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产品检验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产品外观全检作业指导书

版本页码 1/1
修NO.修订日期修订人
NO.修订人订14记25录
3
6
注意事项:
1.检验员必须佩带手指套方可作业,严禁裸手触摸产品;
2.检验员必须100%的按检验规范进行全检作业,防止失误漏检隐患;
3.检验员检验过程中,遇到无法判定的产品,需第一时间告知上级,要求上级签限度样版;
4.检验员检验过程中,因失误造成掉落地面的产品一律做不良品处理。
注:以上不良图示为常见不良,其它电镀常规不良按正常检测。
审 查使用设备及辅料备注:此文件需盖章后才能使用,修订权部门属工程部.
批准制定装配零件及配额
若干个
手指套
3
由以上旋转180°得到产品的另一端孔检查孔内及孔边缘有无发黄发黑、起泡、异物、碰缺等不良。
修订事项简要说明
修订日期修订事项简要说明
使用工、治夹
、模具1
如图①全检员双手拇指与食指各拿取产品两端边旋转边检查产品主体表面有无起泡、起皮、发黑、发黄、碰伤、砂孔、漏底层、多料等不良。
2
由以上旋转90°得到如图②检查产品内孔有无起泡、发黑、发黄、异物、残屑、拉伤等不良
步骤
图示
检验内容
不良图示
适用机型文号工序名称外观检验
生效日期
产品外观全检作业指导书
1
2
起泡 发黑
发黑
堵孔
发黑 起泡 异物 碰缺
3
变形
碰缺。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
为了保证压铸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准备、设备操作、工艺参数、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压铸作业的具体要点。
一、材料准备:1.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压铸材料,如铝合金、锌合金等。
要考虑材料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导热性等因素。
1.2 材料预处理:对材料进行除气、除油、除水等预处理工作,以确保材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1.3 材料配比: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参数,合理配比材料中的各种成分,确保铸件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
二、设备操作:2.1 设备检查:在进行压铸作业之前,对压铸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模具安装: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正确安装在压铸设备上,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精度。
2.3 设备调试:在进行正式生产之前,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参数的设定,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工艺参数:3.1 温度控制:根据材料的熔点和凝固温度,设定合适的熔化温度和保温温度,以确保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压力控制: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设定合适的压力大小和保压时间,以保证铸件的密实性和表面质量。
3.3 注射速度: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产品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注射速度,以控制材料的充型过程,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四、质量控制:4.1 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以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4.2 检验标准: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缺陷的允许范围、尺寸偏差的允许范围等,以便对铸件进行合格与否的判断。
4.3 过程控制:建立合理的过程控制系统,包括记录关键工艺参数、定期检查设备和模具的状态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设备安全: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压铸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的一份详细指南,旨在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压铸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压铸工艺流程1.1 模具准备1.1.1 确定模具的使用条件和要求1.1.2 清洁和维护模具1.1.3 做好模具的安装和调试工作1.2 材料准备1.2.1 选择合适的压铸材料1.2.2 进行材料的预处理和配比1.2.3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1.3 设备准备1.3.1 检查和维护压铸设备1.3.2 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操作正常1.3.3 准备好辅助设备和工具2. 压铸操作规范2.1 安全操作2.1.1 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2.1.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2.1.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2.2 模具安装和调试2.2.1 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定位2.2.2 调试模具,确保压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2.3 检查模具的冷却系统,确保温度控制良好2.3 材料投入和熔化2.3.1 按照规定的投料方式和量进行材料投入2.3.2 控制熔炉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材料的熔化质量2.3.3 检查熔化材料的质量,确保无杂质和气泡3. 压铸质量控制3.1 注射系统控制3.1.1 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确保注射过程的稳定性3.1.2 检查注射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材料泄漏3.1.3 调整注射压力和速度,以控制产品的质量3.2 压力保持和冷却3.2.1 控制保压时间和压力,确保产品的密实性3.2.2 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产品变形3.2.3 检查冷却时间和温度,以控制产品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3.3 产品脱模和后处理3.3.1 按照规定的脱模方式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3.3.2 检查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3.3.3 进行产品的后处理工艺,如清洁、抛光等总结:综上所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指南,涵盖了压铸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前准备工作:1.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显微镜、玻璃刻度尺、硬度计等。
