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养老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养老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养老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养老模式总体上比较成熟。
从整个国家的养老模式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市场的参与和作用要大得多,“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基本模式,其基本的制度设计、组织和管理方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的中国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美国人靠什么养老和如何养老(一)美国人靠什么养老辛辛苦苦工作30年,每一个人都期盼能够老有所养,在退休后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养老的成本也大大提高,理财专家认为一个人退休后收入要达到退休前收入的80%才能保障生活水平不下降。
在中国许多人退休后是单纯依赖退休金生活,而退休金一般占退休前收入的60%,高收入者的退休金可能只占退休前收入的1/3。
通常,美国公务员工作20~40年退休,退休后其退休金依据工作年限可相当于在职收入的45%~70%,但一般规定不能超过在职收入的80%。
退休金并不是美国人养老的唯一经济来源,1975年美国65岁以上退休人员每年平均领取的退休金只占其退休后收入的18.8%,2008年上升到22.9%,但还不到退休前收入的1/4。
根据美国国会有关美国65岁以上人员收入状况报告,美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四大方面,即社会安全金、金融房地产等财产性收益、退休金、工作收入。
2008年,在65岁以上人群中,平均算起来他们的收入有39%来自社会安全金(Social Security),19.5%来自退休金(Pensions),12.8%来自金融房地产等财产性收益(Asset Income),26%来自延后退休继续工作的收入(Earnings),2.1%来自其他收入(Other Income),0.6%来自公共资助(Public Assistance)(见附图-1)。
附图-1 65岁以上人群主要养老资金来源(2008年)从图和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人养老主要依赖三大退休体系,一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即领取社安金。
美国养老金会计及对我国发展的思考
【 要】 人 口 摘 老龄化趋势巳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 至今 巳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会计处理上, 西方国家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探索阶 段。本文分析了养老金的性质及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 借鉴西方( 主要是美国) 养老金会计领域的研 究成果, 分
二、 设定受益计划的特点与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确定 了雇员在退休时得到 的福
并不在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职工在提供服务的期 间, 企业确认当期养老金费用, 承担的义务是 向基金
利。通常使用的公式是 , 给退休雇员的福利定义一
个 当雇员退休时工龄和酬报水平 的函数。设定受益
组织提存与养老金费用相等的资金数额 。只有当企 业向基金组织提存的资金与当期确认的养老金费用 不一致时 , 才在资产负债表 中反映为一项资产或负 债。基金组织负责向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时, 由于 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 因此企业也不作
一
面对 即将到来 的全球性银色浪潮 , 世界各国一
、
设定提存计划的特点与会计处理
直在探索解决人 E老龄化带来 的一系列社会 问题 , l 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主要
设定提存计划指雇主同意依照一个公式在每段 时期支付给养老金托管人一定资金的计划。这个公
比如年龄、 服务期 的长 参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A B 制定 的第 8 式可以考虑这 样一些 因素 , FS ) 7 雇主的盈利状 况和报酬水平。企业并不承诺将 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F s 7一《 s A 8 ) 雇主对养老金的 短 、 只需定期提存一定金额 会计处理》 和第 8 号公告(F S8一《 主对规定 来发放的养老金具体金额 , 8 SA8) 雇 的养老基金交给信托机构保管运营 , 雇员退休时从 受益制计划的结算 、 削减以及终止的会计处理》 的有 关规定 , 介绍美 国养老金计划 的两种不 同方式及其 会计处理 ,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 我国养老金会计的发
美国、智利、新加坡的 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养 老保险改革的启示
指导老师:杨燕绥 报 告 人:宋金湘
等 。
% , 如 新 加 坡
甚 至 超 过 了 , 有 的 国 家 80
高 支 出 比 例 较
占 社 会 保 险 总
养 老 保 险 支 出
发 展 趋 势
障 制 度 的 改 革
代 表 着 社 会 保
发 展 趋 势 往 往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有选择地吸收 各国养老保险制度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 分——“制度的集成创新”
接上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1、可吸收美国的国家、企业、个人组成的多支 柱养老保险模式,尤其要学习其政府在税收、政 策等方面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方面的 经验;(正在实行) 2、在资金的管理方式上,可借鉴智利的市场化 运作方式,鼓励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发 展;同时,在解决新旧养老体制转轨过程的“老 人”、“中人”的欠帐问题上,可借鉴智利划拨国有 资产进行弥补等方式解决; 3、在建设廉政政府、降低养老金的管理成本和 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建设全国统一的养老金信 息管理系统、方便养老金的携带和流动等方面可 借鉴新加坡的资金管理模式。
接上
3、新旧制度转轨过程中,对于新制度实施前的 “老人”和“中人”来说,必然产生个人帐户隐性债 务问题。据保守估计,隐性债务约在2万亿至3万 亿之间。 4、各地为减轻企业既养“老人”又养“中人”的负 担,普遍采用统筹基金向个人帐户透支的办法, 形成个人帐户“空帐”现象。99年,空帐已超过 1000亿元。 5、尽管个人帐户没有做到如实积累,企业的缴 费率已高达20%,负担沉重。 6、养老金的可携带性有限,不利于人才的流 动。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10-15T06:44:04.872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上17期作者:王诗雨[导读] 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
财务收支规模常年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居于首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几乎占据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就覆盖面而言,养老保险的受益人在社会保险全部项目中是最大的。
总结国内外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英国和瑞典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已经显现出严重的弊端,促使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型的案例,进而对我国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诗雨摘要: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
财务收支规模常年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居于首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几乎占据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额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就覆盖面而言,养老保险的受益人在社会保险全部项目中是最大的。
