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中图初中地理七上《1第2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案 (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以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运动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详细内容,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演示法:通过图像资料和实例,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像资料和实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地球仪等。
2.准备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基本运动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图像资料,呈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同时,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周期、方向。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像资料,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图版地理七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明白得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阻碍。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讲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来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讲明太阳直射点的回来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讲明讲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图”让学生明白得并把握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教具预备地球仪、三球仪、经纬模型仪、“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图1.20、图1.22投影胶片、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三课内容我们简单地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哪位同学能用简短的语言给大伙儿归纳、概括一下?(学生摸索、回答)(教师归纳、引导)对!地球处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内的金星和火星之间,它与其他行星、小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
这确实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1.4 地球运动的差不多形式——自转和公转(板书)在初中地理课本中,我们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差不多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在这一节课上,针对地球的两种运动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学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手电筒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建议第一课时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第二课时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
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中图初中地理七上《1第2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案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下面的内容---了解这些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②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①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能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2.黄赤交角的形成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二、教学方法及手段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
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通过教具(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多媒体动画,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3.运用多媒体动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主要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介绍地球的日、夜、四季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因,以及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知识点与教学目标1. 知识点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的变化;3.地球公转引起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熟悉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以及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的规律;3.具备使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2.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规律;2.如何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料、课件等辅助教具,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 教学步骤(1)导入首先,通过课件或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日、夜变化?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2)自转的概念和规律接下来,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讲解“地球的自转”的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自转引起的日、夜变化。
(3)公转的概念和规律紧接着,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讲解“地球的公转”的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
(4)巩固与提高最后,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并能够使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
五、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与评价方法1.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好教学节奏,避免时间不足或时间过长的问题;3.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教具,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独特星球,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了解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初中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1. 自转: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圈需要24小时,这个运动被称为自转。
地轴是垂直穿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虚拟轴线,地球绕着这个轴线旋转。
由于自转造成了白天与黑夜、日出与日落的交替。
(a)白天与黑夜:当你站在地面上时,会看到太阳冉冉升起和渐渐下山。
这正是因为地球不断自转所引起的现象。
当你所处位置正好在太阳光照射范围内,你会经历白天;当你离开那个范围,就会进入黑夜。
(b)日出与日落:日出发生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之际,在此之后日光会逐渐覆盖地球的各个部分。
日落则是太阳从地平线下降时,天空将逐渐变暗。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因地点和季节而异,这是因为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有所不同。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运动叫做公转。
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次公转周期约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这个运动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a)季节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非圆形,使得离太阳更近(近日点)的时候极端温暖,远离太阳(远日点)时寒冷。
这就是造成四季交替的原因。
当北半球朝向太阳时,它会经历更多的光照和热量,这是北半球的夏天;而当南半球朝向太阳时,则是南半球的夏天。
(b)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白天和黑夜长度的差异。
在靠近北极或南极的地区,由于地球倾斜角度的影响,夏季白天会很长而晚上很短;在冬季则正好相反。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意义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a)时间计算:我们的日历是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的。
