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有的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掌握诗歌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崇敬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理解与情感体验。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诗歌情感的表达和朗读技巧。
教学准备: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文本。
多媒体课件,包括鲁迅的生平介绍、诗歌朗读示范等。
学生讨论用的小组讨论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教师播放一段有关鲁迅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他为什么被尊称为“民族的脊梁”?教师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激发兴趣:展示鲁迅的名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检查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语调。
3. 整体感知:教师提问:这首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三、细读诗歌,理解内容1. 逐句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2. 讨论交流: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句子,每组选择一个句子进行深入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点拨: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进一步解释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学习修辞,感受语言魅力1.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含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7人。
本班学生成分较复杂,基础参差不齐。
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但是他们聪明伶俐、思想活跃、具有同情心、善良、乐于助人。
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小部分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
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后50%的学生,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进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为了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优质完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完整)第一单元1、《草原》一、教学效果《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
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课前,我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草原图片和音乐,为上好这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上,我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和音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在音乐的伴奏下,我范读了全篇文章,学生还没有接触课文,便被草原的美丽风光吸引住了,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自读、指名读、赛读等朗读形式,走进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们读得绘声绘色,入情入境。
充分地感受到草原的碧绿辽阔的特点。
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体会人情美。
二、成功之处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高远素雅的美丽图画。
精读时,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揣摩、品味语言美,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的图画美,充分发挥想象,受到美的陶冶。
先生笔下草原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抓住“明朗”一词,让学生再去找出具体表现出明朗的一些句子来品读,然后让学生读出“我”赞美草原美的方式是“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追问:“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学生通过朗读和理解就了解了那是作者受到美的感染,决意用歌声来赞美草原。
三、不足之处在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得不够,使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锻炼;老师的评价语过于单一,应具有针对性;不能够兼顾全班学生,对于学困生还需多关注。
四、改进措施首先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人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使学生能够: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课上进行一次预热,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资料,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朗读练习环节,学生们的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节奏和韵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在课后找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水平。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朗读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升审美情趣;
2.培养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及其在当代的价值,激发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强化文化意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悟其崇高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鲁迅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理解并分析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策略。
2. 教学内容•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3. 教学过程a.导入(1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鲁迅先生的名字和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 制作一份包含鲁迅先生重要作品的展板,并向学生介绍。
b.学习课文(30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师解读重要词汇和句子,并与学生一同理解课文的意义; - 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c.拓展阅读(20分钟) - 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或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鲁迅的信息; - 学生可以在读后感或作文中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感悟。
d.总结与评价(15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课文的核心观点,并与学生一同评价鲁迅先生的贡献; - 学生可以就课文的内容和鲁迅先生的思想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4. 教学资源和评价•鲁迅先生相关的展板和图片;•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其他鲁迅先生的作品或相关文章;•学生的读后感或作文。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使用展板和相关图片,我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导入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回忆起鲁迅先生的名字和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这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提供了词汇和句子的解读,并与学生一同理解课文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课文的观点和思想,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拓展阅读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或相关文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概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草原》、《花之歌》、《月光曲》三篇课文以及相应的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特别是在朗读和感悟方面,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三、教学亮点与不足1. 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在朗读环节,我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2.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关注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存在漏洞。
此外,在课堂互动环节,我未能给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四、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观点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总之,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一心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揭示新课导语: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出示课件,教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读。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亳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赶快收殓,埋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
拉倒”“忘记我管自身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诗人臧克家(课件出示诗人臧克家的简介,学生自读了解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读正确。
3范读引领,指导朗读和重音。
(1)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一秘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篇一一、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语文教学一定要有目标,依据是课程标准,是每个学生要达到的底线,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同时要用活的眼光看学生,灵活的驾驭课堂,艺术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手段的实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背离了这一点,一节课是不成功的,于是我设定了“通过人物对话和战争场面感知郑成功这个人物形象。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设计更为科学。
