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9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二)二线推荐药物
3.阿普唑仑是短效的苯二氮卓类制剂。 (1)用法:起始剂量为0.6mg/d,多数每天 3次给药,有效治疗剂量为0.6-2.4mg/d。 (2)疗效:减少25%-34%的震颤幅度,可 用于不能耐受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 酮的老年患者。 (3)不良反应:过度镇静、疲劳、反应迟钝 等,长期使用可出现药物依赖性。
(二)二线推荐药物
(二)二线推荐药物
1.加巴喷丁是Υ-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属于新 型的抗癫痈及抗神经痛药物。 (1)用法:起始剂量300 mg/d,有效剂量为 1200-3600 mg/d,分3次服用。 (2)疗效:单药治疗可缓解症状,疗效可能与 普萘洛尔相似,作为其他药物的添加治疗并不 能进一步改善症状。 (3)不良反应:困倦、恶心、头晕、行走不稳 等。
根据循证医学的A、B、C级推荐水平,结 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治疗ET的药物分 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用药。
一、治疗原则
一线药物: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 二线药物:加巴喷丁、托吡酯、阿普唑仑、阿 替洛尔、索他洛尔、氯硝西泮; 三线用药:氯氮平、纳多洛尔、尼莫地平、A 型肉毒毒素。 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是治疗ET的首选 初始用药,当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A 型肉毒毒素多点肌肉注射可能对头部或声音震 颤患者有效;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药 物难治性的患者。
谢谢
ET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1.起病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有人认为青少 年是另一发病高峰。家族性比散发性ET 患者起病早,多在20岁前起病。
一、临床特点
2.临床核心症状:以4-12Hz的姿势性或动作 性震颤为主要特征,多数发生于手和前臂,也 可累及头部(如颈部)、下肢、声音等,偶尔累 及舌、面部、躯干等部位。震颤可以同时累及 多个部位(如前臂和头部)。日常活动如书写、 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颤,多数患者饮酒后症 状减轻。随着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而 幅度增加,导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震颤累 及部位可逐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出 现头部震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2020年《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0年《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09年版《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
这一指南对原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等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旨在为临床实践给予规范性指导。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更加详细提出了原发性震颤(ET)的临床症状,并增加了ET 叠加的概念。
新增了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基因检查和临床评估等辅助检查。
调整了ET诊断标准,增加了ET叠加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也进行了更新。
更新了鉴别诊断。
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原发性震颤的治疗原则,并增加了对药物使用的推荐意见。
手术方式中增加了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聚焦超声丘脑切开术,丰富了深部脑刺激(DBS)治疗的实验数据。
增加了康复护理和遗传咨询的内容。
临床症状ET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于日常活动时(如书写、倒水、进食等)震颤表现明显;震颤还可累及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咽喉肌等;震颤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
ET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部分患者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impaired tandem gait)、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questionable dystonic posturing)、轻度记忆障碍(mild memory impairment)等神经系统软体征(soft neurological signs),称为ET叠加。
辅助检查2020年指南中增加了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通常用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辅助检查进行排除诊断。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与治疗
治疗
2.手术治疗 (1)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 ▪ DBS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ET的首选方法。丘脑腹正中间核(VIM)
是治疗ET的常用靶点,单侧VIM-DBS可以有效减轻ET患者对侧的肢体震颤, 但是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有效地改善ET患者头部或声音的震颤; ▪ 双侧VIM电刺激可以改善双侧肢体震颤以及某些患者的头部或声音震颤。然而 与单侧刺激相比,双侧VIM-DBS具有更多的刺激不良反应,特别是构音障碍和 步态不稳。
原发性震颤 的诊断与治 疗
前言
▪ 原发性震颤(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65岁以上人群 中的患病率可达4.6%。
▪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可伴或不伴有头部、 口面部、声音或下肢震颤。
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
▪ WHIGET震颤评估量表版本1是MDS唯一推荐的ET筛查量表。若 需要从人群中初步筛查ET患者,建议使用WHIGET震颤评估量表 版本1作为筛查工具。
病,其震颤幅度通常在随意运动时减小或消失,精神紧张时增大。 ▪ 晚期特发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但在随意运动期间不会消
退。
体格检查
2.动作性震颤 ▪ 包括姿势性、运动性、意向性、等距性和任务特异性震颤,在自主运动
中出现。 (1)姿势性震颤可在患者伸出双手或将双手置于颏部下方出现,在握重 物如书或杯子时姿势性震颤更明显。特发性震颤的姿势性震颤可在采取一 种姿势或站姿的动作中(如伸出双手时)即开始出现,没有潜伏期。帕金 森病的姿势性震颤通常会在完成一种体位(如上臂伸出),在十几秒到数 十秒的潜伏期后出现。
治疗
