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空间描写

合集下载

登幽州台歌诗句赏析

登幽州台歌诗句赏析

登幽州台歌诗句赏析《登幽州台》是一首颇具古典古风的唐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登幽州台》描写的是当时已经废去的秦末汉初的幽州台,州台是汉朝时期的行政组织,是代表着界河以北部族的行政中心。

历史上第一个州台是秦汉以来陕西幽州台,而李白在《登幽州台》中也描写了这座古老的建筑。

据记载,李白在唐高宗开元十七年(723年)时登上了幽州台,他在登上台时,所形成的景象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从而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唐诗。

二、《登幽州台》的文学内涵《登幽州台》以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李白登上幽州台时所看到的景色,并表达了他对古老建筑的深深敬畏之情,展现出他艺术高洁的文化气质。

诗中第一句“漆黑山头斜照中”比喻夜空中层层叠叠的山把山头映照得斜斜弯弯,犹如夜空中一抹乌黑的地幔,而晶莹耀眼的星星则像繁星点点,游走在黑暗之上,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诗中的第二句“月黑雁飞高”,描述的是月夜之夜,一只又一只的灰色雁群在黑暗中飞翔,从上至下从头至尾排成弧形,令人流连忘返,隐约可见他们翱翔的轨迹。

第三句“十里落日斜”,形象地描述落日的景象,把日头写的入行程的十里之外。

景物的连续性,犹如被时间和空间所联系起来,又象日色渐萎,夜晚近晌,对于空荡荡的幻想,也充满了美感。

三、《登幽州台》的诗句赏析《登幽州台》一诗共有15句,以开头三句及后四句为主要内容,把登上古老建筑幽州台时景色描写得非常淋漓尽致。

正如李白所云:“漆黑山头斜照中,月黑雁飞高。

十里落日斜,山随平野尽。

”这三句描写了登台时的景象,夜晚的景色,和日落之后的落日,分别表现出了四种不同的气氛,尤其是前两句,以斜折的形式,反复重复,形成一种节奏感和画面感。

另外,后四句则用一种更为集中的方式,给人以一种深刻的感觉,显示出李白对古老建筑的依恋之情,以及对古代文明的叹息。

四、结语《登幽州台》是李白的长诗代表作,是他最优美的一首诗歌,他着重描述了登上古老建筑幽州台时景色的曲折变化,表达了他对古老文明的崇敬之情,是一首传神而又豪迈的诗作。

李白《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精选9篇)

李白《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精选9篇)

李白《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2)李白《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精选9篇)(六)铺述中融入传说和神话,使诗歌的纵深感增强李白的诗歌,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在对蜀道的描绘时,将传说和神话融入进去,使诗的意境更加丰满,开篇连用一个夸张、两个惊呼、三个感叹,出语不凡,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险峻蜀道时所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继而诗歌又峰回路转,开始铺设蜀道的传说和神话,“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诗人将笔触伸向远古时代,对秦地沟通、蜀国开国的历史进行描述。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以空间为序,对中段的高峻险恶、北段的盘旋曲折进行了铺述,最后集中笔墨对剑阁进行描绘,体现了天下雄关的恐怖峥嵘,既使诗的意境进一步拓宽,又泾渭分明,使诗歌的纵深感进一步增强。

三、结语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风自然、真诚、飘逸、雄浑,毫无矫揉造作,常常借助于雄伟瑰丽意境的描绘,折射出时代背景和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对后代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作为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蜀道难》,有着气吞山河的宏伟气势,产生了扣人心弦的力量,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一直以来都为后人所歌颂和赞美。

李白《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篇2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

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蜀道难》则堪称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蜀道难》代表了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雄奇。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说:“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

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

”因此,从李白的代表作入手,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惊人的幻想、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反衬的运用,在《蜀道难》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

李白具有惊人的想象力。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李白超越黄鹤楼的诗句

李白超越黄鹤楼的诗句

李白超越黄鹤楼的诗句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闻名于世的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称颂。

