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绿色建筑九大指标

合集下载

独树一帜的台湾绿色建筑

独树一帜的台湾绿色建筑

独树一帜的台湾绿色建筑作者:李强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第08期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共有2818栋绿色建筑,若以密度计算,台湾绿色建筑密度位居全球第一,这些绿色建筑每年共节电8.9亿度,节水3.6963亿吨,回收二氧化碳5.99亿吨,节省经费25亿元新台币。

台湾资源贫乏,日常生活中98%的能源必须依赖进口,其中建筑占28%,故台湾自1999年起便开始推动节能减碳的绿色建筑。

初期的时候,台湾的建筑设计多沿袭国外;后来设计师发现,欧美的寒带建筑造型并不适合台湾的湿热气候,如无遮阳功效的玻璃温室或水平大天窗这样的设计,只会更加浪费空调耗费的电力,并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此建筑师们开始思考:要怎么样才能将建筑与台湾的自然生态结合?跟台湾的有机农业的认证一样,绿色建筑也有它评估的标准。

台湾绿色建筑的定义是“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物”。

为鼓励兴建省能源、省资源、低污染之绿色建筑,台政府公告受理“绿建筑标章”申请,标章的审核需进行绿色建筑九大指标系统的评估,包括绿化量指标、基地保水指标、水资源指标、日常节能指标、二氧化碳减量指标、废弃物减量指标、污水垃圾改善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与室内环境指标。

其中只要建筑物本身符合两个标准以上的都可以被称作绿建筑;等级由合格至最优等,依序分为合格级、铜级、银级、黄金级、钻石级等五级。

绿色图书馆——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是台湾首座绿建筑图书馆,而且获得台湾绿建筑最高荣誉“钻石级”的殊荣。

图书馆由于地处温泉水脉,可避免硫磺气的侵蚀,建物使用木材及钢材,而且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图书馆外墙采用大量阳台深遮阳及垂直木格栅,减少热辐射进入室内,降低耗能达到节能效果。

图书馆屋顶为轻质生态屋顶,设有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容量为16KW电力,可用于景观照明的电力来源。

而斜坡屋顶设计可涵养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浇灌植栽及冲水马桶,达到绿化与减少水资源浪费。

台湾的绿色建筑

台湾的绿色建筑

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地域的气候环境——浅析台湾地区的绿色建筑摘要:本文从自然、地域气候环境角度出发,主要阐述了台湾地区的绿色建筑,介绍其与自然、地域气候的关系,提出了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地域的气候环境的建筑设计理念,为东南亚热带气候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然与地域气候环境台湾地区绿色建筑前言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

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自然与地域气候环境的制约。

因此,可以说建筑风格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自然、地域建筑气候环境的特异性早就的。

1台湾地区绿色建筑综述台湾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在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中属于IV A区(如下图)。

该区气候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1)建筑必须充分满足防热、通风、防雨的要求,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构造设计时应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利于建筑被动降温;(3)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宜设遮阳,或采取水平和垂直绿化等遮阳措施;(4)应注意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在建筑小区和城市道路两侧设置骑楼或形成中庭等传统手法对此十分有益;(5)夏季施工应对应有防高温和暴雨的措施;(6)应注意防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台湾地区自1995年首次将“建筑节约能源设计”纳入“建筑技术规则”以来,岛内逐步开展绿色建筑推广运动。

短短数年内,绿色建筑思潮不但在学术界、媒体界蔚为风气,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引起了强烈地反响。

针对台湾建筑营造存在的种种与建筑气候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绿色建筑推广运动提出了使建筑具有亚热带建筑文化风格的主张。

所谓亚热带建筑文化风格,最具体的建筑特征无非就是“适中的开口”、“丰富的阴影”等表情。

2台湾地区绿色建筑实例分析2.1台湾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1)项目简介台湾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被称为“东方诺亚方舟”,是台湾环保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项目,号称世界第一座“亚热带绿建筑教育中心”,2009年已经顺利取得台湾“钻石级绿建筑候选证书”之认证,预计将进而取得美国绿建筑协会“白金级绿建筑”的认证。

绿色建筑指标

绿色建筑指标

绿色建筑指标所谓绿色建筑不仅要能提供舒适而有安全的室内环境, 同时应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

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工、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 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

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 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

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 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1、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之所以强调室内环境, 因为空调界的主流思想是想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 而对内部环境, 即对健康、舒适及建筑用户的生产效率, 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1.1 温度问题(Thermal Problem)首先热舒适明显的影响着工作效率。

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 但是,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室内达到绝对舒适, 容易引发出/” 空调病/” 问题, 且消耗大量能源, 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

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平衡外, 应注意身体个别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 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

另外, 现在常采用的极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可能发生温室效应, 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

因此, 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 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

最好每个月每小时的变化对空调负荷及舒适性的影响。

1.2 日光照明、声问题(Daylighting 、V oice Problem)不同的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

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 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

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 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 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匀控制等,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

