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维度结构及测量
学过程 中以学生为本 的教学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所表现的人文关怀精神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首
和 能 力 水平 以外 ,心 理 和个 性 特征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嗍
因此 ,教学 质量 的评价除 了需要考虑知识传授和能力
培 养 以外 ,还 需 要 考 虑 教 师 教 学 过 程 中 的人 文关 怀 的
( 以人为本 的教学精神)在教 学过程 中具有 非常重 即
要 的 意义 。J ,作 者 认 为 :教 学是 在一 定 的人 文 环 l 1 因此
对 于教 学质量 的 含义 ,许多学 者都 有不 同的看
法 。但 是 ,要 清 楚 高校 教 师教 学 质 量 的涵 义 ,并 对 评 价 指 标 进 行 分 析 ,首 先 需 要 清 楚 高 校 教 学 目标 是 什 么 。精 英 教 育 强 调 学术 性 教学 ,但 是 大众 化 教 育 更 多 的是 强 调 应 用性 或创 业 性 教 学 ,学 生 毕 业 后 的社 会 适 应 和 作 能 力 就 显 得非 常重 要 。 因此 ,社 会 用 人 单 位 l 二
因素 。一方 面 ,人文关怀是教学环境 的基础 ,强调人
文 关 怀 的教 学 环 境 可 以进 一 步 促 进 知识 的传 授 和 技 能
境下 ,教师把知识 、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教学 的
目的需 要 同时 强 调 知 识 、技 能 和人 文 思想 的 传授 。本 文试 图在 分 析 教 学 质 量 含 义 的 基 础上 ,通 过 质 化 研 究
教 学质 量 的 升华 。 2 评 教 指标 的 维度 结 构 框架 . 高校 教 师 教 学 质 量 是 一个 复 杂 的多 维 度 因素 的 概 念 ,仅 从 某 一 方 面 对 教 师 教 学 质量 进 行 评 价 是 不 全 面 的 。教 师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需 要 从 教 师 的 人 文 关 怀 、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B 2科学研究
析, 以建立 更加 科学 、 合 理 和 全 面 的 高 校 教 师绩 效 评 价体系。
一
教师个人绩效
、
评 价指 标体 系建立
C 2 2 : 发表论文论著 C 2 3 : 科研经费 C 2 4 : 科研成果奖励 C 2 5 : 发 明专利 C 3 l : 学科点 申报 C 3 2 : 学科规划 C : 品牌专业建设
分 析 。采 用 克 隆 巴赫 阿 尔 法 ( C r o n b a c h’ s Al p h a ) 模 型
主体 , 让 受 访 者 回答 这 些 二 级 指 标 在 评 价 高 校 教 师
绩效 时 的重 要程 度 。第 二轮 问卷 调查 面 向东北 林业 大学 的教 师 、 管理 人 员 、 研 究 人 员 和 学 生 发 放 调 查 问 卷 , 共 发 放 4 0 0份 , 最 后 回收 3 4 1 份 ,回 收 率 为
的 仅系 数 来 做 判 断 。C r o n b a c h’ s 系 数 如 果 大 于 0 . 6, 说 明 指标 是 有 效 的 和 可 靠 的 ; 如果 大于 0 . 8 , 说 明 指 标 是 非 常 可靠 的 。 问卷 分 析 的 结 果 , 如 表 3所 示 。
随着 高 等教育 大 众 化 的开 展 , 高 等教 育 的质 量 问 题 逐 渐 凸 显 j , 建 立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证 体 系就 显得 尤 为重要 。高校 教师 作 为高等 教
表1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
一
级指标
育 的中坚 力量 , 其 工 作 质 量成 为 高 等教 育 质 量 保 证 的关键 【 2 儿 。科 学 合 理 的 高 校 教 师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是 引导 、 控制 、 提 高 高 校 教 师 教 育 教 学 行 为 和 结 果 的重要 保 证 , 能 够 激 励 教 师 发 挥 自身 的 知 识 储 备 来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现今,高等教育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将公立和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怎样客观、有效地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话题。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全面评价,是指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角度,以考核教师的教学实施效果、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系统地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期建立一套客观、可操作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评价体系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为客观性指标和主观性指标,明确每个指标项的评价要点,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科学研究出适用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教学过程评价指标、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教学计划完成指标、教学环境指标、课堂管理指标、教师专业素质指标等。
结合客观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主观性指标,如评价者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看法、学生对教师教学表现的反馈、学术机构的行业评定等。
最后,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观察法、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等,从不同角度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准确地捕捉教师教学情况,以达到客观的评价效果。
此外,伴随着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高校管理机构还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可以提出有关激励措施,如实施教师教学质量奖励、提高教师师资和工资待遇等,以激励教师发挥最大的潜力;可以举办定期的教师教学质量培训研讨会,对先进的教师教学技巧进行宣传,向教师传播更新的教学理念;也可以采取实施教学质量监测的机制,按照特定的审核更加严把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关,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统一性。
