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c57b64011ca300a7c39006.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井下电气设备选型选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444条要求,否则为失爆。
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应由、考试合格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其防爆性能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入井,无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视为失爆。
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螺栓螺母大小统一、规格统一。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010c6327d3240c8447ef7e.png)
贵州☆☆☆贸易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科2012年2月目录一、设备外壳 (1)二、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 (3)三、隔爆型插接装置 (7)四、电缆 (8)五、井下供电应做到 (9)六、照明电器 (10)七、矿灯 (10)八、一般规定 (10)九、隔爆外壳必须有清晰的防爆标志,煤安标志 (11)附:121、鸡爪子 (12)2、羊尾巴 (12)3、明接头 (12)4、破口 (12)5、五小电器 (13)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失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1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fb05d70c22590103029d15.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摘要)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四)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绣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于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0c45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8.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为了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制定了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判定是指对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进行评定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能在爆炸性环境中安全使用的过程。
一、失爆判定标准的目的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煤矿电气设备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能够安全运行,防止因电气设备引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二、失爆判定标准的依据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
其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等;行业标准包括《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检测导则》、《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检测技术规范》等;国际标准包括IEC60079系列标准等。
三、失爆判定标准的内容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失爆等级的判定根据煤矿生产现场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确定电气设备的失爆等级,包括I级、II级等级。
失爆等级的判定是根据电气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防爆性能来划分的,不同的失爆等级对应不同的爆炸性环境。
2.防爆性能的评定对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进行评定,包括外壳防护等级、温升、防腐蚀性能、导电性能等。
防爆性能的评定是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检测等方式进行的。
3.失爆产品的认证针对通过失爆判定的电气设备,进行失爆产品的认证,包括颁发失爆合格证书、打印失爆标志等。
失爆产品的认证是对符合标准要求的电气设备进行认可和标志,确保其在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使用。
4.失爆检测的周期根据煤矿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检测的周期,包括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检测。
失爆检测的周期是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始终符合要求的重要措施。
四、失爆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了有效实施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需要制定相应的执行细则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失爆判定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步骤,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同时,建立完善的失爆判定记录和档案,确保失爆判定的结果可追溯和可复查。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统一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统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1455cc2af90242a895e5f9.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鉴定原则(摘要)失爆:就是使用中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下列状况之一者,鉴定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同步凹凸深度超过5㎜者。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联锁作用,防爆面锈蚀。
3、隔爆观测窗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隔爆腔之间隔爆构造破坏、如隔爆性电动机内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状况。
5、变化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拴固定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拴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拴松动、螺拴或螺孔滑扣。
7、隔爆外壳结合面表面粗糙度应不不不大于Ra⒍3um,操纵杆表面粗糙度应不不不大于Ra⒊2um,否则为失爆。
隔爆外壳结合面有锈蚀,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失爆。
8、隔爆外壳结合面有锈蚀,用棉纱擦后,只留云影不留锈蚀,也不为失爆(但是在井上修理防爆电气设备时不容许有云影)9、云影:经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10隔爆外壳结合面上小针孔,在1cm2范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Φ0﹒5㎜,深度不超过1㎜结合面不为失爆。
11、隔爆外壳结合面,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其伤痕投影长不超过相应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痕距离相加不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2、隔爆外壳结合面上不容许涂有油漆和存在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属于无意导致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1/8不在此限)。
13、隔爆外壳结合面应涂以适量中性凡士林等合格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进行磷化解决(磷化后也可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属失爆。
涂油应在结合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面脱落不大于隔爆外壳结合面宽度1/5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最新,最全,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完好标准
![最新,最全,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完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f5781ac281e53a5802ffa9.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标准: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失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93fa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一、外壳破损1.1 设备外壳应无裂纹、变形、严重磨损、掉落、缺失等现象。
1.2 外壳结构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要求,不得存在可能导致失爆的缺陷。
二、零部件缺失2.1 设备零部件应齐全、完好,无损坏、缺失等现象。
2.2 对于关键部件,如接线端子、螺栓、螺母等,应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三、设备不完好3.1 设备应保持完好状态,无严重锈蚀、腐蚀、损伤等现象。