▪ 单剂量40~400 IU的A型肉毒毒素可改善头部震颤; ▪ 尺、桡侧腕伸屈肌进行多点注射50~100 IU药物可减小上肢的震颤幅度,
2020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全文)
2020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全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全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全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09 年版《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 )》。
这一指南对原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等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旨在为临床实践给予规范性指导。
本文对指南中的诊疗要点进行整理总结。
诊断标准1.ET的临床诊断需要同时满足以下3点:(1 )双上肢动作性震颤,伴或不伴其他部位的震颤(如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2)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帕全森综合征等;(3)病程超过3年。
ET叠加:除具有以上ET的震颤特征外,还具有不确定临床意义的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串联步态障碍、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轻度记忆障碍等。
2.排除标准:(1 )增强的生理性震颤(enhanced physiological tremor)(如药源性、代谢性等);(2 )孤立的局灶性震颤(isolated focal tremors )(如孤立性声音震颤、孤立性头部震颤、特发性腭肌震颤等)3 )孤立性任务或位置特异性震颤(isolated task- and position-specific tremors )(如原发性书写痉挛、手或口任务特异性震颤、高尔夫球手等);(4)震颤频率>12Hz的直立性震颤(orthostatic tremor) ; ( 5 )伴明显其他体征的震颤综合征[如肌张力障碍、震颤综合征、帕全森综合征、Holmes震颤、肌律(myorhythmia )等;(6 )突然起病或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恶化。
鉴别诊断ET主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 •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为主,可有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震颤再现现象(re-emergent tremor )也是帕全森病震颤的重要特征; 除震颤外,帕全森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
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也称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上肢的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
约30%~70%的ET患者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传统观点认为ET是良性、家族遗传性、单症状性疾病;目前认为ET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ET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4.6%。
ET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老化因素、环境因素与ET发病相关;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震荡是ET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
ET的诊断一、临床特点1.起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
家族性比散发性ET患者起病年龄更早。
2.临床症状:ET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上肢4~12Hz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于日常活动时(如书写、倒水、进食等)震颤表现明显;震颤还可累及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咽喉肌等;震颤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
ET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部分患者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impaired tandemgait)、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questionable dystonic posturing)、轻度记忆障碍(mild memory impairment)等神经系统软体征(soft neurological signs),称为ET叠。
3.震颤临床分级:根据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ET研究小组提出的震颤分级标准以供参考:0级:无震颤;1级:轻微,震颤不易察觉;2级:中度,震颤幅度<2cm,非致残;3级:明显,震颤幅度在2~4cm,部分致残;4级:严重,震颤幅度超过4cm,致残。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2009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2009)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1817年詹姆士?帕金森首次描述PD至今,人们对PD的认识已有192年。
最近的30余年,尤其是近10多年,无论是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治疗手段的探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1998年提出原发性PD治疗的建议,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年制定了首部中国PD治疗指南,对规范国内PD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30年,国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较多的进展和新认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对3年前制定的PD治疗指南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1治疗原则1.1综合治疗对PD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护理等。
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能仅顾及眼前而不考虑将来。
1.2用药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剂量滴定”、“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
治疗应遵循一般原则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
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左旋多巴撤药恶性综合征。
