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规范
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目录•1拼音•2前言•3 1 范围•4 2 术语和定义o 4.1 2.1 污染o 4.2 2.2 虫害o 4.3 2.3 食品加工人员o 4.4 2.4 接触表面o 4.5 2.5 分离o 4.6 2.6 分隔o 4.7 2.7 食品加工场所o 4.8 2.8 监控o 4.9 2.9 工作服•5 3 选址及厂区环境o 5.1 3.1 选址o 5.2 3.2 厂区环境•6 4 厂房和车间o 6.1 4.1 设计和布局o 6.2 4.2 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7 5 设施与设备o7.1 5.1 设施o7.2 5.2 设备•8 6 卫生管理o8.1 6.1 卫生管理制度o8.2 6.2 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o8.3 6.3 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与卫生要求o8.4 6.4 虫害控制o8.5 6.5 废弃物处理o8.6 6.6 工作服管理•9 7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o9.1 7.1 一般要求o9.2 7.2 食品原料o9.3 7.3 食品添加剂o9.4 7.4 食品相关产品o9.5 7.5 其他•10 8 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o10.1 8.1 产品污染风险控制o10.2 8.2 生物污染的控制o10.3 8.3 化学污染的控制o10.4 8.4 物理污染的控制o10.5 8.5 包装•11 9 检验•12 10 食品的贮存和运输•13 11 产品召回管理•14 12 培训•15 13 管理制度和人员•16 14 记录和文件管理•17附录A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拼音GB 14881—2013 shí pǐn shēng chǎn tōng yòng wèi shēng guī fà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05月24日发布,自2 014年06月01日起实施。
国内食品接触标准
国内食品接触标准一、原材料要求1.食品接触材料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原材料,并应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评估。
2.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和化学物质。
3.食品接触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性能,以确保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生产工艺1.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批准。
2.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三、产品质量1.食品接触材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2.产品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美观性、实用性等特点,以满足不同食品加工和储存的需求。
3.产品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四、安全性评估1.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应由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安全性评估应包括对产品成分、生产工艺、使用条件等方面的全面评估,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如有必要,应对产品进行毒理学实验和生物学实验,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
五、标签标识1.食品接触材料的产品标签应清晰、易读,并注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标签上还应注明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3.标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不得含有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
六、卫生与储存1.食品接触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储存过程中应保持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清洁度,避免污染和损坏。
3.对于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食品接触材料,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储存和管理。
七、销售和使用规范1.食品接触材料应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商店或超市销售,并遵守相关的销售规定。
2.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食品接触材料时,应注意产品的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产品。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生产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2术语和定义2.1 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2 虫害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蟑螂、麻雀、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2.4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2.5 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2.6 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2.7 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2.8 监控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9工作服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配备的专用服装。
3选址及厂区环境3.1 选址3.1.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如某地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宜食用性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且无法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应避免在该地址建厂。
3.1.2厂区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3.1.3厂区不宜择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3.1.4厂区周围不宜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3.2 厂区环境3.2.1应考虑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
