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经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两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多因素对比分析

经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两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多因素对比分析
问题 , 内 尚 未 有 系 统 的 对 比 研 究 报 道 。 对 我 院 同 期 完 成 的 国
非体外 循环 和体 外 循 环 的 冠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术 后 早 期 各
项指 标 进 行对 比 , 以发 现 O C I 是 否 能 减 少 心 律 失 常 和 P A ̄;
其他 并 发症 的发 生 , 缩短 恢 复时 间 。 并 临床 资料 回顾 分 析 2 0 0 0年 9月 至 2 0 0 1年 1月 完 成 的冠状 动 脉旁 路 移植 术 共 10例 ( 3 不包 括 同 时 行 室 壁 瘤 切 除或瓣 膜 置换 者 ) ,分 为 两 组 ,非 体 外 循 环组 3 6例 ,体 外 循 环组 9 4例 。患者 术 前均 进 行病 史 采集 、心 电 图 、超声 心 动图 、冠 状动 脉 造影 、肺 功 能 等 检 查 ,服 用 硝 酸 酯 类 、钙 拮抗 剂 、B受 体 阻 滞 剂 至 术 前 一 天 ,手 术 方 法 见 文 献 _J 1, 术 后进 入 外科 I U,按 常 规 予 呼 吸 机 辅 助 通 气 ,心 电 、血 C
维普资讯
! 堡 堂堂盘查
生 旦箜 6卷第 4期 C i J ada A h t.0 2 v 1 o4 h C ri H yh20 , o. N . n c 6
经 体 外 循 环 和 非 体 外 循 环 两 组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及 多 因 素 对 比分 析
Com pa ng t e oc u r nc s o r tv om plc i s a ri h c r e e ofpo t pe a i e c iaton nd h m uli e rs f c or t e fpum p t e tpl ik a t s be we n o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相关因素分析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相关因素分析

【 要] 对 32 摘 1 例非体外循 环下 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 术 ( P A ) O C B 患者 术后心 房颤动 ( F 的 发生情 况进 行监 A)
测, 将患者分为 A 组和非 A 组, F F 对术前、 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筛选出易致 A F的有关因素。结果 0 — P
C B术后 A A F的发生率为 1 . % , 5 7 高龄 、 高血压 、 急诊手术 、 血管桥 数 、 术后早 期没及 时用 p受 体阻滞 剂、 血钾浓 度 是术后 A F的危 险因素。认 为 O C B术后 A PA F的发生较普遍 , 围术期需进行 风险评估 , 对高危 患者进行干 预 , 以减
C B术后 A o A 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着微创心脏外科 的发展 ,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
植 手术 ( P A 逐 渐 增 多 。 为 了 解 O C B术 后 O C B) PA A F的发 生情 况 及 筛选 相 关 危 险 因素 , 03年 8月 20

20 0 7年 8月 , 们 对 3 2例 O C B患者 的 临 床 我 1 PA
维普资讯
山东医药 20 年第 4 08 8卷第 l 期 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 脉旁路移植术后 房 颤 相关 因素分 析
王改非 , 邵松 海 王武 军 ,
( 南方 医科大学南方 医院, 东广州 50 1 ; 平顶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 1 广 155 2
12 方 法 .
1 3d 4 例( 18 , 7d 9例(7 2 。 ~ 者 O 8 .%)4~ 者 2 . %) 多数患者表现为胸 闷、 气短 、 心慌、 烦躁不安伴血压 下降O单纯 A 持续 时间 > i F 5rn者选静 脉用毛花 a 甙丙、 美托洛尔或胺碘 酮控制心律, 不使用 电复律 ; 出 IU后 A C F未 恢 复者 口服地 高辛 或 普 罗 帕 酮 , 均 能恢复窦性心律。根据文献 中 C B A G术后 A F危险 因素资料 , 将性别、 年龄 、 术后未及时应用 p受体阻 滞剂 、 心肌梗死史、 术前心功能情况 、 超声 心动图资 料(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径、 左室收缩末径 ) 、 血 管病 变情 况 ( 有无 左 主 干病 变及 右 冠 病 变 ) 搭 桥 、 数 目、 术后是否频发房早 、 术后 呼吸机支持 时间、 术 后第 1 引流量及发作 时的血 气指标 引入 l ii 天 o se g t 多元 回归 分析 , 最后 筛选 出 6个 危险 因素 。见 表 1 。

艾司洛尔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心房颤动的作用

艾司洛尔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心房颤动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8
Ch n s o r a fCadiv s u a d c n i e e J u n lo r o a c lr Me i ie,F b u I 0 9.Vo . 1 e rav2 0 1 4.N . 01
— —