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指标解读

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指标解读

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指标解读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绿色建筑材料则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环保指标的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材料做出详细的解读和规范。

一、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采集、生产、使用、回收和处理等方面。

它不仅具有环保、节能、低碳的特点,还具有高强度、高耐久、高舒适性等优点。

二、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指标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指标是评价其环保性能的重要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指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利用率。

绿色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避免过度开采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2. 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是指材料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绿色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避免能源消耗,采用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运输距离,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污染排放污染排放是指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

绿色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避免产生污染物,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4. 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5. 可回收性可回收性是指材料在使用后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能力。

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能够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三、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指标,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种:1. 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木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调湿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同时,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2. 砖石混凝土砖石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砖石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砖石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绿建筑九大评价指标

绿建筑九大评价指标

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1.生態多樣性指標使基地裡的物種多樣化..包括動物..植物..目的~避免因建築導致物種滅絕方法~生態綠網..生態水池..生態水域..濃縮自然..等2.綠化量指標顧名思義就是在基地內綠化..因為植物有吸取二氧化碳的功能目的增加二氧化碳固定量..固定在植物體內方法多種植喬木..避免草坪..立面及屋頂綠化3.基地保水指標將雨水保存在基地內目的~由於都市不透水層居多..增加透水舖面可減少都市洪荒方法~使用透水舖面..儲留空地...等4.日常節能指標減少人工設備使用率..以達到減少消耗能源目標目的減少空調使用量..善加利用照明使用..將減少用電量方法建築物配置節能..外遮陽..浮力通風..空調分區..照明方式..建築能源管理等5.CO2減量指標建築物建造時減少混凝土使用..減少CO2產生目的~混凝土製造時會產生大量CO2..以簡單的方法可減少產生量方法~鋼構造..木構造..結構輕量化..構造簡單化...等6.廢棄物減量指標建築物施工或拆除時減少不必要的廢棄量目的~建築設計時多使用自動化即模矩工法..可減少施工和拆除時的廢料方法~預鑄工法..使用可回收建材..自動化工法...等7.水資源指標將與水和雜排水再利用..以減少自來水使用量目的~利用簡單的設施將雨水儲存..污染較少的排水重新處理..運用在不需清潔度的地方..來節省用水方法~雨水再利用..中水在利用...等8.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將污水與垃圾統一管理目的~目前建築長把污水合流..導致河川容易污染..將其統一管理可改善自然環境方法~油脂節流器..雨污水分流...等9.室內環境指標改善室內環境..避免危害人體健康目的~運用簡單的設計方法..以及自然的建築材料..防止危害健康方法~室內通風..使用綠建材..調濕材料...等1.1何謂生物多樣性所謂「生物多樣性」係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在於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費者的生存空間。

建筑物绿色建设标准

建筑物绿色建设标准

建筑物绿色建设标准导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建筑业也在迅速转型,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能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物绿色建设的标准,以促进可持续建筑发展。

1. 能源使用效率标准(1)建筑能效建议指数建筑物能效建议指数是衡量其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应制定能效建议指数的评估标准,包括建筑外墙结构、保温材料、建筑外窗等方面的要求,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建筑物应提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设施和设备,并制定相关管理和评估标准。

2. 水资源管理标准(1)雨水收集利用鼓励建筑物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建筑物应具备雨水收集设施,并明确收集和利用的标准和方法。

(2)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物应采用节水设备,减少用水量。

同时,应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如灰水回用、污水处理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材料和资源利用标准(1)低碳建材使用建筑物应选择符合低碳要求、能源消耗低、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

鼓励使用可持续发展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

(2)废弃物管理建筑物应制定废弃物管理标准,包括废弃材料的分类、回收和处理方法。

鼓励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4. 室内环境质量标准(1)室内空气质量建筑物应采取措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如合理的通风系统、净化设备等。

应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包括烟尘、有害气体、挥发性有机物等的限制要求。

(2)建筑物采光设计建筑物应进行合理的采光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室内照明的需求。

应制定建筑物采光标准,包括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要求。

5.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1)建筑绿化建筑物应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空间,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植被。

应制定绿化标准,包括植物种类、绿化搭配等方面的要求。

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与定义

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与定义

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台湾的绿建筑定义张世典教授对「绿建筑」下的定义:在建筑生命周期 (生产、规划、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 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最低环境负荷的方式与手段,建筑最安全、健康、效率及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的目标。

另外,林宪德教授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在建筑环境上种树植栽的绿化而已,而是一种对于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环保设计理念,是一种强调与地球环境共生共荣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张世典教授、杨谦柔研究生认为:绿建筑就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以最节约能源、最利用资源与最少废弃物产生的方式来营造安全、健康、舒适、效率、环保及低环境负荷的居住空间,并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且永续发展之目标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人因为居住需求而产生建筑开发行为,因而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冲击影响。

