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读后感-谷花洲的生命之歌
河岸
《河岸》读书报告作者简介:苏童(1963- ),原名童中贵,1963年生于苏州。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担任《钟山》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有《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离婚指南》、《河岸》等。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蜚声海内外。
作品简介:《河岸》讲述的是在荒诞的“文革”时代。
空屁,库东亮,《河岸》的主角度过了孤独,迷茫的青春期,他的成长是浑浊的,就像金雀河的河水一般,泛着“血缘原罪”的印记。
而所谓的“血缘原罪”是他曾经的短暂的幸福的结束,也是他漫长悲剧的开始。
“原罪”的前身是他父亲库文轩屁股上的鱼形胎记所带来的红色“精神胎记”。
但自从库文轩的烈属身份遭到质疑,并被指有作风问题被隔离,这对父子的思想,生活,社会地位及性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库文轩被妻子乔丽敏逼着下跪,坦白他在任时的风流轶事,到库文轩被驱赶到船上,就再没下过船,到他剪掉了自己的生殖器,“身份”和“归属”似乎成为了一个含混而不定型的怪物,它吞噬掉了生命的活力。
无法进行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错误的自我价值的定位都导致了这一对父子的悲剧命运。
库文轩,错误地把这种身份的合法化内化为存在的依据,在他的鱼形胎记快要褪尽之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可爱聪慧又刁蛮任性、好吃懒做的慧仙是那个时代身份之谜的又一注解,她由可怜的弃儿到船户们的宠儿,由县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到下放的理发员,始终无法主宰自己被“挂”的命运。
她的出现,是库文亮悲惨生活唯一的亮色,但这抹亮色最终也只不过是一闪而逝而已。
读后感这次遇见《河岸》是在一个需要安顿躁动的季节。
于是,在缓慢的河水流动中,我首先静谧了自己。
带着一份沉寂甚至有些悲凉的心境,走入驻扎在河流之上的那片诡诞的“土地”,一如苏童自己所言,全部的承载,不过还是那条南方老街、青春期的少年、不安定的情感、突然降临街头的血腥,潮湿中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还有那些无孔不入的扭曲着的灵魂,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散发出苏童的气息。
多情的人
多情的人,苦情的命——浅析《河床》中鸳鸯的形象陈启文的《河床》是一部生命孕育史,它以一个三岁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展开了对河床丰饶而美丽的自然画卷的描绘,讲述的是陈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
作品大致以春仔的成长历程来演绎着一个村庄的历史。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河流和凶猛的野猪,也可以看到祖先创业的艰辛;可看到村庄女人的生育与苦难,也可以看到男人的勇敢与霸道;可看到一个护林老人的执着,也能看到‚我‛父亲和母亲的生活。
《河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诗性的语言和磅礴的气势,小说并没有中心的人物和事件,而是用散文化的笔法,史诗的调子,渲染着河床孕育生命的神奇。
虽然《河床》没有中心人物和事件,但它是由五个章节构成,每个章节又都有独立的人物和故事。
小说《河床》第二部《闪电中的鸳鸯》中主人公姑姑鸳鸯,她只是整片河床中普通的一个人物,是众多苦难女性中平凡的一位代表。
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在河床上却处处也是时常映射着封建思想观念以及礼教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充分体现。
可在她的人生悲剧中,我们又能看到女人们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深刻的体现着女性的光彩。
她有着女性固有的情愫,是个富含人性美的女子,可她又是个封建婚姻下的牺牲品。
追求、向往自由爱情,可最终却还是逃不过爱情悲剧的命运。
一、生活世界里绽放人性美鸳鸯是河床上极少数上过初中的女子,从这个角度便可看出,鸳鸯是个思想相对进步的女子。
她的骨子里渗透着河床上其他女性所没有的性格,但又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她的这些性格又不得不被扼杀,在她的爱情悲剧里,生活世界中,折射着她的人性美。
(一)勤劳、快乐的劳动生活姑姑鸳鸯是个接受过一定教育的河床女性,姑姑念书念到初中,这在那个年代的乡下女孩中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奶奶揪着她的头发把她拉回来,不说念高中考大学,考个师范、卫校是可能的。
鸳鸯是河床上不可多得的心性高傲的女性。
可因为河床社会生活的现实,让她不得不屈服,回到家中,拾起女性的本职工作、辛勤劳作。
《河岸》读后感
《河岸》读后感第一次读苏童,便是《河岸》。
故事讲述的是70年代的残酷青春,讲述了库文轩、库东亮父子的荒诞命运,展现了生命的卑微却顽强,青春成长的烦恼和历史的荒诞不经。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说:“苏童的世界令人感到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工整精妙,却是从骨子里就掏空了的。
”掏空了的青春,掏空了的对幸福的渴望。
父亲一夜间从书记变成疑犯,从正直清白变成背叛下流,从岸上走向船上;母亲的指责,怒骂,不耻;周围人的嘲讽与践踏;美好瞬间崩塌,剩下的是扭曲的世界。
就是这扭曲造成了东亮畸形而扭曲的青春,“空屁”随着童年的嘲讽一直伴随着东亮。
“空屁”到底是什么?是空荡荡的青春,是受尽侮辱的青春,是不敢寂寞的无谓挣扎…..河与岸的距离那么近,又那么远。
身份不明的库文轩,他人生一下子黑暗了,离开岸上的他一直坚信自己还是烈属。
但是,相信他的人又有多少呢?他开始晕岸,惧怕岸上的一切,怕那坚实的大地。
但他一如既往地以儿子的身份祭拜烈士,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东亮的青春是寻找的过程,他不断东碰西撞,不断寻找,不断摸索。
他的青春在哪?他的精*在哪里?他不想和父亲一样变成一条“鱼”,可是他又被岸上抛弃了。