构建高校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 。为 了使评价指标更具有可操 作性 , 可
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 化为更多 的二级指标。评 价人员根 据 这些特定的指标体 系对各项技能进行打分 . 最后根据各项分 数得到教师的技 能水平等级。根据高校教师技能的要求 。 其 教学技能评价的基本 指标包括 : 教学设计 技能 、 课堂 教学技
要 求 明 确 具体 、 法 简便 易 行 , 可 自测也 可他 测 , 而 有利 方 既 从
挑起疑点、 留下空白。 同时对学 生要 实现公正 、 平等、 无歧视。 第五. 教学研究技 能。分 为掌握 教学 研究 的基 本方 法、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 吸取 科研成果 的能力 两项技 能。本指 标不仅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应不 断钻研教 育教学规律。 学习 国
综 合 掌 控能 力 。 不仅 要 为 学 生 指 出 正 确 的 思 维 方 向 。 营造 宽 阔 的 思 维空 间。 更要 为学 生 掌 握 的 知 识 理 出 线 索 、 开 矛 盾 、 揭
导, 按照教学基本规律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学、 科 合理
地确 定评 价项 目及每个项 目的权重系数 , 同时采用定性 与定 量相 结合 的评 价方 法。 以避 免评价的主观 随意性, 逐步实 现 评价的科 学化 与规 范化。 第二 。 全面性。在制定高校教师教学技能评 价指标体 系
于调 动广大教 师的积极性. 不断促进教师 自身素质及教学技
能 的提 高 。
二 、完善指标体 系设计前 的准备工作
指标体 系是将教学 中的各项技能分 门别类列 出相关 问
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 方法 , 并付 诸于教学 实践 中. 更要 创造
能 、 业批 改和 辅 导 答 疑 技 能 、 学 评 价技 能 、 学研 究 技 能 作 教 教 五项一级指标。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
1.绩效评价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要求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而绩效评价正是对教师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估和激励的机制。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推动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2.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综合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综合考虑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表现。
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教师的绩效水平,避免片面评价和误判。
2.2.科学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注重指标的客观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3.灵活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灵活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和调整指标,以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和岗位的差异。
3.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应包括教学指标、科研指标和综合素质指标三个方面。
3.1.教学指标教学指标是评价高校教师主要工作的重要指标。
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估。
教学质量可以从学生评价、教学观摩、教师自评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
3.2.科研指标科研指标是评价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
包括科研项目的申请、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估。
科研指标的合理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研究领域的不同。
3.3.综合素质指标综合素质指标是评估高校教师整体绩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个人发展与自我提升等方面的评估。
综合素质指标的构建需要涵盖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4.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充分调研和分析相关数据。
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了《 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 》 一文 , 出了胜任力概念 , 提 引发 了一
高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本
场“ 胜任力运动革命 ” 9 7年 , 。16 为了改革 当时美国教师教育 质上并不矛盾 , 然而在实践中, 这二 者却是矛盾重重 。像论文 内容, 美国联邦教育署研究局开始大力倡导“ 能力本位教师教 等 科 研 成 果 是显 性 的 , 教学 效 果 则 是 隐性 的 , 而 由此 出现 了重 育”成为 了当时美国教育的一大特 色, , 从此教师胜 任力评 价 科研轻教学的评 价导 向,评价者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 的数
作者简介 :刘叶云( 96 )女 , 16 . , 湖南邵 阳人 ,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8 9
3 .评价 标 准 偏 差
解他人 ) 。此外 , 这个报告还提出了高绩效教师经常使用的 7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 价是 高校教师评价 的两种不 同技术量
种技 能 : 有较高期望 、 能很好地安排课程、 使用多种鼓 励学 生 的技术 、有清晰的管理学生的策略 、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资 ’ 、 源 能够使用一系列评估方法 、 经常布置家庭作业 。D ne o ail n s (9 6 等人提出教师胜任力模型 的 4 19 ) 个维度 : 计划与准备 、 教 师 环 境 监控 、教学 、专业 责 任 感 。Bsco n rbe i hf adGol s r
值判断 , 这种判断将对高校教师本身 、 高校甚至社会产生直接
而深 远 的影 响 。
操 守和社会 良知的增 强。这就使得原本作为手段的评价逐渐 蜕变成 目的 , 教师 的工作都围绕评价而进行 。
2 评 价 导 向异 化 .
