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以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运动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详细内容,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演示法:通过图像资料和实例,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像资料和实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地球仪等。

2.准备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基本运动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图像资料,呈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同时,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像资料,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x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x

物体正午影子与 夏至
太阳高度的关系
春分
秋分
冬至
物 体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1、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3月21 全球各地昼夜
前后)
等长均12小时
春分夏至之间 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6月22 昼最长夜最短
前后)
夏至秋分之间 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9月23 昼夜等长
前后)
秋分冬至之间 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12月22 前后)
冬至春分之间
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赤道
北半球 北回归线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南半球
五带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地表各纬度地带接受到的太阳热量的不同
(2)温度带的划分界限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五带的划分
温度带
范围
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热 带 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高温
1、昼夜更替 地理意义 2、时间差异
1、四季更替 2、昼夜长短变化
检测
1.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 A.四季的变化 B.地方时的不同 C.昼夜更替

D.太阳的东升西落
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B)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中图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五带界线、X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快乐点击(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

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下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

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产生地理现象: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X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

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

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说课稿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说课稿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下面的内容---了解这些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②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①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能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2.黄赤交角的形成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二、教学方法及手段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

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通过教具(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多媒体动画,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3.运用多媒体动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主要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介绍地球的日、夜、四季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因,以及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知识点与教学目标1. 知识点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的变化;3.地球公转引起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熟悉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以及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的规律;3.具备使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2.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规律;2.如何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料、课件等辅助教具,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 教学步骤(1)导入首先,通过课件或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日、夜变化?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2)自转的概念和规律接下来,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讲解“地球的自转”的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

(3)公转的概念和规律紧接着,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讲解“地球的公转”的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4)巩固与提高最后,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并能够使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

五、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与评价方法1.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好教学节奏,避免时间不足或时间过长的问题;3.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教具,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1_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上册1_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明白地球运动的两种大体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明白地球自转产生日夜交替的现象。

二、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日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大体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日夜更替现象。

【教学预备】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喜爱看姚明打篮球的同窗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不是有如此的感受:咱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竞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什么缘故两地的时刻不一样?咱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窗穿的是短袖,此刻多数同窗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咱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咱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教学新课: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一、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如何自转?(绕地轴不断地旋转)(2)观看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教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学生同桌的两位同窗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必然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刻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教师:咱们什么缘故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学生:讨论、回答。

(4)日夜的形成教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

让学生观看有什么现象产生?学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教师:什么缘故?若是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如何?学生:答略教师:一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咱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咱们叫它夜半球,日夜确实是如此形成的。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16张PPT)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16张PPT)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夜 昼
夜晨 半 昏昼 球 线半

昼 夜




线夜



试一试
北京的畅畅想要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 在8点还是13时打电话?应该如何问候呢?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8日星 期日2021/8/82021/8/82021/8/8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多数国家的划分方法:
想一想:南半 球的季节划分 与北半球有何 差异?为什么?
3、4、5月为春季 8、9、10月为秋季
5、6、7月为夏季 11、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地表各纬度地带接受到的太阳热量的不同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中图版
-地方时差: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计时差异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度的变化
4.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微小的扁平效应: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地球略微扁平
5.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导航:地球自转和公转用于确定方向和位置
-气候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气候patterns
-培养地理素养: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启发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引发对地球运动和宇宙规律的思考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通过关键词和句子突出重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可以使用图标、颜色标注、箭头指示等视觉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和直观。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农业生产: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作物生长周期和农业规划有重要影响
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
-星空观测:通过观测星空变化推断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仪观测:使用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物理探测: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
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
-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物理模型
-天球仪:展示星空和地球自转公转关系的模型
2.通过实际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加深对影响因素的理解。
3.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分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知道地形的真实形状,能举例证明地球是人球体;3.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接受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方法】活动、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却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积。

我们居住的地球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吧!二、新课学习活动:探索消失的图片准备一张桌子、一把伞和一张图片;两名同学在桌子旁站立。

基中一名同学原地蹲下,负责观察,眼睛保持与桌面同高,另一名同学将图片立在桌面上缓慢后移;有什么现象?(始终看到图片的全身)用张开的伞代替桌面再做一次实验。

有什么现象?(先看到图片上部,再看到图片中部,再然后是下部)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现象不一样呢?(一次是平面的桌子,一次是曲面的伞)根据上面的实验,结合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顶,再看到船身这一事实,你能推测出什么?(大地不是平的,而是曲面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臆断--“盖天说”: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臆断--“新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

