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花阴》导学案-老师用

合集下载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实践活动设计与组织
朗诵比赛
词作改写
组织学生进行《醉花阴》的朗诵比赛,通 过朗诵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 术表现力。
引导学生将《醉花阴》改写成现代诗歌或 散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新思 维。
书画创作
课堂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醉花阴》的意境进行书画 创作,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学生对词作的理 解和感受。
过程方法指标
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标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如审美情趣、文化意识、社 会责任感等。
持续改进路径和策略部署
及时反馈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 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
的依据。
定期评估
明确评价目标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表现、进步和成长。
设计评价工具
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如观察、记录、交流、测试 等,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 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知识技能指标
考查学生对醉花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如诗词背诵 、文意理解、艺术鉴赏等。
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关注教育改革政策
及时了解国家及地方教 育部门的最新政策、法 规及改革方向,以便调 整教学策略,适应教育 改革要求。
参加学术研讨会
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 会、教育论坛等活动,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 教学成果,提升学术素 养。
持续学习与进修
通过参加在职培训、攻 读学位课程等方式,持 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和储备,提高教育教学 能力。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

《醉花阴》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二、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2、了解李清照生平三、预习词作,完成习题1、有节奏地朗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基础知识自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作品集《漱玉词》四、感悟鉴赏1、如果我们要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词人的感情,是哪一个字?愁2、词人为何而愁?思念丈夫,寂寞无聊3、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地表达了相思?“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点出了愁的长久。

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3、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五、拓展链接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欣赏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醉花阴公开课优质导学案

九年级《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词的内容。

❖2、联系背景,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词的情感美。

❖3、抓住意象,体会词的意境美。

❖4、鉴赏词,学会鉴赏词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学有所获1、请为词划分朗读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并熟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读出的情感:2、走近李清照:在已学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式,进一步走近李清照。

请详细了解李清照生平和后人对其的评价,并用几个图形或符号,画出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并能口头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

李清照简介:《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二、合作探究,品味意境。

提示:抓词玩味。

(可从抓意象的特点、修辞、描写手法、精妙用词、写作手法等赏析其表达效果。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一句中可见清照怎样度日的?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请描绘一下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2、作者不喜欢过重阳节吗?又是怎样过的重阳节?3、清照在重阳节为何要喝酒?在怎样的环境中喝酒?边喝酒边在想什么?怎么把自己说得比黄花还瘦,这个比喻妙在何处?三、总结反思,更上层楼通过这首词的学习,结合以前学习诗词的经验,请总结出你自己鉴赏诗词的方法。

四、慰藉易安这个多情的才女,在这深秋时节,黯然神伤。

我们也为之怅然。

面对这多情的人儿,说几句安慰的话语。

让她那凄冷的心能暂时得以慰藉。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运用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请在旁边旁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发挥想象,理解意境。

请用“读这一句,我仿佛看见”来说一说你通过读词想象的画面。

并说说你描绘的画面中有词中的哪些“意象”。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词作风格,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把握词的意境。

(2)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苦和孤寂之情。

2、难点(1)理解词中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

(2)赏析词中精妙的语言,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 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四、诵读感知1、初读,读准字音薄雾(bó wù)瑞脑(ruì nǎo)金兽(jīn shòu)东篱(dōng lí)把酒(bǎ jiǔ)销魂(xiāo hún)帘卷西风(lián juǎn xī fēng)人比黄花瘦(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2、再读,读出节奏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醉花阴》的词牌特点、结构韵律,掌握其作为双调小令、仄韵格的基本形式,以及五十二字的字数要求。

赏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感受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征,体会其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醉花阴》是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的代表作,该词牌名首创于________。

2.《醉花阴》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词人________的情感。

二、选择题1.下列对《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 词人通过描写薄雾浓云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喜悦。

B. “永昼”指的是漫长的白天,词人感到时间漫长难熬。

C. “瑞脑消金兽”是指词人在燃烧瑞脑时看到金兽形的香炉。

D.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重阳佳节的期待和兴奋。

2.下列对《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赏析不正确的是()A. “销魂”指的是词人内心深深的忧伤和愁苦。

B. “帘卷西风”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

C. “人比黄花瘦”是用来形容词人体态丰盈,健康美丽。

D. 这句词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和内心情感。

三、简答题1.《醉花阴》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2.你认为《醉花阴》这首词的情感表达有何独特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全文翻译《醉花阴》译文如下: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悲,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四、中心思想《醉花阴》的中心思想主要围绕词人李清照的孤独寂寞和思念丈夫的情感展开。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醉花阴》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使用说明】(1)认真预习,能够熟读并背诵文本。

(2)先看完课文及注释,大体理解词的内容,然后完成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走进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醉花阴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醉花阴》,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2.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评析。

4.学生能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给学生放一段与醉花阴相关的音乐,如《醉花阴》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二步:整体了解(15分钟)1.教师分发《醉花阴》的简介和人物关系图。

