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糖尿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几个误区_唐健元

合集下载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审评二部唐健元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目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思考,旨在通过文中总结能给研究者和申请人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带来某些提示,希望有助于今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更科学、规范地实施。

近年来,在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大量申报临床研究的中药新复方制剂、新有效部位制剂以及新有效成份制剂。

但大量的中药新药在完成临床研究后缺乏药品相关评价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品种的作用特点及疗效优势,凸现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亟待完善。

尽管众所周知中药特点与化药、生物制剂不同,但它作为药品,其一般的药品研发规律仍应予以遵守。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虽遵循了分期和盲法的原则,但在试验方法具体设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1.分期研究中的探索阶段重视不够临床试验虽按不同研究目的划分为Ⅰ、Ⅱ、Ⅲ、Ⅳ期,即Ⅰ期是初始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早期的药物活性;Ⅱ期是疗效探索;Ⅲ期是疗效确证;Ⅳ期是治疗应用。

但其中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实际是一个探索研究阶段,而探索阶段决定了新药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研究。

而目前研究者对中药新药探索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最常见的问题是各期试验均按程序化的模版进行设计,缺乏对品种的个性化设计,以至不同物质基础的新药用于同一适应症都有效,但如要对各自的品种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就缺乏相关研究资料。

另外各期试验往往是由单个试验组成,研究者未能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个试验的研究。

1.1 Ⅰ期试验Ⅰ期主要是对新药进行人体药理学研究,有效成份制剂可采用药代动力学研究以了解药物的体内生物学行为,但多数中药制剂是无法采用这一方法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

就中药而言,在Ⅰ期试验中更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采用剂量爬坡使受试人群充分暴露在药物下,以了解药物的人体安全性和耐受性。

但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试验设计时药物的暴露剂量不够,不能充分真实地反映药物的人体安全范围和耐受范围。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与思考(二)药效学常见问题分析及有效性评价思考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与思考(二)药效学常见问题分析及有效性评价思考
正因为临床定位不清晰,导致药效学试验设计无针对性,临床前与临床脱节。如明确用于2型糖尿病者,药效学全采用的1型糖尿病模型而未考虑采用2型糖尿病模型,或未对2型糖尿病设计针对性的指标进行观察等,导致最终无法评价临床前的有效性。
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中药治疗的特点分析,从已上市的用于糖尿病的中药看,一般情况下中药的降糖作用强度通常不如化药,大多数降糖效果并不明显,但往往在糖尿病症状或中医证候的缓解或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其特色,因此临床上也多将中药作为辅助用药或配合化学药使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中药完全不可开发为有降糖针对性的药物。作为研究者,应全面了解糖尿病该类疾病的基础知识、认识到中药的优势与不足,对自己所研发品种有一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从中药的特色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对背景资料及相关研究资料(如预试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明确临床定位,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药效学试验,对临床前有效性进行评价。
此外,实验时还应对模型是否成功进行确定,根据血糖水平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分组、给药,观察药物的作用。目前有些资料中即采用先分组再建立模型的方式,这可能导致在模型未成功或模型水平差异过大的基础上给药,无法客观地观察药物的作用。
3、观察指标无针对性和系统性,效应特点研究不深入
观察指标无针对性、观察不全面是目前糖尿病中药药效学研究中的另一重大问题。有些申报资料中观察指标常仅为血糖值一项,没有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白蛋白,检测时间点较为单一,没有做到动态或多指标综合观察。由于人体一天中的血糖含量变化很大,业已证明目前常规的血糖含量检测结果,不能有效地监控和反映机体中长期血糖状况。随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测定血液中不同糖化蛋白含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公认的一种中长期监控糖尿病的“黄金指标”,是了解糖尿病近期治疗结果好坏的一把“金钥匙”。糖化蛋白一般指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白蛋白(果糖胺),其含量与血糖浓度成正比,而且其含量不易受血糖暂时波动的影响。因此,在药效学评价中也建议增加与血糖相关的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白蛋白(果糖胺)两项指标。另外,因血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增加血糖检测次数、控制好取血时间的一致性、采用合适的血糖测定方法有利于血糖的全面评价,如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药后多点血糖观察药后血糖变化情况并计算药后血糖AUC。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与思考全集.docx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与思考全集.docx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与思考(一)糖尿病(DM)动物模型审评二部黄芳华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WHO报道2000年全球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大约1.5亿,预测2010年达到2.39亿,其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要远大于其他国家。

