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震颤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2021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2021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2021中国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也称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上肢的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

约30%~70%的ET患者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传统观点认为ET是良性、家族遗传性、单症状性疾病;目前认为ET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ET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4.6%。

ET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老化因素、环境因素与ET发病相关;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震荡是ET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

关于ET的诊断标准,我们参照了2018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MDS)更新的震颤共识,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案参考2011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质量标准委员会更新的ET的循证治疗准则,并结合我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对我国2009年版《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ET的诊断一、临床特点1.起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

家族性比散发性ET患者起病年龄更早。

2.临床症状:ET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于日常活动时(如书写、倒水、进食等)震颤表现明显;震颤还可累及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咽喉肌等;震颤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

ET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部分患者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impaired tandem gait)、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questionable dystonic posturing)、轻度记忆障碍(mild memory impairment)等神经系统软体征(soft neurological signs),称为ET 叠加。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眼球震颤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眼球震颤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中医眼科领域,对于眼球震颤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眼球震颤,首先会进行详细的问诊。

医生会询问患者眼球震颤出现的时间、频率、诱因,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耳鸣、视力下降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包括饮食、睡眠、二便、情绪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病情的可能原因。

望诊在中医诊断中也十分重要。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眼部外观等。

比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与肝火上炎有关。

观察眼部时,会留意眼球震颤的幅度、方向、频率,以及是否有眼结膜充血、眼周肌肉紧张等情况。

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触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眼部周围,感受肌肉的紧张度和温度。

脉诊则能反映出患者的脏腑气血盛衰情况。

例如,弦脉可能提示肝郁气滞,细脉可能表示气血亏虚。

中医认为,眼球震颤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导致目窍失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荣于目;也可能是风邪侵袭,扰动肝经,引起眼球震颤。

此外,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也可能影响眼部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方面,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对于肝肾亏虚型的患者,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填精益髓,滋养肝肾,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

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则以健脾益气为主要治法。

常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上荣于目。

对于风邪侵袭型,治疗多以祛风解痉为主。

会使用一些具有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如防风、荆芥、蝉蜕等,以平息肝经风邪,缓解眼球震颤。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的疗法。

针灸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针刺眼周的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等,以及全身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来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眼部功能。

诊断学震颤的名词解释

诊断学震颤的名词解释

诊断学震颤的名词解释在医学领域中,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表现为身体的不自主抖动或颤动。

通常,震颤可在静止时或是在特定动作进行时出现。

对于医生来说,诊断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描述各种疾病的学科,而在诊断学中,识别和了解震颤的类型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解释诊断学中与震颤相关的术语和概念,为读者提供关于震颤诊断学的深度理解。

1.震颤震颤是一种我们经常遇到的症状,它可以表现为特定部位的持续抖动或颤动。

震颤通常可以分为静止性和动作性两种类型。

静止性震颤在肌肉休息时发生,如帕金森病患者的手部震颤;而动作性震颤则出现在特定动作进行时,如酒精中毒导致的震颤。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通常由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引起,这会导致脑部控制运动的中脑黑质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震颤通常是持续性的、细微的,特别是在休息时最为明显。

3.震颤频率震颤频率是指震颤的颤动速度,通常用每秒震颤次数(Hz)表示。

不同类型的震颤具有不同的频率范围。

例如,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通常在4-6 Hz之间,而肝硬化引起的动作性震颤则可能高达10-12 Hz。

4.震颤幅度震颤幅度是指震颤颤动的振幅或大小。

它用来描述震颤在身体部位上的抖动程度。

一些震颤幅度较小的震颤可能难以察觉,而一些震颤幅度较大的震颤可能导致手部和四肢的明显颤动。

5.良性震颤良性震颤是指一种无害、生理性的震颤。

良性震颤通常发生在无特定原因的情况下,并在运动或发作时消失。

常见的良性震颤包括生理性震颤、紧张性震颤和家族性震颤。

这些震颤通常不需要治疗,且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6.震颤评级震颤评级是用来描述震颤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通常,震颤评级可根据震颤的频率、幅度、影响范围和活动状态来进行。