总结国内外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英国和瑞典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已经显现出严重的弊端,促使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型的案例,进而对我国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改革转型;有效措施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1995年,欧亚六国大胆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名义缴费确定型”(NDC.简称“名义账户”制)。
几年的实际运行表明,它能妥善解决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积累制转轨所带来的隐性债务问题。
所谓“名义账户”制,是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
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Public Administration | 公共管理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8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对我国的启示冯锦彩 山西省委党校 030006曹艳春 范楠瑛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006摘要:美国社会保障体系自建立以来,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制度设计和具体的社保基金管理等方面,有着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收现付制;信托基金管理一、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概况美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与其社会保险项目是相对应的。
美国的社会保险计划主要包括联邦养老保险计划、联邦医疗保险计划以及联邦州失业保险计划三类,分别对应的社会保险基金(又称社会保险信托基金)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信托基金。
(一)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主要有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委员会、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社会保障咨询委员会三家。
这三个机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委员会主要管理信托基金的投资营运;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社会保障的日常行政事务;社会保障咨询委员会对社保基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并向国会、总统和社保基金理事会提供咨询服务。
(二)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美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为信托基金,即将社会保险基金委托给某一个专门机构(如财政部),由专门机构负责社保基金的投资营运和管理。
美国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由社会基金信托委员会掌控管理,该机构必须每年向国会报告基金收支情况,对过去一年的基金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预测基金投资运营的未来形势。
它还负责对基金的运营过程进行监管,并在管理过程中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美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模式,是一种不同代际之间短期横向平衡的资金运行模式,根据以支定收的原则确定缴费率,实现收支平衡。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社会保险税,通过向雇主和雇员征收社会保险税形成由雇主和雇员所共同缴纳的社会保险金。
国外养老保险实践对我国的启发-养老保险论文-保险论文
国外养老保险实践对我国的启发-养老保险论文-保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老龄化逐渐严重的背景下养老保险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养老保障方面发展起步晚,所以国外的养老实践就会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养老保险;老龄化;统账结合一、国外养老实践的侧重点由于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其养老实践的侧重点会有一定差异,瑞典强调政府的作用,通过高税率实现高福利;美国通过多主体共同承担责任,降低了政府财政负担;而新加坡强调个人账户的积累,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和待遇完全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对于这几种模式的侧重点,牟海侠认为我国可以借鉴以下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加快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发挥家庭的保障作用,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坚持走法治化道路。
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实践每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经历了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变革,张亚军认为英国的改革体现了政府干预要适度、重要的是要建立社会保障监督约束机制;而通过美国和德国的改革实践可以看出企业补充养老金的重要性;智利的改革实践提醒我们养老基金的有效运营对保值增值有重要影响。
高利平也提出,国外的养老保险改革有几项共性:发展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计划、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对全民的普惠性包容、提供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政府补贴、提高个人、企业和市场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引入名义账户、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投资运营的政府监管、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注重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的精确化与便利化。
岳公正重点研究了英国的基金运营,提出通过政府监管,实施渐进式改进,是英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一大特点,同时他也提出几点借鉴:明确界定政府监管职责;建立多元化监督管理机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的分散化;养老保障水平应按照适中原则定位。
三、养老新方向:“医养结合”除了实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之外,还可以跨领域探索新途径,比如“医养结合”,而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出现的较晚,“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也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落后,包世荣在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德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之后,提出我国应从中国医疗保障到“医养结合”疾病预防转变上,从完善长期照护制度上,从创新模式上,从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上以及从政策的整合和整体规划上,最终形成慢病管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长期照护、老年娱乐及老年再就业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中美社保的差异