药物治疗2药物治疗2.1保护性治疗保护性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
原则上,PD一旦被诊断就应及早予以保护性治疗。
目前临床上作为保护性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单胺氧化酶B型(monoamine oxidase-B,MAOB)抑制剂。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改PPT课件
相对禁忌
用药前查 心电图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评估发生心动过缓的风险
34
一线推荐用药
扑米酮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用法
每晚25mg开始,逐渐加量25mg/次 有效剂量在50-500 mg/d
用药早期 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嗜睡等 急性副作用 从小剂量缓慢进行剂量滴定直到最低有效剂量
42
谢谢
43
14
临床症状小结
传统观点把ET看成是症状单一,以动作性震颤为特 征的疾病。最新观点认为ET是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 特征并且随时间的改变需治疗的一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的受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要蔓延趋势 ,可能会弥散到小脑外区域(基底节、皮层)这些 类似的大脑区域受累也解释了为什么ET,PD,AD这 类疾病的患者有着重叠的临床症状(动作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以及认知障碍)。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邢台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王瑜龙
1
原发性震颤(ET)
特发性震颤 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30-50%有家族史 进展缓慢、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临 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床
特 点
可伴有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
2
流行病学
患病率:0.008%至22% 统一诊断标准后缩小到:0.4-3.9% 大于40岁为5.5 %,70~79岁为12.6 %。
10
一、临床特点
日常活动如书写、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颤 饮酒后症状减轻 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幅度增加 累及部位逐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 出现头部震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11
一、临床特点
震颤临床分级
0级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PPT共31页
用药早期 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嗜睡等 急性副作用 从小剂量缓慢进行剂量滴定直到最低有效剂量
普萘洛尔和扑米酮是首选初始用药 当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
二线推荐用药
新型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托吡酯
起始剂量 用 法
有效剂量
5mg/d 以25mg/周的递增速度缓慢加量
100-400mg/d 分2次口服
不良反应
困倦、恶心、头晕、 行走不稳等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感觉 异常、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语言智 商)等
二线推荐用药
苯二氮卓类制剂
阿普唑仑
氯硝西泮
起始剂量 用 法
有效剂量
0.6 mg/d
0.6-2.4mg/d 每天3次给药
0.5mg/d 1-6 mg/d
不良反应
小剂量开始(10mg/次,每天2次) 逐渐加量(5 mg/次)
用法
一般不超过90mg/d
早晨服药
相对禁忌
用药前查 心电图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评估发生心动过缓的风险
一线推荐用药
扑米酮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用法
每晚25mg开始,逐渐加量25mg/次 有效剂量在50-500 mg/d
一、临床特点
日常活动如书写、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颤 饮酒后症状减轻 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幅度增加 累及部位逐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 出现头部震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一、临床特点
震颤临床分级
0级
无震颤
1级
轻微
不易察觉
2级
中度
幅度<2cm
非致残
3级
明显
幅度在2-4cm 部分致残
头部或声音震颤患者 可选择A型肉毒毒素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改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1年龄(确定因素,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长) 2种族(白种人>黑种人) 3家族史
流行病学
病原学 l 基因突变(17%~1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同源染色体3q13和2p22连锁 特殊基因尚未确定 l 环境因素 1 震颤在家族内部存在发病年龄及严重程度的差别,也说明环境因素可影 响ET表型。 2 两个双胞胎研究里,在单卵双生的双胞胎中配对的一致性是60-63%, 而在双卵双生中是27-42%,这同样也说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3 环境因素(毒物):β-咔啉生物碱和铅 β一咔啉生物碱可自然存在于食物链中,特别是当肉类经长时间高温烧 煮后。
或在停顿数秒后出现),但是伴随静止性震颤伴随动作性震 颤或姿势性震颤是轻度的、温和的。同样尽管静止性震颤可 发生在ET中,但是它一般发生在长时间严重的动作性震颤或 姿势性震颤后。 肌张力障碍患者中大约20-30%的患者有类似于ET的姿势性 震颤,但是不规则的、急速的震颤,而不是有规律的震动, 而且它可能还有一个零点,那就是患者发现自己的一只手或 手臂的位置后可导致震颤短暂消失。
一、临床特点
日常活动如书写、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颤 饮酒后症状减轻 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幅度增加 累及部位逐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 出现头部震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一、临床特点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发性震颤研究小组提出
临床表现
ET的另一个特征是震颤的躯体皮层定位会随时间推 移而扩展,从手部到头部,以手部开始的震颤数年 后典型地发展为头部震颤,然而从头部扩展到手部 的震颤较少
ET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各年龄均可发病
起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42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进行一些特定检查,如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验等,以评估小脑功
