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 散文二篇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

《短文两篇》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3、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

他擅长诗、词、散文: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今存其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代表了北宋诗的最高成就;在北宋词坛上,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方面,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的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

他善画竹石,其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

【K12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导学案(部编版)

【K12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导学案(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导学案(部编版)*散文二篇国学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学习目标把握两篇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体会《永久的生命》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了解作者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感受他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体会《永久的生命》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习难点感受他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自主突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消逝繁殖蔓延凋谢遏制濒临俯瞰深渊星辰答案:xìngdíbēidúróngshìzhíàndiāoèbīnànyuānchén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生命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答案: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蔓延:形容象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濒临:接近、将要。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文学常识填空。

《永久的生命》作者,原名湖北武昌人,作家。

本文选自。

《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奖。

答案:严文井严文锦《严文井散文选》罗素英诺贝尔文学合作探究阅读严文井《永久的生命》思考: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第二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答案: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6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6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3、了解罗素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思索、探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

(指名回答)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着的理由的权利,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今天来聆听当代思想文化巨人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思考和写作能力。

3.了解罗素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与教(一)走进罗素1、作者简介--罗素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

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过渡:罗素这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为世人所敬仰,爱因斯坦就非常仰慕他,爱因斯坦曾经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聆听罗素1.检查学生对本课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活?3.读完课文之后,大家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活了吗?板书: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可是作者却说:“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句话有着什么含义?明确: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5《散文二篇》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5《散文二篇》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二上册15《散文二篇》教材解读严文井(1915--2019),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

1935年到北平图书馆工作,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个人经历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

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写了孩子们的悲惨遭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

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个人主义思想。

1945到东北,担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兼副刊部主任。

写有反映土地改革的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和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

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为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为培养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严文井因病于2019年7月20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5.散文二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5.散文二篇教案

四清导航
⑤你不再感到孤单和危险,甚至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 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 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 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 ⑥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驭马铃声在 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那边,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 片金光,刹那间洒满了寂静的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 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 (作者:韩少功) 5.第④段开头连用了三个“这一刻”,“这一刻”指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四清导航
3.(2017·郑州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给生病住院的小红送来鲜花和慰问,她激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C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 献丑!” D.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四清导航
四清导航
生命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 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将一只受伤的鸟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 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 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给你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 你渴死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②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③但它们长久地注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 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④这一刻很快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 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 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荫;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 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 在树梢里。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9

汇报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八年级6班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中心观点。

(知识与能力)2、反复揣摩文章语言,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3、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进行探讨。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合作探讨为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练习导入,课堂热身小练习“谁丢了”爸爸丢了妹妹妈妈哥哥很着急二、初读感知,理解“为什么”1、自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要求:初读自读时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跳读、不回读。

2、指定同学朗读第一段。

指导:注意重音“纯洁”“强烈”“飓风”“肆意”“濒临绝望”等引导学生分析偏正短语:“爱情的渴望”“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从而分析文章作者真正想要表述的“什么”是指:渴望、追求、同情(心)三、再读思考,分析“为什么”1、阅读第二段,思考爱情对于作者罗素来说有什么魅力?用词或短语来回答。

明确:狂喜、解除孤寂、看到神秘缩影2、你怎样看待关于爱情的这三个魅力?明确:短暂、不理智、真实、让人兴奋、具有创造力……爱情不是男男女女的纠缠不清,它是一种“博大”的情感。

3、罗素还“为什么”而活着?明确:追求:人、自然、思想【个体层面】同情心:孤寂、贫困、痛苦(整个世界)【集体层面】4、这三个层次中有没有什么联系?可否从文中找出来一个句子回答?明确:第四段第一句,作用过渡句。

突出他对前二者的追求都是源于第三者。

是个体价值在集体中的体现。

5、作者总结自己的一生,用了一段话,能否找出期中的关键词?明确:值得、乐意6、总结:文章结构:总——分——总课文体裁:哲理型散文(议论型散文)课文特点:结构清晰、说理明晰、情感透析。

四、朗读谈论,体会“为什么”1、“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爱因斯坦2、学生自由分组,续写下面两句话:假如生命只是为了活着,那么(人名)活着是为了(可填诗文、名言、主要事迹等)五、作业布置:总结思考,口语练习“我为什么而努力”知识整理,完成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两篇散⽂都与⽣命密切相关,那么⽣命的意义是什么?⽆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永久的⽣命 严⽂井 过去了的⽇⼦永不再回来。

⼀个⼈到了三⼗岁的时候就会发现⾃⼰丢失了⼀些什么,⼀颗⾅齿,⼀段盲肠,脑门上的⼀些头发,⼀点点和⼈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样只能⼀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个智者⼜怎么办呢!你的⼒量是那样的⼩,对于⽣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命不像⼀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命⾃⾝的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命。