中美社保的差异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和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理论支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及经济发展模式、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性和一国发展需要,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存在差别。
不过,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借鉴合理成分从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两国社保的起源1984年,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以企业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为起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展开。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也相继进行了改革。
在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下依托单位实施、与单位福利相混同的社会福利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特别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的社会援助,单位内部的福利设施也逐步实现社会化。
同时,国家规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并针对城乡全体居民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1999年首先在城市建立,2007年扩展到农村地区;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于2005年开始试点,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而美国的社保制度的建立是在30年代。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
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6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
经过几年准备。
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
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
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
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两国社保内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靠的孤老残幼以及对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区服务,这部分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第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交费以及由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这些都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其中养老和医疗保险是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结合,其他三项属于完全统筹项目。
美国养老金计划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金融研究】美国养老金计划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张佳楠1 王海岭2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天津 300071]美国养老金计划全称为美国雇主责任私人养老金计划,是美国退休体系的三个支柱之一,与政府社会保障和个人储蓄一起构成了美国整个的退休体系。
养老金计划采取自愿原则,即雇主并没有被要求必须为其雇员建立养老金计划,但政府通过立法———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简称“ERISA”),以税收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建立养老金计划。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是由社会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三部分构成,其中社会基本养老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建立,通过税收或缴费筹资的,现收现付确定给付的,广覆盖、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企业补充养老是国家依法强制推行,依靠企业和个人缴费筹集,通过个人帐户管理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的,完全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个人储蓄养老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的养老保险。
目前,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缺乏立法保障,操作并不规范,没有真正构成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柱。
所以,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可借鉴美国发展了近百年的养老金计划,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美国的养老金计划基本可分为定义给付计划(简称“DB 计划”)和定义捐纳金计划(“DC计划”)。
(上接第163页)基础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性市场中介机构。
(六)要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是产融结合的市场基础,能为交易者提供低交易成本、低流动性的交易机制,同时通过严格的上市制度、定期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产融结合主体的权责一致。
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会迅速准确地把金融资本导向收益最高的企业。
从而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效率的结合。
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还很小,结构也不合理,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几乎没有形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产权交易的需要,不利于产融结合的发展。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践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文章结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新加坡、瑞典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分析综合化的模式选择角度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覆盖方式,在制度的建立与国家公共财政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和家庭所应有的养老保障辅助功能。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财政中图分类号:f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39-02一、引言纵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滞后于城镇的现象普遍存在。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工业延展到农业,从城市延展到乡村,从家庭养老发展到社会养老,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农村,也都是先覆盖农业工人,尔后才扩展到农业主。
