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化学沪科高一上)
高一上册化学《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探讨原子结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创设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原子结构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设计简单的原子结构实验,如原子模型制作、电子排布模拟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答题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3.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组成,电子排布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2.难点:电子排布的原理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常见的葡萄干面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的奥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于原子结构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层次。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此时,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然而,由于原子结构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教学课件】《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化学沪科高一上)
波尔原子模型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电子在原子 核外空间的一定 轨道上绕核做高 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在奥地利科学 家薛定谔所建 立的波动方程 的基础上,迅 速发展起一门 新的学科:量 子力学。这是 现代研究原子, 分子结构的理 论依据。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说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再分 的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是有结构的。
7.二十世纪初
卢瑟福 英国物理学家 1.射线(带正电) 粒子: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He2+) 射线(带负电) 电子流 2.做了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3.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种元素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 不同种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
比结合成化合物;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片面性:
• 原子并非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不可再分,只不过 在化学反应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
•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不一定都相同. • 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按简单整数比化合,不准
确. 合理性: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现象: 绝大多数粒子直线穿过;极少数粒
子发生偏转;个别粒子偏转180°。
α 粒子穿过金箔的散射实验
为什么α 粒子散射 实验会有这样的结果?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放射性实验结论一
原子是有结构的,原子可以再分为带正电的粒子与 带负电的电子。
放射性实验结论二
上海科学出版社 高一上册
主要观点:
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有它的结构。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带负电荷均匀地镶嵌在
正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399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模型的变迁”教学设计案例说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必然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明线,以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为暗线。
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请五位同学分读一篇散文诗“原子之路”学生诵读散文诗(附下)倾听师: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因为真理隐藏在深渊里”,他意识到人有“眼见非真”的事实后,“为了看得更清楚!”他采用了极端的手段,刺瞎自己的双眼。
为什么说想象力也是一种视力?(不只是研究微观的化学,天文学更是)思考,回答师:哲学方面,想象力是感性知性间的一种中介性先天能力。
在人的判断认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想象力的魅力在于他可以将你带入一个虚拟世界,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
板书:一、德谟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论辩论:论点: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立问题德谟克利特: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墨子: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惠施: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德谟克利特是在什么环境下提出原子论的?他的原子论依据是什么?(师配合PPT演说:认识到二千四百年前,哲学家以心灵感应,追问世界,为万物求道。
)问道二、道尔顿近代原子论怎样证明原子确实存在?立问题师:简介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的质量守恒定律、倍比定律、定组成定律、当量定律等。
找依据展示:(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2)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模型假说你认为道尔顿这三点理论正确吗?为什么道尔顿凭此被冠以近代化学之辨真伪父?三、汤姆逊枣核模型师:介绍阴极射线管的制成及电子的发现摆事实逸出的电子曾经是如何镶嵌在原子之中的?列问题引领学生共同分析,提出假说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体中,就象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一样。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390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了解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不同阶段及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模拟科学家提出相关模型的过程,学会建立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科学家使用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2、感悟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难点:十大成盐规律。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提问】物质是如何构成的?【回答】惠施: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墨子: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
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绩效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
【回答】道尔顿: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④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来判断下道尔顿的四条观点是否正确?【引导分析】错,NaeNa错,H11\H21\H31错,C146\N147;K4019\Ca4020④错,22OH\22ONa【提问】又是哪些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进一步可分的呢?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论据:由于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呈电中性,而物质中既然存在着带负电荷的电子,那么一定还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
)伦琴:发现了X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具有放射性。
【提问】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更进一步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结构。
