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课时分层作业 地球的历史 必修1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6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答案:B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 B.平原C.海洋 D.大陆架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答案:C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3~4。
解析: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2020季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点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2.此时,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 )A.120°E B.120°WC.60°W D.60°E答案 1.A 2.B解析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D点将进入昼半球;D点和E点的纬度不同,自转的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
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80°经线以东60°,为120°W。
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独立国决定,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9日午夜过后,直接进入31日。
萨摩亚改时区意味着该国2011年12月30日“被消失”。
读萨摩亚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萨摩亚2011年12月30日“被消失”的原因是( )A.萨摩亚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后看见日出的国家B.萨摩亚向东越过日界线C.萨摩亚向西越过日界线D.萨摩亚与西十二区的国家时间保持一致4.萨摩亚总理告诉某广播电台:“我们(周日)在教堂合上眼睛做祷告时,某国是周一,一些人认为萨摩亚也是周一,因而会打来电话。
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出现。
”萨摩亚此举的目的在于方便与某国家的交流,这个国家最可能是( )A.秘鲁B.新西兰C.美国D.英国答案 3.C 4.B解析正常情况下,2011年12月29日午夜之后的日期为12月30日,萨摩亚将日期更改为31日,说明该国向西越过日界线,与东十二区的国家时间保持一致,成为最早迎接新的一天的国家之一。
萨摩亚由日界线东侧跨到西侧,使其时间与东十二区的国家保持一致,所以该国家最可能是新西兰。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在行程中发生了一些地理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6.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B.短C.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 5.D 6.B解析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空中小姐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调整时间,说明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分层作业地球的历史必修1
附1课时分层作业地球的历史(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3题。
磁料盪太皿同元占代 固占牛.代旨中牛代□新优代A . C. 在①时期以前, 物理演化 大气演化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B .化学演化 D.生物演化A . 原核生物B .爬行动物 C. 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 A .B .②C .③D.④B 2. D 3.C [第1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第2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是无脊椎动物的 大量出现。
第3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 B .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不大 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 D [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有关系, A 错。
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 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 B 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是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C 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D 对。
]5 .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 .古生代末期 B .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B [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为白垩纪, B 对。
古生代末期是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A 错。
太古代末期是动物萌芽发展的初期阶§ J 严⑤関申敷字芸示距今年代 仲皿亿年)段,C 错。
新生代末期是人类时代, D 错。
2020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作业第1章 行星地球 (4)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黄赤交角 回归线
极圈
直射点
热量带
变大 度数变大, 向两极移动
度数变小, 向赤道移动
南北移动的 范围增大
热带、寒带范围变 大,温带范围变小
变小 度数变小, 向赤道移动
度数变大, 向两极移动
南北移动的 范围减小
热带、寒带范围变 小,温带范围变大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五带的划分 (1)五带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_纬__度____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划分
北寒 北温
热 南温 南寒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 读下图,图中A平面为黄道平面,B平面为赤道平面,回答1~2题。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2.在气象气候学中,把候均温(连续5天平均气温)小于10℃定为冬季,大于
22℃定为夏季,春、秋为过渡季节。当立春时,下列城市最可能处于春季的是
()
A.长春市
B.厦门市
C.拉萨市
D.三沙市
答案 B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02 核心考点·互动探究
()
①方便日常出行 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 ③光照较好 ④可增加用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③④
D.①④
10.为了达到夏季遮阳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木。树种选择
和种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宇宙中的地球(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图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2.关于图中天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月系是行星系统B.总星系就是整个宇宙C.河外星系比银河系级别高D.太阳系的构成主体是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解析】1选B,2选A。
第1题,图中包括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
第2题,总星系不是整个宇宙,是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属于同一个级别;太阳系的主体是太阳;地球是行星,地月系是行星系统。
(2019·荆州高一检测)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3、4题。
类地行星距太阳距离(地球为1)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39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0.72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 1 1 5.52 1a 23h56min火星 1.52 0.11 0.150 3.96 1.9a 24h37min 木星 5.20 317.94 1 316 1.33 11.8a 9h50min土星9.84 95.18 745 0.70 29.5a 10h14min 天王星19.18 14.16 65.2 1.24 84.0a 约16h 海王星30.05 17.22 57.1 1.66 164.8a 约18h3.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A.质量越大B.体积越小C.公转周期越长D.自转周期越短4.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解析】3选C,4选B。
第3题,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质量可能越小,质量最大的是巨行星。
距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自转周期先变短,后变长。
2020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作业第1章 行星地球 (3)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考点二 地球上日期的分布与变更
日界线及日期变更
日期分布、变更原理
图像展示
(1)经线展开图示 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180°经线)在
人为 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实际
界线 上,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 重合,而是稍有曲折
第1轮 ·地理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答案 1.D 2.C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7时,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
内 卢 (23°S,43°W) 马 拉 卡 纳 体 育 场 举 行 , 这 是 巴 西 也 是 南 美 国 家 第 一 次 承 办 奥
运。据此完成下题。
3.游客现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当地时间是( )
A.在赤道以北时,花朵浮在水面上作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花朵浮在水面上作逆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花朵作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转动 D.在赤道以北时,花朵浮在水面上作逆时针转动 答案 D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02 核心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定“基准时间”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 有以下几种情况:
2020季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作业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答案 1.D 2.A解析天体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不一定是固态,也不一定是球状;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肯定不是恒星;天体都在不停运动;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等多种类型。
“冰冻星球”所在区域位于太阳系的边缘,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故较寒冷。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 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天体是地球B.哈雷彗星处在b系统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D.b系统中除c星球外还有存在生命的行星5.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级别最低的分别是( )A.a和b B.d和bC.b和c D.d和a答案 3.C 4.B 5.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d表示目前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范围,即为总星系。
图中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 为地月系。
水星属于太阳系,北极星为恒星。
b为太阳系,其中心天体为太阳,该系统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
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为总星系,级别最低的为太阳系。
“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2020季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答案 1.D 2.B解析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液、气各态物质,因此,根据地下2 900 km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 900 km 以下为非固态物质。
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3-4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 3.B 4.C解析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②层为地幔。
③层为外核,最可能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①层为地壳,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
②层为地幔,横波能够通过。
④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5.D 6.D解析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基础练学问点1化石与地层读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个地层中,形成最早的可能是( )A.①B.② C.③D.④2.①②③④岩层具有的特征是( )①含有生物化石②有较多的气孔③岩层致密坚硬④有明显的层理A.②③B.①④ C.①②D.③④学问点2地质年头表读地质年头示意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依次为( )A.显生宙、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B.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显生宙C.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D.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显生宙4.①②③依次为( )A.古生代、新生代、中生代B.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早生代、中生代、晚生代D.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学问点3生物的演化过程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验过一些不利于生物演化的环境改变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亡。
据此完成5~7题。
5.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A.20亿年前 B.14亿年前C.0.7亿年前 D.6亿年前6.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A.元古宙 B.太古宙C.古生代寒武纪 D.中生代侏罗纪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规模灭亡的时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学问点4海陆分布与地形变迁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海陆分布以及地形起伏不断改变。
据此完成8~9题。
8.联合古陆形成的地质年头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 D.前寒武纪9.下列山脉中,属于新生代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②安第斯山③大兴安岭④阿尔卑斯山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易错练易错点1不同地质年头的生物特征分布识记不清海蜘蛛,也叫皆足虫,形似蜘蛛,故名海蜘蛛。
海蜘蛛形似蜘蛛,但不属于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一种,常匍匐于海中的海藻上或岩石下,几乎各大洋中都有它们的存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无脊椎动物之一。
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1.1 宇宙、太阳系和地球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1.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圆缺多变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轮廓模糊C[一闪即逝的流星体,轮廓模糊的星云,明显位移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拖着长尾的彗星。
]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②中秋节时的月亮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2.B 3.C[第2题,陨石和天空中的飞机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能称为天体;而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和恒星等都属于天然天体。
第3题,A项中木星和海王星为并列关系;B项虽具有从属关系,但银河系包含太阳系;D项没有从属关系。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银河系、太阳系B.太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D.太阳系、河外星系5.图中A属于()A.恒星B.星云C.卫星D.行星4.B 5.A[第4题,读图可知,月球绕B运转,B应为地球,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B绕A运转,A应为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与地球组成太阳系。
第5题,太阳属于恒星。
]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
下图是双星伴月奇观图,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了一张笑脸。
读图,完成6~7题。
6.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类型包括()A.恒星和卫星B.行星和卫星C.彗星和卫星D.恒星和行星7.金星和木星分别属于()A.类地行星和巨行星B.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C.巨行星和类地行星D.远日行星和巨行星6.B7.A[第6题,金星、木星属于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第7题,金星与水星、地球、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
(课标版)新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 课时分层作业1 宇宙中的地球 必修1【下载】
课时分层作业(一) 宇宙中的地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银河系、太阳系B.太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D.太阳系、河外星系2.图中A属于( )A.恒星B.星云C.卫星D.行星1.B 2.A[读图可知,月球绕B运转,B应为地球,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B绕A运转,A应为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与地球组成太阳系。
]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4.“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3.D 4.A[第3题,天体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不一定是固态,也不一定是球状;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肯定不是恒星;天体都在不停运动;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等多种类型。
第4题,“冰冻星球”所在区域位于太阳系的边缘,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故较寒冷。
]右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
读图,回答5~6题。
5.“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6.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A.有肥沃的土壤B.有适宜的温度C.表面比较平坦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5.C 6.B[第5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重点推荐】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重点推荐】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测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变化处,说明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可能存在很大差异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速度大于纵波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莫霍界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D.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解析:第1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很大差别,根据地震波的速度变化就可以推断所经过的不同物质,波速发生明显变化,就说明上下层次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
