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 、 件发 散 训 练 条
例 4 已知 两 只电阻 为 串联组 合 , 给 出适 当 的 : 请 条件 , 可以 确定 电阻 R R 一2: 。 : 。 3 例 5 现有 一杯 盐水 , : 请选 择 实 验器 材尽 可 能 多 地设 计 实验方 案测 出盐 水 的密度 。 例 4可 以从 四个方 面给 出 已知条件 , 长度 、 如 横 截 面积 、 材料 、 温度 ; 5则可 以有 密度 计 、 平 +量 例 天 筒法 、 弹簧 测力 计称 重法 、 浮法 、 漂 压强计 法 、 连通器 法等 多种 方法 设计 。引 导学 生根据 结论 可能变 化 已
高 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能 力 , 能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如 何 培 养 学生 的 发 思 维 能 力 , 到 培 养 和 发 展 学 生 能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 初 中物 理 又 找 在
教 学 中愈 来 愈 重 要 。
关 键 词 : 中学 生 ; 理 教 学 ; 散 思 维 ; 练 初 物 发 训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7 (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2 1 ) 4—0 7 —0 1 7 —5 7 ( 0 2 O 13 2
可判断 。解题时必须 根据可能 出现 的各种 情况 , 行 进 发散思维 , 多方分 析 , 出结 果 。通 过 这类 习题 的训 得
练 , 以提 高学生 思维 的流畅 性 和变通 性 , 可 加强 不 同
类 型 的训 练 , 还可 以让 学生 熟 能生 巧 , 以培 养学 生 的 独 创性 , 提高应 变能力 , 而提高发散思维 的水 平 。 从
作 者 简 介 : 建 国 (9 7 ) 男 , lJ内江 人 , 川 省 内 江 市 翔 龙 中 学 中 学 高级 教 师 , 究 方 向 : 巫 15 一 , I I gJ 四 研 中学 物 理 教 育 。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若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萌发都起着强有力的作用。
下面就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从基本原理出发,多方面、多途径地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它在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中,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其中物体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也可用弹簧秤间接测量;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用量筒测量,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有了四种。
随着知识面的逐渐扩大,在学生掌握了压强概念、浮力概念及杠杆原理后,可引导学生用弹簧秤法、杠杆法、天平法来测。
不仅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很多,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也较多,如密度计法、海尔法(利用连通器原理)、天平法、杠杆法等。
二、从新的角度出发,独到地处理问题也就是说在实验时,去想他人所未想,去求他人所未求,冲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去进行思考。
例如:如何利用天平、量筒等仪器来测量易溶于水的食盐密度?如果仍用上述的各种方法来处理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食盐的体积难以测出,这时就得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设想食盐溶于水,是否也溶于其他液体呢?实际处理时,我们可以找一种与食盐互不相溶的液体来完成。
也可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虽溶于水,是否一直溶解不止呢?答案是否定的。
做实验时,可以先制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用它来代替上述的液体来完成。
三、改变熟悉仪器的用途,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但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面积和体积呢?此时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可用间接的办法处理。
找一张厚度均匀的硬纸片,用复写纸将待测物体的边界印在纸片上,然后沿边界将纸片剪下,再用同样的纸片剪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思维从问题开始 。初 中生 的一个 心理特 点是好 问 。 学生头脑 中能产生问题并把 问题 提 出来 , 这说 明他存 在 着求知 欲和疑问 。常言道 : 起于思 , 学 思源 于疑 。存疑 、 质 疑最 能激起 人 的探究反 射 , 引导 人努力 去解 疑 , 并 使 未知转 为已知 。鼓励 学生在学 习中主 动提问 和质疑 , 有 利 于培养他们 独立分 析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有利 于培养 他们勤思 的习惯 。因此 , 在教 学 时 , 教师 应 注意 对 问题 的分析 和讨 论 , 不划 框 框 , 定模 式 , 发 学 生积 极 思 不 启 维, 使学生勇 于探索 , 于提 出问题 , 善 敢于提 出不 同意见 和相反意见 , 把学生 的思路搞 活。 2 引导学生广 开思路 , 学生富有联想、 于实践 . 使 敢 人 的思想 、 认识是从现实 世界 中的实践 活动 中得 来 的, 实践活动越有成效 , 知识 就会越 丰富 , 因而形成广 阔 思路 的条件也就越优越 , 就越易 于培养发 散思 维。因 也 此 , 教学 中, 在 教师要注意沟通 各部分 知识 间的联 系 , 引 导学生从不 同的角度和不 同的方 向去 思考和 探索 问题 , 拓宽学生的思 路 。联 想 和实践 是 帮助学 生拓 宽思 路 的 好方 法 。如在测小灯泡功率 的实验 中 , 由学生设 计 电路 图, 选择 实验 用具 , 计具体 的操作 步骤 , 亲 自操作 。 设 再 教师 只需 帮 助 学 生找 出电路 图或操 作 过 程 中的不 足。 成功 的经验 或失败 的教训都要求 学生 自己去体会 、 总 去 结 , 样 能很好 地诱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这 拓宽 其思 维 的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 此 基 础 上 让 学 生 开 始 测 待 测 电 阻 的值 , 把 结 果 写 于 并 学 案 上 自 己设 计 的 表 格 中 , 计 算 出 其 阻 值 , 后 撕 开 原 先 并 最 封 着 的橡 皮 胶 , 看 自己组 有 没 有 做 对 。