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课程介绍

《世界地理》课程介绍

《世界地理》课程介绍一、世界地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世界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课程之一。

世界地理是研究世界地域系统的科学,是研究世界自然地域系统、经济地域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它们相互间关系的科学。

具体来讲,它是研究世界各大洲、各大洋自然地理结构和世界各主要地区和国家产业分布规律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对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最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和领会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以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区域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所在。

因而,本课程与“中国地理”课程一样,在地理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和任务既是教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各种部门地理学课程综合运用和总结;又是为学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和各种相关工作奠定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二、世界地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世界及其各大洲、大洋、主要国家的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独立研究和分析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的规律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理教学和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1、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正确认识如何探讨各大洲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产业分布和地域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2、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区域的空间概念、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区域综合特征、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组织地域生产和布局生产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等。

3、结合教学内容与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的基本技能,如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总结: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不断变化和演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 种因素和作用机制。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探索新的研究方 法和手段,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更深入影响 跨学科合作:联合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 实地考察:加强野外实地考察,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
内力作用总结
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 山、峡谷、海沟等
定义: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 部能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举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台湾火山的喷发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风化作用
定义: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发生崩解、破碎、蚀变和化学分 解的过程。
力作用。
演化过程:分析 喜马拉雅山脉在 地质历史上的演 化过程,包括山 脉的形成、抬升、
侵蚀等过程。
实践应用:探讨 喜马拉雅山脉的 形成与演化在地 质学、地貌学等 领域的应用,如 地质找矿、地震
预测等。
案例二:黄土高原的形成与侵蚀过程
黄土高原的侵蚀过程:水土 流失、风力侵蚀等作用
案例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 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
类型: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影响: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碎、崩解,形成松散堆积物,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例:常见的风化作用包括岩石崩解、土壤层形成、岩石裂隙扩大等。
侵蚀作用
类型:风蚀、水蚀、冰蚀等
影响因素:气候、地形、植 被等
定义:指风、流水、冰川等外 力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 破坏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背斜谷
向斜山
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在外力作 用下, 背斜 顶部受张力, 岩性疏松, 易侵蚀;向斜 槽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不 易侵蚀。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 背斜和向斜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判断背斜、 向斜的主 要依据:
岩层的
新老关系

判断背斜、向斜的两种方法:
• 读 “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 D.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 读 “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 C.外力作用 D. 内外力共同作用
( 1) D (2)A
考点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大陆漂移学说
证据分析认为,侏罗纪以前,地球上只有 一个大陆,称泛大陆(或联合古陆),被一 个泛大洋包围。侏罗纪以来便开始解体, 并漂移分开,逐渐形成目前海陆分布的格 局。
1、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构造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要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向斜 下弯
中新翼老 下弯凹陷成谷
槽部挤压岩性坚硬成山
逆地貌(次生) 顶部张裂易侵蚀成谷
(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 岩层中心新, 向斜 ,理由是 中所示地质的构造为_____ ________。
两翼老
(2)该地区的地形为_______ 山地 ,形成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不易被侵蚀 _________________ 。
张 裂
东非大裂谷

全球地表形态,最专业的诠释,最经典的课件

全球地表形态,最专业的诠释,最经典的课件

洲名
亚洲
地形主要特征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 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 洋火山地震带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 (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 显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亚 洲大陆东缘弧沟系发育,即岛弧和海沟伴 生;南北半球极地的海陆分布正好相反, 北为北冰洋,南为南极大陆。
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
二、大陆和洋底地形
(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四大的位置
(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
1.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 分布几乎连绵不断;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且在 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特别是在56º ~65º S之间,除仅 有少数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这种现象表明地球陆地 系统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 大陆以外,亚欧、非洲、北美和南美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范围 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 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 (伊里安岛)等。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
亚洲4 400
非洲3 000
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 763×104 km² )作为最小的大陆, 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 km² ) 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高一地理课件盆地山地平原高原丘陵高一地理课件其次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课件内力作用一、地质作用的主要形式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源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凹凸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削平,使地表趋平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积累高一地理课件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地壳运动积累作用侵蚀作用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高一地理课件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高一地理课件活动:观看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索:(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呢?(2)这两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高一地理课件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月里,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将来非洲大陆将沿裂谷断裂成两个大陆板块。

