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活动时间:9月2日下午3:40活动地点:原六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郑彩华、王静娟、刘畏军、陆卫娟活动主题: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主讲人:王静娟活动流程:《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这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教学时可以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如写古桥的这一段扣住“德高望重”分步展开,先理解这个词,第二步感悟品味这个词,第三步想象拓展——古桥还为人民做了什么?第四步朗读展现。
这一课中第5自然段应该也是重点段,语言特别亲切、新颖。
《山雨》主要扣住清晰的线索“雨来、雨中、雨后”展开教学。
《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这篇文章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到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
《索溪峪的野》一文也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野字贯穿全文,山的野,水的野,野物的野,游人的野。
文中有许多比较生僻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里有三块内容,我们可以选取第二块来教学。
围绕声音,选择生活中的有些声音,你对它的特有感觉,展开想象,比如“蛙叫声、公交车声、刹车声……”世界著名十大钢琴曲1:肖邦:“军队”波兰舞曲《军队波兰舞曲]》又名《军队波洛涅兹》、《第三波兰舞曲》。
钢琴曲。
肖邦作于1838年10月。
他创作的波兰舞曲的音乐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舞曲体裁所包括的范围。
他的波兰舞曲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情绪昂扬、气魄宏大,富于戏剧性;另一类情绪悲壮、细腻优美,富于诗意。
本曲与肖邦的另一首《英雄波兰舞曲》均属于第一类。
李斯特最赞赏这两首乐曲,几乎在他的每次钢琴演奏会上都要演奏这两首乐曲。
本曲A大调,三拍子,复三部曲式,是一首胜利凯旋的进行曲。
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之一。
主题刚劲有力,表现了军队高昂坚定的情绪。
中部的旋律威武嘹亮,犹如军号在大地上回荡。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它使全曲统一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氛之中。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蜡烛的制作和用途,了解小时候的生活情景;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古代蜡烛的制作和用途;2. 了解小时候的生活情景;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建议携带一些蜡烛或蜡烛的图片;3.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蜡烛或蜡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 询问学生蜡烛的用途和制作方法;3. 引导学生思考小时候是如何度过夜晚的。
活动二:课文导读1. 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2.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活动三:课文学习1. 学习词语:果断、霜打、燃烧、幽默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 学习语法知识:学习和运用使用并列连词,如“不但……而且……”;3. 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活动四:阅读与理解1. 分组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五:写作训练1.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小时候度过夜晚的情景,写一篇小短文;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点评和改写。
活动六:课堂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表现;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设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活动二的课文导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活动四的阅读与理解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示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活动五的写作训练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表达自己小时候度过夜晚的情景,培养了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
o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o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默读、略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o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o通过仿写、续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o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花之歌》。
2、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景物,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生字词、课文背景、图片等教学资源。
2、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3、黑板:书写重点、难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o教师播放一段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o教师引入本单元主题“自然之美”,介绍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
2、学习新课(30分钟)o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并标记生字词。
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o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
o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o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巩固练习(10分钟)o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o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课堂小结(5分钟)o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o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1、背诵指定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集体备课
在本单元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诗歌的资料,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总体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和树立准确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教学方法
教法:组织、引导;自主探究、合作活动。
教材分析
及
学生分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着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索溪峪的“野”》作者选择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使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表达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理解。
重点措施
难点措施
重点措施:1、在研读过程中,要增强学生感情朗读。2、在教学中,强化文本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真正触动学生心扉,并达到培养学生人生观的目的。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难点措施:1、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激励学生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2、 引导学生擅长用敏锐的眼睛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3、朗读的形式力求多样,必要对要发挥贩范读的作用。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词语解释
部编RJ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秋备课素材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
词语解释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又比喻夸大地形容。
【勾勒】用线条描画出轮廓,或用线条描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流入云际】指流入云彩之中。
【洒脱】形容(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迂回】回旋;环绕;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敌人)。
【群马疾驰】形容许多马匹急速奔跑。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形容一个人奔跑或快速运动的时候衣服飘动的样子时使用。
【热乎乎】温度比较高。
形容心情激动。
【拘束】也就是感到约束。
是指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羞涩】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
难为情,情态不自然。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方案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p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展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领略草原的美妙风光,追随作者文字描绘,感受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2.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3.学习比照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展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1草原………………………………………………………………2课时2丁香结……………………………………………………………2课时3古诗词三首………………………………………………………2课时4花之歌……………………………………………………………1课时习作:变形记…………………………………………………………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1.草原教学目的: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老舍的四则小故事
老舍的四则小故事19岁当小学校长靠一位富有而善良的人的资助,老舍9岁进了小学。
老舍的小学同窗、后来的大学者罗常培形容他“一个小秃儿,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
