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9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等一系列基础知识。

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区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

理解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20世纪90年代新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概括等一系列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导入新课:从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经济特区的设置1.邓小平首次提出办经济特区的主张提问:是谁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创办经济特区的?(1979年4月邓小平)2.五个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问:有哪五个经济特区?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创办经济特区?学生看书后回答:1980年有广东省的深圳市(第一个)、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1988年有海南岛(最大的)。

(让学生欣赏图片)毗邻港澳,重要侨乡。

3.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强调经济特区不等同于特别行政区,并强调它的“特”之所在。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看图片体会)②.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③.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二.对外开放的扩大1.对外开放地带的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引导学生看图)2.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着力开发上海浦东。

(让学生欣赏图片和录像),明白开发浦东的目的以及浦东开发取得的惊人成绩。

注:强调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是扩大开放的窗口。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内地的开放:1992年,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3 川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名师教学设计3 川教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教学目标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知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掌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2学情分析初二、一班班62个学生,是一个较好的班级,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和提高。

3重点难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音乐《春天的故事》。

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情?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不开放不行”.问题:谁率先提出办特区的主张?问题:先后创办了哪些经济特区?为何要率先在这些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杀出一条血路来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问题思考:1.经济特区“特”在何处?2.经济特区的影响?二、对外开放的扩大问题探究: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作用: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展、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时间开放模式空间结论1980、19855个经济特区点20世纪80年代14个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我国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形成7个沿江开放城市面20世纪90年代5个沿江开放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内地15个沿边开放城市总结: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感悟?练习: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3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3川教版
1.知识层面:
a.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b.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成果有一定了解,但知识可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c.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较低,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组织等方面了解不足。
2.能力层面:
a.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分析能力,能够完成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
2.辅助材料: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场景、经济特区建设前后对比、重要国际会议照片等。
-制作图表,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数据、外资引入情况、对外贸易额变化等,以便学生直观理解对外开放的成果。
-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如改革开放纪录片、我国参与国际组织的重要时刻、国际友人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采访片段等,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期末考试:设置相关题目,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
2.时代观念:培养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时代观念,认识到对外开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际视野。
3.证据意识:培养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形成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证据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
5.其他资源:
-提供互联网访问权限,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和观看在线视频。
-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确保多媒体资源的顺利展示。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文具、纸张等,支持学生的记录和创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地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我国对外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指导。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引导学生想象时光倒流,是选择去唐朝生活还去清朝生活?并简述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兴,闭关穷”。

问: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不想回到清朝生活?(不想。

)为什么呀?(因为清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

)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唐……)为什么呀?(唐朝开放繁荣。

)——由此得出:开放兴,闭关穷。

●第二环节:合作研习,重难释疑二、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开放的过程主要是指对外开放从尝试到扩大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学生通过看书提取有效信息来解答,以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基本情况。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经济特区、邓小平(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1980年:广东省:深圳(最早)、珠海、汕头福建省:厦门1988年 : 海南岛(最大)(3)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呢?毗邻港澳、重要侨乡从资金、技术、管理上引进西方先进的经济模式(4)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③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5)1990年,为什么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让浦东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6)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城市2.通过前面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对什么是经济特区有了模糊的概念,这时再设置三个问题,引发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适时的引导,最终理解并得出经济特区的准确概念。

由此突破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

(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经济特区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是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1川教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教学目标1、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知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2、掌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

2学情分析学生整体基础较差,总体来看,他们对古代史还要感兴趣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运用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他们感知历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视频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歌曲颂扬的是何人何事,巧妙地引出邓小平和对外开放.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设置:1、提出:1979年4月,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设置:1980年,国家设置市、市、汕头市和厦门市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3、政策与措施:在不损害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特区实行,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国家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4、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二)对外开放的扩大:1、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1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2、20世纪90年代初,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 ,设置新区,并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地区的经济的新飞跃。