3.2.2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3.2.3厂区内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正常天气下扬尘和积水等现象的发生。
食品店卫生维护及清洁标准
食品店卫生维护及清洁标准一、前言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店的卫生维护和清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本标准旨在规范食品店的卫生维护及清洁工作,确保食品店环境卫生达到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所有食品店均应严格执行本标准,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二、卫生维护及清洁标准1. 员工管理1.1 食品店员工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2 员工在岗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和手套。
1.3 员工在上岗前和下班后,应分别进行手部清洗消毒。
2. 环境卫生2.1 食品店内部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污水、昆虫、老鼠等害虫。
2.2 食品店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食品接触表面、设备、工具等。
2.3 食品店应设置独立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应分类投放,且及时清理。
3. 食品储存与处理3.1 食品应按照类别、生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2 食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且保持适宜的温度。
3.3 食品加工工具应专用,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4. 设备与设施4.1 食品店内的设备、工具应选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材质。
4.2 设备、工具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表面光滑、无污垢。
4.3 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顾客管理5.1 食品店应设置独立的顾客洗手区域,提供洗手液、纸巾等。
5.2 食品店应提醒顾客保持个人卫生,如有违反,应进行劝阻。
三、检查与监督3.1 食品店应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自查。
3.2 食品店应定期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卫生检查,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3.3 食品店应建立卫生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应立即进行处理。
四、培训与宣传4.1 食品店应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4.2 食品店应定期对顾客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提高顾客的食品安全意识。
五、总结食品店的卫生维护及清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各食品店应严格按照本标准执行,确保食品安全。
即食食品 表面卫生标准
即食食品表面卫生标准一、表面清洁度1.即食食品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食物残渣、无异物。
2.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表面无残留物和微生物。
3.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应彻底洗手并进行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等。
二、温度控制1.即食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确保食品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变质。
2.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特点和温度要求,设置适宜的温度范围,并使用温度控制设备进行监测和调控。
三、包装卫生1.即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标准,无异味、无污染,不与食品直接接触。
2.包装应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避免灰尘、异物等对食品造成污染。
3.包装上应清晰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内容,确保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四、生产日期和保质期1.即食食品应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时间和使用期限。
2.在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保质期进行管理,过期或变质的产品不得销售和使用。
五、储存条件1.即食食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阴凉、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储存过程中,应遵循先入先出原则,确保产品在使用期限内使用完毕。
3.对于需要冷链运输和储存的产品,应使用冷藏车或冷藏库进行运输和储存,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变质。
六、微生物控制1.即食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等。
2.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措施,包括原料检验、生产环境消毒、员工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3.对于需要使用防腐剂的产品,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添加和使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七、添加剂控制1.即食食品的添加剂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使用非法定添加剂或超量使用添加剂。
2.对于必须使用的添加剂,应进行进货验证和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八、消毒措施1.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产品的清洁卫生。
食品工厂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
1、仓库负责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贮存、标识、 使用进行管理。
SSOP6-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控制程 序
2、质量部负责对公司所有有毒有害化学品的 贮存,标识领用进行监控,并对化验室的 化学药品的贮存、标识、使用就行管理。