他的许多诗作中,包含了许多经典而令人陶醉的句子,其中有一部分甚至被认为超越了中国古代文学代表性建筑物之一——黄鹤楼的高度和地位。

1. 宇宙无垠,惊叹壮阔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描绘了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浩瀚无垠的宇宙。

例如他的《登金陵凤凰台》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宏大视野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使读者倍感震撼和开阔。

2. 诗意乘风,独创浪漫李白的诗歌充满了野趣和豪情,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写作模式。

他的《行路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这些独特的描写方式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他诗作中的亮点,使他的诗超越了黄鹤楼的高度。

3. 宠辱不惊,不甘平庸李白饱经沧桑,他的一生经历了辉煌和落寞,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不受外界的影响。

在他的《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些诗句展示了他对自身价值的坚信和对命运的不屈服,彰显出他超越了黄鹤楼的诗句中的底蕴。

4. 快意人生,随心所欲李白秉承“饮酒吟诗,得意忘形”的人生态度,他讴歌了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方式。

在《早发白帝城》中,他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游历的热爱,使他的诗歌超越了黄鹤楼的高度和境界。

总结:李白以他奔放、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创作方式创造了许多令人陶醉的诗句。

他对宇宙的壮阔描绘、对诗意的追寻、对命运的不屈服以及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使他的诗歌超越了黄鹤楼的高度和限制。

李白的诗歌将继续在读者心中荡漾,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传至今。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广泛游历于中国各地,所创作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并通过以下章节进行细化:1、豪放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充沛,勇于表达内心的狂热与豪情。

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追逐。

李白的情感表达充满激情和冲动,常将自己与天地、山水、诗酒等进行联想,以突显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博大。

2、想象与意境的尽情展示李白在诗中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意境表达,创造出广阔的诗境。

他善于以意象的比拟、对偶和寓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充满了奇特、离奇的色彩。

他的诗作常常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营造出神秘、幻想的诗境,给人以无限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3、锋芒毕露的对抗精神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借诗言志,抒发自己的愤怒与不平。

他尖锐而直接地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劣根性,呼吁人们勇于对抗不公与困境。

他的诗作中常显示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真理与自由。

4、留白与境界的追求李白的诗歌常常以留白、省略的手法展示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擅长运用“顿逗”,使字句之间产生跳跃与冲突的效果,给人以想象空间。

李白追求的是一种遒劲有力的境界,通过构建场景和塑造形象,将读者带入诗歌情境中,从而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与思考。

附件:(在此处添加相关附件,如李白的部分诗歌篇目或研究资料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3、侵权:指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享有的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行为。

附件:-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望庐山瀑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享有作品的独占权益,包括演绎权、复制权等。

2、知识产权:指由人们智力创造的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所享有的权益。

李白诗歌中的时空意识

李白诗歌中的时空意识

李白诗歌中的时空意识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他作品中的时空意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和特点。

首先,李白的诗歌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这个时期的繁荣和开放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繁华的都市场景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多元化。

李白的诗歌中时常出现的宴会、游玩等场景,表达了他对时代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

其次,李白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意识。

他对历史的了解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使得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古代文人、历史事件的引用和致敬。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提到了汉朝的名将霍去病,展示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这种历史意识的融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此外,李白的诗歌中还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知。

他对山水的描绘细腻而生动,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通过对月亮、床前明月光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种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方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李白的诗歌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生死、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追问。

例如,在《登高》中,他以登高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启迪和思考。

总之,李白的诗歌中展现了丰富的时空意识,包括强烈的时代感、丰富的历史意识、独特的自然感知以及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在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也使得他的作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写李白的文章

名家写李白的文章

名家写李白的文章李白,唐代文学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独具风采,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下面将以名家的笔触,为您描绘李白的诗歌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的诗作以豪放的意境、奔放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

他的诗作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其中《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李白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爱。

他以自由奔放的笔调,描绘出山水的壮丽和恢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李白的艺术魅力李白的诗歌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为特点。

他的诗作常常运用比喻、夸张和修辞等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丰富,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李白的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的气势和力度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壮丽和激情。