高一地理课件板块运动的结果(板块交界处地形)1.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陆上(裂谷、断层) 海上(海洋、海岭)海岭:又称海底山脉,在大洋中间的叫大洋中脊(洋脊)。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2.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①.两陆块相撞: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②.陆块与洋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在大洋的边缘。

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11N,142E)世界最深。

“V”型,不对称。

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高一地理课件(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高一地理课件断层高一地理课件高一地理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二、内力作用的“脚印”背斜地质构造褶皱向斜内力作用(早期) 外力作用(晚期)山岭谷地、盆地内力作用(早期)断层高一地理课件二、内力作用的“脚印”背斜地质构造褶皱向斜内力作用(早期) 外力作用(晚期) 内力作用(早期)山岭谷地、盆地断层: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那么讨论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呢?高一地理课件背斜顶部向斜槽部背斜——储油构造向斜——储水构造在图示地区能不能修建隧道、水库呢?高一地理课件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高一地理课件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或洪积扇高一地理课件流水的沉积冲积扇三角洲在沙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

【自然地理】高考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问题

【自然地理】高考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问题

【自然地理】高考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问题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

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地球的内力作用(一)力的来源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

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地球的内力作用。

大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以及地震。

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

例如,海侵、海退、隆起和拗陷,等等。

根据地壳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地壳物质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即沿着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进行运动,叫水平运动。

它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平方向作用力引起的,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和引张力,产生褶皱和断裂构造。

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等以及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通过挤压褶皱而形成的。

所以,有人将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

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缓慢的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通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相邻地区拗陷,引起地势起伏或海陆变迁,故有人将垂直运动称造陆运动。

水平和垂直运动虽有区别,但实际在时空上常有联系。

2.岩浆活动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可能表现为岩浆活动。

地球内部热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灼热的岩浆产生巨大压力,它冲破地壳薄弱常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物包括气体、熔岩、火山灰等,通过火山口喷出,其中大部分火山物质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火山锥。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 湖泊、原始次生林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试描述下图怪石的形成过程。 提示:结合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风化作用 (1)概念: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 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
压实、固 砾岩、砂岩、页岩等
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形成
石灰岩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高温、高压 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 成。如页岩变质成为板岩,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
4.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 质处于循环转化中。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过程。
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 变质岩的形成 成分、结构发生改变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⑤ 高低不平 。
|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⑥ 太阳辐射能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① 热能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概念
对地形影响举例
地壳运动 (构造运动)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上升,侵入③ 岩 火山爆发 石圈 或喷出地面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讲解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讲解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 岩层变得紧实,不易 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点按钮察看动画:断层
相对上升
断层形成地貌
相对下降
断块山地:华山、庐山、泰山、天山、阿尔泰 山
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平原、 东非大裂谷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C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板块 内部 相对稳定。
4.板块相互运动,形成地球表面基本地貌。
★ 板块相互运动,形成地球表面基本地貌。 大西洋(亚欧
板块交界处
非洲、美洲) 红海(印度洋
与非洲)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冰岛(亚欧与 美洲)
(碰撞)
(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内部)
陆陆碰撞
陆洋碰撞 裂谷、海岭
褶皱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喜马拉雅山(亚欧与印度)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
用 重力能
固结成岩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 的地点和日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例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褶皱
1.地质构造
断层
2.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能量来源:
太阳能及重力能等
几个概念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 状态下破坏地面并带走碎屑物的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