国内目前的糖尿病患者约有5000万,到2010年可能上升到1.2亿。

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已经列第3位(心脑血管和癌症之后),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因此对该病的防治研究已经成为各国医药学界的重要课题。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ellitus 即IDDM)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即NIDDM)。

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常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致胰岛素绝对不足所致,该型糖尿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

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致。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大多数,可占至90%以上,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控制血糖升高及防治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降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用于糖尿病的中药新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申请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新药逐渐增多,尤其是从中药中筛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及有效成分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开发方向。

但是由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前药效学试验也有一定难度,导致目前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存在较多问题。

从这些年来的申报临床的糖尿病中药品种分析,试验设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模型选择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利于中药糖尿病药物有效性评价时进行选择。

糖尿病模型主要分为三类:(1)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2)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3)转基因糖尿病动物模型。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优化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优化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优化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更新日期: 02-08 作者:梁伟雄 王奇 温泽淮 许卫华 郭新峰 朱泉
【摘要】 将近年来参与"十一五"国家重大项目部分课题方案的优化工作中所碰到的中医临床试验设计亟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归纳为对照设置不合理、结局指标选择不适当、样本含量估算不准确、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等,并对相关案例做出了分析,同时结合中医药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降低和避免出现因设计缺陷导致课题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
2 结局指标选择不适当
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一般分为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是指那些对病人影响最大、病人最关心、最希望避免的临床事件,如死亡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发生、心力衰竭加重、重要脏器的损害、疾病的复发等。次要结局指标是指能反映干预措施所引起的主要结局指标的变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替代的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指单纯的生物学指标,包括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血脂、血糖、血压等。次要结局指标只有在被证实与重要临床结局指标具有相关性,并确定是由于治疗干预所带来的结果时,将其选择为疗效判定指标才有意义[3]。但有些研究者对结局指标的选择并不太适当,如有关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原设计方案的检测指标包括血脂、血液流变学、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ST 段动态监测等,主要以替代的指标为主。在疾病的疗效评价时,由于还不能确定次要结局指标与主要结局指标的相关性,未能确定次要结局指标对干预措施疗效的价值,因此优化过程中建议课题组把终点临床事件发生定为近2年内研究的疗效指标,如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严重心律失常(室早)、重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脉搭桥术)、因急性胸部综合征(ACS)再住院、血栓并发症等临床事件发生与否作为疗效指标可能更为合理。

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

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

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9月·药物与临床·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是现代医学发展当中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高,并且开始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中医当中治疗糖尿病主要从整体入手进行分析,然后从辨证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治疗,有着针对性强和效果明显等优势。

该次研究当中主要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中药复方用药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7年以后的国家正式发表的期刊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进行搜索,并对其进行筛选。

当中筛选的主要标准如下: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至少在40例,且总有效率达70%以上。

在这样的标准下该次共收集到50首中药复方。

1.2观察指标对治疗糖尿病中药使用次数及频率进行统计,对中药分类所占比例及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在该次选择的共50首复方当中,共涉及到了95种中药,当中主要以补气、补阴和清热活血类的药物为主,使用频率比较高。

见表1、表2。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7.069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吴梦颖,梁晨,李远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当中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

结果在该次选择的共50首复方当中,共涉及到了95种中药,当中主要以补气、补阴和清热活血类的药物为主,使用频率比较高。

结论临床上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和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进行治疗,因此药物使用上也主要以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和活血化瘀药物为主。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关键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存在问题点击次数:发表于:2008-10-22 00:00 来源:中国临床试验与研究网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存在的几个问题孙学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临床试验的分期与中药的特点分期的依据ICH―E8:合理的药物开发的要素在于提出重要的问题并用恰当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