3.2 设备内部应清洁、干燥,无灰尘、杂物等积聚。
四、电缆破损4.1 电缆应无破损、老化、短路等现象,护套应完好无损。
4.2 电缆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五、保护失效5.1 设备应配备有效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5.2 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不得出现误动作或失效现象。
六、接线不良6.1 设备接线应规范、整洁,无裸露、松动、短路等现象。
6.2 接线端子应紧固,无氧化、松动等现象。
七、标志模糊7.1 设备应有清晰的铭牌和安全警示标志,无模糊、缺失等现象。
7.2 设备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标识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八、运行异常8.1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振动、发热等现象。
8.2 设备应能正常启动、停止和切换,操作应灵活可靠。
九、安全距离不足9.1 高压电气设备之间和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要求。
9.2 安全距离内不得存在障碍物、金属导体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品。
十、防护不到位10.1 设备应配备有效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栏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10.2 防护装置应完好有效,不得出现损坏、缺失等现象。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b600366c175f0e7cd13767.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距离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大于3.2(Ra值)。
8.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面上的针孔,在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于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488962a45177232f60a26a.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摘要)-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时间:2011-02-23 12:14:12 来源:简介: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摘要)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四)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尽缘座被往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间隔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值);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绣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间隔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答应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进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即是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201c0ecf84b9d528ea7a78.png)
(十六)、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 抽动的。
(十七)、备用的高压接线口缺挡板或挡 板不合格的。
(十八)、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有亲 嘴现象。
(十九)、密封圈尺寸需符合以下规定, 如有一项达不到均属于失爆。
D(mm ) D≤20
20<D≤60 D>60
D 0-D (mm )
备注
≤1
D 0表示进线装 置内径
(二十五)、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空 气间隙:500伏以下不小于6毫米,500伏以 上不小于10毫米,否则为失爆。
(二十六)、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 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或者用绝缘胶 灌至三叉口以上。未接线的接线嘴应用同 等厚度的法兰和堵板或用绝缘胶堵死,否 则为失爆。
三、隔爆型插接装置:
二、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
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 1mm以上。
(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
(三)、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四)、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五)、密封圈部分破坏。
(六)、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邵氏硬度45º55º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 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 封作用。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 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 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 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 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 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 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 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 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b600366c175f0e7cd13767.png)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一、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距离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大于3.2(Ra值)。
8.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面上的针孔,在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于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37e77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4.png)
煤矿电⽓设备失爆判定标准..煤矿电⽓设备失爆判定标准失爆:就是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隔爆外壳有锈⽪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的,防爆⾯锈蚀的。
3.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4.设备的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距离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导致电⽓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6.⽤螺栓固定的隔爆⾯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7.隔爆接合⾯的表⾯粗糙度不⼤于6.3(Ra值);操作杆的表⾯粗糙程度不⼤于3.2(Ra值)。
8.隔爆⾯锈迹⽤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9.结合⾯上的针孔,在1平⽅厘⽶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隔爆⾯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mm,其伤痕距结合⾯最短⽆伤距离相加不⼤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项超过均为失爆。
11.隔爆⾯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宽度的1/8不在此限)。
12.隔爆⾯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凡⼠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林油)如⽆防锈油或磷化⾯脱落均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如磷化⾯脱落⼩于隔爆⾯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13.隔爆接合⾯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孔长度应不⼩于螺纹直径的尺⼨(铸铁、铜、铝件等于不⼩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煤业公司井下电气设备失爆标准
![煤业公司井下电气设备失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6767eeb7360b4c2f3f6486.png)
煤业公司井下电气设备失爆标准1、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1)外壳严重变形,变形长度超过50mm。
凸凹深度超出5mm及有裂纹、开焊的。
(2)外壳内外有锈皮脱落的。
(3)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闭锁作用的。