因此,如何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当中使人类的居住行为与营建活动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并且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就是绿建筑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具体指标:一、生物多样化指针(6项指标) 包括社区绿网系统、表土保存技术、生态水池、生态水域、生态边坡 / 生态围篱设计和多孔隙环境(浓缩自然)二、绿化指标包括生态绿化、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浇灌、人工地盘绿化技术、绿化防排水技术和绿化防风技术三、基地保水指针包括透水铺面、景观贮留渗透水池、贮留渗透空地、渗透井与渗透管、人工地盘贮留四、日常节能指标 (1) 相关技术:建筑配置节能、适当的开口率、外遮阳、开口部玻璃、开口部隔热与气密性、外壳构造及材料、屋顶构造与材料、帷幕墙 (2) 风向与气流之运用:包括善用地形风、季风通风配置、善用中庭风、善用植栽控制气流、开窗通风性能、大楼风的防治、风力通风的设计、浮力通风设计、通风塔在建筑上的运用 (3) 空调与冷却系统之运用:包括空调分区、风扇空调并用系统、大空间分层空调、空调回风排热、吸收式冷冻机及热源台数控制、储冷槽系统、V A V空调系统、VRV 空调系统、VWV空调系统、全热交换系统、CO2浓度外气控制系统与外气冷房系统 (4) 能源与光源之管理运用:包括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照明光源、照明方式、间接光与均齐度照明、照明开关控制、开窗面导光、屋顶导光与善用户外式帘幕 (5) 太阳能之运用: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电池五、二氧化碳减量指标包括简朴的建筑造型与室内装修、合理的结构系统、结构轻量化与木构造六、废弃物减量指标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营建自动化、干式隔间、整体卫浴、营建空气污染防制七、水资源指标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计划、雨水再利用与植栽浇灌节水八、污水与垃圾改善指标包括雨污水分流、垃圾集中场改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与厨余堆肥九、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包括室内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生态涂料与生态接着剂、生态建材、预防壁体结露 /白华、地面与地下室防潮、调湿材料、噪音防制与振动音防制各分项屋顶构造及材料热湿地区纬度较低,屋顶接受极大日射热,,屋顶节能要考虑之因子如下:1.增加屋顶的遮阳能力:水平天窗会使ENVLOAD值剧增,台湾水平方位的日射量为南向的2.78倍。

绿建筑评估指标一

绿建筑评估指标一

●1987:聯合國WCED發布了 「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 ●1987:「蒙特婁公約」限制氟 氯碳化物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
●1983:UN第38屆大會設立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
●1981:UIA建築師大會(波 蘭),「華沙宣言」提出「環 境建築學」的時代
●1992:「全球氣候變化綱要 公約」,降低CO2排放量巴西 里約「地球高峰會」,「里約 宣言」、「二十一世紀議程」 ●1995:土耳其伊斯坦堡「城 市高峰會」綠色建築都市、永 續城市 ●1997:日本京都「聯合國京都 世界氣候會議」「京都議定書」
水資源指標 ‧施工計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 築
環境共生建築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維護管理與其他措施
健康建築
廢棄物減量指標 ‧其他
環保建築
污水及垃圾改善指標
生態基礎指標
室內環境品質指標
基本要求 對環境課題提昇品質技術與基準
綠建築於建築設計之要求重點示意圖 基本法令規範
區域計畫法及施行細則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都市計畫法及省市施行細則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 等 建築法及省市管理規則 管 山坡地開發建築辦法 制 國民住宅社區規劃及住宅設計 性 原則 法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與 規 設備編於外殼、設備、照明之 管制等)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等 環境影響評估法及施行細則 環境法令對空污、水污、噪音、 廢棄物與公共環境衛生等管制
1970
環境議題的重視 與建築節能草創時期
1980
1990 生態綠化與建築節能 法制化時期
2000 綠建築 推廣時期
●1981:營建署成立 ●1979:經濟部能委會 ●1982:墾丁國家公園公告實施 正式成立 ●1987:環保署成立

各国绿色指标

各国绿色指标

新西兰政府最近资助了一个要为商业大楼评定环保等级的计划。

环保局最近拨款六万元给「绿色建筑委员会」,让它们来研究一套评定办公大楼等级的方式,目的是要找出究竟那一种办公大楼才是最适合新西兰房地产使用的。

在澳洲,地主与土地开发商所使用的一套评定环保建筑也就是绿色建筑的方式叫做「绿星系统」(Green Star system),这套系统是专门评定建筑物的环保等级的,目的是要改进建筑物的设计,加强大家对绿色永续建筑的认同与使用。

绿建筑所标示的九大指标是:基地绿化指标,基地保水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日常节能指标,二氧化碳减量指标,水资源指标,废弃物减量指标,污水垃圾改善指标,室内环境指标,目的即在于还原环境中生物生存顟B、水循环、及降低能源及资源的消耗。