2. 确定检验的标准和要求,不同的压铸件可能有不同的检验指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对检验区域进行清洁,保证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待检压铸件的表面和内部。
二、外观检验:1. 检查压铸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缝、孔洞、气泡等不合格现象。
2. 使用显微镜观察压铸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漏斗状缺陷,如有则视为不合格。
3. 使用玻璃刻度尺测量压铸件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三、物理性能检验:1. 使用硬度计对压铸件的硬度进行测试,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2. 对压铸件进行拉伸、压缩等物理性能测试,根据不同的压铸件类型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
四、化学成分检验:1. 对压铸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杂质含量。
2. 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确定是否合格。
五、记录和报告:1. 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外观检验结果、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等。
2. 根据检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明确指出压铸件的合格性和不合格性。
3. 对不合格的压铸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压铸件检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使用仪器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和试剂,要严格按照安全使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以上是压铸件检验作业的基本指导书,具体的检验操作和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压铸件类型和检验要求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标题: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
为了保证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准确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压铸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材料准备、设备调试、工艺参数设定、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正文内容:1. 材料准备1.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和热膨胀系数等因素。
1.2 材料预处理:对金属材料进行清洁、除氧、除油等处理,确保材料表面无污染物,提高铸件质量。
2. 设备调试2.1 模具调试: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调整模具的开合度、尺寸和结构,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
2.2 温度控制:调整熔炉和模具的温度,保证金属材料能够达到适宜的浇注温度,避免冷却不均匀导致缺陷。
2.3 压力控制: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压铸机的压力,确保铸件的密实度和尺寸精度。
3. 工艺参数设定3.1 浇注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的熔点和流动性,设定适宜的浇注温度,避免金属过热或者凝固不彻底。
3.2 浇注速度:控制金属液体的浇注速度,保证铸件内部的金属流动顺畅,减少气体夹杂和缩孔的产生。
3.3 冷却时间: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凝固速度,设定合理的冷却时间,确保铸件彻底凝固并达到所需硬度。
4. 操作规范4.1 安全操作:严格遵守压铸作业的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2 操作流程:按照指导书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顺序和方法正确无误。
4.3 设备维护:定期对压铸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5. 质量控制5.1 检测方法: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铸件进行检验,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确保铸件质量合格。
5.2 缺陷分析:对浮现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5.3 记录和统计:及时记录和统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数据,为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压铸检验指导书

处数XX机械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会签/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客户代码操作车间检具编号产能(件/班)页 码产品名称产品图号工序编号材料牌号表单编号/版本工艺路线压铸→去毛刺→抛丸→整形→机加一序→机加二序→超声波清洗→焊补打磨→二次清洗→检验、包装 →入库→出货检验→发运检验流程控制项目/检验步骤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及标准检验工具检验容量检验频率缺陷分类MIN (轻微)MAJ (一般)CRI (严重)外观1.产品外表面不得有塌边、塌角、多肉、破口、粘铝或因模具产生的很明显的龟裂纹及腐蚀粒子。