他思考:河,还是岸?他该往哪里走?幸福呢?哪里才有幸福?最后,他似乎知道幸福在哪里,可是他到不了。
“五毛钱,到幸福那里去。
那么好的地方,那么便宜,可惜我去不了。
”库文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赫然发现一生赖以生存的徽征已经不复存在,信仰瞬间崩塌。
那一条鱼去了哪里?慌张,不安,紧张一股脑儿地出现,他们的徽征比他们的一切都更重要。
他把它强行地烙在自己的脑里,灵魂里。
最后,在夕阳的照耀下,那一刻东亮恍惚了,身负烈士石碑的父亲在水下一声声地召唤“下来吧,下来吧”的呼唤中,找到解脱,又重新找到信仰。
东亮觉得耀眼。
东亮的离开岸边的卑微生命,只能记录在本子上的卑微爱情,“空屁”一样被践踏的尊严。
一张张的*告牌,让他措手不及,让他无处躲藏。
直面无处申诉,无处选择的悲哀。
《河岸》读后感
《河岸》读后感《河岸》是一本由美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小说,小说以河岸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在河岸上的成长与冒险故事。
这本小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成长和自由的思考。
读完《河岸》,我深受触动,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岸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河水、葱郁的树林、多彩的花草,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主人公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然是如此美丽而神奇,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其次,小说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也让我深受感动。
主人公在河岸上经历了成长和冒险,他在与自然的交融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由、理想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主人公在河岸上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成长和坚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实现内心的理想,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小说中对自由的思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在河岸上享受着自由的生活,他不受束缚,追求着内心的理想。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的崇尚和追求。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拥有了自由,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通过阅读《河岸》,我对自然、人生和自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对生命、成长和自由的思考。
这让我深受触动,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只有珍惜自然、追求理想、追求自由,我们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愿我们都能像主人公一样,在河岸上追求自由,实现理想,享受生活的美好。
船夫曲魏钢焰读后感
船夫曲魏钢焰读后感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像一把钩子,把我给紧紧拽住了。
作者笔下的黄河,那可不是我们平常在图片上看到的那种干巴巴的河,而是一条活脱脱的、充满力量的巨龙。
船夫们在黄河上撑船,就像是在和这条巨龙搏斗,每一个浪头打过来,都像是巨龙的一次挑战。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船夫,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肌肉紧绷着,手里紧紧握着船桨,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股子劲儿就像要把黄河给征服喽。
文中描写船夫们划船的段落,那简直就是一场力量与节奏的交响乐。
“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
”这句子读起来就带劲,感觉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跟着那船桨的节奏和号子的韵律在跳动呢。
就像我在现场看一场超燃的摇滚演唱会,只不过这舞台是黄河,演员是那些朴实又坚韧的船夫。
而且啊,这篇文章可不光是在写船夫划船这么简单。
它还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艰难困苦面前永不低头的精神。
船夫们面对黄河的凶险,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就那么勇往直前。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和船夫们比起来,我可真是差远了。
比如说,我上次做数学题,稍微难一点就想放弃,可船夫们面对那么汹涌的黄河,都能咬牙坚持,我这点困难算个啥呀?
还有那贯穿全文的号子声,就像是一种魔法咒语。
它不仅仅是为了让船夫们协调动作,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呐喊。
这号子声里有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梦想,还有他们对黄河深深的热爱。
我就想啊,我们生活里是不是也缺这么一种充满力量的“号子”呢?能让我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时候,给自己鼓鼓劲,大声喊出我们的决心。
一部对民族母亲河深情礼赞、深切忧思的厚重之作——读陈启文著作
书 评Shu Ping一部对民族母亲河深情礼赞、深切忧思的厚重之作——读陈启文著作《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文/朱寒冬“黄河,母亲!这不是一个矫情的比喻,在凝视她的那一刻,你会下意识地觉得,你和一个母亲、一条大河有了血脉与命脉的联系和心领神会的默契。