心 房 颤 动 .
艾 司洛 尔 预 防冠状 动 脉 旁 路移 植 围术期 心房 颤 动 的作 用
0 0 ) C n ls n P r p r i p l a o fl oe e m l a i ic nl rd c h n ie c fA f r . 5 . o cu i e o e t e a pi t n o w d s s o lc n s n a t e ue t i d n e o F a e o i av ci o o gf i y e c t
a a f rlt n( F np t nsu d ro go -u p crn r r r b p s srey( P A .M e o s A t a o t l b l i A )i a e t n e i f p m oo ay a e y a s ug r O C B) i i r i ao i gn ty t d o l f h t 1 5 p t nsu d ro gO C B w r e rl d i ti s d n e ii d it 2 g u s e m l ru ( 7 )a d a e t n eg i P A e n l n h t ya dw r dv e n r p ,s o l o p n= 0 n 8 i n e oe s u e d o o og c n o go p( o t l ru n=1 5 . o t o s nu i f s oo a a o a e f 5 g k ・ n w s i n i p t ns nem l r 1 ) C ni u i s no m l t sg ・ g mi n f o e l d o 3— a v ai t i s oo ge n e l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安康、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在中国,其发病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尝试用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冠心病,但效果不明显。

自1966年Kolessov用乳动脉,其后Favaloro等用大隐静脉,跨过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将其吻合到管腔尚好的远端冠状动脉上,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称冠状动脉搭桥术〕取得成功以来,冠状动脉外科取得了重大进展。

4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心肌堵塞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并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低,是一种公认平安有效的治疗方法。

1974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条件的改善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也是患者愿意承受的一种常规心脏外科手术。

在我国每年完成的各类心脏外科手术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数已经上升至第一位,同时,还有更多的病人承受了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

由于我国各地医院开展不均衡,条件和技术水平各异,致使冠状动脉外科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指南非常必要,国家科技攻关方案的实施为这一举措奠定了根底。

第一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危险因素一、手术适应症1. 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或频发的心绞痛患者。

2.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病变或有严重三支病变的患者。

这些患者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发生猝死,每年死亡率在10%~15%。

左主干狭窄50%以上的患者4年生存率为60%,手术治疗可使其提高到90%,而且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前降支或盘旋支近端狭窄>50%者应予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伴有严重右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在75%以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有好处。

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

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

1 临床资料
20 4- 0 2

±帅
9 Af的界定 f持 过 30中 2结 果 O 例 0为 A 璧 时间超 人 随 蓑 0煮续 5 0 n并除外 mi ~
墒 . 田

术前 已存在 A 者, f 排除其他合并心脏疾病者。对照 组3 O例 , 术前术后 予 目前 常 规用 药 ( 括 B受 体 阻 包
指 标 对 照 组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见表 1 术后发生房颤及其 , 他并发 症情况 见表 2 。
胺 碘 酮 A组 胺 碘 酮 B组
表 1 各组 一般 临床 资料 的比较 ( ±5 )
年 龄( 岁)
男( , 例 %) 射 血分 数 左 心房 大 小 (u ) n n 术前 心 肌 梗 死 ( 。 ) 例 % 高血压( , 例 %)
很 低. 并发症发 生。 结论 : 无 预防应 用小 剂 量胺 碘 酮能 明显 降低 术 后 心 室率, 少 心房 纤颤 发 生 率, 迟 发 减 延
一 ” }
作, 缩短持 续时 间, 促进 心房 纤颤转 复, 同时改善心 功 能。 尤其 适 用于缺血 性心 脏 病 合并 心肌 梗 死及 左心 功
糖尿病( %) 例。
平 均 移 植 血 管 支数 体 外 循 环 H l mi)  ̄n n q(
升主动脉阻断( n mi) 术前倍他乐克剂量 ( / ) mg d
术 后 倍 他 乐 克剂 量 ( / ) mg d 注 : 组 间 情况 比较 。 各 P<0 0 、5
维普资讯
滞剂等 ) 。胺 碘 酮 A 组 3 O例 , 常 规 用 药 外 , 前 除 术 每 日分 3次 口服 胺碘 酮 6 0 , 7 。胺 碘 酮 B组 0 mg 共 d 3 O例, 常规 用 药 外 , 术 当 日于术 前 开 始 静 脉用 除 手 药每 日 4 0 , 5 mg 应用 3 d后 口服 维 持 每 日 6 0 ( 0 mg 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采取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采取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采取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陆国庆;王圣;陈现杰;程兆云;朱喜亮;李晓洋【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2(6)14【摘要】目的:探索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筛选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6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新发房颤进行组别划分,观察组患者术后新发房颤4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心律失常情况43例,对患者开展经胸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实际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病史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饮酒史、吸烟史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射血分数、左房大小、左室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二尖瓣反流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研究发现射血分数降低灵敏度74.39%,左房增大灵敏度62.26%,心肌梗死灵敏度77.14%,相关性较高;左室增大灵敏度54.55%,二尖瓣反流面积灵敏度55.56%,相关性较低。