若 错 误 则 同 组 同 学 看 分 析 讨 论 并 找 出原 因 。 教 师 归 纳 , 就 是 我 们 教 材 上 的伏 安 这 法 测 电阻 。 4精 心设 计 练 习 。 展 学 生 的 发散 性 思 维 . 发 接 着 我 没 有 照 着课 本 上 去 让 学 生 测 量 小 灯 泡 的 电 阻 , 而 是 提 出去 掉 一个 电 流表 , 加 那 个 阻值 已测 出 的 电 阻 , 择 剩 外 选 余 的实 验 器 材 能不 能测 出实 验 桌 上 的 未 知 阻 值 的 电 阻 ? 开 始 比赛 ,看 哪 一 组设 计 的多 且 好 ,问 题 刚 提 出 , 生脸上有点迷茫 , 过 我的指点后 , 学 经 即 少 了 电流 表 , 多 了一 个 电 阻 , 么 , 又 那 该 电 阻是 起 到 了电 流 表 的作 用 ,应 该 与 待 测 电 阻 怎样 连 接 ? 于 是 ,有 些 学 生 就 有 点 思 路 , 组 也 就讨 论 开 来 。 过 多 久 , 有 小组 设 计 出如 下 方 案 , 各 没 就 并 正 确 测 量 结 果 , 时 我 心 中 比较 开 心 , 我 没 有 马 上 表 扬 , 此 但 而 是 提 出有 没 有 更 好 的 方 案 , 生 一 开 始 以为 这 已 经很 好 , 学 但 经 过 我这 样 一 讲 , 又开 始 讨 论 。 是 又有 小 组 设 计 出 几种 不 同 于
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等,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
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它揭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科学过程和思想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思维能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就是发散思维。
发展创造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关键。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及其方法探究,供同仁参考!一、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意义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而发散思维在整个创新思维过程中起着决定思维方向的指导作用,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新的萌芽和创新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新都起源于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遵循正常规则,寻求变化,从多方面探求答案形式的思维,包括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如:丹麦籍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了通了电的导线可以令在其左右的磁针转动,即表明接电导线会使周围产生磁场;同一年法国籍安培也发现两根通电导线之间电流同向时相吸,异向时相斥.而法拉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正是在这种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经过11年的努力,终于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设,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
另外,直升飞机的发明起源于对螺旋桨安装方式的求异思维;航空母舰的创造起源于异想天开的多向思维;新一代治癌药物的出现起源于与传统观念完全对立的逆向思维……一件件的发明创造,无一不闪耀出发散思维的光辉。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指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多种解答的思维形式。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根据实验所提供的信息、实验提出的器材、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从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来指导实验,寻找处理实验的多种方法。
下面就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基本原理出发,多方面、多途径地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它在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中,根据公式:ρ=m/v,密度=质量/体积,其中物体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也可用弹簧秤间接测量;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用量筒测量,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有了四种。
随着知识面的逐渐扩大,在学生掌握了压强概念、浮力概念及杠杆原理后,可引导学生用弹簧秤法、杠杆法、天平法来测。
不仅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很多,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也较多,如密度计法、海尔法(利用连通器原理)、天平法、杠杆法等。
另外,也可启发学生测液体的密度。
例如用天平法测液体的密度: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空瓶的质量m,接着用天平称出满满一瓶水的质量m,再用量筒量出这瓶水的体积v,就可算出液体的密度为ρ=(m-m)/v。
二、从新的角度出发,独到地处理问题。
也就是说在实验时,去想他人所未想,去求他人所未求,冲破现存观念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去进行思考。
例如:如何利用天平、量筒等仪器来测量易溶于水的食盐密度?如果仍用上述的各种方法来处理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食盐的体积难以测出,这时就得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设想食盐溶于水,是否也溶于其他液体呢?实际处理时,我们可以找一种与食盐互不相溶的液体来完成。
