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索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索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开展情绪管理教育、培养自理能力和促进社交交往等方面。
一、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1.1 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游戏,营造乐观、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鼓励学生互相关心、尊重,增进友谊,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1.2 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创建稳定的学习环境,包括明确的规则和纪律,以及清晰的学习目标。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1.3 鼓励积极的参与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开展情绪管理教育2.1 教授情绪认知和表达技巧通过教授儿童情绪认知和表达技巧,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防止负面情绪的积累。
2.2 引导积极情绪的培养定期开展鼓励学生乐观、积极情绪的活动。
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快乐心情,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2.3 提供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技巧教授儿童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和技巧,比如运动放松、深呼吸等。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三、培养自理能力3.1 提供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对学前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培训,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
逐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3.2 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合作与分享定期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互助,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鼓励自主探索和学习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难题背景幼儿园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
幼儿心理与认知发展特点成为教学的难点,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意在探讨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问题背景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有一些差异。
幼儿教育应注重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应重视幼儿情感和语言发展。
然而,幼儿教育的教师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幼儿园的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无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
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敏感,也无法准确评估幼儿的认知能力。
为此,需要对幼儿心理学教学进行改革。
方法与原则幼儿心理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对幼儿的认知和情感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交流。
本文提出的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幼儿为中心幼儿心理学教学应着重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
教师应通过具体事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实地参观、听讲座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和所能掌握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爱上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 以实践为基础经验是幼儿教育的基础。
因此,实践是幼儿心理学教学的一大重点。
教学应注重实践中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形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幼儿园,亲自实践幼儿教育,以便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和表现。
3. 以互动为主幼儿心理学教学应重视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教师应该通过讨论、讲座、小组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
此外,学生应被允许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问题和疑问,而老师应该及时回答,并激励学生深入思考。
探讨结果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进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明确建构主义理念,明白现阶段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现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明确的课程改革探索理念就目前来说,虽然国家鼓励并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理念缺乏认知,导致部分教师不重视这部分教学内容,工作积极性不高。
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主动学习,没有重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教育理念,最终该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中。
(二)学前教育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但是应用型幼师专业的课程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抽象、难度高、单一。
这样一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无法理解课堂内容,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兴趣也不高,这样如何能达到教学效果呢?由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属于比较专业的课程,它的学科性质并没有变化,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学前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的部分还非常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主义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考验非常严峻。
(三)学科孤立存在,领域间融合较少由于幼儿师范学校的学情限制,对幼儿教学模块一直细分为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六大学科。
采用分科教学虽然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学生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但是在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只注重该学科的教学,并不会引导学生去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这样做很容易将各个学科分裂,使学科孤立存在,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分科学习的思维定式。
其实在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幼儿并不需要掌握很专业的学科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
(四)以传统知识讲授为主,缺乏创新思想传统的幼儿师范专业教学是围绕着课程大纲,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虽然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牢记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一旦到了实际应用场所,就无法灵活运用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甚至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心理学课程则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认识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学前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开发和教育工作。
通过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有利于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构建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体系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体系应当包括幼儿心理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调适等内容。
幼儿心理发展是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应当包括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应当包括幼儿情感管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幼儿心理调适课程应当包括幼儿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等内容,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心理行为习惯。
三、注重实践教学的导向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开发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的导向。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实践环节,包括幼儿心理观察、幼儿心理测评、心理干预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开发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结合实践环节开展专题讲座、实验教学、案例研究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添加视频、图片、幻灯片等辅助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中图分类号 】 G 7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5 — 中的 心理 学课程 作 为 一 门辅 助 性 的课 程 使 学生 学 些 心理 问题 出发 , 先将 学生们 从 心 理 问题 中释 放 出来 . 再 教 授 学 习专业 课程 之 余 能够得 到 一 定 的缓 冲余地 . 为 学生们 的 心理 健 康 生 们 心理 学知 识 这 样 在他 们 日后遇 到 心理 问题 时就 可以进 行 自 成 长提供 一 定 的保 障 . 是一 门很 有 意 义而 且 必不 可 少的课 程 。但 我 心理 调 节 因此 . 教 师要将 教 学重 点放 在如 何教 导 学 生运 用分 高职 院校 现 阶段 的心理 学课 程 却 存在 着很 多 问题 . 亟 待相 关教 育 析 心理 学知 识 分析 并解 决 问题 教 学过 程 中可 以更 加 民主 . 让学 工作 者 积极 探 索正 确 的教 育 改革 方案 生 们畅 所欲 言 , 这样 才 能更好 地 发现 问题 . 更 好地 解 决 问题 2 . 注重教 导 学 生使 用应 用心理 学 心理 学理 论知 识 虽然 十分 高职 院 校心 理 学 课程存 在 的 问题
缓 解 学 生 学 习过 程 中产 生 的 压 力 。从 大 的 方面 来说 , 长 久地 开展 优 秀 的心 理 学教 学是 学 校提 高声 誉 的有 效 途 径 。本 文 综合 分 析 了 高 职 院校 中心 理 学教 学 中存在 的一 些 问题 并 结合 相 关教 学 实践 提 出 了有 效 的教 学 改革 方 案 。 【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心理 学课 程 教 学改革
课程 教育 研究