结论: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而术前应重视患者经胸超声检查,分析相关的参数以及患者相关病史分析,进而为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患者病症控制,以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总页数】3页(P110-112)【作者】陆国庆;王圣;陈现杰;程兆云;朱喜亮;李晓洋【作者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2.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诊断价值3.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诊断价值4.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诊断价值5.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阻 断 时 问 均 大 于 或 长 于 组 Ⅱ; 功 能 、 VE 和肺 功 能 、 停 心 L F 不 跳手术率 、 围术 期 使 用 B受 体 阻 滞 剂 、 剂 均 低 于 或 差 于 组 镁 Ⅱ( P< 00 , . 1 , 表 1 o i i多 因素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5 00)见 。lgs c t 术前年龄≥6 5岁 、 VE  ̄ 0 5 、 胸 比率 ≥ O 6 、 L F .0心 < . 8 MVV 实 测 值 / 计 值 < 7 、 瓣 膜 疾 病 和体 外 循 环 心 脏 停 跳 手 术 为 预 1 有 术 后 住 I U 时 间 延 长 的 危 险 因 素 , 表 2 偏相 关 分 析 表 明 , C 见 。 术后 新发 房颤 与住 院时 间有 较 强 的相 关 性 ( 一0 7 , < 0 r .2 P .
rM e ia le e。 01 Vo . 。 . 7 de 1 Co lg 2 0, 1 31 No 1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后新发房颤 的相关危 险 因素分析
李庆 志 李 欣 祝 沪军 郭德 庆 张振 才 侯鑫磊
【 要】 目的 总 结 、 析 近 7年 我 院 及 相 关 医院 C G 手 术后 新 发 房 颤 发 生 的 高危 因 素 。 方 法 摘 分 AB 将 20 00年 1月  ̄2 0 年 1 09 2月行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的 术 前 无 阵 发性 或持 续性 房 颤 的 5 7 患 者 纳 0例 入 研 究 中 , 据 患 者术 后 是 否 发 生房 颤 , 5 7例 患者 分 为 两 组 , 两组 各 变量 先 进 行 单 因素 分 析 , 根 将 0 对 然后
1 2 统计 学分 析 .
对 各 变 量 先 进 行 单 因素 分 析 , 续 变 量 采 连

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1891)通信作者:章淬,E mail:18951670283@163.com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陶红 沈骁 章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心脏术后新发房颤增加了患者卒中甚至死亡的风险,其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许多研究者认为在“房颤基质”的基础上,各种触发因素刺激了房颤的发生。

最近的研究将目光投向了心包炎症的作用,既往研究侧重于危险因素的发掘。

此外,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早期预测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现就近年来心脏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手段以及防治措施等展开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围手术期管理【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3 010PostoperativeAtrialFibrillationAfterCardiacSurgeryTAOHong,SHENXiao,ZHANGCui(DepartmentofCriticalCareMedicine,NanjingFirstHospital,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0,Jiangsu,China)【Abstract】Postoperativeatrialfibrillation(POAF)isacommoncomplicationaftercardiacsurgery.POAFwouldincreaserisksofstrokeanddeath,andtheunderlyingpathogenesisofPOAFisnotfullyunderstood.Manyresearchersbelievethatvarioustriggeringfactorsonthebasisofthearrhythmogenicsubstratesstimulatetheoccurrenceofatrialfibrillation.Recentresearchhasfocusedontheroleofpericarditis,whilepreviousstudieshavefocusedonidentifyingriskfactors.Inaddition,utilizingvariousmethodsforearlypredictionforPOAFisalsoofgreatclin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providesareviewonthemechanisms,riskfactors,predictivemethods,preventionandtreatmentmeasuresofPOAFaftercardiacsurgeryinrecentyears,inordertoguideclinicalpractice.【Keywords】Cardiacsurgery;Atrialfibrillation;Pathogenesis;Perioperativemanagement 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2],其定义为患者既往无房颤病史,心脏术后新发生的持续时间>30s的房颤,一般多于心脏术后第2天发生[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适度的运动,保持健康的 体重,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