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通过诗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三、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卓著,被后人广泛推崇和传颂。

他的诗作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影响。

李白的诗歌以其奔放的气势和宏大的意境,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他的诗作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他的诗歌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参照和借鉴对象,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李白作为唐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诗歌创作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参照和借鉴对象。

《早发白帝城》解读

《早发白帝城》解读

《早发白帝城》解读早发白帝城解读《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该诗以白帝城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一早离开白帝城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以豪放的词笔展现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特点。

本篇文章将对《早发白帝城》进行解读,从意象、情感表达和诗歌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早发白帝城》首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丰富的意象。

诗中以白帝城为背景,描绘了黄鹤楼附近的山川景色,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凌波去”。

这些描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同时,通过运用彩云、江陵、青山等词语,诗歌中呈现出了一幅美丽壮观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其次,诗歌通过作者的情感表达,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诗中作者通过对白帝城的离别,表达了离人别离之苦。

诗中写道:“青春三五旬,笑语盈盈暗寻常”,表达了作者的年少轻狂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无论是诗中的“三五旬”还是“笑语盈盈”,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和离别的伤感。

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刻画出了一个真实且充满情感的人物形象。

此外,诗歌中的诗歌特色也是《早发白帝城》的一大亮点。

李白擅长运用豪放的词句、形象生动的意象和富有韵律感的句子结构,这些都体现在该诗当中。

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江陵”,以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凌波去”中的“青山”、“孤帆”,都是生动的意象描写。

此外,诗中的韵律感也非常明显,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平仄韵、“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押韵,使得整个诗歌既优美流畅,又富有节奏感。

综上所述,《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以白帝城为背景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魅力。

诗中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诗歌特色,使得该作品成为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歌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能为读者呈现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径赏析

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径赏析

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径,是诗人李白的两首名篇。

这两首诗以其豪迈、奔放的情感和壮美的意境,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更是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

本文将就这两首诗的主题、意境、表达手法等进行详细的赏析,以期为读者呈现出诗人的绚丽才华和诗作的深刻内涵。

一、《吞风吻雨葬落日》“吞风吻雨葬落日,红旗卷尽霁云开。

”这是李白《夏夜叹》中的名句,充满了豪情壮志。

诗人借夏夜之景,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豪迈与激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种豪放的姿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人生追求的理想。

通过吞风吻雨葬落日、红旗卷尽霁云开这样生动的意象,彰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的追求。

诗中还不乏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霁云开”之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旷阔苍茫之感。

这种气势磅礴的壮美情怀,成为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在古代诗歌中,自然界一直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它那蕴含着奇妙与壮美的意象,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

二、《欺山赶海践雪径》“欺山赶海践雪径,鹤悲龙吟沧海曲。

”这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这首诗以描写登台所见的山和水为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兴亡的担忧。

诗人借登高的视野,来表现出自己眼中的苍茫壮丽和时代的沧桑巨变。

而“欺山赶海践雪径”所表现出的意象,则更是彰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

另外,“鹤悲龙吟沧海曲”这样的意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沉关切。

在古代诗人心中,国家兴亡一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题,诗人们往往以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相结合,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种以个人情怀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之情,成为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三、结语通过对诗人李白《吞风吻雨葬落日》和《欺山赶海践雪径》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人以豪放的情感和壮美的意境,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诗人的高远情怀和对人生的豪迈追求。

[文学]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文学]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文学]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他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的地方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

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的诗句和诗篇,例如在很多诗篇里,鲁仲连、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当作第一人称的代用语,让古人完全成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点相适应,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从前节中所引用的一些抒情诗里,已经可以感觉到这种特点,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实。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强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强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强李白是继浪漫主义开山之祖——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人气质最浓,艺术个性最突出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强,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李白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的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以大鹏自喻,可已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人大鹏,而是要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足见其气势不凡。

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出傲视独立的气概和人格力量,李白诗之所以惊动千古者在此。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如《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二、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流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其十五)。