这有助于医生对震颤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7.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区分不同疾病或症状之间的差异。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与治疗
3~6个月,需重复注射以维持疗效。过敏性体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治疗
2.手术治疗 (1)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 ▪ DBS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ET的首选方法。丘脑腹正中间核(VIM)
是治疗ET的常用靶点,单侧VIM-DBS可以有效减轻ET患者对侧的肢体震颤, 但是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有效地改善ET患者头部或声音的震颤; ▪ 双侧VIM电刺激可以改善双侧肢体震颤以及某些患者的头部或声音震颤。然而 与单侧刺激相比,双侧VIM-DBS具有更多的刺激不良反应,特别是构音障碍和 步态不稳。
原发性震颤 的诊断与治 疗
前言
▪ 原发性震颤(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65岁以上人群 中的患病率可达4.6%。
▪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可伴或不伴有头部、 口面部、声音或下肢震颤。
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
▪ WHIGET震颤评估量表版本1是MDS唯一推荐的ET筛查量表。若 需要从人群中初步筛查ET患者,建议使用WHIGET震颤评估量表 版本1作为筛查工具。
病,其震颤幅度通常在随意运动时减小或消失,精神紧张时增大。 ▪ 晚期特发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但在随意运动期间不会消
退。
体格检查
2.动作性震颤 ▪ 包括姿势性、运动性、意向性、等距性和任务特异性震颤,在自主运动
中出现。 (1)姿势性震颤可在患者伸出双手或将双手置于颏部下方出现,在握重 物如书或杯子时姿势性震颤更明显。特发性震颤的姿势性震颤可在采取一 种姿势或站姿的动作中(如伸出双手时)即开始出现,没有潜伏期。帕金 森病的姿势性震颤通常会在完成一种体位(如上臂伸出),在十几秒到数 十秒的潜伏期后出现。
治疗
▪ 单剂量40~400 IU的A型肉毒毒素可改善头部震颤; ▪ 尺、桡侧腕伸屈肌进行多点注射50~100 IU药物可减小上肢的震颤幅度,

眼球震颤的诊断

眼球震颤的诊断

眼球震颤的诊断1. 简介眼球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病症,指眼球在水平、垂直或旋转方向上的不自主快速震动。

这种震动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眼疲劳和不适感。

眼球震颤通常是短暂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本文将就眼球震颤的诊断进行详细讨论。

2. 病因眼球震颤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2.1 颅神经异常眼球震颤与颅神经的异常活动有关,尤其是第三、第四和第六对颅神经。

这些神经控制眼球的运动,其异常活动可能导致眼球震颤。

2.2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引起眼球震颤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肌肉痉挛可能是因为疲劳、应激、药物副作用或神经系统疾病而发生。

2.3 眼疲劳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过度用眼可能导致眼疲劳,这也是导致眼球震颤的一个常见因素。

2.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眼球震颤的发生,例如抗精神病药物和某些抗焦虑药物。

3. 诊断眼球震颤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的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和工具:3.1 详细病史收集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有关眼球震颤的病史,了解震颤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等。

3.2 眼部检查眼部检查是诊断眼球震颤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对眼部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观察眼球震颤的程度、方向和速度。

3.3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或异常。

3.4 实验室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电解质紊乱。

3.5 影像学检查如果眼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以排除颅内病变。

4. 治疗对于眼球震颤的治疗,通常需要确定病因并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4.1 休息和眼部保健对于由眼疲劳引起的眼球震颤,休息和良好的眼部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休息可以减轻眼部疲劳和压力,从而缓解眼球震颤的症状。

4.2 调整药物治疗如果眼球震颤是某种药物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眼球震颤的检查方法

眼球震颤的检查方法

眼球震颤的检查方法眼球震颤又称为眼球震颤症(Nystagmus),是一种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快速而无意识的眼球运动。

眼球震颤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

对于出现眼球震颤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定其原因和确诊,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1. 完整病史收集:医生会询问患者关于眼球震颤症状的细节,包括出现的频率、时长、以及是否伴随有其他症状。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以帮助判断是否为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球震颤。

2. 视力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测试,以了解是否存在视力问题与眼球震颤的关联。

3. 眼底检查:通过瞳孔扩张,医生可以用专用的仪器来检查眼底,观察是否有异常状况如视神经炎、视网膜脱落或其他视网膜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眼球震颤有关。

4. 眼动仪检查:眼动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可以用来检测和记录眼球运动,并生成相应的眼动图。

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来接受这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仪器会记录眼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快速运动情况,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5. 电生理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视网膜和视觉系统功能。

常见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包括电安静眼位、视标电视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眼动功能和大脑对视觉刺激的处理情况的信息。

6. 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如MRI(磁共振成像)或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主要用于排除头颅部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等所致的眼球震颤。

7. 血液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病因,例如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甲状腺问题等。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咨询或治疗。

8. 眼科专家会商:对于疑难病例或需要进一步鉴定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组织眼科专家会商。

专家会讨论病例,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确定眼球震颤的病因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各种眼部检查的结果。

震颤病例讨论总结

震颤病例讨论总结

震颤病例讨论总结1. 引言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常见于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数个震颤病例进行讨论,总结出震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2. 病例一2.1 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65岁2.2 病史李先生主诉双侧手掌和下巴出现震颤,持续数个月。