在这里,无论是谁,只要看见了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她,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陌路人,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又有了一个团聚的机会,团聚在母亲身边。
”这是著名作家陈启文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中发出的由衷感喟。
该作品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接千载,是一部高清聚焦民族母亲河的厚重之书、震撼之作。
陈启文创作《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是饱满深情的。
以创作水利题材非虚构文本见长的陈启文,其代表作《河床》《命脉》等蜚声海内外,堪称当下中国文坛“江河文学”创作第一人,在其早期创作《命脉——中国水利调查》时就萌发了写作一部完整的黄河之书的念头。
在他看来,“在《命脉》中,黄河仅占一章的篇幅(约7万字),而以这么短的篇幅要描述出一条万里巨川的全貌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有深入,才会深刻感觉到,黄河是一条最有个性、最有命运感的大河,更是一条既错综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岁月长河。
在关于江河水系的书写中,这也是一条让我难以描述的大河,几乎所有大小江河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在黄河身上都能找到。
无论是从中华文化源流的主流意义看,还是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出发,黄河,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摆在了第一位”。
基于此,从2012年5月始,历时三年多的时间,他从黄河的源头出发,追踪着这条大河的流向,一路探访,行至黄河的入海口。
多年后,陈启文回味道:“一个人从逆水而上到顺水而下,当你同河流保持一致的方向时,或许才会与这条长河有更默契的、高度一致的命运感。
”这次深入的采访,作者历险历难,“虽九死其犹未悔”,“江河文学”创作的艰辛实非常人可以想象焉。
正是对民族母亲河的深情与使命,激励着他超越自身的局限,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人生体验和创作升华。
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读后感-谷花洲的生命之歌
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读后感-谷花洲的生命之歌《河床》写的是一个叫做谷花洲的地方的故事。
作者陈启文在后记里说,谷花洲实有其洲。
我想这就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实有其原一样。
谷花洲是由洞庭湖口濒临长江的一块淤积而成的河洲围垦出来的,它是一个舞台,作者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的是一支悲壮的生命之歌,当然悲歌之中也有欢歌。
河床,在小说里实指大坝外的江滩,即江水退去之后和江水上涨之前露出的滩涂、岸滩。
谷花洲人称长江为大河,大河是他们生命的放大,或他们的生命是大河的一部分;大河奔流不息,生命繁衍不息。
因此,河床又是一张产床,是生命的摇篮,是一个隐喻和象征的意象。
作品运用的是第一个称“我”的角度。
“我”姓陈,叫春仔,既是叙事者,又是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谷花洲的人物和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体会者。
这种叙事方式显得亲切,便于情感的晕染,使读者随“我”一起去亲历谷花洲人的命运,有一种难得的逼近感。
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是陈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能够看出很强的家族自传性的因素,许多情景和细节,都不是能够轻易虚构出来的。
读完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作者浓得化解不开的乡土情思,二是陈家四代人的命运以及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三是个性鲜明的语言特色。
像作品中的叙事主人公春仔一样,作者陈启文十七岁便离开谷花洲,走进城市,完成了社会身份的转换,不再是如他父辈一样的农民了。
他写的谷花洲,是离开了谷花洲写谷花洲,很像当年鲁迅之在北京写绍兴,沈从文之在北京写湘西。
只不过他离谷花洲要近得多,充其量不过是城里和乡下的间隔,而不像鲁迅、沈从文那样的千里迢隔。
然而,浓得化释不讲的乡土情感却是相似的。
陈启文笔下的谷花洲河床上的故事,是他对乡土故园的一种文学的追忆。
人离开了故乡,但那里仍是他精神的家园,样样堪忆,让他魂牵梦绕。
那里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在他的笔下,渐次展现出来,是一个个特殊的活的生命体:河坝外奔流的浑黄的江水;夕阳染红了翅膀的白鹭;大坝上一溜排开的月下纺纱的女人;河湾里草丛中,头钻进了洞,泥屁股和小尾巴还露在外面的野猪;防浪林里因崩岸被冲到对岸却仍然活着的水杨树,远看寒来暑往的节令变换,落水的太阳等等,无不在追忆的氛围里见出各自的灵性。
第四单元之一精读河床
第四单元之一精读河床之一精读河床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不管它们是欢乐的相逢,依旧痛楚的别离。
然而请你相信,不管是热切的期待,依旧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可不能转瞬消逝,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狭隘而自私的心灵,能够变成自己的地狱;宽敞而爽朗的心灵,却能够成为他人的天堂。
地狱和天堂,仅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美字体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赏美文夜读昌耀必须选择一种姿势,选择一种适合仰望而不至于震断头颅的姿势;必须折叠一把椅子,折叠自己饱含钙质的骨骼成一把千载石凳而后稳坐。
最怕倾斜,倾斜是一种危险的向度,将坍塌如一地废铁,别无选择。
