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欧阳修)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欧阳修《戏答元珍》赏析及试题并解析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马老师赏析:宋仁宗景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在今湖北宜昌)夷陵县令。
此诗是次年春在夷陵作。
这首诗的题目“戏答元珍”中包含三重信息:“答”,暗示这是一首酬答之作;“元珍”,是酬答的对象;“戏”,是这首酬答之诗的写作态度。
由这首诗的另一个名字《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可知,元珍写给欧阳修的诗是《花时久雨》。
首联,上下句互为因果。
欧阳修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
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
”(蔡眦《西清诗话》)诗人起句便是怀疑春风不会来到这远在天涯的边远之地。
此句非常自然地让人联想到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欧阳修的“疑”中,也暗含着“怨”。
“天涯”,表面是地理上的距离,深层是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
被贬至此,虽不在边地,但已有“天涯”之感。
“春风”,实指春天的暖风,虚指皇帝的垂青和重用。
在《戏赠丁判官》中,欧阳修写道:“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他深信明君对臣子的关爱没有远近之分,它会追随着你的船,所到之处都会让花盛开。
而在此诗中,“春风”却没有随欧阳修来到这“天涯”之地,山城已是二月,仍然没有看到花开。
这一联从自然环境入手,写自己被贬之地的边远荒寒,隐含着欧阳修对自己所处的险恶艰难的政治环境的切身体验。
颔联,紧承首联,对自然环境做详细的展开。
诗人将笔墨集中到两幅画面上:残雪压橘图、冻雷惊笋图。
上句从视觉入手,静中有动;下句从听觉入手,动中有静。
两句视听结合,情景交融,韵味深长。
“残雪”、“冻雷”,对应首联春风不到,说明天气尚寒,还有雪未消融,春雷滚滚仍给人寒意。
上句“压”字,写出残冬的势力未尽,压着橘树的枝条的情景。
枝头仍见去年剩下的橘子,这不可能是甘甜圆润的新鲜柑橘,必定是干枯瘪硬的残橘。
《戏答元珍》赏析
《戏答元珍》赏析欧阳修《戏答元珍》赏析【原作】戏答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古诗今译】我还以为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山城了呢,都已经是二月了,这山城的花儿还未见开放的迹象。
压着残雪的枝头好象还有经过一个冬天仍然没有落下来的橘子,春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嫩的新芽。
夜里,从远方飞来的归雁的叫声,又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带着病迈进新的一年,面对春色不免感叹时光与万物的变化。
我曾经在洛阳的名花丛中饱享过美丽的春光,山城的野花虽然开得迟一些,但也不必为此叹息。
【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因直言论事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
一本题为《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作品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
二月时分在其他地方早就应该花开满眼香气逼人了,但在此地却遍地荒凉。
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寒冷,但实际上是暗喻政治环境的恶劣,言外之意该是说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能远度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呢?“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
意即尽管如此,但远在山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
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古诗戏答元珍翻译赏析
古诗戏答元珍翻译赏析《戏答元珍》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前言】《戏答元珍》是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注释】⑴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
⑵天涯:极边远的地方。
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⑶山城:指欧阳修当时任县令的峡州夷陵县(今湖北宜昌)。
夷陵面江背山,故称山城。
⑷“残雪”二句:ORg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⑸“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
归雁:春季雁向北飞,秋天南归,故云,又传说它能为人传信,古时常用作思乡怀归的象征物。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美好的景物。
⑹“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领略了当地牡丹盛况,写过《洛阳牡丹记》。
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⑺嗟:叹息。
【翻译】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戏答元珍
• • •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风疑不到天涯'之语,暗喻皇恩不到, “‘春风疑不到天涯'之语,暗喻皇恩不到,透 春风疑不到天涯 皇恩不到 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 抒发了自己山居寂 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 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抒发了自己山居寂 寞的情怀。 寞的情怀。
颔联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其中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残雪压枝犹有橘 残雪”表明冬天即将过去,雪已开始融化, “残雪”表明冬天即将过去,雪已开始融化,从 而雪下的橘 而雪下的橘肯定是在经过整个深秋和冬天的漫长 时期之后仍挂在枝头。有其韧劲的一面, 时期之后仍挂在枝头。有其韧劲的一面,但在一 定意义上,暗示朝廷对其贬谪时间之长 朝廷对其贬谪时间之长。 定意义上,暗示朝廷对其贬谪时间之长。笋代表 代表满腔热情,句中的冻雷应指 心,芽代表满腔热情,句中的冻雷应指作者期盼 朝廷下达关于他回迁之类的消息, 促使了他曾 朝廷下达关于他回迁之类的消息,并促使了他曾 经想为天下干出一番事业的心的悸动 为天下干出一番事业的心的悸动。 经想为天下干出一番事业的心的悸动。同时也是 在其景之下的一种内心深处本能的期盼, 在其景之下的一种内心深处本能的期盼,经过这 么长时间的贬谪,很想重新回到朝廷做官。 么长时间的贬谪,很想重新回到朝廷做官。
尾联
虽晚不须嗟” •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自我安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曾是洛阳花下客, 宽解前述的精神紧张, 慰,宽解前述的精神紧张,认为自己熟见花开花 则在此僻远的山区等待野花晚一些时候开放, 落,则在此僻远的山区等待野花晚一些时候开放, 实在不是件值得嗟叹的事情。 实在不是件值得嗟叹的事情。这里洛阳之花与山 野之花的对比,其实寓意着 寓意着诗人遭贬前后政治境 野之花的对比,其实寓意着诗人遭贬前后政治境 遇的不同。情感的感染力的延续性被削弱。 遇的不同。情感的感染力的延续性被削弱。这只 能理解为中国士大夫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来追求 篇末是故作宽解之 自己的理想境界而已,所以说篇末 自己的理想境界而已,所以说篇末是故作宽解之 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 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