也可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虽溶于水,是否一直溶解不止呢?答案是否定的。
做实验时,可以先制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用它来代替上述的液体来完成。
三、改变熟悉仪器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 . 注重开放式提 问, 促进思维发散。 培养 兴趣 力最重要 的环节 , 也是贯穿整个教 学过 程 式提 问 , 学生可以从 多个 不同角度 思考 问
关键词 : 发散思维
开放式提 问是开 发学生 发散思维 能 理实验中的地位 , 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 , 就是指沿 着 各种不 同的方 向去思考 、 重组当前信 息和 记忆 中的信息 , 产生新的信息。 教 育意义不 仅仅是让 学生掌握 物理基本 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
维更多的是同发散思 维结 合在一起 的 , 思 生 , 可以使学生不仅具有极高 的思维灵活 维 的创新水平更 多的是通过 思维 的发散 性 , 而 且还 会具备较强 的应 变能 力, 能全 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 ,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 析 、 解 决实际 问题 的习惯 , 以及探 索未 知 力的培养。 本 人认 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 养。
例如 , 验证光在均 匀介 质中是沿直线 比较。然后 , 列举部分实验案例 : ( 1) 部分 同学采用课本实验 ; ( 2 )部分 同学 用小型 激光器沿 白纸板照射 ; ( 3 )部分 同学 用小 型激光器照射水槽 中的水( 为 了能看到水
思维途径 ,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 传播 的 , 可 以鼓励学 生分组设 计 , 并进行
“ 1 5 n 1 A ” 的滑动变阻器一 只 , 电流 表 、
题 多变 ” 就是指从 多角度、 多方位
1 . 努 力创设各种物理情境 , 激发学生 对例题进行变化 ,引出一系列与本题相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
的教 学 方法 。 解 决 这 类 问题 , 能够 促 使 学 生
7 0霞 霉 露i 霸u A o x u E wE N C U I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了管底的温度远远高于管 口的温度 ,从而说明 了 空气不善 于传 热。 同样 ,演示 “ 体不 善 于传 液 热” ,可 用 “ 烫水 烧不 死 活鱼 ” 来 帮助 理解 。
例 如 :如何利用 天平 、量筒 等仪器来测 量 易溶 于水 的食盐密 度?如果仍用上 述 的各 种方法 来处 理 有 一定 的困难 ,因为食盐 的体 积难 以测 出 ,这 时就 得打破常规 ,另辟新径 。设想 食盐溶 于水 ,是 否也 溶于其它液体 呢?实 际处理 时 ,我们 可 以找一种 与 食盐互不相溶 的液体来 完 成 。也可 引导学 生 思 考 :
5 自制教具
思 维
培 养学 生动手 能力和 创造性
帕斯 卡 “ 裂 ” 实 验 可 以很 好 地证 明液 体 压 桶
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是该 实验装置太高不便 在 教 室 里 演 示 , 时 可启 发 学 生 思 考 : 否 把 所 这 能
维普资讯
也可 用 弹 簧 秤 间接 测 量 ;体 积 可 用 刻 度 尺 测 量 ,
也可用量筒测量 ,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 ,测量 物体密度 的方 法 就 有 了四种 。 随着 知识 面 的逐 渐
扩大 ,在 学 生学 习 了压 强 、浮 力 及 杠杆 后 ,可 引 导学生用 弹 簧秤 法 、杠杆 及 阿基米 德 法 、天平 法 、
所 谓发散 思 维 ,指 对 同一 个 问 题 产 生 多 种 解
答 的思 维形 式 。在 进 行 物 理 实 验 时 ,可 根 据 实 验 所 提供 的信 息 、实 验 提 出 的器 材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深浅 ,从 不 同方 向 和不 同方 面 来 指 导 实验 ,寻
3 改变仪器的用途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摘要】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产生自信。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思。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学生发散思维能力1发散思维的内涵众所周知,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不同形态,有的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在生活中,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有很多,正如诗中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维度的空间中,人们的思维方法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要求人们在思考时尽量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并发现其中的种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发散思维的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产生自信。
自信是事业成功之本,热情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没有足够的胆识,没有对科学寄予极大的热情,是很难攀上高峰的。
实验班的学生经常接受发散思维的训练,他们时常因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一个独出心裁解题方法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也时常为能获得更新更简洁的方法而陷入冥思苦想或是不断的试验。
渐渐地,他们养成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拘泥于一种想法的思维习惯;形成了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他们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满怀信心,即使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从不气馁,他们的口头语是“我相信自己,我能行”。
3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解题过程是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大好时机。