2 0 1 4 年5 月 中旬 干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未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理论知识脱离实际传统的课堂模式通常是老师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往往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学生只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2. 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传统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能力的真正培养,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较弱。
3. 实践环节不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实际教学环节的结合,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够。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需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 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教学改革的模式探讨1. 增加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性的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儿童教育实践中去,比如实地参观幼儿园、实践教学等。
2. 强化个案分析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或者网络教学等,来增加课堂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强化实习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加入实习环节,让学生可以到社会实践中去,和实际工作场所中的专业人士一起学习、观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探索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必要对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
本文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其能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儿童心理;教学改革;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科目,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前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院校该门学科的课本内容较为老旧,既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思维,还缺乏应用性的实际案例。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该门学科时无法认识到学前儿童学的重要性,也无法正确认知自身进行心理学教学实践的效果。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课本内容抽象且陈旧心理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该学科的一个分支其理论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难度。
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院校教师在讲授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时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阐述,既缺乏实例也缺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很难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学前儿童心理学课本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根据时代变化为其增加新的内容,有些院校课本中的理论和技巧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素质培养。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有一部分院校教师在进行儿童心理学授课时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程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挫伤了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缺乏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无法将学生代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如若不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则无法满足学生对高效课堂的需求。
学前专业理论专业课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教学反思为例
学前专业理论专业课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教学反思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专业课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对于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教学反思为例,探讨学前专业理论专业课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一、课程目标设定与实践环节的规划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解决能力。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我们特别设置了一系列的实践环节。
其一,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
学生们参观了幼儿园、儿童心理辅导中心等,亲身感受儿童成长环境和儿童心理发展现象,通过实践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二,我们进行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学生们分成小组,针对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通过讨论和质疑,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我们进行实践性作业和实验课程设计。
学生们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实验课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们在实践中逐渐领悟理论的含义和应用,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
同时,学生们也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首先,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还需要更加贴近实际。
尽管我们组织了参观实习、小组讨论等环节,但学生们普遍反映对于实际教育场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了更多的实地考察和观察实习环节,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
其次,在实践性作业和实验课程设计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的主动性还不够高。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对于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前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需要重视。
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思考幼儿心理学课程应该怎样设置方面应该多方面思考,让课程更加适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次,幼儿教育应该以培养适应能力为核心。
这就要求幼儿教育从过去的教育向现在剪裁需求的教育型态中迁移,强化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方式去处理学习、生活以及情感获得,并且需要考虑学生与周围环境以及人际关系交流带来的经验变化,应通过这方面认知教育的方式,并将心理辅导融入其中实现培养目标。
最后,幼儿教育要求提高师资专业水平。
与孩子相处需要一种具有尊重性和爱心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幼儿老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课外辅导和个性化教育的内容。
在去创建班级管理制度上,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需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建立适用于该年龄段幼儿的管理制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和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
因此,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需要注重探索和创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加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案,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总之,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发展需要从学前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培养适应能力为核心、提高师资专业水平、创建班级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寻找到最佳的发展思路,为学前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往往以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导致教育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教学模式的探讨、案例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学前儿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和关注,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提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对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寻求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通过分析现有课程内容,探讨不同的教学改革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因素,进而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收稿时间]2023-06-20[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民族地区教师核心素养视域下《儿童心理学》‘岗课证’综合育人路径研究”(GYJG2022012B )。
[作者简介]石媛(1989—),女,广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学前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之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儿童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22-0041-04November ,2023University Education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因此,对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现有问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儿童认知、情感、语言、智力、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教育实践能力。
然而,现有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是一门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课程。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部分教师会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教学中的真实情况不太贴合[1]。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一、背景介绍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师范生学习和未来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需求,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促进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对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阅读来获取知识,课堂上大多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 passively 接收,缺乏实践和互动性。