否则,请捂紧你灌满靡靡之音的耳朵,那泛着金质的金戈铁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舒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形象。
诗人的思绪纷纷扬扬,但又都像辐条一样紧紧地辐辏在所咏唱的核心意象河床上,这就幸免了由于庞杂给人造成的审美疲劳,同时又获得了“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审美享受。
请就本诗的巧妙抒情手法和专门的意象构成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示例:这首诗,通篇采纳了“自述”的形式,诗人代替河床发言,这就幸免了我们读诗时“隔”的感受,也幸免了我们差不多不感到新奇的“母亲”呀、“摇篮”呀之类的肤浅的颂扬。
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第一行“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时,从审美心理上就差不多与河床成为一体了,审美距离也随着诗歌感性的递进而递进,直至消逝。
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之处。
另外,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专门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泛。
实的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埋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具体的视觉刺激。
评读诗人余秀华诗歌《河床》
评读诗人余秀华诗歌《河床》展开全文原诗:余秀华《河床》水就那么落浅了,不在乎还有多少鱼和落花到河床露出来,秋天也就到了昨天我就看见瘦骨嶙峋的奶奶,身上的皮能拉很长哦,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把风景一一指给我她的体内有沉睡的螺丝,斑驳的木船行走路线是忘记了。
她说打了一个漩还是在老地方黄昏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去河床上看风里,一一龟裂的事物或者,一一还原的事物没有水,就不必想象它的源头,它开始时候的清,或浊我喜欢把脚伸进那些裂缝,让淤泥埋着久久拔不出来仿佛落地生根的样子赏析余秀华的诗歌,总是带着一种爱的瑕疵,但是却以无比真诚的语言,让人感动,这首《河床》也不例外。
诗歌开头,就以水的落浅表明河床的显现。
同时赋予河床一种个体的生命,说它并不在乎有多少鱼和落花。
其中鱼是动态的、正在游行的生物,落花则是一种在盛放后衰竭的意象,两者放在一起,不仅暗示季节的推移,也是暗示下一句诗中奶奶的瘦骨嶙峋,即衰老和生命的垂危。
而诗句的奶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余秀华她自己,寓意着奶奶已经把她生命中的事物都交给了诗人自己,沉睡的螺丝、斑驳的木床、其中也含有衰老。
在诗中,沉睡的螺丝或许代表着诗人已经长眠的理想,对生活的倔强反抗后的无力,那斑驳的木床则是自己对平凡生活的顺从。
总而言之,这些意象都带着一种瑕疵,陈旧和衰颓。
同时,这些意象又区别于其他诗歌中的意象,用美国诗歌评论家芙丽伦的话来说,就是诗人独特才华的投影,是诗人品性的外化物,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诗意。
因为衰老,所以诗人选择在黄昏的时候去看河床,看着在河床中裸露的事物,诗人也就看见了自己。
诗人的下一句,则是她的所见之物,比如龟裂的事物,那是河床,也可以是象征奶奶瘦骨嶙峋的脊背,然而这些龟裂之物,又得到了还原,这可以看出诗人的淡然,对残酷生活的接受。
在此之后,诗歌似乎另外起了一段,似乎有意产生出一种整体感的隔绝,但是这恰恰是对诗歌的升华。
让诗歌脱离了意象的表层作用,变成对诗人内心的探索。
河床
《河床》整体感知:昌耀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
他的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评论界广泛的注意。
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除了表现主题的独特外,诗人的抒情手段也是导致其诗歌独树一帜的原因所在。
诗人爱用短促的句子,但对分行似乎没有太多的强调,每个诗行,有长有短,短的就一句组成,如“我是父亲”,长的多达五个句子,如“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
是广场。
是通都大邑。
是展开的景观。
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这种写作特征也印证了诗人关于诗歌分行的观点:“我并不强调诗的分行……也不认为诗定要分行,没有诗性的文字即便分行也终难称作诗。
相反,某些有意味的文字即便不分行也未尝不配称作诗。
诗之与否,我以心性去体味而不以貌取。
”而诗人看重的还是“激情——永不衰竭的激情,此于诗人不只意味着色彩、线条、旋律与主动投入,亦是精力、活力、青春健美的象征”(《昌耀的诗·后记》)。
那么,该诗的“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意象的独异以及语言的夸张,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而“我是……”的连续排比,更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这不仅是河床的气势,也是诗人的气势、创造力与“须臾不停”的“精力”。
问题探究:一、你能说出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在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苏童《河岸》读后感[学习资料]
苏童《河岸》读后感《河岸》彰显了无限,深远,空寂,悲凉,但没有了以往的晦暗,漆黑,柔弱与颓废气息,即便死亡也显得张扬与高亢,将生命落实到深一层的伤痛中,就避免一些悬浮飘荡的东西。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童《河岸》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苏童《河岸》读后感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作品。
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来自库东亮从岸上到河上十三年成长的痛苦爱情,来自库文轩出身之谜造成的家庭变迁,来自骄横跋扈的“小铁梅”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