了解自转和公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算时间、安排生活和活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地轴地球绕地轴的不停地旋转运动,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地球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球绕地轴旋转的轴实际上看不见的。
b5E2RGbCAP2、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在地球上看天地的旋转方向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恒星及太阳随着天球在自东向西旋转,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为什么呢?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自转周期,叫做一日。
由于观测周期采用的参照点不同,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和太阳日(24小时)之分。
plEanqFDPw5、地球每天自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地球自转运动是不均匀的,有季节变化、长期变化及不规则变化。
如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使自转速度减慢,但这种变化不大,每100年日长增加1〜2毫秒。
地球自转的季节变化是每年3〜4月速度最慢,8月最快,但季节性日长变化不超过0.5〜0.6毫秒。
DXDiTa9E3d6、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南、北两极点等于零。
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每小时15°。
RTCrpUDGiT7、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南、北两极点等于零。
除南、北两极点外,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海拔的不同而不同,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海平面处约为每小时1670米,南、北纬30°海平面处约为每小时1447千米,南、北纬60°海平面处约为每小时837千米。
在赤道处高度相差100米,每小时线速度相差26米。
5PCzVD7HxA8、地球自转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七上人教版)《1第2节 地球的运动》word教案 (23).doc
1.2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名称和各带的特点。
2.技能目标: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利用图或亲自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情感目标:为学生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树立抵制邪教,崇尚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四季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展标导入【活动一】[比较引入]上一节课学习了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时差现象,其实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师生活动】[课件展示]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方向,学生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加深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四季的产生,二分二至时太阳光特点二、师生互动【活动二】课件展示:地球的公转<二>【师生活动】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然后完成下表。
[过渡]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活动三】[提问]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中午。
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
)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
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然后指导学生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北[提问]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活动四】[讨论](分小组)(①是生活中的地理,②是拓展知识)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中图版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度的变化
4.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微小的扁平效应: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地球略微扁平
5.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导航:地球自转和公转用于确定方向和位置
-气候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气候patterns
-培养地理素养: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启发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引发对地球运动和宇宙规律的思考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通过关键词和句子突出重点,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可以使用图标、颜色标注、箭头指示等视觉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和直观。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农业生产: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作物生长周期和农业规划有重要影响
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
-星空观测:通过观测星空变化推断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仪观测:使用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物理探测: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
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
-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物理模型
-天球仪:展示星空和地球自转公转关系的模型
2.通过实际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加深对影响因素的理解。
3.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分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中学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中学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 能够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特点;4.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转和公转的概念;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特点;3. 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知识讲解】2. 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自转: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公转: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3. 讲解地球自转的原理和特点:- 自转轴:地球自转的时候,其轴线是倾斜的,使得地球的南北两极各有一个极点。
- 自转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约为每小时1670千米。
-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 自转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即从地图上看,东方先亮起,西方最后才亮起。
4. 讲解地球公转的原理和特点:- 公转轨道:地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形成一年一度的公转运动。
- 公转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为每小时约29.5千米。
-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
【案例分析】5. 分析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自转的影响:造成地球的昼夜交替;形成地球自然界中的风、云、河流、洋流等现象;使得地球呈现扁球状。
- 公转的影响:引起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形成地球的地理分带现象,如寒带、温带和热带。
【概念澄清】6.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巩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地球自转是指什么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什么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和周期分别是多少?- 地球公转的速度和周期分别是多少?【练习与拓展】7.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本课教学目标:1. 初步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形成地球上的周期性季节变化。
2. 初步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周期性的公转。
3. 初步知道不同季节,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教学准备:地球仪、画有方格的手电筒、关于地球公转的影视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活动一模拟太阳的直射与斜射活动目标:1. 通过模拟,知道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程度不同,有直射与斜射之分。