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到儿童的心理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三、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1. 基于案例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必须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儿童行为和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主体性与互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 passively 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缺乏发挥。
教学改革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促进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培训与支持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必须要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
2. 资源保障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施、实践教学场所等等。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
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
保育员、教师等职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职业。
对于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实施,仍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探索与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发展进行探讨和思考,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具有一定的幼儿心理分析能力的专门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敏锐地发现幼儿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疏导。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传统的幼儿心理学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性强的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学内容需要更多地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注重案例分析、实例讲解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取理论知识,又能了解实际操作技能。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听讲,这种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实施需要与幼儿园实际需求更加契合。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站,对于专业的幼儿心理分析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加贴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增加实习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了解幼儿心理分析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
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专业的幼儿心理分析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收稿日期:2020-02-20作者简介:裴莹(1989-),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师教育研究㊂2020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 O.32020(总129期)㊀㊀㊀J O U R N A L O FL I A O N I N G T E A C H E R SC O L L E G E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G e n e r a lN o .129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裴㊀莹(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省锦州市121000)㊀㊀摘㊀要:㊀2016年起,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开始实行改革㊂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解决学生考证和岗位能力提升的双重考验㊂通过对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革的紧迫性,并在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选取了一个教改实验班,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探索出新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并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㊂关键词:㊀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 71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 3898(2020)03 0057 03㊀㊀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以来,考试的科目㊁内容㊁范围㊁形式和考试程序与原有的省考有诸多变化㊂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面临着解决学生考证和岗位能力提升的双重考验㊂因此,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㊂一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现状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㊂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进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分析总结了当前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内容是教学实施的主要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陈旧,许多教师的教案长期不变,使学生难以接触到前沿的研究成果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较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内容涉及较少,从而造成与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脱节的现象㊂(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可参与性相对较差,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成为了教师的 一言堂 ,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㊂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生觉得学习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用处,到幼儿园工作全靠临场发挥㊂(三)教学过程缺乏互动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师生比严重失调的情况,一个老师要教几门课㊁好多个班级,教师身心俱疲,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精力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与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要地位,学生的发展完全受制于教师的教导,教学效果欠佳㊂(四)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通常是以闭卷形式进行终结性的教学评价㊂学生只需要在期末考试前在教材上画画重点,熬夜背书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无法在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下得到体现㊂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的懒惰找了借口,影响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效果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必须与资格考试制度对接,教学改革迫在眉睫㊂75二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一)分析资格证考试内容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中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相关的考试科目是‘保教知识与能力“,其中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模块是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发展,考点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发展概述㊁幼儿生理的发展㊁幼儿认知的发展㊁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㊁幼儿个性的发展㊁幼儿社会性发展㊁幼儿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㊂考点内容广泛,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总分的33%㊂(二)总结知识点的考察方式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概括,笔者发现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内容相关的考试题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选择题,难度不大,只要扎实掌握知识点即可准确作答㊂第二类是简答题,通常不会考察书上的原题,而是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上出题,常常出其不意㊂第三类是材料分析题,出题内容多变,大多是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分析幼儿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并结合案例现象提出建议㊂通过对这三类题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点的题型是灵活的,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㊂(三)划分教学内容在对资格证考试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笔者认真研究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试行)“以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同时结合幼儿园的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课证融合,目的是在不增加授课时数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满足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㊂笔者将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每节课的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第一块,基础知识㊁基本理论;第二块,幼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考点与真题;第三块,相关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第四块,实际教学案例㊂(四)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讲授法㊁讨论法的基础上,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采用了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课前资讯㊁教学实施㊁小组讨论㊁模拟演练㊁总结评价和课后反思六