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导学案 学生用讲解学习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词的内容。
❖2、联系背景,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词的情感美。
❖3、抓住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4、鉴赏词,学会鉴赏词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学有所获1、请为词划分朗读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并熟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读出的情感:2、走近李清照:在已学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式,进一步走近李清照。
请详细了解李清照生平和后人对其的评价,并用几个图形或符号,画出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并能口头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
李清照简介:《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二、合作探究,品味意境。
提示:抓词玩味。
(可从抓意象的特点、修辞、描写手法、精妙用词、写作手法等赏析其表达效果。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一句中可见清照怎样度日的?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请描绘一下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2、作者不喜欢过重阳节吗?又是怎样过的重阳节?3、清照在重阳节为何要喝酒?在怎样的环境中喝酒?边喝酒边在想什么?怎么把自己说得比黄花还瘦,这个比喻妙在何处?三、总结反思,更上层楼通过这首词的学习,结合以前学习诗词的经验,请总结出你自己鉴赏诗词的方法。
四、慰藉易安这个多情的才女,在这深秋时节,黯然神伤。
我们也为之怅然。
面对这多情的人儿,说几句安慰的话语。
让她那凄冷的心能暂时得以慰藉。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运用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请在旁边旁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发挥想象,理解意境。
请用“读这一句,我仿佛看见”来说一说你通过读词想象的画面。
并说说你描绘的画面中有词中的哪些“意象”。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词作风格,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把握词的意境。
(2)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苦和孤寂之情。
2、难点(1)理解词中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词中精妙的语言,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 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四、诵读感知1、初读,读准字音薄雾(bó wù)瑞脑(ruì nǎo)金兽(jīn shòu)东篱(dōng lí)把酒(bǎ jiǔ)销魂(xiāo hún)帘卷西风(lián juǎn xī fēng)人比黄花瘦(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2、再读,读出节奏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醉花阴》导学案
新课导入 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
自读正音、同桌互读、听范读、叫同
任务设置+ 自主探究
学读、齐读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
的意蕴。
展示交流
《醉花阴》导学案
课题 年级
《醉花阴》 高一
课型 所需课时
赏读课 1课时
授课时间 备课设计者
2020、6、15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 疏通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3、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词精人的感情“愁”。
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环节
预习检测
如何理解“酒”“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过程
学案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导案
1、 知人论世,了解李清
照的词作与其个人生活遭
遇的密切关系。
2、作者前后期作品的区别
。
3、“李三瘦”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
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意象:薄雾、浓云、酒、东篱、暗香 、黄花、西风 时间词:永昼、佳节、重阳、半夜、 黄昏后 重点词:凉、透、瘦
1、找意象,绘意境 2、时间词、重点词与情感 (提示:凉、透、瘦)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 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 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 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
技巧满满的《醉花阴》教案设计,引导学生爱上诗歌
技巧满满的《醉花阴》教案设计,引导学生爱上诗歌。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醉花阴》的诗歌造诣和历史背景。
2.了解五言绝句的文学特点和韵律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和理解《醉花阴》,培养学生的感性理解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内容1.诗人简介: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奔放,想象丰富,充满热情和激情,被誉为“诗仙”、“诗鬼”。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乘舟将欲行》等。
2.诗歌赏析:《醉花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花泛滟春风载酒行,青春偕老曾游想。
肆饮一杯复一杯,眼前无别皆为我。
庐山谣罢马蹄疾,车书欲语又归旋。
瞥见青鸟向深处,青山不改旧颜色。
《醉花阴》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为了送别杜甫担任蜀州刺史而创作的。
诗中李白以诗人自我陶醉的情感状态展开了描写,全诗洋溢着浓郁的感性色彩,表达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和热烈激情,带有极强的个性化和情感表达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了解李白和他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的发展历程。
2.讲解五言绝句的特点和韵律形式五言绝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常由四个五个字的句子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中的前、后两个字韵脚相同,第三句中的前后两个字也相同。
这种韵律形式使五言绝句的诗句音调流畅,具有优美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
同时,五言绝句还有简洁紧凑、抒情写意的特点。
3.分析《醉花阴》的诗歌风格让学生通过观察《醉花阴》的诗句、形式和意境,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该篇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并鼓励他们对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深度解读和感受。
4.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组讨论《醉花阴》的意境和感受,并呈现到全班。
(2)诗歌仿写:请学生仿写一首五言绝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3)口语朗诵:请学生分组进行口语朗诵,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深入感受和表达诗歌的魅力。