散热片不得有断裂、穿透性冷隔、鼓包、欠铸、弯曲、等缺陷;顶杆印低于本体(≤0.30mm);目视5pcs 2H ●2.7个功能面每个面上四个角,不得有塌边、塌角、多肉、破口、粘铝等缺陷;目视5pcs 2H ●结构1.检查两个定位柱,不得有多肉、弯曲、变形、断裂等缺陷;2.检查机加工定位面(镶拼处),不得有异常凸起或凹进现象,不得有多肉现象;目视5pcs 2H ●3.检查产品整个散热片面,不得有断裂、穿透性冷隔、鼓包、欠铸、弯曲、等缺陷;顶杆印低于本体(≤0.30mm);目视5pcs 2H ●●送检机加工:检查机加工表面上气孔(着重检查7个功能面),确保毛坯面到加工面的尺寸7+0.4/-0.8;(用锋利的新刀加工)目视2pcs 4H 气孔功能面→1cm2内不超过5个孔,其中4个不超过0.1mm,1个不超过0.2mm;非功能面→1cm2内不超过15个孔,其中12个不超过0.3mm,3个不超过0.5mm;气孔允许冷焊修补,但必须保证光洁度和平面度;///●尺寸1.两个定位柱大端尺寸:Φ4.85+0.1/0数显卡尺5pcs 2H ●●3.散热筋凸台整个外形长宽尺寸:(417*245)±0.2500游标卡尺5pcs 2H ●特性分类说明: ★ → 关键特性 ☆ → 重要特性2.四个角跨分型线壁厚尺寸:5.70-5.95mm 数显卡尺5pcs 2H 签名/日期异常处置管理流程更改标记更改内容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生产中异常品隔离存放组织评审生产部按要求执行检验员判定合格流转是否压铸检验指导书流入下一工序测量尺寸8.检验测量四个角跨分型线壁厚尺寸:5.70-5.95mm7.检验测量两个定位柱大端尺寸Φ4.86+0.1/0mm9.散热筋凸台整个外形长宽尺寸:(417*245)±0.2mm3.着重检查功能面每个面上四个角,不得有塌边、塌角、多肉、破口、粘铝等缺陷;1.检查产品整个定模面,不得有塌边、塌角、多肉、破口、粘铝或因模具产生的很明显的龟裂纹及腐蚀粒子。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压铸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作业后的清理工作。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2. 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洁。
4. 检查压铸机的润滑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将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并确保模具的位置正确。
2. 调整压铸机的压力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设定。
3. 将预热好的原材料放入压铸机的料斗中,并启动压铸机。
4. 观察压铸机的运行情况,确保产品的成型过程符合要求。
5. 在产品成型后,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将成品取出。
6. 对成品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7. 如有需要,对成品进行修整、抛光等后续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并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如设备运行状态、周边人员等。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设备和工具。
5.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作业后的清理工作1. 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关闭相关的电源和气源。
2. 清理压铸机和作业区域,包括清除残留的原材料和废料,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将模具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总结通过本指导书的指导,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和产品质量。
同时,作业后的清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才能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工作效率。
希望本指导书能为压铸作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实现生产目标和质量要求。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金属制品。
本指导书旨在为压铸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靠。
二、作业准备1. 确认产品要求: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和要求,仔细了解产品的尺寸、材质、表面处理等要求。
2. 准备模具: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模具无损坏和杂质。
3. 准备原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金属合金材料,并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 准备设备:检查和保养压铸机和相关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5. 安全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安装:根据模具的类型和尺寸,正确安装模具,并进行调整,确保模具位置准确。
2. 温度控制:根据材料要求和产品要求,调整压铸机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确保材料达到合适的熔化状态。
3. 材料注入:将预热好的金属合金材料倒入压铸机的料筒中,通过压铸机的液压系统将材料注入模具腔内。
4. 压力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设计,调整压铸机的压力和速度,确保材料充分填充模具腔,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
5. 冷却过程:待材料充分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清理。
6.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分析等,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7. 包装和存储: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标识和记录,妥善存放。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模具损坏:及时检查和维护模具,避免损坏和杂质进入模具。
如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材料不合格:严格按照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 机器故障:定期检查和保养压铸机和相关设备,及时处理机器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作业安全: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为了保证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准确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材料准备、模具准备、设备调试、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详细阐述压铸作业的相关内容。
