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详细)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详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详版第一章行星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级别(由小到大):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恒星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相似。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纬度(负相关)、海拔(正相关)、天气、昼长等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通讯;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相等,为150/小时。
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5、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下图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昼夜半球(弧)时间计算: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数=经度/15,东+西-)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X4分钟(东+西-)日期变更:向东跨越日界线(180度经线有转折)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1.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分别对应的时间•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白昼、黑夜、昼夜变化、季节变化)1.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各种坐标之间的转换1.4 地图和地图阅读•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制图方法和种类(平面图、球面图、等面积图、等角图)•地图上的元素(图例、比例尺、方向、经纬网等)•地图阅读的基本技能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和洋洲(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和特点)•世界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地理位置、特点、对人类的影响)2.2 世界人文地理•世界主要宗教、语言和文化区域(地理位置、主要特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理位置、主要特征)第三章中国地理3.1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线•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地形类型、山脉、高原、平原、河流)•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气温、降水、资源类型等)3.2 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口和分布(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方言等)•中国的经济和地区差异(地区差异的原因、经济发展程度等)第四章地球环境与资源4.1 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污染现象和主要污染物•地球的全球变暖问题和影响4.2 地球的资源利用问题•地球的资源种类和分布•地球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的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对照此提纲逐一复习每个章节。
复习时还应注意理清各章节概念、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联系,便于融会贯通,增加应试成功的几率。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大纲(依据新课标要求)(1)天体的含义及天体系统的层次(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三大共性(3)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内外部条件●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知道太阳活动的两种重要标志,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极光;气候等(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1)至少掌握四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图;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侧视、从极点俯视)及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2)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公转的方向及周期(恒星年和回归年);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近日点和远日点);区时的计算(了解全球时区分布和国际日界线、掌握北京时间);晨线、昏线的判读;地转偏向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比较;通过光照图判断节气;四季的划分(区别季节和节气)、五带的划分(掌握极圈和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关系)等●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横波及纵波的特点、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及界面、岩石圈和软流层(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概念以及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关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根据图2.2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晴天和阴天的昼夜温差比较)(2)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能判读几种常见热力环流示意图(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3)知道风的形成原因及三种不同情况的风向●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识记图2.10,注意南北半球每个气压带所处纬度以及风带名称、风向(2)根据图2.15,分析1月和7月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成因(3)结合图2.16及图2.17,能判读一些典型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并能分析成因及气候特点●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可见宇宙的半径是137亿光年;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天体系统的层次(一共就四级)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其质量占到太阳系质量的99.86%。
4、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形、共面性。
按物理属性分--类地:水金地火;巨:木土;远日:天海王5.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周期为76年,自东向西。
冥王星开除行星籍:质量较小6.月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与公转的周期和方向完全一样,所以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质量体积小,无大气层.月球环境的特点:高真空、弱重力、强辐射。
7、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的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运行轨道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注意括号内外知识的搭配)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②(适宜的温度、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大量的液态水;③(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和大气成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组成三部分:紫外光、可见光(0.4-0.76μm)、红外光;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光、热、能)①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②维持地表温度;③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间接利用: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是”储存起来的太阳能”)④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3.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纬度、海拔、天气、大气透明度)最贫乏的地区:四川盆地(地形、阴雨)4.太阳外层大气由内而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高一地理第一册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组成(举例) 特点恒星炽热气体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星云气体和尘埃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行星金星、地球等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卫星月球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流星体尘粒、固体块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彗星冰物质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扫帚状的彗尾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天体系统组成特别说明地月系地球和月球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系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银河系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河外星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数以亿计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结构特征: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5.地球的特殊性:(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①适宜的温度;②存在液态水;③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核心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2)影响:①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②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③人类生产、生活的能量。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三个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和重量
–地球自转和公转
2.地球的位置和构造
–地球的位置和运动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的地壳运动
3.地图的制作和应用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地图的分类和框架
–地图的应用和误差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气候要素和分类
–气候变化和预测
–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
2.水文
–水文循环和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水污染和治理
3.生物圈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
–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章经济地理环境
1.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变化和趋势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2.农业
–农业类型和特点
–农业生产和技术
–农业问题和发展
3.工业
–工业类型和特点
–工业生产和技术
–工业问题和发展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
–区域性质和特点
–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
–区域开发和利用
2.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
–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
–区域经济和人文特点
–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的区域发展和特点
