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意义、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

意义: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品质端正、有良好行为秩序的学生。

2.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磨砺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德育渗透,学生可以培养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4.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德育渗透可以营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方法和策略:1. 建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扮演好良师益友、严格要求者的角色。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共同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以班会为平台。

班会是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会汇报、讨论班级问题、分享学习心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3. 建立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

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行为标准和纪律要求,让学生自觉遵守并能合理运用。

要对学生的规矩遵守进行认可和激励,使规章制度能够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可以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推选班干部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建立良好的班级德育氛围:1. 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信任和关爱。

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标题:德育渗透计划
引言概述:德育渗透计划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和价值观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1.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
2.1 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中融入德育内容
2.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校风、校规等方式强化德育教育
2.3 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预社会实践
三、德育渗透计划的评估机制
3.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2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
3.3 教师评估:教师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四、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
4.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的品德行为更加积极向上
4.2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参预公益活动
4.3 学校整体氛围的改善:校园文化更加浓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五、德育渗透计划的持续发展
5.1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渗透计划
5.2 多方合作: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教育
5.3 推广经验:将成功的德育渗透计划经验推广到更多学校,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结: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一、背景介绍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该计划将通过多种途径,包括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努力,使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都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公民。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心社会等。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修养,包括勤奋学习、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等。

-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守纪律、讲卫生、尊敬师长等。

2. 原则:- 全员参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德育渗透计划,形成合力。

- 系统完整: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等。

- 长期持续:德育渗透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跟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德育课程计划:- 设计德育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

- 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学重点和内容安排。

- 配置专业的德育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2. 建设德育文化:-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校训、校歌、校徽等。

-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德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 建立德育荣誉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3. 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家长教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

- 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交流学生的德育情况和成长进展。

-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 评价与改进:- 设立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道德素养、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 定期进行德育评估,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改进的方向。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德育计划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四、预期效果通过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得到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1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

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学生记忆较快。

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

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

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

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一、背景介绍德育渗透计划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在当今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制定德育渗透计划,通过全面、系统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原则:- 全面性:将德育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各个环节;- 系统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确保德育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活动和教育方案;- 可操作性:确保德育渗透计划的执行能够落地生根,注重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德育课程体系:- 设计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联贯性;- 制定德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包括德育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培训教师,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制定一年一度的德育主题活动计划,如德育周、德育讲座等;- 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德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构建德育文化氛围:- 建设德育展示平台,如德育网站、德育展览等,展示学校的德育成果;- 开展德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德育演讲比赛、德育艺术展示等;- 培养学生的德育习惯,如每周一德育日、每月一德育活动等。

四、实施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德育渗透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变化、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等方面。

评估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改进德育渗透计划提供参考,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1. 整体推进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相结合,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格局。

2.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实践体验原则:德育渗透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师生互动原则:德育渗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 课程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选择。

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德育渗透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关键环节。

德育渗透是指在政治教学中,通过灌输和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德,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不仅能够取得知识,更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展开讨论,探讨其意义、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一、德育渗透的意义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道德品质。

在政治学习过程中,通过灌输和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政治目标,树立正确的优秀典范,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产生忠诚、坚定的政治立场,养成独立、自由、平等、公正的政治情感,培养积极向上、进取拼搏的政治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健康的人格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政治是一门具有鲜明社会性的学科,它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合格的公民。

德育渗透在政治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习政治知识与加强道德修养相统一,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从小懂得乐观向上、积极担当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助力学生成为有意义的社会人。

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际视野。

政治学科以国家为中心,但同时也关注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全球意识。

通过政治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总结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语文课堂中的文明礼貌教育:教师通过讲授文言文、现代文、诗词等文学经典,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用语和优秀的表达方式。

同时,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尊重师长和同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 阅读素养和文化品味: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别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

教师也可以安排讨论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写作课堂和作文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作文、文章等,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语文活动和竞赛的组织:可以组织语文活动和竞赛,如朗读比赛、诗歌创作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比赛和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 1 页共 1 页。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

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

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

六、编拟习题,丰富德育素材。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良好品德的计划。

通过德育渗透计划,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和教育资源,以匡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计划目标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朴重品质,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不良行为。

二、计划内容德育渗透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课程:学校将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通过讲授道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德育活动:学校将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德育讲坛、道德模范事迹宣讲等,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感。

3. 德育实践:学校将鼓励学生参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工等,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德育评价:学校将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估和奖励,以激励学生积极参预德育活动。

三、计划实施德育渗透计划将由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计划:学校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德育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确定责任人和参预人员。

2. 宣传推广: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家长会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提高他们的参预度。

3. 组织实施:学校将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和课程,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4. 评估总结:学校将定期对德育渗透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计划。