尽管历史依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背景,这背景却因为人性的真实可触而变得生机勃勃,蒸腾着血汗的腥气,弥漫着灵魂的哭泣,使小说呈现出一种超越“史诗性”的心理现实主义,一种坚实、紧致、细密的历史真实。
毫无疑问,苏童是把握和描写人性的圣手,他能够切入心灵的褶皱,捕捉每一个意味深长的瞬间,在颇具象征性和幽默感的细节中展现心理波澜。
父亲被隔离后放回来后弯曲的腰身,对妻子下跪被儿子发现的羞惭,带着半截阴*遭人围观的尴尬以及无法解脱的“烈士”情结,都在具体阐释着“历史”的本意。
他在任上的风流韵事成为儿子性启蒙的教材,又以自残手段完成自己的“改造”和对儿子的“教育”,最终,“庙堂不要他”,他只能驮着据说是烈士母亲的纪念碑投河,“金雀河的河底收留了他”;“我”作为一个青春期少年,面对父母离异的家庭变故,在河与岸的分割线上体味着革命年代划分阶级与生活空间的残酷性,也体味着初恋的懵懂与狂热、疼痛与挫折。
“我”与母亲对立又眷恋的情感,对父亲的恼怒与维护,沦为下民的屈辱与孤独、愤怒与反抗,拉住慧仙小手的温柔情怀和偷窥少女慧仙的身不由己,理发馆的“吹喇叭”风波和拖回纪念碑告慰父亲的壮举,真实再现了一段特殊年代的成长故事,为高深莫测的“历史之谜”作一生命的注解;可爱聪慧又刁蛮任性、好吃懒做的慧仙是“历史之谜”的又一注解,她由可怜的弃儿到船户们的宠儿,由县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到下放的理发员,始终无法主宰自己被“挂”的命运。
[讲稿]雄性之诗——昌耀《河床》解读
雄性之诗00——昌耀诗《河床》解读00郭培旺3970字002014.12.400我在想,同样是“大地的歌吟”,《河床》与《我爱这土地》的区别在哪里?高二选修的昌耀,超越初二必修的艾青之处在哪里?00我的答案是:它的每一句都是诗。
00我们不能顺利、顺口、正常地读这首诗,呼啸而过的读法注定懵懂;要慢下来,腾出一个宽敞的心脏和大脑,去感知,去再创造。
00简单地将其主旨概括为“民族情结”、“个人苦难”、“雄性之美”等字眼,然后自觉万事大吉,对于这样一首蓬勃丰满的诗,是一种太“煞风景”的做法,是对其独特诗意的无视和掩盖,是对学生感受力的戕害和摧残。
00我的底线是不限制学生的感知可能,不拘束学生的解读空间;老师只是一家之言。
00理解《河床》,关键点无非两条,一是中心意象“河床”的意思,二是词语文句的诗意。
整体、局部,浑然一体,难以截然分开,所以两个任务的完成其实是同一个过程。
00全诗一共有9节。
九节诗行,刚好扣黄河九曲。
001——3节,河床从巴彦喀拉走下。
004、5节,我走向大海,怀恋着源头。
006——9节,我激情澎湃,包容万物,伴随潮汛,崛起于大地。
00我想,有三个生僻词语,可以促进学生对《河床》诗风诗意的了理解。
001、刮木。
这是青海方言音译词,意为“刹车片”,旧时马车上有用。
002、驰道。
《汉书》记载:“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驰道”是秦始皇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大道,其中央是皇帝独用的专路。
003、昆山之玉。
李贺《李凭箜篌引》有“昆山玉碎凤凰叫”之句,言其玉之脆;秦李斯致秦始皇的《谏逐客书》曾提此词,是玉中之最美者,多喻优秀人才。
0这三个词语,有民间气息,有历史深度,有书面语之典雅,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河床》的诗歌特质,这是一首特别耐人咀嚼的长诗。
00它的美感,我体会到的有以下几点:001、反常识书写。
00第1节。
0我从白头的巴彦喀拉走下。
雄性之诗——昌耀河床解读
雄性之诗——昌耀诗《河床》解读郭培旺3970字2014.12.4我在想,同样是“大地的歌吟”,《河床》与《我爱这土地》的区别在哪里?高二选修的昌耀,超越初二必修的艾青之处在哪里?我的答案是:它的每一句都是诗。
我们不能顺利、顺口、正常地读这首诗,呼啸而过的读法注定懵懂;要慢下来,腾出一个宽敞的心脏和大脑,去感知,去再创造。
简单地将其主旨概括为“民族情结”、“个人苦难”、“雄性之美”等字眼,然后自觉万事大吉,对于这样一首蓬勃丰满的诗,是一种太“煞风景”的做法,是对其独特诗意的无视和掩盖,是对学生感受力的戕害和摧残。
我的底线是不限制学生的感知可能,不拘束学生的解读空间;老师只是一家之言。
理解《河床》,关键点无非两条,一是中心意象“河床”的意思,二是词语文句的诗意。
整体、局部,浑然一体,难以截然分开,所以两个任务的完成其实是同一个过程。
全诗一共有9节。
九节诗行,刚好扣黄河九曲。
1——3节,河床从巴彦喀拉走下。
4、5节,我走向大海,怀恋着源头。
6——9节,我激情澎湃,包容万物,伴随潮汛,崛起于大地。
我想,有三个生僻词语,可以促进学生对《河床》诗风诗意的了理解。
1、刮木。
这是青海方言音译词,意为“刹车片”,旧时马车上有用。
2、驰道。
《汉书》记载:“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驰道”是秦始皇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大道,其中央是皇帝独用的专路。
3、昆山之玉。
李贺《李凭箜篌引》有“昆山玉碎凤凰叫”之句,言其玉之脆;秦李斯致秦始皇的《谏逐客书》曾提此词,是玉中之最美者,多喻优秀人才。
这三个词语,有民间气息,有历史深度,有书面语之典雅,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河床》的诗歌特质,这是一首特别耐人咀嚼的长诗。
它的美感,我体会到的有以下几点:1、反常识书写。
第1节。
我从白头的巴彦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这是开头三行。
昌耀《河床》解析
昌耀《河床》解析原诗河床——《青藏高原的形體》之一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枯干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
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纹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仰观而不可近狎。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我是父亲。
我爱听秃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也永远怀念你们一一消逝了的黄河象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
