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 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和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2.学生能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调查周围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和用途;2.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和调查。

三、教学难点1.如何对物体进行分类;2.如何运用所学方法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和调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哪些物体?它们有哪些特征?可以用来做什么?2. 分类物体1.通过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分类,如球形物、长方形物、圆柱形物等;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分类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需要分类。

3. 观察物体用途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询问学生这些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2.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物品的用途,了解如何通过观察物品的外观来了解它们的用途。

4. 运用观察方法调查周围事物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了解如何正确观察和描述事物。

五、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物体形状进行分类,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2.练习分析物体和探索物品的用途,并在小组内交流。

六、课堂讨论1.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结果和认识;2.引导学生讨论物体分类和观察方法的问题,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七、家庭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周围事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要求学生按照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了解了观察和分类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一)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一)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观察成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

2. 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 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能进行简单描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新课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物体,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各种物体的特点,如圆柱体有两个圆形底面,长方体有六个面等。

3. 活动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实物,让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将观察到的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分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总结提升(1)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观察成果,总结各种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物体?(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2. 与家长分享观察成果,让家长协助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效果。

3. 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确保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第4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方法。

2.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 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 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观察。

- 通过示例,展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绘画等。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 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检查并指导。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重要性。

- 强调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并与家人交流。

2. 收集一些物体图片,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从不同方向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观察物体 》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观察物体 》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小结: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 体,就要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地下结论,否则就会犯
盲人摸象的错误了。位置不同,所以观察的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也就不一样了。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 (2)指名回答:我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 同的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并作重点强调: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就确定物体是什么样子,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 正确的判断。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也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 去观察、思考,不能片面的看待。
女孩儿的(
)面,能看到小女孩儿头的(
)面,还能看到两条辫子;小军坐在
小女孩儿的右边,能看到小女孩儿的右脸和右侧的辫子。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是一
样的,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想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6.看一看,填一填。
【参考答案】: 1.略 2.花 丁一 左 把 3.前 前 4.可能 5.略 6.小明 小芳 小亮 小红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观察物体》板书
正面(前面) 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 的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观察物体教案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

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

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

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

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 使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和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1.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2.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物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不同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比较不同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比较不同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实物,如积木、球、书本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记录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实物,如一个球,引导学生观察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

- 邀请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球的特征,如“这个球是红色的,形状是圆形,大小是中等”。

2. 观察物体- 教师出示多种实物,如书本、积木、铅笔等,让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 每组学生将观察到的特征记录在记录纸上,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比较物体- 教师邀请每组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 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不同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 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观察物体和比较物体的方法。

- 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和描述物体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节——观察物体。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以及通过观察物体来分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能够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三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能够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以及一些图片和卡片。

学具则是每个学生一份观察物体的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图片和卡片,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要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认识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3. 实例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实例,如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卡片,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一、物体位置关系1. 前后2. 上下3. 左右二、物体形状与大小1. 形状2. 大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观察下列物体,描述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答案:1. 第一个物体在第二个物体的前面,第一个物体在第三个物体的上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看看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 西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观察物体2”,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36页例题和第37页的练习题。

例题是通过观察三个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能够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和圆柱体。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以及一些平面图形卡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五、教学过程2. 讲解例题:我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6页的例题,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3. 操作活动: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进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4. 随堂练习:我出示一些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5. 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拿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体,并在正方体的不同面画出不同的形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一张纸围成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并从不同方向观察,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围成的形状,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能辨别从左、右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学习几何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能辨别从左、右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和想象。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有什么不同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1)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a.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b.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c. 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规律。

(2)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a.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b. 教师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左、右、前、后、上、下等不同方向观察。

(3)学习几何图形的特点a.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几何图形的特点。

b. 教师总结几何图形的特点,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圆形的半径相等等。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认识并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能够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讨论并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演示与讲解”和“练习与讨论”环节。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四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围绕观察物体展开的。

具体来说,我们会学习如何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物体。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有:如何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来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观察物体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实物的教具,比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以及一些图片的学具,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桌子,看看桌子有什么特点,然后我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桌子是什么形状的,桌子的上面和侧面有什么不同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们的观察。

2. 例题讲解:我会拿出一些实物教具,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形状的积木,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来认识和理解这些形状的特点。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比如判断物体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等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我会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我会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物体,然后通过箭头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板书来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的设计我会以实践为主,我会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桌子、椅子、电视等等,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于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在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观察物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观察物体》(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我今年教授的《观察物体》是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

教学内容涵盖了第116页至第118页,包括平面几何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旋转,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和体积的计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旋转,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物体。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几何模型、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重要的几何性质和计算公式用醒目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对称的图形,计算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和体积等。

同时,我也会提供答案,以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

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尝试引入一些拓展内容,例如,让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几何问题,或者参观一些与几何学相关的展览,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就是我对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我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的几何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几何性质。

对称性和旋转的性质是平面图形的重要内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对称性和旋转对平面图形的影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1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1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西师大版)教学目标:•能够认识三维物体,在视觉上的区分形体,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维物体,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能够识别三维物体。

教学准备:•物体模型•知识卡片•彩色针线教学过程:导入【Step 1】: 呈现物体模型教师将茶杯、牙刷、球、立方体、圆柱体等几个不同形体的物体模型呈现给学生。

【Step 2】:呈现卡片教师在卡片上制作一个圆柱体的图案和物体的名称,并要求学生进行对称折叠,随后接着制作另一个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及折叠来认识了解和名称圆柱体。

想象认知【Step 3】:让学生想象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个生活中物品,并画在纸上,要求画出物品的三面图。