欧阳修《戏答元珍》阅读答案及赏析
欧阳修《戏答元珍》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
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①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
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答:“春风”比喻朝廷的恩典,“天涯”比喻自己受贬远离朝廷。
内在的含义是:大概朝廷是不会关注到我这个远贬的人了,重新有所作为的希望很渺茫。
②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想。
试联系作者感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
答:“犹”是“依然”的意思,写出风雪摧残不了美好事物。
“欲”字是想象之辞,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希望。
③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洛阳花(牡丹)和野花。
末句与上文“二月山城不见花”有呼应效果。
④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为我充分享受过春光(见过大世面),所以(不必为眼下小小挫折而嗟叹。
)【问题】1.“冻雷惊笋欲抽芽”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两联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
前两联描写了虽然已是二月,但偏远山城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残雪压着枝条,树桠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
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于料峭春寒中却依然见出盎然春意,颇然生机。
2.第三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听到北归春雁的声声鸣叫,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病中度过这新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抒发了诗人远谪山乡,寂寞苦闷之情。
第四联由上联的寂寞愁闷一转而为坦然豁达,充满了向上的希望。
[解析]试题分析:1.运用了拟人手法。
残雪压枝,但夷陵还有鲜美的柑橘可以品味,意即尽管如此,但在山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突破严厉的压制。
景兴情应匠心显在——欧阳修《戏答元珍》赏析
⊙⊙王云卿(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景兴情应 匠心显在——欧阳修《戏答元珍》赏析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古诗文诵读7879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参知政事。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因直言论事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
这首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
二月时分在其他地方早就应该花开满眼、香气逼人了,但在此地遍地荒凉。
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寒冷,但实际上是暗喻政治环境的恶劣,言外之意是说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能远渡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呢?“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
意即尽管如此,但在山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
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抒写乡愁,感叹人生之短暂。
“夜闻啼雁”与“病入新年”两句反映出诗人心里的苦闷,贬谪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对眼前处境的自我慰藉及前途充满诗词赏析的乐观信念。
此处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名扬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没有什么可感叹,但实际上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有大可嗟之意,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戏答元珍 》欧阳修.拼音版
戏x ì答d á元yu án 珍zh ēn【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春ch ūn 风f ēn ɡ疑y í不b ú到d ào 天ti ān 涯y á,二èr 月yu è山sh ān 城ch én ɡ未w èi 见ji àn 花hu ā。
残c án 雪xu ě压y ā枝zh ī犹y óu 有y ǒu 橘j ú,冻d òn ɡ雷l éi 惊j īn ɡ笋s ǔn 欲y ù抽ch ōu 芽y á。
夜y è闻w én 归ɡu ī雁y àn 生sh ēn ɡ乡xi ān ɡ思s ī,病b ìn ɡ入r ù新x īn 年ni án 感ɡǎn 物w ù华hu á。
曾c én ɡ是sh ì洛lu ò阳y án ɡ花hu ā下xi à客k è,野y ě芳f ān ɡ虽su ī晚w ǎn 不b ù须x ū嗟ji ē。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注 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天涯:极边远的地方。
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山城:亦指夷陵。
“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戏答元珍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简析:
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 怨而不怒。它借“春风”与“花”的关系 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 “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 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是深信明君不会抛 弃智臣的,故在另一首《戏赠丁判官》七 绝中说“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 开”,而此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他 的怀疑,也不失为一种清醒。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简析:
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 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 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 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导读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 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 作。一本题为《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 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 掩饰之辞。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注释: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5)“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 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 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 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 :美好的景物。 (6)“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 留守推官。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简析:
但在封建朝政中,君臣更多的是一种人身 依附、政治依附的关系,臣民要做到真正 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 也只能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 下他的怨刺而已,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 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据说 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 里。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古诗文系列:戏答元珍
简析:
欧阳修 戏答元珍 9页
古诗今译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天涯荒远之地,不然,已是二月,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天涯荒远之地,不然,已是二月, 这遥远山城却仍不见春花开放。 这遥远山城却仍不见春花开放。 残余积雪压在枝头,犹有碧桔在枝上摇荡, 残余积雪压在枝头,犹有碧桔在枝上摇荡,春雷震破 冰冻,竹笋也从梦中惊醒长出了嫩芽。 冰冻,竹笋也从梦中惊醒长出了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的啼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疾 夜晚听到归雁的啼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病进入新的一年,即使面对这盎然春景,也难免感慨万千。 病进入新的一年,即使面对这盎然春景,也难免感慨万千。 曾在洛阳城中欣赏奇葩,山城野花开放虽迟, 曾在洛阳城中欣赏奇葩,山城野花开放虽迟,却也不 必为此嗟叹哀伤。 必为此嗟叹哀伤。
题解: 题解:
戏宝臣,字 元珍。 元珍。
随便” 的意思。 戏 : “ 随便 ” 的意思 。 古人常 常故意把反映其真实思想的严肃 作品称为“戏作” 作品称为“戏作”。“戏”字, 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 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 实正是欧阳修受贬后政治上失意 的掩饰之辞。 的掩饰之辞。
特色品味
以小孕大,怨而不怒。 以小孕大,怨而不怒。 诗人借“春风” 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 戏赠”“戏答” ”“戏答 诗人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以“戏赠”“戏答”的 方式表达他的怨刺,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 方式表达他的怨刺,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 据说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 据说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 构思精巧,章法独特。 构思精巧,章法独特。 诗人用倒装手法,先写疑的主观感受,再写造成疑的原因,先情后景,新颖别致。 诗人用倒装手法,先写疑的主观感受,再写造成疑的原因,先情后景,新颖别致。 首联两句之间一疑一答,首联与颔联之间又成转折关系。 首联两句之间一疑一答,首联与颔联之间又成转折关系。 后两联主要抒情,由眼前景想到昔日之景,由眼前的无花想到昔日洛阳的有花, 后两联主要抒情,由眼前景想到昔日之景,由眼前的无花想到昔日洛阳的有花, 今昔对比,有从到无,表达了自已政治失意后乐观与旷达的情怀。 今昔对比,有从到无,表达了自已政治失意后乐观与旷达的情怀。 写景抒情,颇有特色。 写景抒情,颇有特色。 写景,紧扣“春寒” 描绘出料峭春寒中的盎然生机;抒情, 写景,紧扣“春寒”,描绘出料峭春寒中的盎然生机;抒情,在写出诗人贬官后 沉重郁闷的心情的同时,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洒脱的性格。 沉重郁闷的心情的同时,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洒脱的性格。 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求和追求, 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求和追求,又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的执着态度和积 极进取精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极进取精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欧阳修代表作诗词赏析
欧阳修代表作诗词赏析欧阳修代表作诗词11戏答元珍欧阳修〔宋代〕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
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
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
后两联抒情。
颈联写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哲理性的人生思考。
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2长相思·花似伊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
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
3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欧阳修〔宋代〕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尊通:樽)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
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
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欧阳修代表作诗词21诉衷情·眉意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戏答元珍原文-翻译及赏析
戏答元珍原文|翻译及赏析
主旨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
导读
宋仁宗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
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一本题为《戏答元珍时久之什》。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评析
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格。
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
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
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
1。
戏答元珍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
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
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
题中为何称“戏答”,因为诗人此时是“罪戾之人”,而诗中要达表的又有深层含意,虽说不怒,怨意甚明,如此便用掩饰之词“戏答”;另一方面,他与丁元珍感情至善,可用“戏答”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写景清新自然,抒情一波三折而真切诚挚,感人至深。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