能。
鉴别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如 药物性、中毒性、脑炎等。
鉴别原发性震颤与其他神经系 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肌张力 障碍等。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等。
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图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 分析。
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新型药物与其他药物进行对比研究,为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提供科学证据。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的研究
探索基因突变与震颤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震颤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寻找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细胞治疗的潜力
研究利用干细胞等细胞资源,通过定向诱导分化等技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 改善震颤症状。
疾病机制和病因学研究
深入研究大脑神经网络机制
原发性震颤的病因复杂,涉及大脑神经网络的多个环节,深 入研究大脑神经网络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作用
探讨原发性震颤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预防策略和早期干 预的可能性。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研究
非药物治疗方法的探索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探索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 治疗指南
汇报人 治疗方法 • 疾病管理和预防 •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CHAPTER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分类
• 原发性震颤(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ET可呈家族性或散 发性,家族性ET通常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散发性ET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临床特点
3.震颤临床分级:根据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特发性震颤研究小组提出的震颤分级标准以 供参考:
0级:无震颤; 1级:轻微,震颤不易察觉; 2级:中度,震颤幅度<2cm,非致残; 3级:明显,震颤幅度在2-4cm,部分致残; 4级:严重,震颤幅度超过4cm,致残。
相比口服药,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头部、声音 震颤方面更具优势,且同样可用于肢体震颤的 治疗。单剂量40-400 IU可改善头部震颤;选 择尺、桡侧腕伸屈肌多点注射50-100 IU药物 可减小上肢的震颤幅度,手指无力、肢体僵硬 感是最常见的副作用;0.6 IU的软腭注射可治 疗声音震颤,但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等副作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难治性震颤属对 症治疗措施,通常1次注射疗效持续3~6个月, 需重复注射以维持疗效。
3.排除标准:
(1)存在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的因素; (2)正在或近期使用过致震颤药物或处于撤药期; (3)起病前3个月内有神经系统外伤史; (4)有精神性(心理性)震颤的病史或临床证据; (5)突然起病或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恶化。
三、鉴别诊断
主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生理性震颤、精神心理性震颤、帕金森 病震颤、小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性震 颤、红核性震颤、原发性直立性震颤、 肝豆状核变性性震颤、内科系统疾病(如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引起的震 颤等。
二、药物治疗
(一)一线推荐用药
1.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为经典的 一线治疗药物。 (1)用法:从小剂量开始(10mg/次,每天2次),逐渐加量(5 mg/次)至30-60mg/d,即可有症状改善,一般不超过90mg /d;标准片每日口服3次,控释片每天1次,早晨服药。 (2)疗效:能有效减小50%的肢体震颤幅度(频率并不降低), 但对轴性震颤(如头部、声音等)的疗效欠佳。 (3)不良反应:大多数副作用是相应的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 作用,常见的有脉率降低和血压下降,但60次/min以上的 心率基本都能耐受,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 如心率<60次/min可考虑减量,<55次/min则停药;其他 少见副反应包括疲乏、恶心、腹泻、皮疹、阳痿和抑郁等。 (4)不稳定性心功能不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相对禁忌。
其药物治疗原则为: (1)轻度震颤无需治疗; (2)轻到中度患者由于工作或社交需要,可选 择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 (3)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到重度震颤,需 要药物治疗; (4)药物难治性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头部或声音震颤患者可选择A型肉毒毒素注 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诊断标准
1.核心诊断标准:
(1)双手及前臂明显且持续的姿势性和 (或)动作性震颤; (2)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齿轮现象 和Froment征除外); (3)可仅有头部震颤,但不伴有肌张力障 碍。
2.支持诊断标准:
(1)病程超过3年; (2)有阳性家族史; (3)饮酒后震颤减轻。
三、手术治疗
ET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 和深部丘脑刺激术(DBS),两者都能较好地改 善震颤。双侧丘脑损毁术出现构音障碍和认知 功能障碍概率较高,同时会增加术中及术后的 风险,因此不建议用于临床治疗。而DBS具有 低创伤性、可逆性、可调控性的特点,是药物 难治性重症ET患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副 反应包括感觉异常、局部疼痛、构音障碍、平 衡失调等,部分通过改变刺激参数可以使之得 到纠正。
(一)一线推荐用药