卢瑟福进一步进行实验来研究铀盐放射出的射线到底是什么?【回答】阅读课本P6页,图1.8α射线:粒子流,+2,穿透力较弱。
β射线:电子流,-2,穿透力较强。
γ射线:电磁波,/,穿透力强。
【陈述】在卢瑟福发现α射线是氦粒子流后,就用α粒子继续轰击金箔,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388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化学教案课题§1.1.1元素周期表年级高一时间修改意见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3.能写出30种常见元素及各主族元素符号.教学重点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写出1~36号元素及各主族元素符号,能初步应用周期表的规律进行简单的判断。
课前准备教学导回忆初中所学内容,什么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预习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遵循什么规则,与初中所学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周期?多少个族?教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每一个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代表一个族。
让学生描述:C、Mg、Br所处的周期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个横行,个周期)称周期第1周期(共种元素)称周期第2周期(共种元素)第3周期(共种元素)第4周期(共种元素)过程①②练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的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的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板书设计§1.1.1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反思族(个纵行,___个族)副族(个;分别用表示)族(个,第列)族(个,第列)主族(个;分别用表示)。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_学案
§ 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2)班级: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 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结论,知道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提出依据和内容。
● 知道人类打开原子世界大门经历的几个阶段。
● 通过探究原子结构,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
二.重、难点重点: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提出依据和内容。
难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及行星模型提出的依据。
三.学习过程⏹ 预习教材(请仔细阅读教材6-7页,并试着在不翻书的情况下完成下列填空)1.下图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卢瑟福的实验结果: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 (如图中A 点); ②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 (如图中B 点);③有个别α粒子竟然 (如图中C 点),好像是给金箔直接弹回来似的。
(2)现象①说明了 ;现象②③说明了 。
2.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的原子结构的 模型,其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 电、体积很 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 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 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行,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
荧光屏挖掘教材(注意教材的边边角角,动动脑筋,与同学讨论讨论会有收获的)1.构成α粒子的微粒是什么?它能穿过金箔的原因是什么?2.卢瑟福为了验证葡萄干面包模型而进行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假设葡萄干面包模型是正确的,卢瑟福应该看到什么现象?3.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行星模型的探索过程中,讨论归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运用的科学方法。
四.课后巩固1.复习教材,梳理导学案的知识内容,在教材上整理本堂课的知识点(原子结构的四个发展阶段)。
2.复习1-20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3.查阅资料,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之后,还有哪些新的原子结构理论?(拓展)五.学后反思(写下在本堂课学习后存在的疑惑)。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39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敲开原子的大门》和《原子的结构》简明教案备课参考【教材分析】:本章前这两节不作高考要求,但考虑学生学习认知的连贯性和领悟科学研究过程、感悟科学研究方法,这两节还是非常有必要作必要介绍,特别是关于电子发现过程的“荷质比”测量方法(适合其它带电粒子荷质比测量),一定要学生经历推导过程,既“重温”电力学之电偏、磁偏内容,又体会出科学研究设计之巧妙。
另外,这两节内容也为第四章原子核部分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学生分析】:学生在化学学科当中早知道原子结构,也在某3-1选修当中接触过“阴极射线”的内容,但对阴极射线发现探究过程还是不太清楚的。
【教学策略与方法】:“阴极射线”和“电子”两概念跟学习过的“射线”和“粒子”作比较,发现其中异同,是利用“同化”(或者导化?)方式教学,核式结构也是立足散射实验和跟生活中“核”模型作对比,是利用“规例”法教学。
教案主体:一、教学目的:(参考教参和课标,联系高考要求,更结合学生实际,经过自己思考,建议如下示)1.能简述阴极射线研究过程和实质,简述电子发现历程2.通过实验探究和简单推导,领悟测定电子等带电粒子“荷质比”的方法3.能简述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研究过程和主要内容,大概了解散射实验现象及主要结论4.通过这两学习,感悟科学研究当中“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感受科学家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荷质比测量实验准备:阴极射线演示(实物演示与PPT演示结合)、散射实验(PPT演示)三、教学过程简述(复习)引入: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靠推测提出“原子”是构成任何物体的不可再分微粒,原子意为不可分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以为如此。
直到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一)探索阴极射线1、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阴极射线。
2、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收集并测定阴极射线的电荷。
(1)通过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微粒组成。
化学《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学案
化学《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学案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及其历史发展。
3.能够解释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1.掌握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
2.理解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发展过程。
3.探究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1.理解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
2.理解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发展过程。
四、学习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想并复习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
可以询问学生们对葡萄干面包模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请他们描述一下葡萄干面包模型的结构。
2.学习与探究(30分钟)2.1葡萄干面包模型2.1.1学习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实验过程。
让学生观察、分析,并引导他们总结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基本原理。
2.1.2解释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含义课堂讨论:葡萄干面包模型中的葡萄干代表原子核,面包代表电子云。