二月时分在其他地方早就应该花开满眼香气逼人了,但在此地却遍地荒凉。
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寒冷,但实际上是暗喻政治环境的恶劣,言外之意该是说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能远度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呢?“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
意即尽管如此,但远在山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
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诗人抒写乡愁,感叹人生之短暂。
“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深刻地反映出了诗人心里的苦闷,贬诸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结句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对眼前处境的自我慰藉及对前途充满的乐观信念。
此处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名扬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没有什么可感叹,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有大可嗟之意,因此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寻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戏答元珍赏析
诗歌赏析九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⑵,二月山城未见花⑶。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⑷。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⑸。
曾是洛阳花下客⑹,野芳虽晚不须嗟⑺。
[注释:⑴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
⑵天涯:极边远的地方。
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⑶山城:指欧阳修当时任县令的峡州夷陵县(今湖北宜昌)。
夷陵面江背山,故称山城。
⑷“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⑸“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
归雁:春季雁向北飞,秋天南归,故云,又传说它能为人传信,古时常用作思乡怀归的象征物。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美好的景物。
⑹“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领略了当地牡丹盛况,写过《洛阳牡丹记》。
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⑺嗟(jiē):叹息。
译文: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创作背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赏析:题首冠以“戏”字,是声明自己写的不过是游戏文字,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戏答元珍》原文、翻译及赏析
《戏答元珍》原文、翻译及赏析《戏答元珍》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戏答元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戏答元珍宋代: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译文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戏答元珍》注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天涯:极边远的地方。
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山城:亦指夷陵。
“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
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云。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美好的景物。
“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洛阳以花著称,作者《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冻雷:寒日之雷乡思:思乡、相思之情物华:自然景物《戏答元珍》主旨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古诗《欧阳修·戏答元珍》注释与赏析
古诗《欧阳修·戏答元珍》注释与赏析欧阳修·戏答元珍①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在夷陵)军事判官。
他赠诗《花时久雨》给欧阳修,欧公便作此诗以答。
因元珍诗中尝以“嗟”收尾,诗人模仿,故题有“戏”字。
赏析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3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吉安永丰(今江西吉安)人,自称庐陵(今永丰沙溪人)。
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为范仲淹辩护,亦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还京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
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贬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知开封府。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居颖州(今属安徽省)。
次年(公元1072年)辞世,谥文忠。
欧阳修一生著述甚丰,成绩斐然。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且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他提倡平实文风,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北宋词之欧阳修戏答元珍赏析经典版
至和年间入朝,逐渐 上升至枢密副使、参知政 事等权要职位。晚年对王 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
这大抵是因为欧阳修虽主张政 治改革,但态度比较稳健,以 为王安石激烈变法流弊甚多。 有《欧阳文忠公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 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 不为六一乎?” ——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戏答元珍》
欧阳修
Ou yang xiu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晚号醉翁,又号六一 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 出身于低级官吏家庭,父早亡, 幼时家贫。1030年进士,初仕 洛阳,与梅尧臣、尹洙等人声 气相通,提倡文学变革。
景祐初入京后,因支持 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 庆历年间,再度积极参与范 所主持的“庆历新政”,新 政失败后,复又长期贬外。
新自然,别具一格。
戏 答 元 珍
xidayuanzhen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冻雷惊笋欲抽Biblioteka 。戏 答 元 珍xidayuanzhen