这种先城市后农村、先农业工人后农业主的“先后”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模式,是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人口结构与分布等制度环境密切相关的。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新加坡、瑞典这些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普遍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即结束了靠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靠自身积累且反哺农业的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
如日本是1971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年日本的人均gdp为3802美元。
其他一些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的人均gdp值也普遍都在2000美元以上。
第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降低,农业gdp的比重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
总的来看,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覆盖面的广泛性;第二,参与保险的强制性;第三,制度上的立法性;第四,受益程度的约束性,这些特征溶为一体。
各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社会背景有关,而且与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等都有关系。
德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2 ]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 障制度 变迁与评估 [ M] .北京 :中国人 民 大学出版社。2 0 0 2 .7 7 — 7 8 . [ 3 ] 张思锋 ,温海红 , 赵 文龙.社会 保障概论 [ M] .北京 :科 学 出
会 的稳 定 和 谐 。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作为发展 中的人 1 2大 国将会面对更为严 峻的养老保险可持续发 展问题 ,健全养老 保 障制度 ,增强其可持续能力 ,需要很好借鉴德国和美 国养老保障 的经 验 。只要政府足够重视 ,人民积极配合 ,我国的养老保 险制度一定会趋 于完善 。( 作者单位 :西南 科技大学法学院 )
在此笔者认为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先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从而使人民了解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降低其对社会的冲击可以采取逐步提高和分次提高的策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是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关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并且政府在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提出建立执行完善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德 美社 会 养 老保 险制 度 对 我 国 的启 示
截止到 目前 ,全世界已有 1 5 0 多个国家建立 了养 老保险制度 。其 中 又以德 国和美 国为典型代表。德 国、美 国的养老保险都是政府 、企业 以 及个人三位一体的法律体系。它们 的社会保障开支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 企业 和个人 。其 中社会保障开支中支 出大于收人的那一部分 ,则是 由政 府 给予相关 弥补 。因此 ,德国和美 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质是 ,个人在投 保 中的义务要大一些 ,享受社会保 障收益 ,需要以依法投保或者交纳保 险税 为前提 。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是:一是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高 ;二是 保险金征缴难度大 ;三是个人账户空账 问题突 出;四是养老基金 的运 营 及管理体 制不合理 。德 国、美国的养 老险制度各有所长 ,结合我 国 目 前 养老保险的现状 。完善我 国养老保险制度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创设福利与贡献正相关的立法理念 德国最初 的时候把为每个社 会成员谋福 利看作是社会 集体 的责 任 , 强调把福 利平均 的分配给每一个人 ,这一立法理念在建立之初确 实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人 口老龄化 日益严重 ,低 出生率和经济增 速放 缓 ,德国的财政 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养老金数额 。于是 ,德 国适 时的进 行了改革 ,提出将福利与个人的贡献挂钩,即对社会贡献越 大,退 休时 领取的养老金也越 多。这一理念的提出缓解 了政府的财政压 力,同时也 提高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 。与德国不同,美 国一直强调 自由竞 争的理 念 ,注重发挥市场 的作用 ,这 虽然在 很大程 度上 减轻 了政府 的财政 压 力 ,却使美国的贫富差距 成为一个长 期存 在 的问题 ,并 且越来越严 重 , 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笔者认为 ,我国可以借鉴德 国的做法来完 善我国 的养老保险理念 ,可以把受益人的福利与其个人 的贡献结合 。我 国人 口 多 ,养老保险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不现实 , 但是过分强调 自由竞争 ,又 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影 响社会稳定。只有在 国家给与一定 的财政支持 同时把将福利与贡献挂钩 的模式下 ,才是我国 目 前最适合的选择。 二 、健全养老保险法律体 系 德 国、美国政府在构建本 国养老保险体系时的通常做法 根据劳动者 的不同职业 、阶层设立不 同的养老保险项 目,比如公务员有公务 员养老 保险 。农 民有农 民养老保 险, 自由职业者有 自由职业养 老保险等等 。德
美国“三支柱”模式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
美国“三支柱”模式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摘要】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制度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健全、个人账户空帐缺口、、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较落后等。
美国是世界上建立养老保障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实行的是一种美国特有的“三支柱”模式,政府、企业、个人的作用、责任和分工十分明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有不少启示。
【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三支柱借鉴意义一、美国“三支柱”模式介绍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开始全面探索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于1935年制定并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养老保障。
“三支柱”模式的逐步形成。
1935年《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标志着由美国政府举办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确立。
但是政府能力有限,需要更多不同的力量来补充和完善政府的养老保障制度。
1875年美国出现第一个雇主养老金计划,企业在补充养老保障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产生了个人退休账户。
个人退休账户既是美国政府举办的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部分,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至此,“三支柱”模式基本形成,确立了以政府养老金计划为主导,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退休账户为补充的现代美国养老保障制度。
“三支柱”模式的不断发展。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制度建立后的第一个40年,美国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其福利水平也不断提高。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后的第二个40年是最重要的改革时期。