推测--张衡的“浑天说”:宇宙像一个鸡蛋,天地都是圆球形的,地就像鸡蛋中的黄,独居其中。

拓展延伸:浑天说浑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宇宙学说。

由于古代汉族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运动、地球仪的概念、构成及使用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球仪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运动,理解地球仪的概念、构成及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运动2.地球仪的概念、构成及使用方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球仪的使用。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模型2.地球仪使用说明书3.PPT课件4.教学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球的形状、运动,展示地球仪的实物模型,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地球仪使用说明书,尝试操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地球仪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地球仪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创新教案(第1课时)】

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创新教案(第1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设计(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知道地形的真实形状,能举例证明地球是人球体;3.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接受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方法】活动、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却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积。

我们居住的地球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吧!二、新课学习活动:探索消失的图片准备一张桌子、一把伞和一张图片;两名同学在桌子旁站立。

基中一名同学原地蹲下,负责观察,眼睛保持与桌面同高,另一名同学将图片立在桌面上缓慢后移;有什么现象?(始终看到图片的全身)用张开的伞代替桌面再做一次实验。

有什么现象?(先看到图片上部,再看到图片中部,再然后是下部)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现象不一样呢?(一次是平面的桌子,一次是曲面的伞)根据上面的实验,结合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顶,再看到船身这一事实,你能推测出什么?(大地不是平的,而是曲面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臆断--“盖天说”: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臆断--“新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

推测--张衡的“浑天说”:宇宙像一个鸡蛋,天地都是圆球形的,地就像鸡蛋中的黄,独居其中。

拓展延伸:浑天说浑天说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宇宙学说。

由于古代汉族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想天体的构造。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课题地球的运动课时安排共( 2 )课时课程标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学习目标1. 知道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

2.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运用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课前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一导入新课提问:天转还是地转?托勒密与地心说——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哥白尼与日心说——16世纪中叶,哥白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课中作业环节二任务1 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的自转特征,并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

边演示边观察:拨动地球仪,结合课本,说出地球自转的特征。

1.拨动你的地球仪,使转动与屏幕上的一致;2.说出地球自转周期和定义,判断地球转动方向、旋转轴。

教师从不同角度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提问: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简单练习(地球的特征中自转方向是常考的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点。

)课中作业继续观察实验,在地球仪上标出A点和B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环节三任务2 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地球自转产生了那些现象。

示例一每天的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示例二白天和黑夜永远不停地在交替,为什么?(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了昼夜;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课时1 地球的自转知识与技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会解释所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过程与方法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合作意识,感受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坚持真理、求真某某的科学态度。

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白天与黑夜呢?小组活动:理解新知谈身边所感受与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入手,归纳后,提出以下问题:1. 从地球的运动课件中,可以看出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形式?2. 地球自转的围绕中心是什么?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周期是多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4.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教师总结归纳:自西向东绕轴转,一周时间为一天;地球本身不透明,阳光只能照一半;东方日出西落日,作息时间有早晚;地球自转不间断,昼夜交替是必然。

利用地球仪演示或者指导学生演示地球自转,指出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指出哪里是昼半球,哪里是夜半球。

师:除中国是白天外,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小组活动:完成P13活动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相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总结:纽约与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则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面对昼半球,晨线和昏线可依据“西晨东昏”的规律来判断。

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

旋转中心:地轴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顺南逆周期:24h(一天)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着眼于学习策略教学。

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1章地球和地图 第2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1章地球和地图 第2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本节课是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

这节内容是继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科学课中也学过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的内容。

学生对本节的知识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动画及学生动手演示环节,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更深刻地理解地球的自转。

教师需在课前根据班级分组的数量准备好教具地球仪及手电筒等演示工具。

学生在小学阶段了解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知识,但建立的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阶段。

由于人们无法感受到地球运动,且七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若要使学生理解且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需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以及时间差异。

教学难点: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一、导入新课“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诗句。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教师讲述: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

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二、探究新知(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 11内容,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的内容,交流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多媒体出示地球自转模拟演示动画)。

教师总结:(1)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2)旋转中心:地轴。

(3)周期: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方向:自西向东。

2.小组活动:(1)分小组合作演示,每组4人,一个地球仪。

(2)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拨动地球仪,先侧视观察,然后保持转动,先后将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

(3)请每人转动一次,并做好记录,交流成果。

3.教师提问: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从赤道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分别是什么样的?提示: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地球仪。

4、转椅一把。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

那么地球上
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3、坐在转椅上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上,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
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

现在人们可以借助火箭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

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
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一次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通过本课学习,学生都能认识到地球的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