3、研发中心负责对研发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 剂的贮存、标识、使用进行管理。
2、每周对卫生间清洁效果进行检查评定,做好 《卫生间检查记录》。
三、纠偏措施:
1、洗手消毒不合格的,重新清洗消毒,现场品 控监控。
2、卫生间清洁不合格,要重新清洗,合格后才 能使用。
SSOP5-防止化学,物理及生物性污 染的控制
一、目的: 防止润滑油、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硬 质塑料、木制品、等等物理性及化学性污 染物对食品造成污染的控制,保障食品的 安全。
3、 尽量避免使用浓香型的化学品。如果非 要使用,必须配备防毒面具或口罩,设定 专门区域并稀释后使用。
4、尽量避免使用污点形成材料(如建筑施 工)。如果非要使用,必须设立警戒线隔 离,施工完成后必须立即清洗干净,不得 有污点残留。
SSOP6-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控制程 序
一、目的:
对本公司所使用的各类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标 识、存储及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避免各类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储存及使用过 程中对食品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
2、车间内清洁、消毒用品的控制 2.1 洗手液使用无毒、无色、无味的液体洗
手液。质量部负责监控。
2.2 设备、 管路、贮罐、工器具的清洗使用 食品级的硝酸或烧碱。
2.3 所有清洁、消毒用品在使用完后必须撤 离生产现场,避免交叉污染。并在《化学 品领用使用记录》中记录清楚。
SSOP5-防止化学,物理及生物性污 染的控制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实施指南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以及《GB13122-1991面粉厂卫生规范》相关条款,并结合五得利面粉集团生产情况进行汇总。
本指南只对各子公司、各部门起指导性作用,具体请根据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操作。
注:1、文中出现的编号为《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3122-1991面粉厂卫生规范》相关条款之编号。
2、各子公司、各单位根据规范内容(参照附件七生产卫生检查表)对照现场情况差缺补漏,并由办公室统一汇总形成《生产卫生整改报告》,报告形式见附件一。
一、定义2 术语和定义2.1 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2 虫害由昆虫、鸟类、啮齿类动物等生物(包括苍蝇、蟑螂、麻雀、老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2.4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2.5 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2.6 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2.7 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2.8 监控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9工作服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配备的专用服装。
二、实施细则3 选址及厂区环境3.1 选址表格15.1、设施附件一生产卫生整改报告附件二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附件三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GB8978附件四塑料编织袋标准附件五危害分析工作单附件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 附件七生产卫生检查表。
食品接触面的卫生要求
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一.目的保证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物品表面卫生清洁、食品安全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香河正大有限公司肉食加工厂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
三.标准及术语食品接触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有与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工作人员手部、手套、设备、工器具、仪器、包装材料、工作服、空气、水等。
四.具体要求1员工手部1.1洗手程序:员工的手部在进车间时全部按照洗手消毒程序进行,洗手→洗涤剂洗涤→冲洗→干手(自动干手器或一次性纸巾)→消毒(酒精喷雾);工间员工定时洗手消毒(75%医用酒精喷雾)生食每小时一次,熟食每30分钟一次。
1.2手套管理:带手套员工手套的清洗消毒同1.1。
戴手套人员手套的管理:每班组在工前、工中发放手套时由专人进行管理,发放数量与回收数量相同,工间手套破损时,立即找出手套破损部分,避免混入产品中,同时更换破损手套,并做《手套发放、回收记录》;1.3检查监督:每天上下午班前品管员提前15分钟上岗,检查进车间员工洗手情况,如发现员工未按洗手消毒程序洗手,不允许该员工进车间,并要求重新清洗消毒;同时在工间进行检查,如发现员工未按要求操作,要求其改善,并按《质量与卫生处罚条例》进行记录和处理。
2着装方面2.1工作服的洗消:生区、熟区工作服每天分别由洗衣房清洗消毒一次,生熟区工作服分开清洗;具体操作程序见《工作服清洗消毒管理办法》;2.2穿戴要求:每人每日穿戴工作服时对工作服清洁程度进行自检,进入车间前由品管员进行检查,要求无可见污物,无游离线头,无破洞,无其它异物附着,如有上述不良因素存在,及时纠正;发网、帽子清洁、无破洞,无可见污物,无游离线头,无其它异物附着。
发网必须将头发及耳朵全部罩住,发网及帽子的保护性良好,帽子端正,帽子带松紧适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头发不外露;2.3胶鞋卫生:胶靴保持清洁,无可见污物,双脚踏入放有200-300PPM水深大于10cm消毒液的脚踏消毒池中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1、目的:防止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被可能的一切的污染物污染,以确保食品接触面(包括手套和外衣)的设计、安装便于卫生操作,维护、保养符合卫生要求,以及能及时充分地进行清洁和消毒,而采取的对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以便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适用范围所有生产过程中接触和可能接触产品的人、物。
3、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3.1、直接接触产品物的卫生控制3.1.1、加工设备、器具的制作3.1.1.1、加工设备的制作材料需是用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的材料制成。
3.1.1.2、车间内不准使用由竹木制品、纤维等毛糙、易腐蚀、不光滑、不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设备和工器具。
3.1.1.3、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和安装须利于清洗消毒。