在1975—1977年,美国社会保障基金出现了赤字。
美国国会建议建立“个人保障账户”,并对养老制度实行部分私有化,允许个人把这笔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建立“个人账户”,提高社会保障税征收水平。
二、美国“三支柱”模式取得的成就“三支柱”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是立法为基础的。
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颁布和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
美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分析及启示
美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分析及启示作者:鄂少卿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4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世界上比较成功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最初是来源于美国各个州针对本州困难群体而建立救济院进行救助的一种形式,之后在南北战争之后发展为一种针对军人的特殊优抚,最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我国同样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化还具有未富先老,老年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我国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存在着缴费率居高不下,替代水平逐年下降等问题。
美国与我国同样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人口众多,而且美国的养老体系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相比我国来说更为完善,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因此,借鉴美国在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其建立的三支柱保障体系,以及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时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革和改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保障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概况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依1935年《社会保障法》而建,主要内容包括老年、遗属以及残疾保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养老部分。
可以这样说,美国社会保障是建立在工薪税基础上的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计划。
(一)分类。
美国退休保险计划通常分为DB和DC两类。
而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基本是一个既定给付的制度,该计划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即在职一代供养退休一代。
(二)重要地位。
在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其40%的收入来源于基本养老金,属于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且,美国劳动人口中仍有52%的人未加入私人养老金计划,31%无退休储蓄,因此基本养老金是美国普通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三)保障程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了1.64亿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受益人口达到5300多万,基本养老金给付的替代率在25%-52%之间,平均替代率为40%。
美国私人养老金制度对中国企业年金治理的启示
美国私人养老金制度对中国企业年金治理的启示摘要:基于我国企业年金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缓慢,现阶段,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宣传力度薄弱,公民观念守旧、市场运行缺乏规范性。
因此本文研究美国雇主养老金制度对中国企业年金治理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关键词:私人养老金制度中国企业年金治理问题美国雇主养老金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最初他只是一种纯粹的企业行为,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制度的目标及其相关规则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革,由一种纯粹的企业行为演化成一种准公共性质的私人养老金金制度,并构成了美国退休收入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美国社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美国人的退休收入越来越倚重私人养老金计划。
私人养老金制度在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笔者之所以选择美国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她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其私人养老金产生于世纪),同时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又是比较成功的,美国政府政府注重逐步缩小对基本社会保险的支出,大力发展企业、个人补充保险,实行普遍的私人养老金计划。
研究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对于促进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强制性相对薄弱,并且,针对于年金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尚未制定出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以至于我国企业年金缺乏指导性监管法律保障,再加上,我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使得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有效统一,不利于提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
2、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为增强企业与职工的联动效应与凝聚力,我国普遍实行企业与职工个人各负担一定比例的企业年金保险缴费制。
据有效文献显示,目前,针对于保险缴费问题,我国实行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这种优惠政策涵盖了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类型及经营状况的企业,严重缺乏针对性,不仅严重制约了年金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增强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养老服务发展经验与启示
域外观察美国养老服务发展经验与启示□ 张孟强 任姗姗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美国也存在养老金支出压力大、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低收入群体保障服务覆盖不到位等问题,完备的法律、诚信、保险制度为美国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一、构建多元化养老支付保障体系。
资金保障和支付能力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美国养老金的主要来源包括:1. 全民性养老计划,作为强制性社会保障金,是民众从政府获取的基本养老保障,是低收入老年人养老金的主要来源;2. 企业退休金计划,是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的基金式养老保险;3. 个人退休计划,是个人通过投资等方式为自己储备养老金。
以上计划均有政府税收政策支持,大约各占一般美国人退休收入的40%、 40%、20%。