一、材料准备:1.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铸造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
1.2 材料处理:对选定的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除油、除气、除杂质等。
1.3 材料配比: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要求,合理配比材料,确保铸件的成分和性能达到要求。
二、模具准备:2.1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模具的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冷却系统等。
2.2 模具制造:根据设计要求,制造模具,并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2.3 模具调试:将制造好的模具安装到压铸设备上,进行模具调试,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设备调试:3.1 压铸设备准备:对压铸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压铸参数设置:根据产品和工艺要求,设置合适的压铸参数,包括压力、速度、温度等。
3.3 设备调试: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试产,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四、操作规范:4.1 安全操作: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2 操作流程:明确操作流程,包括材料投入、模具安装、设备调试、操作步骤等。
4.3 操作技巧:指导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包括材料的浇注、模具的开合、设备的控制等。
五、质量控制:5.1 检验标准: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力学性能等。
5.2 检验方法:确定适合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等。
5.3 不良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修复、返工或废品处理。
结论:本文从材料准备、模具准备、设备调试、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压铸作业的相关内容。
通过制定准确的压铸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铸模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的铸件。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非常重要。
二、目的和范围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压铸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包括准备工作、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从事压铸作业的操作人员。
三、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压铸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检查压铸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无任何异常情况。
3. 检查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并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好。
四、设备操作1. 打开压铸设备的电源,并进行预热,确保设备达到工作温度。
2. 根据工艺要求,将所需的原材料加入到熔炉中,并调整熔炉温度和压力。
3. 检查铸模的状态,确保铸模表面清洁、无损坏,并进行涂抹模具释模剂。
4. 将熔化的金属注入铸模中,注意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5. 等待铸件冷却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接近熔炉或者触摸熔化的金属,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3. 严禁将手指或者其他物体伸入正在运转的设备中,以免发生夹伤事故。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摔倒事故的发生。
5.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设备异常或者故障,应即将住手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六、质量控制1. 对铸模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铸模表面光滑、无损坏。
2. 对所得到的铸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铸件表面光滑、无气泡和缺陷。
3. 对铸件进行尺寸检测,确保铸件符合设计要求。
4.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即将住手生产并报告相关人员。
七、维护保养1. 每日结束作业后,对压铸设备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的金属和杂物。
2. 定期对压铸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压铸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熔化,然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凝固,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十分必要。
二、目的本压铸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了解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并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
b.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c.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 熔炼金属a. 将所需的金属材料按照配比准备好。
b. 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c.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金属材料达到合适的液态状态。
3. 准备模具a. 将模具清洁干净,并涂抹模具释放剂。
