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七单元2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合集下载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含解析)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选择题1.(·娄底)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有些历史人物并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不堪,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当时甚至有“不得不为”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标准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C.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定论D.学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答案】D2.(·常德)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湖南澧县B.湖南临澧C.湖南长沙D.湖南宁乡【答案】A3.(·玉林)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答案】C4.(·永州)下列历史名言、名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答案】C5. (·徐州)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答案】A6. (·徐州)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答案】C7.(·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实现了平等C.西方思想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答案】C8.(·泰安)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背景: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

②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时间:1839年。

(在位皇帝:道光帝)3、地点:广州虎门。

4、领导人:林则徐。

5、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6、青少年对毒品的态度:珍爱生命,拒绝、远离毒品;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①时间:1842年。

②签约双方:清朝与英国。

③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④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破坏关税自主权)5、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战败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7、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目的(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导学案

简阳市初中历史学科导学案学校八年级上册(编号022)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主编魏先勇审核主讲课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型授新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教育的出现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近代后期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学习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历史知识,分析认识时代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归纳主要知识点;通过列表,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历史知识;通过探究历史背景与文艺作品的联系认识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式教育的出现,认识历史的进程是无法阻挡的;通过学习文艺成就,认识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学习重点】新式教育的发展、文艺成就【学习难点】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创办开始于__________ 时期。

戊戌变法时,创办了__________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办最高学府。

2.洋务派大臣__________ 奏请停办科举,兴办学校。

清政府拟定了__________ ,建立起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系,并于__________ 年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1.文学巨匠鲁迅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

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赵树理的__________ 、__________,丁玲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的__________都是优秀的小说作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历史事件记忆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4、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初中历史(人教版)目录初一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7)第3课华夏之祖 (12)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17)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9)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20)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26)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0)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36)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41)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46)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5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55)第10课“秦王扫六合” (56)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62)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67)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72)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77)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82)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87)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92)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97)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01)第18课三国鼎立 (102)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08)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14)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18)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22)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127)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131)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134)附录 (135)初一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2)第2课“贞观之治” (7)第3课“开元盛世” (12)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7)第5课“和同为一家” (22)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28)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33)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8)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44)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49)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0)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56)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61)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66)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72)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77)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83)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7)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88)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93)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99)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03)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9)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15)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121)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127) 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132)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135)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 (138) 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 (139)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140)初二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第1课鸦片战争 (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收复新疆 (12)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6)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27)第6课洋务运动 (28)第7课戊戌变法 (32)第8课辛亥革命 (36)第9课新文化运动 (40)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5)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6) 第11课北伐战争 (50)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4)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59)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65)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9)第14课难忘九一八 (70)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74)第16课血肉筑长城 (79)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87)第17课内战烽火 (88)第18课战略大决战 (92)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99)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00)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04)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11)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2)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17)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121)附录 (122)后记 (123)初二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第2课最可爱的人 (7)第3课土地改革 (1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7)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8)第5课三大改造 (2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7)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32)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38)第9课改革开放 (42)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52)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55)第11课民族团结 (56)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0)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6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71)第14课钢铁长城 (72)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76)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80)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85)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89)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90)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94)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98)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02)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108)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113)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14)活动课四家庭照片 (118)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 (120)初三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1)第1课人类的形成 (2)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7)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4)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2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23)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4)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28)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35)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36)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1)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46)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51)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57)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58)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64)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7)第12课美国的诞生 (72)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78)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84)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3)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94)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05)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6)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11)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17)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23)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24)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129)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31)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137)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38)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14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4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48)附录 (150)后记 (151)初三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2)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7)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25)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4)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9)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44)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48)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52)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60)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4)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 (70)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 (75)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 (80)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84)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0)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5)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107)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111)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115)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1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18)附录 (119)后记 (12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提纲(全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提纲(全级)

初中历史提纲初二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第3课收复新疆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活动课一寻找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附录后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后记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3课收复新疆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7课戊戌变法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北伐战争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第18课战略大决战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附录后记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第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活动课三 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活动课四家庭照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后记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21-22课)复习课件。(共34张PPT)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21-22课)复习课件。(共34张PPT)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魏源提出的主要救国观点是什么? 救国措施中首要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和严复主张的相同 点是什么?各是哪一阶级那哪一派别思想家?他 们的思想分别启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答:(1)“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 厂,制造轮船枪炮。 (2)都主张“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国家学 习。魏源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严复是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4(2011年潍坊市).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 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
A