健康养老保障主要通过医疗照顾制度和医疗补助制度来实现。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相较美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亟需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多元支付体系,其中尤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要,应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先从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做起,逐步向全民普惠过渡,同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老年护理保险产品,提高长期护理服务支付能力,拉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大力培育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
美国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高,营利性养老机构占70%以上,拥有6张以上的床位即可申办家庭小型养老机构。
提供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包括:1. 护理院,主要服务需要长期护理、短期康复或临终关怀的老年人;2.老年公寓,主要服务生活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侧重于生活照料;3.日间照护中心,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餐食、康乐活动、健康检查等服务;4.家庭照护,主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5. 养老社区,为健康且收入较高的5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高端居住和配套服务。
我国养老从来主要靠家庭解决,缺乏公共服务资源积累,社会化养老长期未引起足够重视,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社会服务需求,必须在加大公共投入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
中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比较论文
中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比较论文摘要:借鉴美国公务员的工资和退休金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得到以下启示。
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法律的制定应当细致而清晰,努力避免疏忽与遗漏。
我国应积极落实公务员个人责任的回归,实现“并规制”。
这就需要更为细致和完善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机制,职业年金相关配套措施要落实到位。
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国家财政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监督机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更加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王延中(2013)指出,一项制度能够可持续的重要前提即公平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应做到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赢得大多数人们的拥护和认可。
一、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我国现行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制度覆盖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养老金待遇高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能够保障公务员退休后的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务员在职时工作与贡献的认可;第二,公务员个人和所在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第三,公务员养老金的筹资方式是现收先付制。
第四,公务员养老金的计发方式是待遇确定型,按“工资就业关联”的原则支付养老金。
基于以上特点,不难发现,首先,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已然造成了与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待遇的较大差距,人们的不公平感由此产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岗位的职能性质相同,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以及不同岗位间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也较大,这极有可能导致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热门岗位报考人数众多,福利待遇较低或者地区较为偏远的岗位“无人问津”,这种局面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长期试而不定,何时止?总体来说,自各地开始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并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改革局面,而是以部分地区试点改革的形式进行,有些地区试而不定,导致制度分割与碎片化。
美国、瑞典、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二) 美 国、 瑞典 、 新加 坡 养 老 金 的享 受 条 件 及 发放
方式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o 5 ~ 2 8
【 中图分类号】 F 8 1 2 . 4 4
【 文献标识码】 B 美国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是 6 5 周岁, 只要他们在工作 期间的缴费年限满 1 O 年, 退休后即可按月领取全额退休 金; 而对于未 到 6 5 周岁法 定退 休年龄 的只 能领取 减额退 休 金 ,其扣减 办法是每提前 退休一个 月减发 养老金 1 . 5 6 %。 对超过 6 5 周岁退休的, 每推迟退休一个月增加养
美国 、 瑞典 、 新加坡 的 养老保险制度 比较及对我 国 的启示
刘 秀秀
( 辽宁 师范 大学 【 摘 管理学 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9 )
要 1 美 国、 瑞典 、 新加 坡的养老保险制度 , 虽然操作方式不 同, 但各 自 有其优势 , 也有其共 同点 : 三 国养老保 险制
第2 0 1 3 年第 8 期 ( 总第 4 2 7 期)
商 业 经 济
S HA NG YE J I NG J I
No . 8, 2 01 3 T o t a l No . 42 7
【 文章 编 号】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3 ) 0 8 — 0 0 2 8 — 0 2
美国IRA养老保险制度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启示
美国IRA养老保险制度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启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养老保险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深入研究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美国的IRA养老保险制度,以便为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美国的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养老保险制度是美国政府为了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而设立的养老保险计划。
IRA养老保险既可由雇主提供,也可由个人自行购买,它允许个人在缴纳的税后收入中进行投资,投资收益可以免税增长,直到取款时才征税。
IRA养老保险为个人提供了一种灵活、自主的养老储蓄方式,因此备受美国人民的欢迎,成为美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强调个人储蓄和投资意识。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大多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个人的养老储蓄意识较为薄弱。
