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教学设计洛阳偃师市山化五中肖继刚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一)、实验目的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五、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花生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的改进
关于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的改进一、传统的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的不足在以往的教学中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我的操作方法都是如图上图两种方式进行实验,但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种方式的器材组合,酒精灯作为热源,不同酒精灯燃烧时,相同时间放热是有不同的,有的酒精灯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这样对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影响很大。
第二种实验方式,利用电热器加热,学生操作不好容易被电热器或液体烫伤,另外,利用这种放式需要的水和油的量比较大,需要相同质量油和水,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液体有一定困难,因为实验室里没有太大的天平和量筒。
二、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的改进基于以上的原因,我把该实验进行了一下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具体的器材和步骤如下:1、器材:500ml烧杯一只,中号试管2只,实验室温度计2只,秒表一块。
2、在大烧杯中倒入一定50°——70°的热水,作为热源。
3、将称量好的15克水和植物油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把装好的油和水的试管分别放入温度计。
4、把组装好的试管,同时放入热水中,开始记时;每隔10s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升温相同时,物质的吸热时间,吸热时间长的物质比热大一些。
比较相同时间,物质升温的速度,升温快的,比热要小。
例如:下面表格是我们实验的一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油的升温速度比较快,水的升温速度比较慢;比较升温相同时,水需要更长的时间。
油的温度/℃17三、改进实验的优缺点改进后的实验,它的热源比较稳定,一方面水浴加热使物质受热均匀,另外水的温度不是很高,相对也比较安全。
实验的设计适合分组,小组中有组装器材测温度、测时间、记录数据,这个实验每小组需要四名学生,而且分工明确,所以实验的操作性很强。
不需要酒精灯和电热器,实验比较安全环保,水和油用的量都不大,节省原料。
本实验设计的缺点主要是实验中水和油升温比较快,读时间的间隔比较短。
第一章,第3节比热容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值不同。
比热容: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 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
4.2×103焦的热量。 4.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一般不同。
5.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越大, 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 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量和 温度变化有关外,还可能与 什么有关?
可能与物质的 种类有关。
探究活动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让我们认识电加热器
探究活动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我想到的实验方案 !
二种方案
探究活动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 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 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8.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哪 个升高的温度多? 答:沙土升高的温度多。因为水的比热容比
沙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海水升温比沙子慢。
中午,沙 子很烫而 海水很凉。
凉 烫
暖却了沙
。
还 很 温
而 海 水
子 变 凉
傍 晚 ,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第一章,第3节比热容
比热容
教学目标
• 1、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 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比热容是物质的一
种特性。(重点)。 • 2、会查比热容表。 • 3、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 能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重、难点)。
比热容的实质 (1)反映了物质吸热的本领;
比热容越大,吸热本领越强
(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
《第三节 比热容》(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探究,引出物质的比热容。
(重点)2.理解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比热表。
(重点)3.会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课前导学】1.热传递实质:内能从________物体转移到________物体。
2.热传递过程中,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热量。
3.体验: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走在沙滩上和海水中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自主学习】一、物体的吸热能力思考:1.同样的水壶,烧开满满一壶水所花时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时间多,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它的________有关。
2.把同样一壶水从20℃加热到沸腾比加热到40℃所用的时间更长,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和生活经验说明:对于同种物质,吸收和放出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实验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特别提示:为了方便研究,我们用水和沙子做研究对象来加热)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应使水和沙子的质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采用__________的加热方式,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方法一:使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能力________。
方法二:使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温度越低,吸热能力________。
3.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各2只。
测量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设计: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原理: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
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实验设计思路:考虑到原教材设计的实验中两个酒精灯的火焰有大小不等的问题,搅拌沙子时也会因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散热过多,而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故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平底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面(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且同时放在同一个已加热的石棉网上,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通过实验改进,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比热容的概念,更容易弄懂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小;或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热量较多。
实验器材:铁架台、平底试管2支(型号相同、质量相等)、筷子一根(用以挂温度计)、温度计2只、细绳、石棉网、冷水、食用油(或煤油)、酒精灯、火柴等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⑵试管中的水和油质量相等;⑶试管中的水和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浅谈“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要求——王志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今年“陕西省第二届初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物理学科的决赛试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探究性实验,该实验对物质比热容概念的引入和学生对物质比热容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该实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决赛要求参赛老师在20分钟时间内独立完成,并将实验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板书,最后总结实验结论,难度较大。
作为本次试题的命制者和评委,看到绝大多数参赛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想对这一实验从设计到操作做一具体分析,通过这样的总结分析,一方面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希望能对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高中化学物质吸热方法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吸热方法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中的物质吸热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吸热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物质吸热方法的实验操作;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物质吸热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物质吸热的概念和原理;
2. 物质吸热方法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量热计、氢氧化钠固体、盐酸溶液、块冰等;
2. 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5分钟)
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质吸热的概念。
比如:“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些反应会放热而有些反应会吸热?”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物质吸热的概念和原理,解释为什么反应会吸热。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a. 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b. 慢慢加入盐酸溶液,观察温度变化;
c. 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 实验二:块冰的熔化
a. 在量热计中放入块冰;
b. 观察块冰融化时的温度变化;
c. 记录块冰熔化的温度变化。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吸热方法的特点,并解释实验现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物质吸热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强调了物质吸热方法的实验操作和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吸热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质吸热的特点和实