2 世纪 7 年代初 , 国哈佛大学教授 McC ad发表 0 0 美 Mln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要:本文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景式观照,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梳理,把其中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编制出具有鲜明导向性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确定由学生评价、院系综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的不同角度的评价主体,以期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目前,在人才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教学质量即培养人才的质量关乎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经过许多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根本保证。
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曾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
有两个主要着眼点:一是评价;二是发展。
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评价过程旨在对被评价者做出判断。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师不断地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改进工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来了解教学情况,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工作。
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根据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基于AHP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基于A H P 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陈寒露(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18)摘要:绩效工资改革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 要举措,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及合理性有待提高。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 高校绩效考核综合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校工作 人员的工资结构,而且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体制 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高校教职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 位管理”转变,对于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 重大意义。
同时,由于高校事业的特殊性及教师工作的复 杂性,高校绩效分配难免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使得绩效 工资改革的效果难以完全发挥。
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既能 反映教师工作特性,又能兼顾公平的绩效考核综合指标 体系,成为各高校继续深化绩效工资改革需要解决的迫切 问题。
一、我国高校绩效考核现状与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薪酬由岗位工资、薪级 工资、绩效工资和各项津贴补组成,其中绩效工资细分为 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暂。
通常,高校绩效工资 考核一般采取工作业绩考核和岗位聘任考核两种方式,但 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存在主观性较强、缺乏横向可比性等问 题,无法适应绩效工资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1.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绩效工资实施的必要条件。
由 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很难将其绩效量化。
(1)教师工作具有高投人性的特点。
高校教师受教育时 间长,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现如今,进 人高校任教的教师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除此之外,高 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增长知识,探究知识,消化 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
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研究
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旨在解决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客观的问题。
通过对关键指标选择与设计、测评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结合实证分析及案例分析,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和比较,并从中得出研究成果总结,指出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重要参考,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关键指标、设计、测评方法、实施、实证分析、结果讨论、案例分析、比较、研究成果、问题、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一直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够科学、准确和完善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工科高校教师教学特点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相对不足。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工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显得较为不足。
建立一套适合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测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选择合理的关键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测评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工科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相应的测评方法,为提高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方法,以期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通过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面评估和有效监督,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二是选取并设计关键指标,确保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表现,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建立并实施适用于工科高校的教学测评方法,旨在深入分析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四是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验证和比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供有益探讨和启示。
浅谈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的、交互式 的以及身 临其境 的 ,内容可
以是一个个小模块单独进行 的实训 ,然 后逐步扩大 内容 , 直到最后综合 的实训。 实训的 “ 题 目”可 以是 给定 的 ,也可 以 是可选 择的 ,直 至不 确定 的 “ 遭遇式 ” 的。实训 岗位可以是 单人定 岗式的 ,也
的发 展 。
于教师 队伍 的建设 ,建立公正 的高校教 并且 刚刚成 为重点 高校 。学校急切需要 育评价体系对于高校教师 的合理评价有
着 十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一
的发展和教育事业 的发展 。②评价 主体
单一。
、
高校教师评价现状
该高校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过去 的教学评 估过程中对学校的整体 发展起
教学结构 紧密有序 C
0 . 0 3 8 4 O . 6 7 0 . 5 3 O . 6 1
B 1 l 教学 目标适 当,符合培养实际 C 0 . 4 6 7 9 O . 4 4 0 . 4 2 0 . 4 3
某 高校是一 所由几所 高校合并组成
二 、高校教师 评价指 标及 指标权重确定
三 、利 用模拟 仿真教 学平 台软件 开展 会 计 实 训 的重 要 意 义
1 . 对 教 师 带 来 的 影 响
( 2) 学生在 电脑 上完成仿真实训 ,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 3)由于 电脑 系统可 以 自动智 能 判错 ,不用增加老师负担 ,学生 自行操 作立 即可 以知道结果 ,帮助学生指 出纰 漏与错误 ,增强学生 的 自我学 习能力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作者:杨世玉刘丽艳李硕来源:《高教探索》2021年第12期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集合体。
本研究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尚不明晰、评价体系比较粗放等问题,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教学内容选择与开发、教学整合与转化、教学表达与交往、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研究与创新、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
此外,研究确立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层级,从1-4级刻画三级指标,能够推动教学能力的精准化测评,为高校教师的聘任考核及自身专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德尔菲法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家对于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文件指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应突显教师作用,提升其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1]。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被认为是“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核心”[2]。