“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垂落轩辕台”(《北风行》)。

李白古诗《短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古诗《短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喻、拟⼈等⼿法综合运⽤,从⽽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的意境,这就是李⽩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下⾯是分享的李⽩古诗《短歌⾏》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短歌⾏》 唐代:李⽩ ⽩⽇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姑垂两鬓,⼀半已成霜。

天公见⽟⼥,⼤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酌美酒,劝龙各⼀觞。

富贵⾮所愿,与⼈驻颜光。

【译⽂】 ⽩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苍穹浩渺⽆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就连以长寿的仙⼥⿇姑,头发也⽩了⼀半了。

天公和⽟⼥玩投壶的游戏,每中⼀次即⼤笑,也笑了千亿次了。

我想驾⽇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出发。

富贵荣华⾮我所愿,只愿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赏析】 《短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

古乐府中有《长歌⾏》与《短歌⾏》之分,关于⼆者的命意,《乐府解题》有两种说法:⼀是“⾔⼈寿命长短,有定分,不可妄求”;⼀是“歌声之长短⽿,⾮⾔寿命也”。

在李⽩之前,以此题为诗者,多为慨叹⼈⽣短暂,主张及时⾏乐。

李⽩的这⾸诗,却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的珍惜,对建功⽴业的渴望。

“⽩⽇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时间本是个抽象的概念,⽤“⽩⽇”来指代,便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了。

“短短”两个叠字,强调它稍纵即逝。

由时光的流逝,⾃然联想到⼈⽣易⽼,年华难驻。

这样,诗意⾃然⽽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

起⾸两句,貌似平平,实则恰到好处。

既开门见⼭点明题意,⼜为诗意的拓展预留地步,⽽且格调质补,语势流⾛,转承⾃然。

时间永恒,⽆始⽆终,漫漫⽆垠;⽣命短暂,代谢荣衰,转瞬即逝。

诗⼈正是抓住了这⼀强烈的反差,进⼀步驰骋瑰丽神奇的想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上句从“空间”⾓度极⾔天宇浩瀚⽆垠;下句则从“时间”⾓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

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风貌——《把酒问月》教案的思考

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风貌——《把酒问月》教案的思考

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风貌——《把酒月》教案的思考李白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非常独特,充满诗意和想象力,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感性的表达方式闻名于世。

《把酒问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通过对《把酒问月》这一诗歌的分析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风貌。

一、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骚体、乐府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多种元素,包括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历史事件和个人经验等。

他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想象力,常常描绘出壮美的景象和奇幻的场景。

《把酒问月》正是这样一首充满禅意和诗意的诗歌。

1、豪放的诗歌形象《把酒问月》以其豪放的诗歌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名。

诗歌以把酒为引子,将眼前的月亮变成了一个可以倾吐心声的对象。

李白先是品酒引月,接着向月亮诉说了自己的悲伤和愁苦。

诗人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话将李白的情感状态和诗歌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展现了他浪漫的个性和诗歌风格。

2、自然风景的呈现李白的诗歌常使用自然风景,将自然景色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表达自己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想。

《把酒问月》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手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句诗借用了天上宫阙的想象和夜晚的神秘,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神秘的场景,这种手法把读者带入到了一个超然的境界中,令人心驰神往。

3、超越现实的空间感李白的诗歌常常具有超越现实的空间感,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心态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把酒问月》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

“举杯消愁愁更愁,深知身在情长在。

”这句话表现出了诗人的思想意境和感性的表达方式,他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局限在现实的方寸之间,而是让自己超越了生活的平凡和局限,向更高的境界追求。

二、艺术风貌李白的《把酒问月》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还代表着诗歌艺术的高峰和形态的多样化。

它的艺术风貌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丰富李白诗歌创作中的意象非常丰富,常常将人物、景物、神话传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诗歌空间和美感。

《李白诗歌艺术与时代背景分析》

《李白诗歌艺术与时代背景分析》

李白诗歌艺术与时代背景分析引言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形式、主题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揭示其创作和表达的深层含义。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豪放奔放:李白擅长运用豪放洒脱的笔触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描绘,充满了壮丽、豪情和活力。