b. 安装模具到压铸机上,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4. 注射金属a. 将熔炼好的金属材料倒入注射室。
b. 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确保金属材料充分填充模具腔体。
c. 注射完成后,等待金属冷却凝固。
5. 开模和取出零件a. 开模前,确保金属已经完全冷却凝固。
b. 打开模具,取出成品零件。
c. 检查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6. 压铸机维护a. 每天结束工作后,对压铸机进行清洁和维护。
b. 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压铸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随意触摸机器和模具,以免造成伤害。
4. 严格控制金属材料的熔炼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5. 在注射金属时,要确保注射室和模具腔体的密封性,防止金属泄漏。
6. 在开模和取出零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零件变形或损坏。
7. 定期对压铸机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五、质量控制1. 每个工序的操作人员在完成工作后,必须进行自检,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质量可控性。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第一篇:压铸作业指导书(上)一、引言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为压铸作业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篇将介绍压铸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
二、压铸作业基本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压铸作业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作: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装;2)检查压铸机的工作状态和操作面板设置;3)确保操作者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操作步骤1)调整模具:将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并调整好合适的压铸参数;2)预热机器:启动压铸机,预热一段时间,确保温度适宜;3)加热材料: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宜温度,以便于流动和充填模具;4)注入金属:将加热好的金属材料倒入压铸机的料斗中,然后启动注射机构将金属注入模具腔内;5)冷却定型:待金属充填完成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其冷却凝固,然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6)修整和清理:对铸件进行修整和清理,去除多余材料和毛刺等。
3. 注意事项1)操作者必须熟悉压铸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安全;2)严禁在压铸机运行过程中拆卸零部件或进行其他不相关的工作;3)金属加热温度应根据具体材料和产品要求来设定,必要时可进行试验;4)操作者应时刻关注压铸机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三、压铸作业操作要点1. 模具调整模具是压铸作业中一个重要的工装,正确调整模具能够保证铸件的质量和尺寸准确。
在调整模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模具安装要牢固,确保与压铸机接口处无杂质和缺陷;2)调整合模间隙,使其适合具体产品的要求;3)校准压铸参数,包括压力、速度和时间等。
2. 温度控制合理的温度控制是保证压铸作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温度不合适可能导致铸件质量不佳。
在进行压铸作业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金属材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产品要求确保合适的流动性;2)模具的温度应保持一定范围,既要保证金属快速凝固,又要避免模具过热;3)监控温度并及时调整,确保良好的铸件表面质量。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铸件。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压铸技能和知识,并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压铸设备和工具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模具,并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三、操作步骤1. 检查模具a. 清洁模具,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杂质。
b. 检查模具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如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c. 涂抹模具表面润滑剂,以确保铸件能够顺利脱模。
2. 准备原材料a.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其符合要求。
b. 将原材料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以提高铸件的流动性。
3. 调整压铸设备a. 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形状,调整压铸机的参数,如锁模力、注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等。
b. 安装模具,并确保其位置正确、稳固。
4. 进行压铸a. 将加热好的原材料注入压铸机的注射室。
b. 启动压铸机,使其注射室内的原材料充分熔化和混合。
c. 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将熔融的原材料注入模具腔内。
d. 在保压时间内,保持模具的闭合状态,以确保铸件的凝固和固化。
e. 打开模具,取出铸件,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修整、清理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服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压铸机的运动部件和热表面,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 确保压铸机的电气设备和液压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避免发生电气故障或液压泄漏。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压铸机的工作区域,以避免夹伤或撞伤。