全方位的绿色建筑技术的设计手法与,大约可分为低环境冲击(Low Impact)、高自然调和(High Contact)、美质适意(Amenity)三个层次。

虽然人类没有拥有共同的过去,却是十分可能的将会拥有共同的未来,共同未来的基本理念是全球一致化的生命共同体。

健康建筑其定义为:「一种体验建筑室内环境的方式,不仅包含物理测量值,如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光、空气品质等,尚须包含主观性心理因子,如布局、环境色、照明、空间、使用材料等,另外加上如工作满意度、人际关系等,一栋健康建筑必须包含以上所有」,依照上述国际会议之含意与定义,其真正的目标就是永续建筑。

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目前国际上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主要有:LEED(美国)、BREEAM(英国)、CASBE(日本)、Blue Angel(德国、北欧)等。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LEED?)是目前世界各国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各自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

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未来展望

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未来展望

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未来展望陈伟妹;楼瑛【摘要】介绍了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和特点,并就发展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等级分级方面的区别进行分析研究.【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28-31,49)【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EWH;对比研究;海峡两岸【作者】陈伟妹;楼瑛【作者单位】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15;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3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建筑是否具有减排节能功能成为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关心的首要目标,“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的“绿色”是指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使用空间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保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能力,因此绿色建筑在国外又被称之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度”则是建筑这种能力之好坏[1]。

为了统一评价建筑的绿色度,世界多个国家都已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全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达26个。

从国际上看,英国的BREEAM“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可操作性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有日本的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德国的DGNB、澳大利亚的NABERS、加拿大的GBC和新加坡的GreenMark等众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从国内看,香港有HK-BEA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一水相隔、同根同源的海峡对岸台湾地区也已经建立了一套具有其本土特色的、以亚热带气候为研究基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EEWH系统,并于2015年发布了最新版;而大陆借鉴众多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也建立起了一套比较符合大陆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14年颁布执行最新版本。

绿色建筑指标

绿色建筑指标

绿色建筑指标绿色建筑指标作者:佚名时间:2008-7-14浏览量:所谓绿色建筑不仅要能提供舒适而有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应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

绿色建筑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使用方工、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

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

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之所以强调室内环境,因为空调界的主流思想是想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而对内部环境,即对健康、舒适及建筑用户的生产效率,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1温度问题首先热舒适明显的影响着工作效率。

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室内达到绝对舒适,容易引发出\"空调病\"问题,且消耗大量能源,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

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平衡外,应注意身体个别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

另外,现在常采用的极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可能发生温室效应,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

因此,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

最好每个月每小时的变化对空调负荷及舒适性的影响。

.2日光照明、声问题不同的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

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

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匀控制等,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

另外,健康舒适的声环境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

绿色声环境要求不损伤听力并尽量减少噪声源。

打造绿建筑的5个关键技术

打造绿建筑的5个关键技术

打造绿建筑的5个关键技术绿建筑又称为永续经营建筑,与一般建筑不同的是,绿建筑注重建材的环保、建筑的节能与室内的空气质量等,也考虑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在环保意识的觉醒下,绿建筑逐渐成为建筑新趋势,政府也大力推动绿建筑认证。

据统计,台湾建筑产业相关之二氧化碳排放比例,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8.8%,其中建材生产能源占9. 31%,营建运输占1.49%,营建工地占0.2%,住宅使用占11.88%,商业部门占5.49%,足见我们所居住的房子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影响。

深入探讨绿建筑的九大指标:生物多样化、绿化量、基地保水、日常节能、二氧化碳减量、废弃物减量、水资源、污水与垃圾改善、室内健康与环境。

简单地说,选择不西晒、可回收的建材,做好遮阳,采光好、通风佳,采用无毒、环保的绿建材做为室内装潢和家具材料,加上室外的绿化环境,就可以朝绿建筑迈进。

其中,建筑物中又以玻璃的应用居多,因为玻璃在建筑中扮演照明与视觉景观的角色,夏季户外的能量会经由窗户直接进入室内,室内热量75%来自窗户,造成室内温度上升;冬季则由室内流失热量至户外,从窗户损失的热量可占室内热量总损耗的33%。

玻璃的节能效果主要根源于玻璃的隔热及遮阳能力,台湾地区室内外温度差并非很大,而日射热能却是十分惊人,因此,在台湾的玻璃节能对策,首重玻璃的遮蔽隔热性能,归纳相关技术如下:技术1:高透光太阳能窗发电模块「高透光太阳能窗发电模块」利用奈米材料,将窗户设计成为能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机制。

在窗面的结构上,主要是以两片玻璃间夹隔奈米材质的扩散基板,经过胶合固定后,当太阳光照射穿越时,透过中间的扩散基板导光,即会将光线向四周侧面的窗框进行反射;另一方面,在四面窗框内则设置有太阳能芯片模块,因此当太阳光线经反射进入时,就能进行发电。

1工研院南分院奈米粉体与薄膜科技中心光能转换材料研发部黄赣麟表示,扩散基板是使用TiO2与SnO2复合奈米粒子,添加在塑料PC基板中射出或压出,除了可大面积生产外,由于玻璃与塑料的折射率不同,可增加全反射的机率,使太阳光线更往四边窗框进行反射,也就能提高太阳能芯片吸收阳光的机率与发电的效率。