2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 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打 配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3、著名的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B A、鲁迅
)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4、下列作品不属于解放区优秀小说的是 D ) ( A、《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狂人日记》
5、近代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第
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汉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津浦铁路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复习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1-22课)
复习目标


一、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一)科技:詹天佑主持设计修筑京张铁路;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二)思想: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译注《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主张变法维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21-22课)复习教学设计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詹天佑、侯德榜等科学家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挖掘教材比较概括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2.讨论探索: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3.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创建京师大学堂与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对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锻造; 对比鉴别文艺巨匠的姓名和主要成就。

4.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了解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人们追求科学进步,追求人民民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

教学过程
1
一和图二与中国近代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对比两则材料,思考新式教育新在哪里?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五四运动使中 华文化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涌现出大 批文学家、艺术家 和优秀的文学、艺 术作品。
代表作:《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是“吃人”!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近代史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概念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 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 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 (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 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 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3)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 ,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 (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 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京师大学堂教职员
京师大学 堂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国家建 立的最高学府, 它的建立使近 代中国教育改 革迈出了重要 的一步。

名 为 北 京 大 学 。

(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开学好礼六年(2006-2011)500套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选择题[2011·泰安]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高等大学堂是( C )A.京师同文馆 B.马尾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 D.黄浦军校[2011·湛江]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所新式学堂“广育人才,讲求实务”。

这所新式学堂是( B )A.万木草堂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大学 D.复旦大学[2011·岳阳]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隋文帝时正式形成 B. 唐朝创设进士科C.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D. 民国时才被废除[2011·汕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B )A. 《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重订学堂章程》D. 《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2011·遵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B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④废止科举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2011·潍坊]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2011·鸡西]“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首歌曲是( B )A.《国际歌》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英雄交响曲》[2011·南宁]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动脑筋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

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主要有: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

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

由原来的1000文抵l两到1500文抵1两,再到2 000文抵1两。

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是通过卖粮食换铜钱,再由铜钱折成白银交税。

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1两白银的税。

现在却需要200斤稻谷才能完税。

)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动与探究1.小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

提出为什么英国只出动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大的清王朝呢?然后在原有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

这样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活动课一寻找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3课收复新疆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第7课戊戌变法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北伐战争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第18课战略大决战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第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第11课民族团结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活动课四家庭照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2课大河流域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促进了中国近 代教育的发展。
北京大学
1、前身:京师大学堂
2、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3、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问题: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 你会选择什么教育?
如果我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好上 初中,我会选择师范教育。因为 国家和进步和发展,主要取决于 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中,国民 素质又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中 心任务就是提高国民素质。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古代科举制度有哪些?
想一想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一、清代旧教育制度
1、特点: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科 举制 2、教学内容:四书五经 3、考试制度: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蔡元培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 家、科学家。是20世纪初中 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 者。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 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他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为 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 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三 新式教育的
北京大学
《奏定学堂章程》
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 括初等.中等. 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 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1903年(光绪二 十九年,癸卯),张之洞等奏准颁布的教育文件汇编, 共计16册。清末颁布的这部教育文件汇编包括《学务纲 要》《大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蒙养院章程 及家庭教育法》《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 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 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 学堂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各学堂管 理通则》《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等。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艺 美术 徐悲鸿 《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术 音 乐
《黄河大合唱》
练一练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名名言 出自( ) D A、赵树理 B、郭沫若 C、聂耳 D、徐悲鸿 2.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巨匠,“横眉冷对千 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成为他一生的写照,他第 一个发表白话小说抨击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这篇 小说题为( ) A A、《狂人日记》 B、《彷徨》 C、《朝花夕拾》 D、《祥林嫂》 3.1949年9月,中国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次会议规定《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 国歌,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C ) A、冼星海 B、乔羽 C、聂耳 D、郭兰英
返回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的小提琴和弓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 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5 月,百代公司录制了由袁牧之等人演 唱的唱片,广泛传唱。乐曲富于动力,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 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17.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在辛亥革命 以后改名为( A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北京师范 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18.五四运动后,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 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 术家神圣使命,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B ) ① 康有为②梁启超③鲁迅④徐悲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弊端:脱离实际,不能培养有用 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为什么改革? 1、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时 代的要求。 2、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 益严重,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 官员认真思想国内问题,主张 改革教育,学习西方。 3、维新派、洋务派已办起了 一些学校。
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1、1906年,废除科举制。 2、民国成立以后,修改。 3、1922年,基本形成。
但人 不不 可可 无有 傲傲 骨气 。,
徐悲鸿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欣赏001
愚公移山
九方皋
徐 悲 鸿 作 品 欣 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田横五百士
徐 悲 鸿 作 品 欣 赏
1940年.国画.群马
徐悲鸿作品欣赏
群奔
聂耳(1912—1935年) 中国作曲家。云南玉溪 人。出身清寒,自幼爱 好音乐,能奏多种民族 乐器。中学时即秘密加 入共青团。1933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35年拟取道日本赴苏联,7月17日在日本鹊 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创作歌曲有《义 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集中表现中国人民抗日 救国的坚强意志和工农群众的苦难与反抗,是我 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 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 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 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 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 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 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 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 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 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 用。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由九个乐 章组成。1939年作于延安。以黄河两 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 歌颂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劳勇敢。 音乐气势磅礴,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精 神,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 音乐艺术的不朽杰作。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 文 人物 鲁迅 郭沫若 学 丁 玲 聂耳 冼星海 代表作 《狂人日记》《孔乙已》 《屈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义勇军进行曲》