无其他明显不适。

2.3 临床表现•双侧手掌和下巴震颤,持续性,不受运动干预影响•没有其他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2.4 诊断与治疗通过详细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脑部MRI)结果,确认李先生患有特发性震颤症(Idiopathic Tremor)。

针对该病例,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使用贝拉米(Primidone)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每日分次给药,逐渐增加剂量•进行训练技巧,如通过专门的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舞蹈治疗3. 病例二3.1 患者信息•姓名:王女士•性别:女•年龄:58岁3.2 病史王女士主诉左侧手臂震颤已有一年,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左侧肌张力增高。

3.3 临床表现•左侧手臂肌肉震颤,进行性增加•左侧肌张力增高,出现肌肉僵硬•运动时震颤明显减轻•无其他明显不适3.4 诊断与治疗根据王女士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进行了辅助检查(如脑部CT和脑部PET扫描),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病。

治疗措施如下:•使用左旋多巴(Levodopa)进行口服治疗,每日分次给药•配合物理治疗,进行特定的肌肉锻炼和运动训练4. 病例三4.1 患者信息•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72岁4.2 病史张先生主诉双侧手指不自主地颤动已有一年,伴有行走困难。

4.3 临床表现•双侧手指不自主地颤动,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行走时出现腿部僵硬和步态异常•无其他明显不适4.4 诊断与治疗根据张先生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

通过进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脑部MRI)和腰椎穿刺检查,最终明确为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震颤名词解释

震颤名词解释

震颤名词解释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无意识的颤抖,它会破坏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会引起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尽管有多种震颤治疗方案,但了解震颤本身对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关于震颤名词的解释,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震颤。

震颤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运动失调,可以分为四类:细微的,重的,进行性的和隐瞒的震颤。

细微的震颤指的是手腕、手指、足踝、下颌和肩部出现轻微的抖动,手臂和腿会有一个抖动,但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重的震颤指的是患者的整个身体会发生剧烈的抖动,速度很快,这种抖动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因此报告他们更为严重。

而进行性震颤指的是抖动会以某种程度增加,症状会愈加明显,最终能把人拉得紧绷,引起神经性酸痛。

最后,隐瞒性震颤指的是患者会在兴奋、紧张、疲劳或痛苦时出现抖动,因此也被称为情绪性震颤或紧张性震颤。

另外,震颤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疾病和状况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发性硬化症(MS)和帕金森病(PD)。

MS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震颤。

而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它会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患者也会出现震颤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会引起震颤,如药物、血糖失衡、肝脏疾病、内分泌失调和脑疾病。

与震颤的发生有关的检查项目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电生理检查(E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以太扫描(PET)。

EEG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测量患者发生震颤时大脑活动的强度,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震颤症状。

而fMRI和PET则可以帮助医生查看震颤过程中大脑内部结构和活动的实时图像,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震颤是否存在以及震颤的程度。

综上所述,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有多种原因可能会引起震颤,而且还有一些症状会伴随震颤的发生。

了解这些原因和症状,以及使用EEG、fMRI和PET等检查项目来帮助诊断震颤,都将对震颤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四肢震颤诊断详述

四肢震颤诊断详述

四肢震颤诊断详述*导读:四肢震颤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172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

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

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

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

(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

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主要与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

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

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2)肝豆状核变性: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

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

可与帕金森氏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

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鉴别。

震颤名词解释

震颤名词解释

震颤名词解释
一、定义
震颤是一种典型的运动障碍,它表现为比正常活动更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小的无节奏性运动。

二、病因
震颤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诸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积水,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药物毒性,如抗精神病药,内分泌调节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过量摄入酒精类等;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B群,硒,锌缺乏等。

三、表现
震颤可以发生在手臂,腿,眼窝,嘴部,舌,躯干和肢体等部位,特别是嘴部比较常见,表现为嘴唇和舌头不自主发动,伴随有类似瑟瑟发抖的运动。

四、诊断
临床诊断震颤的首要方法是仔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以明确其特征;必要时可以根据此进行放射组织学检查,确定疾病的临床特征。

五、治疗
针对某些特殊的震颤,需要通过特殊的治疗,比如动物休克治疗和高剂量甲状腺调节激素治疗等,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六、预防
1. 注意营养,饮食均衡。

尤其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群和铁质的食物,谨慎使用咪唑类药物系列药物。

2. 发现症状时及早就医,接受正确的治疗,早日康复。

3. 避免过量摄入烈性饮料,特别是借助酒精控制的心理压力,多学会使用心理调整等手段如冥想,瑜伽,放松等。

4.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调整放松、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震颤是疾病的一种,应及早发现,以便积极及时地进行治疗,从而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治疗手颤抖的方法