ICH―E8:药物开发是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早期小规模研究的信息用于支持规模更大、目的性更强的后续研究。

中药临床试验分期:99.11.《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以前按三期执行。

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如下: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指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设计和给药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此阶段的设计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依据。

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

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应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分期的意义:ICH―E8:应该指出的是研究分期并不能为临床试验的分类提供足够的依据,因为同一类试验可能发生在几个不同的分期中。

应明确的是分期的概念仅是一种描述,而不是必须的模式。

同样应明确的是,按时间顺序分期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研究按固定的顺序进行。

单个临床试验:有明确目的经过科学设计的独立试验。

《指寻原则》:在一个临床试验分期中可能需要进行多顼有明确目的的单个临床试验。

中药新药临床设计中关注的问题

中药新药临床设计中关注的问题

5


中药新药为什么会有特点?
1、有中医理论的指导
2、物质基础不明确
6
关注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能提供什么?
适应症 初步效应 剂量给药方案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 医 理 论 临床实践经验 对药性、处方认识
……
7
关注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因此,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的新药: 其非临床研究和早期的临床研究部分地 被中医理论所代替; 其效应特点、评价标准均应体现中医理 论特色
41
关注五、关注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3、重视药物可能无效的危害性评估,重 视伦理学审查 4、设计一种从无效治疗中“及早脱离”的 方案,必要时可与“随机撤药试验”设计 配合 5、正确定位,设计基础治疗和进行合并 用药研究
42
关注六、主要疗效指标的选择 要有中医特点
重视终点指标选择: 中医治病的目标是:阴平阳秘,使患者 以享天年。 重视症状疗效观察: 包括与疾病相关的和不相关的症状改善
48
关注八、其他
改剂型的临床设计:
1、适应症 2、对照药
中药按注册分类分为11类,新药按物质 基础不同分为中药复方制剂、有效部位 制剂、有效成分制剂三大类 不同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对其支持作 用程度不同,需要通过临床研究中回答 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其临床设计思路不 同
13
关注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复方制剂:
• 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和应用;多数原方 或处方中药味有临床应用历史;用药方 案已初步确定;对处方的耐受性已有一 定认识;对一些现代医学疾病的认识需 进一步深化
45
关注八、其他
• 盲法的理念:
• 由于中药的特点,有时设计双盲法有困 难。盲法的意义,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体 现盲法的理念。

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中存在的若干误区分析

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中存在的若干误区分析





图目骶瑟蕊
不 明原 因 群 体 性 疾 病 1 O例 分 析
和 金 文
下肢浮肿, 未见结痂。 实验室检查 : 全血 细胞计 数 :O例患 1 者 白细胞增 高 ( 2~4 )×1 L 先 后 7 1 4 0/ , 例病人嗜酸粒 细胞 占 5 1 ~1 % , .% 6 明显 升 高。血 生 化 : 酸 肌 酸 激 酶 17 ~ 磷 27 5 3 U L 明显 异 常 升 高。低 蛋 白血 症 , 75 / , 低钾 , 低钠 , 低钙 , 低铁 。 病理学检查 : 本组 病例均取腓肠肌备 。配备有相应的呼吸 病 机, 流动到各县 为 日常医疗 提供 帮助 , 一 旦有突发事 件发 生就可 第一 时间赶 赴现 场 , 助现场救治工作 。 协
日, 连服 7天, 9例病人相继治愈 出院。 余
讨 论
本病重在预 防, 加强对个人及饮食卫 生习惯 的宣 传教 育 , 早发现 、 治疗是 减 早
继发生 , 病史 最 长为 1 3 天 。患病 期 6~ l 间有返回家乡 居住 的情况 但家 族及村 民 无 类似发病。
结 果
肿, 个别病例颜 面眼 睑浮肿 , 有病 例无 所 明显胸痛 、 气促 、 均能平 卧。 体格检查 : 隋况差 , 一般 生命体征基本 平稳, 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 , 心肺检查无明显 异常, 腹平软无明显压痛 , 未触及包块 , 例 1 病人肝脏轻度肿大 , 轻度触痛 , 所有病例 四 肢肌肉触痛明显 , 3例病人关节活动受限, 2 例病人呈强迫屈 曲状态 , 不敢活动 , 似瘫痪 样, 数例病人 张 口困难 ( 咀嚼肌受损 ) 1 , 例 病人吞咽困难 , 例有 颈抵抗 , 1 大部 分病人

