感觉到所注意的信息时间(有人把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大量的、被注意到的信息很容易消失,能够记住的东西才进入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
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
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亦称“数据驱动加工”。
是指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
与“自上而下加工”相对。
由外部刺激开始和推动的加工过程。
其特征是信息流程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知觉单元到较大知觉单元,即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如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就采用这种加工模式。
在此加工过程中,每一加工阶段的信息都作为下一加工阶段的输入信息,驱动下一阶段加工的进行。
控制性加工: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中的一种注意加工形式。
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它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
追随程序:是指在实验中,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动机的整合原理
动机的整合原理动机的整合原理是由心理学家贝里尔创立的,主要用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来源和变化。
该理论提出,人的行为是由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会需求和个人目标等。
动机的整合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和阐述。
首先,动机的整合原理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生理需要驱动的。
生理需要是人体对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例如食物、水和睡眠等。
当人体感到饥饿或口渴时,这种生理需要会促使人去寻找食物或水源来满足需求。
这种驱动力是一种基本的原始动机,是行为的重要来源。
其次,动机的整合原理强调了心理需要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需要是人类对于满足自身心理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例如自尊、归属感和成就感等。
当人感到被尊重和认可时,他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因为这些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换句话说,心理需要成为了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第三,动机的整合原理还涉及到社会需求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需求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需求,例如友情、爱情和归属感等。
当人们感到孤独或缺乏社会支持时,他们会努力寻找和建立社会关系来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社会需求也成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来源之一。
最后,动机的整合原理强调了个人目标对行为的影响。
个人目标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和目标而努力。
当人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并有信心能够实现时,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个人目标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总结起来,动机的整合原理认为人的行为源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会需求和个人目标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了解这些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来源和变化。
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
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
整合理论是一种试图把社会学理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整合的理论,其目的是力图避免各个理论的缺陷。
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把社会控制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进行整合,认为生活在无组织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接受社会化过程不足,紧张和被社会隔离的感觉及正常的社会制约关系的弱化,导致个人拒绝传统的社会价值,参与犯罪亚文化群,因得到犯罪团伙的赞许,进一步强化了犯罪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多地走向犯罪道路。
(2)将紧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综合在一起,认为社会制约程度的降低以及自己的紧张感会驱使人们去寻找同样心态的犯罪团伙,并逐渐依赖犯罪团伙;与犯罪团伙的交往会强化其消极态度,从而导致其从事犯罪行为。
(3)把整合理论进一步整合,提出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理论。
该理论强调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而青少年犯罪本身与这些因素也是相互作用的。
由于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个时期,家庭、学校、朋友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青少年犯罪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导致其产生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影响青少年初犯罪的不利因素,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出现了职业性惯犯。
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
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一、为什么要整合?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保证。
远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成功的学习者,完成由教到学的过程转化,保证学习真正发生,所以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成为远程教育实践的关键。
二、整合的重难点?(1)整合的重点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过程。
在师生时空分离的状态下,远程教育中多数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是通过媒介来实现的,因而面对面的人际交互不再是远程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
在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中,交互的类型主要涉及两类,一类是以媒体为中介的学生和内容交互,另一类是以媒体为中介的人际交互。
远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设计基于不同媒体的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和内容的交互,并设计各种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按照预定的教育目标成功地完成对学习材料的学习。
(2)整合的难点将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有效地结合是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难点。
由远程教育的本质可知,保证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发生预期的变化是重构教与学相互作用关系的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教师精心设计和开发的、通过多种媒体呈现的学习材料(或教学材料)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是整合过程的核心。
综上所述,为确保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能够达到预定学习目标,必须使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而在此过程中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扮演了关键角色。
三、整合的策略和原则?1.基更的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首先,学习资源不论是否为印刷品,都应该设计尽可能多的人际交流特征。
其次,当课程开发出来后,教学活动的重新整合要通过各种双向通信来实现。
2.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以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角度提出实现教与学整合的思路和策略。
论文写作中的跨学科研究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跨学科研究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学术领域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意味着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解决复杂问题。
本文将讨论跨学科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跨学科研究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学科研究往往只关注某一特定领域,无法全面理解和解决问题。