I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是始皇帝,我是排列成阵的帆墙,是广场,是通都大邑,是展开的景观。
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克的球门。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而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
——你们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走向归程。
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的亮了。
你们的团栾月正从我的脐蒂升起。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而潮汛已经到来……《河床》赏析(陈超)黄河正源被那里的藏民称为铜色的河,这是多么雄武又是多么坚韧沉厚的名字啊!我们的母亲河就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北麓沉静地走下来,流入我们的脉管。
河床为题目的作文
河床为题目的作文河床为题目的作文河心越来越高,洪水还在猛涨。
村庄已经进洪水了。
王队长说,社员同志们,今天晚上我们不能睡觉了,看来洪水一直在涨。
我们要把家具,粮食,衣服,牛羊猪,鸡鸭鹅,兔子,等家禽和用具往后山上搬,越快越好,大水来了,洪水无情,我们有情。
孩子的哭闹声,老人的哀叹声,牛羊的鸣叫声,汇成一曲夜晚的哀叹调。
社员们把自己的东西都搬上后山的时候,洪水已经漫到了房屋的三分之一。
矮处的房屋已经被洪水冲垮了。
刘新的房屋已经被洪水封了顶,几个社员用一根纤绳拴住房屋的脊梁,大家用力拉着纤绳,他们还把把纤绳栓在一棵大树上,洪水强大的力量把大树连根拔起,大树房屋随着洪流被冲走了。
刘新的婆娘站在田坎上,大声的哭呀,大声的喊呀,我的天老爷呀,你把我们的房屋冲走了呀,我们在哪里歇脚呀?刘新的八个月的儿女在母亲的怀抱里吃奶,小孩子的咳嗽声和老婆的哭声链接在一起。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个悲哀,悲愤的气氛中。
第二天,洪水漫过河边的大堤。
上游时时流淌着鸡鸭鹅,还有猪牛羊,房屋的框架上还坐着一个个人。
漩涡一个比一个大。
这么大的洪水怎么办呢?那些房屋框架上的人到了漩涡处,只有死路一条。
刘新的水性最好,刘新看到河床上流淌着的人,他心里很焦急,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办法游到河床的中心去救人。
一块大木头上坐着一个女人。
前面流淌的人到了大堤的漩涡处,被漩涡卷入了河底。
只见木头和房屋的框架浮在水面上,人和家禽已经死亡了,也不知道他们被洪水冲到哪里去了。
岸边的社员们在喊:姑娘,你一定抓住木头不能放,我们村的游泳猛将刘新来救你来了。
刘新一下跳进了洪水里。
他挥舞着自己的`双臂,使劲向河床的中心游去。
越到河床中心,洪水的流速越大,刘新已经支撑不住了。
经过奋力挣扎和拼搏,他终于游到了木头处。
刘新把自带的绳子从身上解下来,一头栓在木头上,一头栓在自己的腰间。
然后使劲往岸边游去。
洪水的阻力太大了。
刘新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一边游水,一边想,要是自己这次被大水冲走了,老婆和孩子咋办?刘新又想,不会的,自己有这个能力,平时从河里游水几个小时轻轻松松的。
河流之歌读后感1000字
河流之歌读后感1000字第1篇:河流之歌读后感1000字我很喜欢诗,尤其是席慕容的诗。
不久前在图书馆看到了席慕容的诗作自选集《河流之歌》。
这本书的封皮虽然很旧,也很平常,但当我翻开它的第一眼,就被他深深的吸引。
很久以前就读过席慕容的诗。
初读席慕容的诗,只是觉得她的诗很美。
现在细细品味才真正领悟作者适中的真谛。
读了席慕容的诗作自选集才了解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的人生阅历是多么丰富,谁看了都不免有些嫉妒。
她喜欢手抄诗稿的工整,喜欢将诗稿一丝不苟地装订起来;喜欢一个人在山野间奔跑写生。
她的朋友为她这本书作序是对她有这样的评价“席慕容在现实中走了一条完全遵循世俗规定的路。
她相信制度、规则,她也相信纪律。
因此,用功的在制度规则中把自己发展到最好的状态。
”席慕容在自己的诗中对自己做了最准确的评价,她说“在秋来之后的岁月里,我,几乎可以被错认是一个无可救*的乐观女子。
”席慕容的诗在文字语言山总有一种优雅的古典美。
读了她的诗你才能深深地体味到。
她诗中的文字很少有难理解之处。
其诗句舒缓柔美,很少有感情幅度特备极端的诗句,正如她的为人一样和蔼平静。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遂翻开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是我第一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河流之歌》1000字读后感我很喜欢诗,尤其是席慕容的诗。
不久前在图书馆看到了席慕容的诗作自选集《河流之歌》。
这本书的封皮虽然很旧,也很平常,但当我翻开它的第一眼,就被他深深的吸引。
很久以前就读过席慕容的诗。
初读席慕容的诗,只是觉得她的诗很美。
现在细细品味才真正领悟作者适中的真谛。
读了席慕容的诗作自选集才了解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的人生阅历是多么丰富,谁看了都不免有些嫉妒。
她喜欢手抄诗稿的工整,喜欢将诗稿一丝不苟地装订起来;喜欢一个人在山野间奔跑写生。
夏季干涸河床的感想
夏季干涸河床的感想例一:2120年,世界上所有的小河都干涸了。
人们到处找水,却一无所获,倒在干涸的小河旁。
这天,又有一位工业污染厂的厂长在到处找水。
那时正是炎夏,太阳灸烤着大地,这位厂长忍受着干渴的痛苦,在寸草不生的大地上寻找着水。
他来到了一条小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小河的河床露了出来,小鱼、小虾在湿湿的淤泥里垂死挣扎,淤泥里还有许多塑料袋、垃圾,河旁的小草也奄奄一息。
厂长决定再找几条小河。
可其它的小河也是这副模样,厂长失落极了。
他想:我的故乡还有一条清溪,不如我去拿那儿看看吧!他来到小时候玩耍的清溪旁,惊讶极了:小河的河床露了出来,那上面连淤泥都没有,干干的河床上露出了一条条裂缝。
那裂缝像是一道道撕裂的伤口,又像一张张向着蓝天呼喊的嘴,也像上帝用皮鞭惩罚人类的鞭痕。
他看见河边的树木枯萎了,花朵凋谢了,就连平时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也奄奄一息。
这位厂长还看见河旁有几个人倒在地上,那些人的嘴唇干的裂了好几道口子。
厂长用最后的力气说道:“要是当初我少往小河里倒些污水,现在就不会这样,就不会因为没有水而死去!”就完,他倒在了地上,向他小时玩耍的清溪爬去……例二:我是精灵族的水精公主,今天我的父亲,也就是精灵王派我到人间来考察人类对水的态度,看看他们是节约呢还是浪费。