3.1.1.4、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安装须保证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等现象。
3.1.1.5、表里如一,所有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可能与产品接触的面或设备工具表面,无外光内糙现象。
3.1.1.6、有设备、工器具的维修保养计划,及时保证设备工具的正常使用。
3.1.2、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详见清洗消毒管理规范)3.1.3、包装袋和内包装物料3.1.3.1、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均须对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各个环节不对产品产生污染。
3.1.3.2、产品在加工中的周转、预包装或临时包装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是不会污染产品的物质制作而成,且在包装前经过严格的灭菌。
3.1.3.3、所有产品的内包装材料均需经过灭菌处理,且在包装生产前或进货时按规定比例进行微生物检测。
3.1.3.4、内包装材料的储存间应有杀菌设施,安装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每次新包装材料入库和包装材料使用前均应进行紫外线灯30分钟或臭氧60分钟以上的灭菌消毒。
3.1.3.5、所有接触内包装材料的人员的手部均应经严格消毒,未经消毒的人员不准直接接触内包装材料。
3.1.3.6、生产厂家在供货时,所有内包装材料均应由食品级无毒材料密封包装,且包装材料不易破损,便于保存。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了保证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和顾客的身体健康,制定以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 厨房环境卫生:- 厨房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洗墙壁、地面和设备,禁止乱堆乱放和存放垃圾。
- 每天定期清洗和消毒操作台、菜板、刀具等厨具,并定期更换洗涤巾。
- 厨房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期清理垃圾桶并做好垃圾密闭处理。
2. 原材料和食品安全:- 采购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 对于易腐烂的食材,应定期检查和取样检测,保证食材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 食品储存时要注意分区存放,避免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
- 食品应储存于干燥、清洁、适宜温度的环境中,避免食品变质。
3. 预处理和加工操作:- 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干净的工作服,并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 食品加工时要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生鲜食材之前和更换工作环境之后。
- 食品加工时要注意操作台和刀具的清洁与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 食品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储存或加工,避免食物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
4. 食品烹饪和贮存:- 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食物熟透,杀菌并避免细菌滋生。
- 烹饪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食品表面的油污和污渍,保持食物的干净卫生。
- 剩余食物应迅速冷却,并储存在低温环境中,避免细菌滋生。
5. 餐饮服务过程:- 服务员在接触食品时要保持手部清洁,不得直接用手接触食物。
- 用餐区域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餐桌、椅子、餐具应保持干净和整洁。
- 提供自助餐服务时,要定期更换食品保温设备,并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6. 废弃物处理:- 废弃食品和垃圾应分类处理,厨余垃圾应及时清理并密闭储存,避免油脂外流和异味扩散。
- 废弃食油应收集并委托正规单位回收,禁止随意倾倒。
以上就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各餐饮服务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食品安全和食客的健康。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1总则
食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和纯化水。 2.0.24 浮游菌 airborne bacteria
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微粒。 2.0.25 沉降菌 settlement bacteria
降落在表面上的带菌微粒。 2.0.26 消毒 sanitize 对食品接触面进行适当处理的过程,该过程能有效地破坏危害公众健康的微生物细胞,并大量减少其它不良微生
2.0.9 物料净化用室 room for cleaning material 物料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2.0.10 含尘浓度 partic的颗数。
2.0.11 含菌浓度 microorganisms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5 工艺设计 5.1 工艺布局
5.1.1 工艺平面应与工艺要求的洁净用房等级相适应,能最大程度地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和食品包装受到污染。 原料、半成品、成品、生食和熟食应在各自独立的有完整分隔的生产区内加工作制作;不同洁净区的生产人员进出路 线应严格分开。
4.2.5 应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关键控制点或食品本身的属性(包括水分含量、酸碱性、营养性以及防腐剂含量
等)在适当等级的洁净区域内进行食品生产。涉及婴幼儿和特殊高危人群的食品,可适当提高生产环境洁净用房等
级。食品检验应在 I 级环境中进行。推荐的良好卫生生产环境见附录 A。
4.3 环境参数
4.3.1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2.0.12 空气洁净度 air cleanliness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粒径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2.0.13 气流流型 air pattern 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
2.0.14 空气吹淋室 air shower 利用高速洁净气流吹落并清除进入洁净用房人员或物料表面附着粒子的小室。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一、食品生产环境卫生要求1.1 生产场所设置食品生产场所应位于环境清洁、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区域,周边不得有污染源。
生产场所内部应进行合理布局,划分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包装区等,并有明显标识。