合理膳食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 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慢性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 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将血压 、血糖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 发心绞痛的因素,如有不适及
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目录
• 手术简介 • 手术过程 • 手术效果和风险 • 比较其他治疗方式 • 患者须知
01
手术简介
Chapter
定义和目的
定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称为冠状动 脉搭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 有效手术方法。
目的
通过搭桥手术,绕过冠状动脉的狭窄 或阻塞部位,恢复心肌的正常供血, 改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了解手术目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目的是通 过搭建新的血管通道,改善心肌 供血,缓解心绞痛等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生活习惯调整
术前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 作息和饮食习惯,以降低手术风 险。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完善术前检查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 动脉造影等,以评估心脏功能和 血管状况。
搭桥血管可能在术后出现阻塞,需 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复查。源自术后恢复和复查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
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果 _ 我 们 在 临 床 应 用 中 也 证 实 可 明 显 缩 短 病 程 , 文 2 3 ] 本 组 病 例 结 果 表 明 氨 溴 索 治 疗 毛 细 支 气 管 炎 , 方 面 酚 妥 拉 明可 解 除 小 血 管 痉 ~

96 1 ・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9月第 4 1卷 第 9 上半 月 S a x Me , e t mb r 0 2 Vo.4 , . h i t 期 h n i dJ S p e e 1 , 1 1 No 9 t eF r 2 s
另 一 方 面 及 时 有 效 地 清 除 支 气 管 腔 内 黏 稠 的 痰 液 , 持 气 保 道 通畅 , 能减 轻患儿 的喘息症 状 , 免危 重情况 的发生 。 就 避 酚 妥拉 明是 一 种 血 管 活性 药 物 , 药 为 a受 体 阻 滞 剂 , 直 该 有
组 临 床 症 状 如 喘 息 、 促 及 缓 解 喘 憋 , 进 肺 部 哕 音 、 鸣 气 促 喘 音 改善 情 况 及 缩 短 病 程 。我 们 认 为 采 用 酚 妥 拉 明联 合 氨 溴 索佐 治 毛 细 支气 管炎 具 有 疗 效 确 切 、 著 , 明 显 不 良反 应 显 无 等优点 , 得临床应用 。 值
远 端 ,- rl e 连 续 吻合 移 植 血 管 近 端 , 均 每 病 例 吻 60P oe 线 n 平
合 血 管 桥 数 ( . + 0 3 支 3O . ) 1 3 C G 术 后 AF的诊 断 标 准 : 有 患 者 C B 术 后 常 . AB 所 A G
规 接 受 持 续 心 电 监 测 , 发 现 有 持 续 时 间 ≥ 1 n的 AF 若 0 mi 为 确 诊 病 例 , 诊 断 为 C G 术 后 AF 则 AB 。 14 术 后 A . F的 治 疗 : 当患 者 心 率 有 增 快 趋 势 , 排 除 发 在 热 、 量 不 足 、 躁 等 因 素 所 致 后 , 极 使 用 西 地 兰 、 碘 容 烦 积 胺 酮 、 受 体 阻 滞 剂 。若 出 现 快 速 心 室 率 , B 引起 血 流 动 力 学 的 变 化 , 除 电解 质 紊 乱 和低 血 氧 的基 础 上 , 给 予 静 脉 注 射 排 即 胺 碘 酮 1 0mg 西地 兰 0 2 . ; 察 2 n 若 心 室 5 或 . ~O 4mg 观 0mi, 率未 能 明显 减 慢 , 采 用 静 脉 持 续泵 人 胺 碘 酮 0 5 1 则 .~

可达龙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新发房颤的防治效果

可达龙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新发房颤的防治效果
会 引起 心功 能不全 , 且长期应用未见致死性 心律 失常作用 , 可达
两组术前 的一般情况无显著 性差 异(P > .5 见表 1 00 ) 。 表 1 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lx±s) , 。
龙 因其 药理作用 的重 要性和抗 心律失常 的广谱 性 , 使其 成 为当
今 治疗危及生命 的心律失 常的最有效 的药物 。但术后预 防性 用药在 国内、 外报道较少。本组患者 的观察数据结果 看 , 达龙 可 组 出现快速性心律失 常明显低 于对照组 , 起到 了较好 的预 防房 颤发生 的效果 。即使 出现 了心 律失 常 , 其持 续时 间短 , 易 纠 容
部疾患 。
心脏术后房颤都为短暂的 , 至于造成恶性事件 , 不 但房 颤能导致 观察组 可达龙 lm / k d 静脉 点滴 , O g ( g・ ) 应用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周围血栓形成 的后果 。 目前房颤 被广泛认 至术后 4 8小时后 , 口服可达龙 60 / , 后每 l 0 mgd5天 然 0天依次 为是心脏术后心源牲休克 的高危因素之 一 。可达龙是唯一 同 J 12 治疗方法 .