此后,党和国家先后开放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西北东北地区的边境城市,形成了 - — - ,这样一个、、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发展,带动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培养了大批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活动3【活动】合作与探究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晚清“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经济特区之“特” 在何处?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活动4【练习】学生练习1。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讲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教材通过阐述我国在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摆脱封闭僵化的状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从而使得国家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等历史知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外开放的具体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活变化有直观的感受,但未必能将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情感态度,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将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变革联系起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图片、音像资料,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开放的氛围。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讲解法:教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历史图片、音像资料,如改革开放时期的标语、场景等。

2.准备相关的历史文献、研究报告,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分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川教版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生:回答。

老师展示: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

包括“引进来”、“走出去”。

听了故事,大家知道在身居内陆的三线中等城市绵阳就有诸如沃尔玛、百盛、麦当劳等外资企业存在,至于外国商品也并不罕见。

为什么那些外国企业要到中国来?(人多市场大资源丰富,赚钱)为什么中国要让他们进来赚我们的钱?对我们有好处吗?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提示:从历史、现实两方面去思考)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从张骞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几度开放几度繁荣。

但到明朝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可以因开放而兴旺,也可以因闭关而衰亡。

建国后由于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左”的错误影响,我国长期处于封闭孤立的状态.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不开放不行”,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探究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经济特区的设立(7分钟)老师:迈出开放第一步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

设了哪几个特区?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找出来。

老师:特区“特”在什么地方?学生:看书后回答。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优惠政策、灵活措施。

老师: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城市?学生:沿海,毗邻港澳,交通便利,著名侨乡,物产丰富老师: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思考:一是社会政治制度不同。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二是行政管理权限不同。

三是立法、司法权限不同。

四是经济政策不同。

老师:特区开办后,发展得如何?影响怎样?看〈特区成就〉视频。

学生:总结归纳。

(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③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老师: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功说明了什么?对外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川教版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了解经济特区开放的历程;20世纪80和90年代扩大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意义。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歌曲导入,图片和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对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

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经济特区的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教师: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这位老人是谁呢?学生:邓小平。

教师:这位老人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呢?“崛起座座城”又是怎样崛起的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经济特区崛起成窗口对外开放扩大利国家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确立了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

那么,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的?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一、记住特区名称、所属省份;明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放的窗口城市。

二、把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进程。

3、明白得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学习难点】经济特区及对外开放的作用【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目的:________________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三、沿海开放地带一、1979年4月,__________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二、五个经济特区:深圳(_________的窗口)、珠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福建广东、海南三省]3、沿海城市:1984年大连等14个4、沿海开放区:1985年长江三角洲等7个五、上海浦东:1990年,“龙头”带动“龙尾”,为对外__________________的窗口。

四、内地的开放一、长江沿岸城市:_________、岳阳、武汉、_________、芜湖。

二、内陆省会城市:郑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8个3、边境城市:西南、西北、东北地域的13个【我的疑问】【课内探讨】【学始于疑】一、为什么选择深圳、厦门等地作为第一开放的城市?二、党和国家什么缘故决定开发浦东?【质疑探讨】探讨问题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探讨问题二:结合我国经济大进展说说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了如何深远的阻碍?【当堂检测】1.人们一提及对外开放,第一想到的是沿海地域,1980年我过第一成立特区的两个省是()A.辽宁河北B.山东江苏C.福建广东 D.广东海南2.右图是高达420.5米的经贸大厦,号称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奇迹”这一奇迹的诞生地是()9、深圳B.汕头C.海南D.浦东3.上海和重庆作为长江沿岸一“头”一“尾”两个城市,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进展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的初步尝试、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加入世界贸易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但对于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外开放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与对外开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布置学生查阅与对外开放相关的资料,做好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让学生对对外开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018-2019学年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word教案

2018-2019学年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word教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导入: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两幅重庆朝天门码头的图片。

看了这两幅图片,大家都什么感受呢?生:变化大生:今天的朝天门码头要繁华得多。

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大的变化呢?是源于中国开放的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掀起了开放的大浪潮。