生产场所内应设有足够的通风、照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光照充足。
1.2 设施与设备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选用无毒、无害、无异味的材质,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1.3 卫生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对生产场所、设备、人员等进行定期检查、清洗、消毒。
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等,保持个人卫生。
二、原料采购与储存要求2.1 原料采购采购的原料应来源于合法渠道,具有合格证明文件。
严禁使用未经批准的添加剂、非食品原料等。
2.2 原料验收验收原料时应检查其外观、气味、滋味等,确保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
对验收合格的原料进行分类、标识,不合格的原料应予以拒收。
2.3 原料储存原料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合理堆放,保持通风、干燥、避光。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原料质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食品生产过程控制3.1 生产工艺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关键因素。
3.2 生产记录生产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生产日期、批次、原料、生产工艺、生产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
3.3 成品检验成品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检验合格的成品应进行包装、标识,不合格的成品应予以隔离、处理。
四、食品安全风险控制4.1 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2 应急处理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3 培训与宣传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在整个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
一、食品生产环节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1. 原材料选择与存储- 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 原材料的储存应采取适当的防潮、防腐措施,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和细菌滋生。
2. 食品加工与生产设备- 食品加工和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良好的状态,以防止细菌和污染物的滋生。
- 操作人员应穿戴工作衣帽、手套等防护用具,减少人体接触对食品的污染。
3.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以减少垃圾和污染的产生。
- 操作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到生肉、禽蛋等易感染细菌的食品时。
- 食品的加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细菌的繁殖。
二、食品运输与储存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1. 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
- 运输食品的包装物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食品的包装不被破坏,避免细菌的侵入。
2. 食品储存的卫生要求- 食品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 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三、食品销售与供应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1. 食品摆放与展示- 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的陈列架上,避免与地面接触。
- 摆放的食品应保持整齐有序,方便消费者选择,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2. 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 销售和供应食品的人员应保持整洁,包括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和手套。
- 操作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现金或其他可能有细菌污染的物品后。
3. 食品标识与包装- 食品包装应完整无损,并明确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 食品标签中的成分表应真实准确,不得存在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总结起来,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范文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采取科学、有效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食品污染、降低食品卫生风险,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食品接触面的定义食品接触面是指与已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接触的各种设备、容器、工具等。
食品接触面包括食品加工设备、存储容器、传输设备等。
保持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食品接触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的目标1. 确保食品接触面的材质符合卫生标准,杜绝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2. 确保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达到卫生标准,杜绝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3. 规范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操作流程,保证操作规范、科学。
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材质要求食品接触面的材质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不得使用对食品有害的材质。
食品接触面的材质应耐高温、耐腐蚀、易清洁,不得有棱角和毛刺,便于清洁和消毒。
2. 清洁卫生要求(1)设备清洁食品加工设备在使用前、中、后均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清洗时应使用专用清洁剂,并确保清洗彻底,无残留物。
消毒时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2)容器清洁食品存储容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清洗时应使用清洁剂,并彻底清洗容器内外表面。