2.自然意境:他常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并借以抒发内心情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共鸣。

3.玩世不恭:李白善于调侃现实,通过幽默讽刺和夸张手法表达对社会种种不合理之处的批评。

二、唐代社会与文化背景1.盛世美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社会风气宽松自由,艺术创作得到广泛尊重和支持。

2.士人风范:唐代儒家思想盛行,士人地位高涨,他们追求个性的表达和自由的思考,这为李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3.旷世才子:唐代文人辈出,相互切磋交流,诗词成为高雅的文化消遣活动,并受到官方赞赏。

三、李白诗歌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反映时代风貌:李白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变迁。

2.表达个人情感:李白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在作品中借用了当时流行的主题和意象,并进行了个性化的阐述。

3.批判现实弊端:通过幽默讽刺和夸张手法,李白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表达和批评。

结论通过分析李白诗歌艺术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李白以个性化的表达和具体时代的结合,创造出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李白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精彩和有趣的代表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李白诗歌艺术与时代背景分析》的内容编写,希望能够满足您对详细内容和字数要求的期望。

体现天马行空的 诗歌

体现天马行空的 诗歌

体现天马行空的诗歌《短歌行》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主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神话传说进行描写,抒发了李白对人生太短的悲叹。

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艺术境界瑰丽奇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它不是李白的知名作品,但也足以称得上是一首极具特色的佳作。

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白的这首《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开头两句“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便开门见山点明题意,抒发自己对人生太短的悲叹。

即白天是何其的短暂,一生也很容易就过去了。

曹操曾在他的《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这两句诗便是用了曹操句意。

同时,这两句也为后面诗意的拓展预留了空间。

紧接着两句“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李白从“空间”角度描写了宇宙的浩渺无际;以及从“时间”角度,感叹了万世的永恒漫长。

实际上,这两句诗主要是通过对比手法,来说明人无论是面对“空间”,还是“时间”,都是那么的渺小和短暂。

接下来的四句“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李白则是散发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入神话传说到艺术形象的刻画之中,使其显得瑰丽奇伟。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万世太漫长,就连仙女麻姑的两鬓都已经斑白;天公见到玉女,也已经笑了千亿次了。

“麻姑”,是神话中的人物。

据葛洪《神仙传》记载,她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古代以麻姑喻高寿。

“天公”和“玉女”,则出自东方朔《神异经》中。

据记载,天公与玉女在一起玩投壶之戏,投中者则大笑。

李白巧妙地把两个神话传说融入到诗中,不仅带我们走进了瑰丽奇伟的神仙世界,还形象地说明了宇宙的浩渺和万世的漫长。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即李白要揽住为太阳驾车的六条神龙,把它挂在东方日出之地的扶桑树上,并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那六条神龙各饮一杯。

以宇宙意识观李白诗作

以宇宙意识观李白诗作

以宇宙意识观李白诗作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称赞。

他的诗作充满了诗情画意,自然风光和心灵世界相互映照,展现了宇宙的精神和意识,因此我们可以以宇宙意识的角度来审视他的诗作。

首先,宇宙意识涵盖了广阔的宇宙空间和时间,它是人们对宇宙本质和存在的认知和感知,是人们对自然和整个宇宙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李白的诗作中,也表现出了这种宇宙意识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感。

例如,他的《将进酒》中写到:“众芳摇落独酌,开瓶废食愁多。

”这句话表现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花开花落,人生苦短,但他却能通过独自饮酒来宣泄内心的忧愁和痛苦。

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在宇宙的无限空间和时间中显得渺小而宝贵。

其次,宇宙意识也强调人性的内在精神,思想和情感的力量。

李白的诗作中,表现出了对自我超越和对自然精神的崇敬。

例如,《将进酒》中的这句话:“心悦诚服命,鬓揉青山色。

”表现了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对自由的渴求。

他认为只有满足内心真正的需要,才能超越物质的束缚,引领心灵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启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宇宙意识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拥有相同的生命体验和意义,李白的《庐山谣》中也表现了这一精神。