重庆在1992年,作为开放的城市,开始迈向世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

那中国开放的进程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去感受一下。

(请大家翻到课本第55页)新课:一、开放的尝试师:中国是以什么方式迈出开放的第一步?请仔细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然后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

(观看 1979年深圳)生:略师:什么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请大家看课本的56页正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回答。

生: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生: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国家还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师:第一个特,实行市场经济,而内地实行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的需求自发的调节经济的一种经济体系。

而不像计划经济一般都由国家所引导。

第二个特,利用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主要是引进外资进行建设。

第三个特,国家还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比如国家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如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比内地合营企业低一半;对投资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过渡:不管经济特区有多么特殊,都离不开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生:不损害国家的主权师:对,前提不能忘记。

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特区就是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地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既然如此,我们国家为何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办特区呢?请同学们根据经济特区的含义推断一下,看看这些地区有哪些魅力?生:地理位置好生:有侨胞,便于吸引外资。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9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9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9、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学习目标】1、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X的人物和时间、五在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设立时间;记住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2、20世80年和9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3、理解我国对开开放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区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某某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习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知识】视频:某某浦东开发区【学习过程】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年国家试办的经济特区2、国家在特区实行什么特殊的政策?3、对外开放的窗口是那里?二、对外开放的扩大4、举出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5、扩大开放的窗口是哪里?6、列举对外开放的长江沿岸的城市7、对外开放的意义?【当堂检测】1、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某某②某某③某某④某某⑤某某⑥某某⑦某某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⑤⑥⑦D、②③④⑦2、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城市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D、经济特区——内地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实行的政策是()A、四项基本原则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百花齐放,推陈出新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4、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外,另一重要城市是()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5、中国面积最大经济特区是()A、某某岛B、某某C、某某D、某某浦东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A.7、我国对外开放最北边的城市()A. 某某B. 某某8、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管理经验④政治制度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②③④9、某某对外开放的城市是哪两个?课后作业:探究单项选测题材料题。

(八年级历史教案)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2

(八年级历史教案)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2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课设计2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9 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要点内容之一。

本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并以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____(省、市、区、县 )开发开放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来说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是完好正确的。

本课既和前面第 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 8 课《乡村和城市的改革》一同组成了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行的完好系统,也为后边第 10 课《世界经济的奇观》、第12 课《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行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标要求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为例,商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学情解析1.八年级学生已不像七年级学生那样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也没有九年级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更因为功课的增添以及观点上的影响(以为历史是副科和对开卷考试的错误认识 ),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开始降落。

2.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解析、归纳、比较能力有了必定的提升,且具备必定的逻辑思想能力,学习的创建性获得了必定的发展。

3.乐山学生处于西南二线城市,远离对外开放的前沿,但发达的资讯使他们对改革开放 30 周年、金融危机、两会、世博会等社会热门有所听闻和认识。

(四)教课目的(依照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质,拟订出可实行的教课三维目标以下:)1.知识与能力(1)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 ;经济特区的成立、特点及其影响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 ;全方向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在能力上,主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过识读《经济特区表示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表示图,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第9 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程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 ,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
【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二、过程与方法:
比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讨论、个案学习法,学习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成就.
三、知识与能力:
经济特区开放的历程;80和90年代扩大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意义.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
【教学步骤】。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4
3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A. 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D.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教学活动3
2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作用: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识记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
能力目标:
1、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2、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意目标:
1、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实例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展、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教学活动6
补充:
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转变为地域和产业的全方位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川教初中历史八下《3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word教案 (1)

川教初中历史八下《3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word教案 (1)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五在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设立时间;记住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2、20世80年和9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3、理解我国对开开放的时代背景,经济特区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得出“邓小平理论是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片断,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歌曲颂扬的是何人何事,巧妙地引出邓小平和对外开放。

