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导学案答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二、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2、了解李清照生平三、预习词作,完成习题1、有节奏地朗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基础知识自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作品集《漱玉词》四、感悟鉴赏1、如果我们要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词人的感情,是哪一个字?愁2、词人为何而愁?思念丈夫,寂寞无聊3、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地表达了相思?“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点出了愁的长久。
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3、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五、拓展链接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欣赏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词作风格,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把握词的意境。
(2)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苦和孤寂之情。
2、难点(1)理解词中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词中精妙的语言,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 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四、诵读感知1、初读,读准字音薄雾(bó wù)瑞脑(ruì nǎo)金兽(jīn shòu)东篱(dōng lí)把酒(bǎ jiǔ)销魂(xiāo hún)帘卷西风(lián juǎn xī fēng)人比黄花瘦(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2、再读,读出节奏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醉花阴》的词牌特点、结构韵律,掌握其作为双调小令、仄韵格的基本形式,以及五十二字的字数要求。
赏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感受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征,体会其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醉花阴》是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的代表作,该词牌名首创于________。
2.《醉花阴》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词人________的情感。
二、选择题1.下列对《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 词人通过描写薄雾浓云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喜悦。
B. “永昼”指的是漫长的白天,词人感到时间漫长难熬。
C. “瑞脑消金兽”是指词人在燃烧瑞脑时看到金兽形的香炉。
D.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重阳佳节的期待和兴奋。
2.下列对《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赏析不正确的是()A. “销魂”指的是词人内心深深的忧伤和愁苦。
B. “帘卷西风”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
C. “人比黄花瘦”是用来形容词人体态丰盈,健康美丽。
D. 这句词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和内心情感。
三、简答题1.《醉花阴》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2.你认为《醉花阴》这首词的情感表达有何独特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全文翻译《醉花阴》译文如下: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悲,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四、中心思想《醉花阴》的中心思想主要围绕词人李清照的孤独寂寞和思念丈夫的情感展开。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醉花阴》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2)【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二.学法指导1.阅读策略:诵读法2.思考策略:背景解读法三、知识链接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6月10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答案课前检测【答案:周邦彦姜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易安《漱玉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预设问题答案整体感知1.这两首词的中心句(词眼)分别是哪句?《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醉花阴》——孤独寂寞(轻);《声声慢》——凄惨悲凉(重)。
1、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下片:2、重阳佳节(“佳节又重阳”);天气转凉(“半夜凉初透”),秋风渐起(“帘卷西风”),喝菊花酒(“东篱把酒”),观赏菊花(“人比黄花瘦”)。
3、明确:“永昼”;“半夜”;“黄昏”。
“愁”——“凉”——“消魂”,程度不断加深;说明对丈夫的思念不断加深4、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
“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
“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5、“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6、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7、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醉花阴导学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醉花阴》
主备人:曹华班级:组别:姓名:
教学目标;
1.感受婉约词的风格,品味词的意境。
2.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
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4.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
预习案
1.李清照,号_____居士。
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
_____女词人。
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
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_____结婚,生活安适美满。
他们以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金石。
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
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之说(见《词论》)。
前期作品多写_____,内容缺乏深意。
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凉美。
2.字音积累
玉枕.()戚.戚()憔.悴()乍.暖还寒()堆.积()二.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探究案
探究一:《醉花阴》全词写“愁”,但“愁”字只出现了一次。
词人在这首词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探究二:该如何理解“半夜凉初透”的“凉”字?
探究三: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花容月貌”、“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该如何理解这种比喻的独特性?。
《醉花阴》导学案
2023-12-22
《醉花阴》导学案
目录
CONTENCT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思考题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自由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点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思考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亮点,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通过翻译和讨论,引导学生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孤独、寂寞、相思等。
介绍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艺术手法
分析词中运用的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叠词、双声等音韵技巧。这些技巧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感。
意境深远
语言优美
心灵共鸣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李清照的成就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坛皇后”。
该词以重阳赏菊为题材,通过描绘菊花、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经典词作,《醉花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瑰宝。该词通过描绘菊花等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意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精神。
醉花阴 李清照阅读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篇一:《醉花阴》)名句默写原创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1、据说李清照将《醉花阴》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中三句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的三句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这三句是:“ ,,。
”2、李清照《醉花阴》词中的“ ”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1、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这三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篇二:醉花阴导学案答案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醉花阴》主备人:胡伟华审核人:授课时间:2021年5月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1、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难点: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知识链接(一)时间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醉花阴 课后习题及答案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 其语言特色。
2、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 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 黄喻人瘦,妙绝古今。
精选可编辑ppt2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 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 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1、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 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 秋,居寂寞孤独之中,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 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 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 情入景,两相融合。
导学案(含答案)
李清照词二首——鉴赏《醉花阴》《如梦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不同时期的不同词风。
2.通过分析李清照的词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难点: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鉴赏语言美,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走进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女词人。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李清照集》、《漱玉词》辑本传世。
