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复习提纲 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二Gh (提升重物)=W总一W额=n 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一W有用=G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 W额=FS= W有用/n斜面:W 总=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n W总②公式:=Ghn FL斜面:=Gh Gh Gn FS - Fnh = nF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Fv4、单位:主单位W_常用单位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五、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特点连接方式开关有无分支用电器串联电路等流(电流处处相等)分压用电器顺次连接控制整个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互相影响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用电器并列连接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至少两条支路互不影响3、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九年级物理沪粤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沪粤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沪粤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运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相对较难的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沪粤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和测量。

2.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3.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图示,包括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第二章力的概念和常用力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重力等,非接触力包括电磁力、引力等。

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第三章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1. 阻力和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受到的空气、水或其他介质的阻碍,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处的相互作用力。

2. 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表面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3. 做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与分解1.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

3.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分解力的方法求解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摩擦力。

第五章能量和机械能守恒1. 功和能量功和能量的单位是焦耳,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做功的能力。

2.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11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 —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沪粤版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索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以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为主题,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机制与运动第一章介绍了机制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机制是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而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速度的变化。

我们通过研究物体的机制和运动,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力的作用。

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改变的原因。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受力体系的合力来计算。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箱子,箱子才会发生运动。

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章:传播与通信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传播与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光的传播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光的传播特性制作光学仪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

电磁波的传播是通过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的,无线电、电视和手机等通讯设备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播的。

在第二章还介绍了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

我们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例如电话、音响和麦克风等设备都离不开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第三章:物质与能量,能量与机械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以及能量与机械的应用。

物质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而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和变化的动力来源。

在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能量的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不会改变,只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一个钟摆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会随着摆动的变化而转化为势能和动能。

第四章:物质与光,与能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物质和光、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特点。

物质对光的传播有吸收、反射和折射等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光现象。

在第四章还学习了光的成像原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的物重、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和力的学科,是学生理科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物理上册将涉及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其中沪粤两个教材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下面我们就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一探讨。

1. 物质及其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在沪教版中,对物质的分类比较偏重,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等。

而在粤教版中,重点介绍了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2. 力与压强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直接导致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在两个教材中,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而在压强的介绍上,沪教版较为详细地讲解了压强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而粤教版更加注重压强的实例应用和实验。

3. 能量与功率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在沪教版中,通过对能量的分类和转换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常见形式。

而在粤教版中,更加突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和应用。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沪粤两个教材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

4. 电学基础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关注电荷、电流和电势等概念。

沪粤两个教材对电学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原理都有详细的讲解,但在细节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沪教版更加注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而粤教版更加注重电学实例应用的讲解。

5. 光学基础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的物理学分支,是九年级物理上册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两个教材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的解释基本一致,但在折射的讲解上又有一些差异。

沪教版对折射定律的推导和公式的应用有详细的讲解,而粤教版更加突出了折射的实例和实验。

总结起来,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物质、力、能量、电学和光学等多个方面。

沪粤两个版本虽然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解上有一些差异,但整体上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物理学习框架。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己所用的教材,加以选择性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物理是中考的一项科目,我们要学好物理首先要找对方法,正确的方法将指引我们前行。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完整word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斜 面: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PW=ηW有用W 总= η Gh FL= η Gh FS = Gh Fnh = G nF=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粤沪版)

初三·物理(沪粤版上册)第11 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3 、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5、单位:(1) 、国际单位:A (2) 、常用单位:mA 、μA(3) 、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 A6、测量:(1) 、仪器:电流表,符号:(2) 、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 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 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df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df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斜 面: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P W t = η W 有用 W 总=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nF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沪粤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

沪粤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力和机械11.1怎样才叫做功考点: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有力的作用,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受到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 FS 。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1J=1N·m; F 表示力,单位是牛顿 (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考点: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

(2)公式:p= W/t 。

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4)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大小。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考点: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

2、额外功—W额外(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必须做的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 FS4、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特点连接方式开关有无分支用电器串联电路等流(电流处处相等)分压用电器顺次连接控制整个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互相影响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用电器并列连接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至少两条支路互不影响3、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九年级上物理沪粤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沪粤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沪粤版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涉及到了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和探讨这些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九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平抛运动、简谐振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首先,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斜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和角度进行抛射后,自由运动的一种形式。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到平抛运动具有水平速度不变、垂直速度变化、竖直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等特点。

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篮球时的抛射动作、投掷物体的轨迹等。

其次,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周围作相对平衡位置回复运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通过学习简谐振动的定义、振幅、周期、频率等概念,深入了解了弹簧振子、摆锤等物理现象。

例如,钟摆的摆动、弹簧的振动等都是简谐振动的例子。

这些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通过学习简谐振动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

最后,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或多个力合成成一个力的过程。

通过学习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可以解决这类力学问题。

这个知识点在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中的导弹飞行轨迹计算、力的分解应用于拖拉机等工程中,这些应用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二、光学部分光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九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成像、色光三原色、单色光干涉等内容。

首先,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折射和反射之后形成的像。

通过学习光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成像原理和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与像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这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眼镜的度数计算、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

其次,色光三原色是指光学颜色的基本原色,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

通过学习色光三原色的混合原理和颜色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解释出现在室内照明和电视显示等领域中的色彩现象。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粤版机械能1.一个物体可以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一样,比热就一样。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十二章 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二、电路 1、 组成: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也叫回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也叫断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分类①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以持续对外供电 化学电池干电池 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些用电器并联。

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池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 —3A 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内阻非常小,仅相当于一根导线。

四、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 ”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 —15V 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

若被测电压大于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 Ω=1000K Ω 1 K 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④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 1=I 2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公式:U=U 1+U 2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公式:R=R 1+R 2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公式:U 1/U 2=R 1/R 2 U 1:U 2= R 1:R 2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