《醉花阴》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醉花阴》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醉花阴》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1《醉花阴》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醉花阴》是元曲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部优秀剧本,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本文将以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学案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剧。
一、文学背景介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诗、词、曲、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醉花阴》是元曲中的一部优秀剧本,创作于元宪宗至治三年(公元1261年至1263年)间,是元好问所作的一部南曲。
二、文本解读与分析(一)剧本结构《醉花阴》以洛阳离别为引子,展开了一段荒诞离奇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人物变革、官僚团体权利斗争、妇女人权争夺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二)人物解析1. 宝钗:一位绝世美女,年轻貌美、才情出众。
她是潘金莲之前的美女,也是经历多次轮回才得以修成仙女之身。
她的形象象征着美、惑、狂、荒。
2. 蕙芳儿:是行走江湖的女武者,精通武艺,武艺高强。
她对女性权利的维护表现出一定的人性化,为女性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3. 楚香亭:是一个阴险、卑鄙、残忍的恶漢,权貴家族中的一员,是文化人物的典型代表,与诗仙白居易有往来。
他典型表现了封建官僚团体的腐败和暴力。
(三)节目分析节目是一个剧目首演后的主要传化形式,是其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评价指标。
对于《醉花阴》中的节目,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着重发挥主旨,突出表现剧中深刻的社会现实;2. 注意舞台布置和人物动作的设计,增强环境气氛的感染力;3. 整体风格上要突出元曲的特色,注重表现剧中抒情、威武、狂放等气息。
三、扩展阅读阅读《醉花阴》时,我们可以通过扩展阅读的方式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水平。
1. 了解元曲发展史和元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 对《醉花阴》的主题和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3.阅读一些相关的批评文章,探讨不同解读角度的异同和互补关系。
四、课堂教学实践1. 知识点讲解:教师对《醉花阴》中的重要人物、情节、主题等重点进行详细解读,结合练习逐步拓宽学生阅读广度和深度。
苏教版语文高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专题是:“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该专题有6首,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
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自读篇目,一篇是教学篇目。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旬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教学《醉花阴》1、朗读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介绍有关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言行举止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所以,当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据有关记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一方面非常感动,另一方面又极其佩服夫人的艺术水平。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曰夜,得五十阕。
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 1课时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第十一单元第二课《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读懂诗句并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2. 把握作者独特的写愁手法3. 背诵这首诗。
【预习导航】1、作者简介:李清照,字漱玉,号,山东济南人,宋代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2、背景简介: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
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
赵明诚在外地时,收到了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重阳》相思词。
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赵自叹不如。
3、整体感知词意①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③上阕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1 / 2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问题探究】1、分别用4个字概括上下片内容,探究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结合全篇探究“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3、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课堂小结】黄花开在东篱,一朵一朵,是彼岸里的烟火,是秋色中的独白。
这样的一片轻寒,有人瘦了下来。
渐渐爱上黄昏,爱上菊花酒,鲜艳开满香腮。
风这样急,天这样宽,渴望和一个人把一生看完,齐飞在舞台。
细品“人似黄花瘦”,与易安交游,会有暗香盈袖”。
•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
【课堂作业】背诵这首诗2 / 2。
《醉花阴》导学案
2023-12-22
《醉花阴》导学案
目录
CONTENCT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思考题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自由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点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思考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亮点,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通过翻译和讨论,引导学生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孤独、寂寞、相思等。
介绍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艺术手法
分析词中运用的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叠词、双声等音韵技巧。这些技巧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感。
意境深远
语言优美
心灵共鸣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李清照的成就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坛皇后”。
该词以重阳赏菊为题材,通过描绘菊花、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经典词作,《醉花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瑰宝。该词通过描绘菊花等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意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精神。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实践活动设计与组织
朗诵比赛
词作改写
组织学生进行《醉花阴》的朗诵比赛,通 过朗诵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 术表现力。
引导学生将《醉花阴》改写成现代诗歌或 散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新思 维。
书画创作
课堂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醉花阴》的意境进行书画 创作,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学生对词作的理 解和感受。
过程方法指标
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标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如审美情趣、文化意识、社 会责任感等。