降糖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困惑及思考

降糖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困惑及思考

于 1 型糖尿病和部分 2 型糖尿病。而大量的早期 2 热是古代糖尿病的主要病机。而现代的患者诊断糖
作者简介:张志远(1972- ),男,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224 -
Drug evaluation, 2006 Vol. 3 No.3
尿病后,经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服用西药或注射 胰岛素治疗,大部分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从而阻断或减少了“三多一少”的出现,病人的体质 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类型,而不出 现阴虚燥热证候。但对于中、后期糖尿病患者,随着 病程的延长,体内的代谢紊乱逐渐加重,或者血糖 控制不良,阴虚燥热的证候又可能逐渐增多起来。 2.3 病程延长,变证丛生:由于糖尿病诊疗技术的进 步,因各种急性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明显减少,糖 尿病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从而导致各种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越来越多,如冠心病、脑梗塞、肾功能衰 竭、外周动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临床上大多数 患者,甚至初次诊断的患者都合并一种或更多的并 发症[5]。众多的慢性并发症使得患者的临床表现五 花八门,可以出现血瘀、络瘀、水湿、湿热、阴虚、阳 虚 、气 虚 、肝 肾 亏 虚 等 诸 多 证 候 ,且 往 往 是 虚 实 夹 杂,单纯的阴虚燥热显然不能概括其证候特点。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益肾缩尿 益气养阴生津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清热益气 养阴益气,清热活血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 为 2000 年国家药典收录品种,其余为 2002 年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收录品种
是单味中药提取物,消渴丸、降糖灵胶囊为中西药 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表明从郁热论治、从痰热论

由降糖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检验情况探索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系统检测策略

由降糖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检验情况探索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系统检测策略

非法添加降糖成分的原因
及趋势
一般原因



使降糖疗效不明显的中成药具有了速效、高效、 特效等特点,迎合糖尿病患者对传统中药的信任 与崇拜和急获疗效的心理,从而能够增加销量, 获取高额利润。 由于中成药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过程非常复杂, 不可能与化学药品同样进行全程检测,所以添加 的西药不易被识别,具有其隐蔽性,能赢得广大 医生及患者信服。 掺入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现行法定的药品质量标 准中没有规定对掺入化学成分的检查方法,可能 按原标准检验合格,并且疗效更加确切,达到钻 标避检目的。
X004
20081209
苯乙双胍、格列本脲

从添加的频率看,依 次为格列本脲、罗格 列酮、苯乙双胍、二 甲双胍和格列美脲; 复合添加频率依次为 格列本脲-苯乙双胍、 格列本脲-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罗格列酮。
12 11
格列苯脲 苯乙双胍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10 9 9
格列美脲 比格列酮 瑞格列奈
8
单独 格列本脲-苯乙双胍 格列本脲-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罗格列酮 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2 9( 3) 3 ( 1) 3 1
瑞格列奈
1

2009年4月,北京市药监局在公安机关 的配合下,破获了假药生产销售团伙, 情况与我所检测的结果类似,都是复 合添加苯乙双胍-格列本脲占最多。
表3 北京查处假降糖药情况
检品批号
080501TSN00190
LC-MS
瑞格列奈、盐酸罗格列酮 苯乙双胍、罗格列酮、格列苯脲 苯乙双胍、格列苯脲 格列美脲、罗格列酮 格列美脲、罗格列酮、苯乙双胍 二甲双胍、格列苯脲 罗格列酮、格列美脲 苯乙双胍、格列苯脲 苯乙双胍、格列苯脲 苯乙双胍、格列苯脲 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罗格列酮 罗格列酮 比格列酮 二甲双胍、格列苯脲 苯乙双胍,罗格列酮、格列本脲 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罗格列酮 苯乙双胍、格列本脲