2.学生阅读简介和关系图,并回答问题:小说《醉花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三步:深度阅读(20分钟)1.教师将小说的第一章分发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标记关键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己对第一章的理解和感受,并将关键内容分享给其他小组。

第四步:角色分析(2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2.学生阅读与所选角色相关的章节,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3.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整理出一份关于所选角色的详细描述,并选择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

第五步:主题分析(25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小说中的主要主题,如爱情、权力和自由等。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主题,并找出小说中与该主题有关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

3.学生代表将小组的主题分析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

第六步:综合评析(3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整部小说进行综合评析,包括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

2.学生应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小说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学生代表将小组的评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1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回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个别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的反思日记,写下自己在学习《醉花阴》中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资源:1.《醉花阴》小说简介和人物关系图2.《醉花阴》相关音乐3.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新课导入 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
自读正音、同桌互读、听范读、叫同
任务设置+ 自主探究
学读、齐读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
的意蕴。
展示交流
《醉花阴》导学案
课题 年级
《醉花阴》 高一
课型 所需课时
赏读课 1课时
授课时间 备课设计者
2020、6、15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 疏通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3、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词精人的感情“愁”。
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环节
预习检测
如何理解“酒”“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过程
学案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导案
1、 知人论世,了解李清
照的词作与其个人生活遭
遇的密切关系。
2、作者前后期作品的区别

3、“李三瘦”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
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意象:薄雾、浓云、酒、东篱、暗香 、黄花、西风 时间词:永昼、佳节、重阳、半夜、 黄昏后 重点词:凉、透、瘦
1、找意象,绘意境 2、时间词、重点词与情感 (提示:凉、透、瘦)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 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 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 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的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感受李清照词风的转变。

(2)运用文献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3)运用讨论法,提高对《醉花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的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把握《醉花阴》中的意境和情感。

(2)李清照词风的转变及其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的生平背景。

(2)引出《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醉花阴》,感受诗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醉花阴》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分析李清照的词风转变及其原因。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分享对《醉花阴》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互动情况。

(2)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的正确性。

2. 课后作业:(1)能否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对《醉花阴》的诗意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醉花阴》原文及注释。

2. 辅助资料:李清照的生平事迹资料、相关论文和评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资料和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醉花阴》原文及其注释的打印稿,李清照的生平事迹资料,相关论文和评论,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醉花阴》,了解作者李清照的背景资料。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1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醉花阴》这首诗;(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歌抒发情感,提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醉花阴》的诗意和情感;2. 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醉花阴》全文;3. 李清照的相关资料;4. 课堂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与感悟(10分钟)学生齐读《醉花阴》,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3. 讲解与分析(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诗中的意境、手法和表达技巧,如隐喻、象征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讨论与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中的情感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背诵《醉花阴》并写一篇关于诗中情感的短文。

6.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醉花阴》的情况;2. 学生对李清照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能力;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3.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授课教师:
2023-12-22
《醉花阴》导学案
目录
CONTENCT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思考题与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自由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点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思考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亮点,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通过翻译和讨论,引导学生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孤独、寂寞、相思等。
介绍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艺术手法
分析词中运用的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叠词、双声等音韵技巧。这些技巧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情感。
意境深远
语言优美
心灵共鸣
知识拓展与文化传承
李清照的成就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坛皇后”。
该词以重阳赏菊为题材,通过描绘菊花、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经典词作,《醉花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李清照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瑰宝。该词通过描绘菊花等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意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精神。

《醉花阴》导学案1

《醉花阴》导学案1

《醉花阴》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词人。

号。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体。

2.李清照的词以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词风。

后期内容多写,词风。

二、朗读体味,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词眼)〖拓展〗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比如从时间)3.请大家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上片:下片:【合作探究】一、鉴赏评价上片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关系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

1.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2.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二、鉴赏评价下片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2.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结合课后第二题)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课后检测】1.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作品散失很多。

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

“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暗香”,菊花的幽香。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

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预习练习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整体感知,朗读指导。

薄(bao)雾浓云/愁永昼,瑞(rui)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chong)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熟读诗歌,小组竞背竞默写
讨论交流
1、《醉花阴》一词作于什么季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
明确:《醉花阴》一词作于重阳节的时候。

词中作者写初秋的时候白天还很长,气候已经开始变凉,尤其是夜里会更觉得凉意袭人。

这时西风不断地吹卷着窗帘,东篱边的菊花正在开放。

作者是紧紧抓住初秋时候气温的变化、西风的吹来、菊花的盛开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的。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借哪些意象什么事情来渲染愁苦之情的?
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半夜”凉意透过纱厨?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明确: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孤独凄凉。

3、词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句子作者借助哪些意象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借助“西风、黄花”意象创造出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销魂”一词直接指出作者极度悲伤、愁苦,相思愁绝。

“人比黄花瘦”作者自比黄花,这个句子勾画出一个以秋菊为伴、孑然一身、多情善感的思妇形象。

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苦苦相思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凄婉之情。

提问预设
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结果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我的问题与小组解答结果
归纳全词: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它通过悲秋伤
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课后巩固:请用准确的语言翻译诗歌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