而IRA养老保险制度鼓励个人自行储蓄和投资养老金,培养了个人的理财意识和养老规划意识。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点,加强对公众的理财教育,提高个人的养老储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养老金的储蓄和投资。
鼓励私营部门提供养老保险服务。
美国的IRA养老保险不仅可以由个人自行购买,还可以由雇主提供给员工作为福利待遇。
私营部门提供的养老保险服务形式多样,竞争激烈,这促使养老保险产品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
私营部门的参与也为养老保险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点,鼓励私营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参与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提高养老保险服务的质量和多样化程度。
倡导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储蓄。
美国的IRA养老保险允许个人在储蓄和投资养老金时享受税收优惠,这种优惠政策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养老金的储蓄和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类似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个人储蓄和投资养老金提供更多的激励,扩大养老金的社会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的参与率和保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连芬,刘德伟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摘要]养老保障制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众多的养老保障制度中,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调整,已被公认为国际典范之一。
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全民养老保障水平,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地借鉴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三支柱”模式;老龄化危机[中图分类号] F84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10-0087-04养老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建立在100多年的福利经济学和养老保障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自20世纪初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全世界有165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绝大多数(158个国家)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一、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三支柱”模式的建立美国是世界上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其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8月14日,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养老保障。
随着财政困难、婴儿潮一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养老金制度出现危机,从而使美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美国政府较早地意识到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对于保持制度偿付能力的作用,他们认为,基于精算原则的、与就业、工作业绩、缴费等相关联型的企业保险(主要是401K计划)应该受到推崇,私人性质的、完全依靠个人缴费的个人养老保险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
1974年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1978年通过了《美国国内税收法案》、1986年通过了《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通过了《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通过了《企业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员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为雇主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发展做了有效的引导。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响应世界银行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模式。
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被形象地称为“三条腿的板凳”。
[1](一)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Old-age,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为OASDI方案,包括老年养老金、遗属养老金和伤残养老金三个部分,由国会立法强制实施,是美国最重要的收入保障项目。
该制度是全国性的,覆盖了美国约96%的劳动人口,包括私人企业中所有获得报酬的员工,其次还包括联邦公务员、非营利性宗教、慈善和教育组织的雇员、州和地方政府雇员、自我经营者、农场经营主、农场工人、家庭工人、收取小费的雇员、牧师、1957年以后服役的军人、铁路员工、国外就业员工等。
对于一些临时雇佣的农场劳动者、家庭内部劳动者和年收入低于规定标准的个体经营者,则设立了一种补充收入保障(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SSI)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联邦收入税、社会保障收入本身的课税、美国财政部的一般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收益等,账户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并依据社会保障法的规定进行运作,实行现收现付制。
(二)第二支柱:雇主养老金计划(Employer pension)雇主养老金计划,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金计划,通常指大公司、企业的雇主发起和建立起的单一雇主养老金计划,也有工会组织为小企业的职员发起和建立的多雇主养老金计划,包括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年金计划。
其建立基本上是企业自愿的,不具有强制性,覆盖了美国近一半的劳动人口。
企业定期向该计划交纳资金,养老金管理机构通过投资行为对养老金进行保值增值,它没有固定利率,投保人的未来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职工退休后每月可按其账户的积累额或企业事先规定的支付额领取养老金。
(三)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蓄计划(Personal saving)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是个人需要而建立的养老金储蓄计划,是一个完全由个人自愿参加的计划,包括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退休账户计划和个体劳动者退休计划,以及没有税收优惠的个人储蓄性养老,如银行存款、购买保险公司年金产品和证券投资等。
由于美国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服务业雇主一般不提供私人养老金计划;另外,美国的职工调换工作日益频繁,雇主也不愿意与职工建立长久的雇佣关系,所以个人储蓄养老金适时地发展起来。
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个人退休账户。
个人退休账户不仅是为个人提供养老储蓄,还容许调换工作的职工将其在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积蓄中取出,暂时存入退休账户,个人退休账户由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多种金融机构来管理,投资方式多样化。
二、美国“三支柱”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三支柱”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随着老龄化加剧、社保资金匮乏等问题的加剧,美国开始不断对“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探求除“三支柱”以外的支柱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补充和创新作用。