5.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清除杂物和滑倒的危险物,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每批铸件应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其尺寸、外观和性能符合要求。
2. 对不合格的铸件,应及时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并分析其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确保压铸机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机器的电源、液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是否正常。
2. 准备好所需的压铸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将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锌合金等)加热至熔化温度,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热好的压铸模具中,注意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3. 启动压铸机,根据产品要求设定合适的压力和注射速度。
4. 等待金属冷却固化,打开模具,取出成品。
5. 对成品进行必要的修整、清洁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6. 根据需要进行喷漆、抛光等后续处理工艺。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和安全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压铸机的活动部件,以免造成夹伤或撞伤。
3. 遵守压铸机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设定参数或进行未经许可的操作。
4. 注意金属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压铸模具的温度范围,避免发生烫伤或烧伤事故。
5. 在清理模具或更换模具时,确保压铸机已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以防止意外启动或电击事故的发生。
6. 定期对压铸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五、质量控制1. 在压铸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金属的注射速度和压力,以避免产生气泡、缺陷或变形。
2. 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等方面,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如果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整操作参数或更换模具,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六、环境保护1. 在压铸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2. 对废弃的金属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七、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压铸作业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
为了保证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作业环境和要求1.作业环境:a.作业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阻碍作业;b.作业区域应通风良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c.作业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
2.作业要求:a.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压铸设备和工艺流程;b.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确保产品质量;c.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避免杂物对作业造成干扰。
三、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a.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b.准备所需的原材料,确保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c.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
2.操作步骤:a.将原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b.打开压铸设备的模具,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c.关闭模具,施加适当的压力,使金属充分填充模具;d.等待金属冷却固化,打开模具,取出成品;e.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处理;f.清理模具和设备,准备下一轮作业。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2.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喧哗、乱丢杂物等行为;3.严禁操作人员擅自调整设备参数,如需调整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4.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5.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正在运行的设备中,以免造成伤害。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模具磨损或损坏:a.及时更换或修复模具,确保模具的完好;b.检查模具的使用情况,优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2.金属填充不均匀或出现气孔:a.调整压铸设备的压力和速度,确保金属充分填充模具;b.检查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含有杂质和气体。
3.成品出现尺寸偏差:a.优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确保模具的精度;b.检查压铸设备的参数设置,确保稳定的压铸过程。