消毒时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
清洗和消毒后,应进行充分的冲洗,确保无残留。
(3)器具清洁食品接触器具如刀具、勺子、容器等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时应使用清洁剂,并特别注意器具表面的隐蔽部位,确保无残留物。
消毒时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
清洗和消毒后,应进行充分的冲洗,确保无残留。
3. 操作流程要求(1)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在食品加工、储存、传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
如使用无菌操作、阻隔设备、防飞溅材料等,防止细菌、灰尘、害虫等对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食品接触材料卫生安全要求-方邢有
利用各种专业仪器和设备对食品接触材料 进行检测,如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
安全评估流程
收集信息
收集食品接触材料的原料、生产工艺、成分 表等相关信息。
风险评估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食品接触材料可能存 在的卫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如改进生产工艺、调整配方等。
持续监测
对食品接触材料进行持续的卫生安全监测, 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安全检测与评估的监管要求
制定标准
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应制定食品接触 材料的卫生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
监管执法
相关部门应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进行监管执法,确保其符 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信息公开
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应及时向公众公 开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信息和检 测结果。
存在的风险。
加强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管理
储存环境
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阴凉 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温度控制
对于需要特定温度储存的材料,应配备相应的冷 藏或冷冻设备,并定期检查温度记录。
防尘防潮
采取措施防止材料受到尘土和潮湿的侵害,如使 用封闭的货架、防潮垫等。
06
CATALOGUE
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01
在生产过程中,应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
感染。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
02
生产食品接触材料的工艺应严格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引入
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消毒
03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安全。
食品接触材料的标签和说明书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O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
《人员卫生检查记录》
员工个人卫生应达标(洗手、穿戴)
检查
目检
每天抽检
餐厅主管
发现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对个人卫生、工作服进行检查
《人员卫生检查记录》
提高员工有关食品安全卫生意识
培训
考核
考试
每年二次
办公室主任
考核或考试不合格的,不能上岗工作
考核或考试成成绩单
《培训记录表》
新员工上岗前要体检
《消毒液配制使用记录》
鞋、工作服
观察
上班前
餐厅主管
在检查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培训员工
单位主管每周一次负责对本单位人员工作服的清洁程度进行卫生检查
《工作服清洗消毒记录》
3、防止交叉污染控制
OPRP(3)
安全
危害
控制要求
监控
纠偏措施
验证
记录
什么
方法
频率
谁
防止交叉污染
人流带入的生物和化学危害
谁
有毒化学品
化学危害
所有化学品要做到:标识清晰,帐物一致
现场
检查
每月
餐厅主管
发现标识不清,要经过鉴定确认;不能
确认的,按报废处理
进行检查和复核
《餐厅卫生检查记录》
清洁剂要按规定进行管理:分开存放,严格发放,杜绝泄漏
现场
检查
每月
餐厅主管
1,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如有泄漏者,要及时清理干净
进行检查和复核
OPRPs-07 员工的健康控制
OPRPs-08 虫害、鼠害的控制
1.水卫生控制
OPRP(1)
控制的危害
控制措施类别与方法
OPRP—产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OPRP—产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1.目的防止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污染物污染而采取的对触面的卫生控制,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酒类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
3.职责与权限本标准由集团各基地执行,质量技术部监督。
4.工作程序4.1直接与产品接触的表面4.1.1加工设备:储酒罐、输送管道、灌酒机、过滤机。
4.1.2包装物:酒瓶、瓶盖。
4.2间接与产品接触的表面车间的环境、员工的手和工作服。
4.3食品接触面的材料。
用于储存、输送、过滤、罐装设备、工器具、瓶盖等,其材质要求须符合:无毒、无害、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易于清洗消毒制作生产设备和管道、容器的不锈钢,应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
包装用的瓶盖内塞使用的塑料制品必须使用食品级,再生塑料生产的制品不能接触食品。
用于输送酒的软管,材质要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4.4加工设备、工器具的设计、安装和定位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在设计上应便于日常清洗、消毒、维护。
不能在接触产品的表面和产品的上方涂刷油漆;设备上需要清洗的部件应便于拆装;使用润滑油的设备在结构上必须能防止润滑油对产品的污染。
加工过程中的输酒管道,管道接头连接要严密、不渗漏,应避免有盲端和死角。
罐槽在设计制造时,要能保证使内容物能排空。
酒库和包装车间必须使用防爆电器。
4.5清洁和消毒4.5.1基础酒处理设备、包装罐装设备、过滤设备及输酒管道应定期清洗,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内表面清洁。
4.5.2各生产环节的散酒储存容器及工器具在投用前应使用自来水清洗,在使用中应定期清洗,保证清洁。
4.5.3产品包装容器(玻瓶、陶罐等)必须按照包装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清洗,保证内表面清洁。