3.阿罗洛尔具有a及β-受体阻断作用(其作用比大致 为1:8)。 (1)用法:口服剂量从10mg,每天1次开始,如疗效不 充分,可加量至每天2次,10mg/次,最高剂量不超过 30mg/d。 (2)疗效:可减少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的幅度,疗 效与普萘洛尔相似。与普萘洛尔相比,阿罗洛尔的β -受体阻滞活性是其4~5倍,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 会像普萘洛尔那样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因此对 于无法耐受普萘洛尔的患者可考虑给予该药治疗。 (3)不良反应:心动过缓、眩晕、低血压等。用药期间 应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如60次/min以下或有明 显低血压应减量或停药。
(一)一线推荐用药
2.扑米酮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1)用法:一般每晚25mg开始,逐渐加量25mg/次,有效剂 量在50-500 mg/d,一般250mg/d疗效佳且耐受性好。为了 减少嗜睡副作用,建议晚上睡前服药。 (2)疗效:对于手部震颤疗效显著,可减小50%的震颤幅度。 (3)不良反应:在用药早期,急性副作用(包括眩晕、恶心、 呕吐、行走不稳、嗜睡、急性毒性反应等)的发生率相对较 高,大部分不良反应几天后会逐渐减弱或达到耐受。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 运动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
原发性震颤(ET)
也称特发性震颤 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上肢 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头 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 30%-50%的ET患者有家族史。 传统观点认为ET是良性、家族遗传性、单症状 性疾病,但目前认为ET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 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三)三线推荐药物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纳多洛尔120-240 mg/d或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120 mg/ d或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25-75 mg /d,对改善肢体震颤可能有效。氯氮平 有致粒细胞减少和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仅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 应用,且使用期间要监测血常规和心电 图。
ET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1.起病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有人认为青少 年是另一发病高峰。家族性比散发性ET 患者起病早,多在20岁前起病。
一、临床特点
2.临床核心症状:以4-12Hz的姿势性或动作 性震颤为主要特征,多数发生于手和前臂,也 可累及头部(如颈部)、下肢、声音等,偶尔累 及舌、面部、躯干等部位。震颤可以同时累及 多个部位(如前臂和头部)。日常活动如书写、 倒水、进食等可加重震颤,多数患者饮酒后症 状减轻。随着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而 幅度增加,导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震颤累 及部位可逐步增多,一般在上肢受累后数年出 现头部震颤,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5.索他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1)用法:80~240mg/d可以缓解症状。 (2)疗效:在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中 其疗效仅次于普萘洛尔和阿罗洛尔。
(二)二线推荐药物
6.氯硝西泮(clonazepam)是苯二氮卓类制剂。 (1)用法:起始剂量为0.5 mg/d,有效治疗 剂量为1-6 mg/d。 (2)疗效:能有效减小动作性震颤幅度。 (3)不良反应:头晕、行走不稳、过度镇静等, 长期使用可出现药物依赖性。
(二)二线推荐药物
4.阿替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1)用法:50~150mg/d可以缓解症状。 适用于不能使用β2及非选择性受体阻滞 剂的哮喘患者。 (2)疗效:该类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 疗效逊于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 (3)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咳嗽、口干、 困倦等。
(二)二线推荐药物
(二)二线推荐药物
3.阿普唑仑是短效的苯二氮卓类制剂。 (1)用法:起始剂量为0.6mg/d,多数每天 3次给药,有效治疗剂量为0.6-2.4mg/d。 (2)疗效:减少25%-34%的震颤幅度,可 用于不能耐受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 酮的老年患者。 (3)不良反应:过度镇静、疲劳、反应迟钝 等,长期使用可出现药物依赖性。
(二)二线推荐药物
2.托吡酯是新型抗癫痫药物,具有阻滞钠通 道、增强Υ-氨基丁酸活性的作用。 (1)用法:起始剂量为25mg/d,以25mg/周的 递增速度缓慢加量,分2次口服,常规治疗剂 量100-400mg/d。 (2)疗效:疗效略逊于前4种药物,但在一定程 度上能改善各类震颤。 (3)不良反应: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 感觉异常、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语言智商)等。
主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帕金森病震颤: 主要为静止性震颤,可合并动作性震颤, 手部搓丸样震颤和下肢静止性震颤是帕 金森病的典型表现。除震颤外,帕金森 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 步态异常等。
主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2.小脑性震颤: 主要为上肢和下肢的意向性震颤,常伴 有小脑的其他体征,如共济失调、轮替 运动异常、辨距不良等,而ET患者通常 不伴有小脑症状。
(二)二线推荐药物
(二)二线推荐药物
1.加巴喷丁是Υ-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属于新 型的抗癫痈及抗神经痛药物。 (1)用法:起始剂量300 mg/d,有效剂量为 1200-3600 mg/d,分3次服用。 (2)疗效:单药治疗可缓解症状,疗效可能与 普萘洛尔相似,作为其他药物的添加治疗并不 能进一步改善症状。 (3)不良反应:困倦、恶心、头晕、行走不稳 等。
根据循证医学的A、B、C级推荐水平,结 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治疗ET的药物分 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用药。
一、治疗原则
一线药物: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 二线药物:加巴喷丁、托吡酯、阿普唑仑、阿 替洛尔、索他洛尔、氯硝西泮; 三线用药:氯氮平、纳多洛尔、尼莫地平、A 型肉毒毒素。 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是治疗ET的首选 初始用药,当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A 型肉毒毒素多点肌肉注射可能对头部或声音震 颤患者有效;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药 物难治性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