夜闻归雁生乡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此诗题首冠以“戏”字,其 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 饰之辞,他的诗一扫当时诗坛西 昆派浮艳之风,写景抒情十分清
《戏答元珍》阅读答案及赏析
《戏答元珍》阅读答案及赏析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
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①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
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答:“春风”比喻朝廷的恩典,“天涯”比喻自己受贬远离朝廷。
内在的含义是:大概朝廷是不会关注到我这个远贬的人了,重新有所作为的希望很渺茫。
②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想。
试联系作者感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
答:“犹”是“依然”的意思,写出风雪摧残不了美好事物。
“欲”字是想象之辞,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希望。
③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洛阳花(牡丹)和野花。
末句与上文“二月山城不见花”有呼应效果。
④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为我充分享受过春光(见过大世面),所以(不必为眼下小小挫折而嗟叹。
)二1.“冻雷惊笋欲抽芽”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两联作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
前两联描写了虽然已是二月,但偏远山城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残雪压着枝条,树桠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
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于料峭春寒中却依然见出盎然春意,颇然生机。
2.第三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听到北归春雁的声声鸣叫,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病中度过这新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抒发了诗人远谪山乡,寂寞苦闷之情。
第四联由上联的寂寞愁闷一转而为坦然豁达,充满了向上的希望。
【解析】试题分析:1.运用了拟人手法。
残雪压枝,但夷陵还有鲜美的柑橘可以品味,意即尽管如此,但在山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突破严厉的压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紧扣“春寒”,描绘出料峭春寒中的盎然生机;
抒情,在写出诗人贬官后沉重郁闷的心情的同时,表现 出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洒脱的性格。 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求和追求,又表现了作者 在政治上的执着态度和积极进取精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
术境界。
本诗中,首联先问后答,表达曲折而句意连贯流畅。诗人 在《笔说·峡州诗说》中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 见下句,则上句颇工”,可见这是诗人较为得意的一首诗。 诗中虽表达了诗人对山城偏远春来晚的无奈,闻雁声而思乡 的悲苦,病入新年而叹万物美好的感伤情愫,但并非一味地 陷入愁苦之中,尾联“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使全诗情绪陡然回转,柳暗花明又一村,足见诗人对待人生 态度之豁达与乐观,大大提升了诗的艺术境界。
出诗人的感受和猜想,下句再回答说明引起感受、猜想的原因, 表达曲折而句意连贯流畅。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描绘了被贬地的景象,道出被贬时节正值万物生辉的春天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听到大雁回家的声音,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病中看新年 之热闹,春色之美好,更添愁思,反衬出诗人的凄凉。
一、课外阅读元珍写给欧阳修的《花时 久雨》,结合本诗,体味作者在本诗中 表达的情感 二、诗中表现出的乐观一面对你有何启 发?
谢谢!
具有多方面的学识和才华。
•文学方面建树卓著,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 开创宋诗议论化、散文化之路,被推为“一代文宗”。 •文笔平易疏朗,语言明白晓畅。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题解
•本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十一。 •宋仁宗景佑三年 (1036)五月,欧阳修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 革以及对守旧派的斗争,写信痛斥谏官高若讷,因而被贬为峡 州夷陵(今湖北宜昌 市)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时任峡州 军事判官)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 了此诗作答,诗题一作《花时久雨之什》,所以诗以“花”起 结,但主要是抒写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失落和自我慰藉情怀。
诗人用倒装手法,先写疑的主观感受,再写造成疑的原
因,先情后景,新颖别致。首联两句之间一疑一答,首联与 颔联之间又成转折关系。后两联主要抒情,由眼前景想到昔 日之景,由眼前的无花想到昔日洛阳的有花,今昔对比,有 从到无,表达了自已政治失意后乐观与旷达的情怀,产生了
一种振聋发聩的美学效果。
3、写景抒情,颇有特色
戏答元珍
欧阳修
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财经学院林凤春制作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表 现的是诗人的乐观还是自嘲心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除了参与政治,欧阳修还涉猎史学、经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
艺术特色
1、以小孕大,怨而不怒
诗人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
在封建朝政中,君臣更多的是一种人身依附、政治依附的关 系,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 他也只能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他的怨刺而已, 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
2、构思精巧,章法独特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尾联言野花开得虽晚,但毕竟有花可赏,不必嗟叹。表现了诗
人以乐观的态度解开愁思,对前途依然充满了信心。
艺术特色
欧阳修的诗风格流丽畅达,意境开阔。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亦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 写景方面,于料峭春寒中见出盎然春意,颇富生机。 抒情方面,于寂寞愁闷里怀着向上的希望,不觉低沉。
题解
戏答元珍
→
↓
欧阳修的好友, 名叫丁宝臣,子 元珍。
戏:“随便”的意思。古人常 常故意把反映其真实思想的严肃 作品称为“戏作”。“戏”字, 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 实则是欧阳修受贬后政治上失意 的掩饰和自嘲。
诗句解读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言被贬地之僻远。表达上先问后答,上句先以疑问方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