厘清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问题,是保证教师教学有效性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探析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评价指标是当下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学界对于教学能力的界定及构成尚未达成共识。
有学者强调教学能力的综合性,如泰戈拉等人将其定义为“在多样化教学情境中,有效教学所需要的个人特点、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融合”[3],瑞西奥等人认为它是学术能力、社会能力、个人和人际能力、工具能力构成的能力综合体[4]。
也有学者如申继亮从认知视角解读教学能力,认为它是在认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学科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5],韩磊等人将教学看作一种精神活动,教学能力是一种“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一种能力”[6]。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的一套标准和指标体系。
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能力指标1.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
2.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师能够合理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
二、专业知识与能力指标1.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深厚的学科能力,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点,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
2.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教师具备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三、专业发展能力指标1.自我反思与学习能力: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教师能够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个人成长与成就:教师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和不断学习,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为学校和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师德与教育情操指标1.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教师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负责。
2.诚信与敬业: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积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与学生的沟通与关系指导能力: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教师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及建模-教育文档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及建模作为高等院校师资的教学科研人员,是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创新责任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是知识传递和智力支持的中坚力量,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师资水平。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综合评价,为高校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和进行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而评价的方法是否客观、科学,能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会对评价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效果。
因此,要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既能够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人员客观实际情况,又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高等院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常规性工作,通常在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以及各类奖项及荣誉申报的时候进行开展。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部分国家级荣誉或奖项申报工作统一规定了对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外,各省、直辖市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区域性或学科发展特点制定了教师评价指标。
虽然评价的目的不同,但用于各类工作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却大同小异。
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教师评价指标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和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两大类。
其中,教学工作评价指标通常包含了: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荣誉成果、教师职业道德等项目;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主要是科研业绩成果,具体包含:学术论文和著作、专利、科研奖励等项目。
这些指标的设定,基本是从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内容出发,主要针对工作的成绩和效果进行评价,并且部分指标实现了量化,如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成果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一实行民主测评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加强了评价的客观因素,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要科学全面的对高校教师进行评价,目前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片面、功能弱等局限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指标不够全面。
如何构建和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意性 , 在一定程度 上 推动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王斌 华, 2005)。 然而,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完
全 按 照企 业流 水线 标 准 设计 的管 理 模 式 是 对 高校 教 学 工作管理的简单化处理 ,过分依 赖此类评价手段一方 面难 以维持或充分调 动教 师的 工作积极性 ,另一 方面 也 给教 师本人造成 了巨大 的压 力和心理负担 ( 彭兴富
( 如学生 ) 并不一定具备评价所需 的专 门素质或者完全 知晓调查和评价的真实意义 ,他们有时会凭借主观感 觉或印象 , 根据个人的偏好和经历等 , 通过有限渠道获 取 的相对 片面 、 面化 的信息 对教 师作 出评价 , 而使 表 从
评 价 的客观性 、 威性 和公 正性 大 打折 扣 。为 了取 得 较 权
按 照功能和作用 的不同 ,评价可 以分为终结性评 价、 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指在某项活 动告一段落时 ,对个体工作最终成果或成就作出的价 值判断 ; 诊断性评价指在某项活动开始前 , 为使其计划
更 有效 地 实 施 而进 行 的 预 测性 评价 或 对 评 价 对 象 的 基
工作具有其 自身的特点 ,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
价 体 系是我们 面临的重 要课 题 。 一、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 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 一 ) 评价 内容和标 准未能 全面反 映高校 对教 师素 质 的要 求 绩效评价 的内容应 全面反映高校对 教师素 质的要
础、 条件作出的鉴定 ; 形成性评价指在活动过程中用 以 调节活动过程 , 保证 目标实现而进行的评价。目前的高
为理想的评价结 果 ,教师一方面会更加顺从于评价指 标及对这些指标加以考核的行政机构 ; 另一方面则会 相应降低对学 生 的要求 , 因为“ 一个教 师是否受学生 的 欢迎 , 同教学 的本质无多大的关系 ; 教学 的 目的是使学 生理解一 门科学 , 生认 为教 师教学 中的不 足 , 能是 学 可 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和没有以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 ,或是 他们只是追求快乐的原则。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最直接 的负面作用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黄成林 , ( 2006 ) o ( 三 ) 评价过程 和 结果 对促进 高校教 师的长远 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构建
高等学校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构建吴虹雁;朱槿【摘要】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ocument“Evaluation Scheme of Excellent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ing on the key links influencing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nd with due analysis on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covered in the MOE document, this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ttempted to set up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appraisal system consisting of 4 dimensions-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quality. The initial 4 dimensions and 18 appraisal items derived from elaborating on the the MOE e⁃valuation system were set up aiming a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aculty, and then the questionnaires concerning the initial proposal was analyzed and our proposals were verified on thei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d the final con⁃clusion of 4 dimensions and 15 appraisal items was reached.%从影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出发,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方案》,在探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调研问卷统计结果,构建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四个维度组成的高等学校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