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核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震波从莫霍界面传到地面需要的时间越长。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B.②圈层即岩石圈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解析:第6题,①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为外核,为液态物质。
第7题,⑤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答案:6.C 7.B观察图片,回答8~10题。
8.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9.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解析:第8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9. 有颌鱼类出现的时期,当地地理环境可能是( B )
A.炎热干燥
B.一片汪洋
C.地势高耸
D.森林密布
[解析] 鱼类生长于水中,因此有颌鱼类出现的时期,当地地理环境可能是一片汪洋。
10. 该地质年代( A )
A.两栖动物出现
B.鸟类大量灭绝
C.裸子植物繁盛
D.哺乳动物崛起
[解析] 由材料“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可知,该地质年代为古生代,两栖动物出现;中
【思维拓展】披毛犀全身长满浓密的长毛,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抵御严寒, 适合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
7. 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D )
A.向内陆迁徙
B.向沿海迁徙
C.向低纬度地区迁徙
D.向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地区迁徙
[解析] 由材料信息“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知,披毛犀在寒冷地区生活。
[2024·扬州期末]生物演变经历了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煤炭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变 而成的有机矿产,地球演变过程经历过两次主 要成煤期。下图为地质年代简图。据此回答5~ 6题。 【思维拓展】动物的演变顺序为原核生物、海 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
生代才出现鸟类;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繁盛;哺乳动物在新生代崛起。
[2024·无锡期末]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 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据此回答11~ 12题。
【思维拓展】植物的演化顺序为前寒 武纪的海生藻类→古生代的蕨类植物→中 生代的裸子植物→新生代的被子植物。
5. 关于物种演化顺序的正确说法是( C )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2021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
下图为地质年代简表。
读图,完成1~2题。
1.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第四纪 B.白垩纪C.石炭纪 D.寒武纪2.研究化石,可以(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1年5月10日,在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沙溪河村某山体上发现很多三叶虫化石,经过地质专家鉴定后确认,此化石距今约5.6亿年。
据此完成3~4题。
3.此处三叶虫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C.寒武纪 D.侏罗纪4.三叶虫生存的地质年代( )A.联合古陆在晚期解体B.被子植物高度繁荣C.阿尔卑斯山脉形成D.是重要的成煤期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在地质历史时期,上图中出现最早的是( )A.被子植物 B.蓝细菌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6.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 )A.CO2的含量不断上升B.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C.O2的含量上升D.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2~1.4亿年间,开始人们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据此完成7~9题。
7.辽宁省西部所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主要在(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8.依据上述材料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9.“中华龙鸟”所处的地质时期( )A.是重要的成煤期B.包括第四纪冰川寒冷期C.联合古陆形成D.被子植物繁盛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1 课时分层作业地球的历史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3题。
甲乙
1.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
A.物理演化B.化学演化
C.大气演化D.生物演化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原核生物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
3.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D.④
1.B 2.D 3.C[第1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第2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是无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
第3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
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不大
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
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
D[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有关系,A错。
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B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是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C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D对。
]
5.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B[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为白垩纪,B对。
古生代末期是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A错。
太古代末期是动物萌芽发展的初期阶
段,C错。
新生代末期是人类时代,D错。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7.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6.B7.C[第6题,动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
第7题,煤炭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 8.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漫电影风靡一时,电影中作为绿色能源的青青草原不断遭到破坏,“虎威太岁”居然是只假老虎,壁虎军师重返“一统天下”时期的计划也最终落空,最后“秘密武器”也只是生物进化的图谱。
(1)青青草原提供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壁虎军师想要重返“一统天下”的时期是指( )
A.太古代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侏罗纪时期D.新生代第四纪时期
(3)曾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导致华南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青青草原为生物能,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
第(2)题,爬行类“一统天下”的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第(3)题,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华南虎消失。
【答案】(1)生物能光合作用
(2)C
(3)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空间不断扩展,华南虎生存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导致华南虎因难以生存和繁衍而消失。
[冲A挑战练]
10.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B[试题分析:明确地质年代的顺序,了解各时代动植物的演化特点。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
]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1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11.D12.C[第11题,读图可知,3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北界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
在此过程中,亚洲象分布北界先南移(3000年前至明代),后北移(清代),故选D项。
第1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亚洲象生活于湿热地区,其分布范围北界可表征湿热气候范围北界。
读
图可知,明朝明湿热气候范围北界南移,即气候变冷明显,全球冰盖面积较大,故C项正确。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
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
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
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析】(1)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
(2)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回答合理即可。
(3)应熟知地质年代表,知道一些典型化石出现的年代等。
(4)结合现在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以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①沉积古生②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①海洋陆地②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