在习题教学中,可以经常编排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或是改变问题的条件,或是对某一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求解。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分析
而且也较 为容易取得 良好 的效果 ,因此 我们 的初 中课 结构 ,从 多个不 同的方 面与角度来思 考实验 ,找到进 堂教学一 定注重对学生 发散思维 的培 养 。本文 以初 中 行实验 的多种方法与途 径 ,以此来培 养学生 的发散思
物理实验 教学为切人点 ,从探讨我们初 中物理实 验教 维 。 学课 堂培 养学生发散性 思维的必要性 人手 ,进而从 多 如果可 以在初 中物理课堂 的实验教学 中使学 生养
一
践为教学基 础的 自然学科 ,物理课 堂上运用到 的实 验 冲破传统 观念与书本 观念的束缚 ,克服思维定势 的障 基础 、理论 体系和研究方 法都在 中学生智能知识结 构 碍 ,去进 行独立个性 的思考 ,去 想他人所未 想 ,去求 他人所未求 。 的培养和发展 中占据着非 常重要 的地位 。 而所 谓的发散 思维 ,就是 指对 于同一个 问题 ,主 这 种方法具备 较高 的实践可行 性 ,因为初 巾物理 动去探索 多种解答方 法和途径 的思维形式 。我 们在进 实验 教学大多数都 是最为基本 的原理教 学 ,比较贴 近
外 ,教师还 可以充分利用 日常生活 中的废 弃品来制作 实验仪器 的掌握 程度和个人操作能力 。 实验器材 ,也可 以引导学 生设 计一些有趣 的且具有探 四 结语
索性 的物理实验 ,这样不 仅能够增强学生 的动手操作
能力 ,还能调动 起他 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
当今社会科 学技术 突飞猛进 ,传 统 的科 学教育显 得较 为封 闭 、落后 ,已经无法满 足社会对高 素质科技 人 才的需求 ,初 中阶段 的教育 应顺应 时代 的要求 ,开
个角度探 讨了如何在初 中物理实验教学 课堂培养 学生 成 良好 的发散性思 维 ,一方面可 以极 大的提高 学生对
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摘要] 物理课程是初中众多科目中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这对于处于思维发展转型期的初中生来讲意义重大。
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发散思维思维发展一、引文初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有难度的课程,其严谨的逻辑性和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性,对于初中生来讲具有双重影响。
其一,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型期,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形象知识积累,这对于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其二,尚不完善的逻辑思维特点阻碍了学生对理想状态下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发散性思维及其特点发散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发散(灵活)程度,从认知过程的不同环节来分析发散性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逻辑起点具有发散性,在学生进行认知活动时,逻辑起点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去理解和认识问题,然后能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性,思维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灵活的过程,需要经历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再到判断推理,最后才可以形成全面的认识。
思维过程的发散性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分析同一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殊途同归的目标。
思维的结果具有发散性,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同一事物,往往可以获得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转换角度看问题是思维结果灵活性的主要表现。
思维结果的发散性导致个体的认知不仅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发散性思维反映了智力的“迁移”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发散性强的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较全面地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是个体思维素质中重要的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思维的发散性实际上也是深刻性的延续和拓展。
与思维广度有一定的相似性。
不过思维的发散性强调的是从不提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而思维广度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从多个方面寻找线索为解决问题服务。
论初中物理教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和过程
本 文 在综 合 本 人和 其 他一 些 老师 的教 学 实践 的基 础
上, 就发 散 思维 之形式 、 作用 及 培养谈 一些 看法 。
1发 散 思 维 之 形 式
发散 性 思维是 沿着 不 同方 向 、 同 的角度 思考 问 不
题 , 多 方 面寻找 解决 问题答 案 的思 维方式 。在 初 中 从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3 5 期
Vo . 5 N0. 12 3
萍 乡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o i g in o lg o r a fP n xa g C l e e
20 0 8年 6月
Jn . 0 8 u e2 0
论 初 中物 理 教 学 发 散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维普资讯
・
3 0・
萍 乡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20 0 8年