治疗手颤抖的方法

治疗手颤抖的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手颤抖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
调整来缓解症状。

比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
好的情绪状态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手颤抖,可以选
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瑜伽、太极等,帮助调节身体的
神经系统。

其次,对于中度手颤抖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目前,临
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震颤药物等。

患者在使
用药物治疗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同时要定期复诊,注
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的手颤抖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深部脑刺激术、胸腔镜手术等。

手术治疗通常
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
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外,一些辅助疗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手
颤抖的症状。

比如,针灸、按摩、理疗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手颤抖的症状。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疗
法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治疗手颤抖的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重日常生活的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手颤抖患者有所帮助。

颤证中医诊疗方案

颤证中医诊疗方案

颤证诊疗方案2015年一、概念颤证是以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体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本病又称“颤振”、“震颤”。

颤证可见于西医学中震颤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小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诊断标准试行,1992年。

1 主要症状: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2 次要症状;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涎,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 发病年龄:好发于50-60岁。

男性多于女性。

4 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变,也可无诱因。

5 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2个主症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2006年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 中老年发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若其呈单侧隐袭发病、缓慢发展、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病。

2 实验室检查:常无诊断价值,下列检查异常者可供参考。

①脑脊液: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降低;②基因检测:少数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发现突变基因;③影像学检查:常规CT或MRI可排除其他疾病,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他常见的如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小脑性震颤等病不再一一赘述,详见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

二证候诊断1.风阳上扰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单个上肢,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肢体,伴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失眠多梦,肌肉强直,易怒,腰膝酸软,颜面潮红,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2.痰热动风证:神呆懒动,形体稍胖,头胸前倾,头或肢体振颤尚能自制,活动缓慢,胸脘痞满,口干或多汗,头晕或头沉,痰黄,小便短赤,大便闭结或数日不行,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细数或弦滑。

上肢震颤的健康宣教

上肢震颤的健康宣教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如吸烟、饮酒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焦虑、紧张等 负面情绪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 病
上肢震颤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 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 睡眠
01
保持良好的运 避免接触有毒 动习惯,适当 有害物质,减
上肢震颤的治疗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普 萘洛尔,可减轻震颤症