这是⼀件平常的事,也是⼀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上的⼩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根根地从⼟壤⾥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所知⼀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犊,它那⾦黄⾊的茸⽑像是刚从太阳⾥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个个体内住⼀会,便⼜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件事! 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命,赞美那永久的⽣命吧,我们将要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活着 [英]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强烈的激情⽀配着我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5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4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5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4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 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 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 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29
这几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 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 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 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 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 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 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 的梦:关爱人类,博爱精神。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1
①周国平:“人 是唯一追寻自身 存在意义的动 物。”
②1955年2月中, 《罗素―爱因斯 坦宣言》
2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

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

家”。为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 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
你的人生追求?
人生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很难分出高下。 只要你的追求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是有利于 大多数人的,是符合社会的进步要求的。
37
罗素为什么说“人是值得活的”? 他不是说自己很失败、很痛苦吗?
㈠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 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 欣慰。
㈡他须要爱,他热爱知识,他要努力帮 助苦难中的人们。
7
释题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很古老的哲 学命题。人生的三大问题,即㈠我是谁, 从哪里来?㈡我为什么活着?㈢我将要 到哪里去?
内容:《我为什么而活着》(又译为
《我的人生追求》/《我为何而生》),
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前

15.《散文两篇》导学案含答案

15.《散文两篇》导学案含答案

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主备: 审核: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日期第15课《散文两篇》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一.课前预习:1.作家及作品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课前自主探究与学习2.给加点字注音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孤寂.()战栗.()俯瞰.()《永久的生命》课文学习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谈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4.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写出自然段如何划分。

并在文中标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文本解读

《散文二篇》文本解读1.文题诠释(1)《永久的生命》:重点理解生命前的“永久”一修饰词,任何生物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作者为什么说生命是永久的呢?指引学生品读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就能找到答案。

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作者以此为题,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2)《我为什么而活》: 看到这个问题,我相信许多人都曾千百次地追问过自己,我们常常会在不同的年龄做出不同的回答。

那作者又为什么而活呢?此题,无疑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再次思索,揭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帮助读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2.主旨(1)《永久的生命》通过对生命是永久的描述,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2)《我为什么而活》文章开篇明旨: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虽然活得苦,但作者觉得活得值得,还乐意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这体现了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胸襟。

3.内容解读(1)《永久的生命》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文章开篇先谈过去的时间不可逆转,在时光里,人会慢慢丢掉很多东西,会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迹,任何人对此都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都非常可怜。

接着用“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句承上启下,一“却”字可见情感明显转折。

生命有限我们没有时间去悲观,我们应该看到整个人类生命的永恒。

以小草生命的卑微、柔弱为例,表达个体生命虽短暂,但群体生命却不息。

岁岁年年春风依旧,年年岁岁小草相似。

再用初生小牛犊的美好来意蕴生命的快乐、永恒。

春天,小牛犊在山坡上跳跳蹦蹦,炫耀遍身金黄的茸毛,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适合小牛犊自在生长的环境中,一只充满活力的,稚嫩可爱的小牛犊诠释了生命不止地繁衍和快乐、美好。

通过小草、小牛犊生命的不朽与美好让我们深刻体会“生命总是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随处预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句话的含义。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学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学案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学案课题:散文二篇(第1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研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

目标达成:1.学习《永久的生命》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用心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教学过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写意(xiè) 松懈(xiè)遵循(xún) 点缀(zhuì)兴味(xìng) 洗涤(dí)卑微(bēi) 土壤(rǎng)牛犊(dú) 茸毛(róng)繁殖(zhí) 蔓延(màn)凋谢(diāo)2.解释下面的词语。

洗涤: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井然有致:形容非常有条理。

【创境激趣】在忙碌、悠闲、快乐、忧愁中,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我们一天一天老去。

有没有谁思考过:你为什而活着?你想怎样活着?(学生短暂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要生活得写意》,一起去领略蒙田的智慧!【自学导航】1、作者链接(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蒙田意大利之旅》《热爱生命》等。

(2)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

著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还有《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小溪流的歌》《“下次开船”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风雨回眸》等。

《严文井散文选》曾获全国首届散文、杂文(集)荣誉奖,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获1953年全国儿童文学奖。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散文二篇素养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文章阐述的道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层层递进的写法,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3.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提升思想境界,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情境预设同学们,每当读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名言的时候,都会启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带着种种疑问,让我们共同学习《散文二篇》,共同探究生命的真谛。

【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罗素(1872—1970),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获1950年。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臼.齿()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星辰.()俯瞰..()()震颤.()拓展:“兴”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颤”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