3 ℃) 灌注流量在 20— . L ( i n ) 以便灌 注压力 在 0 , . 2 5 / m n・ l ,
律失常作用极 低。故 而其 在发挥高效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的同
6 mm g 右 。 5 H 左
2 结 果
时可使 外周 血管扩张 , 从而有效地对抗 了它的负性变力作用 , 不
接受冠状 动脉 旁路 移植 术 ( A G) C B 患者 术后 房 颤危 害 较 大, 发生率约为 13 术后 2~3天是其 高 发期 …。其 主要 的原 /,
因包括高龄 、 一受体阻断剂 的停用 、 3 1 术后早期 交感 神经系统兴 奋及术前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等 J 。尽管术后房颤不一定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的发生 。 12 低 氧 血 症 的观 察 与 护 理 .
手术 技术及 安全 性 的 提高 , 受 冠 状 动 脉旁 路 移 植 接
术 的患者 数量逐 年上 升 。特别是 随 着 围手 术期 管理 的进 步 , 手术 对 年龄 的限制 逐渐减 少[ , 来越 多 的 2越 ] 高龄 患者 接受手 术 治疗 , 而也 增 加 了 术后 并 发 症 因 的发 生和护 理难 度 。本 文就 围手 术期各 种 常见并 发
维普资讯
海军 总医 院学报 20 0 8年 3 第 2 月 1卷第 1 期
4 9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术后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蔡 伟 萍 , 叶莉 黄
( 军 总医 院胸心外 科 , 海 北京 10 3 ) 0 0 7
摘 要: 冠状 动 脉 旁路 移植 术是 目前 治疗 冠心 病 的 有 效 手 段 。护 士 应 加 强 围手 术 期 的 护 理 , 密 观 察 患 者 严 术后 有无 低 氧 血 症 、 律 失 常 、 性 心 肌 梗 死 、 心 排 血量 综 合 征 、 经 系 统 疾 病 等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采 取 相 应 心 急 低 神 并 的护 理 措 施 , 减少 并 发症 的 发 生 , 快 患 者 康 复 。总 结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原 因及 护 以 加 理对 策 , 期 为 临 床 工作 提供 参 考 。 以 关 键 词 : 状 动 脉旁 路 移 植 术 ; 发 症 ; 理 冠 并 护
使哮 喘发 作得 到有效 控制 。
1 2 3 延 长 呼吸机 辅 助 时 间 对 于 有上 述 危 险 因 .. 素 的患者 , 呼吸机期 间 P O 仍 较 低 , 带 a 应使 其 充 分 镇静 , 延长 呼 吸机辅助 时 间 , 增加 氧浓度 并正 确运 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围术期预防方案的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围术期预防方案的研究

术 , 有 新 发 房 颤 的 高 危 因 素 的 1 6例 患 者 设 计 并 实 施 了 一 具 7 套 围 术期 预 防新 发 房 颤 的 随 机 性 对 照 实 验 , 得 了 良好 的 效 取
果 , 总结如下。 现
作 者 单位 : 龙 江省 大 庆 油 田总 医 院 心 胸 外 科 ( 庆 志 、 沪 军 、 振 黑 李 祝 张
因 此 , AT 表 达异 常 与 卵巢 癌 临 床 分 期 、 卵 巢 癌 f 重 要 生 物 学 指 标 , 测 临床 检
GA 3表 达 对 判 断 卵 巢 癌 的 恶性 程 度 及 预 测 预 后 有 重 要 参 TA 考价值 。
【 要 】 目的 探 讨 冠 状 动脉 旁路 移 植 术 后 新 发 房 颤 的 围 术 期预 防 方 案 。方 法 具 有 新 发 房 颤 的 摘
高 危 因 素 的 1 6例 患 者 。 随机 分 为试 验 组 ( 0例 ) 对 照 组 ( 6例 ) 试 验 组 术后 给 予胺 碘 酮预 防 房 颤 治 7 9 和 8 ,


