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案 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案 苏科版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感受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运用有理数法则进行运算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归纳”、“分类”的数学思想. 重点与难点1.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2.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任务教师活动的问题串设计学生活动串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一、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问题1: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填写下面的空格:(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填“高”或“低”)cm,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填“高”或“低”)cm.(2)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填“高”或“低”)cm,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填“高”或“低”)cm.问题2:如果我们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那么请你将问题1中水位变化过程与结果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问题3:仿照上面的过程,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的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问题4:类比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方法,观察上面表格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列式说给同桌听听代表发言思考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教师巡视教师巡视如有困难教师引导分析等式,说说有理数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倾听二、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运算问题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2)1(3)35(3) (3) 31(2)(7) (4)2⨯⨯⨯⨯-;-;--;.问题2:尝试计算9×(-6)(-9)×69×6 (-9)×(-6)(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问题3:计算:(1)(7)3(2)(48)(3)(3)( 6.5)(7.2)2(4)93⨯⨯⨯⎛⎫⨯⎪⎝⎭-;--;--;-.独立思考后口答独立笔算后同桌互查代表展示教师巡视三、小结与思考互相说一说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3.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2.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3.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复合运算;2.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内容4.1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过程。

具体运算方法如下:1.两数相乘的结果具有相同的符号;2.将两数的绝对值相乘,所得结果的绝对值即为运算结果。

例如:(+3) × (+5) = +15(-3) × (-5) = +15(-3) × (+5) = -154.2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有理数除以另一个有理数的过程。

具体运算方法如下:1.相除的两数符号相同,则运算结果为正数;2.相除的两数符号不同,则运算结果为负数;3.将两数的绝对值相除,所得结果的绝对值即为运算结果。

例如:(+12) ÷ (+4) = +3(-12) ÷ (-4) = +3(+12) ÷ (-4) = -34.3 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性质4.3.1 乘法的基本性质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4.3.2 除法的基本性质1.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b≠b÷a2.除法结合律,即a÷(b÷c)=a×c÷b五、教学方法以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1.讲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2.给学生提供实例,让学生自己运算;3.鼓励学生在理解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4.带领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督促学生做有关习题,并给予指导。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优质课教案

最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优质课教案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16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将有理数的除法转化成乘法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重点
有理数除法运算
难点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情景创设
某周每天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记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3℃
-2℃
-3℃
0℃
-2℃
-1℃
-3℃
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为多少?
即(-14)÷7
二、新知探索
你怎样计算上述结果?有几种方法?
对于这一算式小丽和小明有两种算法:
因为(-2)×7= -14
所以(-14)÷7= -2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请你比较他们的算法是否都正确?你能根据他们的算法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规律吗?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三、新知应用
例题:计算
(1)36÷(-9)(2)(-48)÷(-6)(3)(-32)÷4×(-8)
(4)17×(-6)÷(-5)(5)(6)
练习:课本42页2、3
四、总结反思
【随堂练习】
1选择题
(2)如果a÷b=-a(a≠0),那么b等于( )
A1 B-1 0 D±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案(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案(2)
D. 0的倒数是0
3.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课后作业
一、复习巩固
你还记得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二、探究新知
请学生快速口答:
活动一:3×(-5)=
(-5)×3 =
你能将上面的数换成其他的有理数,结果仍相等吗?
你发现了什么?(交换律: )
活动二:×(-2)=
3×=
你能将上面的数换成其他的有理数,结果仍相等吗?
课题: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理解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2.能灵活、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律
学习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律: )
活动三:×2=
3×2 +(-5)×2=
你能将上面的数换成其他的有理数,结果仍相等吗?
你发现了什么?(分配律: )
总结提升: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三、例题讲解
例1.计算:
(2)(-8)×(-25)×12.5×(-4)
例2.计算下列各式:
你能从这些算式中发现什么?
给出倒数的定义:像 、 、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练一练: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例3.利用简便方法计算:
练习巩固:
1.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是()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互为倒数的两数相乘,积为1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有理数乘法与除法》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有理数乘法与除法》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除法法例,会运用法例进行两个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3.经历有理数除法法例的探究过程,体验将除法转变为乘法的思想方法.【学习要点】娴熟运用除法法例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除法法例形成过程的探究.【课前导学】1.计算:( - 2) ×( -4)=;8 ÷(- 4)=;8 ×(-1) =。