经验交流: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三)

经验交流: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三)

经验交流: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三)营建自动化1.改良传统工法衍生之缺点(1.劳力需求量大2.工期难以掌握3.工程成本昂贵4.工作品质低落5.浪费大量资源6.工作过程危险),使建筑生产达到合理化目的之工法,增加施工效率与减少营建污染之产生。

2.分类:(1)传统工法改良:预铸度最低,省力化效果较少,但工人接受度与适应性较高。

(2)工业化生产(预铸生产):预铸度,现场只做组装工作,因此接头精密度要求提高,处理复杂,生产与施工技术提高,代价也相对提高。

(3)复合化工法:部分组件采预铸方式,部分采传统方式加以改良,取其二者之优点。

依工程本身条件设计其适宜的预铸度,发挥因地制宜的特色,降低生产与施工条件之限制。

适用建筑类型:一般建筑绿建筑指标归属:日常节能。

技术对策:一。

平面规划:1.平面标准化及对称性设计:生产过程组件种类少,具有重复性高之效益2.模矩配合:引进开放式住宅之观念3.设备空间集中:配管合理化。

二。

主结构体:1.结构体尺寸统一(1.柱断面一致2.楼梯对称与重复性3.大小梁深一致性):可简化组模时间与增加重复使用率减少损耗2.钢筋预组:1.可减少现场扎绑人力,利用机器吊装效率并减低高处扎绑作业之危险性2.提高扎绑精准度并减少天候影响因素3.使用自动熔接钢筋网:节省钢筋使用量30﹪并避免扎绑遗漏或误扎4.使用系统模版:改善传统模版精准度差、转用费时费工与重复使用率低之缺点并减少粉刷5.使用预铸组件(预铸楼梯、KT半预铸楼版等):可减少模版使用与其支撑,无须等待养护并可立即提供为工作使用三。

次结构体:1.采用开放性零组件:1).整体卫浴2).厨房设备3).铝门窗、防火门4).系统隔间5).组合水箱等等2.采用轻量干式隔间:1).自重轻、方便搬运、耐震佳2).加工容易缩短工期3).表面平整装修性佳四。

设备系统:1.使用整理卫浴:1).缩短工期,只需单一工种组装2).防水性佳、品质稳定2.明管化设计:解决结构体与管道耐久年限不一之问题方便日后更新3.简化建筑与设备接口:设计公用管道间并将电气配管脱离主结构体4.使用组合水箱五。

绿建筑九大指标

绿建筑九大指标

綠建築九大指標一、基地綠化指標:※何謂基地綠化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基地綠化的目的健康的都市生活不能缺少綠意,缺乏綠意的都市生活很難奢言「永續發展」的居住品質。

若我們在居住環境中廣植花木,不但可怡情養性,同時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對生態環境有莫大助益。

綠化被公認為唯一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日益溫暖化的危機。

因此本指標希望能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做為評估單位,藉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進而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基地綠化指標與基準過去建築都市相關法規為鼓勵綠化,有綠覆率、喬木植栽、栽種密度之規定。

但它們通常以覆土深度、樹徑、喬林數量來規定綠化量,除對喬木有所認定之外,對於灌木、蔓藤、草地以及建築立體綠化等,多樣綠化的環境貢獻量並無具體評價,各植栽之間的合理換算亦付之闕如。

事實上,綠化對於地球環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可減緩地球氣候高溫化。

因此本評估體系關於綠化量的評估,以二氧化碳固定效果作為綠化評估法的共同換算單位。

根據植物學研究顯示,植物光合作用量與植物葉面積成正比,因此本指標依照樹葉面積,把植物分為七類層級來評估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此數據是根據溫暖氣候下的樹葉光合作用之實驗值,解析而得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其數據代表某植物在都市環境中從樹苗成長至成樹的40年間(即建築物生命週期標準值),每平方米綠地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學校如何達到及格標準◎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钻石级绿色建筑一、简介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就是台湾首座绿色建筑图书馆,座落于林木茂密、生态环境丰富的北投公园内,与温泉博物馆比邻,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占地面积1989m2。

北投分馆历经了被检测出就是海砂屋而遭拆除,重新以绿色环保的姿态矗立在台北市民面前。

新的北投分馆由台湾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规划,美国Team Oregon提供建议于原址重建,于2006年11月17日隆重开幕。

二、气候条件台北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4℃,年降雨量2100多毫米。

5月底至9月为夏季,气温炎热潮湿,温度约为25、2℃-28、6℃。

10-11月为秋季,温度约为22、2℃-24、2℃。

12月至2月为冬季,气候较冷,温度约为15、3℃-18、5℃。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而寒冷多雨,但很少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出现。

三、项目基本信息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位于北投温泉亲水公园内,北侧紧邻北投溪,南侧与光明路相接,车流量大,噪音大。