通过朗读了解两军作战的情景,抓住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和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英勇,从而感知人物形象。
为了能够灵活的驾驭课堂,我做到每字每句分析透,设想学生会谈什么问题,站在更高的点审视这篇文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突现语文课程特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是怎样融合怎样实施呢?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这是任何学科所没有的。
对于这一特点,我们决不能含糊,要作为第一任务来完成,要把思想教育蕴涵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
《课标》中对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要求明确了标点、词语、句子、篇章布局、表达方式的训练。
教材则紧紧围绕着《课标》,精心设计每课的课后习题,我们要在备课中要潜心钻研课后题,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训练要点,在实际教学中落实。
抓住了这个航标,何愁课堂教学不有效?以本课为例,课后题4就是针对本文的结构特点设计的练习题,这是同单元其它课文没有的,为此,我突出了结构的学习。
在教案的结构设计上,我以文章的最后一节带动全文的学习;在感知人物形象上,我抓住文章重点章节让学生理解体会。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8课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和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Ⅰ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性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那么在诗人臧克家的眼里,鲁迅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去了解一下吧。
(板书课题)2. 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关注一下课题,你发现了什么呢?预设:题目折行了,多了“——纪念鲁迅有感”字样。
师:这叫副标题。
3.课件出示作者臧克家的简介及写作背景资料。
4. 资料链接。
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译文: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旧帽子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破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两篇诗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写作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为人。
Ⅱ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自读诗歌,读通诗文,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 检查诗歌朗读。
3. 再读诗歌,说一说诗歌中的“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
一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和压迫者;一种是鲁迅以及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为人民甘做牛马的人。
Ⅲ再读课文,发现区别1. 自读诗歌,说一说你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预设1:每一小节都是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两种人的。
预设2:第2、3、4 小节在内容上依次和第5、6、7 小节的内容相对应。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等奖教案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设计说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诗歌的朗读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化抽象的思维转为形象的表述是难点。
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
教学准备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观看《鲁迅》生平的记录片,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的了解鲁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
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4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4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篇1第一节课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所以备课不充分,导致上台来经常忘记下一步该怎么做。
停下来看教案,说话一直停顿。
把学生也搞冷场了,被我的阿姨骂死。
她说我没有看学生,眼光好像在躲闪,很没自信的样子,我也跟她说实话,对教案真的是不熟悉。
我阿姨又说教案不熟悉没关系,上了讲台就是要有一份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讲得起来,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
你这样经常头低下来看教案好像很紧张的样子给人印象更不好。
怪不得有学生下课后来问你老师你是不是很紧张。
另外老师的表情很重要,要多笑,学生看见你笑心情也会好点,除了这些以外我也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说刚开始不要默读好,但我却让学生去默读了。
稀奇要解释下,我没有解释。
我让学生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说得不是标准的,我就很牵强得硬要把标准答案说出来,学生还没真正体会到我就说了。
应该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说出。
即使学生一时没有体会也没关系,放到后面再让学生说,让学生对文本了解透彻了再去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我的预设与生成之间还是有差距,说明我备课不够仔细。
我问学生哪个是闰土,为什么,阿姨说叫我别问无谓的问题,其实这个我预设是这样的:闰土说得多么津津有味啊,所以这个是闰土,没想到孩子都从外貌上去辨别了。
还有这几个事情是一起说出了闰土的品质,不是一个对应一个的。
像见多识广要放在无穷无尽的后面,因为是那么多事情一起说明见多识广的。
而我却误导孩子好像是一个对应一个。
最后推荐叫他们去看故乡,我说是今天的作业其实不好就说相信你们可以领悟到很多。
这次面对六年级的孩子我真的有点紧张,孩子一年的成长实在太快,5年级和6年级差别很大。
6年级的孩子有些个子都已经比我高了,而且懂得也很多,什么都知道了,你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她们眼里,说白了也就是想看看你新老师有多少分量在里面。
阿姨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你教过6年级其它年级就不会那么怕了。
的确是,教过来才知道现在的孩子难教,一个老师如果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真的要被比下去了,要快快加把劲提升自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8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说课稿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说课稿一、说教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集中了关于鲁迅先生的4篇文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
诗人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一生不懈的奋斗,诗人感慨地说:“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对于为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由此他写下了这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几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在对比中深化主题,从而抒发纪念鲁迅先生的感受,颂扬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3.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本篇课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在诗歌中的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和诵读中加以体会。
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讨论法。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前一种人”和“后一种人”的表现及结局的不同,理解这两种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进而赞颂哪些人,贬斥哪些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同学交流,享受自学成功的喜悦。
诵读法。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诗歌要用感情去读。
通过诵读,学生在大脑中能产生意向的联想,进而加深对诗歌的体验。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创作背景。
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3.了解作者臧克家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朗读形式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虽死犹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之情。
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了哪些了解?2.1936年10月19日凌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设计意图:学生回忆,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划分诗歌朗读节奏。
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一遍遍的诵读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以及诗歌蕴含的情感。
3.出示课件:诗歌段落大意。
第1节写出两种人的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
第2~4节写出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第5~7节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4.再读诗歌。
调整顺序让学生分两组对比读,并想想从中读出了什么。
出示课件:朗读要求。
(1)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
(2)将每节诗的后两句连起来读。
(3)分男女声读,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发现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说说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9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习作 教学反思2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自己创编故事。
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了刚刚学过的三篇课文,也就是说三个虚构的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虚构故事的特点,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