常发 光时 , 通过灯 丝 的电流 强度是 多少 ?这 时灯泡 的 电阻是 多大 ?如果 此灯 接 在 1 O 的电压 上 , 8V 电灯 的
度 电?这个 题通 过题 设条 件 的改变 , 考查 了学 生对 电
在不 同条 件下 的 特点 , 揭示 事物 各个 阶段 的相互联 系
以及 发展 的轨 迹 和必然 趋 势 , 而得 出不 同 的答 案和 从
分地 揭 示 在 同一 时 间 、 同一 过 程 内事 物 左 邻 右舍 、 上
下 内外 的各种 相互 联系 、 相互 作用 , 比较 它们 的异 同 ,
及 以下各 例 , 法 从 略) 一 题多 问 ( 解 、 一个题 目。 求几 个
答案, 如题 :一正 方 体 木块 , 积 为 1 0 体 0 0厘 米。放 进 , 水 中, 2 5体 积 露 出水 外 , 据 以上条 件 , 出所 有 / 根 求 有可求 的物理 量 ?可求 出物 体重 量 、 量 、 度 、 入 质 密 浸 水 中的深 度 、 力 、 开 液 体 的 体 积 、 出液 体 的 体 浮 排 露 积 、 体 的底 面 积 等物理 量 ) 就是 这种 横 向思维 的具 物 , 体 形式 。 1 2纵 向发 散思 维 。这是 一 种改 变题 设条 件 , . 引 导 思维 向纵深 发 散 的思维 。 的思维 取 向是 分 析事物 它
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
广义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问答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发散思维能力是指一种能力,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能够寻找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生物学学习中,发散思维能力常常被用于解决以下类型问题:1. 问题创造:在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引导自己去寻找答案。
例如:以病毒感染为研究方向,能够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感染病毒后会死亡,有些人则不会?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创造出有效的病毒疫苗?2. 根据问题分析:能够分析问题,并以多种角度思考,进而提出新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调查生态环境时,发散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理解问题或现象。
通过思考激发新的问题或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相关课题提供思维支持。
3. 假设检验:能够根据理性思考来提出新的假设,进而通过实验或数据的方法来验证,寻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例如:在做遗传实验时,发散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提出假设,进而寻求验证该假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以上的几种思维能力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1.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生物学学习中,应该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分析问题。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阅读杂志等方式自主寻觅相关信息,了解不同的生物现象和规律。
2. 推崇多元化的观点在生物学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视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角度和方向能够多变和灵活。
过于片面或刻板的思维方式,可能使学生无法跳出思维框架,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造成影响。
3.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生物学学习中,鼓励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段 和 方法 , 学 生 具 有 一 定 的 创 新 意 识 和 的 关 系——阿 基 米 德 原 理 。 让 由此 可 见 , 师 比 如让 学 生 用 不 同 的 方法 去 测 量 同一 物 理 教
在 教学 中培 养 学生 的联 想 思 维 能 力 的 重 要 性。 在物 理 教 学 中教 师 可利 用 类 比方 法 培
从 “ 果 砸 头 ” 想 到 万 有 引 力 ; 拉 第 由 苹 联 法 奥 斯 特 的 “ 生 磁 ” 想 到 “ 能 否 生 电”, 电 联 磁
4 培 养学 生 收 敛 思 维和 发 散 思 维 能力
寻 找 解 决 同 一 问 题 的 途 径 和 方 法 。 师可 教 伍科学探究 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
物 理 教 学 与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丰 u 辅 相 成 的 两 个 方 面 , 物 理 教 学 过 程 中 对 在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o o () 0 2 — 1 1 7 — 2 1 ) 2c一 0 4 0 75
学 生 在 运 用 收 敛 思 维 解 决 问 题时 可 以 学生 “ 之 以 鱼 , 如 授之 以渔 ” 比让 学 生 发 现 了 电磁 感 应 现象 ; 基 米 德从 “ 澡 溢 使 他 们 尽 可 能地 利 用 已有 的知 识 和 经验 去 授 不 , 阿 洗
探 究活 动 中 , 师要 尽 可 能 使 学 生 运 用 想 教 像 思 维 去 进 行 科 学 猜 想 , 进 学 生 的 想 像 促 思 维 能 力提 高 。
电 磁 波 的 情 况 好 坏 与哪 些 因 素 有 关 , 学 让 生将 ・ 袖珍收音机调好 电台和音量后 , 只
完 成 以 下 实 验 : 收 音机 分 别 放 入 一 只 铝 将
初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第一篇范文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物理现象等引入新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踢足球时,用不同的力踢,球的运动距离和方向会有所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关系。