对复方糖尿病药物研发中问题的探讨

对复方糖尿病药物研发中问题的探讨
,
被 清楚 的认识 和 定 义 的数 据 资料

药 效 学研 究
, ,
通 常 情 况 下 各 成 分能增 加 或 增 强

,

另 应 尤 其 注 意 固定 剂 量 复方 制 剂 中各 有 效
,
,
药效 作 用 构成 了 固 定 剂 量 复 方 制 剂 的 理 论 基 础
时 剂量
,

成分 的 剂 量 应 仔 细论 证各 个 组 合 剂 量 和 临 床 的 关 联
, ,
盐 酸 二 甲双 皿与成 陇 服 类 组 成 的 复方 制剂


中和 效 应 一 种物质 可 以 抵 消 另 一 种 物 质产 生 的
不 良反 应。Fra bibliotek美 国百 时 美

施 贵宝 公 司开 发 并 于
, ,
,

月由

批准在 美 国上 市 上 市 的规 格 酸二 甲双 肌 片剂


种 格 列 本脉 盐
存在

因此 对 多 重 心 血 管危 险 因 素 的 干 预 治疗 是 糖 尿 病 综 合 治 疗


中值 得 考 虑 的重要 因 素
降糖 药物包括 口 服 降糖 药 胰 岛素 和 胰 岛素类 似 物 目前批 准 使
,
用 的 口 服 降糖药 包括 促胰 岛 素 分 泌 剂 如 磺 脉 类 格 列 奈 类 和 非 促
良反 应 应对 其 进 行 证 明 除 非 是 一 种 严 重 或 经 常 发
,
生 的不 良反 应

所 含 一 种 物质 预 期 产 生 不 良反 应 则
,
格 列美服 与 吮 哇 烷 二酮 类 组 成 的 复方 制剂

中医临床试验研究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医临床试验研究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医临床试验研究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article on the topic "Common Issue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Clinical Trial Protocol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作者:[您的姓名],[您的职务]*。

糖尿病防治七大误区

糖尿病防治七大误区

糖尿病防治七大误区
庄乾竹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04(012)006
【摘要】早在199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就提出了“减轻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的口号,可是在临床中发现,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仍存在种种误区:【总页数】2页(P7-8)
【作者】庄乾竹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防治的四大误区 [J], 张洪军
2.糖尿病防治七大误区 [J], 庄乾竹
3.老年糖尿病防治误区调查和临床护理对策 [J], 罗银玲;乔娜
4.浅谈糖尿病防治与护理中的常见误区 [J], 冯全丽;冯全平
5.糖尿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 [J], 杨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分析的开题报

一、选题背景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是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针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保障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安全,推动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不合理的样本大小、不清晰的入排标准、不科学的随机分组、不严谨的盲法设计、不合理的终点指标、不合理的药物剂量等;
3.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医学实践基础薄弱、方法学不足、缺乏规范等;
4.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完善方法学规范、建立严格的药物审评考核制度等。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法主要针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现有的规定和规范进行梳理;调查问卷法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全面了解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临床试验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参考。

六、研究意义
1. 推动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保障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安全;
3. 提升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信誉度和可靠性。

中医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驳973计划的错误观点(四)

中医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驳973计划的错误观点(四)

中医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驳973计划的错误观点(四)范维乾;夏政权;公续东【摘要】人说中医不微观、不现代、不先进、不科学,乌云压顶,郑声靡靡,国学岌岌,黄帝无泪!七旬老医不忍坐视,鼎力推出<中医说微观>系列,分子细胞,纵横驰骋,"肉眼中医"即将逝去,一个崭新高端的现代的"显微中医"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仪就糖尿病的片段一角,演绎清·黄元御的八卦藏象理论,演示中医挺进微观的无限精彩,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晴空万里,与时俱进,黄帝笑眠,中华扬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0(008)022【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巨系统;元气;藏象;分子细胞;精津;线粒体;丹灶;痰热湿;逆犯心神【作者】范维乾;夏政权;公续东【作者单位】北京东四中医医院,10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中医之水谷精微主要指糖、脂质、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