持续改进路径和策略部署
及时反馈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 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
的依据。
定期评估
明确评价目标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表现、进步和成长。
设计评价工具
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如观察、记录、交流、测试 等,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 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知识技能指标
考查学生对醉花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如诗词背诵 、文意理解、艺术鉴赏等。
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关注教育改革政策
及时了解国家及地方教 育部门的最新政策、法 规及改革方向,以便调 整教学策略,适应教育 改革要求。
参加学术研讨会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 会、教育论坛等活动,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 教学成果,提升学术素 养。
持续学习与进修
通过参加在职培训、攻 读学位课程等方式,持 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和储备,提高教育教学 能力。
用《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生领略唐诗的深刻内涵
用《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生领略唐诗的深刻内涵。
一、课堂整体设计1.课时分配:本次教案设计为两小时,第一小讲解《醉花阴》的词意和文化内涵,第二小时则以班级形式开展唐诗诵读和对诗词反复理解。
2.教学方式:以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述、分析、讨论和赏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将文化内涵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第一小时:讲解《醉花阴》的词意和文化内涵1.导入:通过长江水运的地图,简单介绍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想象清代时期唐朝的文化盛景。
在导入过程中,可以呈现几张唐代的壁画和独具特色的唐诗书法,让学生对唐诗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有初步了解。
2.词意讲解:以李清照《醉花阴》为例,讲解唐诗的基础要素:包括词的诗歌体裁、词牌、韵律、押韵等等。
解释《醉花阴》中的意象、修辞,人物描写等,让学生初步把握这首词的词意。
3.文化内涵探析:了解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对唐诗中精神思想和盛世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例如,通过对唐代女性的特殊地位、古代礼教的压制和社会变革的背景等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让学生看到这首《醉花阴》的词意所涵盖的文化内涵。
三、第二小时:以班级形式开展唐诗诵读和对唐诗反复理解1.开头环节:利用学生的家族和亲戚朋友的离别经历,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同时,可以采用呈现相似题材的经典诗词和文化著作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唐代的文化世界。
2.诵读环节:将唐诗临摹写在纸上,每人口读一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细心教师应该会注意到,学生们对唐诗的表达和背后的意境有了更直接的感受。
教师可以播放著名唐诗朗读家的朗诵,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唐诗的文化魅力。
3.反复解读环节:在对唐诗的阅读、理解和解释过程中,学生通常不容易掌握一些有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的专有名词和文化成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文化内涵,应加强对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唐诗中一些技术性语言和熟语,鼓励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唐诗文化内涵。
4.画面呈现环节:以唐代的名画和古建筑为视觉载体,呈现唐代诗歌所涵盖的不同文化内涵。
《醉花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醉花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授课时间 : 6月日设计教师: 陈娇使用对象:高一(3)(8)班学习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词人。
号。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醉花阴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题:醉花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班级:九年级一班授课人:柳玉香【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诵读古诗词。
2.我能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我能热爱古典诗词,体会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把握醉花阴的意境,体会整首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炼字、情景交融等写作技巧。
【导学流程】我“敢”读:读准字音,读通整首词。
一、【自主学案】(预时:3分钟)1.给下列字注音。
薄()瑞()枕 ( ) 盈()2.弄懂整首词的大意,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初读整首词,你有什么感受?二、【合作探究学案】(预时5分钟)我“感”读:结合整首词的写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韵味。
1、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词人是如何渲染这种氛围的?(结合具体景物,时间等)“永”“又”“凉”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下片中“饮酒赏菊”是为了什么?忧愁之情有所缓解吗?品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个字能一统全文?(试在词中找)三、【展示质疑学案】(预时8分钟)1、三组以不同方式分别展示探究成果。
2、我的疑问?四、【教师点拨归纳,我的笔记】(预时5分钟)我“赶”读,比一比赶一赶,看谁读得好。
【中考链接】2013.四川泸州(预时10分钟)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①眼波横:美人流转的眼波②眉峰聚:美人蹙集的眉峰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试简要分析其妙处?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试概括作答。
【学法指导】组长组织互相批阅,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合作交流思考成果,归纳答案。
在原文中找关键字词。
结合词中的写作手法、修辞等技巧分析其作用。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醉花阴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醉花阴》,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2.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评析。
4.学生能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给学生放一段与醉花阴相关的音乐,如《醉花阴》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二步:整体了解(15分钟)1.教师分发《醉花阴》的简介和人物关系图。
2.学生阅读简介和关系图,并回答问题:小说《醉花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三步:深度阅读(20分钟)1.教师将小说的第一章分发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标记关键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己对第一章的理解和感受,并将关键内容分享给其他小组。
第四步:角色分析(2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2.学生阅读与所选角色相关的章节,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3.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整理出一份关于所选角色的详细描述,并选择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