“主人有酒欢今夜,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庐山烟景出,乱峰穿雾清明月。

”这句话中,他把自然崇高的山峰和庐山的月亮融合在了一起,将自然的景象和人的情感相互融化,展现了一种爱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相互依存。

最后,宇宙意识也强调了人们在生命的漫长旅途中,不断探索和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意义。

李白的《将进酒》中也表现了这一思想。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要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光阴;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志向,要有信心和决心。

只有品味和享受人生的旅程,才能体味到宇宙的无限魅力。

总之,李白的诗作充满了宇宙意识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感,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和赞美,对人类内在精神的追求和探索。

从语言韵律到意象象征:如何深入解读《观沧海》?2

从语言韵律到意象象征:如何深入解读《观沧海》?2

从语言韵律到意象象征:如何深入解读《观沧海》?2》。

一、概述《观沧海》总共七十二行,八百多个字,可以说包含了李白彩笔生动刻画的诗情画意。

整首诗中,抒情的主旨极为突出,情感充满激昂和澎湃,既有涛声依旧、波涛汹涌的磅礴之气,又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壮怀激烈,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和感怀之情。

二、语言韵律分析《观沧海》在语言韵律方面表现出色,这也是诗歌本身的特点之一。

1.音韵的运用李白在《观沧海》中运用了很多音韵的技巧,使得整篇文章的音感和韵律感更为出众。

例如,“况”、“自”、“空”、“飞”、“寂”等字眼,都是仰望自然时最为常用的词汇,通过一些特定的押韵形式,能够使诗歌中的内涵和外形更加完美。

2.押韵的运用这一点上,李白同样是善于运用的,整篇文章在押韵上的处理很是巧妙。

最容易从押韵上发现的,就是李白对于诗句首尾的处理。

例如,“胡”和“频”、“高”和“涛”、“骑”和“邹”、“饮”和“淮”等,无一不是首尾押韵,深化了整篇文章的韵律感。

三、意象象征分析深入解读一篇文章,离不开对其中意象象征的解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掘诗歌中包含的意蕴。

1.景象描写《观沧海》首先给我们展示了沧海的壮美,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空间。

当我们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时候,即便是看不到这幅画面,我们也会想象到在海边与月亮相互映照的美好景象。

2.志气及人生意蕴通过对沧海的描绘,李白不仅让我们可以看到壮美的画面,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例如,“岁岁年年皆等闲,唯有此身永向前”,这一句话展示了李白不被世俗因果的套路所束缚的豪迈作风。

通过“庐”、“饮”、“夜宴”等元素的描绘,李白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享受态度。

同时,在描绘中更多体现出的,则是他对于世事无常的看法,哪怕是将自己的身体融于自然之中,也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

四、主旨分析1.壮美的风景与情感奔涌沧海天外,壮阔的景象引人向往,而李白对于这种壮美景象的表现,则在给人人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之外,更强调着自己的豪迈和情感奔涌。

李白 诗歌风格

李白 诗歌风格

李白诗歌风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白,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特且富有灵性,被后人称赞为“骚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不羁、豪气干云、慷慨激昂、意境深远为其特点,为后世诗坛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不羁见称。

他的诗作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用线条粗犷、笔墨激越的手法描绘出恢宏的气势和生动的形象。

在《将进酒》中写道:“翻然博大,瞻望万载,我欲与君歌,高山安可仰。

”这里的“翻然博大”表现出李白的胸怀壮志,对人生的豁达和大度令人感叹。

他的诗语言豪放不羁,情感激昂,给人以豁达开朗之感。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气干云之气。

他笔下的形象多是搏击天地、超越世俗、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如《将进酒》中的“黄金千骑,白银五百弯”。

这种豪情壮志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了李白内心深处的抒发和奋斗远大理想。

在《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展现出李白放浪形骸、豪情万丈的风采。

李白的诗作慷慨激昂,富有浪漫主义情调。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对自然、爱情、友情、人生等深刻的感悟和独到见解。