个步骤㊂第一步,课前资讯借助网络资源,教师将本课知识点内容的课件和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自主学习,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㊁提问㊁查阅资料,预习本课的基本理论知识㊂第二步,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进行课前任务的检查,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以复习的方式带过;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再结合多媒体,联系实际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㊂第三步,小组讨论教师通过对考试大纲㊁考试真题和课程内容的分析,将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资格考试真题挑选出来,进行真题训练,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抽签选题讨论㊂讨论后将讨论结果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根据各组的成果,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常用知识点的出题意图㊁出题形式,并梳理答题方法㊂第四步,模拟演练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把本节课中和幼儿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讲解知识点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方式,然后利用活动录像或真实案例,先请学生观看并思考幼儿表现出怎样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否适宜,有什么建议㊂再鼓励每个小组扮演角色,真实情景再现,模拟处理实际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升教学实践能力㊂第五步,总结评价学生实操后需要相互交流和评价,为此笔者设计了总结评价的环节㊂根据评价要点,通过组间互评㊁组内互评㊁教师评价的方式,总结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总结评价这一步骤既是对本节课知识与能力的总结㊁落实与提升,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新的形式㊂第六步,课后反思这一步骤,教师通过仿编真题的形式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交㊂三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总结通过对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2017级60名学生组成的教改实验班进行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我们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极大提升通过对教改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很高,达到了90.9%㊂在匿名问卷中有一题是 本课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们没有因为是主观题而草草了事,而是对本次课程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例如有学生(下转第63页)85系统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做出统计,反馈可能出现的隐患和改进方向,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此为依据向学生推送合适其学习状态的辅导资料和参考用书,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㊂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掌握程度做整体的一种把控,了解具体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㊂可以分析得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毕业后胜任该项工作需求,还有哪些地方稍有欠缺以便及时弥补,通过评价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合的培养方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熟练掌握㊂2.多元化信息整合评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的成熟化,应用多媒体㊁大数据系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习以为常㊂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课程多样化,评价体系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勇于打破常规,不再拘泥于书面评价和线下评价㊂结合现代年轻人的兴趣喜好,积极引进线上评价,丰富评价维度信息,全面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㊂例如,鼓励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舞蹈㊁音乐表演视频,收集点赞和评论数量,让大众检验学习成果㊂一方面,与时俱进,利用新奇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于考核抱有期待,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去准备;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回馈社会,未来毕业后的学生也是为社会服务,提前接受大众点评,了解大众接受导向,及时调整培养策略,为之后的就业做准备㊂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多媒体应用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感染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筹备考核事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㊂参考文献1 王强. 互联网+ 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智慧教学体系构建 J .职业技术教育,2017(10)2 李妍.基于职教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发展的智慧教学实训室建设与应用 J .商业会计,2016(05).﹏﹏﹏﹏﹏﹏﹏﹏﹏﹏﹏﹏﹏﹏﹏﹏﹏﹏﹏﹏﹏﹏﹏﹏﹏﹏﹏﹏﹏﹏﹏﹏﹏﹏﹏﹏﹏﹏﹏﹏﹏﹏﹏﹏﹏﹏﹏﹏﹏﹏(上接第58页)㊀写道: 本学期课程让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有信心去应对幼儿园的各种情况 ;另一名学生写道: 我明白了许多答题方法,答题技巧㊂ 还有同学表示 有很大收获,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有很大帮助,学到了很多知识㊂ 由此可见,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们既掌握了系统的知识,又提升了实践与备考的能力㊂(二)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对教改实验班进行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任务由原来的不愿意参与,逐渐到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㊂在对一位学生的访谈中,学生表示: 这种新的上课方式和我们以往上课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在下面死板的听课,而是能够实际参与到课堂中,多思考,锻炼自己的能力,原来不敢发言的我,现在也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㊂ 由此可见,通过六步教学法,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不再是教师的 满堂灌 ,而是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展示,思想火花碰撞的地方㊂(三)学生通过资格证考试的信心明显增加2018年上半年的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结束后,笔者对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模考估分,普通班级的学生预计自己通过笔试的概率不足三成,而实验班60名学生中,有50名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顺利通过笔试,约为83%㊂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有望明显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资格考试通过率㊂参考文献1 曹莉.学前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2 陈淑睿,谢红燕.基于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 两学 课程改革之思考[J].专业教学研究,2015(19).3 李月,时春阳.高师心理学课程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对接问题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5).36。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的发展也日益繁荣。
学前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因此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并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化教学的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此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需求,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原则,从而更好地与儿童互动和教育。
学生群体一般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初步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以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质量和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探索以下几种教学模式:1. 社区实践模式社区实践模式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教师组织或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到社区实地展开实践活动。
比如,学生可以去社区幼儿园、小学或其他儿童活动的场所,参与儿童活动,了解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收集教育实践案例,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
同时,学生还可以与儿童进行互动,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儿童沟通和交流,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学习如何解决儿童问题等。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关怀,还能够促进社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 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互动式授课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开展小组讨论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特定话题或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3. 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相关问题。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学前教育工作存在较大脱节,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课程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程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偏重于知识性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1. 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性针对课程内容与实际学前教育工作脱节的问题,教学改革模式应重视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将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工作,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加强实习环节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学改革模式应多元化教学方式,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3.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能力针对课程评价方式简单化的问题,教学改革模式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可以采用作业报告、实践案例分析、小组项目报告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三、实施教学改革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需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教师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22-10-21T06:08:01.912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4月总第413期作者:钟日照[导读] 文章主要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明确课程思政重要性基础上,寻求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以期提升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钟日照广东省梅州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梅州514000摘要:文章主要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明确课程思政重要性基础上,寻求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以期提升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和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心理学学前儿童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致力于从小培养幼儿健康心理,身心健康成长。