–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的层次。
各天体系统包含的成员。
能判断题目给的天体属于哪一个天体系统。
2.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与地球相邻的行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八大行星的分类?各包含哪几颗行星?3.八大行星在运动方面有哪些共性特征?反映了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4.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其特殊性的表现是?5.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自身条件有哪些?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能吸引大气,经漫长的演化)、液态水。
外部条件有哪些?注:银河系半径约5万光年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应位于银河系内距某一恒星距离适中的行星或卫星6.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地势高低、天气状况、昼夜长短、山地坡向,同步P4)7.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的原因?(同步P4 方法技巧)8.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9太阳大气层的外部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10.太阳活动的两种类型(主要标志)?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周期是多少年?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节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正常情况下地层下老上新简单低等生物化石对应老地层复杂高等生物化石对应新地层1.前寒武纪的特征?主要形成了什么矿产?2.古生代的特征?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如三叶虫)蕨类繁荣(形成煤炭),裸子植物出现,3.中生代的特征?恐龙繁盛、裸子植物繁荣(形成煤炭)、被子植物出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4.新生代特征:被子植物繁荣、现代海陆轮廓形成、(第四纪大冰期)180万年前人类诞生地球的圈层结构:1.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如何划分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的差异?随深度的变化特点?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处横波和纵波发生了什么变化?内核和外核的状态?在图上填出横波、纵波、莫霍面、古登堡面。
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精品小编准备了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2019年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详细)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1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其它恒星系/其它行星系总星系〈/ /、银河一太阳------------- 地月系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条件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变化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大气层有保温作用自身条件话宜牛命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充足的液态水内部温度升高T 产生水汽T形成海洋;适宜的温度一、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农业生产光合作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晾晒衣服、粮食);(2)为人类提供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风能、水能)。
二、太阳活动1.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
2.各个圈层的太阳活动:(1)光球:黑子;(2)色球:日珥、耀斑;(3)日冕:太阳风。
3.太阳活动的两个重要性质:(1 )周期性: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农业生产光合作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晾晒衣服、粮食);(2)为人类提供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风能、水能)。
二、太阳活动球、色球、日冕。
2.各个圈层的太阳活动:(1)光球:黑子;(2)色球:日珥、耀斑;(3)日冕:太阳风。
3.太阳活动的两个重要性质:(1)周期性: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
(2)整体性: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电磁波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与高空稀薄大气相撞,产生美丽的极光。
(4)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第3节地球的运动二、太阳直射点移动黄赤交角:(1)定义: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二分二至。
(3)应用: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用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误区警示】两至点和近、远日点可用右上图形象地表示冬至点、夏至点、近日点、远日点的关系,不能把它们相混淆。
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1.晨昏线(1)概念:昼与夜的分界线,晨线上看到日出,昏线上看到日落。
(2)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3)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2)晨昏线与节气及太阳直射点a: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为二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为二至日;若北极圈及以北为极昼,则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若北极圈及以北的极夜,则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昼夜长短的计算a 、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b 、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c 、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d 、昼夜长与日出、日落时间:①已知昼长求日出、日落时间: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②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求昼长:昼长=(12—日出)×2;或昼长=(日落—12)×2; 四、地方时\区时(1)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计算: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①求地方时:已知A 地时间,求B 地时间。
1.求经度差 (同区想减,异区相加)2.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4分×经度差) 3.由已知时间求未知时间 (东加西减)冬至公式: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注:如果B在东面用“+”,B在西面用-②已知经度求时区:已知经度/15º,若余数小于7.5,时区取商数;若大于7.5,时区取商数+1。
③★已知一个地区的区时,求另一地区的区时。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注:①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②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五、日界线:1、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1)理论上是180度经线;2)实际上是折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3)变更:自西向东经过国际日界线减一天。
2、自然日界线:1)即零时经线;(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3)自西向东经过零时经线加一天。
3、日期范围的计算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①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n/24。
②若0时经线的经度为a,求出新的一天所占的度数为180±a(a为东经则-,a为西经则减+),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80±a)/360。
六、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夜长短相差越大。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描述某一天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如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赤道上昼夜平分。
八、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描述某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三、光照图的判读(以右图为例) (1)确定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②俯视图,北逆南顺,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
(2)确定晨线和昏线 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BC ), 由夜进入昼为晨线(AB)。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3°26′S ,90°W )①纬度确定: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 ),春、秋分日直射赤道。
②经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E 点所在经线90°W )。
(5)确定某地地方时①a.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A ) b.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C) c.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E) d.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B) ②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③东边时间早,数值大,东加西减(F 地方时=6-45/15=3,G 地方时=18+45/15=21) ④同一经线各点地方时相同(D 地方时=乙地方时=6+45/15=9) (6)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
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甲昼长=乙昼长)。
昼长=昼弧/15(甲昼长=270/15=18),夜长=夜弧/15(甲夜长=90/15=6),昼长+夜长=24,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昼长E>乙>F>D>A=C ) (7)确定日出日落 昼长=2上午=2下午日出,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出=12-昼长/2(乙日出=F 点地方时=3:00=12-18/2) 日落,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12+昼长/2(乙日落=G 点地方时=21:00=12+18/2) 在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纬度差。
(纬度差为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值,同区减,异区加)。
E 点正午太阳高度H=90°-(66°34′-23°26′)=90°-43°08′=46°52′ (9)确定日期分界线① 自然日界线 0时经线(90°E ) ② 国际日界线180°经线(地方时为6时) [与北京时间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的 6/24=(180-90)/360=1/4]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2)特性: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
(3)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随纵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晃动。
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
2、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及三个内部圈层①莫霍界面(地下33Km,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约6Km),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