4(- 2)× 4=;(- 8)÷ 4=;(- 8)×1=。

42.思虑:(1)比较上述每组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等式,它们之间有何差别和联系?(2)比较上述每组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3.问题:某地某周每日上午8 时的气温记录以下:礼拜日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3℃- 3℃- 2℃-3℃0℃- 2℃- 1℃这周每日上午8 时的均匀气温可表示为:332 3 02 1 7即(-14)7它的值是多少?你会计算吗?4.比较:小丽:依据“小学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解法为:由于(- 2)× 7=- 14,因此(- 14)÷ 7=- 2.小明:依据“小学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得解法为:(- 14)÷ 7=(- 14)×1=-2.7小丽与小明的算法正确吗?比较他们的算法你能获得什么?察看两个算式,感觉有理数除法运算转变为乘法运算的转变过程:(-14)÷ 7 =-2除号1变7 变为它的倒数乘7号(-14)1=-27结论:(- 14)÷ 7=(- 14)×1.7【怀疑拓展】5.从上边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用语言表示你所获得的结论.结论:有理数除法法例:①除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变一不变)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0.符号表述: a÷b=a·1( b≠0)0÷a=0 (a ≠0) b6.例题剖析:例 1. 计算:( 1) 36÷(- 9)(2)(-48)÷(-6)(3)(-32)÷ 4×(-8)(4)17×(-6)÷(-5)剖析: (1) 计算时注意符号;(2) 领会“两变一不变”例 2. 计算:(1)(-1)÷(- 2 )(2)(- 81)÷9×4÷(- 16)2349剖析:乘除混淆运算时要注意计算次序,没有括号时按从左向右计算,像上边第(2)题,不可以先算9×4.49【操练展现】7.计算:(1)(- 91)÷ 13;(2)(-63)÷(-9);(3)(-4)÷(-3);34(4) 0. 25÷(-3);( 5)(- 5)÷(-1)× 5;( 6)(- 2)÷(- 10)×(- 31)853【当堂检测】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C. 零没有相反数;D.B.零没有倒数;零除以随意非零数商为02.假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在原点的双侧,则这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A. 必定是负数;B.必定是正数;C. 等于0;D.以上都不是3.- 11的倒数是________,-的倒数是__________ 24.计算:(1)(- 27)÷ 9;( 2)- 0.125 ÷8 ;( 3)(- 23)÷(-3)×1 ;33(4)(1-5+7)÷(-1);( 5)(- 48)÷7÷(- 12)×7.36918445.一天,小张和小李利用温度差丈量山的高度,小张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1℃,小李在山脚下测得的温度是2℃,已知该地域高度每上涨100m,气温降落约0.6 ℃,请你帮他们算算,这座山的高度大概是多少?【总结评论】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点有:( 1);( 2).评论项目自学(自评)展现(组评)堂清(师评)共计得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3《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3《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3《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3》这一节主要讲述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从实际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质,以及如何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如:“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4)【精品】.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4)【精品】.doc
(3)- × × ×
归纳:
2.若ab=0,则( )
A. a=0 Biblioteka . b=0 C. a=0或b=0 D. a=0且b=0
3.两个有理数a, b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a,b的正负吗( )
A. a+b>0,ab<0 B. a+b>0,ab> 0
C. a+b<0,ab<0 D. a+b<0,ab>0
课外延伸
如果上升记为正,则式子表示甲水库的水 位变化量为 ×5=______厘米.
2.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5天后乙水库的水位的变化量为_____厘米,
如果下降记为负,则式子表示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5=______厘米.
3.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得积是原来积的________.
(2)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负数()
(4)一个数乘以-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计算.
(1) × ;
× ;
(3) × ;
(4)0× ;
× ;
(6)3.6×
(7) × ;(7) ×a.
迁移拓展
计算:(1)-4 ×12×
(2)- × ×
4.两数相乘,同号,异号,并把绝对值;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
实践探索
一.填空.
(1)4× =________;(2) ×4=_______;
(3) ×0=______;(4) × =______;(5)0× )=________;(6) × =______.
二.判断
(1)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一.计算下列各题:
(1 ) × (2)6×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苏科版

课题: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学习目标:(1) 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2)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能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活动过程:活动一、知识准备⑴有理数包括哪些数?⑵你能类似地猜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活动二、探索新知⑴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4厘米,3天后甲水库的水位比今天高12厘米,可以用式子表示:(+4)×(+3)=12(其中规定,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

