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校长:搭建开放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琛)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其教学成果《新型综合性大学 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获 1993 年度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 用型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新建设》获 1993 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优 秀教学成果奖;1998 年主持承担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 21 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 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其成果《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方案》获得 2001 年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独特建树,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国内领先。其中,《协同教学实验 研究》课题填补了沈阳市科研项目空白,被确定为沈阳市“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并被评 为“九五”优秀科研成果;编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校本教材;主持学校学科整体教学改革, 构建了“3+1+X+Y”教学模式,成果作为教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撰写了多篇有关 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著有学术专著《中学教育创新与发 展研究》。
从 2001 年至今长达 17 年间,课堂天天开放,随时有本校及其他学校的老师听课学 习,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积极承担市级以上观摩课、教学研 讨讲座、送教等具体的教学工作,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5 年底抚顺二中专门为 其建立了个人工作室,2016 年底工作室推出公众号。
张振忠
6月
9月
6月
教授
辽宁省人 民政府参 事、辽宁 省政协常
委
辽宁省 政府
张振忠,男,1952 年 6 月生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2 届毕业生。现任辽宁省 人民政府参事,辽宁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沈 阳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社会学系主任。后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曾任沈阳市教 育局副局长、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作者:杨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年第2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的展开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有效调整,在思想上进行创新型引导。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拥有合格的创新能力。
一、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创新人才的最基本能力便是以现有资源、固有思想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和研究,将资源的使用形式以及思想观念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提升和优化转变。
在资源的使用上,不仅要做到效率上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到质量上的变化。
在思想意识上,要能够开拓出新的领域和角度。
并且还需要将这些新的资源和思想投入到现实生产与服务当中,形成新的面貌与产业格局,让某一领域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极大提升。
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和超前的观念、思路,敢想、敢做、敢于担当。
拔尖创新人才要以科学的角度提出高质量的创新性成果,要以某一个领域的带头人的身份带动整个团队进步和发展,在生产、技术、科研、管理等等不同领域中,发挥出积极的领导作用。
要对后备杰出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给予足够的支持。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完成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和职业操守;具有积极进取不断拼搏的精神;要能够对事物和规律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探究,积极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突破点。
二、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一)营造“开放、自主、创新”的学校文化理念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名校都有其自己的办学理念,如湖南的雅礼中学的校训是公、勤、诚、朴,很多学生从该学校毕业,依旧在学习和工作中秉承该理念,这其实才是顶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这也表明文化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所在,这种建设不是简单的口号宣传,它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建设起来的。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秉承办学理念,在创新性人才培育的过程中,通过多种主体参与形式,能够构建出多维度的方式对学校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承。
1.精神文化教师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需要通过开设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等方式,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思路讨论,确立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动力的核心价值观。
东北育才学校简介500字
东北育才学校简介
东北育才学校是1949由张闻天、徐特立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周恩来总理少年读书的地方,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1993年被市教育局正式确定为优才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首批全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
从1986年开始,东北育才先后探索出“超常学生,高速学习”、“单科强化,能力迁移”、“开发潜能,超越常态”三种优才教育模式。
当前,优才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特色。
创建于1986年的超常教育实验部至今已有22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探索出了包括初试、复试、适应性学习、智力和心理个性测试、综合分析评定、试读一年综合评定、分流七个鉴别、选拔程序在内的超常儿童选拔与培养模式。