在《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表现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死之情的豁然开朗,激发出读者内心对真情深处的领悟和思考。

李白的诗作意境深远,富有文学性和哲学性。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和情感上表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更通过隐晦的意象和富有内涵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蕴和抒情的力量。

在《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三句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对生命、对归乡思故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思考,给人以静谧之美和心灵的震撼。

李白的诗歌风格独具魅力,其豪放不羁、豪气干云、慷慨激昂和意境深远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迪和感悟。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被后人誉为“文学宝库”的一代诗仙。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关山月》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关山月》古诗吧。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注解】: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

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邑:也有作“边色”。

“边邑”在古代泛指边境地区。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翻译】: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

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

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关山月》【韵译】: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关山月》【讲解】: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中的空间描写汉字作为意音文字,表意性比拼音文字强大的多,故汉字可以“一目十行”,可以通过抓住篇章中的几个关键词而识文段的整体大意,甚至于打乱语序也不会影响阅读,汉字的这种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呈现与表达方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标举“词以境界为上”,“境界”即意境,意境由诗中的意象与情感融合而成。

《易·系辞》里有“书不尽意,言不尽意”,意象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这些具体形象的组合不外乎时间与空间两种,接下来以李白的经典诗篇为例,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空间描写。

李白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包括送别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等,其风格豪放飘逸,想象独特,描写夸张,情感热烈奔放。

意象的空间组合在李白诗作中往往呈现出开阔、动态的效果,读者可以在诗人的想象中驰骋天地,跨越古今,在这种空间中,诗人的情感表达便有了很大的张力。

一、地点名词组合的空间
地点名词在诗歌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在李白的诗歌中,通常有多个空间的转换,这种跳跃反映了作者的心绪,最典型的为《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联中连续出现了四个地点:黄河、太行、碧溪、日边。

前一句比喻自己仕途的不顺,后一句用典,以历史人物自勉,这种大布局组成的空间的转换使得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整首诗的节奏短促、跳跃,气势恢宏。

再如《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联,出现了“山”“郭”“水”“城”四个地点名词,分别用“横”“绕”连接,富于动态,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这种山环水绕的空间格局恰似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并传达出依依不舍的情态。

二、方位词与量词修饰的空间
空间具有可分割性,不同的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以及各物体所处的不同的空间位序经常借助于方位词、度量词等体现,如《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一联,将极高的山与极深的水组合在一个空间,表明地势的险要,从而表现蜀道之难。

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千尺”,与“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等量词,并没有直接给我们一个可度量的空间,而是将实体空间延展与夸张化,前者以空间的广度类比情感的厚度,后者以距离的长度对比时间的短暂,总之,空间的变异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三、动作动词营造的空间
动作动词在所有动词中是最具视觉冲击感的,李白的诗富于动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运用的动词,而动词在时间上的起落往往构筑了空间形态,比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以及“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落”两字,用得极妙,前者化动为静,传神地印证了作者与瀑布“遥”的距离;后者将瀑布的实际长度延展为天与人的距离,真实地传达了被“紫烟”笼罩下的瀑布带给诗人的心理感受,夸张而自然,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再如《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出”与“来”相对,点明作者“望”的立脚点即为“孤帆”,“出”使得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诗人与山的空间距离是不断缩小的。

再有《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中的“飞”“生”,由天上到江面,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的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其他如《送友人入蜀》中的“山从人面起,人傍马头生”中的“起”,极富动态,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但“起”字使得山运动了起来,人与山的距离缩小到心理上的极小,宛如迎面而来,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最经典的还
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举”与“低”,举与低之间是明月与诗人之间的距离,遥不可及,也暗喻诗人与故乡的距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无工而自工。

李白诗中的精彩的空间描写不胜枚举,总之,这些各种形态的空间表现是诗歌构筑意境、抒写性灵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把握好空间的叙事特征将是我们走进诗人心中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张红运.古典诗词中空间的基本表现形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5-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