)(2)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4厘米,3天前甲水库的水位比今天厘米,可以用式子表示:(3)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4厘米,3天后乙水库的水位比今天厘米,可以用式子表示:(4)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4厘米,3天前乙水库的水位比今天厘米,可以用式子表示:(5)你能用上面的方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吗?(+4)×(+2)=________;(+4)×(+1)=________;(+4)×0=________;(+4)×(-2)=________;(+4)×(-1)=________;(-4)×(+2)=________;(-4)×(+1)=______;(-4)×0=________;(-4)×(-2)=_______;(-4)×(-1)=_______;⑹请你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活动三、尝试运用例1 计算:(1)9×6 (2)(-9)×6 (3)9×(-6) (4)(-9)×(-6)请你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运算结果.①(-1)×(-2)= ②3×5= ③3×(-4)= ④(-5)×2= ⑤0×(-7)= ⑥(-3)×(-5)= ⑦(-161)×0= ⑧(-113)×211= 活动四、拓展与引申计算: (1) (−4)×5×(−0.25); (2)活动五、自主评价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①2×(-2.5); ②2×(+3); ③(-5)×(-7); ④(-4)×0;2.计算:(1)(-3)×(+4)×(-2) (2)(-32)×(-51)×(81-)(3)(-5)×21×2011×0 (4) 21×(-4) ×(-23)×(+3)活动六、学习反思1. 有理数的乘法计算分哪两步?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2()65()53(-⨯-⨯-。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_教学设计_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_教学设计_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等能力.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乘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探讨——归纳——练习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归纳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加深学生对运算律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教学、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Ⅰ.回顾复习,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探讨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有谁能叙述它们的法则分别是什么?[生甲]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相加为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生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生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师]很好,这三位同学叙述得挺好.大家能一起叙述吗?[生齐声]能.[师]好,那我们共同背一下这三个法则.(学生一起背)[师]大家背得不错.我们从法则中可知: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是分三种情况叙述的.即同号两数、异号两数.一个数与0相加或相乘.减法法则是把减法运算变成加法运算的.所以大家理解时,可以从以上方面去掌握,理解.下面我们通过练习做一做来进一步理解、掌握这些法则(出示投影片§2.7.2 A).[师]大家计算得正确.说明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且在进行加、减、乘的混合运算时,还注意了: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数,没有括号时,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现在我们回头来比较一下它们的结果.[生](1)与(2);(3)与(4);(5)与(6);(7)与(8);(9)与(10);(11)与(12)的计算结果一样.[师]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说明了什么?[生甲]说明算式相等.即:[生乙]由(1),我们可以得到乘法交换律. 由(2),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由(3),可以得到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师]很好,那么,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大家每人写一些不同的数据来试一试.[生1]老师,我写了一些数试了试,发现刚才的规律还成立.[生2]我也发现:规律也成立.[师]好.由此可知: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那我们今天就重点研究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Ⅱ.讲授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探讨的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那我们首先要知道乘法运算律有哪几条?能用文字叙述吗?[生甲]乘法运算律有: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三条.[生乙]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是乘法的交换律.[生丙]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是乘法的结合律.[生丁]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这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师]这四位同学叙述得很准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仅涉及一种运算,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吗?[生]能.如果a、b、c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熟悉乘法的运算律及其字母的表示法.看题(出示投影片§2.7.2 B)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5)×3=3×(-5)(5)(-8)+(-9)=(-9)+(-8)答案:(1)乘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4)乘法结合律:(a×b)×c=a×(b×c)(5) 加法交换律:a+b=b+a[师]好,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加法和乘法共五条运算律.这五条运算律不仅在正有理数中适用,而且在整个有理数范围内都适用.运算律在计算中起到了简化运算的作用.那我们看刚才做的5个题中,计算等号右边比较简便还是计算等号左边比较简便?[生](1)相同.即计算等号左、右两边一样.(2)计算等号右边较简便;(3)也是计算右边简便.(4)也是计算右边较简便.( 5)计算等号左、右两边都一样.[师]很好.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进一步体会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出示投影片§2.7.2 C)[例3]计算:[师]大家能不能独立计算出结果呢?怎样计算较简便?[生]能.运用运算律计算较简便.[师]好,那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他同学在下面计算,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师生共析](1)题用的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2)题先用乘法的交换律.然后用结合律进行计算的.因此可知,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Ⅲ.课堂练习课本P68随堂练习试一试:1.用“>”“<”“=”填空:(1)若a<0,则a___ __2a; (2)若a<c<0<b,则a×b×c_____0.答案:(1)>(2)>课堂小结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其应用.乘法的运算律有: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在有理数的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的基本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认知。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然容易出错,对有理数乘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有理数乘除法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经历有理数乘除法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