一、回归教材,基础梳理
1. 知识回顾: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哪些?岩浆来自于哪里? 2. 岩石的分类 3. 地质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二、重点突破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特点
1、在右下图中,指出侵入岩和喷出岩。
2、结合右图,描述岩浆岩的形成过 程。
形成过程: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 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 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 成岩浆岩。
3.下列关于龙虎山发育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4.下列关于图中各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在断层线上,易被侵蚀成谷 B.②处是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C.③处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柱 D.④处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化石
二、重点突破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根据下图,绘制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典题精练
叠层石被誉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化石,是由生活在海水中的微生物分泌 黏液,将水中微小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 一起沉积而成。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叠层 石都是以化石形式存在。澳大利亚西海 岸的哈默林池其浅水区域有大量现代活 着的叠层石分布,呈柱状、塔锥状,而 海岸上露出水面的叠层石则低矮、扁平。 下图示意哈默林池位置。
3、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4、沉积岩的特征、常见的沉积岩。 5、描述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 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成岩。 形成过程: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 改变,形成变质岩。
四、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试分析山地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实际,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运输方式、线路的分布、 线路的延伸方向三个角度进行)。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真题 1 (2007· 天津文综)右图是“喜马拉雅 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图中地 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
A)
A.受挤压,经侵蚀 C.受张力,经搬运
B.受挤压,经风化 D.受张力,经沉积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变形是由于岩层受挤压 而形成的,而出露地表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 反思·归纳
四种外力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考点一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破坏, 碎屑物 风化作用 残留在地表, 形成风化壳 普遍(例:花岗 (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 岩的球状风化) 础上演变而来的)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 侵蚀 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A.侵蚀—搬运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三峡大坝下游附
近”中的“附近”一词,也就是测点在距大坝下游很近的 地方,由于大坝的建设,水流落差加大,大坝附近水流速 度加快,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将原来河床的沉积物中细小 颗粒重新侵蚀搬运到下游,较大颗粒留在原地,A 正确;B 项中所说的堆积作用应该发生在更下游, 项中的风化在此 C 没有体现,D 项中的固结成岩作用是个长时间的地质过程, 都不符合题意。
冰川 侵蚀 海浪 侵蚀
冰 川 分布 的 高山 和 高纬 度地 区 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 (例:挪威峡湾、 中欧—东欧平原) 之国芬兰)等 基岩海岸地区 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海蚀拱桥
冰川 沉积 流水 沉 沉积 积 作 用 风力 沉积 海浪 堆积

2.1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2.1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2.1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的特征和表面形态?举例说明了水、风和冰川等外力对表面形态的影响?以某常见的地表形态为例,分析其形成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以运动、变化的观表面形态的形成和演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力和外力的作用,2.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3、情绪、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2.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3、地质构造的判别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地质构造判断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法]1.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指导学生自学法。

2.列出对比分析3个展示风景照片的多媒体课件【排课】一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ppt组图,问:图中展示了哪些地貌形态类型?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变化不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看书归纳】分类内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热能)活动、变质作用起伏。

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地球外部外力作用搬运堆积(太阳能)固结成岩[注意]: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一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的很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喜玛拉雅的抬升,经过4000万年,才上升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教师提问】:1、在内力作用的三种形式中,哪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原因是?(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什么原因呢?地壳在受到内力作用抬升的同时,还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

高二【地理(中图版)7】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1)-课件

高二【地理(中图版)7】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1)-课件

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了弯曲,形 成褶曲,一系列的褶曲被称为褶皱,它 就是一种地质构造,由此形成的山脉被 称为褶皱山。
褶皱示意图
山峰
山谷 新 老
褶皱示意图
受侵蚀 受挤压
地形倒置
问题三:描述华山形态特征,结合示意图解释其成因。
华山
华山形成示意图
华山
华山坡度陡峻,崖壁陡峭,山体呈块状。
地壳运动
东南部平原交通线数量多、密度大。 西北部山区交通线数量少、密度小。
北京主要公路分布图
沼泽
公路走向示意图
北京市房山区盘山公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
京张高铁穿过隧道
地表形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中国五种地形面积对比
广西龙脊梯田
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林地
水塘 农田
林地 柑橘
千烟洲立体农业
交通线: 修建隧道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1)
高二年级 地理
知识框架
地表形态变化的 内外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 组成及循环
物质运动
岩石圈
形态特征
主要地貌的 景观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思考: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概念解析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地质 作用
岩浆活动
岩 浆 通 道
火山形成示意图
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 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冲破上覆 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问题二:描述喜马拉雅山形态特征,结合示意图解释其 成因。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
喜马拉雅山岩层可见明显的弯曲形变, 山峰、山谷连绵起伏,规模比较大。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1ppt课件(共142张PPT)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1ppt课件(共142张PPT)
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
④安第斯山脉: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泼。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 两侧逐渐变老。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岛