验验证方法,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物质吸收热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的单位以及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吸热和放热的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3. 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特点,以及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量的概念、单位及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2. 吸热和放热的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3. 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特点,以及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4. 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物质吸收热量。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热量是什么,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2. 讲解:讲解热量的概念、单位及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让学生理解吸热和放热的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吸收热量。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特点,以及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5. 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热量、吸热和放热的概念,以及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热量的概念、单位及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2. 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吸收热量。
3. 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特点,以及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热量、吸热和放热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3.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
2. 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温度计、计时器、不同物质(如水、砂糖、石头等)。
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过程。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解热量、吸热和放热概念时,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比热容》课件PPT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 中考·巴中] 由Q=cm(t-t0)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都无关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比热容
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 实验准备 (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 (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知1-导
感悟新知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 (1)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加热
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 (2)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升高
温度的多少。升高温度小的吸热能力强。
知1-导
实验方法 (1)转换法: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 (2)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或吸 收的热
量相同。
感悟新知
进行实验
知1-导
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 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 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
4.2×103
铝
0.88×103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2.1×103 2.1×103 1.97×103 约0.92×103
铁、钢 铜 水银 铅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高中化学物质吸热方法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吸热方法教案当我们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探讨物质的变化时,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物质吸热的过程。
理解这一过程对于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和能量转换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关于物质吸热方法的教案范本,帮助教师们设计课程并指导学生们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吸热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教授学生识别和计算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吸热量。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总结物质吸热的现象。
教学内容:-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能量的关系- 物质在物理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吸热量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主动思考。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实验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 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并观察记录数据。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吸热现象,如冷水变温、热水蒸汽等,引出物质吸热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变化,以及物质吸热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区别。
3. 实例分析: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案例,如溶解、稀释、中和反应等,分析吸热现象。
4. 实验演示:展示相关的吸热实验,如硝酸铵溶解在水中吸热导致温度下降的实验。
5. 学生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吸热实验,如测量食盐水溶液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吸热量的计算方法。
7. 课堂小结:总结物质吸热的原理和特点,强调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加强对物质吸热知识的巩固。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质吸热概念的理解程度。
-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评价其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上述教案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质吸热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验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初中物理吸热方式教案
初中物理吸热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物质在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特点。
2. 难点: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吸热现象。
三、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吸热现象,如冰淇淋融化、热水沸腾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吗?”2. 新课讲授教师简要介绍物质在不同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如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
教师通过实验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质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的变化,如加热冰块、观察水的沸腾等。
3. 实例分析教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蒸发吸热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和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物质在不同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吸热现象。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吸热和放热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热水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探究吸热和放热的原理,如制作冰淇淋、观察水的蒸发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物质在不同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比热容》PPT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是指该物体的末温 末 = ___________。
课堂例题
例3.关于比热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答案】D
课堂例题
例4.质量为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80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沙,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比较温度的变化。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实验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比较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以水和沙子为例)
(3)问:如何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相同的热源)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铅
甘油
0.13×103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1、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同。
3、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
新课教学
二、比热容c
4. 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
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
别物质的种类)
(2)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物
1
2
3
4
5
21
34
42
48
55
21
27
32
37
40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7
8
45 51
55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第3节第一课时 比热容
数值意义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为___4_._2_×__1_0_3__J________
物理意义 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强弱
3.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 面积,是利用水的__比__热__容____大,且在蒸发时 _吸__热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特性,可以 调节气温。
3、实验设计: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我们就 选你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铁砂,加热相同的时间(吸 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铁砂,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数据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铁砂的温 21 度/0C
第一课时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知道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 2.知道比热容的定义、符号和单位,知道比热容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记住水的比热容,用比 热容解释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情景导入
自学互研 知识板块一 物体的吸热能力
凉快 热
白天在游泳池
凉快
晚上 子变凉了 而海水却 还很温暖。
为什么海水和 沙子在同一时 刻的温度不一 样?