2.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除法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发现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用于展示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的乘积?如何计算一个有理数除以另一个有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乘法与除法学案3(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乘法与除法学案3(新版)苏科版

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一 学习目标(1) 会将有理数的除法转化成乘法(2)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二 重点难点 有理数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三 自主交流一、情景创设某周每天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 -3℃ 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为多少?即 (-14)÷7二、新知探索你怎样计算上述结果?有几种方法?对于这一算式小丽和小明有两种算法:因为 (-2)×7= -14所以 (-14)÷7= -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请你比较他们的算法是否都正确?你能根据他们的算法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规律吗?三、新知应用例题:计算(1) 36÷(-9) (2) (-48)÷(-6) (3) (-32)÷4×(-8)(4) 17×(-6)÷(-5) (5) (6)练习:课本42页2、3四.展示点评五.当堂检测:1.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7)3()1()2(0)3()2()3(÷-+-+-++-+-+-)()(3221-÷-)16(9449)81(-÷⨯÷-(2)如果a÷b=-a(a≠0),那么b 等于 ( ) A.1 B.-1 C.0 D .±1(3)如果a÷b=0,那么 ( ) A.a·b=1 B.a·b=-1 C.a+b=b (b≠0) D.a+b=a(4)如果(a-1)÷(b+2)=0,那么 ( ) A.a =0 B.a=1 C.a=1且b ≠2 D.a=1且b≠-2(5)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自身,那么这个数等于 ( ) A.1 B.-1 C.0 D.1,-1(6)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等于0,则这两个有理数 ( )A.互为倒数B.互为相反数C.有一个数是0D.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2、某冷冻厂的一个冷库,现在的室温是 -2℃,现有一批食品,需在 -26℃下冷藏,如果每小时能降温4℃,要降到所需温度,需几小时?3.计算:(1)÷(-30)(-5) (2)÷12(-12)(+1)(3)781÷78()()- (4)0÷(-10)6-÷÷1411(-0.25) (6)15÷1153()- (7)75÷⨯2332(-)(-)(8)118÷211362(+-) 六.教学反思:。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学习目标】基本目标:1.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理解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

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提升目标: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

难点: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预习导航】1.有理数乘法法则:2. 填空(1)3×4=__________ (2)4×3=__________ (3)(−3)×4=________ (4)4×(−3)=________ (5)3×(−4)=________ (6)(−4)×3=________ (7)(−3)×(−4)=_____ (8)(−4)×(−3)=______ (9)[(−3)×4]×0.5=_______ (10)[3×(−8)]×0.125=________(−3)×(4×0.5)=_______ 3×[(−8)×0.125]=_______ (11)116()23⨯-= _______ (12)(-4)×(−3)+(−4)×5=______1166()23⨯+⨯-=______ (−4)×(−3+5)=_________3.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结合律:(a ×b)×c= 分配律:a ×(b +c)= 【课堂导学】 例题:例1 计算 ()361276521-⨯⎪⎭⎫⎝⎛-+例2 计算(1)8×81 (2)(−4)×(−41) (3)(−87)×(−78) 例3 (1)991716×20 (2)(−28)×99【课堂检测】1. 6×[(-3)×2]=(−3)×[2× ] 2.(−10)×[(−51+21)]=(−10)× + 213. −8×(−81)=4.在−2,3,4,−5这4个数中,任意取2个数进行乘法运算,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A .20B .−20C .12D .10 5.若2与a 互为倒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21B .a=−2C .a=−21 D .a=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负数没有倒数B .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 .−1的倒数是−1 8.计算(1) (-25)×(-85)×(-4) (2) (—100)×(103-21+51-0.1)(3) (-7.33)×(42.07)+(-2.07)×(-7.33)(4))741()113()113()73()113()72(+⨯-++⨯---⨯(5)(—5181)×9课后反思:。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教案