请学生们尝试解释一下这个模型中葡萄干和面包分别代表什么,并解释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2.2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2.2.1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发展通过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发展过程,并对这一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
2.2.2探索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应用让学生们了解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实验(如电离实验、质谱仪实验等)的演示,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应用。
3.拓展延伸(20分钟)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找寻和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相关的其他实验、应用,以及这些实验和应用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课堂小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展示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过程。
五、课后作业1.思考:请描述一下葡萄干面包模型和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异同点。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第一章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板书】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介绍】在古代,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惠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物质无限可分墨子: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若不存在被分割条件,就不能被分割!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叫“原子”,物质分割只能到原子为止。
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
【过渡】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还在继续,到了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经过试验和研究,把古代思辨、猜测的得到的原子假说发展成更为科学的原子理论。
【阅读】阅读教材第三页第5段,了解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
用你们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去分析一下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是否合理?•*原子是可分的,只不过在化学反应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物理性质可能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元素化合时,元素的原子不一定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讲述】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我们现在知道原子并不是实心、不能再分的小球,而在当时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1897年英国科学汤姆生在实验中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什么“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这是人类认识原子世界的开端。
【讲述】汤姆孙经过几年思索和研究,在1903年提出了一种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他认为整个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而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就好象葡萄干面包一样,因此称之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汤姆孙因发现电子而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
【过渡】虽然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与我们现在知道的大不相同,但他毕竟指出了原子是可分的、有结构的,使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又进了一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有重要突破,是从发现X射线开始的。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案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案第一篇: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案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模型2.掌握原子结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科学家的探索之旅约翰·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
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提出者。
卢瑟福,汤姆生的研究生,开拓了原子轨道理论,特别是在他的金箔实验中发现了卢瑟福散射现象,而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伦琴夫人的手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箔、硬纸片、玻璃等并能通过黑纸感光的射线,由于本质不清楚故命名为X射线,而且不同金属有自己的特征射线,并用他的发现为夫人拍了第一张手骨照片。
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原子可能还不是最小的。
伦琴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射线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而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钋和镭。
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出几种不同的射线,都是原子核自发裂变产生的。
由此可见原子是不可再分的说法已存在问题。
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后来汤姆生又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并命名为电子。
由此,汤姆生提出了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
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被彻底否定了。
葡萄干面包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罗斯顿用α粒子轰击金箔去验证汤姆孙原子模型。
结论:绝大部分的α粒子都直线穿了过去,极少数α粒子穿过时发生偏转,个别α粒子竟然偏转了180°。
实验结果与之前的预测完全不一致,所以原子结构模型须重新构思。
因此,卢瑟福结合实验结果和计算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体积很小的核和在它外面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原子的结构是如何样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原子结构的发觉史以及相关实验;(2)明白人类打开原子世界大门经历的几个时期。
2.过程与方法(1)认识探究原子结构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不断增强科学方法意识。
(2)通过探究原子结构,认识科学探究的一样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态度,明白得唯物主义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及重要的科学发觉。
2.难点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对原子结构发觉的作用。
三.教学用品黑板,多媒体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本课从科学家探究原子结构隐秘的历史时期与研究过程动身,以学生进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
以初中原子结构知识为基础,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原子结构,本课起到衔接初高中学习的承前启后之作用。
要紧以学生的展现活动为主,由学生分组代表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向大伙儿展现其科学发觉。
课前分配好任务,让大伙儿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只做连接、指导和总结,最后归纳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一样规律。