二、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培养推理能力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并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验证。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学生可以提出假设:“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三、运用类比法,提高学生理解力类比法是一种将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授电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将电流比作水流,让学生通过水流的现象来理解电流的特点。
四、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合作。
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五、注重评价反馈,激发学生自信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评价、表扬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点感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点感悟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我们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变,进行学生求异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培养;通过类比,逐步培养学生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步入初中的学生,其思维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简单。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占有相对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常需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和帮助,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那么,要如何培养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感悟:一、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直觉思维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现象是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
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物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物理规律和条件的认识,提高推理、分析、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这节课的教学时,除课文上讲到的实验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维。
譬如:同学们都知道煮饺子这个实例,引出此例,我们接着可以提出:为什么会出现“沉、悬、浮”的现象呢?然后根据“热膨胀”的性质和“沉浮的条件”原理,引导学生思维。
再如:让学生观察、分析蜡烛燃烧。
①引导观察:烛火和烛烟的方向如何?学生观察结果:总是向上的。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蜡烛燃烧会产生热量,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密度变小,热空气就会上升,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故出现烛火烛烟的方向总是向上的现象。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思维的投入。
二、通过激发学生提问,培养想象思维的能力目前,在教育教学中虽然不提倡应试教育,但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评价和打分仍然很重要,他们把分数作为衡量自己成绩的标准,把高分看作自己成绩的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c
图a
图b 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水河口中学 杨丽环
(本文获三水市2003年教学论文一等奖)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对同一类型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提出多向性、多变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
而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思维形式明显偏重于具体思维,其发散思维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表明,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可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完全可行的。
下面就如何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谈一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从基本公式、定义出发,多途径、多方位地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
即我们实际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
也就是说,在基本原理相同的前提下,从已学知识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出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行的测量方法。
例如,在测量固体(如:圆柱形金属)的密度实验中,可从公式ρ= m / V 出发,用天平直接测量或用弹簧秤间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 ,用刻度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V ,并指导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则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可有四种。
随着学生物理的知识面的逐渐扩大,在学生接受了压强、浮力的概念及杠杆原理后,可引导学生用弹簧秤进行浮力称重法、用杠杆间接称质量法、天平等质量法来测。