2010年,在多年优才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在东三省率先创建创新实验班,探索搭建多元开放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东北育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内外高考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进入哈佛、耶鲁、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四人获得“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殊荣,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国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卓著。
学校赛艇队、射击队、乒乓球队、民族乐团等体育艺术团体的建立为学生的多元优质发展搭建了平台。
东北育才学校
学校历史
苏文捷校长上任后,进行“集团化”模式发展, 学校总体规模扩大。建立了理科部(现科学高中 部)、幼儿园、国际部、东北育才双语学校(包 括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部),外国语学校增加 了初中部,并收购了周恩来曾就读的沈阳东关模 范小学(原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现东北育才 东关模范小学部)。2007年升任沈阳市教育局局 长,同时免去校长职务。
东北育才学校价值观
培养目标:学会关心 学会创造 全面发展 初 露才华 校风:勤奋进取 严谨求实 文明和谐 创新高 效 精神:自信 自强 自豪 校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风:深究而悉讨 慎思而明辨 校徽:
校园风光
东北育才学校校歌
与共和国一起诞生,一起沧桑,一起辉煌。 东北育才优才的摇篮,育人的熔炉,科学的殿堂。 勤奋进取,严谨求实,文明和谐,创新高效,育才精神哺育我们成长。 创造一流,走向世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啊,啊,啊,啊,啊, 育才扬起理想的风帆; 啊,啊,啊,啊,啊, 我们从这里启航。 与共和国一起诞生,一起沧桑,一起辉煌。 东北育才优才的摇篮,育人的熔炉,科学的殿堂。 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发展,初露才华,育才学子要作中华脊梁。 创造一流,走向世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啊,啊,啊,啊,啊, 育才扬起理想的风帆; 啊,啊,啊,啊,啊, 我们从这里启航,启航。
学校简介
多年来,学校坚持创建世界名校的办学目 标,打造优才教育、国际教育、集团运作 品牌,办学成果令人瞩目。中高考成绩连 年名列省市榜首,2002年至今,共计126人 进入清华、北大,还有50余名学生考入剑 桥大学、耶鲁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名牌 大学。
学校历史
1927年至1932年,为满洲专门教育学校附属小学校 1933年至1936年,为奉天千代田寻常高等小学 1941年至1943年,为奉天千代田在满国民小学 1937年至1940年,为奉天千代田小学 1944年至1945年,为富士青年学校 1945年11月至1946年7月,为沈阳千代田国民学校 1947年9月长白师院学生迁入,后迁抚顺 1947年至1948年,为文理学院。
搭建文科综合实验平台 培养文科复合创新人才
搭 建 了文科 综合 实验教 学新 平 台、 成 了文科 综 合 实验 教 学 新 思路 、 形 构 建 了文科 综合 实验教 学新体 系、 索 了文科 综合 实验教 学管理新 模 式。 探 关键 词 : 文科 综合 ;实验 教 学 ;平 台建设 ; 新人 才 创
中 图 分 类 号 : 2 G40 文献标 识 码 : A
导师 , 副校 长 。主 要 从 事 世 界 经 济 、3本 经 济 、 较 经 济 体 制 以及 现 代 1 比 化 问题 教 学 与 科 研 工 作 。 承 担过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 、 育 部 青 年 基 金 、 教 国 际交 流 基 金 等 科 研 项 目 , 《 民 1 》 《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等 报 刊 在 人 3报 、 世 发表学术论文 6 0余 篇 。学 术 专 著 有 《1 走 向 现 代 化 》、 3本 政 府 经 3本 《1 济 职 能 的 历 史 考 察 与 研 究 》 。 曾 获 教 育 部 优 秀 学 术 著 作 二 等 奖 等 多 等
1 重 视 文 科 实 验 教 学 , 养 文科 适 用 人 才 培
收稿 日期 :0 9— 9—1 20 0 1
作者 简 介 : 徐
平 (9 9一) 男 , 宁 人 , 济 学 博 士 , 授 , 士 生 15 , 辽 经 教 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生如何从“高成绩”走向“高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生如何从“高成绩”走向“高创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4)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5)2.1 创新能力定义与构成要素 (7)2.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8)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9)三、学生“高成绩”与“高创新”现状分析 (10)3.1 高成绩的表现与特点 (12)3.2 高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13)3.3 “高成绩”与“高创新”的关系探讨 (14)四、学生从“高成绩”走向“高创新”的策略 (15)4.1 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 (17)4.2 提升创新知识与技能 (18)4.3 拓展创新实践平台 (19)4.4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20)五、案例分析 (21)5.1 典型学校案例分析 (22)5.2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23)5.3 成功经验与启示 (24)六、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25)6.1 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 (26)6.2 学校教育体系的改革 (27)6.3 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的整合 (28)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0)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要认知转变: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理解创新不仅仅是学术领域的需求,更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创新意识:介绍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思维方式、心态调整等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
知识基础与技能提升:强调打好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强调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创新能力。
实践锻炼:介绍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提供实践基础。
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拓宽视野,进行跨学科学习,通过不同领域的融合创新,培养综合创新能力。
心态与方法调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探索现代学校治理的“育才模式”
中小学管:高琛(东北育才学校,辽宁沈阳110179)摘要 东北育才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以构建学生生命场域为核心追求,逐步建立起富有育才特色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式。