沟链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东非大裂谷
(高考真题再现〕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沙漠 B. 命题方向: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随_____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90°N最大的 地壳运动状况: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 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 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 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 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2、结果: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 彼此分离〔张裂)——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读图要领:1、熟悉六大板块名称;2、注 意一些特殊区域所属的板块;3、熟记主要板块 界限〔结合世界地理分区)。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图中为什么地形?为什么地质构造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1 2 3 褶皱 形 成初期 ,由 于岩层受侵 蚀很小,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 侵蚀 的 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 张力的影响,侵 蚀程度较大,而 向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 蚀,因而 侵 蚀程度较小
震,引发大规模海啸。P地位于( A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2.(2011· 海南地理)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 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 近(沿2 000米~3 000米 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 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 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 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 这里多火山。
你认为何处较合适,说明理由.
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
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3~4题。 3.该地( C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
4.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C
断层
概念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 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向斜 1 2 3
一段时间 后,由于差别侵 蚀,背斜部位反 而低于向斜部位, 形成背斜 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褶皱 地质构造 从形态上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 岩层中心老、两翼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判 新 老关系上 断 方 图示(未被 法 侵蚀)

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

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亚洲: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 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 欧洲: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
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
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
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亚洲4 400
非洲3 000
北美洲2 400
南美洲 1 800
南极洲 1 400
欧洲 1 000
大洋洲 900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平方千米)
各大洲分布示意图
海 洋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 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 冰 洋 太 大 太 平 洋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1960~1962 海底扩张学说
1963 海底地磁异常的发现
Dietz, Hess
Vine, Mathews Wilson, Sykes
1965~1966 转形断层和地震的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经过
年份
1967~1968
主要事项
由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两学说演化成板 块构造学说
有关科学家
Mckenzie, Parker Morgan, Le Pichon Isacks, Oliver Sykes, Maxwell等
风化
内 力
地 表 形 态
崎 岖 不 平
外 力
流水 冰川
波浪等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板块的划分
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

高中地理2.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一 二
(3)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 )。
①太平洋西部岛弧 ②北美大陆西海岸 ③北美大陆东海岸 ④南美大陆东海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总体上看,在海岸线的西侧,震
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内,震源深度都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类型 地垒 地堑
岩层特点 两侧陷落、 中间突起 中间部分 相对下沉
发育的地形 陡峻的山峰 盆地或谷地
实例 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吐鲁番盆地、 渭河谷地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预习交流
断层线两侧的岩石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如果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很大, 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部分又会形成什么地形?断层线被侵蚀后会 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D 。
(2)在地貌上,D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外力
此可推断C、D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 。
(3)断层线处易发育成沟谷河流的原因是什么?
(4)若在C、D两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
处。
作用形成的;据
N 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一 二
材料二:研究地质构造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背斜构造找油气,向斜岩层蓄水好; 开凿隧道走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点;泉水出露顺断层,工程建设避断层;矿难瓦斯储 背斜,透水事故看向斜。