第五步:主题分析(25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小说中的主要主题,如爱情、权力和自由等。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主题,并找出小说中与该主题有关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
3.学生代表将小组的主题分析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
第六步:综合评析(3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整部小说进行综合评析,包括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
2.学生应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小说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学生代表将小组的评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1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回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个别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的反思日记,写下自己在学习《醉花阴》中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资源:1.《醉花阴》小说简介和人物关系图2.《醉花阴》相关音乐3.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
《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
《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二、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故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2、了解李清照生平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
死后三日,蔡京嗾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贪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
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河南开封)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
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环形山是15个以中华民族的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水星环形山其中一座环形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预习练习1.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词人。
号()。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2.李清照的词以()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词风()。
后期内容多写(),词风()。
整体感知,朗读指导。
薄(báo)雾浓云/愁永昼,瑞(ruì)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chóng)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熟读诗歌,小组竞背竞默写讨论交流1、《醉花阴》一词作于什么季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借哪些意象什么事情来渲染愁苦之情的?3、“半夜凉初透”,词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半夜”凉意透过纱厨?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4、词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句子作者借助哪些意象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果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归纳全词: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我的问题与小组解答结果课后巩固:请用准确的语言翻译诗歌《声声慢》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知人论世”。
2、品味语言,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学习难点: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2、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课时安排:2课时品读提示: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品读提示: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诵读指导寻寻/觅觅(mì),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
乍(zhà)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qiáo)悴(cuì)/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熟读诗歌,小组竞背竞默写讨论交流1 .找出本词直接抒情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请指出哪一句是本词的主旨句,词眼又是哪一个词?本词的主旨句是()”,本句中()字是这一首词的词眼。
这个词语概括力极强,它写出了作者(、、)等等愁。
本词中另外一个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运用了叠字的修辞手法。
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现出一种()的意境,这三句中第一句“寻寻觅觅”写(),第二句“冷冷清清”写(),第三句“凄凄惨惨戚戚”是写()(可选词“心情”“环境”“神态”),第一句和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结果。
“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
“冷冷清清”此词一语双关,既明指()的冷清,也暗指()的孤寂清寒,表现了作者在丈夫去世后置身度日的()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抒情方式),总括了命运的悲惨和心情的悲痛。
抒发了作者()之情。
作者用这七组叠字,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它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2 .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这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举出古诗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中的作者说酒是“淡酒”,“淡”字用在此处有何含义?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写的是菊花盛开还是残花遍地?憔悴的是人还是花?总结词的鉴赏方法(1)了解作者生平身世,学会“知人论世”。
(2)找词眼(或中心句),悟主旨。
(3)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会意境和感情。
(4)抓表现手法。
(5)展开想象和联想。
结果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我的问题与小组解答结果归纳全词:“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
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
课后巩固:1、请用准确的语言翻译诗歌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瑞销金兽愁永昼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廋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拓展延伸1、写愁名句集锦:(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5)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2、李清照词作欣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