学校创新治理体系,从集团运作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体系等领域入手,建立教育集团治理的基本框架;从课程建设、教学改进、教师发展等角度,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激活家长能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治理生态。
关键词 现代学校治理:集团化办学;学校治理现代化;多元共治;自主办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2-2384(2021)04-0005-04(请扫本刊二维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受到广泛关注。
随 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我国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优化治理体 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成为学校走向现代化的必 由之路。
东北育才学校(以下简称“东北育才”)从1998年开 始进行集团化办学探索,2006年正式成立教育集团,目前拥有十个校区M个成员校。
推进集团化办学以来,东北 育才持续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发 展为本,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 协调的现代学校治理新模式,有效激发与释放了学校办 学活力,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
一、明确治理出发点,以构筑学生生命场域为核心追求东北育才学校是1949年由张闻天、徐特立等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 校。
多年来,东北育才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 任,努力探索多元发展路径,构筑学生成长的生命场 域。
育才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生命的鲜活个体,虽然各不相同,但创新能力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 在潜能,人人都有创造的天性、意识和冲动,而教育就 是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潜能的重要途径。
公开听证会开到群众家门口1
50司法为民/PROSECUTOR烈交流。
"绿水青山,检察人勇于担当;守边兴边,检察人不负使命;立检为民,检察人创新有为。
”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代表如此概括自己连日来的视察心得。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中学正高级教师高琛代表称赞检察机关在服务“六稳”“六保”、保障民生、保护未成年人等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受到当地很祥和,人民安宁幸福,特别是在边境口岸城市,这种感觉尤为深刻,这说明基层的法治工作做得好,这与我们检察机关的付出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机匣加工厂加工中心操作工,工程师栗生锐代表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社会综合治理、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此外,代表们还结合各自关注点及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刘海玲、韩振东、王永兰、赵思学等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多组织案件听证活动,以案释法,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李素萍代表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合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吴友胜、张宏妹代表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检察院队伍素质,放宽偏远地区基层检察院的招录条件,留住人才,优化基层人员配置。
周福庚、符小琴、余彬代表对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非常关心,他们希望检察院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通过公益诉讼加强环境保护,保护青山绿水,可以聘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检察机关的环境保护工作。
“希望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检察,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政,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捷代表寄语检察机关。
李潞、杨莹、王安兰、姜希猛、魏琴、罗金仁代表建议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助推营商法治环境优化。
“检察院服务’六稳’’六保’特别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亮点突出。
文化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读吕波办学思想有感
双名计划聚焦/管理JUJIAO GUANLI荨文化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东北育才教育集团高琛拜读了吕波校长的办学思想,一个最深刻、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吕校长以“关于以文化人的思想和实践”的思想认识,通过建设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传承发扬:夯实文化根基,挖掘“以文化人”内涵人才培养需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生命场域,这一工作的起点就是学校要有鲜明、不断更新的办学理念,并由此出发,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逐步推进,积淀生成学校的文化底蕴、核心价值。
学校文化通常表现为“我们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具有积淀性、发展性、特质性的特点。
文化的积淀性指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被师生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的发展性表现为学校不断适应时代需要,通过调整、丰富和发展实现学校文化内涵的持续更新;文化的特质性表现为每所学校因为发展历程以及各自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不同,从而形成了学校之间在文化内容与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并最终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质。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肇东七中强调以文化的视野审视和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精心培育以“恪守正道、弘扬正气、坚守正义”为核心的“正文化”体系,点燃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守正创新:凝心聚力育人,践行“以文化人”精神我们常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首先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办学校、办怎样的学校和如何办这样的学校。
这就要求校长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批判性思考学校的实际现状,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针,确立学校的发展策略。