3.解释下列词语。

(1)兴味:(2)不朽:(3)遏制:(4)肆意:(5)濒临:(6)俯瞰:(7)深不可测:(8)无能为力:拓展:“遏制”与“遏止”是一对近义词。

二者都有“”的意思。

“遏制”多指。

侧重控制。

“遏止”指,用强力使停止。

侧重使停止。

4.填空。

文一标题“永久的生命”中的“永久”即,从时间角度点出了生命的特点;文二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既点明了文章要论说的话题,又留下,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案】1.严文锦英诺贝尔文学奖2.jiùxìng díbēi dúróng zhídiāoèbīn chén fǔkàn chàn xīng兴起zhàn寒颤3.(1)兴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15、《散文两篇》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段——自学质疑(第2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作者简介: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XXX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首创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

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

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文本链接《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安排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3、自学教材(3分钟)(自学指点:标清段落,用红笔标诞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俯瞰.()飓.()风遏.()制颤.()抖神秘.()濒.()临秘.()鲁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4、理解内容(9分钟)(自学指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点,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字词积累
遏制( è ) 俯瞰( kà n)
飓风( jù ) 深渊( yuān)
濒临( bīn ) 嘲讽( fěng )
【遏制】 阻止,禁绝。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罗素是为什么而活着? 2.文章中是以怎样的结构来 阐释他活着的理由的?
整体感知
作者开门见山地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 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 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 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 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章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同情苦难
• 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 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 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 禁核签名运动。 •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 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饥饿的侵袭
饥 饿 的 孩 子
孤 苦 的 老 人
一对流浪的老人。沧桑的眼神,看不到下一站是何方。
痛苦的世界
思考:其中哪一种追求令他最执着,也是最 重要的? • 明确:同情心 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如在 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 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回尘世。 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有爱和悲悯 ,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 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 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2、抒情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 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 3、哲理散文: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 生命的感悟。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

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2021/10/10
35
作者追求知识
(1)罗素一生著书71种,平均每天写作三千
多字,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等多个领
域。代表作品:《西方哲学史》、《自由之 路》、《数学原理》等数十种。 (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
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 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3)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2021/10/10
34
(二)对知识的追求
• 2、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渴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星为什
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第一 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 面,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 知识。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 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
2021/10/10
1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 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2—3)通过小草和牛犊具 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4—5)了解了生命的真实 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 的凯歌。
2021/10/10
14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 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2021/10/10
22
◆疑难探究 1.《永久的生命》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具体 思路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作者先谈生命的易逝,这属于欲扬先抑; 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 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 章法井然。
2021/10/10
23
板书设计
2021/10/10
• 明确:同情心
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如在 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 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回尘世。 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有爱和悲悯 ,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 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导学案
罗素(1872—1970)2 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交流点拨】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即爱情,知识,同情心(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组谈论
师生共同思考
编制人
审核人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重点
难点
重点: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年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 ,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逝世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 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爱情,知识,同情心这三种追求,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著最痛苦的?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联系实际
说出你的理解
2.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交流点拨】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了解人的心灵;第二个方面, 实际上是指自然科 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关于爱情,知识,同情心的名言或诗句.
关于爱情:人生追求爱情并不显得低级.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维斯冠:爱情是生命的火把.
关于知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李大钊: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关于同情: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雪莱: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组谈论
师生共同思考
编制人
审核人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重点
难点
重点: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年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 ,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逝世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 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爱情,知识,同情心这三种追求,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著最痛苦的?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遏制(è)飓风(jù)濒临(bīn)
俯瞰(kàn)呼号(háo)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3.作者介绍
2.浏览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交流点拨】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论述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所以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文本精读 深入探究
速读课文2、3、4段,探讨以下问题.
1.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交流点拨】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联系实际
说出你的理解
2.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交流点拨】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了解人的心灵;第二个方面, 实际上是指自然科 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3.作者同情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学习
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案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3.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 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再读课文 深层探究
1.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交流点拨】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交流点拨】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交流点拨】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交流点 拨】(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3)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书面作业另附.
课堂评价

教后反思
年级
八年级
使用时间
探究案
学法指导
课题
15.《散文二篇》
课时
2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并勾画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
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示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交流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交流点拨】同情心,爱和悲悯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爱和悲悯,只片面地追求爱情,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片面追求知识会成为灾难的帮凶,所以爱和悲悯最重要.
2.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能否交换顺序?
【交流点拨】不能,从内容上看,爱情是自然朴素的精神追求,知识是提高素质的精神追求;同情心是道德层面的精神追求,从结构上看与前一段的开头相照应,顺序井然,层次分明.
罗素(1872—1970)2 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交流点拨】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即爱情,知识,同情心(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洗涤:冲荡;清洗. 又用除 去罪过、积 习、耻辱等.
请将作者资料作为文学常识积累下来.
借助注释、工具书完成这部分练习.
探究案
学法指导
拓展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为了谁》这首歌呢?是呀,我们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活着?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同学各抒己见)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在寻找着答案.历史上孔子是为“仁”而生,孟子是为“义”而生;当代的人呢?医生是为治病救人而生,运动健将是为梦想而拼搏,还有地震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活着,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
凋谢(diāo)洗涤(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臼齿: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 臼.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