因为是外源性的“身外之物”,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与变化”生产程序,才能发生营养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黄帝们谓之脾主运化。

如土地是万物之本一样,脾主运化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谓之脾土为后天之本。

张景岳说:“形即精也,精即形也”,“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

这是黄帝们的唯物观,肾精是形体的物质基础。

所以肾精指蛋白质、脂质、多糖等基本结构物质。

张景岳说:“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认为肾精中蕴藏着生命原动力,称为元气或肾气。

目视手动,心脑思考,递质钠泵,以及脾主运化、肝主疏泄等等,皆以肾精元气为动力。

《黄帝内经》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还论述了在肾精作用下,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形体表现,如齿牙毛发月经等等。

毋容置疑,中医学的肾精,一指先天遗传,二指成形材料;前者相当于核酸DNA,后者相当于蛋白质和细胞;前者是先天肾精,后者是后天肾精。

糖尿病诊治中的几个误区-PPT

糖尿病诊治中的几个误区-PPT
21日FPG为5.5mmol/l, 早PPG2h 10.0mmol/l,睡前9.0mmol/l 21日FPG为5.8mmol/l, 早PPG2h 7.6mmol/l
治疗后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失效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慢性钙 化性胰 腺炎等等)
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
分型重要性
糖尿病分型
临床分型
1型糖尿病 (占5-10%)
特点
• β细胞被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பைடு நூலகம்
2型糖尿病 (占90-95%) 妊娠糖尿病
特异型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及(或)胰岛素分泌缺陷
• 在妊娠期间出现或第一次被诊断
• 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 胰腺外分泌病 • 内分泌病 • 药物或化学制剂 • 感染 •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低下或缺乏
ICA、GAD抗体、 ICA512阳性
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
2-5%
多> 40岁,高峰60-65岁 60%~80%超重或肥胖 起病缓,可长时间无自觉症状 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
酮症倾向小, 50岁以上易发生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早期正常或升高,但一相分泌缺失,
晚期低下或缺乏;释放峰值延迟 ICA、GAD抗体、 ICA512阴性
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注意事项:
进食服药,不进食不服药,餐前即刻或吃第一口 饭时口服 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临床糖尿病毕业设计的不足

临床糖尿病毕业设计的不足

临床糖尿病毕业设计的不足
1. 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您的毕业设计可能缺乏详细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样本量的确定、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案等。

2. 理论知识不足:您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糖尿病的病因、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解读实验结果。

3. 缺少数据支持:您的实验结果可能不够充分,无法支持您的结论或假说。

4. 结果和结论不够明确:您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可能过于笼统或模糊,缺少具体的定量分析或有效的解释。

5. 缺乏创新性:您的毕业设计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未能对该领域的现有知识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是可能的不足方面,您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和导师的意见,继续完善和改进您的毕业设计,提高其研究质量和学术价值。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气阴两虚肝虚不足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66%[1],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

笔者就中医药对DN研究进行归纳,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耿嘉等[3]明确地将D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奇恒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并强调气阴两虚是DM及DN的基本病机,瘀浊阻滞贯穿DN始终,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南征[4]认为,DN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邪毒内生,损伤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

陈翠兰等[5]认为DN是在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陈以平等[6]认为虚、瘀、湿、浊是DN之基本病机,四者中虚是导致DN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DN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DN不可忽视的方面。

吕仁和等[7]认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渐成积的过程。

瘕的形成与发展是DN的成因和病变发展的关键。

朴春丽等[8]认为,毒损肾络是主要病机,邪阻肾络,深滞于浮络、孙络是其病情缠绵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临床研究2.1辨证论治杨永铭[9]将DN分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阳虚湿浊瘀阻4型与DN的改变的各期相对应,共观察248例,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期以阴阳两虚为主,终末期以阳衰湿浊瘀阻为主,各期中医辨证均有侧重,治疗结果显示西医分期、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模式是可取的。

张耿良[10]把DN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浊毒内阻5型。

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温肾健脾,利水活血;益气养心,泻肺利水;调补阴阳,益气固肾;清热解毒,降浊和胃。