13 0 60 1
收稿 日期
2 i 一0 —1 OO 6 6
以提 供 肿 瘤 细胞 发展 的分 子 调 节 机 制 相 关论 据 。
近几年, 一些 资 料 表 明 , 美 国 卵巢 癌 在 女 性 因癌 症 死 亡 在 中排 第 五位 , 约 每年 有 2 0 大 3 0的新 发 病 例 和 1 0 0 40 0因 卵 巢 癌 死 【 。卵 巢 上 皮 性 癌 占 大 多 数 。在 这 些 上 皮 性 癌 中 , 多 = 最
1 2 临床 资 料 及 试 验 分 组 符 合 上 述 人 选 标 准 的 病 人 总 计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g r o u p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w h e t h e r A F o c c u r r e d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w i t h i n 1 w e e k ) .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 a s u s d e t o s c r e e n f o r r i s k f a c — t o r s o f A F f o l l o w i n g C A B G . R e s u l t s T h e r a t e o f A F w a s 2 7 . 9 3 %( 1 1 4 / 4 0 1 ) . U n i v a r i a t e a n l a y s i s s h o w d e t h a t a g e , a h i s t o r y o f
He n a n Pr o v i n ci a l Pe o p l e s Ho s pi t a l , Zhe n z ho u 45 0 00 3, He na n,C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AO Z i — n i u , E - ma i 1 : z a o z n @1 6 3 . c o m
发生 。C A B G后应尽早恢复应用 B受体阻滞剂 , 炎症 因素可能参与 了 C A B G后 A F的发生。 [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学 ;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 ; 心房颤动 ; 危险 因素 ; C反应蛋 白
DOI : 1 0 . 7 6 9 5 / z g x z q b 2 0 1 3 0 2 0 0 6

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处理经验

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处理经验
【 要】 目的 探 讨 不 停跳 下冠 状 动脉 旁路 移 植 术后 新 发房 颤 (F 的 防 治措 施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20 年 1 r至 2 1 年 l 摘 A ) 09 0, l 01 O月 6 5例
术 前 未 发生 心房 纤 颤 冠心 病 患者 行不 停跳 下 冠状 动脉 旁路 移植 术 ( P A O C B)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总结 术后 新 发 A F的 治疗经 验 。结果 6 5 例 O C B术 后有 1 发生 了新 发心 房 纤颤 , 发生率 为 2 . PA 8例 77 %,根据 病 情给 予对 症治 疗 ,A 均得 到有 效控 制 ,预后 良好 。结论 房 颤是 F
延 长住 院时间 ,增 加治疗费用 Ⅲ 。回顾性分析 我院20 年 l月 至2 1 09 0 01
年 l月6 例O C B O 5 P A 术后患者 的临床资料 ,探讨O C B P A 术后A 的防治 F 措施 。
后盐酸胺碘酮复 律治疗 ,静脉先推 注胺碘酮3 gk的负荷量 ,继而静 m /g 脉滴注6 m /,1 0 gh N静注 西地 兰和胺 碘酮后仍 心室率过 快 ,血流 动力 学 不稳 ,予同步直流 电复律 终止A 。另外3 8 内未复律 ,改 口服胺 F 例4h 碘酮2 0 g 次 ,连续7 ,20 日2 0 m 日3 d 0mg 次连 续7 ,2 0 日一 次连续 d 0 mg
水平后 ,房颤 消失 ,a 术后床 头胸片显 示左侧 胸腔积 液 ,超声 引导 N
症,A F常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导致低血压 ,减少心肌供血 ,诱
发心力衰竭 甚至心肌梗死 ,并可因左房血栓脱 落造成栓塞等 并发症 ,
下穿刺引流,引出胸水后第2 日房颤消失,另外4 例患者在上述原因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临床护理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护理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护理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护理组为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护理后护理组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护理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普遍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药物能通过改善心肌氧供和氧需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而缓解症状;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使血管腔恢复正常,从而使血流重新畅通[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叫搭桥手术,适用于冠状动脉阻塞严重、弥漫钙化且多支多处病变,目前国际上公认该治疗方法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

本研究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61例患者进行并发症调查,旨在探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护理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月-2014年4月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39~80岁,平均(63.80±6.3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并发症检查使用放射科X线片、肺活量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精神神经状况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检查,根据临床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低氧血症(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湿啰音且X线片透光度低)、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性期前收缩、短阵心房扑动异常心电图)、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脏指数低于221 L/(min·m2)]、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ST升段,之后ST-T段发生上抬,临床上常见心肌缺血并发心肌梗死)等疾病。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对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对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临床研究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对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蒙延海刘平张燕搏王生伟朱昌盛胡恩慈常硕卢涛聂长荣王水云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首发2020-2-4036);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基金(2019XK320054)作者单位: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成人术后恢复中心(蒙延海、刘平、张燕搏、胡恩慈、常硕),心外科(王生伟、朱昌盛、卢涛、聂长荣、王水云)通信作者:王水云,E-mail:**************【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对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328例HOCM患者行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POAF分为POAF组(79例)和非POAF组(249例)通过查阅病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并发症情况,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的生命状态及临床表现;主要研究终点是远期房颤、术后卒中利血栓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及多因素Ca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36±1.35)年随访期间共39例(11.89%)患者出现主要或次要终点事件POAF患者在远期房颤(P=0.007)、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P=0.010)等的发生率上高于非POAF患者。