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教学目标1.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求有理数的倒数.教学重点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某地某周每天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为: ÷7,即(-14)÷7,如何计算(-14)÷7?情境引入,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新知讲解:分组合作讨论并交流P45议一议,试一试. 如何计算(-14)÷7? (-14)÷7=(-14)×17尝试计算P46例4,并讨论结果.(1)36÷(-9);(2)(-48)÷(-6);(3)(-12 )÷(-23 ).知识储备: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ab =1,那么a 和b 互为倒数.例如,5的倒数是15 ;-10的倒数是-110 ;-8和-18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解:(1)36÷(-9)=-4;(2)(-48)÷(-6)=8;(3)(-12 )÷(-23 )==34对有理数除法,一般有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0不能作除数.因为除法可化为乘法,所以有理数的除法有与乘法类似的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例5 计算:(1)(-32)÷4×(-8);(2)17×(-6)÷(-5);(3)(-81)÷94 ×49 ÷(-16).解:(1)(-32)÷4×(-8)=(-32)×14 ×(-8)=(-8)×(-8) =64;尝试计算例6,并讨论结果. 例6 计算(13 -12 )÷114 ÷110.解 (13 -12 )÷114 ÷110 =(-16 )×45 ×10=-43.让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指出蕴含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的“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体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体现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练习 1.214 ×(-67 )÷(12 -2); 2.-123 ×(1-23 )÷119 ; 3.÷4.4.(1)-8-32÷(-4);(2)-9×(-2)-15÷(-3);(3)2-2÷12 ×2;(4)-3.5÷23 ×(-34 );(5)(-6)÷23 ÷34 .三、交流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小结.让学生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学会对知识进行提炼,学会从众多信息中发现并获取有效的信息.四、布置作业课本P48习题2.6第4.5题.。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1)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1)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做一做 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 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2)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 ;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 .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来研究上面的问题.我们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1)按上面的规定,水位上升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 今天高12 cm ,所以(+4)×(+3)=+12. 类似地,(+4)×(-3)=-12,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2)如果水位下降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所以 (-4)×(+3)=-12. 类似地,(-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水位连续上涨、下降的场景或动画,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或经验的回顾,激发研究兴趣.用水位连续上涨过程中,上涨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正数乘正数”和“正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用水位连续下降过程中,下降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负数乘正数”和“负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试一试 仿照上面的过程,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的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填写下表:(4)(3)12×++=(4)(3)12⨯+-=-(4)(3)12×--=(4)(3)12⨯-+=-二、探究归纳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试一试:(1)3×(-2)=?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 (2)(-3)×(-2)=?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 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 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如 5×0=0; 0×(-3)=0.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在讨论4个等式含义的基础上,再次借助生活经验,得出“试一试”中几个问题的结论并让学生填表,既是模仿练习又为探索规律积累了素材,既动手又动脑.最后,按“两个有理数同号、异号及其中一个为0”等3种情况,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概括: 综合上面式子:(1)3×2=6; (2)(-3)×2=-6; (3)3×(-2)=-6; (4)(-3)×(-2)=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在学生交流后,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总结出如何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 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三、实践应用1.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2)1(3)35(3) (3) 3 1 (2)(7) (4)2⨯⨯⨯⨯-;-;--;.2.例题计算:)6(9)1(-⨯ ; 6)9()2(⨯- ; )6()9()3(-⨯- .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学生独立运算.解 :(1)9(6)(96)54⨯⨯ -=-=-;(2)(9)6(96)54⨯⨯ -=-=-; (3)(9)(6)(96)54⨯⨯ --=+=.练一练: 1.计算:(1)(7)3(2)(48)(3)(3)( 6.5)(7.2)2(4)93⨯⨯⨯⎛⎫⨯ ⎪⎝⎭-;--;--;-.2.计算:111(1)1112345(2)(0.25)(2)(0.8)12 ⎛⎫⎛⎫⎛⎫⨯⨯ ⎪ ⎪ ⎪⎝⎭⎝⎭⎝⎭⎛⎫⨯⨯⨯ ⎪⎝⎭-+- ;---+.学生独立运算.3.计算:2(0(6)0.25(8)1()22(1) 3(4); (2) (5) 2 ;(3) (6); (4) 62) ;(5) (6); (6) 0 ;(7) (4); (8) (0.5) ;23(9) (); (10) (2) ;34(11) (5)⨯⨯⨯⨯⨯⨯⨯⨯⨯⨯⨯-------------(5); (12) 2 .⨯-4.计算:)(1)(1111(1)(1) 3(1); (2) (5)(1 ;1(3) ; (4) 0) ;4(5) (6); (6) 2 ;(7) 0; (8) 1 .⨯⨯⨯⨯⨯⨯⨯⨯------- 学生独立运算.延伸与提高: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2.a 、b 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 =|ab |成立. 学生思考后回答.四、交流反思1.做完第2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它有什么关系?一个数与1相乘呢?2.由上面的练习,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吗?五、布置作业课本P48习题2.6第1题.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本课时的重点是感受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能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所以例题都以简单的整数运算为主,不在数字运算上增设障碍.例1分别安排了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等3个小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案(2) 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案(2) 苏科版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案(2) 苏科版【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 会运用乘法运算率简化乘法运算.3. 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并会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5×(—12)= —︱—6.2︱×(—2.5)= 99×(—3.5)= (-5.3)×[(-56)×2]×0= 12×(+8)×0.125=二、合作探究活动1 同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的验证活动一样,从复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开始,由问题“在含有负数的乘法运算中,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还成立吗?”引发学生思考。