2.流程图[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3.流程图说明 情形1:由粉笔的不断分割而引出问题:物质是由什么所构成的?从古到今有哪些思想观点?学生活动1: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道尔顿通过大量实验事实提出近代原子论,从而为近代化学进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出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摸索1 :道尔顿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科学是如何样进一步进展的? 学生活动2:关于汤姆孙发觉电子。
汤姆孙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
[来源:Zxxk ]摸索2:科学又有了哪些突破?学生活动3:伦琴发觉X 射线,贝克勒尔发觉元素的放射性现象。
学生活动4:卢瑟福发觉α射线。
小结: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案例1.情形引入开始: 面对一支粉笔,可能引发的摸索:组成粉笔的物质是什么?这种化学物质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粉笔不断的分割,能分割得尽吗?无限分割后剩下的是什么?……引言: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展,促使人们摸索物质是如何样构成的,也由此形成了许多关于物质构成的观点。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行星模型》教案
《1.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假设及其意义,能够结合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
2.了解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和行星模型的提出过程和依据。
3.掌握元素的放射性实验和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科学探索过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认识探索原子结构的模型法和实验法,不断增强科学方法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探索研究的过程性和长期性。
2.感悟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奥秘中的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分析】一、课标与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源自沪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一节,是学生开始学习高中化学的第一课。
在内容上分析,本节主线明确,重难点突出;从整个章节来看,本节内容为后续原子的结构和组成埋下了伏笔,使学生能够在初中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原子的性构。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和原子的结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提升他们继续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和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原子”、“质子”、“电子”这些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原子的组成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原子内部的结构之前还未接触过。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的建立和描述卢瑟福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行星模型的构建基础、描述和评价2.教学难点根据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根据结论构建出行星模型【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word教案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上海二期课改的差不多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进展为本,为学生的进展提供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同时努力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要素。
因此本节的教学意图确实是:1.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表达知识结论与学习过程的同样重要。
3.追求学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促使学生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的全面进展,以符合素养教育的差不多要求和上海二期课改的差不多指导思想。
科学的原子学说是十九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来的,这种学说大约使用了100年。
十九世纪末汤姆生发觉了电子,说明原子还能够再分。
只是,原子内部怎么说如何样还说不清晰。
不久,卢瑟福用金箔作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里有一个专门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它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
因此,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
然而,核外电子是如何样排布的还不专门清晰。
只是,对原子核的认识又近了一步。
到了20世纪初,波尔运用先进的量子力学理论,依照诸多的实验事实,提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各层电子有一定的数目,并解决了物理和化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玻尔理论是有局限性的,能成功说明各种原子光谱的是量子力学。
如何样让学生体验原子发觉的艰巨呢?我设计了以时刻为数轴的一条教学主线,在学生感叹时刻消逝的过程中,也体会了科学理论的得知不易,同时在辨析合理与否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再次体验真理的获得要不断地探究。
而通过原子结构理论的进展过程的讨论,使学生强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培养构建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要紧探究的是现在的原子结构理论如何样得出的,从19世纪末的1897年发觉电子后,在大约20年内科学家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以下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玻尔的“能级结构”、量子力学的“电子云结构”。
教学设计2: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发现的过程及相关实验,明白它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影响。
(2)通过感性地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形成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科学实验对原子结构发现的作用。
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模拟情景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引言:化学的萌芽到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确立,转折点在“原子论”的提出。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史。
情景一:出示一只粉笔。
教师提问(设问:对这一物体,你在思考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结果分类汇总。
教师介绍古代原子学说(西方和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观点)以及夭折的经过。
思考分析古代原子学说无法确立的原因。
情景二:道尔顿的气体实验(两种气体能均匀混合)微观世界的气体的微小微粒的运动导致气体的相互混合。
学生思考:为什么气体能过均匀混合,这一现象对“原子存在”事实的启迪。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可能的推测。
教师活动:介绍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情景三:凭借你已有的知识,分析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存在错误吗?例题: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1)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等(3)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理论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观点中不确切的( D )A.只有3 B.只有1 3 C.只有2 3 D.1 2 3学生讨论分析:指出“原子学说”的不足。
情景深化:科学是怎样发现这些不足的呢?阅读:从“X-射线到元素反射性的发现“,讨论得出”原子可以再分为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结论。
教师讲述: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例题:19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了揭示原子内部秘密的研究,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提出发现了电子英国科学家达尔顿:是第一个测定分子成分的科学家设问:那么原子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在下节课共同讨论。