进入21世纪,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以下改革趋势:第一,养老保障私营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一直把社会养老保险私营化、市场化作为减轻国家财政包袱的主要措施之一。
为刺激私营保险计划发展,政府通过立法,实施各项免税优惠政策,加强对私营社会保障业的管理,促进私营社会保障市场的发展。
2001年,布什政府通过了《经济增长与减税协调法案》,规定对401K计划进行改革,使401K计划的私营性质得到加强,规模也得到扩大,养老保险体系的私营化程度明显加深。
[2]第二,年金保险储蓄化。
在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影响下,美国继资源性的雇主责任年金计划改革之后,进一步设计出强制性储蓄和自愿性储蓄相结合的职业年金保险,并将它成为未来美国养老保险的主要保障模式。
第三,雇主责任私人养老金计划不断发展。
美国的雇主责任私人养老金计划经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美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占重要地位,逐渐步入正轨并带动起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工具的创新。
据统计,全美私有企业的员工中,48%的雇员参加了至少一种私人养老保障计划。
[3]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人们的收入总有一个限量,如果第一支柱保障机制的税率定得过高,人们也许就不会有条件参加第二、第三支柱的保障机制,那么,多重保障机制也就不复存在。
反之,如果第二、第三支柱的保障机制所占的保险税份额过大,就会影响第一支柱的保障机制作用的发挥,而且无法对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条件进行保障,甚至还会因此导致社会保障利益分配上的不合理,使本来就存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就美国而言,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已经基本发展起来,第三支柱随着私人自愿性保险计划的发展也逐步发展起来。
在此基础上,美国在吸取“五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优越性,在“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地建立“五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三、我国“三支柱”模式及其不足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就多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由其带来的对老年人口保障的新挑战。
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金制度多支柱模式是广为接受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我国“三支柱”模式的形成及主要内容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形成合理的责任分担格局,近年来,中央政府启动了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建立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思路,并构建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障,它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了主要地位。
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强制实行了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广,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890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753万人。
第二支柱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它由政府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通过商业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截止到2008年,全国大约有3.3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1,038万人。
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劳动者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障产品等方式实现。
随着我国“三支柱”模式的逐渐形成,我国逐步实现了由传统保障制度向社会化的责任分担制度转变,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年贫穷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我国“三支柱”模式的不足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社会保障制度历史相比,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基本养老保障积累少,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目标过高,包揽过多,责任过大,甚至引发了兑现承诺的危机。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子是:三支柱中,政府承诺的基本养老保险一般都是低标准的,现收先付的,而二、三支柱的水平视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水平而定。
而我国政府承诺的基本养老保险目标过高,包揽过多,责任过大,甚至引发了兑现承诺的危机。
第二,养老保险总缴费率及企业缴费率过高。
我国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仅为3%,远低于全球33%的平均水平。
同时,用人单位应缴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高达薪金的20%,而雇员本人还需再缴纳8%,在有些地区,实际缴费率甚至更高。
这一缴费水平甚至高于瑞典(24%)和美国(14%)等发达国家,使企业和个人实在难有余力再投保职业退休金和个人养老储蓄。
第三,“三支柱”内部各支柱之间,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严重不足。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的缴费负担已经很重,政府又没有为补充养老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没有动力建立雇主养老金,只有极少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为职工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障,仍处于零星发展的状态,到2008年低,年金规模大约为1,911亿元,缴费职工人数仅为1,038万人,不足劳动力的1%,覆盖面仅为0.47%;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属于自愿行为,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和附属地位,水平很低,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5%,人寿保险只占全球总额的1.6%。
在发达国家,人均保费缴纳额高达3,000美元甚至更多,而中国仅为27美元。
同时,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缺乏立法保障,加上各地具体实施办法的差异,无法规范操作。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并未能真正形成养老保险制度的两极,“三支柱”模式极不完善,运行效率低下,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改革迫在眉睫。
四、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通过对美国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可以了解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的方向;同时,可以广泛借鉴美国多支柱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运作体制、投资运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