观察下列各有理数乘法,从中可得到怎样的结论(4)请学生再举几组数试一试,看上面所得的结论是否成立?活动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活动3 计算:(1)8×(-32)×(-0.125) (2))914()1531()79(3170-⨯-⨯-⨯3)(1276521-+)×(-3) (4))725()12()725()7()725()5(-⨯---⨯-+-⨯-活动4 简便计算 (1)991716×20 (2)(—992524)×5活动5 计算(1)8×81= (2)(—4)×(—41)= (3)(—87)×(—78)= 互为倒数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三、当堂反馈1.运用运算律填空.(1)-2×()-3=()-3×(_____).(2)[()-3×2]×(-4)=()-3×[(______)×(______)].(3)()-5×[()-2+()-3]=()-5×(_____)+(_____)×()-32.选择题 利用分配律计算98(100)9999-⨯时,正确的方案可以是 ( ) A 98(100)9999-+⨯ B 98(100)9999--⨯ C 98(100)9999-⨯ D 1(101)9999--⨯ 3.运用运算律计算:(1)(-25)×(-85)×(-4) (2)(—100)×(103-21+51-1)(3)(-7.33)×(42.07)+(-2.07)×(-7.33) (4)18×⎝ ⎛⎭⎪⎫-23+13×23-4×234. 已知:a,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3x —[(a +b)-cd ]x 的值5. 定义一种运算符号△的意义:a △b=ab —1,求:2△(—3)、2△[(—3)—5]的值四、课堂心得:。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12)【精品】.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12)【精品】.doc

(2)除数变成它(的2倒8数)。继而7得出有理4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2数8的) 倒数1。 4
观察下列各式:
7
(10) 2 (10) 1 5 (10 2) 2
24 (8) 24 ( 1) 3 (24 8) 8
A、两数相等
B、两数互为相反数
C、两数互为倒数
D、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4. 如果 a·b<0,那么 a + b + ab =

a b ab
5. 若 ac>0,又 ab<0 ,则 b
0;若 a >0 , b <0 ,则 ac
0。
c
b
c
6. 一个数的 4 1 倍是-13,此数为多少? 3
7. 计算:
(1) 39 29 ( 1 ) (2)(-24 6 )÷(-6) (3)(-2 1 )÷1 1 ×
(4) ( 1) ( 2) 23
(5) 39 29 ( 1 ) 30 15
(6) (3 3) (2.25) 8
计算:
(1) (32) 4 (8)
( 2)17 (6) (5)
(3) (81) 9 4 (16) 49
五、练习巩固
(4) (7 7 7) ( 7) 4 12 8 8
小明:根据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要求(-28)÷7 的商,即求一个数,
使其与 7 的积为-28,所以这个 数是-4。
小丽:根据小学所学知识,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所以

小明和小丽的算法正确吗?
比较下面两种算法: (28) 7 (28) 1 4 7
二次备课
你 发现了什么?由此得出,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1)除号变成乘号;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理解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2.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3.经历有理数乘法中运算律的探索,概括出有理数乘法仍满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4.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数学活动,体会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运算律的探索,概括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回顾小学里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猜想这些运算律对于有理数是否同样适用? 二、探究归纳 1.试一试: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和○×△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且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和△×(○×□) (3)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且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和○×△+□×△ 2.你能发现什么?请评判自己的猜想. 3.概括:事实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对于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不仅要会用文字表示,也要会用字母表示: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b.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c.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还不够熟悉,对运算规则和应用场景的理解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道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综合运算的题目,例如:(-3) ×4 ÷(-2),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包括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有理数的除法等。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和演示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过程。