化学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素材(2)(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案例分析一、背景:根据我自己多年化学教学的经验,我感到在化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和章节都适合运用MCAI进行教学。
是否需要运用MCAI进行教学,应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思想来定。
因此,本案例的目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化学学科教学与MCAI有机整合的方法,为完善MCAI教学出一份力。
二、案例:〔一〕探究工程:本案例的探究工程是: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结构模型是微观抽象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才能把它形象地展示出来。
这一教学内容适合于MCAI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开展历史,从而加深对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2、技能目标:〔1〕交流对科学开展史的体会,使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体验科学研究开展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育。
〔2〕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和谐美。
〔2〕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探究的爱好。
〔三〕说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必然表达了科学研究的开展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明线,以科学研究的开展规律为暗线。
〔四〕实施过程:1、课前预备:教师:学生:2、课堂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现代原子结构模型〔MCAI演示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复习原子的构成引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电子云动态演示〕总结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并与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作比照〕“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这一内容涉及到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假设不采用MCAI技术进行动态模拟演示,局部学生想像有困难,也就无法完全进入微观粒子这一情境之中,MCAI技术在此显示出它无法替代的巨大优势。
如对氢电子云的描述是通过假设给氢原子照相,把不同时间照片叠加出的统计结果,用MCAI技术可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2〕学生交流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MCAI演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学生分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葡萄干面包院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堂化学课。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原子知识,知道原子、原子核、中子、质子、电子、电中性等概念,现在深入学习原子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学生要知道原子结构发现历程,了解元素放射性,掌握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和原子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原子组成的认识;2.掌握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和原子论,了解电子云模型。
【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学家门探索的过程;2.学习科学家研究时使用的模型法和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有关原子的科学发展史,培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2.养成积极思考、讨论、对比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教学难点】理解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接受电子云模型◆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初中已经学习过原子的部分知识,请同学们来说说关于原子,你知道多少?【学生】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基本单位,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体积很小,原子核体积更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呈电中性。
【教师总结、提问】恩,提的都很好。
那么我们现在都知道物质可以分割到原子,原子又可分割为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原子呈电中性。
这就说明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古人认识物质和原子的一个发展过程。
请同学们看书上第3页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古人开始不知道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时候,他们对物质的组成认识上也有错误对吧。
比如惠施的看法是物质无限可分,这就是错误的。
墨子认为物质必须要有可分的端才是可分割的,这虽然表述上有不同,但可以看出他已经认识到物质并不是无限可分,分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他说的没有端的时候就不能再分割了。
还有德谟克利特提出了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再分,虽然有错误,但是他能提出原子的概念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过程不可能会很简单。
现在你们重点看下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看的过程中把他的原子学说和我们刚刚提到的原子知识比较一下,看看他哪些说法是错误,哪些是对的,哪些你们有疑问。
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待会儿我请同学们来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放映】多媒体放映道尔顿原子论。
【教师提问】讨论之后,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补充】元素由原子组成,但是原子是可以再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第一条错。
第二条是正确的。
后面两条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
……【教师引导】我们现在来逐条分析。
大家初中学过元素知识,知道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由原子组成,但是原子可以再分,所以第一条错误。
由此也可以看出第三条是错误的,同一种元素有多种原子,比如碳元素有12C、13C、14C对吧,这些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是他们质量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们质量数不同。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肯定质量和性质上都会有差异。
【板书】现代原子论:①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由原子组成,但原子是可再分的。
(空一行写②)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在性质上相同,质量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
【教师引导】再看第二条,我们刚刚说到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就比如说我们做游戏的时候分组,现在要把你们重新分组,那么一个一个的人就是最小的单位对吧,这个时候人是作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单元存在的,你不能把一条腿给这个组,一只胳膊给那个组,对吧。
同样的,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原子会保持它的不可再分性,所以第二条是正确的。
【板书】(①③中间)②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教师引导】第四条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分子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比如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结合,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是2:1,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结合,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比是1:2,其他的分子中我们也能看出原子的比都是很简单的整数比,不会有很复杂的比例出现。