为实现“以文化人”这一理念所倡导的教育目的观与教育内容,吕校长开展了扎实的教育探索和实践。
(一)精神立校,价值统领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普遍自觉。
“从宽会不会放纵罪犯”——全国人大代表在广西视察检察工作侧记
司法为民“从宽会不会放纵罪犯?”——全国人大代表在广西视察检察工作侧记♦文/邹筱溪刘燕云图/邹筱溪作守护_理安丿▲视察南宁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之家"“r[宽会不会放纵罪犯?那些罪丿人大慧极的人也能从宽吗?”“从宽包括程序上从简和实体上从宽,我们会考虑罪行的严重程度、不同诉讼阶段等综合判断。
比如大家说到的罪行重、人身危险性大或者累犯、再犯,我们会严格把握从宽的幅度。
”"适用这个制度,有什么好处?”“可以有效地惩治犯罪,提高诉讼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立面,也有利于罪犯更好的回归社会。
”大巴行驶在广西东兴市到防城港市区的公路上,车厢内一场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讨论正在进行,人大代表与检察官之间有问有答,气氛热烈。
10月20至24曰,应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邀请,来自辽宁、黑龙江、安徽、海南、四川、广西等6个代表团的30位全国人大代表赴桂开展专题视察。
230,在结束了一场认罪认罚案件的庭审旁听后,代表们对这个制度有一些疑问O"马上联系刚刚出庭的检察官到车上为我们讲解。
”陪同视察的检察人员立即电话联系。
十分钟后,公诉人登上了代表们的大巴,随车向代表们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2020年第11期五天的视察,行程紧凑。
代表们从广西南宁出发,沿着边境线上的百色市、崇左市、防城港市,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庭审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开展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公益诉讼及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等工作情况。
最高检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志杰全程陪同,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参加有关视察活动。
代表们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盼,在路上说、在现场议、在会上谈,为检察工作把脉支招。
检察官随车讲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0月23日上午,代表们来到东兴市检察院,观摩一起认罪认罚案件庭审直播。
这是一起边境地区涉卷烟非法经营案件的典型案例。
公诉人指控被告人邓某受他人指使,接应运送疑似走私卷烟300余条,价值15万余元。
重培训 搭平台 促交流 多模式推动家校合作
重培训搭平台促交流多模式推动家校合作作者:陈晓晶来源:《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第9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陈晓晶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家校关系。
只有双方的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才能形成促进学生成长的最大合力。
在这样的科学教育理念之下,学校着力探索家校合作的更多形式,更好地实现学校普育、个育、卓育的“三育”理念,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通过家长培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相关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价值观念、待人接物和思维方式,对子女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努力为家长搭建平台,让每一位家长都在自身的文化素养、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教育管理和合理沟通提升自我。
例如,从学生入学的那一刻起,学校就注重对家长的培训,在学生入学军训时,邀请德育专家和教育专家,为全体家长举办公益讲座。
校长们也亲自参与其中进行宣讲,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红色历史和校园文化,了解相关教育知识,明确教育目标,交流管理方法。
群力校区还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如举办“家长微沙龙”,主讲者不仅是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
学校力求以优秀的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校咖啡厅、陶艺书法教室、e103公共教室、行政楼报告厅等场所,传递优秀校园文化,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学校进一步追求打破片面关注学生智育的传统,提示家长要更多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品德、习惯、兴趣、认知、人际交往、学涯生涯、理想抱负、责任襟怀。
为此,学校针对家庭和学校不同的教育特点,制定适合孩子的“私人订制”式的教育发展目标。
学校、教师和家长从教育观念、教育规律、教育方法上交流对话,实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前瞻式和针对式培养。
二、通过家长交流,建立家长教育资源库,健全家长助力体制庞大的家长队伍身后,蕴涵着是隐性的、丰富的、无限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
优才教育实验背景下的课程文化建设
优才教育实验背景下的课程文化建设
高琛
【期刊名称】《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1(027)001
【摘要】课程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优才教育理念的优才教育实验在长期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课程文化建设经验,这些经验同时也成为了支撑优才教育实验进一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东北育才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形成了面向人格和社会及面向学术和创造的双三元课程结构,并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包括课程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结构、教师培养等在七方面在内的课程文化建设与变革.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高琛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2
【相关文献】
1.抓牢“双基” 激发参与提升素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育抓牢“双基” 激发参与提升素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育 [J], 李毅钦
2.媒介融合、文化强国及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期待--文化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J], 吴凯之
3.回归幼儿生活,构建美好教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新园文化建设初探 [J], 倪霞
4.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背景下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研究——第六届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会议综述 [J], 丁月华; 黄作林; 周福英; 郭晓