术后1年、3年和5年的总的生存率为99.38%.98.77%和98.17%。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时间增力U(HR=12.832,95%CI1.812-90.896,P=0.011)术后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OAF(HR=12.163,95%C71.470-100.608,P=0.02)和ICU时间延长(HR=11.235,95%CZ1.157-109.099,P=0.037)是术后卒中和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OAF(W/?=6.658,95%C/1.578-28.098,P=0.01)是术后远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OAF(///?=5.116,95%C/1.457-17.966,P=0.011)和术后左心房直径增加(//«=12.187,95%CZ2.875-51.661)是术后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OAF患者在无远期房颤(P=0.002)生存率、无卒中和血栓事件(P=0.027)生存率和无心力衰竭再住院(P=0.006)生存率上均较非POAF患者低;远期无心血管死亡的生存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7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黄华元[摘要]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及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行CABG术的患者189例,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术后新发AF的危险因素。

结果 CABG术后共有33例发生AF,AF发生率为 17.5%,应用胺碘酮治疗24例,应用西地兰治疗3例,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6例。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ABG术后发生 AF与高龄、高血压、血管桥数、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围术期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 年龄>70岁)、围术期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ABG术后发生AF与高龄、左房增大、围术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等因素有关。

对于此类患者,CABG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对高危病人术前应用胺碘酮是预防术后 AF发生较好的策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人的增多,CABG手术的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心房颤动(AF)较高的发生率也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它是CABG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约5-40%[ 1 ]。

虽然此类心律失常多数并不致命,并且多有自限性,也不增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但有时在术后可与心房扑动同时出现,可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需要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尤其是心室率>150次/分的快速心室率,A F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低血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肺部感染、血栓形成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加重患者痛苦,应予以及时治疗[ 2 ][ 3 ]。

为了解我院CABG后AF的发生率及总结治疗经验,对189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共 189例,男150例,女39例,女性占20.6%;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 61.5岁,70岁以上52例。

术前诊断均为冠心病,其中合并高血压病72例,糖尿病50例,脑梗死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0例,双支病变22例, 3支病变 157例,合并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67例,合并左主干病变26例。

术前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排除既往有房颤病史的病人。

所有患者术前停用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5-7天,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出现AF分为AF组和非AF组。

1.2手术方式采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常规气管插管,取标准胸骨前正中切口,常规游离左乳内动脉,多支病变者加用大隐静脉和或桡动脉。

行体外循环者,术中采用冷血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用7-0 Prolene线连续吻合移植血管远端,6-0 Prolene线连续吻合移植血管近端,平均每病例吻合血管桥数3.0+0.3支。

1.3 CABG术后AF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CABG术后常规接受持续心电监测,若发现有持续时间≥10min的AF为确诊病例,则诊断为CABG术后AF。

1.4术后AF的治疗:当患者心率有增快趋势,在排除发热、容量不足、烦燥等因素所致后,积极使用西地兰、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

若出现快速心室率,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排除电解质紊乱和低血氧的基础上,即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或西地兰0.2~0.4 mg;观察20min,若心室率未能明显减慢,则静脉持续泵入胺碘酮0.5~1mg/kg/hr维持,心率达到目标水平后渐减少胺碘酮静脉用量,予口服胺碘酮0.2g/次,3次/d 维持;一周后改为0.2g/次,2次/d,再一周后改为0.2g/次,1次/d,此后若心律稳定可停用。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配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术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筛查出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

2 结果:本组CABG术后发生AF者共33例,其发生率为17.5%。

大多数AF发生于CABG术后3天内,占总数的68%。

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术后AF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年龄超过70岁,发病率明显增加。

本组单因素分析显示AF组高龄(≥70岁)、围术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左房内径增大(>40mm)、血管桥数目>3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AF组( P<0.05)。

对 P≤0.01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术后早期停用β受体阻滞剂、左房内径增大(>4 0m m)是发生 CABG术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新发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有资料表明,CABG术后新发AF是一种特殊的AF,因为它是由手术本身引起的,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暂时性和阵发性[ 4 ]。

AF主要发生在CABG术后第2-5d内,其中第2-3天是发生的高峰期。

资料表明CABG术后AF对死亡率几乎没有影响,也很少演变为慢性。

当出现快速心室率易引起低血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增加血栓栓塞事件,此时应给予积极治疗,转复或控制心室率。

尽管近年来麻醉和心脏技术、术后监护水平有很多的提高,但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没有降低。