【Step 4】:画图教师让学生将各自画的物品展示出来,并讨论出该物品的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几何知识【Step 5】:欣赏教师给出一些三维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物体的图形、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讨论物体的分类。

【Step 6】:观察教师让学生手上拿着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观察及比较,让学生认知到,一个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例如: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圆柱也可以是弧形圆柱等。

【Step 7】:总结让学生总结出三维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及分类,如球、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差异性比较等。

知识巩固:【课堂练习】:教师发放《认识三维物体》的作业册,让学生把上课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作业中,巩固知识。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纠错提高。

作业布置: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找到5个常见的生活中的三维物体,并画出该物品的三面图,准备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物体模型、知识卡片等手段了解三维物体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应用多种形式,如想象认知、画图、欣赏、观察等让学生能够更快速、深入的理解认知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巩固,促进学生更全面、精深的学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观察物体》。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认识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认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方面,我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盒子、书本等。

学具方面,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书包,站在讲台前,让大家观察书包的位置,引出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2. 知识讲解:我会通过展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同时,我会讲解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例如,判断图片中的物体是前后、上下还是左右关系。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教具,相互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5. 应用拓展: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势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如用手指向前表示前后的位置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的位置关系前后上下左右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在白纸上绘制一个物体,并标出其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进行绘制,只要能够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关系即可。

2. 题目:请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同学,描述他们的位置关系。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观察到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如“小明在我前面”,“小红在我左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物体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应用拓展方面,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0)-西师大版(年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0)-西师大版(年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10)西师大版(年秋)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10)西师大版(秋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十章“观察物体”。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2. 能够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

3.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1. 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

2. 教师准备一个讲台,讲台上放置一些物体,作为学生的观察对象。

学具:1. 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卡片上画有不同形状的物体。

2.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教师讲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位置关系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

4. 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放置一些物体在讲台上,让学生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位置关系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观察你身边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画出一些物体,并标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辨别物体的相对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探索法。

课前准备课件和口算卡片、课件、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师听课,检查同学们本节课表现怎样,学得怎样?出示课件:师:认真观察,看看他是什么?生:(1.是圆球,2.小白兔背蘑菇,3.原来是积钱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新课学习(一)探究新知,感知体验。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例一,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会不一样呢?学生讨论,交流。

(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熊猫的,观察到的熊猫形状是不同的)2.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该怎么办?同桌互相讨论,最后看谁想的办法好。

(第一种把大熊猫转动一圈观察。

第二种我们绕大熊猫转动一圈观察。

)想一想:我们怎样观察一个物体?谁来总结一下? (观察物体只有全面、有序。

才能把物体看得真,看得准。

)(二)知识运用,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1.连一连,下面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2.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3.填一填。

小狗看到的是图()。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猫看到的是图()。

小鸟看到的是图()。

4.试试看,说一说:(1)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2)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三)课堂作业。

三、结论总结1.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很多不一样的图形,看来啊,对于同样的图形我们从不同方向去看,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观察物体》(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观察物体》(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教案:《观察物体》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正确地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

2. 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观察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并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1.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其形状和特征。

2. 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特征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准备一些图片或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物体,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观察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二、观察物体1.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特征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形状和特征?”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三、描述物体1.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四、观察和比较1. 教师准备一些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2.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

五、解决问题1. 教师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

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学生,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同一物体
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看到了茶壶把和茶壶盖。

生2:我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3:我看到了茶壶嘴、茶壶身和茶壶盖。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

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茶壶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

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茶壶的嘴和茶壶的盖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

师:答得真好。

大家刚才都换位置观察了,请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生:(齐答)是。

出示:
(做法同上)
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
(2号座位和4号座位的同学都站了起来。


师:他们都站对了吗?(立即有几个学生坐下)
师:你们几位同学为什么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茶壶嘴是朝右边,而图片上是朝左边。

生2:我看到的茶壶嘴是在右边,茶壶把在左边,而图片上是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

生3重复生2的说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此时判错了的学生相继坐下)
出示:
(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茶壶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在1号座位我只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在2号座位我又看到了茶壶把、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2: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茶壶的样子也就不同。

生3:我和他(生2)的看法一样。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物体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茶壶,是不是别的物体也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呢?下面把茶壶收起,请你们小组内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的正面对着3号座位的同学。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请你与其他三位同学换一下位置,再来观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

三、应用拓展
1.听故事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下面讲一个小虎贝贝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虎叫贝贝。

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

这天,它在森林里玩,碰上了牛伯伯,牛伯伯对它说:‘森林王国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你参加吗?’贝贝听了高兴得直拍手,说:‘你等着,我这就去拿相机。

’瞧,它来了。

”(播放老虎照相的课件)
师:(展示牛侧面的样子)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生1:牛的左边。

生2:牛的侧面。

然后教师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样子,让学生回答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最后欣赏贝贝从不同方位对大象、汽车拍摄的一组照片。

2.游戏:找位置
师:下面把熊猫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正面对着2号座位的同学,小组长把熊猫图片整理好,你们组的每个成员都从图片中抽一张,当老师说“开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图片上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再找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动熊猫玩具。

(游戏开始,当学生找到位置后,进行反馈、矫正。


3.看图连线
师:数学王国中的聪聪和明明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70页第1题,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


师:聪聪没有难住你们,明明能不能难住你们?
课件出示: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聪聪和明明都没有难住你们,他俩夸你们真聪明!知道吗?聪聪和明明还给你们带来一个任务:让你们课后把你喜欢的东西,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样子画下来,展示给同学们,好吗?
四、小结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