地理必修一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理必修一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3.对地表的影响: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一)地壳运动1.在内力作用下,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①定义: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②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④实例: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2)垂直运动①定义: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②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③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化④实例:华山、泰山、台湾海峡3.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二)岩浆活动1.形式①岩浆喷出(火山喷发),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②岩浆侵入(三)变质作用1.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二、外力作用1.物质:风、流水、冰川、生物等2.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4.对地表的影响: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一)风化作用1.定义: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砾2.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二)侵蚀作用1.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2.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面形成侵蚀地貌3.表现形式:风力侵蚀(风蚀城堡、风蚀蘑菇)、流水侵蚀、冰川侵蚀(U型谷、角峰、冰斗、洼地)、海浪侵蚀(三)搬运作用1.表现形式:风力搬运、流水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2.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四)堆积作用1.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2.表现形式:风力堆积(新月形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流水堆积(三角洲、冲击平原、沙洲、冲积扇、沙滩)、冰川堆积、海浪堆积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的分合: 前寒武纪以前,分——合; 寒——泥盆纪,合——分; 泥——中生代,分——合;
中生代开始,
合——分;
联合古陆 (泛大陆)
泛大洋
二叠纪
距今2亿年中生代早期: 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南为 冈瓦纳古陆,北为劳亚古陆。
劳亚古陆
特提斯洋
古 太 平 洋
冈瓦纳古陆
三叠纪
三叠纪末,冈瓦纳古陆逐渐分裂为 南美-非和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两陆块。
板块的全球互动:
由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和错 动构成,它们相互协调,彼此关联 。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及美洲板块 向太平洋方向推进,后缘则是大西洋和 印度洋的张开;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表形态的演化 板块学说认为:大洋有生有灭,大陆时 分时合,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 相成的。 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 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等。
14、希夏邦马峰(Xixabangma), 海拔8012,唯一一座完全 在中国境内的8000山峰,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85’4
6’55,北纬28’21’07,1964年中国登山队10人首次登顶,
这是人类征服的最后一座8000以上的山峰。
15、中央峰,海拔8011米,是世界上第15座海 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位于北纬35度49分, 东经76度34分,距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东 南方向8.35公里。是中科院冰川学米德生在 1998年编制乔戈里峰地图的过程中发现的, 它被命名为“中央峰”。中央峰隐藏在喀喇 昆仑山脉冰川深处, 目前尚未被人类征服 过。”
11、加舒尔布鲁木峰(Gasherbrum Ⅰ), 海拔8 068,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 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76’41’48,北纬 35’43’30,1958年美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12、布洛阿特峰(Broad),8047,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 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东经 76’ 34’25,北纬35’48’35,1957年奥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13、加舒尔布鲁木Ⅱ峰(Gasherbrum Ⅱ), 海拔8034, 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 制区的界峰,东经76’39’15,北纬35’45’31,1956年奥 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6、卓奥友峰(Cho Oyu), 海拔8201,喜马 拉雅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 界,东经86°39’43,北纬28°05’37,195 4年奥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7、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8172,喜马 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3°29’4 3,北纬28°41’46,1960年瑞士、波兰、 美国联合登山队首次登 8 、马纳斯鲁峰(Manaslu), 海拔8156,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北纬35°1 4′21〃,东经74°35′24〃, 1956年日本 登山队首次登顶。
9、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海拔812 5,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东经,北 纬,1953年西德和奥地利联合登山队首次登顶。
10、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 海拔8091,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东经83’49’20, 北纬28’35’45,1950年法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二)海底扩张学说 1、大洋中脊: 地表最长的山脉