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
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
二、指标体系的建设目标1.准确反映教师师德水平。
2.能够全面评价教师师德表现。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4.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三、指标一:教学责任教师师德的首要体现是教学责任。
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备课准备、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
四、指标二: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及帮助等方面。
五、指标三:道德榜样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六、指标四:职业道德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平等待遇等方面。
七、指标五:学术研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
八、指标六:社会服务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参与社区教育、扶贫助困等方面。
九、指标七:团队合作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与同事的合作程度和团队业绩等方面。
十、指标八:个人发展教师个人发展是师德建设的基础,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个人职称评定等方面。
十一、指标九:文明礼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文明礼貌,评价指标应包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待他人的态度等方面。
十二、总结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师德水平。
同时,该指标体系还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提高。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该指标体系,为优秀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在高校教育领域中,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教学能力评价旨在提供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与改进方向。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构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构建是评价体系的基础,也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学能力评价指标:1. 学术水平学术水平是高校教师教学的核心素质之一,可以通过教师的学历、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能将其有效实施。
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多样性、教材的选用等。
3. 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评价指标可包括教师教室管理、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资料的准备等。
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评价指标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参与度等。
5. 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评价指标可包括作业批改的及时性、评分标准的公正性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际的应用与推广。
下面将介绍一些应用方法:1. 定期评价与指导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对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如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与改进。
2. 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主动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评价指标表格供教师填写。
3. 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通过相互观课、相互讨论等方式进行。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与反馈,教师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评价与指导。
4.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校可以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三、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挑战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师资准入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师资准入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1. 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评价指标体系通常会考虑教师的教育
背景和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和培训经历。
这些因素可以反映教师的专业基础和学术素养,对于评价教师的综
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评价指标体系也会关注教师的教学能
力和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是否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评价其
教学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
3. 专业发展和教育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可能还会考虑教师的专
业发展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是否参与学术研究、是否持续学习和
专业进修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因素可以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教
育事业的投入程度。
4. 教育理念和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还会关注教师的教育理
念和师德师风,包括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否尊重学生、是
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因素对于评价教师的综
合素质和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师资准入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教育理念
和师德师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综合评价教师的各项表现来确
保其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
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
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作者:汪丽吴金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1期[摘要]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制订应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归根结底,现代高校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
科学研究、知识生产、文明传承、文化创新是高校存在的社会基础,是高校成为社会轴心、引领社会潮流、净化社会风气的主导活动。
高校教师评价必须充分体现高校文化活动的本质,着眼于如何提高其知识生产、传承文明、创新文化、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结构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教师考核的目标来设置,否则,再好的指标,再好的模型,形成的考核结果也会背离考核的初衷,难以发挥考核的效能。
对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应从以下6个模块进行:师德、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
并在对现有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一、师德高校作为学者云集的公共机构,拥有着独特的高校文化,高校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这种高校文化所倡导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即师德或教师的修养。
考核评价的宗旨就在于促使教师自觉养成这种职业情操,遵守职业规范。
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核心所在。
很多高校都把师德作为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等的重要指标,在考核中重点考察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学术道德等,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二、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是教师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的根本。
但由于教学成果的体现是一个相当缓慢的长期性过程,且不易量化,相比较而言,科研成果具有更高的显示度,加上现行的职称评聘政策、绩效考核评价政策的导向,相当一部分高校和教师都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这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评价成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作用。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指标。
在教学方面,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学业成绩和教学成果等来衡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来评估;教学态度则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生关心和帮助等来衡量。