其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同代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著名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共同的爱好、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后期: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宇,北宋灭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
词分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闲适生活。
内容:闺阁之思的闲愁、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为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内容:怀旧悼亡的浓愁、哀愁词风:沉郁凄凉作品欣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醉花阴教案答案解析与分析
醉花阴教案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很经典的一篇故事,讲述了李逵、花荣等人在醉花阴八十一难的历险过程中所遇到的故事。
这篇文章将针对醉花阴教案答案解析与分析进行探讨,包括教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其中的哲学思想、故事情节的设计以及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等。
1.人物形象的塑造教案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琼花、花荣、李逵等人各有特点。
比如,琼花是一个性格温柔、心地善良的女子,她有着娇美的面容和出色的武艺,一心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保护那些无辜的人们。
而花荣则是一个十分豁达、勇敢、机智的英雄,他有着过人的指挥才能和不同凡响的魄力。
李逵则是一个身材高大威猛的豪杰,他心狠手辣,做事果断,但也有着善良美好的一面。
这些人物形象都在醉花阴教案中得到很好的呈现,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哲学思想的表现醉花阴教案中也蕴含着不少哲学思想,如“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人生天地之间、岂有闲事”等等。
这些哲学思想的表现,让醉花阴教案不仅仅只是一则小说亦同时成为了做人处事的良师益友。
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不仅仅只是娱乐性质的作品,它更是一个可以引导人们思考、指导人们生活的宝贵文化遗产。
3.故事情节的设计醉花阴教案的情节布局很明确,起承转合都比较突出。
故事从各方面展开,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戏剧性。
比如,在教案中琼花被迫嫁给唐家公子一事,琼花拼尽全力反抗父亲的安排,最终成功逃跑,这个情节紧凑有力地表现出了琼花的勇敢和毅力。
教案中的其他情节同样富有戏剧性,让读者很容易就被故事所吸引,进而意犹未尽地探究故事背后的含义。
4.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醉花阴教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其精彩的情节、独特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哲学思想,都让读者们在阅读中获得不同寻常的思考体验。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色,醉花阴教案成为了许多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之源。
比如,现代小说家张爱玲在其作品《醒来》中就有着很强的醉花阴教案的影子。
醉花阴教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哲学思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一.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二.赏析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2.你认为本词中哪些句子能传达出词人的“愁”情,试分析。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4.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这首词以“愁”字开头,以“瘦”字结尾,请简单分析一下这句词好在哪里?
5本词的艺术手法都有哪些?
三.能力提升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醉花阴》《声声慢》的共有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词同样写愁但有什么不同之处?。
【高中古诗词阅读】《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醉花阴》导学案(附答案)《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注重引导学生背诵,把握李清照《醉花吟》的诗意。
达到背诵的目的。
2欣赏李清照早期作品的明快与挥之不去,品味他优雅风格的柔和。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内心“爱”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气质。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二.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三.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一.李清照(1084-1155),宋代优雅的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二.李清照的词以南都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房(分离的悲哀),词风清亮。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的哀悼,词风荒凉低矮。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解释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大声朗读并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用笔记深情地读这个词。
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一.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复: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悲伤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事物。
如何表达悲伤?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 白发三千尺,缘愁长——李白② 一片飞花减少了春天,风也在担忧——杜甫③ 你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宇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将抽象的悲伤形象化的技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预习,能够熟读并背诵文本。
(2)先看完课文及注释,大体理解词的内容,然后完成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走进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词的内容。
❖2、联系背景,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词的情感美。
❖3、抓住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4、鉴赏词,学会鉴赏词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学有所获1、请为词划分朗读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并熟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读出的情感:2、走近李清照:在已学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式,进一步走近李清照。
请详细了解李清照生平和后人对其的评价,并用几个图形或符号,画出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并能口头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
李清照简介:《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二、合作探究,品味意境。
提示:抓词玩味。
(可从抓意象的特点、修辞、描写手法、精妙用词、写作手法等赏析其表达效果。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一句中可见清照怎样度日的?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请描绘一下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2、作者不喜欢过重阳节吗?又是怎样过的重阳节?3、清照在重阳节为何要喝酒?在怎样的环境中喝酒?边喝酒边在想什么?怎么把自己说得比黄花还瘦,这个比喻妙在何处?三、总结反思,更上层楼通过这首词的学习,结合以前学习诗词的经验,请总结出你自己鉴赏诗词的方法。
四、慰藉易安这个多情的才女,在这深秋时节,黯然神伤。
我们也为之怅然。
面对这多情的人儿,说几句安慰的话语。
让她那凄冷的心能暂时得以慰藉。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运用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请在旁边旁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发挥想象,理解意境。
请用“读这一句,我仿佛看见”来说一说你通过读词想象的画面。
并说说你描绘的画面中有词中的哪些“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醉花阴》
主备人:胡伟华审核人:授课时间:2011年5月
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1、解读意象,体会情感。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难点:在诵读品味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
知识链接
(一)时间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
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
(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
前期词多写悠闲生活,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沉哀凄苦,有时也流露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格律,崇尚典雅精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人辑有《漱玉词》。
2、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3课前预习:
(1)、给划线的字注音
雨疏风骤( )()愁永昼( ) 瑞脑()玉枕()
(2)、解释下列词语
永昼
瑞脑销金兽
把酒
销魂
三、新知探究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
加深了凉意。
5、“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赏析“人似黄花瘦”的“瘦”字。
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四、达标检测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描绘了什么景象,抒写了什么感情?
答: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由花及人,容易让人感叹美好年华的消逝。
回房倚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衬托出女词人的凄凉,冷清与孤寂。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运用哪些典型意象,以突出作者情感?
答:“月”“雁”——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我们想,作者在雁字飞回之际,不见锦书,只好系舟归来,“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月光如此皎洁美好,却只能独倚栏杆”,眼前有景赏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独自发愁。
译文: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
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
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
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
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
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
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
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