然后学生自读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去展开联想写作文。
在这个环节,我做了较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到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等,这样学生的联想才切合实际,编写出的故事才有可能吸引人。
这些地方做的比较到位,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对教材提出的写作时让学生尝试写环境,以及写心理活动的建议没有落实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时地予以补充。
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 教学反思 部编版(人教统编)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草原教学反思:《草原》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深入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一、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2、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草原的美景分为三大部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图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
3、我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们划分段落,总结段意,让学生们整体地把握了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的巧妙。
4、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
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深入地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相互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5、最后,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我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和热爱西部。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9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9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这段时间,六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总复习。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
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
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是学生能否获得大丰收的关键。
因此,复习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基础知识。
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_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如拼音、字的.音、形、义,古诗的背诵默写,积累运用中的读背内容,要求会背诵的课文等,必须让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
二、根据学生特点及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训练方式灵活多样。
平时学生看的题样少,练的题型也少,现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连词成句,把句子写具体,如何区别运用形近字、同音字,句式怎样互相转换,扩句缩句、写比喻拟人夸张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说明方法等都应让学生勤练。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辅导,还应多关注中下生。
三、应加强阅读理解的课堂限时训练并重点讲评答题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难句、长句,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走向思维正确的方向。
还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不同题材的课外短文,设计多样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去完成。
特别是用好复习综合卷和复习册,在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习作方面教给学生如何根据题目要求把一文多用。
写作在试卷中占40分,分值不小。
但多数学生平时不愿意写,也惧怕“写”,认为这是丢分题,其实不然,通过强化训练,学生都可以拿到分。
还要不断地给学生总结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反思第【1】篇〗这是个忙碌的一天,工作的繁杂加上身体的不适,今天的课堂呈现,有些沉闷,可我却有些力不从心,该反思!1.课堂没有灵气,没有调控好,产生"怨气",实属不该!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的心境,下午第一节又正是犯困的时候,听着无精打采,有力无力的读书声,老师该做什么?埋怨学生,显然错误,然而,我的态度明显不好,这种互为传染的情绪在蔓延,只会是更加沉闷!本想带着对资料袋的再识,激情导入学诗,环节还是在走,情感流动的缺乏,导致课堂灵气的缺失,反思!2.课堂缺乏信任,没有调控好,产生"不知所措",这样不好!环节的相扣,情感的相连,一旦老师的批评会引发中断,一读短诗,初步了解内容,二读,提出词句疑问,三读,体会作者写法,总结,理解本诗表达的情感,本可以进行得很流畅的,本可以留余时间练习的,虽也一步步走,但有些磕拌,只是被要求地听与记,需要反思!3.课堂缺少等待,没有调控好,产生"急躁之气",应该改正!周末作业不清楚的只是个别,当然是不好,但不能以点责面,课堂上不专注的要有技巧提醒,自己注意了这个,但对于抛出的问题,显得急躁,总会不由连带"牵连",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要调整的是师生的状态,越是急越是闷,欲速则不达啊!虽然一节课该讲的讲了,虽然课堂慢慢活跃起来,但课堂无端地催赶,莫名的躁气应该改正!只有自己精彩才能有学生的精彩,只有课堂的精彩才是老师的精彩!是为记,在周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反思第【2】篇〗《有的人》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
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
《有的人》位于本单元的结尾,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
全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浓浓的时代色彩。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反思2_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本设计重点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自我建构。
经历曲折是为了丰富经验,在问题中不断探索,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
我总在思考怎样让学生积淀文化、增长智慧,我认为语文园地形式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和感悟,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繁琐的讲解和分析,减少机械的、重复的抄写练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探究思考,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吸收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8课《有的人》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8课《有的人》教学反思
1、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诗中部分字词含义深刻,学习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相关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其中的含义。
3、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
每一个小节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每一个小节都是先反后正,可以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4、在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
他们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时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5、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的关系。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参考1)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大家熟知的诗歌《有的人》开头一节,诗歌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
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并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我的目标是希望能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地发现诗歌的内涵和写作的特点,并且能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对两种人的不同感情,最后还学习这首诗歌的对比手法,下面是我教学本课后的感受:
1、情境导入。
一开始我用深沉的语调叙述臧克家书写诗的情景导入,并故意背诵了《有的人》开头两句。
然后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这个问题学生是心领神会的。
充满激情的朗诵导入,一上来就奠定了诗歌中对鲁迅的那种景仰、崇敬的基调,下面讲臧克家如何赞颂鲁迅时就自然多了,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
2、多读促学。
这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中心。
课堂上,我运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并设计了朗读层次,从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得流畅;再读诗歌,同桌互读,读出节奏;听读诗歌,评价;到精读1、2、
3、5节,理解诗意;再到小组共读,共品;最后出示毛泽东主席对鲁迅的评价,升华感情后齐读。
突出了层层深入。
3、迁移学习。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本课,我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以及相关的阅读链接。
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使你联想到什么?(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不让女佣阿三干重活的情景;让卖票的青年一元钱给他两本书的情景……)这样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4、感悟方法。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注重对比朗读的训练。
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
因此,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对比朗读的形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提升。
5、存在问题。
对小环节与细节的时间缺乏基本的预设,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时间设计的失误,写的训练也就没有时间给予落实。
另外,教师主导下师生单向互动的时间过多,没有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些学生陪着学习的状态因此而产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