例子1:教师给出一个乘法的例子:(-2) ×(-3)。

教师解释说,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2) ×(-3) = 6。

教师通过数轴或图示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负数相乘的规则。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学习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习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2)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3)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4)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 ,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自主探究我们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用算式如何表示上述问题?(1)按上面的规定,水位上升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所以(+4)×(+3)=+12. 类似地,(+4)×(-3)=-12,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2)如果水位下降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所以(-4)×(+3)=-12.类似地,(-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思路:展示水位连续上涨、下降的场景或动画,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或经验的回顾,激发研究兴趣. 用水位连续上涨过程中,上涨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正数乘正数”和“正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用水位连续下降过程中,下降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负数乘正数”和“负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4)(3)12×++=(4)(3)12⨯+-=-(4)(3)12⨯-+=-2.想一想你能用上面的方法写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水位变化的式子吗?请在下表中填空:探究归纳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2.试一试:(1)3×(-2)=?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2)(-3)×(-2)=?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如 5×0=0; 0×(-3)=0.活动:综合上面式子(1)3×2=6; (2)(- 3)×2= - 6;(3)3×(- 2)= - 6; (4) (- 3)×(- 2)=6.(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再把 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 .学生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例题精讲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5×(-3); (2)(-3)×3;(-2)×(-7);(4)12 ×13.例1.计算(1)9×6; (2)(-9)×6; (3)3 ×(–4) ; (4)(–3)×(–4); (5)(-15)×0;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巩固练习:计算:(1)( -7)×3 (2)( -16)×(-3) (3)(-6)×(-1.2) (4)(-23)×92.计算: 111(1)1112345(2)(0.25)(2)(0.8)12 ⎛⎫⎛⎫⎛⎫⨯⨯ ⎪ ⎪ ⎪⎝⎭⎝⎭⎝⎭⎛⎫⨯⨯⨯ ⎪⎝⎭-+- ;---+. 归纳: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3.计算:(1)3×(-4); (2)(-5)×2;(3)(-6)×2; (4)6×(-2);(5)(-6)×0; (6)0×(-6);(7)(-4)×0.25; (8)(-0.5)×(-8);(9)23 ×(-34 ); (10)(-2)×(-12); (11)(-5)×2; (12)2×(-5).4.计算:(1)3×(-1); (2)(-5)×(-1);(3)14×(-1); (4)0×(-1); (5)(-6)×1; (6)2×1;(7)0×1; (8)1×(-1).五、交流反思1.做完第4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它有什么关系?一个数与1相乘呢?2.由上面的练习,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四、延伸与提高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2.a 、b 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 =|ab |成立.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七、反馈作业课作《课练》 ,家作《优学》八、教学反思苏:例4.(1)你能把5写成两个整数的积吗?(要求写出所有可能)(2)你能把-5写成两个整数的积吗?(要求写出所有可能)想一想:xy >0 则x 、y 号 ; xy <0 则x 、y 号;xy =0 则 x = 或y =四、课堂练习1.判断:(1)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再把绝对值相乘; ( )(2)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4)0乘以任何数都得0; ( )(5)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 ( )2.确定下列各个积的符号,填在后面的空格内,并回答问题:① 3×3×3×3; ;②(-3)×3×3×3; ;③(-3)×(-3)×3×3; ; ④(-3)×(-3)×(-3)×3; ;⑤(-3)×(-3)×(-3)×(-3); ;3.计算:(1)53()(1)245-⨯- (2)1(8)()4⎡⎤-⨯--⎢⎥⎣⎦ (3)21-×(-41) (4)3 ×(-5)×(-7)× 4 (5)(-98)×0.25×(-41)×9 (6) 17() 2.5()(8)516-⨯⨯-⨯- ×0 (7)(-2)×(-7)×(+5)×(-71) (8)(-32)×(-51)×(81-) (9)21×(-4) ×(-23)×(+3) 4.(1)若|x |=2,|y |=3,试求xy 的值; (2)若|x |=2,|y |=3,且xy <0,求x +y 的值. 例2.想一想1.(–1)×(–2) 2.(–1)×(–2)×(–3)3.(–1)×(–2)×(–3) ×(–4); 4.(–1)×(–2)×(–3) ×(–4)×(–5)×……×(–2008);5. (–1)×2 ×(–3)×4×……×(–2011)×2012; 6.(–1)×2 ×(–3)×4×……×(–2011)×2012×(–2013) .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六、反馈作业课作《课练》,家作《优学》七、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
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
(2)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
(3)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
(4)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 ,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低)多少?
自主探究
我们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用算式如何表示上述问题?
(1)按上面的规定,水位上升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
今天高12 cm ,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
(2)如果水位下降4cm 记作“-4”,3天后记作“+3”,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
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
设计思路:展示水位连续上涨、下降的场景或动画,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或经验的回顾,激发研究兴趣. 用水位连续上涨过程中,上涨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正数乘正数”和“正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用水位连续下降过程中,下降前后的水位变化状况,建立“负数乘正数”和“负数乘负数”的数学模型.
(4)(3)12×++=(4)(3)12
⨯+-
=-(4)(3)12⨯-+=-
2.想一想
你能用上面的方法写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水位变化的式子吗?
请在下表中填空:
探究归纳
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
“-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试一试:
(1)3×(-2)=?
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
(2)(-3)×(-2)=?
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
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
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
如 5×0=0; 0×(-3)=0.
活动:综合上面式子
(1)3×2=6; (2)(- 3)×2= - 6;
(3)3×(- 2)= - 6; (4) (- 3)×(- 2)=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再把 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 .
学生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
例题精讲
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 (2)(-3)×3;
(-2)×(-7);(4)12 ×13