德育渗透设计

德育渗透设计

德育渗透设计x一、德育渗透设计1. 德育渗透的定位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的理念、价值体系等,渗透到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接受到德育教育,在心理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展。

2. 德育渗透的内容德育渗透的内容包括:(1)价值观:在教学、表现中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如尊敬师长、守法守规、勤奋学习、爱护环境、做一个良好公民、关爱他人等;(2)责任感:在教学、表现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具备负责任的思维和行为,并能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影响;(3)智慧素养:在教学、表现中要培养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用智慧来决策,学会自主性思考;(4)心理健康:在教学、表现中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做到理性冷静,懂得自我控制,并能够自主地融入社会环境。

3. 德育渗透的方式(1)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采取德育教育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实行素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德育的内涵,把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内心。

(2)评价活动:要衡量学生学习德育的取得情况,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想的考核方式。

强调从每次课堂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培养学生自觉性和综合能力。

(3)生活教育:要让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德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学会尊重法律,自觉做到和谐共处,学会情绪管理,学习控制自我,打造和谐社会。

(4)外部环境:需要创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氛围中修炼德育,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朋友圈,让学生养成有益的学习习惯。

4. 德育渗透的措施(1)作好发展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学习的习惯、健康的习惯等;(2)给予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如正确认识宗教的教义、国学的知识等;(3)注重学生心理建设,如个性培养、自信心培养等;(4)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环保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文艺活动等;(5)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强调学生责任感和关注他人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融入社会文化。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一、德育渗透的途径1. 课程内容设计:学科德育应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设计中,通过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中培养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渠道。

通过开展各种学科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班级评议、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1. 个性化原则: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德育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综合性原则:学科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科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美感、情感和道德等方面。

德育不应与学科教学相割裂,而是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实现德育和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3. 实践性原则:学科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以德育为导向,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素养和情感态度。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度人文化素质的公民。

意义:1、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许多内容,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本都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良好来源,可以帮助学生增加道德认识和思考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2、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语文是情感和文学表达的载体,学生通过接触语文文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情感和生活,并在情感上得到有效的滋养和品味,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具备高度的人文精神,乃至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德育要贯穿学科,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途径:1、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教材内容选取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语文文本中的社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2、教材选择。

教师要注重选取具有德育裨益的文本作为教学材料,例如在教学小说时,新儒家思想的小说性情节材料比较多,这些小说具有很高的道德性和文学性价值。

3、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它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爱国情怀等方面的重要途径。

4、大量阅读。

说到德育渗透,不能不提大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认识不同领域的道德事例、真相,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的德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能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理解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一班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一班级语文德育渗透范文第1篇学校低班级同学可塑性强,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

现就学校低班级语文教学怎样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看法。

一、汉语拼音中的德育渗透汉语拼音教学是一班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贯穿一班级学习的始终。

它的内容多且枯燥,作为老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育同学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还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

1.观看情境图,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德育内涵一班级语文的每课都有形象生动的情境图,老师可用来指导同学观看,学习相应的字母,进行德育教育。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学习了学问,又向同学进行了思想教育。

2.巧编故事,联系品德行为,指导现实生活一班级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与人相处的意识差。

在拼音教学中,我把拼音规章详细化、形象化,渗透与人共处的理念,培育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和意识。

3.结合教学细节,拓展德育外延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当以拼音教学为主,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消失。

在教复韵母"i'时,我问:你爱谁?我又问:我们要爱惜什么?同学说:我们要爱惜小树苗;我们要爱惜地球妈妈。

这些只是细节,每次只要三言两语,对同学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识写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识字写字是学校语文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依据汉字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

如教学"从'字时,我有意把"从'字左边的点写长,让同学与书上的"从'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何不同,哪种写法好看。

同学发觉书上的"从'左边"人'末笔改捺为点,书上的好看。

我又问:谁知道为何"从'左面的"人'末笔要改捺为点?同学回答:这样写能使字美观。

老师确定同学的想法后,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直有"相互谦让'的好传统。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传统的德育教育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说教”,很难真正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需要制定并实施德育渗透计划,通过渗透式教育,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

一、德育渗透计划的概述德育渗透计划是指学校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该计划旨在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德育渗透计划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德育渗透计划,学校能够将德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行为中,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并时刻关注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计划能够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 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通过德育渗透计划的有效实施,学校能够树立起德育成果的良好形象,提升学校的整体声誉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家庭选择该校。

三、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措施1. 课堂教育的德育渗透。

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道德问题相关的话题,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2. 学校文化建设的德育渗透。

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德育主题讲座、德育教育展览等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的影响。

3. 生活管理的德育渗透。

学校通过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开展班级活动和集体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律与互助精神,增强道德修养。