这天晚上,我来到了一个村庄,这;这里从外表上来看可美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珍惜水的缘故吧!于是我开始走街串巷,我来到一家门口,只见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拿着一杯水边走边唱,可是她摔了一跤,只见那杯水哗哗的流,在地上而她却视而不见,又跑回家问妈妈要了一杯水。
于是我摇摇头转身走了。
我又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
室内只有两个人,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
这个阿姨把地脱完,就把一整桶水倒在了门口。
我看了非常生气,但是我想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珍惜水的人。
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一件事没有干完。
就不能轻易的下结论。
”于是我沉住气继续向前走去。
但是我失望透了,在这里几乎没有一个人节约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读后感-谷花洲的生命之歌《河床》写的是一个叫做谷花洲的地方的故事。
作者陈启文在后记里说,谷花洲实有其洲。
我想这就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实有其原一样。
谷花洲是由洞庭湖口濒临长江的一块淤积而成的河洲围垦出来的,它是一个舞台,作者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的是一支悲壮的生命之歌,当然悲歌之中也有欢歌。
河床,在小说里实指大坝外的江滩,即江水退去之后和江水上涨之前露出的滩涂、岸滩。
谷花洲人称长江为大河,大河是他们生命的放大,或他们的生命是大河的一部分;大河奔流不息,生命繁衍不息。
因此,河床又是一张产床,是生命的摇篮,是一个隐喻和象征的意象。
作品运用的是第一个称“我”的角度。
“我”姓陈,叫春仔,既是叙事者,又是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谷花洲的人物和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体会者。
这种叙事方式显得亲切,便于情感的晕染,使读者随“我”一起去亲历谷花洲人的命运,有一种难得的逼近感。
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是陈姓家族四代人的故事,能够看出很强的家族自传性的因素,许多情景和细节,都不是能够轻易虚构出来的。
读完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作者浓得化解不开的乡土情思,二是陈家四代人的命运以及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三是个性鲜明的语言特色。
像作品中的叙事主人公春仔一样,作者陈启文十七岁便离开谷花洲,走进城市,完成了社会身份的转换,不再是如他父辈一样的农民了。
他写的谷花洲,是离开了谷花洲写谷花洲,很像当年鲁迅之在北京写绍兴,沈从文之在北京写湘西。
只不过他离谷花洲要近得多,充其量不过是城里和乡下的间隔,而不像鲁迅、沈从文那样的千里迢隔。
然而,浓得化释不讲的乡土情感却是相似的。
陈启文笔下的谷花洲河床上的故事,是他对乡土故园的一种文学的追忆。
人离开了故乡,但那里仍是他精神的家园,样样堪忆,让他魂牵梦绕。
那里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在他的笔下,渐次展现出来,是一个个特殊的活的生命体:河坝外奔流的浑黄的江水;夕阳染红了翅膀的白鹭;大坝上一溜排开的月下纺纱的女人;河湾里草丛中,头钻进了洞,泥屁股和小尾巴还露在外面的野猪;防浪林里因崩岸被冲到对岸却仍然活着的水杨树,远看寒来暑往的节令变换,落水的太阳等等,无不在追忆的氛围里见出各自的灵性。
又因为多从创作主体童年和少年时代诗性的眼界中被感悟和捕捉到,再加上成年后乡情乡思的寄托,更如陈年老酒,流溢出缕缕浓香。
读这样的作品,读者的感受也是诗性的。
《河床》并不靠紧张的环环相扣的情节取胜,结构上也不十分紧凑,其中,分为五部,亦各自带着相对独立性,很像一组系列中篇。
然而,放在一起,却无扦格之嫌,能够让人兴味盎然地读完,没有断续的感觉。
原因是它们同属一个家族的故事,以谷花洲的父族人等为主,只有第五部,写的是母族。
血缘的纽带和割舍不了的亲情,从根本上使人物气脉相通。
更主要的是叙事主人公“我”的体验,“我”的,同时也是作者的乡愁和情愫,把各个部分凝铸为整体。
虽然陈启文说,他的这部长篇不是一口气写完的,而是有一个较长的写作过程,但因为注入了他真实的人生,真实的家庭历史,而他的对乡土的爱,又是真诚的,所以称之为血泪文字,当不为过。
王蒙在一首七律中谈到自己的小说写作时,曾有“长图裁制血抽丝”之句,用来说陈启文之作《河床》,也是庶几乎近矣。
《河床》可以说是一部当代版的乡土文学作品,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地域文化可通过节庆习俗,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湖,人文景观如古迹遗存、民居风格等加以表现,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物性格,特别是性格中积淀的地域文化心理加以表现,当然也表现为特殊的地域生活方式、方言等。
陈启文通过一系列成功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带起了整部作品地域文化风貌的诗意营造。
表现在作品里的第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是林真老汉,是他把三岁的“我”从大河里用竹筢捞上来的。
他是谷花洲的护林人,爱树胜过自己的生命,用竹筢从水里救起了第 3 页共8 页许多无意落水的小孩和有意自杀的女人。
自然,也有更多的人没有救活。
他善良、坚强,老当益壮,脾气有点倔,熟悉谷花洲的典故。
一辈子娶过几个堂客,生过十几个儿女,一个都不曾养活。
在作品中被展开描写时已是八十七岁的孤老头了。
他曾把锅、壶、刀、斧、镢等用铁丝穿了,系在腰上跳进大河的漩涡里自杀,就是沉不下去,后来被救起,得以不死。
他是发大水时,大坝垮塌,谷花洲被淹,死于他盖在树杈上的小屋被冲毁之后。
他像谷花洲其他善良的人们一样,活得艰难,也活得顽强,死也死得惨烈,是大水过后很久,人们才发现他倒挂在树上的尸体的。
他不是陈家人,留着山羊胡子,虽年岁已高,但身板挺拔。
他见过春仔的曾祖父,能够绘声绘色、却也不无夸张地讲述这位曾祖怎样载着一大船女人和种子在这里垦殖,建起如今的谷花洲来。