例1.计算(1)9×6; (2)(-9)×6; (3)3 ×(–4) ; (4)(–3)×(–4); (5)(

15
)×0;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巩固练习:
计算:(1)( -7)×3 (2)( -16)×(-3) (3)(-6)×(-1.2) (4)(-
23
)×9
2.计算: 111(1)1112345(2)(0.25)(2)(0.8)12 ⎛⎫⎛⎫⎛⎫⨯⨯ ⎪ ⎪ ⎪⎝⎭⎝⎭⎝⎭⎛⎫⨯⨯⨯ ⎪⎝⎭
-+- ;---+. 归纳: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
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
3.计算:
(1)3×(-4); (2)(-5)×2;
(3)(-6)×2; (4)6×(-2);
(5)(-6)×0; (6)0×(-6);
(7)(-4)×0.25; (8)(-0.5)×(-8);
(9)23 ×(-34 ); (10)(-2)×(-12
); (11)(-5)×2; (12)2×(-5).
4.计算:
(1)3×(-1); (2)(-5)×(-1);
(3)14
×(-1); (4)0×(-1); (5)(-6)×1; (6)2×1;
(7)0×1; (8)1×(-1).
五、交流反思
1.做完第4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它有什么关系?一个数与1相乘呢?
2.由上面的练习,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
四、延伸与提高
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
2.a 、b 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 =|ab |成立.
六、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七、反馈作业
课作《课练》 ,家作《优学》
八、教学反思
苏:
例4.(1)你能把5写成两个整数的积吗?(要求写出所有可能)
(2)你能把-5写成两个整数的积吗?(要求写出所有可能)
想一想:xy >0 则x 、y 号 ; xy <0 则x 、y 号;xy =0 则 x = 或y =
四、课堂练习
1.判断:
(1)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再把绝对值相乘; ( )
(2)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
(4)0乘以任何数都得0; ( )
(5)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 ( )
2.确定下列各个积的符号,填在后面的空格内,并回答问题:
① 3×3×3×3; ;②(-3)×3×3×3; ;③(-3)×(-3)×3×3; ;
④(-3)×(-3)×(-3)×3; ;⑤(-3)×(-3)×(-3)×(-3); ;
3.计算:
(1)53()(1)245-⨯- (2)1(8)()4⎡⎤-⨯--⎢⎥⎣
⎦ (3)21-×(-41) (4)3 ×(-5)×(-7)× 4 (5)(-98)×0.25×(-4
1)×9 (6) 17() 2.5()(8)516
-⨯⨯-⨯- ×0 (7)(-2)×(-7)×(+5)×(-71) (8)(-32)×(-51)×(81-) (9)21×(-4) ×(-2
3)×(+3) 4.(1)若|x |=2,|y |=3,试求xy 的值; (2)若|x |=2,|y |=3,且xy <0,求x +y 的值.
例2.想一想1.(–1)×(–2) 2.(–1)×(–2)×(–3)
3.(–1)×(–2)×(–3) ×(–4); 4.(–1)×(–2)×(–3) ×(–4)×(–5)×……×(–2008);
5. (–1)×2 ×(–3)×4×……×(–2011)×2012; 6.(–1)×2 ×(–3)×4×……×(–2011)×2012×(–2013) .
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六、反馈作业
课作《课练》,家作《优学》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