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心: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
【教学设计的理念】这篇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人民的智慧及才能。
围绕景色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感受,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在新课标的教学观念下,光是让学生弄会、弄懂是不够的,而应当教给他们更多的了解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必须改变往常的面面俱到、串讲串问,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守作法,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探究发现、自读感悟为手段,变教师的“讲”为教师引导下的“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运用地图、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颐和园的历史发展。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 颐和园历史发展时间的理清。
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颐和园地图、时间线等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颐和园的了解。
(3)简介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练习:(1)用生字词造句。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
(2)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颐和园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3)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颐和园,感受其美丽风光。
1. 初步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颐和园美景。
2. 深入了解: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欣赏描绘: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对颐和园景色的描绘,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古代君王的避暑圣地。
《颐和园》这一课程教案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其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颐和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画和模型展示颐和园的建筑、景点和景观,让学生身临其境;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幻灯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颐和园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2. 课堂活动(3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观察员,观察颐和园的图片并记录重要信息;b)学生观看颐和园的视频,了解颐和园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c)学生小组间分享观察结果和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并解答问题;d)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3. 学习彩页(15分钟)教师发放颐和园的彩页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总结彩页中的重要信息,同时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4. 小组活动(25分钟)学生小组根据彩页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设计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颐和园展览,包括展板、模型等。
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展览设计。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
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等;2. 白板评价法:教师在白板上列出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
《颐和园》说课稿《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研究它、解决它。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行设计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特别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行设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懂得爱护和保护文化遗产。
2.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3.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阅读并理解《颐和园》一课文。
2.学习相关词汇,如:“古迹”、“颐和园”、“叠山”、“琉璃瓦”等。
3.学生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寻找文章中和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多方位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生能够跨学科学习,把语文所学融合到社会历史文化中去,实现一体化。
3.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思考,共同探讨。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采用多媒体手段,投影图片,突出颐和园特色。
2.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带领学生走进古老的景区,寻找生命的真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驱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解决问题。
4.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多加引导,给予积极评价,并在学习当中不断地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安排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和教师互动,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步:阅读让学生阅读《颐和园》课文,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
第三步:词汇学习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生词汇。
第四步:小组合作老师把学生分为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团队合作学习体验活动。
第五步:总结通过讲示汇报,总结学习经验与感悟,巩固领悟课文意义。
六、教学评估与反思评估需要反思,反思也是评估,可以采用单元测试、作业评测、讲解总结、口语表达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提升。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目的: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
(板书:颐和园)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其它生字时,你也应该这样,想想应该怎样记着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弄懂这些问题,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二、学习课文,通过读书,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拿着笔,可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词,你喜欢的词语,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
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颐和园的大和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你再次读书,把作者带大家游览的地方画出来。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细细游赏吧。
你喜欢哪一处景物就来读那一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你就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4.你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读出了大和美呢?5.指名发言,读出句子,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换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滑过,游过。
点明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你能读出来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指导读书)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到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可作者为什么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呢?他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三、布置作业:同学们,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课下帮忙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大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
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一起看看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欢送查阅!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
2.技能目标①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②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⑴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中景物的特点。
⑴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思路:颐和园一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优美景色。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认识到游览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并注意观察点的转移;同时还要注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所以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我按照了“理清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这一思路进行了本课设计。
教师重点指导“长廊〞的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书,抓住重点词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长廊的“长〞和“美〞,并引导学生总结描写长廊的方法(先看整体——看廊内——看廊外)。
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万寿山〞内容,说说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这一由扶到放的引导,使学生既学到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
在学习“昆明湖〞这局部时,我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采用了“小导游〞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读文的根底上,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介绍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堤岸〞“湖中的小岛〞各局部的景点。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颐和园中每局部景物的特点不同,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但一切都本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那么,到达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而进行教学。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四年级上册18 颐和园【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还要使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目标表述】1.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3.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7个生字,读准“耸立、堤、柱、栽、狮”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区分“堤”和“提”。
2.会写11个字,重点写正确“殿、廊、栽”的笔顺, 在田字格范写“殿”。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耸立”的意思,借助图片理解“金碧辉煌”。
并学会运用此方法理解其他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背诵喜欢的部分。
5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评价方案】1.通过各种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
(见评价单第一题)2.通过同桌两人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2。
(见评价单第二题)3.通过指名读、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评价目标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材分析: 课文《颐和园》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十八课。
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葱郁、掩映”等词语。
2、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线索,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欣赏长廊的美丽景色,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师生、生生、生本等一个多元互动、交际的过程。
本课的设计力图把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交际,在交际中促进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教师*引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和欣赏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
2、板书课题。
请你用心记住这个“颐”字,让我们响亮地叫出她的名字 颐和园。