然而,现代社会问题通常是复杂的,需要综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因此,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填补了学科之间的空白,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 确定研究问题:首先,确定一个跨学科研究的研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问题应该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并且在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时能够获得独特的见解。
只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才能为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明确的方向。
2. 确定学科领域:在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时,需要明确参与的学科领域。
通常,这些学科领域应该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并且能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确定学科领域,才能有针对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 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之前,需要事先了解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熟悉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经典研究方法。
通过系统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4. 明确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时,需要明确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确定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找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通过明确学科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5. 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最后,需要在实际的研究中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这包括使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术和实证研究工具。
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跨学科研究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信息技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课程: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设计,总之,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
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
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
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余胜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他们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必须有所遵循,因为设计必须有步骤、有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套用。
因此,找到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与教学中的模式就显得相当重要,设计者只需遵循即可顺利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这就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学者所提倡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理论模式有很多,而各种模式也必然有其优缺点,但主要的过程还是大同小异。
以下介绍三种模式:1.Gagne&Briggs模式此模式包括系统、学科、教学单元及最终系统等4个层次,并且分为14个步骤(Gagne&Briggs,1979)[5]:上述步骤1~3为课程与教材发展前的初步整体规划,而4~5则为较大系统内不同学科的发展,6~9为个别教学单元的开发,10~14则是这些开发之后的测试、修正及普及。
2.ASSURE模式Russell、Molenda&Heinich于1989年提出此模式,将训练计划和执行过程加以系统步骤化,其流程及内涵说明如下(Gustafson&Branch,1997)[6]:A:分析学习者的特点(AnalyzeLearner)教学须以学习者为主体,其特点如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起点行为、对主题的背景知识(PriorKnowl-edgeofTopic)、经验及期望、学习态度、对组织(或团体)的态度等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元素,如果设计符合学习者需要,就较易达成拟定之教学目标。
S:陈述学习目标(StateObjective)学习目标既是评价教学成效的标准,也是选用教学策略与媒体的依据。
所以它是学习者和教学者应该学(教)什么的途径。
S:选择、修改或设计教材(Select,ModifyorDe-signMaterials)教材就是运用现有的教材,或者修正现有教材与重制新教材等。
U:使用教材(UtilizeMaterials)教学者事前观察与安排教学环境、教材呈现。
R:要求学习者的反应(RequireLearnerRe-sponse)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的学习应是教学者让学习者产生注意及反应,并给予回馈。
E:评价(Evaluate)探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习者是否已学会他们该会的知识或技能,教学设计者应作评价检查。
3.Dick&Carry模式Dick和Carey在1996年[7]提出教学系统化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Design)模式,流程可分为分析、设计、开发、执行、评价等五阶段。
(1)分析阶段:分析学习者、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2)设计阶段:制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设计教学策略与活动。
(3)开发阶段:编写教材、开发教学媒体、形成性评价。
(4)实施阶段:实施教学。
(5)评价阶段:施行总结性评价。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其设计理念及建构方式,可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及情境变量需时配合调整,例如学习者背景的改变,或者是教学资源的增减等,因此应针对教学的不同作不同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1.知识点切入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
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
学校应建立各门学科的信息技术媒体资源库,并对所有的资源建立详细的目录,保证所有师生都能方便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如小学语文中《蚕姑娘》、《回声》、《水妈妈的孩子》、《风》、《看月食》等课程的教学。
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一般品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的训练,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逆向性等进行有效的培养。
当前,许多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思维训练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
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现象和规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圆周率的存在及计算等。
4.情感驱动策略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功能,调节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记忆力。
5.情境激励策略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
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
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6.因势利导策略在各学科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各种事物现象和发展过程,在学生对展现的内容深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铺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实践感知策略有些学科的实践内容,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
运用模拟教学课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教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并模拟动态的变化过程,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尽快把握实践要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模拟操作,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8.习作强化策略将单调强化的练习,用计算机辅助练习的方式呈现练习内容,通过即时的反馈、强化,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习作的效率。
如利用《轻轻松松背单词》、《四则运算》、《苏琳英语》、北京树人的《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等教学软件,对学生的习作强化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研究型课程操作方案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