猜想: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 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请回答: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 吗?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 多吗?
随堂演练
1.根据下列图表完成填空
时间/min
0 123 4 5 67 8
A煤油的温度/℃ 21
34 42 48 55
第3节 第1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
第十三章
内能
19. ( 双 选 ) 质 量 和 初 温 相 同 的 两 个 物 体 , 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BD )
A. 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低 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高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同的温度时, 水 吸收的热量多,表明 水 的吸热能力强。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中, 煤油 升 高的温度更高。
(4)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宜使用仪器直接测量,本实验中 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 种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叫 转换 法。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18.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实心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后,a球的温度最 高,b球的温度最低,则它们的比热容关系是( D ) A. a球的比热容最大 B. b球的比热容最大 C. 三个球的比热容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7.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概念,是为了比较
(B)
A. 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B.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C. 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关于同一种物质同一状态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10.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 器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则 ( D ) A. 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 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 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 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课时 比热容》公开课(教案)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知识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的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提出问题:大家都做过饭,考虑一下,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的快?如何进一步的探究验证?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
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
归纳总结:〔1〕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2〕实验中砂子需要不停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
实验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探究点二比热容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的11页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
归纳总结:(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2〕单位:J/〔kg·℃〕〔3〕水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4.2×103 J。
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上下、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来鉴别物质。
〔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
〔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多少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升高的度数有关。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一般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
2. 影响物质吸热能力的因素。
3.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变量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
2. 讲解:讲解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分析影响物质吸热能力的因素。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规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吸热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影响物质吸热能力的因素的认识。
3. 评价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5.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加热器、不同物质的样品等。
2. 教学课件:物质的吸热能力PPT。
3. 参考资料:关于物质吸热能力的科普文章、实验报告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介绍物质吸热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第2课时:讲解实验方法,学生进行实验。
3. 第3课时: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质吸热能力的规律。
4. 第4课时:进行教学评价,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九、课后作业: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物质吸热能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吸热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吸热定律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吸热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热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应用吸热定律解释生物体内的吸热过程;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吸热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难点:将吸热定律与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材料:烧杯、水、温度计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受热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化;(2)提出问题:在生物体内,为什么会发生吸热现象?
二、理论学习
(1)介绍吸热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讲解生物体内吸热现象的原因及意义;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吸热过程在生物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在烧杯中加热水,用温度计记录水温的变化;
(2)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吸热定律在实际生物体内的应用。
四、讨论反馈
(1)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吸热定律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讨论吸热定律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实例;
(3)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吸热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
五、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下自己对吸热定律的认识;
(2)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案例,运用吸热定律,分析生物体内的吸热现象。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实验和讨论案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吸热定律在生物体内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专训1: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习探究物质的 吸热能力
1. 实验设计有两种方案: 一是让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
温度变化的大小来比较物质吸热的能力;另一种方
法是让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 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比较物质吸热的能力。
2. 实验方法:
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体现 了转换法;而控制质量、加热器等其他条件相同, 只改变物质的种类进行研究,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点拨】 (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
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 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 避免重复调整。 (3)由图乙所示实验可知,实验用同一烧杯用“水浴法”
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该方案避免了两次加热,
且用同一热源加热可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 量相等。
训练角度
1
实验过程的设计
例1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
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 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 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比热容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实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关,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比热容:质量为m 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 ,温度升高了t ∆,则t
m Q ∆就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c ,单位是_____________。
注 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
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无关,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应 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做冷却剂、散热剂等。
水的比热容是
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 .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热、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2.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3.利用水来调节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流动性强
B .沸点高
C .比热容大
D .密度大
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可知( )
A .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5.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
气沁人。
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 大量的热使温度降
低,而且水的 较大,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宫殿里很凉爽。
6.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
较大;沙子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7.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1)本实验中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确定。
(2)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相等质量的 物质,升高
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 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
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8.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什
么?。
(2)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
(3)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的原因是。
(4)下图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其中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的情况。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
10.用稳定的热源给冰均匀加热,下列图选项的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冰熔化规律的是[已知冰的比热容是c冰=2.1×103J/(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