5.卓越人才培养背景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朱红萍;于文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生命场域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以生命场域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高琛
【期刊名称】《华夏教师》
【年(卷),期】2024()1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基础教育阶段是发现学生独特性、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期,在创新人才培
养的整体工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东北育才学校从1986年开始超常教育实验,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由此展开。
学校结合自身15年教育相衔接、成员校发展多元的工作实际,打通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壁垒,在精神引领、课程
建设、队伍锤炼、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积极构建促进学生成长的生命场域,实现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高琛
【作者单位】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总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加快机制体制创新,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2.高校如何选拔创新人才——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三大要素
3.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为辅导员赋能
提质4.“经典+社会”场域融合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中山大学哲
学系的实践为例5.教育赋能,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奠基——学生成长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育才高中试题及答案
东北育才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东北育才高中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黑龙江省B. 辽宁省C. 吉林省D. 内蒙古自治区答案:B2.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博学B. 求实创新C. 勤奋严谨D. 团结协作答案:A3.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园占地面积是多少?A. 100亩B. 200亩C. 300亩D. 400亩答案:C4. 东北育才高中每年招收新生的人数大约是多少?A. 500人B. 1000人C. 1500人D. 2000人答案:B5. 东北育才高中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多少册?A. 5万册B. 10万册C. 15万册D. 20万册答案:B6.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徽主色调是什么?A. 蓝色B. 绿色C. 红色D. 金色答案:A7.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育才之歌》B. 《东北之歌》C. 《青春之歌》D. 《梦想之歌》答案:A8. 东北育才高中的体育设施包括哪些?A. 足球场B. 篮球场C. 游泳馆D. 所有以上答案:D9. 东北育才高中的科技节是每年的哪个月份举行?A. 3月B. 6月C. 9月D. 12月答案:B10. 东北育才高中的学生会主席是每年通过什么方式选举产生的?A. 直接选举B. 间接选举C. 教师推荐D. 随机抽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庆日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答案:9月10日2.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长是__________。
答案:[校长姓名]3.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园内有一座以__________命名的雕像。
答案:[雕像名称]4.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史馆内收藏了自建校以来的__________。
答案:重要历史文献和照片5.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园广播站每天下午__________点开始播音。
答案:5点6.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足球队在上一届省级比赛中获得了__________名。
答案:第一名7. 东北育才高中的校园内种植了超过__________种植物。
“强基计划”背景下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强基计划”背景下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张军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22()2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需求也日益凸显。
而在学校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普通高中阶段处于重要时期,属于承上启下的阶段。
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积极开展在“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重点提出两大主线,即德育为先、课程为基。
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探索探究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张军
【作者单位】东北育才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实施强基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36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文本分析
3.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计划”培养吗?——对“强基计划”的冷思考
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高校“强基计划”实施路径探析
5.强基计划背景下物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地区如何培养高端人才
东北地区如何培养高端人才东北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教育投入和改革。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东北地区应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
同时,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摒弃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问题解决等能力。
在高等教育方面,要优化专业设置,使之与市场需求和地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场景和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
东北地区要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场地提供等,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
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支持,包括项目评估、技术指导、市场推广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创造。