软流圈的岩浆会源源不断涌出,是 洋底生长的地带。 中央为一深陷裂谷,
2、海沟
——切穿岩石圈的巨型断裂 是洋底消亡地带
世界海沟分布
海 沟 成 因
马里亚纳海沟地形 11034 m
万米深海生物
3、基本观点
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 慢软流圈上;洋底一方面在不断扩张,另 一方面却在不断消亡。
北美 非洲 南美
南极
亚欧 印度 澳洲
白垩纪
现在
新生代 印度向北漂移到亚欧大陆南 缘,二者碰撞,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 雅山系形成,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 非洲继继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 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 成阿尔卑斯山系;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表形态的演化
(一)大陆漂移说
1、根据:
(1)大洋两岸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 凹凸大致吻合。
2.7亿年前的海陆分布
(2)在为大洋所分割的大陆上,地 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群、古气候等也 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古生代生物化石分布区与前冈瓦纳陆块示意图
2、基本观点:
较轻的花岗岩硬壳浮在较重的玄 武岩基底上。
珠穆朗玛峰 (西 藏)
梅 里 雪 山 (云 南)
黄 山 (安 徽)
稻城三神山 (四 川)
乔戈里峰 (新 疆)
冈仁波齐峰 (西 藏)
泰山(山 东)
峨眉山 (四 川)
(二)洋底地形特征 1.深度大、高差大。 (冒纳罗亚山4170米) 以海平面为基准,大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 米。 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 洋底三部分。
(1)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并被海 水淹没的部分;占海底面积的7.6%。 (2)大陆坡:占海底面积的8.5%。大陆架 和大陆坡是一个整体,合称大陆边缘。大 陆坡底部是大陆和海洋的真正分界,即海 沟。 (3)大洋底:大洋主体部分,占海底面积 的82.7%。 洋底地形主要包括: 洋脊、海岭、海台、洋盆、海沟等
劳亚古陆
特提斯洋
古 太 平 洋
冈瓦纳古陆
三叠纪
侏罗纪末 : 印度与南极-澳大利亚陆块脱离向北 漂移,其间形成印度洋前身。印支、西藏等地块 先后与亚洲大陆碰撞,并发生印支和燕山运动。
北美
非洲 南极
亚欧 印度
澳洲
南美
侏罗纪
距今7000万年上白垩纪: 南美-非陆块也一分为二,南大西洋和印度洋 逐渐形成,古地中海缩小;北美与亚欧大陆分离, 向西北漂移,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逐渐形成。
4、陆地上海拔500~2000米的低山和高原 约占陆地面积的34.5%。 5、各大陆的地表结构各具特点。
资料卡 ——世界十五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 1、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 , Everest),海 拔8844.43,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 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86°55’31, 北纬27°5 9’17。1953年英国登山队首次从南坡登顶。 2、乔戈里峰(Qogir)海拔8611,喀拉昆仑山脉 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 区的界峰,东经76°30’51,北纬35°52’55; 1954年意大利登山队首次登顶。
3.洋脊贯通四大洋
洋中脊——各大洋中部有一条洋中脊,彼 此相连,贯通四大洋中脊西侧分布着各种 海岭、海峰、海台、海盆等地形 。
大陆边缘
大 西 洋 型 大 陆 边 缘
大陆边缘——安第斯型与东亚型
大陆边缘——东亚型
洋 底 黑 烟 囱
黑 烟 囱 形 成 的 石 笋
至2005年,已在世界各大洋发现 150多处,最大喷高达1400多米。
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3 .划分依据
• 把地震带作为板块划分的标志,其在地形
上表现为大洋中脊、海沟、褶皱山系等。 • 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断裂、挤压
褶皱、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非常强烈。
世界地震分布图
4. 板块边界类型及板块运动 板块边界类型不同,其两侧板块运动方 式也不同。 • 洋中脊-离散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相背 分离,也称增生边界 • 海沟-年轻褶皱山-汇聚型板块边界,两 侧板块相向而行,板块汇聚。其中:海沟 为洋壳向陆壳的俯冲带,又称俯冲边界; 年轻造山带为大洋闭合、大陆碰撞的地缝 合线,又称为碰撞边界 • 转换断层-平错型板块边界,两侧板块相 互滑过。
资料卡
• • • • • • • 总体海陆面积对比——71%:29% 北半球海陆面积对比——60.7%:39.3% 南半球海陆面积对比——80.9%:19.1% 东半球海陆面积对比——65%:35% 西半球海陆面积对比——80%:20% 水半球海陆面积对比——90.5%:9.5% 陆半球海陆面积对比——52.7%:47.3%
3、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 海拔8586,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和锡金的边界线上, 东经88°09’01,北纬27°42’09,1955年英国 登山队首次登顶 4、洛子峰(Lhotse), 海拔8516,喜马拉雅山 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8 6°56’10,北纬27°57’43,1955年瑞士登山 队首次登顶。 5、马卡鲁峰(Makalu), 海拔8463,喜马拉雅 山脉中段中国西藏定日县与尼泊尔交界,东经 87°05’20,北纬27°53’23;1955年法国登山 队首次登顶。
3、动力: (1)地球自转离心力。
会产生离极运动 山脉。
如横贯欧亚的高大
(2)日月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潮汐(摩 擦力)作用引起的。 如美洲西岸的经向山脉。 亚洲东部的岛 弧群。
4、问题:
(1)对动力的质软 的硅镁层不发生。 (3)中生代才开始漂移,那么古生代 的褶皱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 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 第二节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 第三节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地表形态
的作用
• 第四节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 害问题
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 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 大陆和洋底地形 • 地表形态的演化
石笋横截面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形态
深潜器(美国)
深 潜 器 洋 底 考 察
海 底 火 山 爆 发
海底平顶火山(Guyot)
太平洋火山海岭分布
三、地表形态的演化 内力 外力
地形高低起伏
地形趋于平缓
每一地质时期的地表形态,都是地球 内力和外力矛盾斗争的产物。 关于海陆演化过程和机制等地球科学 的根本问题,地学界仍有不同的见解, 但被称为 “三步曲”的大陆漂移说-海底 扩张论-板块构造论,是解释地壳水平运 动问题的著名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