不仅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很多,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也较多,如密度计直接测量法、海尔法(利用连通器原理)、天平等质量法、杠杆法等。
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依然是密度的定义式:ρ= m / V ,从而达到“殊途归一”的效果。
二、相同实验目的,通过变换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触角,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相互 沟通和综合,灵活地处理问题。
例如,现要求用实验测出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
(1)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电流表、电压表均齐全,则可用“伏安法”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X 及通过的电流I X ,后用公式X
X
X I U R 即可求得待测电阻R X 。
(2) 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缺少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0,则要用电压表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X ,并设法利用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通过R X 的电流的大小I X ——串联等流法(如下图a 、图b )。
当然也可用如下图c 的串联短路法。
图 d
图 e
图
f
图
g 图
h 图i (3)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缺少了的是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0,则要用电流表来直接测量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X ,并设法利用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并联等压法(如下图d 、图e )。
当然也可用如下图f 的并联开路法。
(4)如果给你的器材中只缺少了电流表,但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0,则我们可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值处,把这滑动变阻器当作是如上实验(2)中的R 0连入电路中。
除了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 0,最小阻值是0Ω”的性质来帮助我们达到测量目的(如图g 、图h )。
(5)如果给你的器材中只缺少电压表,但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0,则我们可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值处,则可把这滑动变阻器当作是如上实验(3)中的R 0连入电路中。
除了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如上实验(4)一样,充分运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 0,最小阻值是0Ω”的性质来进行测量(如图i )。
三、发散大家都较熟悉的仪器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基本的物体的质量的测量外,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还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面积和体积?此时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测量这物体的面积S 物,但可用间接的办法来处理:找一张厚度均匀的硬纸片,用复写纸将待测物体的边界印在硬纸片上,然后沿边界将纸片剪下,再用同样的纸片剪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后用天平称出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物和m正,再根据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而得到公式S 正/S 物=m 正/m 物,就可求出待测物体的面积S 物=m 物S 正/m 正。
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测出许多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
同样,我们虽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但也通过测量这已知密度为ρ的物体的质量m ,后用V=m/ρ求得其体积。
四、多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物多用,发挥学生想象,挖掘学生的实验潜力。
图乙
图甲
图丙 例如:空的塑料饮料瓶虽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废品且结构非常简单,但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却有其独到之处,可演示许多物理现象:可演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固体的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实验(如图丙所示)……。
又如:生活中常见且价廉的医用注射针筒也可用于进行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的模拟演示实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演示实验、连通器原理的演示实验以及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演示实验等等。
通过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便宜的器材(或废物)来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及提高其动手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利用物理实验的多元性、多变性,不断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完整和深刻,也能使学生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使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