而术后房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术后心房不应期延长、缺血、手术引发的炎症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等引起心房肌形成缓慢传导区域和单向阻滞区域,从而形成折返环,诱发AF。

许多研究文献认为与术后房颤发生的有关因素:高龄,种族,体重指数,术前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在右房上过多的操作,心脏停跳液的使用和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 5 ] [ 6 ] [ 8 ]。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CABG术后AF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血管桥数、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围术期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 年龄>70岁)、围术期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增大,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窦房结纤维变性、脂质增加及心肌间质内淀粉样沉积成为房颤发生的病理基础[ 7 ]。

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心脏负荷加重,心房内压力升高,心房肌肥大和纤维化,导致心房去极化及传导异常,易于形成折返引起 A F;搭桥数目增多使手术时间延长,导致心脏应激性增加,增加了术后AF的几率;K离子是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术后血钾保持稍高水平可降低心脏的应激性,减少术后AF的发生。

文献表明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作用对术后新发AF的作用优于对其他类型的AF,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术后突然停药,可产生β阻断撤除效应,导致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突然升高,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加之心脏手术也引起术后短期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两者作用叠加可诱发AF[ 9 ];本组研究提示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术后AF的发生,加上近年来关于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作用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即使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以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术后早期积极补充钾和镁,防治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减少术后AF的发生。

研究表明镁是Na-K-A T P酶的激活剂,具有保钾、钙离子拮抗、增加心肌细胞能量利用、减轻氧耗、预防心肌电不稳定和减少折返激动的作用。

低镁血症时钙内流增加,可引起心房后除极,诱发AF,术后早期补充硫酸镁可有效地预防 AF的发生,本组术后常规给予硫酸镁 2—3g /d。

有报道认为术后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应用可抑制AF的发生,延迟AF发作时间[ 10 ]。

房颤的治疗首先是控制心室率,然后进行复律治疗。

对于心室率不快,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不需特殊处理,本组中有 6例在 24 h 内自动转复。

对于心室率过快者,考虑其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又增加心肌氧耗,易致心肌缺血,应积极处理。

我们首先采用去乙酰毛花甙丙小剂量多次静脉推注,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降低心室率;之后,采用胺碘酮转复。

在静脉使用胺碘酮时应动态监测心电图,在转复前,心率多有短暂减慢,迅即转为窦性心律;其次注意血压变化,部分病例可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

为了避免AF复发,我们通常在口服胺碘酮 3-5 d后再停用静脉给药。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具有β受体阻断作用能够对抗术后早期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肌抑制作用小,转复窦性心律效果好,因而可被广泛用来治疗CABG术后的快速AF,我们认为胺碘酮对CABG后AF转复安全、有效,可作为药物复律的首选[ 6 ]。

目前对于术后AF发生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清楚[ 11 ] [ 12 ],结合文献及本组研究,认为除患者高龄、高血压、血管桥数、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围术期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等因素外,可能还存在其它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大规模的完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病情允许应在术前常规、术后尽早应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有针对性预防应用胺碘酮等药物,尽量减少AF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Taylor AD,Groen JG,Thorn SL,et a1.New insights into onset mechanism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flutter after cor 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J]·Heart,2002,88:499. [ 2 ]Archbold RA,Curzen NP.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J].Heart,2003,89(10):1134-1137.[ 3 ]Mahoney EM,Thompson TD,Veledar E,et a1.Cost-effectiveness of targeting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for therapy with intravenous amiodarone to prevent atrial fibrillation.J Am Coll Cardiol,2002,40(4):737-745 .[ 4 ]Villareal RP,Hariharan R,I.iu BG,et a1.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ortality after coronary bypass surgery.J Am Coll Cardio1,2004,43(5):742-748.[ 5 ]Zebis LR,Christensen TD,Thomsen HF,et a1.Practical regimen for amiodarone use in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Ann Thorac Surg,2007,83(4):1326-1331.[ 6 ]顾松,苏丕雄,刘岩等.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89-91.[ 7 ]Almassi GH, Pecsi SA, Collins JF,et al. Predictors and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on patients' outcomes: a report from the Randomized On Versus Off Bypass tri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2,Jan,143(1):93-102.[8] Sakamoto H, Watanabe Y, Satou M. Do preoperative statins reduce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1,17(4):376-82. [9] Rader F, Van Wagoner DR, Ellinor PT,Influence of race on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1 Oct;4(5):644-52.[10] Sun X, Boyce SW, Hill PC,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erations. Ann Thorac Surg. 2011Jun;91(6):1852-8.[11] Topal AE, Eren MN.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ccurrence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Ge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1 Apr;59(4):254-60.[12]张悟棠,邱玉,岳慧忠等. 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40(12).1222-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