2. 能将方格的大小与太阳的照射程度加以关联。
学生活动流程1. 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季节的变化?这和太阳的照射有关吗?2. 模拟: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画上大小均匀的方格,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不同地方的方格大小。
3. 小结:地球上不同地方受到的太阳照射情况不同,有直射与斜射之分。
指导要点:* 在进行模拟活动前,应让学生知道地球仪上方格变大的地方相当于受到太阳的斜射,方格大小几乎不变的地方相当于受到太阳的直射。
* 活动中画有方格的手电筒最好由教师预先准备,因为要求方格大小均匀,如果让学生画,难以保证方格的大小,从而影响活动结果。
活动二模拟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活动目标:1. 通过模拟活动,初步知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
2. 通过比较方格大小,分辨地球仪上同一点受到的太阳直射与斜射情况。
3. 进一步提高从事模拟活动的能力。
学生活动流程1. 思考: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一年当中受到的太阳照射情况有什么不同?2. 模拟:在地球仪上选择一点(如上海)作出记号。
让地球仪沿圆形轨道围绕手电筒转动,模拟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选择4个对应的位置,比较记号处方格的大小,判断太阳直射与斜射情况的变化。
3. 小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受到太阳直射和斜射的情况不同。
4. 观看关于地球公转的影视资料。
5. 交流:地轴的倾斜对季节更替的影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昼夜长短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名师教案2 (新版)新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地球的公转名师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讲授新课]设问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
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活动1 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
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板书季节变化活动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①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中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进而给学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天中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
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
中图版七上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word教案(2)
中图版七上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椭圆形)•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依旧直着身子?(斜着)•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太阳直射点最北能够到达哪里?最南呢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通过赤道?(北回来线、南回来线、两次)注意:演示时速度不要太快,若运行一周学生还没有看清晰的话,能够反复一次。
学生回答后,以板图的方式进一步做具体的说明: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的。
它斜着身子,是因为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那个夹角是66.5°。
正是因为那个夹角的存在,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北到达北回来线,最南到达南回来线,这也是南、北回来线得名的缘故。
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确实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为使问题更简单明了,将地球运行仪的地球仪取下来,换上一个皮球来演示。
学生摸索后回答:可不能移动,始终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始终在亦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没有)没有热量的变化,会可不能有气温的变化?(可不能。
)地球在一年中没有气温的变化,会可不能有季节的变化?(可不能。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同意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因此就产生了四季。
这就说明了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关于四季的产生,我们结合教材图D“地球公转示意图”来详细具体地说明一下。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来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请大伙儿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讲述: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刻最长,夜晚时刻最短,也确实是昼长夜短,同时越向北去,白昼时刻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长到24小时差不多上白天,这确实是极昼现象。
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日。
同时把夏至日前后的6、了、8三个月,规定为北半球的夏季。
这一天,南半球的情形完全相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详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规律及其意义;2.基本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会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利用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近日点,远日点,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课型:单一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演示法。
六、安排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尊敬的为人毛泽东同志在他所作的《送瘟神》当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揭示了一个什么地理现象?(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2分钟)大家来看我手上这个地球仪,这中间有一个连接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固定点,波动这个地球仪,看,是不是好像中间有个轴,而这个地球是不是在绕这个轴转动呢?是的,这种地球地球自身的转动就叫做地球的自转,这个轴呢,就叫做地轴,这是一根假想的轴线,现实中是不可能真的存在这么一根轴线对吧?不然那得是多大一个轴啊!还有大家要记住,地轴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
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我们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转动都是有方向的对不对?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自西向东”很好(用地球仪演示),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那么大家来看这个正在转动的地球仪,我们从北极点看去(这是将地球仪放低,拿下讲台给同学们看)她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逆时针转动!”很好,既然在北极点俯视是逆时针转动,那么很显然从南极点俯视的话呢就是?学生:“顺时针转动!”很好,大家都知道了,那么地球的自转周期有事怎样的呢?大家看到课本17页的阅读,这上面告诉我们地球的周期有两个,一个是恒星日23时56分4秒,另一个是太阳日24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那个主要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恒星日是选择恒星作参照物,假设地球上有一个A点正对着恒星,地球转360°A点再一次正对着恒星所需的时间是23h56′4″,而太阳日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地球公转,A点正对着太阳,自转360度所花的时间里地球也在公转,这样一圈后A点就不能正对着太阳,需要再偏转一点角度才可以,偏转这个角度的时间是3′56″,所以太阳日就是24时。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
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
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
(略)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
(讨论或学生举例)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
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
(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
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历的时间。
2、了解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3、了解四季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在知识方面属于“宇宙”教学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昼夜和四季的成因,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与生活的关系;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及昼夜的成因。