所以第四条也是正确的。
【板书】④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教师讲解】道尔顿学说的片面性:原子并非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不可再分,只不过在化学反应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不一定相同;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按简答整数比化合,不准确。
合理性:提出了原子的定义和组成定律。
【教师引导】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道尔顿原子学说有错误的地方,也有正确的地方,在今天看来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在当时他那个年代看来,这已经是相对来说很正确的想法,给近代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后面的科学家发现原子提供了思路。
道尔顿之后,过了近一个世纪,科技发展进步让人们发现了电子。
从这时候知道,原子是由带正电部分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而且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电量相等。
因为存在两个电荷相反的部分,可以断定原子是有一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正负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情况。
这时候,英国的科学家汤姆逊就提出,原子的结构像大家所熟悉的葡萄干面包一样,正电荷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然后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在面包当中一样均匀地镶在正电荷里面。
大家看,那时候科学家虽然还不知道原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他们会用熟悉的物质的形状去想象很微小的原子的模型,这就是科学家们在研究时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模型法。
二、从X-射线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教师讲述】下面我们继续看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
刚刚讲到汤姆逊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但是因为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很快就进入了新的阶段,所以他的想法还没有被大多数人理解就被新的想法给取代了。
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X射线。
当看不见的射线被发现之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就提出问题了“哪里还会有看不见的射线呢?”也就是除了伦琴发现的X射线,别的地方还有没有看不见的射线呢?根据问题,他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平时照相时底片感光是太阳光,光让科学家联想到了射线,他首先猜测在荧光里可能有看不见的射线,所以他选用了铀盐,这种铀盐经太阳照射会发出荧光,而且做实验也确实出现了照相底片感光的现象。
但是偶然的坏天气却让他惊奇的发现,没有阳光照射的铀盐也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没有荧光,却使底片感光,这是不是很让人惊讶的一个现象啊?由此可以推测铀盐本身发出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
后来贝克勒尔进一步研究了纯铀,发现纯铀的射线比铀盐射线强好几倍。
通过做实验之后,元素的放射性被发现了。
这时候英国物理学家也发出了声音,他问“这放出来的射线是什么呢?”既然看不见的射线存在,那么看不见的射线又是什么呢?他也是通过做实验来解决问题,他发现铀产生了两种射线,一种是α射线,一种是β射线,这个实验用到了大量物理知识,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再后来计算α粒子的电荷、质量比值,他断定α粒子是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He2+,之后别的科学家发现β射线是电子流,而且还发现了另外一种射线——γ射线,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由此我们看到科学家们研究物质时都会做实验,实验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教师引导】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的放射性,还测定了射线的种类性质,在当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原子很小,它的直径在零点几个纳米左右,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原子,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要观察那么小的物质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当时的科学家是怎么研究原子的呢?我们讲到卢瑟福发现了铀产生的α射线是氦离子,也就是释放出了一个带正电粒子,而且这个粒子是有速度的,像枪膛里射出来的子弹一样。
那么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粒子去轰击其他的物质啊?大家认为呢?【学生接话】可以……【教师引导】当意识到了可以用α粒子去轰击其他物质的时候,卢瑟福他们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下面我们来看看卢瑟福他们做的实验的视频。
注意看视频左上角的圈和显微镜荧光屏移动的位置,圈是模拟荧光屏,显示了荧光屏在各个位置时所检测到的现象。
大家看视频的时候要特别观察左边那个位置时荧光屏的现象。
(放视频)待会儿我请同学上来把每个位置上荧光屏里的现象画出来。
【板书】将实验装置的大致位置画下来。
(如图)【教师讲话】现在谁上来帮我画荧光屏现象(扫视一周,有个男同学举手),好,你上来画一下。
把点的多少大致画下来就可以了。
【学生画图】(点的大致情况)……【教师提问】都画对了吧?(学生接话“对的”)画的很好啊。
现在我们来看看黑板上这些荧光屏上的现象,这些亮点代表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那么1位置上有那么多亮点,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打α粒子直线到达了荧光屏……【教师引导】也就是说大部分α粒子穿过了金箔【教师追问】那2、3、5、6上的现象和4荧光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学生们个别说话)站起来说吧~【学生回答】说明很少量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更少量的发生了180°偏转。
【教师引导】很好,我们通过视频实验也得出了卢瑟福同样的现象。
如果按照前人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那么金箔就相当于一面由面包垒起来的面包墙,高速α粒子相当于子弹,子弹打在面包墙上会有什么结果?【学生接话】全部穿过,直线运动……【教师引导】这样我们可以判断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是错误的。
大家翻到第7页,第5行我们可以看到卢瑟福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他认为原子核相当于太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行星,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相当于行星绕太阳运转。
现在把这整个太阳系看作是一个原子,用α轰击金箔相当于拿许多的小行星打向太阳系。
那么一束小行星也就是α粒子打向原子核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回答】(学生坐着回答,教师点名正在回答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大部分α粒子能穿过原子,少部分打到原子核上,会因为原子核带电而反弹。
……【教师追问】(指着图)那α粒子在靠近原子核运动的时候,α粒子会受到原子核的一个力,所以……【学生回答】α粒子会发生偏转【教师评价及讲解】对的,很好。
我们用太阳系的行星图完全能够解释α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也就是说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对吧。
但是也不是完全正确。
虽然,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能成功地解释一些现象,但它立即遭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反对。
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电荷都要辐射电磁波,这必然引起两种后果:①不断辐射能量,电子将沿螺旋线渐渐趋近原子核,最后落到核中而湮没;②电子不停的,连续的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会发生连续的变化,因此,所有的原子都应发射连续光谱。
【教师】讲解波尔原子模型尼尔斯·波尔因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把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和普朗克的量子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波尔理论”——原子的定态假设和频率法则。
他的电子波动模型就是对电子粒子模型的补充。
他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教师】讲解电子云模型在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所建立的波动方程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