六、作业记录和改进措施1.每次作业完成后,记录作业时间、数量、质量情况等重要数据;2.定期对作业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3.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共同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2018年压铸件检验指导书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压铸件检验指导书篇一:五金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五金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在对五金压铸件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五金压铸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标准参照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A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LOGO位置B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C面:处于成品的底部D面:处于成品的内部,不拆机的情况下无法看到。
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披锋:在五金件压铸的背面边缘的线性凸起 (模具磨损越严重则披锋越大) 4.3 压伤:压铸模具有伤痕或模具内有金属碎屑在压铸时在工件上留下的痕迹。
4.4气泡:表面进行喷油或喷粉时隔离区的气体使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或运输等过程中有外力强加于工件引起的形状改变4.6生锈:五金件表面未经防锈处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使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4.7起泡:五金件表面除锈处理不彻底就进行喷油或喷粉等的后处理,时间稍长后表面产生的泡装缺陷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3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4.14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5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6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4.17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18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19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0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4.21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4.22缺口:压铸或者浇铸的工件边缘由于模具或工艺的原因引起的残缺不平4.23积聚:喷油或喷粉过多时产生的堆积6.抽样计划6.1 外观抽样依据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6.2 AQL :MAJOR: 1.0MINOR: 1.57.外观检查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外观判定的时候,要遵守下列观察条件因素。
【优质】压铸检验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压铸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一: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德信诚培训网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Spring公司机加IQC对压铸件来料的检验。
2 目的:保证来料检验的规范性,促进来料质量的提高。
3 引用标准:铸件加工及检验》4 抽样方法a. 尺寸:来料数量1~100件时,抽检2个进行测量,大于100件时抽检4个进行测量。
b. 其余各项如无特别要求按照GB2828-87,IL=I,AQL=1.0进行抽样检查。
5 检验项目篇二:压铸检验作业指导书 2***锁具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ZJ-GC-04压铸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0版)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编号:编制:** 审核: *** 批准:***201X年5月29日发布 201X年6月1日实施1.目的为了规范压铸类产品的检验要求,确保压铸产品质量,特制订压铸检验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压铸类产品。
3.职责3.1压铸检验员负责按本文件要求实施压铸检验。
3.2品管部、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压铸检验员的检验活动进行指导、监督。
4.名词4.1 正面:安装后,观察者站在产品正前方,不需转动身体,观察到的表面。
4.2 侧面:安装后,与正面相邻的侧边面。
4.3 背面:安装后,对观察者来说不可见的表面。
4.4花纹:压铸时,金属液边注入边冷却,形成铸件表面金属流纹的痕迹。
4.5砂眼:压铸时铸件冷却排气,表面遗留针眼大小或更小的洞孔。
4.6变形:因压铸时强制脱模或收缩、模具损坏,导致产品的外形、表面发生损坏与变化。
4.7碰伤:表面被其它物体碰撞而造成的凹痕。
4.8裂纹:压铸件因各种原因出现局部的开裂。
4.9飞边:在合模线上或水口上出现的金属薄片与毛边。
4.10粗糙:因型腔表面的粗糙、龟裂等造成压铸件表面的粗糙。
压铸成品检验指导书

适用范围(Scope):DXC-SIP-002模 号A0发行单位 1 OF 32008-12-4来料FCC1725325121 通规都不通,并且2.6Pin 可以进入.审 核作 成2008-11-3收到来料FS1CGF2D62,PO#269910,发现实物为:MDB2A26PE001,FS1CG024N01中发现有混料FS1CG026N01,PO#269910。
核 准日 期品质履历:2009-3-12来料FS2CS0226N01铁壳头有变形的且止规不止2009-1-17来料FS1CG014N01尺寸超差3PCS SPEC:16.14+0.15/-0ACT:16.32-16.382009-1-20来料FS1CG014N01 NI低SPEC:150U"MIN ACT:"137.1U"2008-11-15来料FS1CGF44N01铁壳口压伤2PCS,尺寸超差4PCS SPEC:76.76+/-0.05ACT:76.247-76.262一.外观检查(Cosmetic Inspection):1.1: 成型良好,产品无变形,尤其是窗口处不能变形。
(祥见图一)1.2:表面无氧化,电镀无起泡露铜以及起皮等1.3:螺纹孔内无披锋/毛边,1.4:检查产品内腔的茎位的位置是否OK。
窗口两头不可以有多料及台阶不良现象。
台阶在≤0.05MM 1.5:刮花不明显的可以接受(没有露铜或露底材)窗口处不允许有撞伤压伤现象。
文件编号XH0852/53Y版 本三阶文件压铸成品检验标准书品质页 次磨床研磨包装出货全检整形包装入库扳 料 喷 砂 外发电镀磨床研磨包装出货检验水准:1.挑选组必须全检外观。
2.出货检验按照正常Ⅱ级检验要求执行MA=0.4/MI=1.5。