(4)观察窗孔透明板松动,有裂纹,破损,使用普通玻璃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2、防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有防锈措施)(1)防爆面间隙超限,机械伤痕超过有关规定的。
(2)防爆面有油漆、杂物及锈蚀严重的,砂眼超过有关规定的。
(3)缺螺栓或螺栓松动的、折断的。
(4)缺弹簧垫圈,弹簧垫圈未压平,弹簧垫缺损1/3以上的或失去弹性的。
(5)螺栓或螺孔滑扣起不到紧固作用的。
(6)同一部位螺栓、螺母、弹垫规格不一致。
(7)螺母未上满扣的,或缺螺拴的。
(8)同一部位有两个弹簧垫的。
3、电缆引入装置(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1)密封圈内径比引入电缆外径的差大于1㎜。
(2)进线嘴内径D0与密封圈外径D的差值超过规定的(D≤20时,D0-D≤1.0;20<D≤60时,D0-D≤1.5;60<D时,D0-D≤2.0)。
(3)密封圈的宽度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小于10mm的。
厚度小于0.3倍的,且小于4mm的。
(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的。
(5)密封圈有破裂缺口及割开套在电缆上使用的。
(6)密封圈与电缆之间有其它包扎物的。
(7)密封圈部分破损或变形超出规定范围的。
(8)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邵氏硬度45-55度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的。
(9)电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用刀削的。
(10)电缆编号进入密封圈。
(11)不用的进出线嘴,缺密封圈、挡圈或挡板的,或使用用过的密封圈的。
(12)一个进出线嘴用多个密封圈、挡圈、挡板的。
(13)密封圈、挡板、挡圈相互位置错放的。
(14)挡板直径比进出线嘴内径小2㎜以上,挡板绝对厚度小于2㎜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电气设备(五小电器、缆线)失去耐爆性能和不传爆性能
井下电气设备选型选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444条要求,否则为失爆。
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应由、考试合格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其防爆性能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入井,无防爆合格证的电气设备视为失爆。
一、设备外壳:
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
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 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作用的,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螺栓螺母大小统一、规格
统一。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Ra 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 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 ,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
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为失爆。
(十四)、螺栓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螺孔)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螺栓、弹簧垫圈规格必须统一,否则为失爆。
(十五)、法兰式的进线嘴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嘴无明显晃动为准。
螺旋式喇叭嘴最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用力拧不超半圈为合格。
(十六)、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用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和弹垫不合格者均为失爆。
(十七)、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防爆性能,否则为失爆。
(十八)、两个隔爆腔之间贯通或去掉隔爆绝缘座者为失爆
(十九)、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的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的为失爆;
(二十)、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小于原设计的85%时为失爆二、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
喇叭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1mm以上。
(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
(三)、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跟电缆。
(四)、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五)、密封圈部分破坏。
(六)、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氏硬度45º-55º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七)、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八)、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他包扎物。
(九)、一个引入装置(喇叭咀)内用多个密封圈。
(十)、空闲引入装置(喇叭咀)没有密封挡板时;挡板直径比引入装置内径小2mm以上,挡板厚度小于2mm以上。
(十一)、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的;金属圈放在挡板和密封圈之间的,密封圈不得反上。
(十二)、进线咀压紧后没有余量或进线咀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的。
(十三)、压盘式引入装置缺压紧螺栓或未上紧。
(十四)、螺旋式引入装置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转超过半圈的。
(十五)、使用螺旋式引入装置,引入装置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垫圈的。
(十六)、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的。
(十七)、备用的高压接线口缺挡板或挡板不合格的。
(十八)、电缆引入装置(喇叭咀)有亲嘴现象(不得少于3mm)。
(十九)、密封圈尺寸需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均属于失爆。
A、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
D(mm )D 0-D (mm )
D≤20 ≤1 D 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20<D≤60 ≤1.5 D 表示密封圈外径
D>60 ≤2
B、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
C、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3倍(70平方毫米以上电缆除外),且不小于4mm 。
(二十)、密封圈刀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锯齿直径不得大于2毫米(包括2毫米)。
(二十一)、不用的接线嘴要分别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压紧。
(二十二)、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入、引出电缆必须用压线板压紧,压线板未压紧电缆均属失爆,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
(二十三)、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馈电开关和控制开关的小喇叭嘴严禁引入、引出动力线。
否则判定为失爆。
(二十四)、电缆护套伸入器壁要符合5-15毫米的要求,小于5毫米为失爆。
如粗电缆穿不进时,可将深入部分均匀锉细。
(二十五)、两相低压导线裸露部分的空气间隙:500伏以下不小于6毫米,500伏以上不小于10毫米,否则为失爆。
三、电缆:
有下列情况之一属于失爆:
(一)、井下供电使用延燃橡套电缆。
(二)、电缆接头没冷补,用胶带裹缠。
(三)、电缆受损严重、破皮外露芯线。
(四)、超负荷运行,电缆严重发热(≥40oC)。
四、井下供电应做到
(一)、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二)、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三)、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四)、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五)、橡胶接线盒直通、三通出线口、密封口必须使用专用胶密封,否则为失爆
(六)、接地连接、接触电阻值不符合要求、为失爆。
五、照明灯具
一、照明灯具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为失爆:
1、防爆安全型灯具把卡口改为螺口;
2、防爆灯具设置电源断开后才能打开透明件的闭锁装置失灵;
3、防爆灯具的透明件破损;
4、隔爆结合面、紧固件及电缆引入装置不符合规定。
5、矿灯灯线破损,玻璃松动破损,闭锁螺丝失效,外壳破损,密封圈破损。
七、附:1、鸡爪子
A、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B、动力(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2、羊尾巴:
电缆末端不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
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羊尾巴。
3、明接头:
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者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
4、破口:
A、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
B、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不超过20mm ,或沿周长三分之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