盖灵芝[11]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治当益气养阴,予参芪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脾肾两虚,瘀血阻络型,治当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予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阳虚血瘀,水气凌心型,治当温阳利水,化浊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黄附子汤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编辑:梁进权 +
药师在当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李 霞 ( 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药剂科,太原 $&$$A& +
关键词:药师;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 0 文章编号:’$$& % )#-& ( !$$# + $& % $!"# % $!
医院药学的发展正向着 “ 人性化服务”、 “ 以人为 本”的药学服务方向迈进,药学服务是通过为患者制定 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方案,来保证患者安全、合理 的用药,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这是社会发展 的需要,也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医院药师可以根 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来发挥其作用。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李霞 ( ’)*" % + ,女,主管药师。
# 开展药物咨询,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开展药物咨询,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机 制,药师可以向患者详细交代用药的方法、注意事项, 纠正患者用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提醒患者注意防 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大大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 效性。开展药物咨询,便于我们了解患者的需求,解
收稿日期:!;;# D @@ D !;
" 疗程设置不当
目前,大部分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在考虑疗程 时,均按 ! 周洗脱期或导入期, " U A 周的疗程进行 设计。若只从血糖水平来看,似乎疗程已经足够,但 空腹血糖或餐后 ! . 血糖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 波动较 大,且该指标只反映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难以反映 患者治疗期间的平均血糖水平,所以若仅将血糖检测 作为主要疗效考察指标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通常 应结合 MNL@5 或糖化血清蛋白 E VW7 G 加以论证。此
抗糖尿病中药的研发一直是新药申报热点之一, 但从目前申报材料来看,临床设计不合理的情况比较 普遍。本文就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 中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大家讨论。
患者带来最大获益和最小风险。 由于合并用药得到的疗效是多种干预措施的结 果,必然给受试药的疗效确认带来困难,因此这种方 法只有必要时才予以考虑。加载试验必须科学地进行 设计,才能如实评价中药新药的治疗效应大小。加载 试验在设计时要保持受试者基础治疗的一致性,才具 有相同的药物评价基础。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加载 试验,在探索阶段分别进行研究,明确最佳的用药方 案。基础治疗最好能做到用药种类和用法用量的一致 性,并应保证受试者在上述基础治疗一段时间后,血 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E MNL,5 G 处于一个不理想但比较稳 定的状态。正如 H=HL 于 !;;! 年 @@ 月公布实施的 指 导 原 则 E -7=7 O HP7 O @;A; O ;; G 《 B*)/ Q*% 32(’&+5/ *+ 5,(+(5&, (+R/0)(3&)(*+ *Q 8/’(5&, S%*’25)0 (+ )./ )%/&)T 加载试验或联合 8/+) *Q ’(&N/)/0 8/,,()20》中所说: “ 研究 E &’’ D *+ O 5*8N(+&)(*+ 0)2’(/0 G 的主要目的在于探 讨那些按既定治疗但仍不能很好控制的患者使用受试 药进行附加治疗后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唐健元 E @F<# D G ,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临床药理。 H8&(,: )&+3I9J 5’/? *%3? 5+。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控标准予以拟定。一个拟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中药新药 经过严格的试验设计,其有效性结论必须源于确凿的 临床获益。正如前述,能反映患者一定时期总体平均 血糖水平的 ./0’1 和 234 与反映即时血糖水平且波 动范围较大的 942 和 !:42 相比更为可靠,且新药若 对这一可靠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无 疑是有明显受益。
@;;;#F G