结合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在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儿童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在教学中同幼儿心理状态巧妙结合,实现高质量的思政教学管理。
对此,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应顺应教育改革要求推行课程思政,挖掘潜在思政元素,寻求学前心理学和课程思政的契合点来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优化,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综合分析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相关内容,有助于深化学前儿童教学改革,积累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指导后续教学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一、课程思政概述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挖掘课程潜在的思政元素,带给人深层次的思想教化作用。
就课程思政本质来看,是在知识和能力传授过程中渗透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素养,最终实现课程和思政教育协同,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和谐统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育人格局。
在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环境下,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方向和积极效应;将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持续优化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便于增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内在联系,避免各自为政的问题。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对于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常常不如人们期望,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实践能力强,而理论学习不足的特点。
传统的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这类学生。
相反,以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然后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前教育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中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还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可以邀请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实践讲座和交流,组织学生参观学前教育机构并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学前教育实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实践与理论结合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摘要:高职学前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内容上沿用本科教学的学科结构,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教师尝试着对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以期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
一、课程采用“纵—横”的教学体系
纵,即先介绍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论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等问题。
横,即介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主要论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
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和发展趋势,便于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
二、广纳各方资源,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近年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我们在儿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利用各种手段搜集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资源,通过实验教学、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看录像和多媒体光盘等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把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变成灵活的、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的知识。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一)坚持课前演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坚持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15分钟进行演讲,给学生独立学习、大胆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自主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学生的备课、讲课、评课等教学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课程特点,我们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理论课,二是年龄特征与教育课。
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基本理论课
基本理论课主要讲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流派。
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游戏理论的发展等都属于基本理论课。
针对这种类型的课,我们采用教师全面讲授—介绍参考文献—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年龄特征与教育课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
心理规律与教育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内容广、数量多,仅仅靠课堂讲授很难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两部分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
其中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是教师做理论讲授,然后举出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学生实践活动环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观看录像,利用实习机会,到幼儿园一线进行现场观察,最终形成观察报告,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而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改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应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或回应。
改变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逐渐形成学生主动发言,共同讨论的气氛。
四、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
(一)改革考核评价结构
有效的教学需要科学的考核。
为了使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科学有效,我们还大胆改革了考核的评价结构,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
其中理论成绩占80%,包括平时成绩(占10%)和考试成绩(占9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作业(包括独立作业、实验作业)和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课前演讲)两部分构成,各占5%。
实践成绩占20%,由教育见习和教育观察(完成幼儿观察报告)构成,各占10%。
(二)改革理论考试内容
一般理论课考试的内容比较呆板,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单纯掌握,学生往往通过考前“突击”的短时记忆来完成考试,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更加不符合高职学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因而,在理论考试的试卷上力争题型多样,即选择题、概念题、知识题、理论题和应用题等五种以上,由“死”题向“活”题转移,即死记硬背的题分值减少,活学活用的题分值增加,着重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以往对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学生给任课老师打分的形式,而老师最终只是了解了评价的结果,这样做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
我们在改革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对课堂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及时调整。
总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学前教育科学以及早期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奠定理论基础。
我们的教学改革应该使其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而符合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邹晓燕,杨丽珠.坚持主体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汪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改设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杨丽珠,邹晓燕,刘文.儿童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
改革的研究[j].心理科学.
[4]王惠萍,王祖莉,柯洪霞.简论师范院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