”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后,更是样样出色,成了校长最得意的弟子。
所以他一毕业,才19岁便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学的校长。
“最伟大的字——饭”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饭’——给我时间与饭我能够写出较好的。
”在抗战时的重庆尤甚,那时老舍特别关心好友吴组缃先生家养的一口小花猪。
小猪病了,老舍建议吃药、发汗,又专程探病,不过养猪不是为了当做宠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几斤腊肉。
老舍说那年月“猪比人还贵呀!不过每逢有朋友来,老舍就不惜典当衣服买点酒菜。
有一次卖了一套旧西装买了饭,碰巧遇上一个卖猫头鹰的,就顺便把猫头鹰也买回来了,一时传为笑谈。
“写着玩”写出的大师老舍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书时写的。
闲着就写点,老舍说只是“写着玩”。
完稿后念给同在伦敦的许地山听,许地山笑得一塌糊涂,建议老舍寄到国内去。
两三个月后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连载刊出。
后来老舍又写了《赵子曰》,念给宁恩承听,他也笑得把盐当糖放到了茶里。
老舍如何写《四世同堂》老舍在重庆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询问北平沦陷后的情景。
胡一次又一次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这些真实的细节为老舍酝酿新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
1944年元旦,老舍开始写以沦陷了的北京为背景的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
他说:“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
”老舍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夏天三面受阳光照射,到夜半热气还不肯散,老舍说:“墙上还可以烤面包。
我睡不好,睡眠不足,当然头昏。
”头昏和常患疟疾,到年底才写完第一部30万字的《惶惑》。
1945年老舍在《八方风雨》中写道:三十四年,我的身体特别坏。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内容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 习作一 练习一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练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诵读诗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
3、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能复述和背诵指定课文。
4、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6、通过写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习作,进一步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表达自己积累的见闻或独特感受,自拟题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习作后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情感。
3、读懂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在具体的语言中训练用词的准确性。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六:教具准备挂图 录音 小黑板七、课时数13课时左右单元后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个别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好,今后将对该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内容5、《负荆请罪》6、《最后的姿势》7、《船长》8、《爱之链》习作二练习二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练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1.草原讲授目标:1.正确读写“毯、境、XXX”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理解“境界、襟飘带舞”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背诵第1自然段。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研究作者表达情感的办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讲授重点:深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XXX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研究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天堂》、XXX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读写“毯、境、XXX”等14个生字,理解“境界、襟飘带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厘清文章结构。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遭到美的熏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4篇课文。
《草原》描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丁香结》中,作者宗璞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寄寓在平凡的自然景物之中;《古诗词三首》都写到了自然之景,不同的景寄托着作者不同的情;《花之歌》中,诗人纪伯伦借“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表达伟大的情操。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它主要有三个要义:一是打开想象,将所读的内容还原成画面,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体验;二是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三是由此及彼,由课文的内容产生相似的联想。
与三四年级“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要求相比,本单元的提升点在于不仅要通过想象还原画面,还要抓住“联想点”想开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现方式不同,“想开去”的内容和策略也就不同。
本单元的课文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教学的落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来打开联想、以“景语”表现“情语”的。
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经历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宗璞的《丁香结》“融情于景”,需要联系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来反观作者对丁香的描写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三首》可从描绘的画面、创作的背景等想开去,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教材提示的联想策略应在课文学习中有机渗透。
本单元的习作是“发挥想象,把自已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教材由《花之歌》一文导人,通过图片引路、情境创设、题目提示等方式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想象类习作,学生之前已练习过多次。
三年级要求学生尝试着编童话或续编故事,四年级侧重于“故事新编”,五年级要求根据情境编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集体备课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爱恋之情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观察行动。
3、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大自然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4、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自读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人讨论交流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5、摘录好词好句,并学会用在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二、单元知识结构: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
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随者一只爬行得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丁香结教案新人教版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提问、观察和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然而,在教学策略上,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课堂管理上,整体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个别情况下,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引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和拓展延伸。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总结文章的寓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学会如何运用丁香结的哲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生的烦恼和解决方法,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通过感受作者对丁香结的情感描写,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感,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4.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丁香结寓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学情分析
考虑到所教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对于散文的阅读和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文学性的语言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鉴赏。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同时,老师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课后阅读和实践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生思考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大家一起来》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能够正确朗读并流畅书写课文中的常用词语。
3.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基础的语文写作。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记忆课文《大家一起来》的内容。
2. 研究并书写课文中的常用词语。
教学内容
课文《大家一起来》
大家一起来!
飞得高,高,高,
游得远,远,远。
跑得快,快,快。
队形新,新,新。
大家一起来!