春仔没见过自己的曾祖,林真老汉是他记得的谷花洲年岁最大的老人,事实上,他也正是按照林真老汉的样子想象自己的曾祖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林真老汉虽在陈氏家族之外,但记叙陈氏的家史,在现实的层面上,先推出这样一个人物,加以描写,却也在情理之中,何况他于春仔,还有那段再生之恩,春仔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的,是在他那次落水,又被捞上来之后,他记住了大河,也记住了救他的林真老汉。
林真老汉的意象和大河的意象,似乎一而二,二而一地交叠在一起,形成了某种隐喻性的生命的象征。
另一个与大河的意象交叠在一起的是父亲。
叙事主人公说:“我总是通过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形象看到那条大河,而不是通过母亲”。
在《河床》里,父亲的形象是很有特点的,他是主事的男人,有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皮肤,挑起水来,腿肚子上的肌肉一绷一弛,显出顽强的如大河一样的生命力。
父亲是真正的谷花洲的农民,又是打猎的好手,书中写他猎野猪,猎獾狗、捕蛇,特别是猎杀虎皮巨蟒,以及全谷花洲人烹食其肉的热闹场面,都写得相当出采,让人难忘。
但真正写父亲耕田的事并不多,父亲的形象,他的壮实剽悍,粗犷狞野,孔武神力,在杀野猪的细节中,有极其充分的展示:独自抓住一头野猪,“还能腾出一只手,握着尖刀去捅野猪脖子,捅得看不见刀了,野猪还在喘气,但不会流血。
血在刀尖嗖地一声拔出来时,才如滔滔流水般涌出。
父亲发出一声喜悦的惊叹,随即就把胡子拉碴的大嘴凑在那流血的咽喉上,大口大口地痛饮。
”他甚至在一次酒醉后,一刀捅偏,捅破自己的大腿,把嘴凑在血窟窿上猛灌了一通而不自知。
祖父的形象,是在第四部与仇家的恩怨纠葛中展示的,有侠义之气,且重然诺。
他的某些重要的性格因子在父亲身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承传。
祖父和二伯父一生都在寻找失散的六叔,二伯父的性格就是在寻找六叔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的,他厚道,孝顺,重手足之情。
最后是顶大伯被抓去当壮丁,一去不回。
大伯是病秧子,二伯音信全无,二娘便和他过了,第 5 页共8 页成了春仔的大娘。
但在作者笔下,大伯自私、小器,心眼不好。
不过作为艺术形象,透过叙事主人公春仔的心灵镜面的折射,这位大伯还是写得颇有特点的。
第五部中写了外公,是一个被当作烈士、然而却奇迹般活下来的革命者,颇有传奇色彩。
其他在小说中出现的谷花洲的男人的形象,如生产队长叶四海等,甚至被找来找去的六叔,都不能说写得多么出采。
按照陈启文的叙事主人公春仔的说法,他是透过男人而看到大河的,看到大河之后,才看到包括母亲在内的女人的,她们在大坝上纺纱,在河边洗衣服,在每个家里操劳,孕育儿女。
《河床》里写的第一个死去的女人是朱小菊。
她是春仔青梅竹马、两小地猜的玩伴和女友,其实是一位刚近成年的少女,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跳进大河溺水而亡,林真老汉捞起了她,却没能救活她,因此而遗憾终身。
小菊的故事让人感伤,她的人生还没有开始,便匆匆结束。
她的死,在作者的心灵中显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实,小菊的命运在谷花洲,是带有象征性的。
那里一代又一代的女人的命运,虽然形态和结局各异,但其生存的悲剧性质,在作者的体验中,却是相同的。
母亲默默地、坚韧地受苦,就是为了子女。
她曾经下决心去跳河,已经走了出去,却被儿子撕心烈肺的哭声牵拽了回来。
在春仔的记忆里母亲很少笑,也很少哭,肚子里从来没有空过,背上也从来没空过,总是怀一个,背一个,她固然不无作母亲的充实与骄傲,却更多是承受苦难。
春仔的祖母是村里的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把自己的和谷花洲的大部分生命都接到这个世界上来。
她很坚强,虽年事已高,双目失明,仍能很敏地感受谷花洲生命运行的节奏,关注着她挂心的人间和儿孙们的祸福,也是她把死去的林真老汉收尸埋葬的。
这个形象在小说的几部中都出现过,但集中写的篇幅却并不多。
倒是她的女儿鸳鸯和先是作了她二儿媳后又作了她的大儿媳的潘桃花,即春仔的姑姑和大娘,被写得很充分。
鸳鸯爱上了弹花人潘天火,偷偷爱,差一点跟这位居无定所的弹花人私奔了。
她嫁给本村叶四海之弟长生,实出于不得已,因为生了脚朝后长的乖仔,被指为野种而赶出叶家门,又不愿回娘家,就那样带着病残儿子过活。
生活异常艰辛,然而坚强,最后却死于雷殛。
鸳鸯姑姑,是当时村上少有的上过初中的女子,曾经做过许多青春的美梦,但终于未能摆脱封闭保守的谷花洲女人命运的世代轮回。
而且,她比一般女人还要命苦。
她来人世一遭,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沦为乞丐的乖仔,还是又残疾,又不争气。
《河床》的第三部“桃花水母”是去写大娘的,大娘聪明,美丽,勤劳,善良。
一辈子伺候这陈家兄弟二人。
因为与病重的老大没有儿子而过继侄儿春仔来顶门立户。
作为春仔的养母,他给了这个继子以真诚的母爱,精心呵护,供他读书。
而坚持让春仔读书,不仅顶着丈夫的反对,而且甚至第7 页共8 页与春仔生父母的意见相左,队长叶四海也不看好。
如果不是她坚持让春仔读书,春仔就不可能在十七岁时,走出谷花洲,开始别样的人生。
留在谷花洲,则充其量重复父辈的命运。
总之,在陈启文的笔下,谷花洲特殊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大河、长坝、小舟、巨船,还有世代生于斯,长于斯并且演绎着各自悲喜人生的男女,组成一个浑然的生命体,一帧洞庭湖区特有的风俗民情画卷,也可以说是一曲由作者演奏的悲壮、深情的生命进行曲,命运交响曲。
它因为寄寓了作者化解不开的乡情和乡思,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陈启文的叙事语言,既非完全的方言口语,亦非完全的通行书面语言,而是吸收了方言成份的文学语言。
方言成份的进入经过了选择和升华,而且绝少使用的过于难懂和艰涩的方言语词,因而不操本地方言的人来读,亦无阅读障碍。
《河床》语言的特点是压缩、凝练、耐咀嚼,有陌生感。
其语言的风格正与其记叙对象的地域文化特色,或曰乡土特色相称。
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显然遵循着宁简毋繁的原则,可以用刘勰“言所不追,笔固知止”的话来形容。
因而有相当的语义留白和想象空间,这是对读者参与创造的尊重。
第四、第五两部在写法上与前三部有所不同,特别是第四部,多了些悬念的运用,也似乎更注意了情节的曲折和传奇的渲染。
平心而论,我更喜欢前三部的语言运用和叙事风格,正是它们,成就了、决定了全书的艺术氛围与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