3、认读词语: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姿态不一颐和园 [词语教学是语文学习之本,虽然到了四年级字词教学已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新课伊始让学生读一读新词还是很有必要的。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说感受 1、这到底是一座怎么样的大公园呢?请你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板书:()的颐和园 2、学生读文、交流,并上台板书词语。
[让学生读文后说说自己眼中的颐和园,并让学生上台板书词语,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说、写的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颐和园的美景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颐和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颐和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感知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课文为蓝本进行仿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颐和园的美。
2.教学难点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对颐和园美景的描绘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展示颐和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
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跟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笔画、结构,指导书写。
4.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脉络。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美景描绘。
5.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师讲解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
6.仿写练习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以课文为蓝本,进行仿写,描绘颐和园的美。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板书设计1.课题:颐和园2.生字词:略3.课文结构:略4.课文主题:颐和园的美五、课后作业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巩固生字词,进行书写练习。
3.以课文为蓝本,进行仿写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课文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仿写练习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了颐和园的美。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长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2、《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
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
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
板书课题,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和带生字的词要多读几遍。
2、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课件出示词语。
长廓、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姿态不一、隐隐约约、神情气爽、金碧辉煌。
4、检查自学生词情况:(1)指名朗读词语、(2)齐读、(3)联系前后文内容解释带点词语、(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摘录课文的首尾句。
课件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都是写颐和园美丽的。
我发现这两句话是课文的起始句和总结句。
师小结:开头结尾互相照应,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结构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一等奖3篇
1、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一等奖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2、介绍颐和园,自读课文,初步了解顺序。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
二、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
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注意。
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耸立:高高地直立。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用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
2、初读课文(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录音朗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学习情况,对难点进行讲解。
4.分析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5.感悟颐和园之美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颐和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6.拓展延伸学生举例介绍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受课文中颐和园的美。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想象自己就在颐和园中漫步,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没有同学去过?”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颐和园?”2.朗读课文教师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18、颐和园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1、出示图,问:知道这是哪里吗?揭题:《颐和园》;2、简解“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曾两次被毁,1902年重建。
1961年,国务院颁布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有力象征”。
二、根据要求,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渎情况;(1)读词语;(2)读课文;三、再读课文2—5自然段:1、画出每段开头的一句话;2、边读边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反馈:(1)、读这四句话;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游览顺序)出示图,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
(2)、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的印象(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作者重点写了三个景点。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四、细读“长廊”部分:1、根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长廊”有什么特点,你从什么地方看出;(2)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并说说好在哪。
2、交流反馈:特点:一眼望不到头绿漆的柱子长:七百多米美:红漆的栏杆273间横槛上五彩的画花木3、欣赏:横栏上的美。
4、齐读“长廊”部分。
五、作业:1、词语一抄一听写;2、熟读并背诵“长廊”部分。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2感悟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自学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析课文3.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教师点评并指导。
4.课堂活动4.1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词。
4.2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好。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作业布置6.1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6.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学课文、分析课文、课堂活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4.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颐和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着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着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着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 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
例如“殿”字。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
“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
有的声旁能表音,/sjbwz/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
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
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 用比较法(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记忆“栽、雕、赏”的字形。
栽──裁──载;赏──党──堂;雕──准──谁──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立”“隐隐约约”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三、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耸立、掩映、神清气爽、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含义。
四、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详)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教学过程:一、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
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五、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制作步骤: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网址:)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六、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颐和园网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七、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二、四自然段)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长廊)1.组长汇报。
(边讲边演示)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组员补充。
4.游客质疑,导游解答。
5.理解课文内容:①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②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
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③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④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⑤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
还写出了感受。
)⑥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三)第三自然段。
(万寿山)⒈导游解说。
(山上景物)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4学生质疑。
理解“耸立”的含义。
(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5过渡:那琉璃瓦光滑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那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
真是雄伟壮丽!(结合图片演示)(四)第四自然段。
(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1学生按照: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电脑出示学习方法)⒉质疑品读。
(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①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②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
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电脑出示相关资料)③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
(结合视频理解)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
我们看看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4导游解说。
5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
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
(四)学习第五段⒈小导游解说。
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⒉重点讲解17孔桥: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
)(结合视频理解)(五)齐读第六自然段。
(总结归纳:物多景美)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
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在电脑中完成)九、总结: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
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
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第三课时(略)教学过程:一、完成课后练习。
二、朗读训练。
三、指导背诵。
四、听写。
附录:教学构想《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
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
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
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
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
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
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