东北侧就是北投温泉博物馆,西邻溜冰场。

基地位于拥有自然生态的公园内,就是该馆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设计者企图将绿色建筑的观念实践在图书馆设计中,将图书馆融入北投公园生态、历史文化环境中,成为大自然中的一本书。

北投分馆由美国俄勒冈州专家及台湾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为与北投公园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建筑,建筑以木构造为主,搭配钢材,外观仿佛一座大型高架树屋,达到人性化与环境友善的设计。

工程总造价1、29亿台币,占地8970m2,,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构建造,地面三层、地下一层,建筑占地面积1989m2。

因为原建物计划拆除重建,重建建筑须配合台北市即将新建的亲水公园规划。

本建筑结合了北投温泉特色采用木构造搭配钢材,就是台湾首座采用最高9项指标建设的绿色建筑图书馆。

建筑一层为主要入口,设服务台、期刊报纸区、电脑查询区;二楼为图书区、讨论室、会议室;地下一楼则为儿童室、视听室及说故事区。

绿色建筑认证评估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绿色建筑认证评估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绿色建筑认证评估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作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行业在全球能耗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变得至关重要。

在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中,节能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分析其在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中的作用。

一、建筑能耗及节能潜力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包括供暖、制冷、照明以及热水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室内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也相应增加。

因此,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有效评估建筑节能水平,找出节能潜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

二、节能指标的重要性1. 能源使用强度能源使用强度是衡量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建筑所消耗的能源量,可以评估建筑的能效水平。

低能源使用强度的建筑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气候适应性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是指建筑在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例如,在寒冷地区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供暖所需能量,提高节能水平。

3. 太阳能利用率太阳能是一种无穷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

建筑的太阳能利用率是评估其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设计,结合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建筑所需的能量。

4. 设备能效建筑内部设备的能效水平也是评估建筑节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选择低能耗的设备,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能耗的最优化。

从长期来看,设备能效的提升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提高可持续性。

三、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中的节能指标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是对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评估和认证的过程,其中对节能指标的评估尤为重要。

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LEED (领导能源与环境设计)认证评估体系中,节能被赋予了很高的权重。

台湾地区都市建筑绿化指标的评估与启示

台湾地区都市建筑绿化指标的评估与启示
Zhang Qingrui ( Hubei xiaogan Building Market Management station Xiaogan 432100)
Abstract : Toda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favored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fforestation is placed on the agenda. However, how to carry it out effectively, further discussion and more research are needed. Which aims to inspire us and makes us think by means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fforestation quota in Taiwan. Keywords : T aiwan urban construction afforestation quota assessment
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 她和 大陆来 自于同 一炎 黄子孙, 风土人情、文化、气候等相差无几, 她出于环境保护的都 市建 筑评估标准的研究很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简化、量化的目 的, 台 湾内政 建筑研 究所 最近 推出 的都市建筑评估手册, 采用了七大评价指标: 1) 绿化指 标; 2) 基地保水指标; 3) 日常节能指标; 4) CO2 减量指标 ; 5) 废 弃物 减量指标; 6) 水资源指标; 7) 污水垃圾改善指标 等, 逐项 制定 出具体简易 的设计操作 对策, 启动了 建筑产 业转型, 迈 向可 持续发展的 契机。这 里我们 重点将 其绿化 指标的 评估 介绍 给同行, 对我国的都市建筑绿化有着非常重要 的参考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资料库藏经阁人才库图库照明书店教育培训技术论坛最新更新主题∙【求助】电气施工设计方面经验(布线、选料、配电等)知识∙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项目申报表∙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008∙上海著名景观照明工程公司诚招照明项目经理和商务经理∙混凝土地面挖填电缆沟怎么取费∙学校照明方案(欧司朗高效照明产品)∙照明工程-电气设计部分所要书籍∙100m*300m的工业厂房造价∙寻找施工队合作(本人有项目)∙分享一种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CAN总线月度关注热点∙【求助】电气施工设计方面经验(布线、选料、配电等)知识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指标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表于: 2004-7-22 15:58 作者: 幌子来源: 照明工程师社区张世典教授对「绿建筑」下的定义:在建筑生命周期(生产、规划、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 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最低环境负荷的方式与手段,建筑最安全、健康、效率及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的目标。

另外,林宪德教授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在建筑环境上种树植栽的绿化而已,而是一种对于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环保设计理念,是一种强调与地球环境共生共荣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张世典教授、杨谦柔研究生认为:绿建筑就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以最节约能源、最利用资源与最少废弃物产生的方式来营造安全、健康、舒适、效率、环保及低环境负荷的居住空间,并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且永续发展之目标的建筑环境设计观。