同时,要培育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人才敢于尝试、敢于突破。
再者,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工作。
东北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方面,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到东北地区工作和创业。
另一方面,要注重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渠道,解决他们在生活、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在东北地区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与东北地区的人才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教嘉部长陈宝生视察东北育才学校
教嘉部长陈宝生视察东北育才学校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7(000)05Z
【摘要】<正>4月26日上午9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东北育才学校浑南校区,考察东北育才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对东北育才学校的优才教育模式绐予充分肯定。
副省长/’工瑞、市长姜有为、市领导姜军陪同调研。
陈宝生部长倾听了高琛校长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创新教育硏究所龚鹏老师向陈部长介绍了校智能机器与机器人实验室的由来,陈部长在观看了王泽政等同学的''''互联网+智能养鱼系统〃工作原理后,陈部长还提了好几个问题:''''是否能实现自动喂食换水厂〃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吗?〃得到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2
【相关文献】
1.提升教师归属感、荣誉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J], ;
2.教育部长的“六字真言”——解读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六点要求 [J], 杨博;
3.教育部长陈宝生亮相“部长通道”谈了这些教育热点话题 [J], 新华网;
4.陈宝生部长一行视察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 [J],
5.总装军兵种部副部长蒋教平来院视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育才校长:搭建开放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年11月04日17:30新华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高琛教育思想研讨会
高琛校长
教育是成全人的过程,而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
作为一所优才教育实验学校,二十多年来,东北育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建符合人性的教育,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校教育“小生态”,努力去满足、顺应、引导、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他们在学校小生态中各得其所,幸福而优秀的成长。
2006年东北育才正式建立教育集团,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保障。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东北育才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创新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将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拥有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拥有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幸福人生,并提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点,以自主体验为核心原则,通过制定学生活动课程化纲要,夯实学生公民道德基础,培养学生领袖素质。
学校还积极构建灵活多样的优才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坚持国家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组织编写了东北育才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凸显了育才的人才培养特质,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多样化潜能中的助推作用。
去年,东北育才凭借自身的生态优势,成立了高中创新实验班。
从课程设计、实施等方面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和头脑,丰富了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创新实践。
为了有利支撑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还成立了以研究、培训、评价为主要职能的创新教育研究所。
至此,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学校形成了超常、特长、常态、国际、创新五大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与特质课程相融合、拓展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补充的课程结构。
目前,学校还建立起了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在内的三大类创新实践基地,实现了课程资源从“学校培养”到“社会支持”的转变,在探索多元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几年,为了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东北育才还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和人才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改革。
从2009年起在集团开展学部发展性督导评估,建立起了集团内部的学部发展性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并对集团民办体制内的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做出了实质性探索。
目前,
学校正着手起草《东北育才青少年发展纲要》,借此科学界定优才教育在不同实验阶段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评价准则。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东北育才注重通过学校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为此,学校重点推进了国际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开设了IB、AP、SDP
等国际化校本课程,在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今年,学校还与美国牛津学区合作,探索中外异地同校办学新模式。
学校还面向教师积极开展基于校本的国际化理念培训,通过邀请国外专家驻校做长期访问、启动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开展中外教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在学习和理解国际教育理念、驾驭学科课程等方面的能力,推进国际教育理念的本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