7.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文化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从( ) A、京师大学堂设立开始 B、辛亥革命开始 D C、新文化运动开始 D、五四运动开始 8.以下相关搭配不合理的一项是( ) A、鲁迅——《孔乙己》 B、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C、徐悲鸿——《愚公移山》D、聂耳——《黄河大合唱 9.我国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下,学校编写教材的依据是( ) A、三纲五常 B、四书五经 C、《奏定学堂章程》 D、 B 教学大纲 10.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 品,其中有( ) A、《小二黑结婚》B、《黄河大合唱》C、《呐喊》D、《东 方红》 A
小 二 黑 结 婚
丁玲(1904年10月12 日-1986年3月4日), 原名蒋伟,字冰之, 笔名彬芷、从喧等。 湖南临澧人。中国当 代著名的作家、社会 活动家。莎菲女士的 日记、《太阳照在桑 干河》是丁玲代表作 品之一,曾获斯大林 文艺奖金。
丁玲
徐悲鸿(1895-1953)
中国画家、美术 家。江苏宜兴人。 少时即刻苦学画, 后留学法国。善 油画、国画,尤 精素描,以画马 驰名中外。
鲁迅 (1881—1936年) 原名周树人,浙江 绍兴人,中国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中国现代文学 奠基人之一。
鲁迅纪念馆
孔乙己
郭沫若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 乐山人。著名文 学家,剧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书 法家,学者,社 会活动家。著述 颇丰。致力于世 界和平运动。中 国新诗奠基人。 是继鲁迅之后公 认的文化领袖。
二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 艺术家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 艺术的神圣使命吗? 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 明、鞭挞黑暗。
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分别是谁?
文学巨匠鲁迅及作家郭沫若、赵树理和丁玲 美术大师徐悲鸿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为什么哪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的主旋律是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反对 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4.话剧《屈原》中有一段“雷电颂”:“……发泄无边无际的 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烧毁了吧,烧毁了吧! 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 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表达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的 是( B )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沈从文 5.我国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是湖南省临澧县,但是2004年丁 玲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河北省涿鹿县温泉屯(丁玲称作暖水屯) 却建有丁玲纪念馆。这缘于丁玲以这里的人物为原形创作出了 优秀作品( ) B A、《母亲》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莎菲母亲的日记》 D、《梦珂》 6.我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朝代分别是 (A ) A、隋朝 清朝 B、唐朝 明朝 C、隋朝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唐朝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
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C.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
•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 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 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 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 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是什么?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近代新式教育体制何时正式建立,标志是什么?
1905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大学堂指的就是京师 大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 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表明中国教育改革 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为大学堂的牌匾
京师大 学堂原 址
京师大学 堂是今天 哪个大学 的前身?
赵树理
赵树理(1906年~ 1970年),原名赵树礼,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 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 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 开始写新诗和小说。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 在《工人日报》《说说 唱唱》《曲艺》《人民 文学》等刊物工作, 1964年回山西工作,兼 任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 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 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 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