人因为居住需求而产生建筑开发行为,因而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冲击影响。

因此,如何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当中使人类的居住行为与营建活动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并且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就是绿建筑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具体指标:一、生物多样化指针(6项指标)包括社区绿网系统、表土保存技术、生态水池、生态水域、生态边坡/ 生态围篱设计和多孔隙环境(浓缩自然)二、绿化指标包括生态绿化、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浇灌、人工地盘绿化技术、绿化防排水技术和绿化防风技术三、基地保水指针包括透水铺面、景观贮留渗透水池、贮留渗透空地、渗透井与渗透管、人工地盘贮留四、日常节能指标(1) 相关技术:建筑配置节能、适当的开口率、外遮阳、开口部玻璃、开口部隔热与气密性、外壳构造及材料、屋顶构造与材料、帷幕墙(2) 风向与气流之运用:包括善用地形风、季风通风配置、善用中庭风、善用植栽控制气流、开窗通风性能、大楼风的防治、风力通风的设计、浮力通风设计、通风塔在建筑上的运用(3) 空调与冷却系统之运用:包括空调分区、风扇空调并用系统、大空间分层空调、空调回风排热、吸收式冷冻机及热源台数控制、储冷槽系统、VAV空调系统、VRV空调系统、VWV空调系统、全热交换系统、CO2浓度外气控制系统与外气冷房系统(4) 能源与光源之管理运用:包括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照明光源、照明方式、间接光与均齐度照明、照明开关控制、开窗面导光、屋顶导光与善用户外式帘幕(5) 太阳能之运用: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电池五、二氧化碳减量指标包括简朴的建筑造型与室内装修、合理的结构系统、结构轻量化与木构造六、废弃物减量指标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营建自动化、干式隔间、整体卫浴、营建空气污染防制七、水资源指标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计划、雨水再利用与植栽浇灌节水八、污水与垃圾改善指标包括雨污水分流、垃圾集中场改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与厨余堆肥九、室内健康与环境指标包括室内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生态涂料与生态接着剂、生态建材、预防壁体结露/白华、地面与地下室防潮、调湿材料、噪音防制与振动音防制各分项屋顶构造及材料热湿地区纬度较低,屋顶接受极大日射热,,屋顶节能要考虑之因子如下:1.增加屋顶的遮阳能力:水平天窗会使ENVLOAD值剧增,台湾水平方位的日射量为南向的2.78倍。

每在水平面开一面窗,在南面就必须减少2.78倍的开窗面积,可考虑改成侧向型天窗改善,避免大量的水平日射。

2. 增加屋顶的隔热能力:屋顶隔热层设在外侧较佳,并且加以利用屋顶空气层可以达到隔热与通风的目的。

技术原理说明:外壳构造及材料不透明部分的外壳之节能特性主要与壁体的热传透率(U值)即隔热能力有关,但是它也承受来自日射的吸热影响,因此增加隔热性能与降低日射吸热因子是其节能之道。

外墙构造应以能减少外界热量侵入为必要条件,在使用隔热处理时,必须配合建筑物之使用型态而决定,过份隔热对于室内发热量大之建筑物反而会增加其空调负担,应配合合理的遮阳设施及良好的通风计划以减轻外墙之受热量。

就外表面材料而言,以使用明度较高之表面材料增加反射率为宜,通常以浅色材料为佳,白色墙体具有90之反射率而一般红砖混凝土建材则在10~50之间,相差颇大。

就外墙构造之热传透率(U值)而言:1.以12cm厚的RC外墙为例其U值高达3.78,而有良好隔热层的铝金属帷幕墙可在0.71以下,可知RC外墙既笨重且隔热能力又不佳,唯有加装隔热材才有良好之节能外壳。

2.轻量化的玻璃或金属外壳,只要加强中间空气层及隔热处理,就是十分优良的外壳。

开口部隔热与气密性有关开口部的气密性及隔热性相关原理分述如下:1.气密性:气密性不佳开口部的漏气量(间隙风)增大,在空调空间中造成了能量的损失,在非空调空间中则由于难控制冬季风漏入而产生不快,气密性差的窗户,对于阻绝外界噪音的功效亦不佳。

气密性高的开口通常亦有良好的隔音性,有隔绝噪音之好处。

2.隔热性:金属制门窗框如果没有良好的断热处理,则会引起热桥现象(Heart Bridge),所谓热桥现象为构造上厚度较薄之部位,或该部位所用材料不同,其热传导抵抗较小,热损失大多经过此部位,此部位之温度也较其它部位为低,因此易结露,此部位称为热桥。

因而增加室内之热负荷。

3.缓冲空间:门因出入关系常须开启,而引入更多的热负荷,设置除风室或玄关可减少因出入而增加之室内空调负荷。

技术原理说明:开口部玻璃玻璃的节能特性主要根源于两个特性,一是玻璃的隔热能力,亦是热传透率U值;另一则是玻璃的遮阳能力,亦即日射透过率ηi值。

然而,台湾地区室内外温度差并非很大,而日射热却是很惊人。

因此,阻绝温差的热传透率U值比不上阻绝辐射传透的ηi值重要;亦即,在台湾的玻璃节能对策首重玻璃的遮蔽性能。

外遮阳外遮阳设计在亚热带地区是节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影响整体空调耗能变动约两成左右。