在科研方面,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来评估;科研项目可以通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来衡量;科研能力则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学术影响力和科研团队建设等来评估。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备科学性和客观性。
科学性意味着评价指标应基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客观性意味着评价指标应具备客观性,能够避免主观评价和随意性。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考虑到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充分体现教师的学科特长和个人特点。
同时,评价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便于评价者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排名。
第三,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教师培训和发展相结合。
评价指标的建设应与教师培训和发展相结合,形成闭环机制。
评价指标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参考依据,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评价指标也可以作为教师发展的指导方向,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广泛参与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建设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包括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宋丹付沙燕锋李兰平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量化评价是职称评审、岗位考核、绩效考评的关键环节。
本文引入智能优化方法中的多目标理论,基于非劣排序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建立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构成的子目标层采用多目标优化的非劣排序,而在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准则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有利于全方面、多元化地比较与评定教师。
关键词教师职业能力层次分析法多目标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41
0 引言
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量化评价是职称评审、岗位考核、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关键环节,对于稳定和发展国家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美国学者对“教师评价”定义为通过对教师的行为与能力进行全面的判断以决定人员的聘任和继续任用的一种组织能力(Nolan, J.和Hoover, L.A.,2007)。
全美专业教学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2001)推出了第一套教师评价的系列标准,得到49个州和地方教育局的立法认可。
2007年9月,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司制定《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全程规划(TDA, 2007)。
芬兰学者(Pentti Nikkanen和Jouni Valijarvi,2004)对芬兰的中小学进行调查和测试,总结出教学评价的7项一级指标与22项二级指标。
这些国外研究成果为教师职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比较方面,孙河川(2011)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中现存的教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张渝(2012)对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指出应当建立客观、公正、透明、有效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量化管理是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职业能力评价的关键方法。
在量化方法上,许多学者运用了科学计量学理论。
如许放明(2002)采用里克特量表法,对不同的工作群体按不同的打分内容进行量化;蔺洪全等(2013)基于AHP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与实践。
按照传统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建立教师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将各类指标分层并标以权重,其缺点在于将不同质的指标在一起比较,难以客观公正地比较与评定教师,难以全方面、多元化地比较与评定教师。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引入智能优化方法中的多目标理论,基于
非劣排序(Pareto排序)与层次分析法(AHP)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践应用于教师的职业能力评价。
1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分为高校教师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每一项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挖掘相应功能所需要的高校教师的各项指标,从而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三大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制定相应的子目标,构成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目标层。
再根据职业特点和需求来分析和构建子目标层内含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由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准则层。
具体的,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部模型如图1所示:
在总目标下的第一层,依据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指标体系分为“基本素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三个一级指标,构成子目标层,研究中采用多目标优化的Pareto排序的思想来进行选择,从而实现总目标。
在子目标层面以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依据前面所述的原则来进行设定(如表1所示)。
图1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局部)
表1 高校教师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
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构成准则层,其权重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来进行设置,结合专家调查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检验一致性,最后统计出二、三层指标的权重。
首先,按照层次分析法要求,邀请专家使用1-9标度法对各层指标进行评分,对同层小领域内部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其重要性;其后,回收专家的调查表,统计转化而得相应判断矩阵;再经过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统计出准则层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指标权重
3 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与结论
针对建立的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测试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际运行中对教师职业能力评价结果。
我们对同专业的二十位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了评价,以确定其在聘用岗位的相应等级表现。
组织该专业专家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其评价结果表明该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各层指标
通俗易懂,量化方法具体,指标涵盖了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主要方面,可操作性强,其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在评价方法上,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首次采用“非劣排序-层次分析法”,将
研究视角从单纯指标权重的比较扩展到不同类子目标的多目标比较,将多目标理论引入到指标体系的建立,这拓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指标比较的方法,促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完整。
采用非劣排序对子目标进行多目标寻优,并与层次分析法有机融合构建指标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以往传统指标体系比较方法的不足。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2013055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12B02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Q013QXX002, XJK014BGD005);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科研项目(K201302)
参考文献
[1] Nolan J, Hoover L A.教师督导与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M].兰英,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7.
[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Education Regulations 2001[M]. London:DfES,2001.
[3] Nikkanen, P. Effective School Improvement: the Finnish ESI-programs [M]. University of Jyvaskyl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
[4] 孙河川.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 许放明.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中观层面的合理性模式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5.
[6] 蔺洪全,王国武.基于AHP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3.7.
[7] 张渝.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困境与策略[J].求索,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