词语提示:飞,高,游,远,跑,快,队形,新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课文《大家一起来》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第二步:理解课文内容
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解释词义不明确的词语。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的意义和故事情节。
第三步:研究课文中的常用词语
1. 教师逐个教授课文中的常用词语,并让学生朗读。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四步:课文操练
1. 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背诵整篇课文。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作练。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对学生的词语朗读和写作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词语使用是否准确。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一段自己的小故事,使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书写。
2. 学生可以进行课文的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二次备课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共四篇课文。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
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这组课文在表达上特点十分明显,都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教学时,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引领学生领略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单元专题的“口语交际·习作”栏目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第二,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第三,交流暑期生活感受。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日积月累”的内容是积累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旨在让学生积累优美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了解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
“趣味语文”的内容是《妙答“一”字诗》。
这个流传民间的故事,读来饶有趣味,理解的重点是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单元生字,识记、读写相关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摘录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学会用在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学生姓名年级六性别教学课题语文教学目标1.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组、拼音、成语及诗词。
2.培养阅读理解的思维和能力。
重点难点语文的重点在于记忆性的理解和理解性的掌握本堂课程难点:重点词汇及阅读理解教学方法第一堂课通过梳理和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运用及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熟悉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及薄弱点,采用逐个击破,以此在平时的考试及联考中取得好成绩。
课堂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的积累:知识点一、拼音的梳理掌握栀()子花汩汩()溪流嗅()觉犬()吠()啼()啭()寒暄()蜥()蜴()僻()静红鸠()鸟生畏()前锋万仞()绵亘()蜿蜒旁逸()斜出窈窕()淑女撅()嘴巴赌()气返璞()归真蹚()水婷婷()玉立知识点二、重点词汇的梳理掌握yín sîng dǒu qiào shēn qū yùn hán()( ) ( ) ( )ào mì xiá kèjìng mì jùn qiào( ) ( ) ( 静谧 ) ( 俊俏 )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bï qīn qī( ) ( ) ( ) ( )知识点三:多音字的区别奔()()冠()()()()()()屏()()和()()()()()()知识点四:成语积累()高()重()心所()()()深长()然大()全()()注横()直()()()淑女花色()()()()乐道()()攘攘()()玉立行色()()知识点五:诗词积累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3、,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4、今夜曲中闻,何人(李白)5、卧看满天云不动,。
(陈与义)6、不是花中偏爱菊,。
(元稹)7、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xx镇中心学校xx一、概述教材主要特点和框架结构本单元教材2篇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
在这组课文前编有“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师生在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安排阅读提示,在本组课文后编排一个词语盘点和口语交际,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培养独立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另外,在本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回顾拓展。
二、分析确立依据和单元特点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内容丰富,有描绘祖国山川壮美的《索溪峪的“野”》,有描写自然景象的《山雨》、有歌颂自然、歌颂生命和自由的《草虫的村落》,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中访友》。
总的来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认为本单元内容的安排,是以大纲的“注重语言是感悟,积累和运用”为依据而编写的,编写的主要意图也是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和训练,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学生的写作打基础。
三、单元重难点1、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既是本单元的训练重、难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就知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提高,思想上得到升华,学生也就入情入境,有了全身心的收获。
而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其方法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表达自己。
如果用教学生唱歌为例来说明的话,这不仅是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更是在教学生怎样去唱歌。
学会方法,学生将受益终身。
同理,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就会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那么,习作这一语文的综合性难题也不攻自破了。
若想达到这个目的,攻破这一难点,真正让学生学会怎样表达,就必须在本单元的教学上下功夫。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概要该文档是关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集体备课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坐月子的工作》和《奇妙的暗窗》两部分的研究。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1. 熟悉和掌握《坐月子的工作》和《奇妙的暗窗》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惯;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4.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教学重点1. 理解《坐月子的工作》和《奇妙的暗窗》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策略;4.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惯;教学内容《坐月子的工作》研究目标1. 了解“坐月子”的概念和俗;2.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学会运用线索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学会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简短的问答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2. 预测: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标题和插图预测文章的内容;3. 阅读:分段阅读文章,并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4. 理解: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6.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中涉及的文化俗和个人观点;《奇妙的暗窗》研究目标1. 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开头的情景描述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2. 阅读: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形象和描写方式;3. 分析: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故事发展和人物关系;4.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和个人情感;5. 创作:鼓励学生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写一篇自己的小故事;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题目,测试学生对两篇文章的理解能力;2.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3. 作文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准确性;4. 听说能力测试:通过听力和口头表达活动,评估学生的听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大自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山中访友》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独特而新奇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之美,亲切之感。
作者以访问山中的老朋友为线索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美妙的世界。
在这里小甲虫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富有生命、美丽和智慧。
《索溪峪的“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纯天然,不加任何雕饰的自然美景图,作者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构思,令人叫绝的文笔让索溪峪的“野”性之美流于人们眼前。
教学目标1.会写19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总第()课时(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①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④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①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②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①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①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②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①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②交流讨论。
(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精读课文,感悟深情①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
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②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抄写词语,自主背诵①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②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朋友相见,感受情意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
(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延伸作业: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
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限时作业: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hèhé) 树冠(ɡuān ɡuàn) 旋转(zhuàn zhuǎn)蕴含(yùn wēn) 湛蓝(zhàn shèn)栀子(zhīzī)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2)道德高,名望重。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2、山雨教学理念: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
引导适当拓展。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
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
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3、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1、自读感悟。
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⑴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⑵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