(开箱数量按G III, 至少开5箱,5箱以下全开) 检验工具:目视。
金属表面上出现约0.07mm 高度的突起。
无此不良现象。
适用范围(Scope):DXC-SIP-002模 号A0文件编号XH0852/53Y版 本磨床研磨包装出货全检整形包装入库扳 料 喷 砂 外发电镀适用范围(Scope):DXC-SIP-002模 号A0文件编号XH0852/53Y版 本磨床研磨包装出货全检整形包装入库扳 料 喷 砂 外发电镀。
压铸成品检验指导书

压铸成品检验指导书压铸成品检验指导书1-前言该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压铸成品检验的指导原则和标准。
通过执行本指导书,可以确保压铸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检验目的压铸成品检验旨在确保成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等的合格性。
同时,还要对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流程、工艺参数等进行检查和确认。
3-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压铸成品的检验。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工艺、外观、尺寸精度、耐久性等方面的检验要求。
4-检验标准材料:采用国际或行业标准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进行检验。
工艺:根据压铸工艺规范进行检验,包括注塑温度、注射压力、注塑速度等参数。
外观:检查成品的表面光洁度、存在的划痕、气泡等缺陷。
尺寸精度:通过测量和对比设计图纸来检验成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耐久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行使,检验成品的耐用程度。
5-检验方法材料检验: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等进行检验。
工艺检验:记录和分析工艺参数以确认是否符合设定要求。
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观察镜等工具对表面进行检查。
尺寸精度检验: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耐久性检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来检验成品的耐用性。
6-检验记录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包括样品的标识、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7-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b) 材料分析设备清单c) 工艺参数记录表d) 外观缺陷记录表f) 耐久性测试记录表8-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仅供参考。
具体解释和应用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9-结束语本文档为压铸成品检验指导书的范本,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检验方案。
执行该指导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严格按照本指导书执行检验,可以确保压铸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视
√
√ CR
IQC
iii
ROSH测试
符合ROSH要求
ROSH检测
ROSH检测仪 √
MA
IQC
iiii
盐雾试验
镀层无发黑/生锈现象
将电镀产品放盐雾试验机试验48小时 盐雾试验机 √
成
☆
型 尺
图纸有标识序号所有 尺寸
与图纸公差一致
寸
按照工程图纸要求对产品重点尺寸进 高度计/千分
行检验
尺/投影仪
√
☆
尺 寸
6
膜厚检测
达到图纸要求
用膜厚测试仪检测
膜厚仪 √
√ CR
IQC
产品密度检测数据,后续规范 IPQC用密度计对1整模产品进行密度检
标准
测数据记录
密度计
√
ⅰ
素材试验
表面无起皮起泡现象
将素材放180度烤箱中工作1小时
烘烤箱
√
MA IPQC MA IPQC
试 ⅱ验
附着力测试
无镀层脱落
使用钳子或手压机对产品进行挤压测 试
装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 验
露镀层
不可有
目视检验产品不能超出胶框箱内标识 的红色界线
目视
√
目视正常检测
目视
√
正常检查产品各部位,重点为产品管 身部位
目视
√
目视检查产品整个表面和CCD检测产品 内孔
目视/CCD
√
用CCD放大后检验内孔部位和表面划伤 处
CCD
√
CR
IQC
√ CR IQC/OQC
√ CR IQC/OQC
√ CR IQC/OQC √ CR IQC/OQC
目视
√√
MA IPQC
B
喷 砂
进料口及溢料口状态 加工后不可高出所在面
目视正常检测
目视
前
C
外
产品管口
变形
产品加工过程中不能出现管口变形
目视
观
D
及
包
装
E
检
验
披锋、残屑 中心孔偏位
不可有
目视不可有(二次元测量在尺 寸公差±0.02内符合允收要 求)
产品喷砂后无披锋、残屑,内孔需CCD 检验
目视正常检测
CCD 目视
版次
修改内容
修改依据
批准
A.1
增加后加工检验尺寸和ROSH测试
实际要求
MA MA MA MA
核准
IQC IPQC IPQC IQC
拟制
签收:含部门代码/份数 回收:勾选处理结果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回收□遗失
F
包装
不能超出胶框红色界线
目视检验产品不能超出胶框箱内标识 的红色界线
目视
√√ √√ √√ √√ √√
CR IPQC CR IPQC CR IPQC MA IPQC CR IPQC
1
来料包装
不能超出胶框红色界线
电
2镀
产品管口
无变形
后
3
外 观
产品毛刺
不可有
及
4 包 残屑、颗粒、气泡 参限度样板或工程签板
后 加 工
5#尺寸、6#尺寸、9# 尺寸和5.7+0.15/-0尺 与图纸公差一致
寸
与图纸公差一致
高度计/千分 尺/投影仪
√
电
☆
寸
镀 后
尺
KDC标识尺寸 或重要尺寸
与图纸公差一致
按照工程图纸要求对产品重点尺寸进 行检验
高度计/千分 尺/投影仪
√
备注
1.成型时首件检验要对后加工加工尺寸试加工并测量加工后尺寸并留样; 2.成型每班要保证至少1次对后加工尺寸试加工并测量加工后尺寸; 3.成型PQC尺寸检验每两小时1次,每次至少保证不同穴号各测量1PCS,外观检验每次至少观察5PCS; 4.后加工PQC尺寸检验每批次抽检至少5PCS,外观按照MIL-STD-105E2级抽样水准抽样检验; 5.IQC尺寸检验每批次每模穴检验2PCS,外观检验按照MIL-STD-105E2级抽样水准抽样检验,非汽车品AQL=0.4,汽车品按C=0.
产品系列
压铸产品检验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客户名称
客户品名
文件编号 版次
类别
A.1
压铸
表面处理
材质
模穴数
1*1
图纸编码
NO
检验 类别
检验项目
判定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工具
检验工序
进 料 IQC
成 型 PQC
后 加 工 PQC
全 检 组 QC
出 货 OQC
严 重 度
异常判定 处理权限
A
结构
与图纸样板或工程签板一致 对照图纸和样板检验产品每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