由此导入新课。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 2分钟1、课题板书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10分钟1、学生看书回答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4、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成就?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四、交流与合作学习 7 分钟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办特区的主张?是谁提出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1979年4月)(邓小平)2、什么时候实施经济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面积最大的又是哪个?(1980年)(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夏门;海南岛)(海南岛)3、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措施是什么?开放经济特区有何意义?(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国家还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开开放窗口分别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开放内地城市:上海浦东为龙头,5个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13个边境城市)2、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成就?(A、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贸易的发展B、对外开放的扩大还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出示问题,学生看书P58—61页,思考:
1、20世纪80年代我国采取哪些形式扩大开放?
2、对内地的开放又该从哪里选择突破口?
3、1992年国家对内地的开放采取了哪些形式?
明确第1小题:经济特区(5),引出海南岛经济特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板书:沿海开放城市14
沿海经济开放区7
出示多媒体示意图。学生看图明确。
学生看开放示意图,思考:此时中国的开放具有什么地理特点?(沿海)
教师: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向太平洋向全世界敞开了胸怀。对外开放让沿海地区先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拉大了沿海和内陆的差距。内陆怎么办?(开放内陆)对辽阔的内陆开放又该从哪里选择突破口来起龙头作用呢?(开发浦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材版本
川教版
教学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和所属省份,了解20世纪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理解经济特区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和影响,80、90年代对外开放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师研读课标与教材,撰写教案,收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含视频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深圳、浦东、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各种图片、文字、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海宝”图片。
引出上海。看对比照片感受上海的巨变。上海的发展只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地区实现了短时期的飞跃?我国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激趣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聆听小结,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尝试经济特区4+1
沿海开放城市14
开放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7
内地沿江5
的中国走向世界内陆省会18
沿边13
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流畅连贯,脉络清晰,对教材重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并能化难为易,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做到讲练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浓郁。
联系实际: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徐州也沐浴其中,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在近几年实现了日新月异的飞跃,你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吗?你认为作为开发区的主人、开发区的未来如何为开发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学生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了胸怀。从试点设立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内地,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我们相信,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明天会更好!
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看图片自由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同桌交流
看图记住位置并分辨所属省份,应强调学生的记忆
学生明确深圳的地位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看书明确问题答案
了解浦东的开发开放
看图片感受浦东的变化
思考这一开放过程有什么特点?并动手制作开放示意图,同桌交流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述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自由说说身边的变化
教师:办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种尝试,究竟能不能取得成功?我们随着邓小平一起去看看1984年深圳的发展情况。
教师播放视频,出示深圳发展的图片。
教师: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功,可以证明经济特区的创办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深圳有着什么地位?
学生看书后自由回答。
教师:经济特区成功了。但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只开放发展这几个城市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引出扩大开放。
学生看书思考:如何开发上海浦东?为什么选择浦东?
学生看多媒体材料,总结开发浦东的原因。
出示浦东的成就,感受浦东的巨变。
教师:以上海为龙头带动了内地的发展。1992年国家对内地的开放采取了哪些形式?(沿江、内陆省会、沿边)板书:沿江内陆省会沿边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新中国开放示意图,并思考这一开放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对比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地理分布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对外开放前后的经济社会变化,提高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归纳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识读《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通过制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请学生上台完成。
教师多媒体依次出示开放顺序,指出:我国的开放由点到线到面,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考: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强调并多媒体出示。
归纳展示后引出中国企业发展图片,教师讲述如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家电企业——海尔,很快占领美国市场,如今美洲、欧洲、中东市场以遍布海尔品牌。中国2001年成功加入WTO,“中国制造”成为响当当的品牌,“made ni china”遍布全球,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呼应主题。
二、学习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设置
出示问题,学生看书P55—57页,思考: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形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在何时提出的?
2、1980年我国以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看示意图,分辨位置,记住所属省份)
3、“特区”特在何处?
学生看书找到答案,和同桌交流。
教师位置。板书:经济特区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