教学难点:昼夜以及四季的成因。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现象,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自转的方向和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形成的;最后指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此制止点为选学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教法建议1、引入教学时,用“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这一问题直接引入,开门见山。
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学生很可能说出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形成的。
但学生缺乏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
2、进行模拟实验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昼夜成因形成的过程,可以提出一个探究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探究。
在实验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也可以俩人结伴进行合作实验,并将实验的发现记录下来。
3、为了研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设计了地球公转的动画,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4、在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教学中,加入动画或者视频进行引导再现,给学生形成深刻地印象。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经过的时间。
2、认识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3、了解四季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难点:昼夜及四季的成因教学准备:1、乒乓球、铁丝、小纸人、蜡烛2、动画、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谈话:同学们,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利用问题直接引入)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意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学生会提出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形成的。
(在此,教师不作解释正确与否)3、设疑:地球究竟是怎样转动的呢?我们这节课来研究。
过渡语?(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地球的自转(1)问:你能感觉地球在动吗?(2)思考一:当你坐在行驶的船上,如果不看外面的物体,只靠观察船内的物体,你能知道船是否在行驶吗?(无法知道)为什么?(因为船内的物体是和船一起运动的)(3)从轮船行驶推想: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不是)(4)问:地球是怎样运动的?(5)思考二:我们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中里,看路旁的树、房屋等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而实际上真是树、房屋等物体在运动吗?这说明什么?(6)从汽车行驶推想:①我们观察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月球、星星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说明地球是怎样运动的?②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你又有什么发现?③从看到太阳正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这说明什么?(7)学生汇报讨论结果(8)播放地球自转的动画或视频。
(9)师生共同小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认识昼夜的成因(1)谈话: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设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2)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①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模拟实验。
(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在它上面粘一个小纸人。
用蜡烛的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②观察讨论:“地球” 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这部分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地球” 的哪个部分照不到“太阳光”?这部分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③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④问: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吗?(3)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4)师生小结: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形成。
3、认识地球的公转及四季成因(1)问: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发生有什么运动?(2)播放视频(地球的公转)(3)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转动的,请两位同学表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小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5)播放动画(地球的公转)问:地球绕太阳转动时,地轴的方向是怎样的?(地轴的方向是倾斜的)(6)教师边播放动画边讲述: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高度小,有时太阳高度居中(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发生变化)。
而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在地球上同一地点就会出现冷热变化。
这就是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原因。
三、巩固应用1、教师概述本课2、回答问题(1)请你说一说地球在怎样运动?(2)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3)四季更替是怎样形成的?板书:探究活动观察地球运动探究名称:观察地球运动探究目的: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探究准备:放大镜、胶带、白纸、笔、手表探究过程:1、用胶带把放大镜的手柄固定在椅子上,使镜面露在椅外。
2、把椅子放在太阳光下。
3、把白纸放在镜下,渐渐移动,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极小的亮点为止。
固定好位置。
4、用笔沿小光点外圈画一个小圆圈。
5、观察小光点是否会移出小圆圈。
说明道理:这个亮点是太阳的微缩点,过一段时间,小亮点会移出小圆圈,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白天和黑夜探究名称:白天和黑夜探究准备:手电筒、气球。
探究过程:1、气球吊在离手电筒1米左右的位置,打开手电筒。
气球对着手电筒的一面受到灯光的照射,背着手电筒的一面,受不到灯光的照射。
2、用手慢慢旋转气球,气球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时间被灯光照到;同样,也有一段时间灯光无法照到。
说明道理:实验中的手电筒好比太阳,气球好比地球。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本身也在不停地旋转着,称为“自转”。
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接着转了过去,变成黑夜。
地球本来照不到太阳的一面,转过去又变成了白天。
地球一直不停地转着,白天黑夜也就不停地变换着。
你学不出地球在转动探究名称:你觉不出地球在转动探究准备:一辆自行车、几只蚂蚁。
探究目的: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探究过程:1、把自行车翻过来,让车座和车把着地,轱辘悬空(图1)。
2、把几只蚂蚁放在车轮的外胎上,手握脚蹬子,使车轮快速旋转(图2),看蚂蚁能否掉下来。
说明道理:蚂蚁“坐”在快速旋转的车轮上,它不仅不会掉下来,甚至“感觉”不出车轮在转动。
因为同车轮相比,蚂蚁的身体太小了,而且车轮转动的速度又是那样快。
人在地球上,如同蚂蚁在旋转的车轮上。
如果你有机会坐飞机,而且不靠窗,除了飞机起降时有感觉,在飞机飞行时,只觉得飞机好像静止不动似的。
如果你有机会坐轮船,在江河里行驶,两岸的山壁像飞一样过去,觉得船行驶得很快。
如果在水天茫茫的大海上,不见海岸,不见岛屿,你就会觉得轮船行驶得太慢了,甚至好像不动似的。
坐飞机在高空,坐轮船在大海,为什么有静止不动的感觉?因为,苍茫的天空,浩瀚的大海,没有可供对照的外界事物,供你判断。
地球这艘宇宙间的“大船”,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环绕太阳公转,以每秒465米的速度自西向东自转。
在地球运行的轨道上没有任何对照物。
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我们自己一样,一起被地球带着转,所以我们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习题精选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参考答案:1、自西向东,24小时。
2、自西向东,一年。
二、选择题1、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C.四季的形成 D.各地热量的差异E.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2、因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各地热量的差异 B.昼夜交替C.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 D.昼夜长短变化E.四季的形成参考答案:1、B2、E(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