4. 建立家校合作的德育渗透。

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和亲子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四、德育渗透计划的难点和对策1.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7篇)

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7篇)

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将迎来新⼀轮的努⼒,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份⼯作计划了。

但是⼯作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是正确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1 ⼀是践⾏师德。

⾯对新学期,我结合⾃⼰的个⼈情况和学⽣的实际情况,注重⾃⼰的道德形象和对学⽣的道德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作,本学期我将对德育⼯作做如下规划: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我将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提⾼履⾏师德的⾃觉性。

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中树⽴崇⾼的道德榜样,升华⾃⼰的道德境界。

古⼈云:见善思齐,不见善⾃省,有效促进了⾃⾝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

在学习教师道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学习、锤炼、深化、升华,始终以教师⾼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

3、互相学习,共同提⾼。

在⼀所学校⾥,教师善于互相学习,选好的,改坏的,这对教师更好地⼯作,更快地提⾼师德有很⼤的好处。

因此,我也会这样做。

与同事合作,互相⽀持,形成良好的校园⼯作环境。

⼆是⽴⾜学科教学和学科活动,渗透德育。

1、⽤⼼关爱,浸润德育。

如今,学⽣的思想认识已经随着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和听到的东西⽽逐渐变得复杂。

⾯对新学期,作为⼀名学科教师,这学期我将重点关注学⽣⼈格的形成,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以根深蒂固的情感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加强规范学习,渗透德育。

落实学⽣德育内容,关注主渠道。

教育他们,学⽣只有⾔⾏⼀致,才能算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教师⾃⾝修养,渗透德育。

教师也应该是品德优秀的播种者。

⼀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是做好⼀切⼯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提⾼学⽣的道德⽔平,教育教学⼯作才能收到“相信⽼师”的效果。

4、关⼼爱护学⽣,耐⼼细致做好学⽣思想教育⼯作。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德育渗透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1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一)课堂教学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

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语文课外活动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

"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

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

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

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语文教学,就老师而言,既是教学生语言文字功夫,又是教学生做人;就学生而言,不仅是学语言文字,而且更是学做人的道理。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无处不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呢?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授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

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了:语文教学,就老师而言,既是教学生语言文字功夫,又是教学生做人;就学生而言,不仅是学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而且更是学做人的道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无处不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呢?下面结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新课程理念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

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
二、优化教学,扩大德育渗透面
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

只有优化课堂教学,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现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到文本的内在价值。

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导入的必须内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

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我先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

再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

重点让学生了解红军遇到的困难,并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通过朗读、品位故事内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其实每一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隐含在课题和词句之中。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课题和重点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2、教学中点滴渗透,让学生学着做人
教师教给学生学会做人,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不是单一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它教给学生做人的内容不是有序可循的,也不是分门别类的,而是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层次当中。

内容一般以一个事例出现,不复杂。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各单元的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细小的事,适度地向学生渗透做人的知识。

同时,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试着去说说该怎样做。

说的好的给予赞赏,说的不好的也不要指责,因为他们生活阅历浅,活动的范围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教师指出说法不对的本质,学生自然会领会。

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中学着做人。

3、课后要留心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
课堂上讲的只是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方法,而真正付诸于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学生课堂上说得有条有理,课后做到的却是背道而驰,认为只要说得好就可以,至于做与不做那是另一回事。

这就必须要求老师课后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他们的言行。

例如,第二册第六单元“爱护”中的一篇课文《珍贵的纪念》,告诉学生要像小刺猬一样,不在亭子上刻和画,而是爱护亭子,美化亭子。

通过说教,班上原来喜欢拿粉笔涂画的学生少了,但也有部分学生一如既往,爱涂爱画的习惯没有改变,这并不是学生有意要这样做,这与学生心理特点有关,只要教师及时提醒,告诉他们做到表里如一才是好学生。

观察教育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某学生说了一个小小的谎话,教师应及时地用第三册第十三单元的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加以教育。

学校只是一个小社会,真正步入大社会学会做人才是真正的目的。

有些学生在学校的品德是优秀的,可在家里却变成了“小皇帝”,撒娇、任性的习惯重现出来;有些在公众场合下不是很文明。

这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有关。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教育学生时要切中要害,引导学生辨明是非,要让他们懂得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高尚的。

三、塑造形象,提高德育渗透力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

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业务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塑造良师形象,力求通过身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只有教师自己从课文中受到感动,才能把课文中的情感点传递给学生。

只有教师自己对文中的精神境界有所向往,才可能使学生确立学习仿效的决心,实现知、情、义、行的良好结合,从而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使德育渗透更有力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做人”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满腔热情地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把每一个孩子引上人生正路,让每一个孩子享有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