4.5.4包装生产人员的手、工作服应干净清洁。
4.5.5卫生间、更衣间等门把手应清洁、卫生。
4.5.6垃圾箱应及时倾倒,防止滋生蚊虫。
4.5.7包装生产人员的手的清洗和消毒: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必须对手进行清洁,清洁后不能接触其他物品。
食品接触材料外观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外观标准:确保安全与审美的要求在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范畴内,食品接触材料的外观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材料的安全性、使用功能性以及审美性三个维度,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外观标准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材料外观的安全性要求食品接触材料的外观标准首先必须确保物理和化学属性的安全性,不得对食品产生污染或对消费者健康构成风险。
(1)无毒害性物质泄露该标准规定材料表面不应含有或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塑化剂等。
(2)颜色稳定性食品接触材料在长期使用或接触不同类型的食品时,其颜色不得发生变化,以防颜色成分对食品的污染。
(3)表面光滑无缺陷表面应无开裂、无毛刺等现象,以免细菌污染藏匿于缺陷中,并保证清洁时的易洁性。
二、材料外观的使用功能性分析食品接触材料的外观标准应考虑实用功能性,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和保护食品的完整性。
(1)耐磨损和耐刮擦食品接触材料应具备一定的抗磨损能力,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维持外观品质。
(2)耐温性材料在接触热食品或在清洗过程中遇到高温环境时,外观不应出现变形、融化等现象。
(3)耐化学品性材料需能抵抗常见清洁剂和食品添加剂对外观造成的影响,保证在多种情况下的稳定性。
三、材料外观的审美性要求在食品接触材料的外观标准中,审美性也是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使用体验。
(1)颜色与设计的和谐性选择和应用色彩要考虑其对食品本身色彩的影响,以及市场上消费者对设计的普遍偏好。
(2)表面处理表面的光洁度、质感等处理效果,需符合特定应用背景下的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
(3)品牌形象的一致性材料外观应与品牌形象保持一致,尤其在logo、商标印刷、颜色搭配等方面要符合品牌指定的标准。
对食品接触材料外观标准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标准在保障产品安全性、功能性和审美性方面的重要性。
下文将详细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有效控制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成品检验来确保材料外观符合标准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市场情况的反馈来不断完善这些外观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使设备、工器具、手套和工作服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状况及清洁程度符合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设备、工器具、手套和工作服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状况及清洁程度的控制。
三、控制和监测:
1.设施卫生管理:
(1) 车间内与食品接触的操作台,台面采用不锈钢板制作,表面光滑无裂缝、无凹陷,易于清洗。
(2) 公司生产线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无毒的塑料输送带(如原料车间的无毒塑料周转桶、不锈钢剖杀台、剖杀刀具、PP塑料硬砧板、不锈钢操作台等),使这些与食品接触的设
备及工器具能确保食品安全性且易于清洗消毒。
(3)操作员工所用手套为乳胶手套,围裙为防水塑料易于清洗消毒,符合卫生要求。
(4)男、女更衣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工作服、帽每天班后应及时予以清洗。
(5)凡是可能与食品接触的人员必须依据规定顺序穿戴工作服帽、工作雨鞋,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作业场所。
具体步骤:
A、更衣:
人员脱去私鞋换上进入更衣室专用拖鞋→进入更衣室→脱去外衣,换上专用工作服→
进入内更衣间,穿雨鞋,穿工作服、裤,换工作雨鞋→洗手消毒间
穿戴工作服遵循“从上而下”的原则。
B、出车间:人员出车间遵守以下程序:
洗手消毒间→内更衣室,换拖鞋→脱工作服帽→穿外衣→出车间
C、洗手消毒,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下:
a) 用清水浸湿手部
b) 擦上肥皂液
d) 双手互搓手背至手指,包括手部所有可能暴露的部分均需涂抹、磨擦
e) 必要时可用手刷,刷洗指缝或指尖
f) 在免触式水龙下将洗出的黑污肥皂沫冲洗干净,冲时应从手掌冲至指尖
g) 将手压放浸入消毒液中20秒钟以上,消毒手部所有可能暴露的部分
h) 用清水冲洗后在自动烘手器下将手烘干
I ) 若使用手套必须将手部消毒后再戴上手套如上重新清洗消毒
(3)工作雨鞋在经过雨鞋消毒池时(余氯含量200PPM)浸泡消毒。
(4)进入包装车间还需按要求戴口罩,口罩高度必须能覆盖住鼻孔。
(5) 每日开工前由各车间的管理人员监督员工洗手,发现不合格的行为立即予以纠正。
品
管员每4小时巡查一次,发现不合格的操作,记下员工的工号反馈其管理人员,检查结果记录于《每日卫生检查记录表》中。
(6) 工作服、帽、雨鞋应保持清洁、卫生,车间、更衣室每天生产结束后应开启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以上。
(7) 洗洁精:持有卫生许可证厂家生产、安全无毒。
消毒剂:75%酒精和533消毒液。
2.加工卫生管理:
(1) 工前卫生
a)卫生监督员负责消毒水的配制,现场品管对其进行检测,使消毒水浓度达到:脚
踏池200PPm、手部消毒盆50PPm、工器具消毒槽150PPm(监测频率:开工前、工
间间隔不超过4小时)
b)所有的器具(除电子称用毛巾擦洗)、工作台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先用清水冲洗、
然后用150PPm消毒水消毒3min以上,再用清水冲洗。
c)地面、水沟用水冲洗干净,保持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水沟畅通。
(2) 工间卫生
a)工间每隔1小时冲洗、消毒工作台面、器具。
b)落地半成品应及时捡起,放在专用篮筐内,经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予加工。
c)休息间隔超过1小时,应对器具、工作台等与食品接触表面进行刷洗干净,并用
150PPm的消毒水消毒(开工前应用清水冲洗),地面、水沟用水冲洗干净。
(3) 工后卫生
a)清除器具、工作台、设备及地面上的附着物。
b)刷洗器具、工作台,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150PPm的消毒水浸泡或泼洒。
c)刷洗设备中与食品的接触面,有必要应拆开设备做全面清洁,冲洗干净后用150PPm
的消毒水泼洒与食品的接触面。
d)刷洗地面、水沟和墙壁,并用200PPm的消毒水泼洒。
e)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消毒。
纠正措施:
1.应维修或替换不能充分清洁的食品接触面。
2.消毒水浓度未达到要求的应及时调整。
3.对可能污染食品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