摘要: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开发一直是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在多数申报材料中存在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的问 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目前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与研发人员一起来共同探讨,使治疗糖尿病 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关键词:中药新药;糖尿病;临床研究;试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 4!AK? # 文献标识码: L 文章编号:@;;C D F<AC E !;;< G ;C D ;!"# D ;!
时,若继续沿用 ! 周洗脱期和 " , - 周的疗程,就不 能真实反映患者在接受新的治疗后其体内 ./0’1 和 234 水平,因为 ./0’1 的测定反映取血前 " , ’! 周 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而 234 则主要反映 56 患者 前 ! , &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故疗程的考虑应围绕研 究目的和拟考察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生物学特性 来进行合理设置。
! 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不合理
本人曾就 ./0’1、234 和血糖检测指标进行过系 统论述 ,分别就 ./0’1 和 234 的生物学特性和临 床意义进行了相关讨论,其结论为 “ 虽然 942 和 !
7’8
" 小结
中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 < 除 了既往的临床实践和作为新药研发时的药效学实验来 了解其作用特点外,在临床试验设计时还应分阶段、 分目的地通过探索研究来缩小研究范围,直至最后确 证其优势所在。通常情况下,若以治疗糖尿病为研究 目的,必然要以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为其疗效评价 基础,那么该药究竟是适合哪一类糖尿病患者,通过 试验研究后能否确证出 ./0’1 在某种异常程度范围 内的患者才是适宜人群,能否明确其最佳有效剂量和 最优给药方案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予以 说明。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 作,科研人员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反复确证来找出新 药临床应用的众多相关信息,而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 就是诠释这一未知领域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ŗ/0/ 1%23 4/0/&%5. 6 -,(+(5&, 7.&%8&5*,*39: !;;< =&9: >*,? @A B*? C
浅析抗糖尿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几个误区
唐健元 @ ,马 莉 ! E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 @;;;CA; !?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7 ’ 8 唐健元,马莉 =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中药新药 临 床 研 究 设 计 中 的 作 用 7 > 8 = 中 药 新 药 与 临 床 药 理 ? !$$#? ’* ( ! + @ ’*’ % ’*&=
:42 一般作为病例筛查和诊断的意义较大,但对于新 药的疗效评价而言, ./0’1 和 234 则较测定即时血 糖水平更为合适”。因为有研究表明 ./0’1 每下降 ’ ; ,微血管并发症 ( 眼、肾、神经病变 + 的发生率降 低 &# ; ,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 生率下降 * , ’! ; 。故作为以开发降血糖为治疗目的 的中药新药时,其评价标准不宜像以往那样采用疾病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而应以糖尿病患者的临 床获益率来体现,即血糖水平控制的理想与否。对于 客观检测指标的疗效判定标准也不宜按未经严谨的科 研设计验证的 “ 标准”来制定,如血糖疗效按疗后较 显 疗 前 下 降 "$ ; 、 !$ ; 或 无 下 降 分 别 判 定 为 “ 效”、 “ 有效”和 “ 无效”;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按 疗后较疗前下降 &$ ; 、 ’$ ; 或无下降分别判定为 “ 显效”、 “ 有效”和 “ 无效”。客观指标的疗效判 定标准最好应参照国际或国内的糖尿病治疗目标和防
! 加载试验设计不当
目前,多数抗糖尿病中药新药在临床设计时采用 加载试验,即在一定基础治疗之上,考察受试药的疗 效。该设计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设计方法 的错误。加载试验的初衷在于通过纳入那些曾接受过 降糖治疗的患者,在原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血糖 水平控制相对稳定,且又符合纳入标准的情况下对受 试药进行考察。但多数试验仅考虑受试者血糖水平是 否符合纳入标准,且先前的治疗药物和用法用量固定 在 ! 周以上即可纳入,而不论受试者先前接受的是何 种药物治疗。故仔细追溯受试者的用药史就可发现, 所纳入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有的 采用中药治疗,有的采用不同化药治疗,有的甚至是 中西医结合治疗。尽管受试者血糖水平符合方案中的 纳入标准,但如果受试者之前接受的是不同治疗,而 试验期间继续沿用原治疗为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 对受试药进行考察,实际上此时数据已不再具有可评 价的基础。原因在于加载试验实际上存在对一个不同 药物间相互作用的评价,如果我们纳入的受试者存在 有不同基础治疗,那么整个试验完成后,就成为同一 个受试药与不同降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考察。如果以 此进行分层分析,各个治疗方案的样本量又不符合统 计学要求,故难以反映受试药在何种治疗方案下能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