例如南向仰角45度的水平遮阳版(一米窗高,一米遮阳深度)可轻易遮去68的日射热,而室内遮阳百叶帘只能遮掉17的日射热。

就热湿气候之建筑外壳遮阳重点如下:1.热湿气候建筑外壳遮阳效果比隔热效果好。

2.外遮阳设施有助于减轻日射负荷,其节能效果对于室内发热量大的建筑物更形明显。

适当的开口率在炎热的台湾,过大的开窗面积是造成空调耗能的主因。

开窗因素在台湾占了所有耗能因素的六成,因此适当的开窗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首要计划。

(1)以现行节能法规来检讨住宅开口率的话,Req=0.16的集合住宅的平均立面开窗,在无遮阳条件下,在台北可达35,在高雄可达27;假如加上一米深的阳台,在台北可达50,在高雄可达40,超过此开口即不合格。

(2)若以办公建筑现行ENVLOAD而言以相同建筑条件而言在高雄所计算的ENVLOAD值约为在台北的1.8倍因此在南部的建筑必须要有较小的开窗、较深的遮阳才能合格。

(3)开窗率是影响ENVLOAD值最大的因素,以一般15cmRC外墙的办公建筑而言,在台北开口率45以下,在高雄开窗率30以下,即可通过标准。

(4)为了节能要求一般住宅开口率为25以下,办公建筑为40以下为宜,并且在台度以下尽量不开窗。

以一般住宅开口率而言,在相同的等价开窗率之下,台北的开口率可略大于高雄的开口率。

建筑配置节能1.配置:在亚热带气候下,在基地计划上作正确的节能配置,以办公大楼为例,几乎可节省三、四成左右的空调耗能量。

2.方位:以台湾地区而言房屋的朝向以南北向最有利,而以东西向得热量最多,系以日射量的多寡排列之优先级。

3.外型:(1)大规模之全面空调的大型建筑物,如医院、办公大楼、旅馆、及大型展示中心,为降低空调负荷,可采用较集中的正方形,减少表面积也减少日射得热。

顾及昼光分布以及通风考量,一般较适宜之长宽比以1:2或1:3之南北向建筑为佳。

(2)小规模之一般住宅则以细长,表面积多的建筑物型态为佳,使得各规划空间兼具通风、采光之效果。

人工地盘贮留在都市高密度开发之下,导致建蔽率相当地高,往往没有足够的自然土层来提供雨水的渗透及贮留。

仅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利用建筑基地中的人工地盘上方来做雨水的贮留设计,例如屋顶花园及中庭花园的贮留雨水、屋顶层雨水贮留设施等设计,来达成暂时贮存雨水的功效,以延迟暴雨时雨水径流,减缓都市洪峰现象,以达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在土壤透水能力不佳或人为开发率极高的基地中,对于提升基地保水力极有所助益。

技术原理说明:渗透井与渗透管为了要提升建筑基地的保水性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留最多的裸露地面,或者是铺设透水铺面,使地面能够有良好的透水性,在降雨来时能够有充分的入渗表面,防止过量的地表径流。

然而,在都市高密度开发地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裸露地入渗及透水铺面入渗,此时,便需要人工设施来帮助降水能尽可能入渗至地表下,此手法即称为「人工辅助入渗」。

就目前较常使用的人工辅助入渗而言,可分为水平式的「渗透管」、垂直式「渗透井」,弥补自然入渗之不足。

贮留渗透空地雨水的贮留设施,有如湖泊、水库、池塘、沼泽的功能一样,是将雨水暂时截留于种种洼凹的空间上,再让其慢慢渗透循环的作法。

然而,都市中不透水面积比例极大,很难找到足够的裸露空地来提供雨水的自然渗透。

此时,可采用贮留渗透空地的设计,利用低洼地区做为暴雨来时的雨水储留空间,使其自然成为淹水的区域,待雨停后再缓缓入渗至地下,或将多余之雨水排至下水道,如此一来,可减缓市的尖峰径流量,降低短时间内过多的雨水径流量对于都市排水设施的冲击。

景观贮留渗透水池雨水的贮留设施,有如湖泊、水库、池塘、沼泽的功能一样,是将雨水暂时截留于种种洼凹的空间上,再让其慢慢渗透循环的作法。

具有生态功能的人造雨水贮留设施,大部份是将人工湖、庭园水池、广场、校园、停车场、屋顶作成具有缓慢渗透排水功能的贮留水塘。

假如每一建筑基地开发均能留设雨水贮留设施,则我们的大地就有如充满无数的小水库、小湖泊一样,对都市防洪有莫大的帮助。

这种利用雨水贮留设施的防洪对策,同时可沉殿水中浮游固体,过滤营养盐类及油脂,对水质及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

因此,若使用景观贮留渗透水池的设计,便能使建筑基地内某程度的雨水量在基地内自行吸纳后,再渗入土壤,而有效达到都市防洪与生态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