深部脑刺激术:通过植 入电极,刺激脑部特定 区域,可减轻震颤症状
01
02
03
04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 索,可缓解震颤症状
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 丁,可减轻震颤症状
非药物治疗
01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 电刺激等方法,帮助缓解震 颤症状
颤的影响
体格检查
01
观察震颤的频率、 幅度和持续时间
03
检查关节活动度和 灵活性
02
检查肌肉力量和协 调性
04
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如反射和感觉
辅助检查
01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上肢震颤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02
肌电图检查:评估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
0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脑部结构是否异常
04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评估是否有其他疾病或药物影响
谢谢
引起震颤
药物副作用:某 些药物的副作用, 如抗精神病药物、 抗癫痫药物等,
可能导致震颤
病理性震颤
1. 帕金森病:最常见的原因,表现为 静止性震颤
2. 特发性震颤:与遗传因素有关,表 现为动作性震颤
3. 小脑病变:如小脑萎缩、小脑肿瘤 等,表现为意向性震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颤严重程度和患者主观感觉的残疾或损 害程度,包括在社会生活中的窘境以及 患者对治疗手段的喜好;
介绍
治疗: 大部分震颤患者的症状较轻,部分人只
要给予疾病并不严重的保证就能减轻症 状; 目前所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其疗效都 不能令人满意,患者经常会自行停药;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治疗,如
的毒物; 药物引起的震颤是剂量相关的,在药物减量或
停用后会消失; 正在服用锂剂或丙戊酸钠的患者如果出现震颤
需要查血药浓度; 有些人大量饮用咖啡、茶或其它刺激物时会出
现震颤; 甲亢和低血糖也会引起震颤。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已知会引起震颤的药物和毒物: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辅助检查: 临床特点和神经系统查体的结果最为重
病理生理
有关震颤产生的两个假说: 其一强调了神经环路功能上的过度兴奋
和有节律的振荡,没有结构上的损害, 例如饮酒或摄入某些药物后完全可逆的 震颤;
病理生理
两个重要的神经元网络: 一是通过基底节的皮质纹状体丘脑
皮质环路,其生理功能是整合不同 肌群来完成复杂的运动程序,确保 正在进行的运动程序不会被小的或
震颤)、药物引起的震颤或软腭震颤;原发性 直立性震颤的频率在间。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患者的临床检查: 静止性震颤必须在患者受影响的部位没有自主动作或
对抗重力时观察;当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它任务, 如行走或对话时症状更为明显; 姿势性震颤见于患者双上肢保持在向前平伸(手心向 上、向下均可)的姿势或 (两手食指在胸前对指但不 接触);在这些姿势中手或手指的不规则运动都不是 震颤;突然的肌张力丧失导致手或手指突然下沉,随 后一个纠正动作回到原位提示负性肌阵挛;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患者的临床检查: 有助于发现震颤患者潜在神经系统疾病
的重要检查包括:颅神经、语言、步态、 平衡和肌张力; 眼球活动异常提示可能有小脑病变;角 膜环对,病的诊断有特异性;斜颈、眼 睑痉挛、口面部颤搐提示肌张力障碍;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患者的临床检查: 迟缓和不规则的言语,音节分离增加或爆破音
生理性震颤
轻度的,通常是双侧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特别是 手和手指;
病理生理
两个重要的神经元网络: 除了化学物质,影响该环路的结构损害
也可引起震颤; 下橄榄核增生性变性(?)——软腭震
颤、下橄榄核增生——进行性共济失调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的表现、术语和分类: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的表现、术语和分类: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的频率(没有特异性): 常见的震颤频率是之间; 的震颤频率较慢,一般在之间; 特发性震颤和增强的生理性震颤频率在之间; 小于的震颤常见于、小脑疾病、’震颤(中脑
病理生理
两个重要的神经元网络: 另一环路包括红核、下橄榄核( ,)和
齿状核,形成一个三角,其生理功能是 准确调准自主的精细动作; 在这一环路里,下橄榄核在震颤产生中
病理生理
两个重要的神经元网络: 红核冲动传出→下橄榄核→爬行纤维→小脑皮
层的浦肯野细胞; 下橄榄核的细胞彼此之间由缝隙连接组成同步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患者的临床检查: 意向性震颤的特点是在接近目标时出现动作幅
度过大;它可以被一个目标导向性的活动,如 指鼻、跟膝胫等所引发; 动作性震颤在患者书写或画图(例如阿基米德 螺旋)时明显;患者在书写时往往并不出现震 颤,但会出现其它表现,如书写过小、动作迟 缓等; 从一个杯子向另一个杯子倒水可以观察动作性
常见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介绍
神经支配的肌肉交替收缩引起
的。
介绍
诊断: 震颤的形式; 有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 药物或酒精对震颤的影响。
介绍
治疗: 决定于震颤的类型和潜在的病因; 治疗讲究个体化,要考虑客观评价的震
的神经元集合,在正常情况下产生钙离子介导 的规律振荡去极化; 这个生理过程在小脑调节精细动作和运动学习
病理生理
两个重要的神经元网络: 从某种植物, ( , “ ”)提取的植物碱能增加下
橄榄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除了有致幻和镇痛作 用外也能导致小脑症状如辨距不良、眼震和意 向性、姿位性震颤; 这个药物可用于制作特发性震颤的动物模型,
的第一个表现,对这些患者可能不需药物治疗,心理 安慰就足够了; 使用更大的器皿;
特殊类型的震颤
生理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性震颤;
特殊类型的震颤
其它震颤: 周围神经病性震颤; 脑或脑干综合征的震颤;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心理性震颤; 意向性震颤; ’病的震颤; 原发性直立性震颤; 软腭震颤。
情绪状态影响; 一般来说,动作性震颤在到诊所看医生
时加重(通常会伴随一些不安和焦虑), 而静止性震颤会减轻甚至消失,但有时 也会表现相反。所以短时间的就诊得出 的印象有时并不准确,患者或家属提供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已知会引起震颤的药物和毒物: 病史里要包括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和可能接触
要; 甲状腺功能,排除甲亢; 年龄小于岁的患者要查血和尿的检查以
排除’病。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简单的建议有时就有效,如避免使用电脑鼠标或激光
笔,这些动作会使震颤症状放大; 鼓励患者告诉他人自己的震颤及其良性性质; 有些患者怀疑自己的震颤是严重疾病如:、或脑肿瘤
均提示小脑性构音障碍;肌张力障碍可以表现 为痉挛性发音困难:收肌型痉挛性发音困难发 音是用力的、急促的、紧张的,而展肌型痉挛 性发音困难发音是带呼吸声的、低语般的、有 突然停顿的; 或小脑病变有典型的步态,肌强直加上静止性 震颤提示,而痉挛状态提示可能。
门诊震颤患者的一般处理
震颤患者的临床检查: 患者的震颤症状会有波动性,受患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